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篇1教材分析《外婆的澎湖湾》是最早传入大陆的台湾校园民谣之一,曲调优美抒情,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很喜欢唱。
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的赞美,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校园民谣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因为它清新、明快的风格使它在歌坛独树一帜,保持着永久的魅力。
教学目标1、在正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这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进行演唱处理,体味美感;并在演唱中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感悟亲情。
2、通过《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了解和感受台湾校园民谣的魅力,补充欣赏《童年》、《蜗牛与黄鹂鸟》等具有代表性的台湾校园民谣,同时补充欣赏各种不同版本《外婆的澎湖湾》,增加学生音乐信息的积累。
设计特色:以丰富的体验为载体开展音乐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能流畅、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摇啊摇》用LU模唱唱歌要求:身体坐正、笑肌提起、口腔打开。
三、导入孩子们,你们的声音真好听。
一起来看大屏幕(教师手指地图上的台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台湾有人去过台湾吗?能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吗?看来大家对台湾的了解还需要再丰富一些。
(直接切入鸟瞰图,开始介绍)从地图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台湾其实就是一个的岛屿,四面环海。
沿着海岸线上,沙滩、椰林,景色美不胜收。
台湾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同时,又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之岛”,全岛三分之二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
特殊的地形成就了这边风景独好!像大家很熟悉的阿里山,日月潭都是台湾俊美风光的象征。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轻快的情绪演唱。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以及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录音及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的正确表现。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音准等方面的问题。
(3)分句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处理:(1)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2)学生讨论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教师进行指导。
4. 练习演唱:(1)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纠正。
(2)全班同学一起演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演唱,并对台湾歌曲的风格有所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台湾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台湾经典歌曲,如《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家乡的风土人情,创作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会了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对台湾歌曲的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更加热爱家乡,感受到音乐的的魅力。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台湾著名民歌《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海景和浓厚亲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唱《外婆的澎湖湾》,了解歌曲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较高音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外婆的澎湖湾》歌曲2. 教学PPT:歌曲图片、歌词、乐谱等3.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台湾著名民歌《外婆的澎湖湾》,引导学生关注歌曲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唱歌曲:(1)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较高音演唱和节奏。
(2)跟音频学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3)分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海景和浓厚亲情。
4.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外婆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熟唱《外婆的澎湖湾》,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歌曲,感受亲情的美好。
3. 思考并回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伴奏。
2. 邀请学生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开展歌曲创作比赛,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类似风格的歌曲。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外婆的澎湖湾》,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感受到歌曲中的亲情和美好画面。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婆的澎湖湾,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2. 通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歌曲的内涵和背景。
2. 运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看外婆的澎湖湾的图片和视频,感受家乡的美丽。
2. 向学生介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和创作灵感。
3.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分组练习合唱部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二章:歌曲学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2. 运用分组练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回顾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2.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分组练习合唱部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家乡风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婆的澎湖湾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
2. 引导学生感受澎湖湾美丽的风光。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欲望。
教学重点:1. 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感受澎湖湾美丽风光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音频。
2. 图片或视频资料:澎湖湾的自然风光。
教学过程:1. 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教师展示澎湖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澎湖湾的自然风光。
3. 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外婆与澎湖湾之间的情感联系。
4.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
5.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教学反思:1. 学生对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有所了解?2. 学生是否能感受到澎湖湾的美丽风光?3. 学生是否能正确表达歌曲中的情感?第二章:歌曲学唱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重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和旋律。
2. 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歌曲中个别音准的把握。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乐谱。
2. 钢琴或其他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3. 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伴奏乐器为学生提供伴奏,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4.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 学生的歌唱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 学生是否能正确表达歌曲中的情感?第三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的美感体验。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尤其是《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并理解其歌词内涵。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外婆的澎湖湾》,理解歌曲的意义,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乐谱、音响设备、教学PPT 等。
2. 学生准备:熟悉歌曲,了解歌曲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乐谱,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熟练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合唱水平。
3. 评估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的表现,看是否能理解并表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七、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让家人也体验歌曲的美感。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音乐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台湾音乐,扩大知识面。
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是钢琴家黄建炜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以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音色描绘了外婆的故乡澎湖湾。
下面是对这首音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婆的澎湖湾》这首钢琴曲的艺术背景和音乐特点。
2.体验并表达音乐中描绘的意象和情感。
3.学习演奏《外婆的澎湖湾》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教学准备:1.录制好的《外婆的澎湖湾》钢琴曲音频。
2.课件或PPT展示音乐背景资料和音乐特点的介绍。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钢琴曲音频,让学生静心聆听。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理描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交流。
2.音乐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使用课件或PPT展示澎湖湾的美丽景色和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家黄建炜创作这首曲子的初衷和灵感。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呈现,呼吁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家乡。
3.音乐特点分析(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谱曲手法。
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分析曲子的基本曲式和旋律特点。
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中贴近自然、充满情感的表达。
4.分节细读(20分钟)教师将曲子分成几个小节进行讲解,解释每个小节的情感和意象。
学生边听边体验,运用词语和表情来描述每个小节的特点。
教师演示如何演奏第一个小节,然后让学生尝试模仿演奏。
5.整体表演(2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一起演奏《外婆的澎湖湾》。
教师分组指导学生练习各个小节的演奏技巧和配合。
最后,全班合奏,表演整首曲子。
6.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
学生分享体会和感受,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演奏优秀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延伸:1.请学生了解澎湖湾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可以安排一次参观或实地考察。
2.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的《外婆的故乡》音乐作品,表达对自己家乡的感情。
3.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分享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学习和演奏的成果。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检查学生对音乐背景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感受沿海地区的特色和美好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内容、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部分和节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教学课件、音响设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歌词内容和旋律特点。
3. 教学实践:(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针对性辅导。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外婆的澎湖湾》歌曲,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沿海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我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融入作品中。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音乐的快乐。
2. 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歌唱技巧。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把握。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2. 乐谱和歌词。
3. 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新歌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和旋律。
3. 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讲解演唱技巧。
4. 实践演唱: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5. 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指导学生如何用歌声表达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欣赏其他台湾歌曲,如《高山流水》、《阿里郎》等,感受台湾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加强对自己发音、节奏的把握。
2. 深入理解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十、课程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为一个课时,后续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调整。
十一、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比赛,鼓励学生以《外婆的澎湖湾》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歌曲。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台湾歌曲的韵味,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歌词及歌曲背景。
2. 台湾歌曲的特点及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2. 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演唱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演唱歌曲的表现。
2. 关注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合作精神,以及对于台湾歌曲风格的理解。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家长签字确认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看学生的演唱展示,增进家校联系。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欣赏、音乐知识讲座等,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八、教学资源: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音频、视频资料。
2. 台湾歌曲的相关资料,如歌曲介绍、歌词翻译等。
3. 教学PPT,包含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4. 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施。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优美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学唱歌曲。
3. 歌曲的歌词理解与情感表达。
4. 歌曲的演唱技巧指导。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学唱。
2. 歌曲的歌词理解与情感表达。
3. 演唱技巧的指导与实践。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2. 歌曲的节奏把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频、视频资料,歌词投影。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
3. 教学用具:乐谱、歌谱架、节拍器。
教案内容请稍作调整,我会提供符合您需求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歌曲背景介绍: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3. 旋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歌曲的调性、节奏等。
4.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5. 歌词理解与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讲解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
6.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7.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8. 课堂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背景、旋律特点、歌词含义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音准、节奏准确性。
2. 学生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最新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1)《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第四课《外婆的澎湖湾》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正确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的B部分伴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节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完整、流畅,并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中带有切分节奏及附点节奏的旋律,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后半部分伴奏。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情境法、模唱法,教唱法,示范法、表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出示背景图,歌曲《童年》),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愉快的)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是由歌唱家罗大佑演唱的校园民谣《童年》。
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会让你想起哪些愉快的事?接着解释校园民谣的含义,导入我们来认识一位台湾音乐人——叶佳修,他写了很多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现在我们到澎湖湾去游览师:美丽的澎湖湾就在这里,潘安邦因演唱这首歌曲而出名,澎湖湾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介绍澎湖湾的地理位置),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一些澎湖湾的风光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词意境。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词曲解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3. 家乡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词曲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澎湖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外婆的澎湖湾》歌曲及相关图片。
2. 教学音频设备: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
3. 乐器:吉他、钢琴等。
4. 教学视频资料:有关澎湖湾的纪录片或歌曲MV。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讲解澎湖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3. 演唱技巧讲解: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4.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逐一指导并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家乡文化的传承。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和澎湖湾的文化内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
4. 案例分析法:观看有关澎湖湾的纪录片或歌曲MV,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文化。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积极发言和互动。
3. 家乡文化了解评价: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澎湖湾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澎湖湾为题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 举办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才华。
3. 邀请澎湖湾当地的艺术家或文化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表演,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流畅地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3. 课件或图片,展示澎湖湾的风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展示澎湖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澎湖湾的美丽风景。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习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音高。
4. 学习旋律:教师弹奏乐器,引导学生跟唱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和音高的准确性。
5.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或集体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方面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下一节课进行演唱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演唱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课堂观摩,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和舞台经验。
2. 组织班级或学校的音乐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会、合唱团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安全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提醒学生注意乐器的使用安全,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使学生体会家的乐趣,家的温暖。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3、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的乐感4、通过对作者及演唱者的了解,了解台湾校园民谣。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二乐段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所以重点在对歌曲的意境的表现上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绎歌曲。
教学重难点: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采用听唱和识谱相结合的方法。
五年级属于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这又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所以采用自己识谱的方法,但歌中切分节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多听,所以同时采用听唱法,两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让爱住我家》2.唱《师生问好歌》。
二、呼吸练习。
1.导入:我爱我的家,有爱才有家。
下面我们再用歌声讲述一个家的故事。
题目《外婆的澎湖湾》。
知道澎湖湾在哪吗?(澎湖湾位于台湾海峡中流,的澎湖列岛,属于台湾省的澎湖县。
)2.呼吸练习:模仿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
三、聆听感受1、初听感受说说歌曲的情绪。
2、再听感受你知道歌曲的原唱是谁吗?(台湾歌手:潘安邦)下面我们听听他的演唱。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 理解歌曲的背景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设备。
3.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及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背后的亲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和家长分享学习心得。
9.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家校沟通:教师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进步提供指导。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台湾歌曲,如《高山流水》、《阿里郎》等,让学生感受台湾歌曲的特色,拓宽音乐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澎湖湾风光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澎湖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水平及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与家长分享学习心得的情况。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了解澎湖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感受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歌词解析,体会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3. 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
4. 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演唱技巧和合唱部分的编排。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和合唱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2.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分组练习法,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教授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3. 合唱编排: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4. 演唱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老人讲述澎湖湾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澎湖湾的历史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澎湖湾,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3. 开展澎湖湾图片展,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澎湖湾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歌曲创作背景介绍1.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描写澎湖湾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
2. 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作曲家许冠杰对家乡澎湖湾的美好回忆,通过歌曲传递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 歌曲在民间传唱广泛,成为澎湖湾的标志性歌曲之一。
八、歌词解析1. 歌曲歌词描绘了外婆在澎湖湾的日常生活,如捕鱼、晒盐等,展现了澎湖湾人民的勤劳朴实。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篇一: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外婆的澎湖湾》音乐教案金祥中心校王小东教学内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学目的:1、学习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解决节奏难点,时值为一拍的切分节奏,准确演唱歌曲,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亲情的感悟。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结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准确地为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课前歌曲《童年》[设计意图]电脑播放成方圆演唱的歌曲《童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台湾校园歌曲的清新与亲切。
师:一首清新亲切的《童年》给我们的心注入了无穷的快乐淘气的你们是不是像歌曲里面唱的一样啊?歌曲不但描述了我们七彩的童年,同时要告诫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是不是?尤其是美好的《清晨》(点击课件播放清晨伴奏)2、演唱歌曲《清晨》[设计意图]《清晨》是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同样具有着清新亲切轻松的特点,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加入了一些简单的配唱,复习这首歌曲,为后半部分拓展练习的环节创编合唱的方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师:唱得真的不错,这首歌曲同样带给我们轻松愉悦的感受是不是?那么你们知道这两首好听的歌曲同属于哪一类歌曲吗?民族、美声、通俗还是校园歌曲?是的,它们同属于校园歌曲,而且是台湾校园歌曲。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亲情珍惜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
难点:歌曲中一些音高的把握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歌曲乐谱。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解析: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特点。
3.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
b.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高、节奏,进行分组练习或个别指导。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或全班进行歌曲表演,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和成长。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加强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下一节课进行歌曲抽查和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歌曲演唱的表现。
2. 通过作业检查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让学生在家人面前展示所学歌曲。
2. 组织班级音乐会,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3. 开展家乡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音乐和文化。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完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习和简单表演。
2. 下节课进行歌曲的深入学习,加强音高和节奏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外婆的澎湖湾》
教材分析:
《外婆的澎湖湾》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
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
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 4 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
进一步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2、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唱好歌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用具:电子琴、自制打击乐、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背景音乐《可爱的家》
这首音乐给了你什么感觉?
介绍《可爱的家》:英国作曲家比肖普作品,是他的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中的一首插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念。
二)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初听歌曲,了解澎湖湾:
1、初听歌曲。
问:1)听了歌曲你想到什么?
2)他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生答(澎湖湾)。
2、你去过澎湖湾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澎湖湾。
3、课件:出示图片,介绍。
4、师:同学们,澎湖湾美吗?这就是潘安邦小时候和外婆在这里安家,一起生活的地方。
(揭题)让我们跟随着主人翁潘安邦的歌声一起去体验他的童年生活。
跟范唱学唱歌曲。
5、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唱。
6、这么美的歌是谁创作的呢?
7、了解创作背景:
一次,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民歌手叶佳修认识了歌手潘安邦,两人一见如故,通过交流知道了潘安邦童年在澎湖湾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叶佳修为潘安邦写下这首歌,这是叶佳修第一次为别人创作,结果一炮而红,直到现在这首歌旋律一响起,男女老少都会哼唱。
歌曲已经传唱将近30年,也是歌手潘安邦主唱的成名作。
8、这首歌曲正因为饱含真情实感,因此深受人们喜爱,许多小朋友也在歌唱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一起唱这支歌吧。
(播放视频唱一遍)
9、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碰到小麻烦,请你说说唱得不顺畅的地方?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10、用琴带唱,解决难点:
1)根据学生指出的地方教唱。
2)重点指出╳╳╳、╳╳╳(板书节奏)
3)节奏名称4)读拍节奏5)找特点(中间长两头短)
6)生读拍带切分节奏的歌词
11、功破了难关,相信同学们会唱得更好,请同学们完整唱的歌唱,边仔细想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段?(起立唱一遍)
分析歌曲结构:
12、你能为歌曲分段吗?
1)师弹奏,生小组讨论
2)师生总结分段结果( 板书:二段体结构 A B )
13、分析歌曲的节奏及情绪(在探究中体会音乐中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及情感)
1)请同学们听听第一段的节奏怎样?是紧凑的还是拉宽的?
(板书:节奏紧凑情绪:轻快)
2)师示范,生听辨。
3)小结:紧凑的节奏给人什么心情?(轻快)你想像到什么画面?
4)怎样唱才能体现快乐的心情?(师示范,老师用什么声音和力度在唱?)
请同学们跟琴唱A段。
(跟琴唱)
5)B段的节奏又是怎样的?拉宽的节奏表达什么感情?
(节奏:拉宽情绪:热情、亲切)
6)用什么力度演唱适合表现这段情感?(师示范强、弱,生唱)
7)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们可以用小乐器来丰富B段的情感。
选一选哪些小乐器合适?(对比乐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节奏)
14、请同学们完整有感情的歌唱,加入打击乐。
(起立跟琴唱一遍)
15、在学唱歌曲,你体会到孙子与外婆相处得怎样?16、生答。
17、师小结:对,他们婆孙相亲相爱,相信在座的同学你和外婆也很亲密,许多同学也在外婆的照顾下长大的,让我们带着对外婆的感激之情再次唱起这支歌。
(起立,分组接龙唱一遍,老师站在哪一组面前,哪一组就唱)播放视频
三)表现歌曲(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同学们唱得真动听,刚才我们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歌曲,你还能设计其他的表现形式吗?1、生小组讨论。
2、汇报讨论的方案3、小组展示。
(一小组捻手指,加摇手动作;二小组伴奏;三小组拍手;四小组说唱)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真诚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发现我们班也是一个可爱的家:班里的同学学习认真,团结友爱,能歌善舞,是一个充满着艺术氛围的大集体。
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大家庭中快乐成长,做一个可爱快乐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