离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教学案
审核人:杨华编写人:樊亚
教学目标
1、了解“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疏通生字、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4、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比喻、对偶。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3、背诵。
【课外补充】
1、屈原: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1953年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哥白尼(波兰)、莎士比亚(英)和但丁(意大利)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课前预习】
1.正字正音。(加点字注音)
修姱.()鞿.()羁謇.()朝谇.()蕙.()纕.()
揽茝.()谣诼.()忳.()郁邑佗.()傺.()溘.()死鸷.()鸟方圜.()攘.()诟.()
延伫.()芰.()荷岌岌
..()
2、疏通课文
第一部分(1-7)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①、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两句启下。
②、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③、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第二部分(8--13)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一、检查作业
之哀民生之多艰之: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高余冠之岌岌兮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固固前圣之所厚固:本来。
自前世而固然固:原来
以长太息以掩涕兮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
竞周容以为度以(之)为,把……作为
虽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虽:虽然
虽九死其尤未悔虽:即使,纵使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即使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w w
w.5 Y k 6 离骚学案
内容感知
《离骚》是我国古代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它的内容和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修姱(kuā)羁(jījī)謇謇(jiǎn)
侘傺(chàchì)溘死(kâ)蕙(xiāng)
揽茝(chǎi)谣诼(zhuï)方圜(yuán)
攘诟(gîu)鸷鸟(zhì)延伫(zhù)
芰荷(jì)岌岌(jíjí)杂糅(rïu)
兰皋(gāo)可惩(chãng)好修姱(hào)
相(xiàng) 谇(suì)偭(miǎn)忳(tún)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太息:叹息。
好:爱慕。
羁:马缰绳和马笼头。喻指束缚。
修姱:修洁而美好。
揽茝:采集芳芷。比喻高尚的德行。
谇:谏诤。
虽:纵然,即使。
九死:泛指很多次死亡。
灵修:神圣,指君王。
浩荡:荒唐。
众女:喻指很多小人。
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
谣诼:造谣,诽谤。
工巧:善于取巧。
偭:背向,引申为违背。
周容:苟合奉承以取悦于人。
度:法则,准则。
忳:忧闷。
不忍:不能容忍。
不群:不能合群。
相道:观察、选择道路。
延伫:久久地站立。
止息:停下来休息。
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修长的样子。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皋:水边高地。注意“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离”通“罹”,遭受;尤,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