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我国经济特区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和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技术水平。
为了全面评价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经济发展指标1.地区生产总值(GDP)GDP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生产活动的总量指标,可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总量。
开发区的GDP指标体现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等情况,是考核开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依据。
3.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体现了开发区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投入情况,是评价开发区发展潜力和投资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4.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财政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开发区财政支出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5.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开发区对外贸易活动的总量指标,反映了开发区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以及国际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指标1.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是评价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出该地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评价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反映出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3.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是开发区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评价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
4.科技人才数量科技人才数量是评价开发区科技资源储备的重要指标,反映出该地区科技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情况。
三、环境保护指标1.排放标准合格率排放标准合格率是评价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出该地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平。
2.污染治理设施覆盖率污染治理设施覆盖率是评价开发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反映出该地区环境治理水平和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指标体系第三章考核评价程序第四章审核要求第五章结果发布及应用第六章动态管理机制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客观反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科技、生态、社会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号)关于完善考核体系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充分调动地方和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国家级经开区的典型范例和良好品牌,同时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第三条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以下简称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设定、信息收集、类别评定、结果发布以及国家级经开区动态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综合发展水平,是指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表现。
第四条考核评价对象包括国务院已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和申请新设立或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第五条商务部牵头负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和结果发布。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经开区的考核评价信息收集和初审。
商务部成立专家小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审核,以保持考核评价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六条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将各部门在考核评价年度内对国家级经开区发生突发事件、财政税收及规划违法违规、债务风险失控等方面的处理意见和通报结果纳入考核评价。
第七条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信息收集通过国家级经开区信息一体化平台完成。
逐步完善国家级经开区信息一体化平台,增加程序审核、自动提示、流程监控、数据汇总和分析等功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5.03.21•【文号】国办发[2005]15号•【施行日期】2005.03.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00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我国土地集约程度较高、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外向型工业区,充分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同时,也存在着总体发展不平衡、片面追求园区规模和引资数量等问题。
为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提出如下意见: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的发展方针,以外资带动内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促进国内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结合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区;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进所在地区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成为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系统性指标体系,以研究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和规律,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推进国家经济创新发展提供评价基础。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力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实力,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
2.科技创新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
3.人才评价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才优势,包括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技术工人等。
4.营商环境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营商环境,包括政策支持、设施配套、法制环境等。
5.品牌影响力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品牌影响力,包括国际知名度、企业口碑等。
以上是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指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设立的特殊开发区域,具有独特的政策支持和发展优势。
为了评估和指导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以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针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指标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综合经济实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估其综合经济实力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1、地区生产总值(GDP):地区GDP是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反映了地区的经济产出和增长水平。
1.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开发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开发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产值增长情况。
1.3、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开发区经济建设投入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开发区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
二、科技创新能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评台,其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评估其科技创新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2.1、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情况,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2.2、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反映了开发区科技研发成果的应用和经济效益情况,是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3、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技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开发区的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是考核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产业结构和布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是其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考核的重点之一。
评估其产业结构和布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3.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情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考核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主要指标之一。
3.2、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开发区在产业布局上是否突出重点产业的发展,包括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情况。
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办法
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办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修订稿〕二○xx年三月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编制原那么(1)突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中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特点,使之区别于一般的行政区域;反映出国家级开发区今后开展趋势和开展重点,使指标的评价对国家级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2)指标设置力求简单、适用、易操作;与国家现有统计指标体系衔接,以符合指标的标准化原那么。
(3)表达统计分析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评价的根底数据真实、可靠,从而使评价公平、公正。
(4)以定量指标为主,以定性指标为辅,能够定量的尽量采用定量指标,无法定量又较为重要的指标,那么采用定性指标。
〔五〕评价要表达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既要计算综合指数又要计算分类指数;对国家级开发区的评价既评价开展现状,又要逐步增加开展速度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改指标体系。
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取水能力:地表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
计算公式: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某〔1–各台机泵同时开动后的损失因素〕某24小时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的能力配套的。
那么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某24小时计算求得。
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
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
计算公式: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某〔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某24小时净化能力:指反响池、沉淀池和滤池的能力,计算时以滤池能力〔或薄弱环节〕为主。
计算公式: 日滤池能力=滤池面积某设计〔或核定〕滤速某24小时核定滤速计算能力时应减去洗池时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利用现有的特定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以引进外资、促进科技进步为主要任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对外开放,以发展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为目标,进行产业和技术创新,共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和比较各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一套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营环境、对外开放、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并据此对各个开发区进行定期评估,以促进其持续不断的发展。
首先,经济发展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
这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就业水平等方面。
经济发展是开发区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开发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其次,科技创新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科技创新是提升开发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升开发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产业发展也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
产业发展是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产业发展,可以提高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经营环境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
良好的经营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来开发区投资,促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
对外开放是开发区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对外开放,可以提高开发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城市发展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等方面。
城市发展是开发区吸引人才和资源集聚的重要条件,通过加强城市发展,可以提高开发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基于东部66家开发区样本的分析
1 3 2
燕山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1 3 年
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运用主成 分分析 和 因子分 析研 究 了各指 标体 系之 间 的相互
为保 增长、 扩 内需 、 调结构 、 促 就业的重要支撑 点 。
一
、
开 发 区评 价 的 国 内外研 究综 述
对 于如何建立 开发区指标 体系和评 价模型 ,学 术界 已经进行 了一些有益 的探索 。 国外 的 Ma l e c k i [ 4 ] 较早研究 了开发区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 。 L i L i n g j i 建立 了评价高科技 园区的角色模 型, 并进行 了实证 分析 。S t u a r t Ma c d o n a l d 将硅谷创 新评价模型 引
额 6 5 9 4亿美元 ,实 际使 用外 资金额 4 2 9亿美 元 ,
分别 占全 国的 8 . 8 %、 1 5 . 9 %、 8 . 3 %、1 8 . 1 %和 3 7 %, 同 比分 别 增 长 2 3 . 2 %、2 6 . 6 %、2 3 . 9 %、 1 6 . 2 %和 1 5 . 2 %,增长率均 为两位 数 。0 国家级 开发区 已成
展 效 益指 标 的评价 体 系,并应 用 因子 分析 和 聚类分 析 方法 ,对 我 国 东部地 区 6 6个 国家级开发 区进 行排 序和 分 类 ,分析 了各 类开发 区的 主要 特 征 ,并提 出 了有针 对 性 的政 策 建议 。
[ 关键词] 开发 区;经济效益;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区、 保税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台商投资区等。在
这些开 发区中 ,影响最大 、数量最 多的是 国家级经
济 技术 开发区与 国家级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 区 。 [ 】 本 文所 研究 的开发区特指 国家级经 济技术开发 区 。 开发 区的产生起源 于改革 开放 , 开发 区的发展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说明自国家高新区建立以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先后于1993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制定和修改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时期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往的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关注高新区当期达到的发展状态,并对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状态进行排序比较,是一种基于系统的绩效评价。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进国家高新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中明确了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科技部在全国高新区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五个转变”的具体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国家高新区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发展导向,引导国家高新区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使命,体现国家目标要求和政策导向的目标需要;为了做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区扩区、改变区位和省级高新区升级的审批原则和审批程序》中提出的,对国家高新区主要指标进行排序的工作,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高新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制定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国家高新区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应定位于“政策评价”,从“四位一体”和“五个转变”出发建立指标体系;从支撑性、投入性、和产出性等不同角度选取指标,尽可能使同一层次各指标具有独立性;用效率等比值型指标,不用总量等规模型指标,消除总量或规模等政策覆盖面的差异性影响;尽可能用可统计的量化指标,适当选择定性指标;按少、简、易操作的原则选择指标。
本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政策评价,强调目的性:定位于“政策评价”,不是强调高新区自然发展达到的状态,而是强调高新区对国家导向目标的实现程度。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China 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Zone),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所设立的国家级现代化工业园区。
1984年到1986年,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首先设立了14个国家级经开区。
2006年初,中国大陆已经有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其他类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组成部分。
在开放城市划定的一块较小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
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大都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等中心城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定小块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特点:1、占城市的GDP总量大,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贡献大;2、GDP增长率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003年增长率为34.56%;3、合同外资总额增幅、进出口总额增幅等数值均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浦东新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宁波大榭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厦门海沧投资开发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指标体系第三章考核评价程序第四章审核要求第五章结果发布及应用第六章动态管理机制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客观反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科技、生态、社会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4〕5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6〕 14号)关于完善考核体系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充分调动地方和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国家级经开区的典型范例和良好品牌,同时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第三条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以下简称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设定、信息收集、类别评定、结果发布以及国家级经开区动态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综合发展水平,是指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表现。
第四条考核评价对象包括国务院已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和申请新设立或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第五条商务部牵头负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和结果发布。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经2开区的考核评价信息收集和初审。
商务部成立专家小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审核,以保持考核评价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六条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将各部门在考核评价年度内对国家级经开区发生突发事件、财政税收及规划违法违规、债务风险失控等方面的处理意见和通报结果纳入考核评价。
第七条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信息收集通过国家级经开区信息一体化平台完成。
逐步完善国家级经开区信息一体化平台,增加程序审核、自动提示、流程监控、数据汇总和分析等功能。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积极推动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步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20周年。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回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探索继续办好开发区的思路,对开发区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5年,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GDP8195.20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4.5%,同比增长24.14%,高于全国增幅14.2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981.3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5%,同比增长23.18%,高于全国增幅16.40个百分点;税收收入1219.28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4%,同比增长30.68%,高于全国增幅10.69个百分点。
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加强。
2005年,国家级开发区进出口总额2252.3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84%,同比增长35.51%,高于全国增幅12.31个百分点;出口1137.9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14.93%,同比增长41.71%,高于全国增幅13.31个百分点;进口1114.38亿美元,占全国进口的16.88%,同比增长29.72%,高于全国增幅12.12个百分点。
外商实际投资130.23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21.60%。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不断优化引资结构,在促进产业链条迅速延伸的同时,产业聚集效应凸显,进一步推进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汽车、环保等六大主导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群和研发基地建设,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市场循环的重要环节。
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有较明显进展。
被“摘帽”的国家级开发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河北张家口经济开发区等13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印发至各省级单位。
在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扩容的同时,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却于今年1月27日退出“国家队”,成为继甘肃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第2家被“红牌罚下”的国家级经开区。
今年初,商务部召开的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结果专题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透露,石嘴山经开区连续两年排在倒数5名中,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规定,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
自2016年起,商务部连续5年对国家级经开区进行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
“倒逼形成了你追我赶、加压奋进、创新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
”宗长青还提到,对于考核评价结果应用情况,需按照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原则进行“一对一”指导整改提升。
前车之鉴在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仅7年后,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了首个被拿掉该头衔的开发区。
酒泉经开区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受到风电投资政策的影响。
酒泉曾举全市之力,打造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2006年,该区升级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命名为甘肃酒泉工业园区。
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酒泉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
但2016年国家建立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后,甘肃被确定为“红色”预警省份,酒泉风电行业投资受限,酒泉经开区开始走向下坡路。
之后区内风电配套装备企业纷纷外迁、风电建设项目停工、风电产业亏损。
另一方面,彼时,酒泉经开区乃至整个酒泉市都采取银企协商,即企业先将贷款还清后银行再放贷,一些公司借高利贷归还银行贷款,但银行并没有按照约定再向公司放贷。
知情人士回忆,当时酒泉经开区管委会召集企业研究政策、方案时,到现场的老板们都哭成一片。
当地一名企业负责人说:“从这些年酒泉经开区的起伏发展来看,风电行业的监管政策是开发区一些企业的命门,而银行断贷、抽贷,也是开发区内企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当时还有知情人士透露,经开区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除了一把手频频换人外,其他干部不交流、不提拔,干部缺乏活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工业用水价格: 20、工业用水价格:物价部门、建设局 指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或运行物理、化学、生 物等技术进行加工和维持功能性活动,种养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用水的价格,以元/立方米为计量单位。不 含污水处理费。
21、工业用电价格: 21、工业用电价格:物价部门、建设局 指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或运行物理、化学、生 物等技术进行加工和维持功能性活动,种养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用电,以元/千瓦时为计量单位。按大工业、 1-10千伏受电的电度电价填写。 22、工业用燃气价格: 22、工业用燃气价格:物价部门、建设局 指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或运行物理、化学、生 物等技术进行加工和维持功能性活动,种养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用燃气的价格,以元/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23、工业用地基准价格: 基准价格 23、工业用地基准价格:土地、物价部门 指根据国土资源部2006年《关于发布实施〈全 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规定的各土地 等别最低价标准,开发区工业用地的基准价格。开发 区工业用地涉及不同等别的,按简单平均法计算平均 价格。
新增指标 1、体现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的指标(3项) 2、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指标(12项) ——参考国家环保总局标准 3、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15项) ——参考国土资源部标准 4、技术创新环境指标(6项) 删除指标 1、每平方米标准厂房租金水平 2、污水处理负荷: (1)年污水处理量 (2)污水处理能力
6、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经济发展局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开发区内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 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总额。 全区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全区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限定范围为外资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限定行业为工业 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限定行业为工业 范围为外资企业
开发区评价标准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办法(修订稿)二○○九年三月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编制原则(一)突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中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特点,使之区别于一般的行政区域;反映出国家级开发区今后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使指标的评价对国家级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二)指标设臵力求简单、适用、易操作;与国家现有统计指标体系衔接,以符合指标的标准化原则。
(三)体现统计分析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评价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从而使评价公平、公正。
(四)以定量指标为主,以定性指标为辅,能够定量的尽量采用定量指标,无法定量又较为重要的指标,则采用定性指标。
(五)评价要体现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既要计算综合指数又要计算分类指数;对国家级开发区的评价既评价发展现状,又要逐步增加发展速度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改指标体系。
二、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三、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解释(一)指标解释1、地区生产总值(GDP):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包括所有实际管辖范围)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在实际核算中,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国批面积内GDP:是指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四至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产生的GDP。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16•【文号】国办发〔2016〕14号•【施行日期】2016.03.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过30多年发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域,为我国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国家级经开区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通过完善考核、分类指导、综合施策,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继续发挥生力军作用。
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和发展新体制等方面,持续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窗口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
(一)坚持以对外开放为引领。
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中高端外资加速流入。
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外贸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主动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和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以开放促创新,拓展对外开放新的空间和领域,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关于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情况汇报(精简篇)
关于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情况汇报关于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情况汇报根据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情况的通报(商资函〔2016〕752号)(以下简称通报)文件精神,我局组织对通报中对我区评价结果的综合得分及分项指标的分值及排名情况进行逐项分析,肯定成效,查找不足,并提出整改提升的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2016年投资环境评价结果 201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国家级XX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得分194.59,排名第88位,其中: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得分7.38,排名第72位;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指标得分0.99,排名第87位;经营成本指标得分17.23,排名第78位;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指标得分35.5,排名第43位;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指标得分49.52,排名第89位;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得分18.43,排名第43位;管理体制建设指标得分40,排名第79位;发展与效率指标得分25.55,排名第56位。
2016年东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国家级XX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得分194.59,排名第47位,其中: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得分7.38,排名第45位;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指标得分0.99,排名第46位;经营成本指标得分17.23,排名第38位;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指标得分35.5,排名第27位;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指标得分49.52,排名第47位;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得分18.43,排名第29位;管理体制建设指标得分40,排名第43位;发展与效率指标得分25.55,排名第29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类指标之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国家级XX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分7.38,其中:地区生产总值(GDP)0.86;工业增加值1.61;税收收入0.59(其中涉外税收收入0.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0.00;工业总产值0.82;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主管业务收入0.58;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主管业务收入0.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04;进出口总额0.1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0.57;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0.04。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
WORD格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指标体系第三章考核评价程序第四章审核要求第五章结果发布及应用第六章动态管理机制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客观反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科技、生态、社会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4〕54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4 号)关于完善考核体系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充分调动地方和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国家级经开区的典型范例和良好品牌,同时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第三条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以下简称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设定、信息收集、类别评定、结果发布以及国家级经开区动态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综合发展水平,是指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表现。
第四条考核评价对象包括国务院已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和申请新设立或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第五条商务部牵头负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和结果发布。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经开区的考核评价信息收集和初审。
商务部成立专家小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审核,以保持考核评价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六条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将各部门在考核评价年度内对国家级经开区发生突发事件、财政税收及规划违法违规、债务风险失控等方面的处理意见和通报结果纳入考核评价。
第七条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信息收集通过国家级经开区信息一体化平台完成。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数百个经开区,它们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吸引国内外投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国家对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价,以激励和促进各地经开区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运而生。
一、经开区的背景和意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吸引外资和促进对外贸易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它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引进优质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改善环境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同时,经开区也是国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推动经济增长、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机制。
因此,通过对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促进各地经开区的持续改善和发展。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了实现对各地经开区的科学评价,激励和促进其发展,国家建立了一套综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涵盖了经开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指标包括了数量型指标和质量型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地衡量经开区的发展水平,发现问题和潜力,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1.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经济发展是经开区的基本任务和使命,因此,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是考核评价的核心。
这些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数量型指标,还包括外商投资引进量、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市场主体企业等质量型指标。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经开区整体经济活力的状况,工业产值反映了经开区工业发展的水平,外商投资引进和市场主体企业增长则反映了对外开放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判断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