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保护空气二
小学生认识空气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认识空气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711a7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06.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空气。
空气,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那么,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空气呢?接下来,我将从空气的定义、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污染以及如何保护空气四个方面来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一、空气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气。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
地球上的生物都离不开空气,因为空气中含有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
二、空气的重要性1. 供给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我们每天都要通过呼吸摄取氧气,将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帮助细胞进行代谢活动,从而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
2. 维持生态平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环境保护空气对于地球的环境保护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气体可以调节地球的温度,防止地球过热或过冷,从而维持地球的气候稳定。
三、空气污染尽管空气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污染空气,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2. 心血管疾病空气污染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3. 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四、如何保护空气1. 减少污染物排放我们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 提高环保意识我们要提高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3. 参与环保活动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护空气知识点总结
![保护空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74af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4.png)
保护空气知识点总结一、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1. 工业化和交通排放: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工厂的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和火力发电站的排放都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
2. 生活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另一个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焚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严重影响周围空气的质量。
3. 燃烧化石燃料: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
4. 建筑施工和土地开发:建筑施工和土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化学物质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二、空气污染的影响1. 健康问题:空气污染是导致许多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等。
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会增加患病风险。
2. 生态问题:空气污染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破坏植被、土壤和水体的健康,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经济问题:空气污染还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医疗费用、降低劳动生产力和损害旅游业等。
三、保护空气的知识点1. 减少汽车和机动车的使用: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转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3. 减少工业排放:完善工业排放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4. 提倡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增加垃圾的再利用率。
5.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空气污染。
6.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大家种植绿植,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700万人。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空气污染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健康问题。
因此,保护空气,减少空气污染,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希望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可以增加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空气。
认识空气,保护环境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
![认识空气,保护环境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79b4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c.png)
认识空气,保护环境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是我们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空气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空气,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一、认识空气1.空气的组成我们看到的空气其实是由许多气体混合而成的。
它们主要包括氧气(O2)、氮气(N2)和二氧化碳(CO2),还有很少的其他气体,如水蒸气(H2O)、氢气(H2)和氦(He)等。
2.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是我们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气是我们身体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必须的气体,呼吸进入身体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产生能量。
同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会溶解到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到肺部被排出体外。
二、保护环境1.固体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固体垃圾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如果皮、餐巾纸等,这些垃圾应该被分类处理。
可回收垃圾,如纸张、瓶子、金属等可以回收利用。
2.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
可以通过修理漏水设施,缩短淋浴时间和减少冲厕量来减少用水。
3.减少汽车污染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使用汽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减少汽车污染。
可以通过使用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来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
4.保护植被植被是地球的“肺”,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我们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中的植被,不要砍伐树木,多种树种。
同时,也可以在家里种植绿植,让空气更加清新。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实验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了解空气。
比如:1.研究氧气将一片薄片的白磷(P4)慢慢放入一个瓶子中,然后加入足够的氧气,我们会发现白磷燃烧起来,并且发出明亮的光。
这是因为白磷需要氧气来支持燃烧。
2.研究空气压力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加入一些热水和醋,然后加入少量小苏打,在封好盖子后,我们会看到压力在容器内积累,直到爆炸。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空气和氧气的作用,也可以探索科学的乐趣。
四、结语空气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元素。
空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空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ac9d8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2.png)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染物的来源,知道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4.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
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简单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难点: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氮气的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麻醉剂、提供低温环境。
3.稀有气体:做保护气、电光源。
二、空气的污染及保护
1.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烟尘
2.危害: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全球气候。
3.防治措施:植树造林、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尾气加装净化装置。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1cbe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c.png)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基本概念2. 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3. 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等资料。
2. 实验器材:吹气球、蜡烛、火柴、玻璃杯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空气。
3. 课堂讲解:讲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4. 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家人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
2. 观察生活中空气的应用,如呼吸、吹气球等,并和家人分享。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空气的基本概念。
2. 反思教学方法,看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环节的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徒步、登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重要性。
十一、教学计划1. 安排后续的课程,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空气的其他方面,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等。
2.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认识空气教案:带你了解空气质量
![认识空气教案:带你了解空气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b726ee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d.png)
感谢您的咨询,我将为您撰写一篇有关认识空气教案的文章,带您了解空气质量。
一、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无形却至关重要。
在现代工业和交通不断发展的今天,空气质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为此,了解空气质量,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空气教案,帮助您正确认识空气质量和防护措施。
二、认识空气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成分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气等。
2.空气的作用空气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呼吸,支持火焰的燃烧,传播声音,以及稳定大气温度等。
但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日益增多,给我们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三、认识空气质量1.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标准是对空气污染物质的控制要求,通常包括六项主要指标:PM2.5、PM10、SO2、NO2、O3、CO。
这些指标通常被用于判断空气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准。
2.空气质量的影响空气污染物质的存在,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空气中的PM2.5会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呼吸道疾病等。
SO2和NO2对空气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会对植物生长、大气稳定等产生负面影响。
3.空气质量的防护了解空气质量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相关措施防护自己的健康和环境。
在居住环境中,保持通风、使用新鲜空气、加强房屋保暖等均是有益的措施。
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佩戴口罩等方式来防护自己。
四、空气教案1.空气教案的目的空气教案是为提高广大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认知和了解而设立的学习课程,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关注环境保护、了解污染物质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范措施,做到预防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2.空气教案的内容空气教案的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物质的成分和特点、污染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空气指标和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空气质量的防护和改善措施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含反思(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含反思(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1b88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含反思(精选8篇)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含反思篇1 设计意图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世间万物的蓬勃生长都离不开空气,在这一基础上,选取与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载体(即空气)展开课堂,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同时,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周围的环境空气变得越来越糟糕,呼吁幼儿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的。
2.技能目标:发展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空气的特性。
难点:尝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活动准备1.水槽、透明水杯若干个。
2.干净纸巾、手帕、水。
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小小手,放膝盖。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游戏,请大家闭上嘴巴,用手捏住鼻子,放开,请小朋友说说刚刚做游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引出空气)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我们要呼吸,我们有呼吸才能维持生命。
那我们吸进的.是什么呢?引导小朋友说出空气。
师:那空气是怎样的呢,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引导小朋友逐一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展开(1)教师演示师:空气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下面老师变个小魔术来看看空气究竟神奇在哪里。
教师演示纸巾不会湿的实验。
教师将纸巾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压入水槽的水中。
师:小朋友猜一猜纸巾现在帕湿了吗?那我们来看一看。
取出杯子,请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纸巾没湿后,请小朋友再认真看一次实验,注意看泡泡。
教师演示纸巾会湿的实验。
教师将杯子倒扣压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让空气跑出来,取出杯子。
师:小朋友猜一猜纸巾湿了吗?那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第一次纸巾没有湿,第二次纸巾又湿了呢?(2)幼儿操作分开两组,让幼儿带着疑问做实验,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两次实验的不同:知道第一次纸巾没有湿是因为杯子有空气,空气挡住了水,水不能进入杯子,所以纸巾没有湿;而第二次是因为杯子的空气跑出来了,水进入杯子所以纸巾湿了。
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讲稿
![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d8b856aa00b52acfc7caad.png)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认识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63制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空气》。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要落实的课标要点是: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本节课要落实的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的特点,为学生理解纸风车的转动和3-4年级更深入的研究空气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周围处处有空气,对于空气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特点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特点缺少实际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空气的特点。
1/ 51科学态度目标:能在探究空气特点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乐于合作、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难点:理解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
五、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借助物体或使用简单实验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用眼看、用耳听,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塑料袋,杯子等分组实验材料和蚊香、火机学生准备:塑料袋七、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老师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万物生存离不了。
学生猜到是空气。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
随机板书:2.认识空气2/ 52(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空气有什么特点?(1)探究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教师出示有空气的烧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怎样研究空气有什么特点呢。
认识空气重要知识教案
![认识空气重要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5315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a.png)
认识空气重要知识教案教案标题:认识空气的重要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空气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空气污染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2. 空气的重要作用。
3.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4.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清新的自然环境,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关注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认为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知识讲解:3. 介绍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以及空气的无色、无味、无形等特点。
4. 解释空气对生物的重要作用,如呼吸、供氧、维持生态平衡等。
5. 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如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燃烧等,并说明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案例分析:6. 分析一个真实的空气污染案例,如某城市的雾霾问题,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现实情况和影响。
7.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探究活动:8. 小组合作,让学生自行收集和整理空气污染防治方法的信息。
9.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10. 教师总结并补充其他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治方法。
拓展活动:11. 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深入了解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全球性。
1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植树、减少碳排放等。
总结和评价:13.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要知识和观点。
14. 针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的特性和重要作用。
2.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分析。
3. 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纪录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学生了解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 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治方法,并有意识地参与环保行动。
保护空气 教案
![保护空气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4df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3.png)
保护空气教案
保护空气的教案
引言:
空气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质量日益受到污染。
本教案旨在教导学生保护空气的重要性以及采取行动来改善空气质量。
一、认识空气污染
1.1 空气污染的定义和类型
1.2 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3 常见的空气污染源
二、认识空气保护
2.1 空气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
2.2 预防空气污染的策略
a) 减少工业排放
b) 采用清洁能源
c) 提倡绿色交通方式
d) 推广居民垃圾分类与回收
e) 种植绿化植物
三、行动起来,保护空气
3.1 制定个人保护空气的行动计划
a) 减少汽车使用,鼓励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定期检查和维护家庭和机动车辆的废气排放设备
c) 節省能源,避免能源浪费
d) 参加本地的环保活动,如清理空气污染、植树等
四、评估和反思
4.1 知识与理解测验
4.2 学生对空气保护和行动计划的反思和感想
参考活动:
- 观看记录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并讨论结果
- 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和记录当地空气污染状况
- 宣传活动:设计标语、海报或宣传册等,提高意识
- 实施环保行动:组织义务清理活动,推广垃圾分类等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激发他们采取行动保护空气的意识。
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可以共同为创造更清洁、健康的空气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认识空气、保护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04068d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7.png)
结识空气、保护空气(二)一、氧气旳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一般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旳气体;密度略不小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降温后,可变为淡蓝色旳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旳气体,在一定旳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映(1)与木炭 22CO O C −−→−点燃+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热;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2)与硫 22SO O S −−→−点燃+ 现象: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旳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旳气体(3)与磷 4P +5O 2 −−→−点燃 2P 2O 5现象:剧烈燃烧,放热,产生浓厚旳白烟(4)与铁 3Fe +2O 2Fe 3O 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瓶底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避免集气瓶炸裂(5)与石蜡 石蜡+氧气错误!二氧化碳+水现象:集气瓶中壁上浮现无色液滴,产生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氧气旳用途:供应呼吸和支持燃烧氧化反映:物质跟氧发生旳化学反映化合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旳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旳反映A +B→A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旳化合物【课堂练习】1、登山队必备旳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旳作用是。
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运用了氧气旳性质。
2、在布满空气旳密闭容器中,足量旳下列物质充足燃烧,容器中剩余气体几乎都是氮气旳是( )A.木炭B.蜡烛C.硫D.磷3、某同窗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旳实验,措施如下,其中不合理旳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二、氧气制法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原理:各气体旳沸点不同(是物理变化),氮先气化,得到旳氧气是混合物2、实验室制法(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映里,能使其他物质旳化学反映速度加快,而自身旳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旳物质原理:2KC l−−→−2MnO2KCl +3O 2↑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注意点:A 、试管口向下倾斜B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C、用外焰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D 、药物平铺在试管底部收集措施:A 、排水法:氧气难溶于水B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旳密度比空气大检满:A 、排水法:气泡从水槽中浮现B、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旳木条放在瓶口,复燃操作要点:A、查:检查装置气密性B、装:填装药物C、定:固定装置D、点:点燃酒精灯E、收:收集气体(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再收集)F、离:导管离开水槽G、熄:熄灭酒精灯(为避免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一定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2)加热高锰酸钾反映原理2KMnO4−−加热K2MnO4+MnO2+O2↑−→装置选择:同(1)(3)双氧水制氧反映原理2H2O2−MnO2H2−2−→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长处:随制随取操作注意点: 长颈漏斗伸入液面如下,避免气体逸出分解反映: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旳反映AB→A+B【课堂练习】4、某无毒气体旳密度约是空气密度旳5/9,且很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旳措施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ﻫA.①②ﻩ 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右图是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旳实验装置(1)写出标号仪器旳名称:⑤(2)该装置旳错误之处是。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55044d0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b.png)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空气》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形式。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空气的概念、特征和存在形式。
2.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形式。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受空气的存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吗?(2)生:空气。
(3)师:对,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空气,那么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样子吗?2.认识空气(1)师: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我们看不到也闻不到,但它无处不在。
(2)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3.实验一:空气占据空间(1)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吹气球,看看气球能不能变大。
(2)生:吹气球,气球变大。
(3)师:这说明空气有占据空间的能力。
4.实验二:空气的重量(1)师:请两位小朋友分别拿着气球和塑料袋,看谁能把气球吹得更大。
(2)生:比赛吹气球。
(3)师:吹得更大的一方气球里的空气更多,重量也更大。
5.实验三:空气的压力(1)师:把塑料瓶装满水,然后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这是为什么?(2)生:因为空气压力把水堵住了。
(3)师:是的,空气有压力,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气压”。
6.讨论空气的作用(1)师:空气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呢?(2)生:呼吸、吹风、膨胀等。
(3)师:说得很好,空气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1)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生: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无处不在,有占据空间、重量和压力的能力。
(3)师:希望你们以后能够更加关注身边的空气,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作业1.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空气的更多奥秘。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幼儿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清新空气是个宝》说课稿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清新空气是个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4d86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2.png)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清新空气是个宝》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清新空气是个宝》位于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环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重要性,理解保护空气的意义,并初步掌握保护空气的基本方法。
此内容不仅是环保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一环。
它与前后知识点紧密相连,前承“我们的地球家园”,后启“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共同构成了一套系统的环保教育体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清新空气的重要性,掌握保护空气的基本方法。
-难点:将保护空气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原因:二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尚待提升。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接触到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等,但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可能较少。
学生对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如游戏、实验等。
学习困难预测:-难以深刻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难以将保护空气的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解决策略: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实例,开展小组讨论,制定班级环保小计划。
3. 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重要性,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能力目标:学会简单判断空气质量的方法,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形成爱护空气的良好习惯。
目标达成: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视频,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污染问题,激发其保护环境的情感。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判断空气质量的方法,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从而实现知识向行为的转化。
4. 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清新空气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保护方法;难点在于如何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关系分析: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重难点的突破。
通过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空气重要性的理解,又促进了他们环保行为的形成,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章 认识空气 保护空气 课后作业
![第二章 认识空气 保护空气 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daad06127d3240c8447efe1.png)
第二章 认识空气 保护空气 课后作业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 .氮气B .氧气C .水蒸气D .二氧化碳2、右图是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4、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 .氢气B .氧气C .氦气D .二氧化碳5、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指(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6、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 )A.氧气B.氮气C.氖气D.空气7、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 .O 2B .N 2C .C02D .空气8、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耗的是氧气B.产生大量白雾C.产生大量白烟D.生成五氧化二磷9、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4)小明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没有达到五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 , 。
(写两个)10、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电热棒足量(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__________。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8fb50a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b.png)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空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了解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运用等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
二、教学步骤
1.导入:以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空气现象,如呼吸、气温等,说说自己对空气的感受和认识。
2.新课讲解:先带领学生了解空气的产生、组成和性质,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
然后再讲解一些空气的作用,如风、氧气等。
最后,带领学生探究空气
的重要性,畅谈关于空气的一些环保知识。
3.展示实验: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空气的一些性质和现象,可以准备一些实验。
例如放气球实验、吸空气实验、点燃蜡烛实验等。
4.小组探究:分小组进行学习探究,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向,如采取测空气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PM2.5等等。
5.文化课融合:借用语文、音乐、美术等文化课加强空气常识的印象和记忆。
6.总结:撰写学习笔记、回答指定问题等进行评价和总结。
7.巩固训练:适当的巩固训练是必须的。
可以安排一些相应的测试和作业。
三、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中,采用了导入法、讲解法、展示实验法、小组探究法、文化课融合法、总结法、巩固训练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手段
本次教学中,采用了课件、实物展示、视频、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评价
在评价上,采用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重评价方式,体现教学的活跃性、实效性和个性化特征。
认识空气的知识点三年级
![认识空气的知识点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22389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e.png)
认识空气的知识点三年级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空气的知识点,让我们从三年级的小朋友的视角来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
空气的组成首先,我们要了解空气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空气的重要性空气对我们人类至关重要。
氧气是我们呼吸的必需品,没有氧气,我们的生命就无法维持。
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
空气的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当一个地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另一个地方的冷空气就会补充过来,这就产生了风。
风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可以带来雨水,也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空气的污染然而,空气也会受到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燃烧化石燃料等都会使空气变得污浊。
空气污染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保护空气,减少污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空气的利用空气的利用非常广泛。
比如,热气球就是利用空气的浮力来飞行的。
当气球内部的空气被加热,空气密度变小,气球就会上升。
这展示了空气的神奇力量。
结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空气不仅仅是我们呼吸的气体,它还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更加珍惜我们周围的空气,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记住,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通过感官感受认识空气——大班科学教案感受二
![通过感官感受认识空气——大班科学教案感受二](https://img.taocdn.com/s3/m/63acf0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c.png)
通过感官感受认识空气——大班科学教案感受二大班科学教案感受二在大班科学教案的第二次感受活动中,我们通过感官感受的方式认识了空气,也了解到了空气中的成分及其作用。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学习体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探索了空气这一平凡但至关重要的存在,收获颇丰。
我们通过观察、听,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
老师告诉我们,在室内运动时,我们会感到空气的流动和气息的急促,这是因为我们呼出了二氧化碳,而身体需要吸入氧气。
我们试着急促地呼吸,感受到了呼吸时空气的流动,同时也意识到了呼吸顺畅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闭上了眼睛,通过听觉感受了空气的存在。
我们听到了自己呼吸时鼻腔发出的呼吸声,也听到了空气的流动声。
这样的感受方式非常有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身边的世界。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了解到了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老师告诉我们,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组成。
其中,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其他的物质占1%不到。
这些物质的比例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氧气是我们呼吸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是我们呼出的废气,氮气则在大自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这些,我们都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我们珍惜自然、保护环境,人类才能够长久存活。
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实验:用肥皂水和水混合制成泡沫,在泡沫上喷一口气,发现气泡会破裂。
这是因为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酸,导致气泡破裂。
这个实验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的作用,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我们自己。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深刻地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及重要性,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呵护环境。
通过感官感受,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提升了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有趣、生动、实用,让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科学探索,也期待着更多的有趣的学习方式。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dc967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5.png)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基本概念: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性质。
2. 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空气的作用、空气污染及危害。
3. 观察空气:观察空气的流动、观察空气中微粒的存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和微粒的存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
2.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袋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3. 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和微粒的存在,让学生亲身感受空气的特点。
4. 知识拓展:讲解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空气的应用,如呼吸、吹气球等,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实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空气知识的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空气污染调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空气、保护空气(二)
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降温后,可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与木炭 22CO O C −−
→−点燃
+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热;
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2)与硫 22SO O S −−→
−点燃
+ 现象: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与磷 4P +5O 2 −−→−点燃 2P2O 5
现象:剧烈燃烧,放热,产生浓厚的白烟
(4)与铁 3Fe +2O2
F e3O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瓶底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防止集气瓶炸裂
(5)与石蜡 石蜡+氧气错误!二氧化碳+水
现象:集气瓶中壁上出现无色液滴,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A +B →AB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课堂练习】
1、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
2、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足量的下列物质充分燃烧,容器中剩余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A。
木炭B.蜡烛 C.硫D。
磷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木炭在氧气
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
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
燃烧
D、蜡烛在氧气
中燃烧
二、氧气制法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各气体的沸点不同(是物理变化),氮先气化,得到的氧气是混合物
2、实验室制法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使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原理:2KClO
3−→
22KCl+3O2↑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
注意点:A、试管口向下倾斜
B、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C、用外焰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D、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收集方法:A、排水法:氧气难溶于水
B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检满:A 、排水法:气泡从水槽中出现
B、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复燃
操作要点:A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装:填装药品
C、定:固定装置 D 、点:点燃酒精灯
E、收:收集气体(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F 、离:导管离开水槽 G 、熄:熄灭酒精灯
(为防止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一定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2)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原理 2KMnO 4−−
→−加热
K 2MnO 4+MnO2+O 2↑ 装置选择:同(1)
(3)双氧水制氧
反应原理 2H 2O2−
−→−2
MnO
2H 2O +O 2↑ 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 优点:随制随取
操作注意点: 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AB →A+B
【课堂练习】
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ﻩ A.①② B .①③ ﻩC.②③
D.①②③
5、右图是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⑤ (
2)
该
装
置
的
错
误
之
处
是 。
(3)改正后,该装置中采用的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检验氧气是已集满的方法是:
用 放在 ,若 ,证明氧气已集满。
(4)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反应结束后剩余在发生装置中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锰和 。
要将它们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课后练习】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16、Mg —24 一、填表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2、按要求填空写出符号的意义或表示该意义的符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二、选择题
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氮气用于制取化肥B.液氮作冷冻剂
C.稀有气体常作保护气 D。
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以防腐
5、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SO2 B。
CO2 C.CO D.NO2
6、下列物质中,既有化合态氧、又有游离态氧的物质是( )
A。
液态氧气B.过氧化氢 C.氯酸钾 D.空气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氯酸钾 C.水 D.臭氧
8、下列化学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Fe B.2H C。
N D。
H2O
9、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丁烷分子等构成。
在加压条件下,25 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由此可说明()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断运动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三、填空题
11、浩瀚的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类生活在大气的底层—-空气中.通过本章的学习我
们理解了关于空气的一些知识:在空气中
(1)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占空气体积的;
其次是,占空气体积的,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单质气体是。
(3)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氢气是一种密度很小,但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填充飞艇常用氦气代替氢气,可知氦气一定具有的性质是:①,
②.
12、空气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
工业上制氧气用方法,该过程是变化(填“物理
"或“化学”)。
13、人类的生存需要洁净的空气。
含硫燃料的燃烧(如煤炭)使得有毒气体 (化学式)大量排放引起了酸雨;曾经大量使用的氟利昂破坏了大气中的。
14、下图所示为两套测空气成分的装置图。
当红磷、蜡烛自燃熄灭后,分别打开止水夹.
A烧杯内液面高度比B烧杯内液面高度(填“高”、
“低”
或“相等")。
试分析原图一
因。
四、实验题
15、图一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1)按要求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错误!,③
(2)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包括:
①放入称量好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②加热;③连接好装置;④收集气体;⑤停止加热;
⑥将导管移出水槽;⑦检查装置气密性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③②④ (填序号)。
(3)图二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
根据图可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16、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是我们很熟悉的四种无色气体,为了鉴别他们,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鉴别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1)分别取样于集气瓶中,并分别编号为A,B,C,D。
(2)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现象判断A,B,C,D中各是哪种气体,并将鉴别结果填写在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