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况书

合集下载

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三年级的必修课之一,旨在向留学生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各方面知识。

通过研究,学生将获得大量关于中国各方面的知识,并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激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提高阅读和听力的能力。

本门课程总计32学时,教师应尽量
做到条理清晰、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考虑到外国留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词注音,并完成每章后面列出的思考题。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本科三年级的留学生,所以尽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组成。

参考书目为《中国概况》,___编著,___,2003年4月。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本书是以外国留学生为对象编写的一部教材,它适合于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使用。

同时,它也可供具有中级以上汉语程度的其他外国人阅读。

《中国概况》突出了如下几点:第一,系统全面,本课不是关于中国某一种或几个方面的介绍,而是对中国各方面知识的系统讲授。

当然,所谓全面也是相对的,不可能包罗万象,但是,需要让外国留学生了解的基本方面,就尽尽可能讲到。

第二,简明概括。

本书毕竟不是一部小百科全书,而一门课程,它的容量要受到整个计划和课时的限制。

因此,既然要系统全面,就不可能将每个专题都充分地展开,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第三,通俗易懂。

《中国概况》作为一门知识文化课程,比起汉语课来,内容广泛得多,词汇量大得多。

考虑到外国留学生的接受能力,本书在表达上,尽量做到条理清晰,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通过这门课程,力图使学生不但能获得关于中国的大量知识,而且在阅读和听力也有明显的提高。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教学讲授,同时,适当安排看录像、课堂讨论、参观访问等。

由于中国疆域广大,横跨地球的亚寒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气候带,加上地形复杂,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以及季风的影响,所以,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湿度与温度差别明显,有湿润、半湿润、干燥、半干燥之分。

东北的黑龙江省,夏季不热而短促,冬季严寒漫长;南部的台湾、广东、云南南部,没有冬天,四季炎热多雨,树木常青;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冬冷夏热,四季分明;西北内陆地区,常年干旱,风沙很多,日温差比较大;青藏高原是中国特殊的高寒地区,空气稀薄,终年积雪。

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为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世界上多数地区的动物、植物,在中国都可以找到生长的地区。

同时,由于各个季节、各个地区降雨量很不均衡,每年也都有发生旱灾或水灾的地区。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其程度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步明显。

年降雨量从西北部向东部、南部、东南部逐渐增加。

东北地区年降雨量多在4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中国的地形
长江概述: 1、发源地、注入海洋
中国的地形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 拉丹东西南侧,向东流经11个省、自治区, 最后注入东海。
2、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中国的地形
长江干流流经十一个省级行政区
青 海

江 苏
西藏自治区





重庆

上海
西
湖 南 云 南
我国笫二大 我国最大 黄土分布世界最广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世界最高 地面坦荡
多大山
中国的地形
相对高度较小
多雪山、冰川
地势西高东低 石灰岩广布 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中国的高原
中国的地形
青 藏 高 原
海拔较高,气温和气压偏低
多为草原、碎石堆和雪山的景观。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荒漠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山、高原为主: 中国的地形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我国 第二阶梯 地势 1000—2000 三级 米 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第三阶梯

中国的地形
注意一下有哪些支流?
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内蒙古河口 中国的地形 以北为上游,河口至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旧孟津以下为下 游。 河口
旧孟津
中游主要流经哪两个省区?下游主要流经哪两个省区?
中国的地形
• 黄河的贡献: •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 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 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然而直至新中国成立以 前,黄河上还未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 入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 源实行梯级开发,并已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 峡、龙羊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 能和灌溉之利。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以《中国概况》为个案分析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以《中国概况》为个案分析

感谢观看
参考内容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以《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 为例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然而,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对于学习者的理解和接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次演 示以《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为例,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文化类教 材,探讨其文化内容的选取和呈现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三、教材的优缺点
《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作为一本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具有一定的优 点。首先,教材的内容广泛且具有代表性,可以让学习者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文 化和社会文化。其次,教材的图文并茂和情境模拟等形式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 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教材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教材在选取文化内容时有时过于强调中 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导致学习者难以理解。其次,教材在呈现文化内容时有时 过于强调文化的展示而忽略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最后,教材的难度较高,对于初 学者来说可能较为吃力。
一、文化内容的选取
《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是一本以介绍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为主要内 容的教材,其文化内容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社 会习俗等,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然而,在选取文化内容时,教材有时过于强调中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导致 学习者在理解上出现困难。例如,教材在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可能会涉及到 一些具有特定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对于中国 学习者来说可能较为熟悉,但对于非中国学习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选 取文化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背景和接受能力,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 的内容。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

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国家地理地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东邻朝鲜,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接俄罗斯,正北为蒙古,西北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

东和东南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文莱等国相望,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全境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占全国面积的2/3。

西南部地区是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由青藏高原西北端的帕米尔高原延伸出许多高大的山脉,向东逐渐降低为低山、丘陵,大体上以东西和东北--西南两种走向最普遍。

东西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西部,山形高峻、气势雄伟;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在东部,山势渐低,风景秀丽。

此外还有南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阴山、秦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南岭、台湾山脉等。

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多是我国地理区域的重要分界线,如昆仑山脉北支和祁连山是青藏高原的北缘,阴山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之一,秦岭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了青藏高原的西南边缘。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致可以分为两带: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一般西坡较平缓,东坡陡峻,形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边缘,河川流经山地多成峡谷急流,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长江切穿巫山山地形成的;长白山、辽东丘陵、浙闽山地等,不连续地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东部,林木葱郁,有许多著名风景区。

这两带之间,分布着我国的主要平原。

以上山脉的分布构成了中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按高度的明显变化,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可以分为三级阶梯。

《中国概况教学》课件

《中国概况教学》课件

二、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的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 家,约有14亿人口,人口分 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 口密集。
中国的民族
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是最 大的民族群体,其他少数民 族分布在不同地区。
中国的语言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但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 言和方言。
中国的宗教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宗教包括佛教、 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中国传统宗教。
中国的体育
体育在中国受到广泛 关注,羽毛球、乒乓 球、篮球和足球是最 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六、中国的科技环境
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 成就,包括航天技术、生物技 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
中国的科技产业
中国发展了强大的科技产业, 包括电子、汽车、机械制造、 生物医药和互联网技术。
《中国概况教学》PPT课 件
# 中国概况教学PPT课件大纲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干旱的 欧亚大陆,北界内蒙古和俄罗斯,南界海南岛 和越南。
中国的面积及其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总面积约为9.6万万 平方公里,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山、 河流、湖泊、平原和沙漠。
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 传统节日、古代建筑、传统艺术和文学作品。
三、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国情与政治制度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拥有 独特的政治制度,包括共产 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
中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 责
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务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 产党,每个机构都有不同的 职责和权力。
中国的政治经济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

rén mín dài biǎo dà huì zhì dù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间 接 选 举
(选出代表产生)
省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市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各 级 人 大 代 表 每 届 任 期 : 五 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汉朝(前202年-220年)
唐 朝(618年-907年) 宋朝 (960年-1279年)
清朝(1644年-1911年)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春秋开始。在此期间,先后有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阂闾、越王勾践称霸于各诸侯国,史称 “春秋 xī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wú jiānɡ shànɡ xià ér qiú suǒ 吾 将 上 下 而求 索
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要一直努力地去寻找。 (实现理想)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庄子名周, 他生活在战国的 早期。 庄子与老子 朝三暮四.avi
庄子 ( 约公元前369-前286)
第十章 中国的文学
Chapter 10 Chinese Literature
一、 先秦【xiān qín】时期
Pre-Qin Period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诗经[shī jīng] The Book of Odes 楚辞[chǔ cí]The Odes of Chu
儒家学说的代表 [dài biǎo]人物
representative figures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国社会概览》这本书是有关语言文化的一本教材,属于认知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同时提高学生汉语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书面写作能力,是一门融社会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训练为一体的课程。

其教学任务是向外国留学生系统、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特别是有关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观念、社会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情况,能增进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了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为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而且还能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兴趣,对他们正确认识中国、消除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中国概况课》选编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内容涉及婚姻、家庭、妇女、饮食、体育、法制、教育、语言、建筑、就业、环保、宗教及传统文化等十几个方面;题材包括杂文、散文、小说、谈话、报道、综述、调查、书评、诗词等。

课程设置方面以阅读理解为主体,主课文一般用来作精读课处理,副课文一般用以训练泛读、速读、跳读、猜测、浏览等技能。

以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为辅,培养学生成段、成篇地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练习样式丰富,强调客观理解,同时兼顾主观表述,强调理解性掌握,避免单纯机械性记忆。

三、实践环节: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2-3次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饭馆里和中国家庭中吃饭的习惯,通过采访中国人对饮食的看法了解中国人的饮食方式;通过访问中国的家庭,观察他们的家庭关系,了解他们的家庭观念;通过旅游、参观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过中国传统节日时,组织学生一起过节,做节日食品,感受中国的节日文化等等。

四、学时:(课时分配)本课程总计64学时,第五学期每周32学时;第六学期每周32学时。

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学习的过程为重点,以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学习能力和语言技能能为宗旨。

对外汉语——中国概况

对外汉语——中国概况

冰雕艺术节、冰雪大世界

南京市
“鱼米之乡” 苏州市“人间天堂”
苏州古园林、苏州丝绸、刺绣

杭州市
“东南植物宝库”
杭州西湖
名称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简称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省会 合肥市 福州市 南昌市 济南市 郑州市 武汉市 长沙市 广州市
23个省

万国建筑博物馆
风俗古迹 故宫、长城、颐和园
东方明珠 天津港

“山城、火炉、雾都” 长江三峡、大足石刻、火锅
2个特别行政区

东方之珠、美食之都
1997年7月1日回归

-
1999年12月20日回归
第三章
中国 的
地理与资源
第一节 地理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米 面积最大国家是俄罗斯,第二为加 拿大,第三是中国 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
别名
风俗古迹
-
“文房四宝”、黄山、九华山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福建土楼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
“孔孟之乡”“粮棉油之库, 水果水产之乡”
潘阳湖、庐山、井冈山、景德镇、 滕王阁
泰山、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青 岛
-
少林武术、太极拳
“有色金属之乡”
洞庭湖、武当山、神农架 衡山、岳阳楼、张家界
-
深圳、广州早茶
中国
概况
A Survey
of China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 第二章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三章 中国的地理与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民族和语言文字 第五章 中国的历史 第六章 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概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中国概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中国概况》
《来华留学生专业汉语学习丛书·必读课系列:中国概况》
教材作者:宁继鸣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1日
版次:第二版次
针对的教学对象:来华留学生、海外孔子学院的学习者。

编排体例:
采用叙述方式,按照章节来编排。

用不同的章节将知识点罗列,每章一个主题,每节一个主题内容。

每节只包含主要叙述内容和少量的思考题。

外交、科技、教育、传统思想、文学、艺术、习俗、体育健身等15个方面。

三、在装帧设计方面的精美,采用彩色印刷,封面和板式的设计更加精美时尚。

教材存在219幅插图,大量丰富的配图帮助学习者直观快速地理解教材内容,降低阅读文字时的视觉疲劳感。

使用情况:作为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

《中国概况》2.中国古代神话、3.汉字

《中国概况》2.中国古代神话、3.汉字

谢 谢 同 下学 课们 !的 配 合女娲补天
二 中国古代神话
嫦娥奔月
二 中国古代神话
夸父逐日
三 《 汉 字 》
你 做 出 了 吗
六书
• 象形:来自于图画文字,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 形状,“日”字就像一个圆形。 • 指事:含有绘画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 “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 • 形声:由两部分组成,如“樱”字,形旁是“木”, 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 与“婴”字一样。 • 会意: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如“鸣”指鸟的 叫声,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 转注:两个字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会有 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如“考”、“老”,本义长者。 •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北”,像二 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 ,就借语音相同的 “北”来表示北方的意思。

第一课中国的概况PPT课件

第一课中国的概况PPT课件
中国地理
第 一 课 国 土 与 人 民
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说出濒临 的大洲和大 洋,所在半 球?
一、辽阔的陆地面积
• 中国陆地领土(领陆):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 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 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 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千米,
第二亚欧大陆桥
是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东起中国 的连云港,西至欧洲的荷兰鹿特丹 ,经过30多 个国家,被称为当代新丝绸之路。
小结和升华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生存空间大。 2、疆界线长,邻国众多。 3、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大——适宜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4、东临四海一洋,气候湿润,资源丰富。 5、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交通便利。 ……
内海:伸进大陆内部,仅以狭窄的水道与边 缘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叫内海(如渤海)。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 行使主权范围内的海,政治意义上的内海。
比一比
请查看《世界政治地图》,找出英国、蒙 古、美国。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国与英国有
什么不同,与蒙古有什么不同?与美国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中国:海陆兼备 (东临大洋、西靠大陆 ) 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 美国:海陆兼备 (东(大西洋)西(太平洋)靠海,
大兴安岭,雪花飞舞; 海南岛上,鲜花盛开。
请你动手用笔描中国疆域轮廓
起点
注 意
请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5个 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哈萨克斯坦
4
2 俄罗斯
5 吉尔吉斯斯坦
6塔吉克斯坦
阿7富汗

中国的概况.ppt

中国的概况.ppt
好大一个家
王瑞秋
好大一个家
好大一个家
王瑞秋
祖国概况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南起曾母 暗沙,北至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上;西从帕米尔高
原,东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处。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 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 千米。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
邻:东北与朝鲜塔吉克斯坦为邻,正
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
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 挝和越南。 2004年末,中国总人口是12亿 9988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 1日。首都是北京。
56个民族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 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 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 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 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 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 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 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 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 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 山族。
• 现辖张店、淄川、 • 年人口出生率为
博山、周村、临淄 五区和桓台、高青、 沂源三县。五城区
山东著名景点
• 1泰山 • 2蓬莱阁 • 3孔府 • 4孔庙 • 5千佛山 • 6大明湖 • 7趵突泉 • 8黄岛 • 9九龙大峡谷 • 10蒲松龄故居
泰 山
蓬 莱 阁
魅力淄博
•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鲁中山地 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北临黄 河,东与潍坊市相接,西靠济南 市,南邻莱芜和临沂市。地理坐 标为东经117°32′至118°31′, 北纬35°56′至37°18′。国土总 面积5938平方公里。市域形态 南北狭长。最大纵距151公里, 东西较窄。最大横距87公里。 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 1108.3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 高差1100多米。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
Renwu,shanshui,huaniao deng,jifa kefeng gongbi he xieyi
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 意。
中国的教育
Xiwang gongcheng
希望工程
Xiwang gongcheng shi tuanzhongyang, zhongguo qingshaonian
界级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 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wushu 武术
taijiquan
太极拳
Taijiquan,shi yizhong wushu xiangmu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
Yeshi tiyuyundong he jiansheng Xiangmu,zai zhongguo youzhe
Xiqu 戏曲
Jinju,zhongguo de guocui,guoju,yiyou
京剧,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
200nian lishi,xiangyu haineiwai.ta xingchengyu
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它形成于
Beijing,shijian shi zai 1840nian qianhou,shengxingyu
liudahui
六大块
dongbei diqu :shengyang, dalian , changchun , haerbin 东北地区(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huadong diqu : nanning , hangzhou, ningbo, xiamen , jinan,qingdao 华东地区(6个):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 huazhong diqu :wuhan 华中地区(1个):武汉 huanan diqu :guangzhou, shengzhen 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 xinan diqu: chengdu 西南地区(1个):成都 xibei diqu :xi an 西北地区(1个):西安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

第一部分中国概况一、地理概况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临国,北有俄罗斯、蒙古,西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南及东南有缅甸、泰国、越南等国,东与朝鲜接壤,东及东南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隔海相望。

首都北京,东距日本东京1310公里;美国旧金山5800公里;西距法国巴黎5090公里;南距新加坡2790公里。

中国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气候复杂多样两大特征。

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依照温度指针,从南到北可划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根据水分条件,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分别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2%、15%、22%、31%。

北京1月平均气温-4.4 ℃,7月平均气温26 ℃;上海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7.9℃;广州1月平均气温13.5℃,7月平均气温28.5℃;西安1月平均气温-0.5℃,7月平均气温26.3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至2002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8453万人。

2002年全国出生人口1647万人,出生率为12.86‰;全年净增人口82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45‰。

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黄淮平原。

二、政治及经济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修宪、立法权,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家主席等主要国家领导人。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最高行政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其下设28部、委、行、署。

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实施市场化管理,资源供应、大多数商品及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及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劳动力得以自由流动,企业自主经营,不受政府行政干预。

《中国概况教程》教材分析

《中国概况教程》教材分析

《中国概况教程》教材分析文/刘佳摘要:在华汉语专业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同时也要了解中国,因此,编写合适的留学生的关于中国概况的教程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选取肖立2009年编写的《中国概况教程》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教材的使用对象,编排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插图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总结教材在这些方面上的优缺点。

最后,提出编写中国概况类教材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概况教程》;教材;分析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133-01《中国概况教程》属于“北大版留学生本科汉语教材·文化教程”系列,肖立编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要介绍中国制度文化,目的是帮助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四方面分析《中国概况教程》,指出本书优劣及改进建议。

一、教学对象许多学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针对性是教材编写的首要原则,赵贤州(1998)指出针对性来源于对教学对象全面、准确、科学的分析。

编写任何种类的教材都有一个针对性的问题,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水平、学习目的和时限等基本问题,并据此来编排教学内容。

《中国概况教程》对教学对象: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进修和自学参考。

本书的教学对象规定的过于宽泛,它没有说明学习本书的留学生应该达到SHK的哪个阶段或已经掌握了多少汉语词汇,对留学生兴趣也没有做出说明。

适用对象的描述和定位不明确,教学对象缺乏针对性。

二、编排体系本书共有4单元,分别是: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社会。

共20章,65节,186页。

整体编排是“单元——章——节”。

整体结构编排是:前言,目录,教材内容。

每一章的开头有“提要”简要总结本章的内容;结尾有三四个“思考题”以及“参考资料”。

每个单元相对独立,章节之间有互相联系,适合编制教学和进修计划,也利于学生对课程作阶段性的总结。

三、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核心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

中国概况教程

中国概况教程

中国概况教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位于东亚。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占中国总人口的约91.6%。

除了汉族外,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景点,如故宫、天坛和长城等。

除了北京,中国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

这些城市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商业机会。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同时也在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着独特的艺术、音乐、戏剧和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等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清明节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生前来学习和研究。

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也在不断改善。

中国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中国是一个和平友好的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关系。

中国支持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灿烂文化和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

中国概况外宣版

中国概况外宣版

中国概况外宣版
(原创版)
目录
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中国的政治制度
3.中国的经济发展
4.中国的文化特色
5.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
正文
中国,全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

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文化特色丰富多样,包括汉字、诗词、书画、戏曲、民间艺术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概况教程>>
13位ISBN编号:9787301150597
10位ISBN编号:7301150598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时间: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肖立
页数:186
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
前言
本书是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的专用教材,也可以作为进修和自学参考。

本书使用留学生易于接受的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文化当中的重要部分——制度文化,比如中国的政治制度、外交政策、金融法规和文化体制,帮助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特点。

本书尝试摆脱以往同类书籍“厚古薄今”,偏重于古代历史文化的特点,对当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

为此,在文字资料和篇章结构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全书基本选择使用了21世纪面世的公开资料,力争反映日新月异的中国的最新面貌。

在面对一些发展变化比较迅速的专题的时候,比如中国的金融业,本书开辟了专门的章节,予以充分介绍。

全书分:“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中国政治”、“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四个部分,共20课。

每个部分的内容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

这种内容安排和结构方式,适合编制教学、进修计划(例如,每个学期学习两个部分),也适合学生对课程作阶段性的总结和讨论。

全书文字内容,依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的生词表和语法项目部分,作了难度和篇幅控制,从而清晰而精练。

从十年以前编写《中国国情》教材至今,全书的各个专题和大部分内容,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锤炼和检验,获得执教同行的一致肯定。

事实证明,这门课程和这些教学内容,正是今天留学中国的外国人最需要了解的部分。

我诚恳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多的“中国通”,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增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对“中国国情”课程建设和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北京大学出版社沈浦娜和张弘泓老师为本书的成熟和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

我个人对书中出现的一切不当和错误承担全部责任。

内容概要
本教材供对外汉语本科教学和进修的中高级阶段使用,也可作为自学参考。

本教材的特点,首先是面向留学生。

以清晰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制度文化。

帮助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特点。

其次,本教材尝试超越以往同类书籍“厚古薄今”偏重于古代历史文化的旧例。

着重对当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

全书分四个单元“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社会”。

共20课。

每个单元的内容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便于编制教学、进修计划,也便于学生对课程做阶段性的总结和讨论。

每单元后还附各类习题,学生可自己检测学习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第一章 中国的国土与资源 第二章 古代历史 第三章 中国的人口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 第一单元练习 第二单元 中国政治 第五章 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政府机构 第八章 中国的国防事业 第九章 中国的外交 第二单元练习 第三单元 中国经济 第十章 中国经济概述 第十一章 农业 第十二章 工业 第十三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的金融与保险业 第三单元练习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 第十五章 中国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 第十六章 人民生活 第十七章 教育 第十八章 中国的科学技术 第十九章 中国的文化事业建设 第二十章 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 第四单元练习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的国土与资源 提要: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国土面积广大,既有海洋也有陆地,地势西高东低,有很多高山和江河,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中国资源的总量虽丰富,而人均数量却很低。

全国划分为省、县、乡(镇)三级行政区划,现有省级区划32个,特别行政区2个。

第一节 地理 一、中国的位置和面积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接近整个欧洲的大小。

是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第一和第二位是俄罗斯和加拿大,美国936万平方公里,是第四位)。

中国南北相距大约5500公里,东西相距5200公里。

如果我们坐飞机,从最东边到最西边,或者从最南边到最北边旅行,至少需要飞行六个小时。

中国的土地,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中国的土地,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包括东5区、东6区、东7区、东8区和东9区五个时区。

为了方便,目前中国各地使用东8区的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

中国的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与14个国家的国土相连,它们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
图书标签中国
版权说明
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