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2.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3. 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电费、出租车费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分段计费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消费额度,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
(2)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将消费额度分为若干段,每段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最后将各段的费用相加。
3. 实例分析(1)水电费分段计费实例某市居民用水收费标准如下:1. 基础用水量:每户每月用水量在10立方米及以下,按2元/立方米计费。
2. 超出基础用水量:每户每月用水量超出10立方米的部分,按3元/立方米计费。
小明家上个月用水量为15立方米,求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
解答:基础用水量费用:10立方米× 2元/立方米 = 20元超出基础用水量费用:(15立方米 - 10立方米) × 3元/立方米 = 15元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20元 15元 = 35元(2)出租车费分段计费实例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1. 起步价:3公里内,10元。
2. 超出起步价:3公里以上,每公里2元。
小华乘坐出租车从A地到B地,行驶了8公里,求小华的车费。
解答:起步价费用:10元超出起步价费用:(8公里 - 3公里) × 2元/公里 = 10元小华的车费:10元 10元 = 20元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并计算解答。
分段计费教学反思
分段计费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分段计费的问题,渗透了函数思想,关键在于分段的界限,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分段的界限,以及两段的不同。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如下:
1.缺少总结性的语言。
在找出收费标准的界限后,应该在此小结一下:由此看来,这个收费标准有个界限是3千米。
2.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在此采用多种方法拓宽学生解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种是顺向的思维,另一种是假设法,再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容易理解一些,选取更容易理解的方法进行解题。
3.题目的变形
本题是给出了行驶路程然后让求出所付车费。
在本节课最后应该将题目升华一下,给予学生挑战,假如坐出租车,最后付款18.2元,那我们可能行驶了多远的路程,就是一个求范围的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
无论是在课堂总刚揭示分段计费还是在课后小结时候,都应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采用分段计费。
从而深化学生对分段计费这个问题的理解,进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解决困惑——分段收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困惑——分段收费》的教学反思解决困惑——分段收费的教学反思我作为一名教师,最近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个困扰,即如何进行分段收费。
在这份教学反思中,我将分享我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一、困扰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段收费这个概念有所困惑。
他们不清楚如何确定每个分段的费用,并对费用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这导致了学生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下降,对课程效果也产生了质疑。
二、解决方案1. 提前沟通在开设课程之前,我意识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因此,我决定在课程介绍中明确说明分段收费的原则和费用标准。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事先了解,并减少困扰。
2. 分段费用合理性解释为了解决学生们对费用合理性的质疑,我在课程介绍中详细解释了每个分段费用的依据和合理性。
我提供了相关数据和案例,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每个分段费用的确定过程和背后的考量。
3. 实例演示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段收费的概念,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实例演示。
我选择了几个实际案例,并引导学生们参与计算每个分段的费用。
这种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分段收费的原则和方法。
4. 提供个别辅导对于仍然存在困惑的学生,我提供了个别辅导。
我与他们一对一地探讨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并给予他们更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这种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段收费的概念,并解决了他们的困惑。
三、效果评估经过以上的努力,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段收费的困惑有所减少。
他们更能接受分段收费的原则和合理性,对课程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分段收费的知识,正确计算每个阶段的费用。
四、结论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解决学生困惑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来解决分段收费的问题。
通过提前沟通、合理性解释、实例演示和个别辅导,我成功地解决了学生们对分段收费的困惑,并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实施这些策略并评估效果的经验对将来的教学也非常有益。
我会根据不同教学场景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学反思:分段计费,解决难题
教学反思:分段计费,解决难题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公平合理地计费。
传统的计费方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按小时计费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努力程度。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引入了分段计费的策略。
分段计费策略分段计费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达成的目标来进行计费的策略。
具体而言,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对应一个费用。
当学生完成一个段落的学习后,我们会收取相应的费用,然后学生可以继续学习下一个段落。
策略优势分段计费策略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公平合理:分段计费可以更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来收费,避免了按小时计费的不公平现象。
学生只需要支付他们已经完成的学习内容的费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他们完成学习目标。
2. 灵活性:分段计费策略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调整。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可以更快地完成一个段落,从而减少学习费用。
而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他们可以以更适合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避免了过快或过慢的进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3. 激励学习动力:分段计费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段落的费用,这样他们会更有目标感和成就感。
当学生完成一个段落后,他们会感到一种成就,从而更有动力继续学习下一个段落。
实施过程实施分段计费策略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课程分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将课程分为若干个段落。
每个段落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学生完成一个段落后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2. 设定段落费用:为每个段落设定相应的费用。
费用的设定应考虑到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习的时间成本,以及与传统计费方式的比较公平性。
3. 学生选择学习段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学习的段落。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4. 学生完成段落付费:当学生完成一个段落的学习后,他们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这可以通过在线支付平台或其他方式进行。
关于小学《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关于《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的反思《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三个层次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并编排了现实生活中乘出租车付费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环节】在备课时,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弱,要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教学时,可以采用摘录条件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为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采取了我们身边“玉通出租”结合教材中“王叔叔”乘坐出租情境引入解决“要付多少钱”的问题,使学生“读并理解题意”,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每个条件所表示的意思,交流针对这样的收费标准,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分成两段计算,从而引入本节课课题《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探究环节】在组织探究环节,在学生读题,将条件整理的情境下,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其用列式、画线段图、罗列法(表格)等方法完成。
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考虑到课前已有少数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第二种方法,我将此环节交给学习能力较强、勇于表现的学生,让他们尝试带动其他学生理解,帮助他们将算式各部分的意义更清晰化。
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对小数乘法的认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注重拓展应用。
在初步理解和感悟“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后,贴合生活出示身边的“松果电动车”、水费、电费等实际问题拓展应用,注重学生根据信息分析题意,独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注重情感激发。
落实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弘扬传承,渗透红色教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鼓励学生突破固定的思维方式,同时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通过交流来体会不同方法。
面对更多的文字时,他们是否能自主读题、理解题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此类题,更得像新教材的改编意图一样,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技能和方法,这远比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解决问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分段计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积累了一些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一些经验基础上教学的,从学生熟悉的打车这一活动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后通过研讨、反思,重新审视教材,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
我思考本节课应抓住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1.真正理解“分段收费”准确含义。
很多孩子有过打出租车生活经验,但绝大多数孩子并没有解决过此类问题,也不知道打出租车到底是怎样收费的,要想正确解决这类问题,需对打车“收费标准”理解透彻。
因此,教学时,让学生讨论、交流,并通过举例加深对“收费标准”的准确理解。
在这个标准中,先让学生讨论“3千米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举例,如:汽车行驶0.8千米是7元,行驶1.5千米也是7元,行驶2.5千米是7元或行驶正好3千米都是7元等。
通过线段图加深理解。
让学生通过举例对“3千米以内7元”收费标准进行的精细理解。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的含义。
我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的含义。
当出租车行驶6.3千米时,应分为两段进行计费,总费用=前段费用+后段费用,并弄清每段界限是多少。
由于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6.3千米约等于7千米,7千米分为前3千米和4千米进行计费,前3千米共7元,后4千米每千米1.5元,总费用:7+(7-3)×1.5=13(元)。
2.课后通过研讨反思,应该让学生算一算前3千米中平均每千米多少元?与第二段打车计费单价进行比较,前3千米收费还是较贵的,如果路程不是太远,可选择汽车等方式,也让学生做一个明白的消费者。
2.渗透函数数学思想通过解决打出租车计费这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这类问题应分段计费,并弄清每段界限是多少,从而初步渗透分段计费的函数数学思想方法。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本课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虽然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是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日常生活中“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很多实例学生们都有所接触。
同时这类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后能常有所用的知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的。
成功之处:1.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便于学生理解。
在例9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一种是分段计算法,另一种师先假设再调整法。
分段计算法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正确列出算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反馈效果也较好,通过回顾解题思路使学生清楚知道:应付费用=前段费用+后端费用。
两种方法对比,第一种方法学生容易理解。
2.规范答题步骤,利于学生分析。
我要求学生在每一步算式前加上简单的小标题,就使得学生明白每一步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段计算法的计算如下:3km以内:7元3km以外:(7-3)×1.5=6(元)应付费用:7+6=13(元)先假设再调整法步骤如下:假设费用:7×1.5=10.5(元)调整费用:7-3×1.5=2.5(元)应付费用:10.5+2.5=13(元)不足之处:对于计费标准中的3km以内7元的教学讲授不到位,以为学生很好理解,但实际并不是这样。
练习中的水费题,收费标准12吨以内每吨2.5元,学生惯性思维,认为是12吨内2.5元,导致出错。
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与出租车收费的不同与相同之处,通过类比升华,让学生学会解此类题。
课后翻看作业本发现,这节课除了教会学生“分段计费”的方法外,还忽略了“让学生自主读题”的训练。
面对更多的文字时,他们是否能自主读题、理解题意?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此类题,更得像新教材的改编意图一样,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技能和方法,这远比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第二篇:五年级《分段计费问题》教学反思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关系和解决经验的问题,理解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基于教学。
分段计费 教学反思
《出租车中的数学问题——分段计费》教学反思这个学期初,我的师傅---皮老师建议我把这一节内容作为一堂组内常规教研课上,前期稍微备了下课。
后来恰闻学校要在12月份进行“师徒结对课堂展示活动”,我们特意把此课留下。
在多次试教,多次修改后,感觉效果总不是很好,我们彷徨过、质疑过,这节内容作为竞赛课上到底合适不?多次想改上课的内容,甚至有想过打退堂鼓。
我的师傅鼓励我,我们是抱着教研的心态去,不是抱着拿奖的心态去,我的心态慢慢平静下来,就当作一堂普通常规课上就ok。
在组内老师的一次次听课建议下,在皮老师和周主任的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精心指导下,最终形成了本堂课。
在课前,课中,课后,我有一些自己的反思。
一、课前调研很有必要作为新教材的一个新内容,而且是学生不熟悉的分段计费,一定要做好课前调研。
在三班(35人)进行的中,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的意识比较淡漠,即使有3个人想到了画图解决问题,可是也没有画对。
说明遇到问题学生不愿意画图,也想不到画图,更不会画图。
也说明长期以来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解决较难问题时,画图的优势。
二、我的思考:基于前测、平时的教学我的一些思考:1、明确什么是“画图策略”“画图策略”是指通过用画图的方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途径的一种策略。
2、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画图策略”的优势是什么?图形不仅直观、简洁、利于思考,而且其信息量大,概括性强,同时图还有助于记忆。
因此,图形是帮助人类思考的一种极好工具。
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
”确实,“画图策略”在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让学生掌握这个画图的策略对学生的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
3、学生“画图”的基础有多少?遇到问题学生不愿意画图,也想不到画图,更不会画图。
有时别人画出图来学生看不懂,不会根据图分析题意,更体会不到解决问题时,画图的优势。
《解决难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难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解决难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背景分段计费是一种常见的计费方式,用于根据消费数量或使用时长,将总费用分成若干个段落进行收费。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对分段计费这一概念感到困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本文将对解决这一难题的教学反思进行总结。
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分段计费的困惑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概念理解:学生对分段计费的概念理解不准确,容易与其他计费方式混淆。
2. 计算方法:学生在计算分段计费时,常常无法准确划分段落,并且容易出错。
3. 实际应用:学生往往难以将分段计费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缺乏对其实际意义的理解。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困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来解决问题:1. 清晰概念定义:在教学中,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分段计费进行准确的定义,强调其与其他计费方式的区别,避免混淆。
2. 实际案例引导: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段计费的计算,让学生亲自动手,从实践中理解该计费方式的应用。
3. 知识扩展:引导学生探索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电费、电话费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扩展他们对分段计费的理解。
效果评估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应用,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效果评估:1. 概念理解: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其与其他计费方式的差异。
2. 计算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划分段落,并正确计算分段计费。
3. 实际应用:学生是否能将分段计费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理解其实际意义。
结论通过以上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将分段计费这一难题解决得更好。
通过清晰概念定义、实际案例引导和知识扩展,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分段计费方面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希望本文的教学反思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解决难处——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难处——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解决难处——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分段计费是一个近年来兴起的收费方式,它将服务费用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段计算。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过使用分段计费方式,但我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难处。
首先,分段计费会增加学生的压力。
传统的计费方式通常是按照每小时收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学习需求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时长。
而分段计费则给学生设定了固定的学习阶段和时长,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因为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分段计费可能导致教学进度受限。
由于分段计费将学习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这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深度。
对于那些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深入学习的学生来说,分段计费可能会成为阻碍。
另外,分段计费可能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在使用分段计费方式时,学生必须支付每个阶段的学习费用,即使他们已经掌握了该阶段的内容。
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公平和冤枉,因为他们支付了不必要的费用。
针对这些难处,我认为可以考虑以下策略来解决问题:1.引入灵活的学习时间:不完全按照固定的时间来划分学习阶段,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来调整学习时间;2.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将学习任务分为一些具体的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能力目标完成学习,而不是受限于固定的学习阶段;3.公平计费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计费机制,避免学生支付不必要的费用;4.提供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以上策略的调整和改进,我们可以克服分段计费方式在教学中所面临的难处,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分段计费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分段计费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课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这类题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讲课前我先为本节课做铺垫: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学生坐一次荥阳的出租车,了解出租车的计费方法。
通过活动,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日常生活中要利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实际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幸的是,本课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从学生熟悉的打车这一活动入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告诫学生要做一个明白的消费者。
教学中,我发现:对于新教材所呈现的这类“较复杂的解决问题”要先让学生“读并理解题意”,读题,将条件一一整理,让学生充分地说每个条件所表示的意思,尝试用线段图、罗列法来帮助学生明确题意。
针对分段计算的题目必须有耐心,一段一段的进行计算,如果还在条件内的就要继续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要把握题目的界限,了解每一段之间的界限是多少。
所以对题目告知的“收费标准”需理解透彻,在这个标准中,我先让学生理解“不足 1千米要按1千米计算”,让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刚开始学生一直举0.1千米、0.36千米、0.57千米,不超过1千米这些例子,我引导说,能举一个比1大的数吗?学生一脸疑惑,我才意识到学生可能只关注这句话的表面含义了,我便给学生举了一个5.2千米的例子进行解释(0.2千米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再加5千米就是6千米),学生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点我在备课时是没有想到的,从这儿我更加对“以学定教”有了深刻的理解。
接着我对3千米以内和超过3千米的含义进行了精细的理解,在后面的计算中学生运用得心应手。
从本节课的整体效果看,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应该是不错的。
本节课的例题在教学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时,用了足够的时间和多种手段,就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本节课,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也有少数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第二种方法,我将此环节交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尝试带动其他学生理解,帮助他们将算式各部分的意义更清晰化。
分段计费问题教学反思
分段计费问题教学反思1. 引言教学这件事就像做饭,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是大厨,结果却发现锅里煮的东西有点糊。
最近在讲分段计费的问题时,心里一直在琢磨,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学生们听得稀里糊涂,脸上写满了“我懂了”的假象,其实内心早已翻腾不已。
于是我决定好好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在讲课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 教学内容的设计2.1 清晰度分段计费,其实就是把收费的标准分成几段来计算。
乍一听,似乎没啥难的,但要是你不把这个概念捋清楚,学生们就像是一群迷路的小羊,根本找不到方向。
我在课堂上给出了几个例子,想让他们感受到“分段”的魅力,结果却发现很多同学对具体的计算方式仍然懵懵懂懂。
可见,课前准备的重要性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啊。
2.2 互动性我觉得课堂互动是很重要的,毕竟不想让课堂变成“单口相声”。
于是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结果有的小组聊得热火朝天,有的组却安静得像个图书馆。
看来,如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真的是个大学问。
有些同学比较害羞,不太敢开口,我决定在下次课上,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也是有价值的。
3. 教学方法的反思3.1 多样性用一种方法讲课,就像吃一碗面,吃久了总想换点花样。
于是我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视频、甚至搞些小竞赛。
但这也给我带来了挑战,游戏设计得不够有趣,反而让学生们更失去兴趣,仿佛我给他们上了一场“白开水”课程,乏味至极。
未来我需要更好地结合他们的兴趣,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内容。
3.2 实际应用学生们最喜欢的,莫过于跟生活相关的例子。
分段计费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如果把它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手机话费、网购满减之类的,那就能让他们眼前一亮。
于是,我决定在下次课上多讲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4. 课堂管理的反思4.1 注意力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就像小猫,时而聚焦,时而跑偏。
有时候我正讲得起劲,结果有的同学却在低头玩手机,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解决难题——分段收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难题——分段收费》的教学反思解决难题——分段收费的教学反思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使用分段收费教学方法时遇到的困难以及我对于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思考。
背景和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掌握复杂概念和技能时往往遇到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尝试了分段收费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将复杂的概念和技能分解为多个部分,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
然而,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我遇到了以下几个挑战:1. 学生的研究进度差异较大,有些学生进展较快,而有些学生进展较慢。
2. 部分学生对于被分解的部分缺乏整体理解,难以将它们整合起来。
3. 分段收费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和教学资源的投入。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挑战,我采取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 设计个性化研究计划: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进度,我设计了个性化的研究计划。
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分析,我能够了解他们的研究需求,并结合分段收费的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2. 强调整体理解:为了解决学生对被分解的部分缺乏整体理解的问题,我强调将每个部分与整体知识进行关联。
我会定期进行知识概览的回顾,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部分整合起来。
3. 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为了减轻分段收费教学方法的准备工作和资源投入,我寻找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并积极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分享。
我还鼓励学生互助研究,通过合作完成各自的研究任务。
教学反思通过采取上述解决方案,我发现分段收费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概念和技能方面确实具有很大的潜力。
学生的研究进展得到了更好的管理,他们在整体理解和应用知识方面也取得了进步。
然而,我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结论分段收费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学生在研究复杂概念和技能时遇到的困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个性化研究计划、强调整体理解以及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可以克服与该教学方法相关的挑战。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分段收费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和体验。
《解决困惑——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困惑——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解决困惑——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在进行分段计费的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惑与挑战。
经过不断思考和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分段计费的概念理解有所困惑。
他们往往将分段计费与按小时计费混为一谈。
因此,我在教学前期,加强了对于分段计费定义和实际应用的讲解,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概念。
其次,在实践应用环节,我发现学生在计算具体费用时,经常出现错误。
他们不够细致,忽略了某些重要的费用项或计算步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反复练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互相讨论,加强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注意细节的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景和实际问题,学生经常会遭遇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辅助材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
此外,我也鼓励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努力和实践,我发现学生对于分段计费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有所提高。
他们不仅能够正确理解并应用分段计费的概念,还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
这为我进一步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经验。
总的来说,解决困惑与挑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强化概念讲解、反复练习和实践、提供辅助材料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段计费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创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段计费的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分段计费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关系和解决经验的问题,理解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基于教学。
成功:
1.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施例9的教导中,可以应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一种是子计算方法,另一种是假设重新调整方法。
分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以便正确列出公式,学生更容易掌握,反馈效果更好,通过回顾问题解决策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成本。
并假设重新调整方法也可以使用线图来帮助学生明白,当整个单元的整体价格,会有更少的成本的问题,也就是成本的成本=
2.标准的回答步骤,有利于学生分析。
分割方法的步骤可以如下:早期成本:$ 7
成本:(7-3)x 1.5 = 6(元)
应付费用:7 6 = 13(元)
假设步骤调整如下:假设成本:7×1.5 = 10.5(元)
调整成本:7-3×1.5 = 2.5元)
应付费用:10.5 2.5 = 13(元)
通过标准化答案的步骤,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表达的含义,不仅知道该怎么做。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子计算方法,假设调整方法学生仍然觉得难以理解。
不足:
1.对于计费标准在3公里内,7元教学教学不到位,这是很好的理解,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2.对学生答案的一些步骤不清楚,特别是上一部分项目中的部分直接通知费用,有些需要计算。
重新教学设计:
1.注意解决问题步骤的写作标准。
2.加强起始价解释,即1公里,2公里,3公里是7元。
教学反思:分段计费,解决难题
教学反思:分段计费,解决难题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合理计费以确保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按小时计费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不同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差异没有很好地考虑,导致有些学生可能支付了过多的费用,而有些学生可能支付了过少的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尝试采用分段计费的方式。
分段计费的优势分段计费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差异进行灵活计费的方式。
它的优势如下:1. 公平:分段计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支付的费用都是公平的。
研究进步较快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而研究进步较慢的学生可以在当前阶段多留一段时间,以避免过早进入下一个阶段而导致研究困难。
2. 激励研究:采用分段计费方式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研究。
学生知道只有达到一定的研究目标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的费用都是递增的,这将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研究以提高研究效果。
3. 可持续发展:分段计费可以确保教师的收入稳定,并且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和时间来确定适当的费用,确保自己的工作得到公平的报酬。
实施分段计费的步骤为了实施分段计费,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制定研究目标和阶段划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研究需求,制定清晰的研究目标,并将整个研究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应该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应的时间预估。
2. 确定每个阶段的费用:根据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和时间预估,确定每个阶段的费用。
费用可以根据研究难度、研究时间和教师的劳动成本进行合理计算,确保公平合理。
3. 监控学生的研究进度:在研究过程中,及时监控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提升情况。
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阶段或停留在当前阶段。
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判断能力。
4. 调整费用: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提升情况,及时调整每个阶段的费用。
如果学生在某个阶段停留的时间较长,可以适当降低该阶段的费用,以保证学生的付费负担不过重。
分段计费:解决难题的教学反思
分段计费:解决难题的教学反思背景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计费方式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惑。
特别是在分段计费这一块,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理解和计算。
因此,我决定对这一难题进行反思,并通过一些简单的教学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首先,我分析了学生对于分段计费的错误理解的原因。
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1. 没有清楚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学生没有理解分段计费是将费用按照不同的区间进行划分,并分别计算的方式。
2. 混淆了分段计费和单一计费的概念:学生常常将分段计费和单一计费混为一谈,导致在实际问题中无法正确应用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3. 缺乏实际问题的练:学生缺乏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段计费进行计算的练,导致对于这种计费方式的理解不够深入。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学生对于分段计费的困惑,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 清晰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在课堂上,我首先对分段计费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讲解,通过实例和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是如何进行的。
2. 强调分段计费和单一计费的区别:我通过对比分段计费和单一计费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确两者的概念和应用方式,避免混淆。
3. 提供实际问题练:我设计了一系列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效果评估经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应用,我发现学生对于分段计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正确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结论通过对分段计费难题的教学反思,我发现简单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清晰讲解概念、强调区别、提供实际问题练是解决分段计费难题的有效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这些策略,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分段计费,解决难题
教学反思:分段计费,解决难题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难以一次性解决。
分段计费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本篇教学反思将探讨分段计费的实施过程、优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分段计费的实施过程1. 问题定义: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是什么,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部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问题定义: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是什么,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部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2. 计费方法:根据问题的不同部分,设计合适的计费方法。
这可能涉及到成本分析、时间分配等方面。
计费方法:根据问题的不同部分,设计合适的计费方法。
这可能涉及到成本分析、时间分配等方面。
3. 教学设计:根据问题分解和计费方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
教学设计:根据问题分解和计费方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
4. 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5. 评估与反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给予及时的反馈,以便于学生调整研究策略。
评估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给予及时的反馈,以便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分段计费的优点1. 提高理解力:通过将问题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理解力:通过将问题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自主研究能力:分段计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分段计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提高研究效率:分段计费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研究,提高研究效率。
提高学习效率:分段计费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 激发研究兴趣:通过解决一系列小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研究的成就感,从而激发研究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解决一系列小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分段计费教学反思
分段计费教学反思初一数学分段收费问题问题1:某市居民生活基本价格为0.4元,若每月用电度超过a度,超出部分按基价的70%收费。
某户5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0.27元,求a.没超过的钱就是0.4(84-a)超过部分的就是a(0.4×70%)那么列方程:0.4(84-a)+a(0.4×70%)=30.72解方程:x=60这个月超过了60度问题2:为了鼓励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对每户月用水量进行分段计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在规定吨数一下的收费标准相同;规定炖熟以上的超过部分收费标准相同,以下是小明家1~4月用水量和交费情况:月份 1 2 3 4用水量(t)8 10 12 15费用(元)16 20 26 35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求出规定吨数和两种收费标准;2、若小明家5月份用水20t,则应缴多少元3、若小明家6月份缴水费29元,则6月份用水多少t(1)规定吨数为10吨当小于或等于10吨时,每吨收费是2元当大于10吨时,10吨收费是20元,超出10吨以为的收费是每吨3元(2)20+(20-10)*3=50(元),所以若小明家5月份用水20吨,则应缴50元(3)因为大于20,所以10+(29-20)\/3=13(吨)所以若小明家6月缴水费29元,则6月他家用水13吨.问题3:某市按一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用煤气如果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超过60立方米,超过部分按照每立方米1.2元收费,已知12月份某用户的煤气费平均每立方米0.96元,那么12月份该用户用煤气多少立方米设12月份该用户用煤气x立方米则60*0.8+(x-60)*1.2=0.96x48+1.2x-72=0.96x0.24x=24x=10012月份该用户用煤气100立方米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应用题电话计费问题怎么做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电话计费问题1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电话计费问题》;教学目标:;1、体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3、学生在从事探索性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重点:;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建立方程模型解决电话计费问题;课前活动单;实验中学的四位老师到营业厅办理移动电话业务,营业;如果他《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电话计费问题》教学目标:1、体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3、学生在从事探索性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认识数学的应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虽然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是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日常生活中“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很多实例学生们都有所接触。
同时这类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后能常有所用的知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的。
成功之处:
1. 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便于学生理解。
在例9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一种是分段计算法,另一种师先假设再调整法。
分段计算法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正确列出算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反馈效果也较好,通过回顾解题思路使学生清楚知道:应付费用=前段费用+后端费用。
两种方法对比,第一种方法学生容易理解。
2. 规范答题步骤,利于学生分析。
我要求学生在每一步算式前加上简单的小标题,就使得学生明白每一步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段计算法的计算如下:
3km以内:7元
3km以外:(7-3)×1.5=6(元)
应付费用:7+6=13(元)
先假设再调整法步骤如下:
假设费用:7×1.5=10.5(元)
调整费用:7-3×1.5=2.5(元)
应付费用:10.5+2.5=13(元)
不足之处:
对于计费标准中的3km以内7元的教学讲授不到位,以为学生很好理解,但实际并不是这样。
练习中的水费题,收费标准12吨以内每吨2.5元,学生惯性思维,认为是12吨内2.5元,导致出错。
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与出租车收费的不同与相同之处,通过类比升华,让学生学会解此类题。
课后翻看作业本发现,这节课除了教会学生“分段计费”的方法外,还忽略了“让学生自主读题”的训练。
面对更多的文字时,他们是否能自主读题、理解题意?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此类题,更得像新教材的改编意图一样,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技能和方法,这远比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