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册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后:产生一缕白烟,为石蜡小颗粒。
(二)对人体呼出气体的探究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水蒸气增多;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硫在空气燃烧
实验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加少量的水,吸收产生的SO2气体
c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P2O5)
(4)验满方法: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b.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有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iiii)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三)氧气制取
1、工业制取: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方法):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氮气的沸点低,先Baidu Nhomakorabea离出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插入胶皮管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稍稍有力转动,即可使其插入。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把橡皮塞慢慢地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以免压破容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点0度,沸点100度。
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二是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一是烧杯紧靠玻璃棒;
二是指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三是指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导致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过滤用的漏斗不干净等。
(3)过滤速度太慢的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待过滤物中不溶性杂质太多。
2、加热铜粉:
①原理: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情况反应生成氧化铜;
②实验现象:铜由红色变为黑色;
③步骤:来回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铜粉与氧气充分反应;气球的作用:缓冲;
④误差分析(小于1/5):a铜粉量不足;b装置漏气;c读数时未降至室温。
3、磷燃烧:
①原理: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压强降低,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凡是涉及新物质或能量的领域均和化学相关。
1、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结构: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
3、性质:
(1)物理性质:颜 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吸附性、导电性;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 、还原性、腐蚀性、毒性;
②实验现象: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大量白烟生成,水被倒吸入瓶内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
③误差分析(小于1/5):a磷粉量不足;b装置漏气;c读数时未降至室温。
(大于1/5):a红磷点燃后伸入瓶中太慢,造成气体膨胀而跑出装置,使得装置内气体的总体积减少;b反应前止水夹没有关紧;c选用了跟其他气体发生反应的物质(例如Mg跟氮气反应:3Mg+N2==点燃==Mg3N2)
(3)收集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
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 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E装置来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选择D装置来收集
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d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在烧杯壁上出现水珠(H2O)。
(iii)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b镁带、铝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MgO 、Al₂O₃)。
c铜丝在空气中灼烧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CuO)。
(ii)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2、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 :2H2O2 =MnO2= 2H2O+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 2KCl+3O2↑
(2)制取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固液不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图B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固固加热型)制取氧气,应选择图A装置。
5、水净化:
常水的净化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几个步骤。
(1)、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2)、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3)、吸附(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
(4)、消毒杀菌。(氯气)
(5)、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2)少量: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横放或倒置;
(3)定量:量筒,精确度为0.1ml,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
四、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万一碰倒酒精灯,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③可以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原料易得且可以循环利用
(2)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轻,是最轻的气体。
(3)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生成水。
(4)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2、加热液体的方法: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用试管夹持试管,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朝人。
3、加热固体的方法: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要固定在铁架台上,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二)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降温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固体;
2、化学性质:
(i)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3O4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了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e3O4)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致使集气瓶炸裂。
5、分离仪器:漏斗
6、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药匙或者纸槽(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垂直悬空,不能横放或者倒置)
7、支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铁夹、铁圈)、坩埚钳
8、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等
3、取药
1、固体:一横、二放、三缓立”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二、常见仪器及用途:
1、反应容器: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2、存放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
3、加热仪器:酒精灯(用外焰加热,液体取用不超过试管的1/3)
4、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4、注意事项:应擦干试管外壁再加热;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
五、洗涤
1、水洗2、涮洗3、用试剂洗
洗涤干净:水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6、仪器连接(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原则)
1、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先把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稍稍有力转动,使其插入即可。
(3)、在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主要原因是:
a.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
B.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
(4)、结论: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氢气
(1)氢气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①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多;
6、获得结论7、反思与交流
(一)蜡烛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蜡烛是白色、呈圆柱形的固体,硬度较软,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熔点较低。
点燃时:石蜡先由固态变为液态,然后被点燃。燃烧时发出黄光,放出热量;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明亮,最里层最暗;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石灰水并震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一般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其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
8、水的电解
(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
(2)、现象要点:“正氧一负氢二”,V氢气:V氧气=2:1;
产生气体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2、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3、水天然循环的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4、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2、粉末状:一斜、二送、三缓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
3、定量:托盘天平,精确度0.1g,放置原则左物有码,放置错误并且使用游码时称量的质量偏小,物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没有腐蚀性的物品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的放在玻璃瓶中;
4、液体:(1)多量:倾倒: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
6、硬水、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或不含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化学方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电磁法。
7、过滤:(固液分离)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1)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空气
一、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作保护气。
二、稀有气体:0.94%,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通电发不同的光,用作电光源;
三、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四、氧气:21%,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对实验药品的要求:①只能与氧气反应;②反应物能在加热或点燃的情况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剧烈程度要适中;③生成物在常温时为固体,不能为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