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二册 第五章 烃 第六节石油的分馏(第一课时)
高中烃知识点总结
高中烃知识点总结一、烃的分类1.按照碳原子数目的不同,烃可分为: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等是脂肪烃,它们是开链烷烃。
异构体:同一个分子式,但是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分支烷烃:在主链上某个碳上含有一级碳。
环烃:分子中含有环状结构。
脂环烷烃:含有不含极性元素的碳烃环且开链。
芳香烃:分子中含有芳香环。
二、烃的命名1.脂肪烃的命名方法以主链烷烃为基础进行命名;编号时取最小号码顺序;多取碳数少的链为主链;取最小的顺序号。
2.分支烷烃的命名方法识别分支取最小号;用前缀表示分支,后缀表示主链。
3.环烃的命名方法-脂环烷烃的命名方法将脂环烷烃看成开链脂肪烃的环状结构进行命名。
-芳香烃的命名方法取代基的编号尽可能小;当其命名的化合物分子含有两个以上取代基时,将其取代基大写字母顺序。
4.烯烃的命名方法含双键的烃称为烯烃。
结构式如果有两个碳碳的双键则为戊二烯;一个碳碳双键为丙烯。
三、烃的结构式1.结构式的概念用来表示有机化合物化学式的平面或立体图。
2.结构式的画法用来表示有机物的结构和成分的图,表示分子中元素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烃的异构体异构体:同一个分子式,但是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例如,丙烷和异丙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判断分子结构分子内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其键级、碳原子的个数以及碳原子内连接H和取代基的个数。
四、烃的物理性质1.密度密度大小与烃的分子量、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有关。
通常来说,分子量较大的烃比分子量较小的烃密度大。
2.沸点和熔点沸点和熔点的大小与烃的分子量、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分子量较大的烃沸点和熔点高,分子量较小的烃沸点和熔点低。
3.溶解性烃类化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高,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4.燃烧性烃类化合物是易燃的,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和二氧化碳。
五、烃的化学性质1.烃的氧化反应烃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重难点六石油产品的综合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重难点六石油产品的综合应用【要点解读】一、石油的裂化与裂解二、石油的分馏1.石油的炼制1)原油的组成成分元素:主要含C、H,少量的N、P、S、O等.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状态:液体,溶有受凉的气体和固体;复杂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2.石油的分馏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各种烃具有不同的沸点,通过不断地加热汽化和冷凝液化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蒸馏产物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2)实验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带铁圈和铁夹)、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弹孔塞、导管、火柴等;石油.3)实验室蒸馏石油装置4)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好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100mL石油注入蒸馏烧瓶并加入碎瓷片;④将冷凝管中的冷凝水接通;⑤点燃酒精灯给蒸馏烧瓶加热;⑥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得到汽油和煤油.5)实验现象及结论:在锥形瓶中收集到无色油状液体,在60℃~150℃范围内收集到的液体有汽油味,说明石油在60℃~150℃的温度范围内挥发出了汽油.在150℃~300℃范围收集到的液体有煤油味,说明石油在150℃~300℃的温度范围内挥发出了煤油.同时在蒸馏烧瓶中还剩有黑色粘稠的液体,说明还有沸点更高的物质没有挥发.6)实验注意事项①液体体积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冷凝水下进上出;④加碎瓷片,防止暴沸;⑤胶塞用锡箔包起来,防止被腐蚀.【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石油化工产品与用途【例1】关于石油和石油化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大体上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石油裂解和裂化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得到重要产品乙烯D.实验室里,在氧化铝粉末的作用下,用石蜡可以制出汽油【答案】C【名师点睛】考查石油的综合利用,涉及石油的催化、裂化、石油化工产品等知识,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据此分析解题。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六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第一课时)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3.使学生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对有关卤代烃数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4.使学生对氟氯代烷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5.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通过卤代烃的结构及性质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教学难点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溴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实物展示分析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并了解其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学习溴乙烷的水解反应;3.采用对比分析学习溴乙烷的消去反应;4.学习卤代烃部分知识,采用教师提问、学生阅读、总结、分析、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教学用具溴乙烷的比例模型、投影仪、胶片、试管、烧杯、铁架台、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溴乙烷、NaOH溶液、NaOH固体,无水乙醇、HNO3、AgNO3溶液、溴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在第五章,我们学习了烃,知道烃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投影显示]1.苯与浓HNO3、浓H2SO4混合,水浴加热至50℃~60℃生成什么物质?2.写出乙烯和氯气反应、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什么?[结合学生写出的生成物分析]硝基苯、氯乙烷、氯乙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都可看作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生成物,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烃的衍生物。
[板书]第六章烃的衍生物[师]那么什么叫做烃的衍生物呢?请大家给它下一个较准确的定义。
[生]从结构上说,可看作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产物叫烃的衍生物。
[强调]烃的衍生物仅仅是可以看作烃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后的生成物,实际上并非都是由烃反应得到的。
高二化学烃知识总结
高二化学烃知识总结烃是碳氢化合物的简称,是把“碳”中的“火”和“氢”中的“ 巠”合写而成的。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高二化学烃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烃知识总结(一)高二化学烃知识总结(二)1)烃基: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
(2)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的物质的互称。
如烷烃同系物,烯烃同系物,炔烃同系物,苯的同系物。
(3)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化合物的互称。
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种类异构等。
(4)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以主链中最靠近支链的一端为起点,给主链碳原子编号;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按取代基位置、取代基数目、取代基名称、主链名称的顺序命名。
(5)几种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高二化学烃知识总结(三)(1)、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中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烯烃也属脂肪烃,其物理性质与烷烃相似。
(2)、烯烃的化学性质① 氧化反应双键能够被氧化剂氧化,因此烯烃能使高锰酸钾退色。
② 加成反应(卤代反应):有机物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CH2=CH2 + Br2 → CH2BrCH2Br烯烃能使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a、对于烯烃的不对称加成,遵循马氏规则马氏规则——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H加到含H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一侧。
b、二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低温时发生1,2-加成;高温时发生1,4-加成③ 加聚反应:以聚乙烯为例:nCH2= CH2 -[-CH2-CH2-]-n乙烯a 聚乙烯b注意:a 单体——用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b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不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c 聚合度——链节的数目n叫做。
高中化学烃类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烃类知识点总结1.烃的概念及通式(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其通式为:CnH2n+2(n≥l)。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n≥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CnH2n-2(n≥2)。
2.烃的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
(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烃的化学性质(1)均易燃烧,燃烧的化学反应通式为:(2)烷烃难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在光照条件下易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3)烯烃和炔烃易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1.卤代烃对环境的污染(1)氟氯烃在平流层中会破坏臭氧层,是造成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
(2)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①氟氯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产生氯原子②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③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2.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X表示卤素原子)(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①取少量卤代烃;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煮沸;④冷却;⑤加入稀硝酸酸化;⑥加入硝酸银溶液;⑦根据沉淀(AgX)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族元素(氯、溴、碘)。
(3)实验说明:①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水解反应的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的难易程度不同。
②加入稀HNO3酸化的目的: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AgNO3反应生成的棕黑色Ag2O沉淀干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4)量的关系:据R—X~NaX~AgX,1 mol一卤代烃可得到1 mol卤化银(除F外)沉淀,常利用此量的关系来定量测定卤代烃。
高中化学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烃知识点总结一、烃的概念及分类烃是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开链烃和脂环烃两大类。
开链烃的碳原子之间以开链结合,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环烃则是环状结构的烃,如环烷烃、环烯烃等。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烃,即芳香烃,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
二、烃的通式及命名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
其通式为CnH2n+2(n≥1)。
烷烃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碳原子数和支链情况来确定。
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
其通式为CnH2n(n≥2)。
烯烃的命名需要考虑双键的位置和数量。
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
其通式为CnH2n-2(n≥2)。
炔烃的命名同样要考虑三键的位置。
三、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烃一般为无色、无臭的液体或气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烃的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也逐渐增大。
化学性质: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等。
例如,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烯烃和炔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等。
四、烃的合成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如烷烃可以通过碳氢化合物的脱水、脱氢、脱卤等反应合成;烯烃可以通过烷烃的脱氢反应合成;炔烃可以通过烯烃的脱氢反应合成等。
此外,烃类还可以通过卤代反应等合成卤代烃等衍生物。
五、烃的应用烃及其衍生物在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石油中的烃经过分馏、裂化、重整等工艺处理后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烃类还是塑料、化肥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在医药领域,烃类药物如麻醉药物、抗癌药物等具有重要地位。
总之,高中化学烃的知识点涉及烃的概念、分类、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烃的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烃的结构和性质,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打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2.能力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
二、课程安排高中化学的教学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发展要求进行选择。
必修课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选修课内容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适当拓宽、加深和提高,以适应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本大纲分两类课程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化学Ⅰ只含有必修课内容,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
化学烃类知识点总结
化学烃类知识点总结一、烃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烃是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碳氢化合物。
(二)分类。
1. 饱和烃。
- 烷烃。
- 通式为C_nH_2n + 2(n≥slant1)。
- 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
- 例如甲烷CH_4,是最简单的烷烃,其结构为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 环烷烃。
- 通式为C_nH_2n(n≥slant3)。
- 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互结合成环状结构,其余价键与氢原子结合。
如环己烷C_6H_12。
2. 不饱和烃。
- 烯烃。
- 通式为C_nH_2n(n≥slant2)。
-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 = C)官能团。
例如乙烯C_2H_4,其结构为平面型分子,碳碳双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所以双键中有一个键较易断裂。
- 炔烃。
- 通式为C_nH_2n - 2(n≥slant2)。
- 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C≡ C)官能团。
如乙炔C_2H_2,是直线型分子,碳碳三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键能之和,其中有两个键较易断裂。
- 芳香烃。
- 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烃。
苯C_6H_6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二、烃的物理性质。
(一)状态。
1. 常温常压下,C_1 - C_4的烃为气态,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包括正丁烷和异丁烷)。
2. C_5 - C_16的烃一般为液态,如汽油(主要成分是含C_5 - C_11的烃)、煤油(主要成分是含C_11-C_16的烃)等。
3. C_17及以上的烃为固态,如石蜡等。
(二)沸点。
1.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烃的沸点逐渐升高。
2. 在碳原子数相同的情况下,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例如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 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 特性:有机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可燃性、反应活性高等特性。
3. 分类: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官能团的不同,有机物可分为烃、醇、酮、酸、酯、胺等。
二、烃的分类与性质1. 烃的分类- 饱和烃:碳原子之间只有单键连接,如甲烷、乙烷。
- 不饱和烃:碳原子之间含有双键或三键,如乙烯、乙炔。
2. 命名规则- 烷烃:以“某烷”命名,如甲烷(CH4)、乙烷(C2H6)。
- 烯烃:以“某烯”命名,如乙烯(C2H4)。
- 炔烃:以“某炔”命名,如乙炔(C2H2)。
3. 物理性质- 低分子量的烃为气体,分子量增加则为液体或固体。
- 烃的沸点和熔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4. 化学性质- 饱和烃主要发生取代反应。
- 不饱和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三、官能团与衍生物1. 官能团-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团。
- 常见官能团包括羟基(-OH)、羰基(C=O)、羧基(-COOH)等。
2. 衍生物的命名- 以母体命名,如醇的衍生物称为“某醇”,酸的衍生物称为“某酸”。
- 位置编号:从官能团最近的碳原子开始编号。
3. 常见衍生物的性质- 醇:易溶于水,可发生酯化反应。
- 酮:极性较强,不易溶于水。
- 酸:具有酸性,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酯: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四、同分异构体1. 定义: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2. 类型- 碳链异构:碳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
- 位置异构:官能团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
- 立体异构: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
五、有机化学反应1. 取代反应- 饱和烃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2. 加成反应- 不饱和烃的双键或三键断裂,加入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3. 消除反应- 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4. 酯化反应- 醇与酸反应生成酯和水。
5. 缩合反应- 有机物分子间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并脱去小分子。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产品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产品知识点详细归纳
汇总
一、石油的性质与组成
1. 石油的定义:石油是一种混合物,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
2. 石油的外观:石油呈现为黑色或棕色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
3. 石油的主要成分:石油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二、石油的开采与加工
1. 石油开采方法:石油可以通过地面开采、海底开采和深层开采等方式获取。
2. 石油的初步加工:经过原油蒸馏分离后,可以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3. 石油的深度加工:石油还可以通过催化裂化、重整、聚合等过程进行深度加工,生产出更多种类的石油产品。
三、石油产品的用途
1. 汽油:主要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的燃料,提供动力。
2. 柴油: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如货车和客车,也用于发电机组。
3. 润滑油:用于润滑机械设备的运转,减少磨损和摩擦。
4. 煤油:用于户外照明、煮食和取暖等。
5. 天然气:用于家庭供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
四、石油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1. 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开采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2. 石油燃烧的环境问题: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对全球气候和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3. 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石油行业转向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汇总。
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请查阅相关教材和资料。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详情请参考可靠资料。
)。
《有机化学》章节目录
《有机化学》章节目录绪论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2有机化合物的特性2.1有机化合物组成单元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2.2 有机化合物结构上的特点-----同分异构现象2.3 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特点-----易燃难溶反应慢3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1分子的结构4.2 分子间作用力5有机化合物的分类5.1 碳架分类5.1.1开链化合物5.1.2碳环化合物5.2官能团分类6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6.1酸碱的电离理论6.2酸碱质子理论6.3酸碱电子理论7 现代有机合成手段7.1有机热反应7.2有机光反应7.3有机电合成7.4有机声化学7.5有机微波化学反应8现代光谱技术8.1 红外光谱8.2 紫外光谱8.3 核磁共振谱8.4 质谱阅读材料-文献与有机化学学习参考第一章烷烃和环烷烃1.1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1.1.1 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1.1.2 烷烃和环烷烃的构造异构1.1.3 分子式、构造式和构造简式1.2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1.2.1伯、仲、叔、季碳原子与伯、仲、叔氢原子1.2.2 烷基的概念1.2.3 烷烃的命名1.2.4 环烷烃的命名1.3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1.3.1 烷烃的结构1.3.2 环烷烃的结构与环的稳定性1. 4 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1.4.1 乙烷的构象1.4.2 丁烷的构象1.4.3 环己烷的构象1.4.4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1.5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1.5.1 沸点1.5.2 熔点1.5.3相对密度1.5.4溶解度1.5.5折射率1.6烷烃和环烷经的化学性质1.6.1自由基取代反应1.6.2氧化反应1.6.3异构化反应1.6.4裂化反应1.6.5小环环烷烃的加成反应1.7 烷烃和环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1.7.1烷烃和环烷烃的来源——石油和天然气1.7.2烷烃和环烷烃的制法第二章烯烃和二烯烃2.1 烯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2.1.1 烯烃的分类2.1.2 烯烃的结构2.1.3 烯烃的命名(2.2 烯烃的物理性质2.3烯烃的来源和制法2.3.1烯烃的来源2.3.2 烯烃的制法2.4 烯烃的反应2.4.1烯烃的催化加氢2.4.2 烯烃的亲电加成2.4.3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2.4.4烯烃的氧化反应2.4.5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2.4.6 烯烃α-氢取代反应2.4.7烯烃的聚合反应2.5 共轭二烯烃2.5.1共轭二烯烃的结构2.5.2共轭二烯烃的共轭现象2.5.3共轭二烯烃的反应2.5.4共轭体系与共轭二烯烃加成反应历程2.6 异戊二烯和橡胶阅读材料:烯烃的复分解反应第三章炔烃3.1 炔烃的结构3.2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3.3 炔烃的物理性质3.4 炔烃的化学性质3.4.1 叁键碳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弱酸性) 3.4.2 加成反应3.4.3 氧化反应3.4.4 聚合反应3.5 重要的炔烃-乙炔阅读材料:导电聚合物——聚乙炔第四章芳烃及非苯芳烃4.1 苯的结构4.1.1 苯的凯库勒式4.1.2苯分子结构的近代概念4.1.3苯的结构的表示方法4.2苯的异构现象和命名4.2.1 苯的异构现象4.2.2 命名4.3 芳烃的来源和制法4.4芳烃的物理性质4.5芳烃的化学性质4.5.1 亲电取代反应4.5.2 苯的加成和氧化反应4.5.3芳烃侧链反应4.6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规律4.6.1 定位效应4.6.2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4.6.3苯的二元取代产物的定位规律4.6.4 定位规律在合成中的应用4.7 多环芳烃4.8非苯芳烃4.9 重要的化合物阅读材料: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第五章立体化学5.1 手性和对映体5.2 分子的对称因素5.3 旋光性和比旋光度5.3.1 旋光性5.3.2 旋光仪与比旋光度5.4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5.4.1 手性碳原子5.4.2 外消旋体5.5 构型的表示方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5.5.1 构型的表示方法5.5.2 构型的标记5.6 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立体异构5.7 含假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5.8 外消旋体的拆分5.9 不对称合成(手性合成)5.10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阅读材料:诺贝尔化学奖与手性化合物第六章卤代烃6.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6.2 卤代烃的制法6.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6.4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6.4.1亲核取代反应6.4.2消除反应6.4.3与金属作用6.4.4 还原反应6.5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6.5.1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6.5.2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6.5.3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6.6卤代烃的消除反应机理6.7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6.8重要的卤代烃阅读材料:饮水中卤代烃第七章醇和醚7.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7.1.1醇的结构7.1.2醇的分类和命名7.2 醇的来源与制备7.2.1醇的工业来源与制备7.3醇的物理性质7.4醇的化学性质7.4.1 羟基中氢的反应7.4.2 醇的氧化与脱氢反应7.4.3醇羟基的亲核取代反应7.4.4 醇的脱水反应7.4.5成酯反应7.4.6多元醇的特殊性质7.5 重要的醇7.6醚的结构、分类与命名7.6.1醚的结构、分类7.6.2 醚的命名7.7醚的来源与制备7.7.1由醇脱水7.7.2威廉姆逊(Williamson)合成法7.7.3乙烯基醚的制取7.8醚的物理性质7.9醚的化学性质7.9.1形成8.1.2酚的命名8.2酚的来源与制备8.2.1酚的天然来源8.2.2人工合成法8.2.3 卤代芳烃水解法8.2.4 重氮盐水解法8.3酚的物理性质8. 4酚的化学性质8.4.1酚羟基的反应8.4.2、与三氯化铁的反应8.4.3、芳环上的反应8.4.4、氧化反应8.4.5、还原反应8.4.6、酚的其它反应8. 5重要的酚8.6醌的结构和命名8.7醌的来源与制备8.8醌的化学性质9.8.1加成反应8.8.2.还原反应8.9重要的醌阅读材料:超分子化学第三代主体----杯芳烃第九章醛、酮9.1 醛和酮的结构9.2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9.2.1 醛酮的分类9.2.2 醛酮的命名9.3.醛酮的制备方法9.3.1由烯烃和炔烃制备9.3.2 由同碳二卤代物水解制备9.3.3 由醇氧化或脱氢反应制备9.3.4 由芳烃制备9.3.5 由酰氯制备9.3.6 由腈制备9.4醛酮的物理性质9.5化学性质9.5.1 亲核加成反应9.5.2 羰基α-H的反应9.5.3 醛酮的氧化和还原9.6重要的醛、酮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0.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0.1.1 羧酸的结构10.1.2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10.2 羧酸的制法10.2.1 氧化法10.2.2 水解法10.2.3 Grignard试剂与CO2作用10.3 羧酸的物理性质10.4 羧酸的化学性质10.4.1羧酸的酸性和电子效应10.4.2 羰基的还原反应10.4.3 脱羧反应10.4.4羧酸衍生物的生成10.4.5 a-氢原子的反应10.5 取代酸10.5.1 卤代酸10.5.2 羟基酸10.6 重要的羧酸10.7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10.8 羧酸衍生物的制法10.8.1 酰氯的制法10.8.2 酸酐的制法10.8.3 羧酸酯的制法10.8.4 酰胺的制法10.8.5 腈的制法10.9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10.10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0.10.1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加成-消除)反应10.10.2 水解10.10.3 醇解10.10.4 氨解10.10.5 酸解10.10.6 与Grignard试剂的反应10.10.7 还原10.10.8 氧化10.10.9霍夫曼(Hofmann)降解10.11 重要的羧酸衍生物10.12 油脂和蜡(Oil and Wax)10.12.1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0.12.2 油脂的性质10.12.3 蜡10.13碳酸衍生物10.13.1 碳酰氯10.13.2 碳酰胺10.13.3胍10.14 腈及其衍生物10.14.1腈10.14.2 异腈10.14.3 异氰酸酯阅读材料:共轭二油酸第十一章b-二羰基化合物11.1 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11.1.1 酸和碱对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的影响11.1.2 化合物结构对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的影响11.1.3 b-二羰基化合物的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11.2 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其应用11.2.1 克莱森(酯)缩合反应(Claisen condensation) 11.2.2 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11.3 丙二酸酯的合成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1.4碳负离子的亲核加成反应及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11.4.1麦克尔反应(Michael reaction)11.4.2瑞佛马斯基反应11.4.3克脑文盖尔反应11.4.4达尔森反应11.4.5普尔金反应阅读材料:β-二羰基化合物的应用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12.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12. 2硝基化合物的制备12.3 物理性质12.4 化学性质12.4.1 酸性12.4.2 缩合反应12.4.3 还原反应12.4.4 硝基对苯环邻、对位基团的影响12.5 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2.5.1的结构12.5.2 胺的分类和命名12.6 胺的制法12.6.1 氨或胺的烃基化12.6.2 硝基化合物的部分还原12.6.3 腈和酰胺的还原12.6.4 霍夫曼(Hofmann)降解反应12.6.5 盖布瑞尔(Gabriel)合成法12.6.6 醛或酮的氨化还原12.7 胺的物理性质12.8 胺的化学性质12.8.1 胺的碱性12.8.2烷基化反应12.8.3 酰基化反应12.8.4 磺酰化反应12.8.5 与亚硝酸反应12.8.6 氧化反应12.8.7 芳胺芳环上的反应12.9 季铵盐与季铵碱12.9.1 季铵盐12.9.2 季铵碱12.10 重氮盐的制备及其结构12.11 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应用12.11.1 放氮反应12.11.2 留氮反应12.12 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12.13 重氮甲烷12.14 叠氮化合物第十三章杂环化合物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3.2 五元杂环化合物13.2.1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体系13.2.2 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体系13.2.3 五元稠杂环体系13.3 六元杂环化合物13.3.1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13.3.2 含有两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13.3.3六元稠杂环体系阅读材料:生物碱第十四章天然化合物----糖,氨基酸,萜及甾族化合物14.1 糖14.1.1 单糖14.1.2 双糖14.1.3多糖14.2 氨基酸14.2.1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分类14.2.2 氨基酸的制法14.2.3氨基酸的性质14.3 萜类14.3.1萜的涵义和异戊二烯规律14.3.2 萜的分类和命名14.4 甾族化合物14.4.1甾的基本结构和命名14.4.2甾族化合物的结构14.4.3甾族的种类阅读材料:米勒人工合成氨基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020年整理).pptx
2.物理性质
2
(1)状态:常温下含有 1~4 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 态、固态。
2 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CCl4 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
①与卤素单质 X2 加成
CH2=CH2+X2→CH2X—CH2X
②与 H2 加成
催化剂
CH2=CH2+H2
△
CH3—CH3
③与卤化氢加成
CH2=CH2+HX→CH3—CH2X
④与水加成
CH2=CH2+H2O
催化剂
CH3CH2OH
⑤氧化反应
(2)相互关系
6. 含苯环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苯的氯代物 ①苯的一氯代物只有 1 种: ②苯的二氯代物有 3 种: (2)苯的同系物及其氯代物 ①甲苯(C7H8)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②分子式为 C8H10 的芳香烃同分异构体有 4 种:
③甲苯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
四、烃的来源及应用
“>”或“<”)1 g/cm3。 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 CH3CH2Br 为例) (1)取代反应 ①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②化学方程式为:
4.卤代烃对环境的污染 1 氟氯烃在平流层中会破坏臭氧 层,是造成臭氧 空洞的罪魁祸首。 2 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①氟氯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产生氯原子 ②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
替水;
意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混合液 ③因反应太剧烈,用分液漏
高中化学有机部分包含必修二和选修五
前言:这份资料不需要全部背会,你先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看一遍,了解各类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们的官能团,再重点掌握各个官能团能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做到能看懂最后面的那张表格,做到能准确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有机物的官能团,并根据官能团性质判断选项对错。
最后记忆“八、基本营养物质”的内容。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烃(C n H m):只含有C和H的有机物成为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
(一)三个重要概念:1、烃的不饱和度:Ω=(2n+2-m)/2或Ω=双键数目x 1+三键数目x2不饱和度的实质意义:与C个数相同的烷烃相比,每少两个H,不饱和度+1根据结构式算不饱和度:有一个双键,则+1,有一个三建则+2,整个有机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最终的和。
例:H H╲│C═C─C≡C─H,Ω=1+2=3。
注意:有机物中C上连4根线,1根线表示1对╱共用电子对。
H注:(1)、如果是立方体结构则Ω=面数—1。
例:C8H8(图中的H已省略)C ─ C╱│╱│C ─ C ││││││ C ─ C ,Ω=5。
│╱│╱C ─ C(2)、含有环的,有一个环则不饱和度为1.例:C4H8 (图中的H已省略)C ─ C││,Ω=1。
C ─ C2、同系物:(仅在包括烃等的有机化合物中存在同系物)(1)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2)判断条件:1)官能团相同,若结构式中含有环,则环的数目以及环上的C数目都要相同;2)相差1个或多个CH2 ;3、同分异构体:(不论是有机化合物还是无机化合物都可能有同分异构体)(1)定义: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相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2)常见的同分异构体:1)丁烷2个:直链丁烷,支链丁烷(必修二63页)2)戊烷3个;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必修二64页)3)己烷5个4)庚烷9个(二)烷烃:C n H2n+2,Ω=0(又叫做饱和烃,无官能团)1、甲烷必修二第60页(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没有气味),极难溶于水。
人教版高二化学课件高二化学第五章烃第六节《石油的分馏》
石油分馏技术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环保性:石油分馏技术可以减少石油产 品的污染,如减少硫化物、氮氧化物等 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了石油产品的环
保性能。
应用广泛:石油分馏技术广泛应用于石 油化工、能源、交通等领域,为社会经
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经济性:石油分馏技术可以分离出多种 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提
,
汇报人:
目录
石油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还含有少量硫、氮、氧等元素
石油的组成和性质
石油的物理性质
添加标题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各 种烃类化合物,如烷烃、烯烃、炔 烃等
石油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等
分馏的原理和过程
添加标题
高了石油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分馏 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采用更加环保的
分离技术,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
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 实验原理:石油分馏是通过加热使石油中的不同成分蒸发,然后冷凝成不同馏分的过程。
• 实验步骤: a. 准备石油样品和分馏装置。 b. 将石油样品放入分馏装置中。 c. 加热分馏装置, 使石油样品蒸发。 d. 冷凝蒸发出来的石油成分,得到不同馏分。 e. 分析不同馏分的成分和性质。
拓展延伸:了解石油分馏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
汇报人:
定期检查 分馏塔的 仪表和控 制系统, 确保正常 工作
石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汽油:用于汽车、摩托车等 交通工具的燃料
柴油:用于柴油发动机、船 舶、发电机等设备的燃料
煤油:用于照明、取暖、烹 饪等生活用途
润滑油:用于机械设备的润 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复习课)课件
9、裂化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把相对分子 质量大、沸点高的长链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 量小、沸点低的短链烃的反应。
三、有关实验内容
(一)、几种有机气体的制备
(1)甲烷的制备; (2)乙烯的制备; (3)乙炔的制备;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 2.发生和收集装置:
使用“固+固 气 ”型的物质制备发生装置.
(与实验室制氧气,氨气的装置相同) 由于甲烷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3.碱石灰的作用:反应物,干燥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 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
(1).选用“液+液 气”的物质制备装置.(与 实验室制氯气,氯化氢的装置相同) (2)用排水法收集. 2.实验注意事项:
例如:
+3H2
催化剂
Δ
H2C
H2 C
CH2
H2C
CH2
C H2
3、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 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NH3等)生 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消去小分子)。
C2H5Br + NaOH
CH2=CH2 + NaBr +H2O
4、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水解、酯化等反应类型。
例如:
CH3CH2Br + NaOH △ CH3CH2OH + NaBr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未饱和的碳原子 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的反应。
加成反应试剂包括H2、X2(卤素)、 HX、HCN等。
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④含碳量规律:
化学选修5目录
目录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课时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的同分异构现象第3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1课时烷烃的命名第2课时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苯的同系物的命名第4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1课时分离、提纯第2课时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鉴定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脂肪烃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第2节芳香烃第1课时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第2课时苯的同系物第课时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第3节卤代烃第1课时卤代烃(1)第2课时卤代烃(2)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1)第2课时醇(2)第3课时酚(1)第4课时酚(2)第2节醛第1课时醛第3节羧酸酯第2课时羧酸酯第4节有机合成第1课时有机合成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1节油脂第1课时油脂第2节糖类第1课时葡萄糖与果糖第2课时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第1课时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第2课时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第3课时酶第4课时核酸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1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2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3节功能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功能高分子材料附:第一章检测卷第二章检测卷第三章检测卷第四章检测卷第五章检测卷模块测试卷(1)模块测试卷(2)参考答寨与提示。
高二化学烃的分类知识点
高二化学烃的分类知识点烃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了解烃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二化学烃的分类知识点。
一、根据碳原子数分类1. 饱和烃:饱和烃是只含有单键的烃,如甲烷(CH4)、乙烷(C2H6)等。
它们的碳原子数可以是1、2、3、4、5等。
2. 不饱和烃:不饱和烃含有多个双键或三键,如乙烯(C2H4)、丙烯(C3H6)等。
不饱和烃比饱和烃更加活泼,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二、根据碳原子排列方式分类1. 直链烃:直链烃的碳原子按照直线排列,如丙烷(C3H8)、正戊烷(C5H12)等。
直链烃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
2. 支链烃:支链烃的碳原子排列成分支形式,如异丙烷(C3H8)、异戊烷(C5H12)等。
支链烃的分子结构相对复杂。
三、根据分子结构分类1. 环烃:环烃是由碳原子排列成环状结构的烃,如环丙烷(C3H6)、环己烷(C6H12)等。
环烃的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2. 脂环烃:脂环烃是环烃上还有一个或多个直链烃的取代基,如甲基环己烷(C7H14)、乙基环已烷(C8H16)等。
四、根据烃的性质分类1. 脂肪烃:脂肪烃是指碳原子间只有单键的烃,如甲烷(CH4)、乙烷(C2H6)等。
脂肪烃大部分为饱和烃。
2. 芳香烃:芳香烃是由苯环结构和苯环取代基组成的烃,如苯(C6H6)、甲基苯(C7H8)等。
芳香烃具有特殊的香味。
五、根据分子量分类1. 小分子烃:小分子烃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如甲烷(CH4)、乙烷(C2H6)等。
小分子烃通常为气体或液体。
2. 大分子烃:大分子烃的分子量较大,如各类石油产品中的烃。
大分子烃通常为液体或固体。
综上所述,高二化学中对烃的分类主要包括根据碳原子数、根据碳原子排列方式、根据分子结构、根据烃的性质和根据分子量这五个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分类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烃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同时,对于不同分类的烃,我们还可以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从而深入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的知识。
归纳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ppt
优选
1
[知识框架]
优选
2
石油的性质和成分:
①组成元素:_C_ 、_H_元素为主,占97~98%, 还含少量S、N、O等元素。 ②组成物质:主要是由各种_烷__烃、_环_烷_ 烃和_芳_香_烃组成的混和物,大多数是液态烃, 同时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故___没固有定的熔 沸点)。
优选
3
◆分馏:根据液态混和物中各成分 沸点的不同,
通过多次加热、冷凝,把它们分成
不同
的蒸馏沸产点物。故分馏又叫多次蒸馏。分馏产物
叫馏分。 (它属____物)。混合优选4源自实验室分馏石油:优选
5
➢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1.溶解度的测定: 盛装试液的试管内
2.实验室制乙烯:
反应的混合液中但不接触烧瓶底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 如何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馏汽油的成分是烷烃,裂化汽油主要是烯烃。
优选
18
二、煤的干馏
什么是煤的干馏?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蒸馏和干馏的区别
优选
19
煤的组成和分类
有机物:C O H S P等元素
煤:
无机物:Si Al Ca Fe等元素
分类
无烟煤 95% 烟煤 70%~80% 褐煤 50% ~70% 泥煤 50优%选 ~60%
2.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①裂化: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 沸点高的烃断裂 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如:C16H34
C8H18+C8H16
C8H18
C4H10 + C4H8
C4H10
CH4+C3H6
C4H10
C2H4+C2H6
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二册 第五章 烃 第二节烷烃(第一课时)
第二节烷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2.使学生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3.使学生了解烃基、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以增强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4.使学生了解烷烃的命名方法;5.通过甲烷的性质与烷烃的性质的联系,使学生理解从个别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
●教学重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烷烃的命名。
●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的写法,烷烃的命名。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分析数据以及归纳的方法得出烷烃的通式,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2.通过学生分组动手制作比赛的形式引出并分析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其写法;3.运用边讲、边探索、边示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烷烃的命名。
●教学用具投影仪、球棍模型(散的)若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师]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生]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型的立体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非极性分子。
[师]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生]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表现在:通常情况下,甲烷对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稳定;可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与Cl2等卤素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多种取代产物;在无氧高温的条件下,甲烷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炭黑和氢气。
[师]什么叫取代反应?[生]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导入新课]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在烃里边还有许多结构和性质与甲烷相似的分子,如乙烷、丙烷等,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主题——烷烃。
[板书]第二节烷烃[师]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师](以竞赛的形式)现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些小球和小棍,自己动手来制作甲烷、乙烷(C2H6)和丙烷(C3H8)的球棍模型。
在制作时大家要注意检查碳原子的四个价键是否已被充分利用。
[学生活动]同组的同学参照甲烷的分子结构以及教材图5—6“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共同边讨论边制作,分别得到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的分子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第五章烃第六节石油的分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介绍石油的分馏及其产品和用途;
2.使学生了解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3.使学生了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石油的分馏原理
●教学难点
石油的分馏和蒸馏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实验演示石油的分馏原理;
2.通过相关资料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通过启发、诱导、设疑、自学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石油的炼制措施和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石油分馏塔模型、铁架台、蒸馏烧瓶、冷凝器、酒精灯、石棉网、锥形瓶、原油等。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东地区爆发了名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盟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严厉的军事打击;另一方面美国和沙特两国保持特殊的“友好”关系;直到现在美国在中东地区仍驻扎着大量的军队,牢牢地控制着海湾的局势。
为什么美国会投入大量的兵力把持中东的局势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即将学习的主题之一——石油。
[板书]第六节石油的分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飞机、拖拉机等,它们的发动机中的燃料常用的有哪些?
[生]有汽油、柴油、煤油等。
[问]这些燃料来自于哪里?
[生]石油的炼制产品。
[实物展示]原油
[师]从棕黑粘稠的原油到各种燃料产品汽油、柴油等涉及的是石油的炼制。
[板书]一、石油的炼制
[设疑]请同学们回忆在生物课和地理课的学习中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石油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板书]1.石油的组成和成分
[学生活动]回忆、讨论并回答石油的形成过程:各种有机物特别是低等动植物如
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的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下,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石油中含有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
[师]石油中的这些元素主要以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形式存在。
所以石油应该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生]混合物。
[师]由混合物组成的原油可直接利用的价值不高,为了提高其利用率,必须将石油中的各成分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使它们各尽其用。
那么请同学们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思考,烃的沸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什么?石油是否有固定的熔沸点?
[生]烃分子沸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烃分子内碳原子的多少,碳原子数越多沸点将越高,反之越低。
当然石油是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师]那么对于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合物应当如何分离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应利用各成分的不同沸点,将混合物加热蒸馏而将其分离。
[师]工业上就是利用蒸馏原理将石油中的各成分加以分离,称之为石油的分馏,分馏所得的各种产品称为馏分。
[板书]2.石油的分馏
[演示实验5—11](由两名学生协作操作)依照教材图5—23组装仪器,在蒸馏烧瓶中加入100 mL 石油,再加入几片碎瓷片,点燃酒精灯加热,分别收集60℃~150℃和
150℃~300℃时的馏分,前者有一股汽油味,为汽油,后者有一股煤油味,为煤油。
[设疑]实验室制备乙烯时的加热装置与蒸馏石油的装置有何异同?
[生]制乙烯和蒸馏石油都用到了碎瓷片,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的,也都用到了温度计,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同,制乙烯时温度计放在了反应液中,而蒸馏石油时,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问]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为什么要下进上出?
[生]不清楚。
[师]这主要是利用了逆流热交换原理,从而使馏分充分得到冷却,那么,石油经过分馏后得到的产品是纯净物吗?
[生]思考:纯净物应该有固定的沸点,而实验中所得馏分的沸点是在60℃~150℃和150℃~300℃的范围内的,故应该是混合物。
[师]所以说汽油、煤油等产品也是混合物。
[模型展示]石油分馏塔模型
[问]实验室中的蒸馏和工业上的分馏有何异同?
[生]观察模型、分析,回答:实验室蒸馏和工业分馏的原理相同,目的也是相同的。
装置精度不同,蒸馏只有一个出口,而分馏有多个出口。
[问]从石油分馏塔的各个出口出来的馏分,随出口的高低不同有何不同?
[生]根据蒸馏原理和教材图5—24回答:易挥发的沸点较低、较轻的馏分先出来,一定在最高处,也就是说分馏塔中出口越低,分馏出的馏分的沸点越高,越重。
[师]通过常压下的分馏,即常压分馏,只能得到一些沸点较低的馏分,降低了石油的利用率,工业上常采用减压分馏将重油分离成各种沸点的馏分如沥青、燃料油、柴油等。
[生]参照图5—24理解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的区别。
[板书](1)常压分馏
(2)减压分馏
[过渡]通过分馏而获得的各种轻质油如: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是较低的,只占到石油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社会需求量大的正是这些轻质油,那么如何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又如何实现提高石油利用率的目标呢?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来实现。
[板书]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设疑]什么叫石油的裂化?什么叫裂解?二者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自学、分组讨论,回答: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裂解是石油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炔、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可见裂解比裂化更彻底。
[投影显示]石油炼制、加工过程及主要产品的比较
[问]在石油的炼制过程中,哪些过程是物理变化,哪些过程是化学变化?[生]石油的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是物理变化,而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是化学变化。
[问]经石油直接分馏而得的汽油称为直馏汽油,那么如何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生]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其主要成分为短链烃,是饱和烃,而经重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饱和和不饱和的短链烃的混合物,所以可以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区别之,若褪色为裂化汽油,若不褪色为直馏汽油。
[过渡]在建国初期,西方国家曾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国,那么我国究竟贫油还是富油?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科学探测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不仅不贫油,而且石油储量丰富。
“铁人”王进喜就是石油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那么,我国石油工业的状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就来看看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况。
[板书]二、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况
[投影显示]百年石化:踏破荆棘与强争锋(内容详见备课资料)
[生]观看资料,了解我国石油的发展概况。
[投影练习]丁烷催化裂化时,碳碳键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
如果丁烷的裂化率为90%,又知裂化生成的两种烯烃质量相等,试求裂化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的体积分数。
[思路分析]据题意,丁烷按下列两种方式裂化:C4H10→CH4+C3H6
C4H10→C2H6+C2H4
令生成两烯烃各42 g ,则n(C3H6)=n(CH4)=1 mol n(C2H4)=n(C2H6)==1.5 mol ,则未裂化的丁烷为:
-2.5=0.28 mol,
所以CH4%=×100%=19%。
答案:19%
[本节小结]本节课给大家介绍了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过程:分馏、裂化和裂解。
了解了我国石油化工的概况,在学习中重点了解石油分馏和石油裂化的基本原理。
当然应该注意在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高度重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业里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海底采油、油船运输等对大气、地面和江河湖海的污染,这对于合理利用“三废”、水产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于保护人民的健康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
[作业]P141一、二
●板书设计
第六节石油的分馏
一、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组成和成分
2.石油的分馏
(1)常压分馏
(2)减压分馏
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二、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况
●教学说明
石油是国民生产中重要的能源物质,教学中以海湾战争相关事件作为引言,一则提醒同学们要自强不息,二则增强学生对石油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联系同学们的已有知识,通过设疑、实验演示等手段,使同学们了解了石油的分馏、裂化的基本原理,这也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所在。
在后边的教学中引用资料介绍我国石油化工发展概况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练习
1.下列物质中,有固定沸点的是
A.石油
B.汽油
C.聚乙烯
D.甲苯
答案:D
2.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
A.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B.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C.除去石油中的硫和其他杂质
D.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D
3.石油在常压下分馏,得到的主要产品是
A.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B.煤油、柴油、重油、渣油
C.柴油、重油、石蜡、润滑油
D.凡士林、石蜡、沥青、石油焦
答案:A
4.某人坐在空调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观察到这辆卡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黑烟,由此可推断这辆卡车所用的燃料是
A.酒精
B.汽油
C.柴油
D.液化石油气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