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篇1教材分析《外婆的澎湖湾》是最早传入大陆的台湾校园民谣之一,曲调优美抒情,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很喜欢唱。
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的赞美,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校园民谣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因为它清新、明快的风格使它在歌坛独树一帜,保持着永久的魅力。
教学目标1、在正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这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进行演唱处理,体味美感;并在演唱中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感悟亲情。
2、通过《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了解和感受台湾校园民谣的魅力,补充欣赏《童年》、《蜗牛与黄鹂鸟》等具有代表性的台湾校园民谣,同时补充欣赏各种不同版本《外婆的澎湖湾》,增加学生音乐信息的积累。
设计特色:以丰富的体验为载体开展音乐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能流畅、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摇啊摇》用LU模唱唱歌要求:身体坐正、笑肌提起、口腔打开。
三、导入孩子们,你们的声音真好听。
一起来看大屏幕(教师手指地图上的台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台湾有人去过台湾吗?能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吗?看来大家对台湾的了解还需要再丰富一些。
(直接切入鸟瞰图,开始介绍)从地图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台湾其实就是一个的岛屿,四面环海。
沿着海岸线上,沙滩、椰林,景色美不胜收。
台湾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同时,又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之岛”,全岛三分之二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
特殊的地形成就了这边风景独好!像大家很熟悉的阿里山,日月潭都是台湾俊美风光的象征。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轻快的情绪演唱。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以及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录音及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的正确表现。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音准等方面的问题。
(3)分句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处理:(1)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2)学生讨论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教师进行指导。
4. 练习演唱:(1)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纠正。
(2)全班同学一起演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演唱,并对台湾歌曲的风格有所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台湾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台湾经典歌曲,如《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家乡的风土人情,创作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会了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对台湾歌曲的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更加热爱家乡,感受到音乐的的魅力。
五年级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与反思

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台湾歌曲的风格,感受《外婆的澎湖湾》的魅力。
2.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进行演唱。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了解歌曲背景及风格。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曲谱、歌词。
2. 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3.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的把握。
3.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歌曲背景、风格,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 歌曲演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鼓励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外婆的澎湖湾》,音准、节奏准确。
2. 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和风格,能简要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色。
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澎湖湾文化的讲座,使学生更深入了解澎湖湾的历史和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创作以澎湖湾为背景的小故事或绘画作品。
3. 开展校园澎湖湾文化主题活动,如澎湖湾歌曲演唱比赛、澎湖湾知识问答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歌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提高音乐素养。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学习其他台湾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高山流水》等,感受台湾歌曲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或音乐厅,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3.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交流能力。
九、学生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台湾著名民歌《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海景和浓厚亲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唱《外婆的澎湖湾》,了解歌曲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较高音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外婆的澎湖湾》歌曲2. 教学PPT:歌曲图片、歌词、乐谱等3.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台湾著名民歌《外婆的澎湖湾》,引导学生关注歌曲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唱歌曲:(1)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较高音演唱和节奏。
(2)跟音频学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3)分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海景和浓厚亲情。
4.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外婆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熟唱《外婆的澎湖湾》,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歌曲,感受亲情的美好。
3. 思考并回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伴奏。
2. 邀请学生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开展歌曲创作比赛,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类似风格的歌曲。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外婆的澎湖湾》,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感受到歌曲中的亲情和美好画面。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五年级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与反思

五年级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亲情、友情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高、和声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3. 音乐知识的教学,如节奏、音高、和声等。
4. 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如合唱、奏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2. 音乐知识的运用,如节奏变换、和声搭配等。
3. 小组合作实践中的协调与配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指导学生演唱技巧。
4.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合唱、奏乐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质量,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2. 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协调、配合等。
3.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节奏、音高、和声等。
4.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2. 乐谱:提供《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供学生学习。
3.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用于讲解和展示演唱技巧。
4. 乐器:准备一些简单乐器,如吉他、钢琴等,用于教学和实践活动。
5.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用于展示歌词、旋律、节奏等教学内容。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唱、奏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婆的澎湖湾,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2. 通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歌曲的内涵和背景。
2. 运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看外婆的澎湖湾的图片和视频,感受家乡的美丽。
2. 向学生介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和创作灵感。
3.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分组练习合唱部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二章:歌曲学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2. 运用分组练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回顾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2.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分组练习合唱部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家乡风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婆的澎湖湾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了解澎湖湾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拓宽文化视野。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感受亲情、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外婆的澎湖湾》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2 歌曲结构分析《外婆的澎湖湾》的曲式结构,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
2.3 歌词意境解读《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让学生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景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外婆的澎湖湾》的曲调、节奏和演唱技巧。
3.2 教学难点解决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演唱歌曲。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澎湖湾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4.2 教学实践分步骤教授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并进行集体演唱练习。
4.3 巩固练习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分组练习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
4.4 课堂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演唱能力评价学生在演唱《外婆的澎湖湾》时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5.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家乡、亲情和祖国的情感态度。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外婆的澎湖湾》音乐教材,为学生提供歌曲文本和背景知识。
6.2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进行音乐教学。
6.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澎湖湾的图片、视频和相关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和歌词意境。
7.2 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7.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进行合唱、分组演唱等形式的活动。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尤其是《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并理解其歌词内涵。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外婆的澎湖湾》,理解歌曲的意义,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乐谱、音响设备、教学PPT 等。
2. 学生准备:熟悉歌曲,了解歌曲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乐谱,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熟练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合唱水平。
3. 评估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的表现,看是否能理解并表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七、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让家人也体验歌曲的美感。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音乐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台湾音乐,扩大知识面。
五年级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2. 学会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与歌词。
2. 台湾音乐的特点及与大陆音乐的差异。
3. 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及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及情感表达。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3. 采用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与情感。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意义及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和旋律。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个别指导。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歌曲的感受,讨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7.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分析其他台湾歌曲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情感表达。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课堂互动、讨论和练习。
3. 评估学生对台湾音乐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其他著名歌手和歌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台湾音乐作品欣赏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3. 结合音乐课程,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把握,适时给予个别指导。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的歌词。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调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歌曲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故乡之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意境,感受故乡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
3.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4.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4.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4.4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演唱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5.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外婆的澎湖湾》乐谱和歌词。
6.2 教具准备准备录音机、音响设备、话筒等。
6.3 教学环境布置布置一个舒适、安静的音乐教室,准备好音乐设备。
第七章:教学内容7.1 歌曲解析分析《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讲解歌曲的特点。
7.2 歌曲演唱技巧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音准和节奏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7.3 歌曲背后的文化介绍澎湖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热身声带。
8.2 歌曲学唱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句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8.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水平。
8.4 完整演唱学生全体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九章:教学拓展9.1 歌曲创作背景介绍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精选7篇)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精选7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2、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3、创编歌曲、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用具:电子琴、电子白板、打击器(铃鼓、沙锤、三角铁、手摇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出示歌曲课件,歌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相信同学们都听过这首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了小时候外婆喂我吃饭。
生:我想到了小时候外婆带我玩耍。
生:我生病了,爷爷奶奶整晚都没有休息,一直照顾我。
生:我现在上学和放学,都是他们接送。
……师:是呀,我们的父母现在工作非常繁忙,很多同学小时候都是由老人带大,她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照顾我们,非常的辛苦,同学们,你看看一看下面的图片,你们遇到过吗?出示课件:老人和孩子的图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外婆的澎湖湾》,他的演唱者是台湾著名的流行歌曲演唱者潘安邦,潘安邦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生活在台湾的澎湖湾,那儿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出示课件)后来,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叶佳修听说了这个故事,了解到潘安邦对自己外婆和可爱的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就为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出示课件,介绍叶佳修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我们爱唱的(乡间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等等歌曲都是由叶佳修编创的。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外婆的澎湖湾》,听听它是如何描述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以及对家乡的怀念。
最新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1)《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第四课《外婆的澎湖湾》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正确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的B部分伴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节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完整、流畅,并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中带有切分节奏及附点节奏的旋律,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后半部分伴奏。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情境法、模唱法,教唱法,示范法、表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出示背景图,歌曲《童年》),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愉快的)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是由歌唱家罗大佑演唱的校园民谣《童年》。
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会让你想起哪些愉快的事?接着解释校园民谣的含义,导入我们来认识一位台湾音乐人——叶佳修,他写了很多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现在我们到澎湖湾去游览师:美丽的澎湖湾就在这里,潘安邦因演唱这首歌曲而出名,澎湖湾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介绍澎湖湾的地理位置),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一些澎湖湾的风光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五年级《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五年级《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五年级《外婆的澎湖湾》教案(通用6篇)《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的教学要让学生们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下面店铺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外婆的澎湖湾》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五年级《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篇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材分析:《外婆的澎湖湾》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
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
歌曲为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
进一步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2、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学用具:电子琴、电子白板、打击器(碰铃、沙锤)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个美丽的地方,他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6页,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师板书:外婆的澎湖湾师:同学们美丽的澎湖湾给作者留下儿时美好的的回忆,2、生自主学习。
白板显示:1、以你已有得的学习经验,你从这首歌里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从拍号、强弱、速度、节奏、旋律、音乐标记等来分析)2、作者叶佳修简介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我们八十年代爱唱的(乡间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等等歌唱伴奏是叶佳修弹吉他演唱的。
师: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叶佳修专为台湾歌手潘安邦而作的歌曲。
这首歌背后藏著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祖孙故事,他用真情唱自己的故事。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第一章:歌曲背景介绍1.1 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1.2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描绘的是外婆和澎湖湾的美好景象。
1.3 学生分享自己对澎湖湾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展示澎湖湾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澎湖湾。
1.4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如“澎湖湾”、“外婆”等,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内容。
第二章:歌曲结构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分析歌曲的组成部分,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歌曲中的重复部分,了解歌曲的基本格式。
2.3 教师总结歌曲的结构特点,强调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朴实。
2.4 学生练习跟着歌曲演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第三章:歌词意境感悟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歌词,感悟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3.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如“澎湖湾的美丽”、“外婆的关爱”等。
3.3 教师总结歌词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强调歌曲对家庭、故乡的眷恋。
3.4 学生进行歌词创作练习,尝试用歌词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情感。
第四章:歌曲演唱技巧指导4.1 教师讲解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音、音准等。
4.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音准方面的错误。
4.3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4.4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和家庭观念。
5.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5.3 教师推荐一些类似歌曲,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欣赏和学习。
5.4 学生进行课堂拓展活动,如编排歌曲舞蹈、创作歌曲改编版等。
第六章:歌曲与文化意义探讨6.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背后的文化意义,如家庭观念、故乡情怀等。
6.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文化意义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展示相关文化背景资料。
五年级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与反思

五年级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家庭和故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和歌词理解。
2. 音乐元素的分析和表现。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特定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2. 音乐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乐谱或歌曲CD。
3. 教学用具(如小刀、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2. 向学生介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和作者。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音色等。
三、歌曲演唱(10分钟)1. 让学生跟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2.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鼓励学生积极表现。
四、音乐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用教学用具(如小刀、剪刀等)进行音乐创作,如剪切音乐乐谱等。
2.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如节奏、旋律等。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音乐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家庭、故乡等。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习兴趣较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在歌曲学习中,学生对音乐元素的分析和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音乐创作环节,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和表达音乐之美。
六、歌曲解析(10分钟)1. 深入解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对外婆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了解澎湖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感受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歌词解析,体会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3. 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
4. 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演唱技巧和合唱部分的编排。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和合唱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2.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分组练习法,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教授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3. 合唱编排: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4. 演唱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老人讲述澎湖湾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澎湖湾的历史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澎湖湾,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3. 开展澎湖湾图片展,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澎湖湾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歌曲创作背景介绍1.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描写澎湖湾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
2. 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作曲家许冠杰对家乡澎湖湾的美好回忆,通过歌曲传递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 歌曲在民间传唱广泛,成为澎湖湾的标志性歌曲之一。
八、歌词解析1. 歌曲歌词描绘了外婆在澎湖湾的日常生活,如捕鱼、晒盐等,展现了澎湖湾人民的勤劳朴实。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篇一: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外婆的澎湖湾》音乐教案金祥中心校王小东教学内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学目的:1、学习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解决节奏难点,时值为一拍的切分节奏,准确演唱歌曲,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亲情的感悟。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结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准确地为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课前歌曲《童年》[设计意图]电脑播放成方圆演唱的歌曲《童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台湾校园歌曲的清新与亲切。
师:一首清新亲切的《童年》给我们的心注入了无穷的快乐淘气的你们是不是像歌曲里面唱的一样啊?歌曲不但描述了我们七彩的童年,同时要告诫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是不是?尤其是美好的《清晨》(点击课件播放清晨伴奏)2、演唱歌曲《清晨》[设计意图]《清晨》是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同样具有着清新亲切轻松的特点,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加入了一些简单的配唱,复习这首歌曲,为后半部分拓展练习的环节创编合唱的方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师:唱得真的不错,这首歌曲同样带给我们轻松愉悦的感受是不是?那么你们知道这两首好听的歌曲同属于哪一类歌曲吗?民族、美声、通俗还是校园歌曲?是的,它们同属于校园歌曲,而且是台湾校园歌曲。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亲情珍惜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
难点:歌曲中一些音高的把握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歌曲乐谱。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解析: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特点。
3.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
b.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高、节奏,进行分组练习或个别指导。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或全班进行歌曲表演,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和成长。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加强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下一节课进行歌曲抽查和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歌曲演唱的表现。
2. 通过作业检查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让学生在家人面前展示所学歌曲。
2. 组织班级音乐会,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3. 开展家乡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音乐和文化。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完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习和简单表演。
2. 下节课进行歌曲的深入学习,加强音高和节奏的训练。
五上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五上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聆听及对澎湖湾景色的欣赏,提高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2、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唱;解决歌曲中出现的节奏难点。
3、通过歌曲演唱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4、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歌曲是首叙事性歌曲,朴实感人,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意图,并且歌曲旋律性强,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正好抓住了高段学生的演唱心理,能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三、重点难点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加练声二、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带大家了解一个小知识,我们来看大屏幕。
在我国的东南部有一个小岛,它的名字叫?生:台湾岛。
师:在台湾岛的西部有六十多个岛屿组成的是生:澎湖群岛,师:在这个地方有几个大的岛屿组成的海湾,就是著名的?生:澎湖湾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澎湖湾。
三、讲新:1、初听:师:首先请同学们先听一遍,思考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1:我认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轻松愉快的。
师:轻松愉快的。
听的很认真,大家同意吗?请坐。
生2:我认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充满怀念的。
师:哦。
他认为这首歌曲是作者充满对家乡的怀念的心情来演唱的。
回答的真不错。
大家同意吗?请坐。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了美妙的音乐,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澎湖湾来领略它迷人的风景。
(配乐诗朗诵)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认为歌词描述的什么内容呢?生1:歌词描述的是澎湖湾的美丽景色。
生2:歌词描述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
师:大家听的都很认真,这首歌曲通过描写澎湖湾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澎湖湾可爱家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2、复听:师:下面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认真浏览歌谱的旋律部分,看看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哪些是你不知道的?生1:我找到了我们学习过的休止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目标:
1、学习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所认识,和初步的了解
2、解决节奏难点-----“切分节奏”,并能准确演唱歌曲。
3、培养用歌声表达情感的习惯,在乐段情绪处理过程中让学生对唱歌有新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学唱《外婆的澎湖湾》。
2. 走进台湾校园歌曲,欣赏歌唱《蜗牛与黄鹂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和《童年》。
3、体会校园歌曲的特点,用温柔、轻松的声音表演歌曲.
教学重、难点:
1、准确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切分与后十六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请你听一听,想一想,这首乐曲的名字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
引出:乐曲《快乐的农夫》,为本册第二课《乡间》中由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写的钢琴小品《快乐的农夫》改编的轻音乐,是作者为10岁的女儿玛丽作的生日礼物,今天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代表童年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伴奏音乐,教师有感情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带动作演唱)
2.师:同学觉得这首歌曲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呀?
生:快乐、轻松、温暖的。
3、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播放澎湖湾景色图片)
这首歌曲讲述了作者童年美好的记忆,那么你们知道澎湖湾在哪里吗?在台湾和大陆的中间有许多小岛,叫做澎湖群岛,美丽的澎湖湾就在那里,但是演唱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潘安邦在唱完这首
歌曲之后,一曲成名,澎湖湾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潘安邦那住在台湾的外婆也如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
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的原唱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
告诉我,你从他的声音里听到了什么?
播放原版的《外婆的澎湖湾》。
学生体会出,在男生坚硬的性格中流露出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与外婆深厚的情谊,给人们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
(听的时候要求学生可以轻轻跟唱歌曲)
二.学唱:
1.再次聆听:
学生已经听了歌曲完整的两遍,应该对音乐的感觉有了初步的形象,因此在这一遍听唱中可以让学生小声的跟唱。
在第二段时可以将声音的音量放大一些。
教师观察学生歌唱表情,并通过听学生的演唱,找出她们不好把握的乐曲,待作逐一的难点突破。
2、处理难句:
师;老师听到大家学的很认真,当然第一次唱这首歌免不了会遇到一点麻烦,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些小麻烦,然后将它们一一克服。
重点指出X X X 与后六节奏的演唱。
不逐句教唱,而是拿关键乐句,抓住典型顺带进行乐理小知识的讲解,这个地方不作重点讲解,学生只要能唱准确就可以。
3、完整演唱:
播放伴奏,让学生跟着音乐,演唱第一段后暂停。
师:老师能感觉到,大家都很喜欢这首歌曲,而且都学的很快。
那么谁能说说这首歌曲我们要唱好它应该怎么样来表现呢?
生:幸福的、享受的、温暖的、快乐的声音来表现。
4、抓住学生对“快乐”的理解,强调在歌唱中用到的“笑脸”---笑肌的上扬的状态,是唱歌的准备动作。
5、分乐段处理歌曲情感:
歌曲的第一段需要用快乐的、跳跃的感觉来进行演唱,而歌曲的第二部分则应该选择用抒情的、深情一些的声音来表现。
强调歌曲情绪的变化,以及强弱的处理。
唱出欢快自在的情绪。
三、表演:
完整学唱后请个别同学表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或分组演唱,可以的话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作简单的手势和动作来表演歌曲。
四:课后拓展:“走进台湾校园歌曲”
欣赏三首比较熟悉的校园歌曲。
《蜗牛与黄鹂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与《童年》,每首乐曲选择一段进行聆听,鼓励学生一起跟唱歌曲。
提出问题:大家能找出这些歌曲的特点吗?
学生:它们都是用歌曲表现童年生活,快乐的校园等,适合大人小孩一起唱,富有童趣与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总结台湾校园歌曲的特点。
最后在歌声中结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