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合集下载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什么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指的是一切事物都会出现矛盾对立,但最终会归于一个统一体。

即:在矛盾对立发展过程中,终将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统一体,从而制约矛盾对立,形成一种更加协调的局面。

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表现形式1、时间变化形式:事物发展中,总伴随着矛盾发展,最终会形成对抗变为合作的完全统一;2、空间形式:在空间中,反向的力量可以互相抵消形成平衡;3、内容形式:一种力量的存在总会主动影响其他力量,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4、物质形式:物质辩证法认为,万物皆有形态而存在,形态是矛盾统一的结果;5、主宰形式: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在众多因素中是最有力的,可以主宰一切。

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源1、自然规律:万物的发展终将会形成矛盾对立,但又要具备相应的统一,以达到最优化状态;2、人为规律:人的行为也满足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即人都想获得最大的利益的同时,需要一定的利他;3、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也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其中在社会上,必须在建立更多条条款达成更多共识,从而进入更统一、更高效的社会发展。

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践1、个人:既要保持自身独立,又要朝着共同进步的方向努力,这就是个人力量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2、组织:组织目标必须是既要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又要维护组织的秩序;3、国家:国家可以通过法治的手段,使社会协调、经济繁荣,从而达到国家发展的统一;4、学术:学术本质上也是一种矛盾分歧的统一,只有不断检讨前人研究、加入新思考、概念,才能实现学术矛盾对立统一。

四、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1、科学性: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科学的根本原理,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2、价值理论: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有效的价值观,从而指导我们做出有效的决策;3、实践性:它可以赋予足够力量,使我们掌握正确的发展方式,从而走向我们想要的未来;4、社会和谐: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可以促进不同组织、国家、个人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简答 论述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简答 论述

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1.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2.行政组织与事业组织的区别3.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4.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新中国行政组织的特点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5.6.行政组织的目标(含义)(作用)7.行政组织外部目标8.制定行政组织目标的原则9.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10.合理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11.集权制的优点12.统率机关的职责13.被统率机关的职责14.完整制(优点)(缺点)15.分离制(优点)(缺点)16.国际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7.创建良好政治环境的措施18.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的措施19.人际关系对行政组织的影响20.产生行政组织摩擦的原因21.建设性摩擦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22.行政组织要创建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23.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应遵循的指导思想24.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作用25.西方传统理论时期行政组织设置原则26.行政组织编制的含义27.行政组织编制设计的基本原则28.行政组织变革的外部原因29.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30.行政组织职能的变革31.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32.简述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33.行政组织变革克服阻力的基本方法34.美国放松规制的措施35.英国改革内容36.日本改革37.中国改革38.目标评估的标准和办法39.目标管理的优点和不足40.行政组织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1.我国行政组织的功能42.结合实际谈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43.奴隶制时期雅典行政组织的特点44.如何正确处理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45.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运用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46.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运用完整制与分离制47.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48.比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行政组织功能49.制度条件对于行政组织的极端重要性50.如何让做到重人和重制度相结合51.比较规制型管理与市场化管理52.结合改革实际,谈谈我国行政组织权力变革的努力方向及措施53.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组织的主要弊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54.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经验1.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阶级性,社会性,权威性,法治性,系统性,主动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题试题简答和论述题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题试题简答和论述题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题试题简答和论述题1.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2-42(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108(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5-124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主要内容有:(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4.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6-167我国《宪法》第33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3)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治之上的特殊公民。

5.简述法律解释的概念与分类。

7-201法律解释是由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学理论对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术语及相关问题所做的说明。

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也叫法走解释、有权解释,指有关机关或者经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限对有关规范性文件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2)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无权解释、学理解释,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作出的学术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适用于法学教育、法制宣传、法学研究等方面,对法律适用也有参考价值。

6.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33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时间、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管理职能: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者的职能。

4、环境复杂性程度: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5、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它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系统,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4个要素构成。

6、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7、决策: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订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法案,对此作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

决策的简单定义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8、5W1H: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o—谁去做?人员When—何时做?时间Why—为什么做?原因Where—何地做?地点How—怎样做?达到目标的方式、手段9、程序:程序是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必须完成某类活动的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活动进行排序。

10、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通过企业目标体系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把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形成一个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相互紧密协作地有机整体。

通过这个有机整体的运转,就能把整个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等各项管理工作协调起来,朝着企业总目标健康地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对立统一规律个人权力与社会资源

对立统一规律个人权力与社会资源

对立统一规律个人权力与社会资源对立统一规律:个人权力与社会资源在社会中,个人的权力和社会资源是一个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规律。

个人权力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具有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社会资源则是指社会为个人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条件。

个人权力和社会资源之间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首先,个人权力和社会资源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的关系。

个人拥有的权力越大,往往就意味着其对社会资源的控制程度也越高。

例如,在政治领域,一些权贵和官员通过其拥有的政治权力,能够获取大量的社会资源,导致资源分配不公。

这种对立的关系表明,权力的滥用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从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其次,个人权力和社会资源之间又存在着一种统一的关系。

个人的权力来源于其对社会资源的掌控,没有社会资源的支持,个人的权力也会受到限制。

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也需要依靠个人的权力来实现。

因此,个人权力和社会资源虽然在表面上有一种对立的关系,但实质上又是相辅相成的。

对立统一规律的存在,使个人权力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变。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权力和社会资源往往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只有在平衡和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综上所述,个人权力与社会资源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规律。

只有通过正确的权力运用和资源分配,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找到个人权力与社会资源之间相互促进的最佳平衡点。

【字数:372】。

透视企业管理的五大对立与统一

透视企业管理的五大对立与统一

系, 发挥 整体 协调 效 应 的最 大化 , 应 该遵 循 以下 两个准 则 。 第一 , 在 战略 中 集权 与战 术 中分权 相 结合 : 第二, 因形 式 而 织、 协调 对立 双 方 , 是 企业 管理 高 效 的 关键 , 只 有 正视 这些 相 对 立 双 方 变化 , 集权 与 分权 弹性 转化
作 为一名 管理 者 并 不是 每项 能力 都优 于被 管理 者 。 在 组织
的管理 , 在于 选择 正 确 合适 的路 径并 以最 短 的时 间接 近 目
标。效果 , 用 我们 的话 说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做 正确 的事 ” , 重点在 于 事件 本 相 互 协调 配合 中 , 管理 者和 被 管理 者 相 互学 习、 共 同进 步 , 身, 在 于 对 目标 的 关注 。从 事 的工作 和 活动 有助 于组 织达 从 各 自身上 学 习优 点 。 管理 者 为更 好 的领 导 , 努力 完 善 自 到其 目标 。 俗话 说 “ 慢 工 出细 活” , 是 效 率与 效果 的二者辩 我 被 管理 者 为更 好 完成 任务 , 不 断提升 自身 能力 , 从 而达 证 关系 比较客 观 的体 现。要想 出 “ 细活” , 出“ 效果” , 就需 要
透视 企业管理 的五大对 立与统 一
周 莉娜 ( 河 南 化工 职 业学 院)
摘要 : 企 业管理组织内部并不完全统一 , 有不可避免 的对立面。 管 权 与 分权 看似 矛盾 , 又 密不 可分 。如 何 整合 二者 之 间的 关
理 者 与被 管 理 者 、 集权 与 分权 、 正 式 组 织 与 非 正式 组 织 、 组 织 与 个 人 和
1 . 3 相 互 促 进 的 关系 正 所 谓 “ 尺 有 所 长寸 有 所短 ” , 人 为先还 是 以组 织 为先 , 会 取得 不 同的结 果 。英 国经 济学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时间、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方案、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决策、鼓励与创新,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管理职能: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者的职能。

4、环境复杂性程度: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5、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开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它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系统,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开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4个要素构成。

6、战略性方案:战略性方案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方案。

7、决策:决策是决策者为到达某种预订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假设干行动法案,对此作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

决策的简单定义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8、5W1H: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o—谁去做?人员When—何时做?时间Why—为什么做?原因Where—何地做?地点How—怎样做?到达目标的方式、手段9、程序:程序是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方案,它详细列出必须完成某类活动的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活动进行排序。

10、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通过企业目标体系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把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形成一个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相互紧密协作地有机整体。

通过这个有机整体的运转,就能把整个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等各项管理工作协调起来,朝着企业总目标健康地开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02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公司产品设计部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该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严密的控制,同时又要争取时间和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采用哪种沟通网络?()A.Y式沟通网络 B.全通道式沟通网络C.轮式沟通网络 D.环式沟通网络2、当企业发现自己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时,主动召回该产品是在实践()。

A.社会响应 B.道德准则C.社会义务 D.社会责任3、依据情景领导理论,当下属有能力但无意愿干领导希望他们干的工作时,以下哪种领导风格最为合适?()A.告知 B.推销 C.参与 D.授权4、在工作设计上,通过增加计划和评估责任而使工作纵向拓展,增加工作的深度。

这种方法是()。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丰富化C.工作多元化 D.工作纵深化5、组织行为学尤其关注的是()。

A.组织中人们的心理状况B.人们的行为在工作中的表现C.人们在工作中的活动D.活动所创造的组织绩效6、企业选择产业中的一个或者一组细分市场,制定专门的战略向此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这是典型的()。

A.增长型战略 B.别具一格战略 C.专一化战略 D.公司层战略7、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概括了管理的四项职能,法约尔(Henri Fayol)则概括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前者与后者相比,有三项职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一项是()。

A.领导 B.协调 C.控制 D.组织8、在不确定情况下,除了有限信息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是()。

A.风险性 B.环境的复杂性C.决策者心理定位 D.决策的时间压力9、()是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适用的职能的人,他认为管理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共同活动。

A.明茨伯格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10、一个人对不遵从上级意图所可能产生的负面结果感到惧怕,这意味着该上司拥有()。

A.强制权力B.奖赏权力C.感召权力D.合法权力二、名词解释11、组织发展12、非程序化决策13、战略14、利益相关者15、领导者(leader)与管理者(manager)16、组织结构17、学习型组织18、领导三、简答题19、1.解释为何学习管理史如此重要。

彼得圣吉的管理哲学

彼得圣吉的管理哲学

彼得圣吉的管理哲学摘要: 彼得·圣吉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他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管理手段与管理目的、管理组织系统与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四个维度全面揭示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取向,深邃而富有内涵,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彼得·圣吉;管理;管理哲学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是“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1 ] ,他在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等方面颇有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先进而独特的管理哲学。

他的管理哲学最大特点在于其善于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出发,以企业的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实践加以概括。

它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问题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问题直指管理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存在的价值,是管理哲学的首要问题。

彼得·圣吉的管理理论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逻辑进路,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的管理本质论,实现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成功结合,对现实的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

1. 彼得·圣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彼得·圣吉是一位理论家,但他首先是一位实践家。

他在在对企业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更新愈来愈快的环境变化使得组织管理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迁,任何企业都得面向未来主动学习,以便将新的知识应用于不断创新的管理。

“最强有力的学习出自直接经验”[ 2 ] (P25) ,彼得·圣吉以十余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了详细研究或联合研究,这些经验直接建构起其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主体的理论体系的基础。

2. 彼得·圣吉的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在理论的定位上,彼得·圣吉先后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与行动密切相关”,[3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种神妙和高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有其具体可行的做法、技巧,与经由不断修炼便能熟能生巧的艺术”[ 2 ] (P17)等著名论断;甚至将其力作《第五项修炼》的副标题都取名为“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最新整理)一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竞聘面试题

(最新整理)一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竞聘面试题

副科级干部竞争上岗面试题集锦-11、请你谈一谈领导者应该怎样对待缺点较多、能力较差的下属。

(1)领导者对待下属应该遵循平等原则,民主原则和宽容原则,有时应遵循主动承担责任原则。

(2)领导者必须真诚关爱全体下属,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犯了错误的或表现较差的应特别关爱,切忌当众申斥,甚至吐露侮辱性言语。

(3)领导者不要断然把下属分成好的和坏的两类,陈云说过,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关键是在于扬其长而避其短,适才适用以及在工作中注意加以培养。

(4)来个换位思维。

几乎任何领导者,过去和现在都在当下属,请为设身处地考虑一下,领导者最好怎样对待他们。

2、个别地方有这么一种现象,批评一个人,反而引起一些人对被批评者的同情;表扬一个人,不但没有形成向他学习的氛围,反而使其受孤立,你如何看待这种反常现象?(1)某些不正的社会风气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耐心说服教育。

(2)领导在这种情况下,要敢于坚持正确看法。

(3)领导要注意表扬和批语的方式。

3、邓小平同志说,领导就是服务。

人们通常又认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权威,如果你是一位副厅级领导干部,你对此怎么看?(1)重点考察对本单位服务与权威的理解。

(2)要树立集体权威,也要提高个人威望。

(3)领导就是服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本单位而言,就是为下属创造最佳工作条件和充分施展才能的环境。

(4)有职务不一定有权威,领导干部树立权威的基础,是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

(5)树立权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

领导者的权威,一定意义上说,也来自于服务,服务越好,无形的权威也就越大。

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单调才能造成最美的和谐。

请你从领导班子建设的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一论述体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互相排斥体现了事物自身的片面性,结合在一起才具有全面性。

(2)从美学角度看:和谐产生于差异和比较。

和君包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变革与创新

和君包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变革与创新
企业不能实现目标, 组织就必然瓦解, 企业不 能满足于个人工作上的动机, 组织也必然瓦解
组织必须在根本上确立起存在的价值与理由, 确立起立身之本
2.本田的“三喜欢”原则
n 造车者——员工 n 卖车者——经销商(客户) n 骑车者——消费者(用户)
3.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n (追求) 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
1.现代企业的“人事理念”
•公正对待职工,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 •职工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 •职工的责任意识与贡献决定了组织的 成长; •对职工提供最好的工作条件; •按照产业社会的贯例, 提供就业保障与 生活保障;
1.现代企业的“人事理念”
•与企业的成功与经济利益相一致, 向职工 提供一流福利与其它人事待遇; •根据职务工作需要, 量才录取并使 用职 工; •根据个性与资质不断地培训人才, 使职工 适用工作; •根据个人功绩与能力, 提供相应的晋升机 会。
成员间的工作行为关系, 是一种社会关 系, 离开了社会机能, 无法统一协调成 员间的工作行为(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 此)
扩大企业内的开放度, 按组织的使命要 求, 确立起组织的正义与成员的公心, 确立起公正的价值观基础, 并不断提升 公正的价值观体系
14.管理合法性的基础
n “目的”上的合法性 n “手段”上的合法性
组织是一种关系, 一种行为关系, 一种协调 的行为关系, 一种协作行为关系
2.协同组织的基本条件
组织的有效性, 涉及组织的目 的同外界环境的关系
组织的能率, 涉及组织成员个 人之间的交换
3.有效性(Effectiveness)
总体目标的实现及其程度 总体目标是非个性化的/非人 格的 总体目标的选择基于某种客观 真实性 必须被共同认可, 产生合力 (具有微分意味)

冲突管理(1)

冲突管理(1)

冲突管理1 冲突概述1.1 冲突的概念1.冲突的内涵在人类社会组织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必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中,人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意见分歧、争论、竞争和对抗,从而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的紧张状态。

这种紧张状态为交往和互动双方所意识到时,就会发生组织行为学称之为“冲突”的现象。

有关冲突的定义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内涵。

其一,冲突是不同主体或主体的不同取向因为对特定客体处置方式的分歧,而产生的行为、心理的对立或矛盾的相互作用状态。

前者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之间的行为对立状态,后者主要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矛盾状态。

其二,管理冲突是行为层面的人际冲突与心理层面的心理冲突的复合。

客观存在的人际冲突必须经过人们去感知,内心去体验,当人们真正意识到对不同主体行为比较中的内在冲突、内心矛盾后,才能知觉到冲突。

因此,冲突是否存在不仅是一个客观性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主观的知觉问题。

其三,冲突的主体可以是组织、群体或个人;冲突的客体可以是利益、权力、资源、目标、方法、意见、价值观、感情、程序、信息、关系等。

其四,冲突是一个过程,它是从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而来,它反映了冲突主体之间交往的状况、背景和历史。

2.冲突的不同观念人们对冲突的观念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变迁的,概括起来分为三种主要观念。

(1)传统观念冲突的传统观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在冲突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观念认为:冲突是群体内功能失调的结果,冲突都是不良的、消极的、有害的,出现冲突是一件坏事,势必造成组织、群体、个人之间的不和、分裂和对抗,破坏正常关系,降低工作效率,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冲突,最理想的状况是避免冲突。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人们常常把冲突等同于破坏、混乱、非理性争斗的同义词,大部分组织和管理者把防止和消除冲突当作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组织协调类面试题

组织协调类面试题

好好看看对你大有好处。

你现在马上能进入新的一个阶段,祝愿你成功!!!最新组织协调类面试题命题思路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由于应试者大多为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缺少组织协调的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回答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

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掌握答题模式,二是组织过程不全,三是次序颠倒,四是参与主体要素(部门、单位、人员等)不全。

一般来说,命题者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出题:1.会议:(1)准备阶段。

①拟写会议方案(会议名称、会议议程和会议安排、参加会议的范围或人员名单、会议预算[场地租金、住宿、伙食、培训、用品、资料、交通]、会场布置方案、后勤保障方案[食宿行、娱乐、资料、用品])。

②拟写会议文件通知及分发。

(2)会议举行阶段。

会议签到,资料分发。

会议用品、食宿和娱乐。

围绕会议精神开好会议。

会议简报、纪要。

(3)会议监督和落实。

2.调查:(1)准备阶段。

确定主题,制订计划(目的、提纲、表格、问卷以及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工作进度)。

调查人员培训,明确任务、分工协作与方法。

(2)实施阶段。

根据目的,采用方法调查第一第二手资料。

如发现计划的内容和方法不妥,及时纠正。

(3)分析研究总结阶段。

资料汇总、核实,分类汇编。

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4)对整个调查活动进行回顾,总结经验。

3.接待方面:(1)联系对方、了解对方。

(2)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方案。

(3)组织落实部门和人员(吃住、学习、交流、车、场地、布置)。

(4)联系接待,送宾馆。

(5)安排座谈考查。

(6)新闻报道。

(7)安排私人生活。

(8)提前预订往返车票、机票或船票。

(9)纪念品。

(10) 总结。

4.事件安排:如咨询或电话,还有做事情顺序等。

首先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再细讲,讲一个再说自己为什么选这个,讲明理由。

解题套路这类题是有套路的,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不管怎样的会议或者活动等,都可以把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打通转化堵点,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 (2023-2025年)》解读

打通转化堵点,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 (2023-2025年)》解读

打通转化堵点,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解读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在发展目标方面,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D、20252、()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A、产权《3、()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规模达到规定的标准,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

《《《C、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D、劳动环境5、()是指每万人口本国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A、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打通转化关键堵点,激发运用内生动力”的具体措施。

《《A、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7、要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

其中管理是()。

《《《C、基础《《8、价值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A、内部价值9、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D、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自主化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构建良好服务生态”的具体措施。

A、加强组织实施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条件的评价指标。

B、专利发明团队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知识产权是重要的财富,具体表现为()。

《《A、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B、知识产权成为商品和服务价值的重要组成《《《C、知识产权作为资产已经开始纳入国民经济核算《《《D、知识产权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支撑《《《E、知识产权成为投资的重要资本2、下列选项中,()属于部门法。

《《《B、刑法《《《C、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D、行政法《《《E、经济法3、专利转化运用的内因具体表现为()。

行政组织理论精讲六

行政组织理论精讲六

04第四编 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Ø第十章 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自身管理Ø第十一章 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Ø第十二章 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Ø第十三章 当代中外行政组织的改革实践十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自身管理第一节 行政组织设置的一般原则第二节 中国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第三节 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第四节 中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一、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指导思想 【简答】(1)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2)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3)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对立统一(环境与性质相同,组织原则也相同)二、不同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的一般原则 【选择/简答】传统理论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简答】系统权变理论时期1.组织目标的原则2.指挥统一的原则3.层级节制与幅度适中的原则4.权责相称的原则5.授权的原则6.专业分工的原则7.精简节约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2.人与组织平衡的原则3.参与、沟通、激励的原则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动的原则1.系统的原则2.整体的原则3.开放的原则4.封闭回路的原则5.权变的原则1、下列属于系统权变理论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是( )A.指挥统一原则B.稳定性原则C.封闭回路原则D.专业分工原则2、行政组织系统要存在与发展,必须与环境实现信息和能量的互换,这要求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遵循( )A.法治原则B.整体原则C.经济原则D.开放原则1、下列属于系统权变理论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是( C )A.指挥统一原则B.稳定性原则C.封闭回路原则D.专业分工原则2、行政组织系统要存在与发展,必须与环境实现信息和能量的互换,这要求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遵循( D )A.法治原则B.整体原则C.经济原则D.开放原则我国行政组织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简答/论述/案例】(1)服务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根本宗旨。

(2)职能决定原则组织的设置、发展的依据是职能。

(3)统一原则机构设置统一、领导指挥统一、职责职权统一(4)系统原则整体、平衡、开放、形成管理封闭回路(5)效能原则(6)法治原则组织的设置、变更要有法定依据行政组织设置的效能原则的要求 【选择/简答/案例分析】(1)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

(完整)管理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管理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管理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总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智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2、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智能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

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

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即使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3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杰伦。

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4、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人及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能力(概念能力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得思维能力)5、泰罗:贡献:1工作额定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对泰罗的评价:把人当经济人:主要用经济手段进行刺激,局限于基层管理6、法约尔:贡献:1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PPT课件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PPT课件
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来解决。
02
组织与人的对立面
组织的刚性与人的柔性
组织的刚性
组织通常具有明确的结构、规章制度和决策流程,强调稳定、一致性和可靠性。 组织的刚性使得组织能够保持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人的柔性
人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和情感智能,能够灵活应对变化,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挑 战。人的柔性使得个人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发挥自身潜力,推动个人和组织的 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 部的矛盾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 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
组织与人的关系概述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组织 的目标和活动需要由人来完成。
组织与个人之间存在利益关系、 权力关系和信息关系等方面的对
立统一关系。
在组织中,个人的目标和组织的 目标有时会存在冲突,需要通过
培养员工的适应能力
组织应注重培养员工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让 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工作要求。
3
建立创新奖励机制
对于具有创新精神和成果的员工,组织应给予相 应的奖励和激励,以激发更多的创新行为。
05
案例分析
成功平衡组织与人的企业案例
谷歌
谷歌通过强调员工福利、提供宽松的工
持续优化组织与人的关系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减少 误解和冲突。
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满足个人的利益和成长需求,激发个人的 积极性和创造力。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促进组织 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惠普
曾经的科技巨头惠普在近年来经历了严重的业绩下滑和内部矛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员工对管理层的不信任和内部 政治斗争,导致组织与人的关系失衡。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取决于组织的统一决策能力 (在个人目的基础上,按组织目的决策)
4、管理行为的重要性
决策过程合理性的关键在于管理行为 1.确保决策价值前提合理
2.确保决策等级体系合理
决策的两种前提
价值前提(Value Premise) 价值判断/值或不值 (现实合理性/令人满意) 事实前提(Factual Premise)
每个成员都把自己当作组织一员
良好合作意愿的来源
来源于管理行为,即 1. 不以“工作”为中心 2. 而以“职工”为中心
7、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 起源于“人际关系”问题研究 受西蒙理论影响,展开对人的行为研究 70年代后,趋向对组织中人的欲望、动 机、态度、认识、激励、群体行为与领 导方式的研究 并受人力资源理论的影响,产生完整的 理论体系(OB)
3、麦格雷戈的 Y 理论
管理者应象医生一样,按需
要层次理论,去调拨人的行为 不是依靠等级权力,调控人 的行为 根源在于对人的假设发生偏差 (X 理论) 改变管理行为的关键是,调整
对人的假设(Y 理论)
麦格雷戈认为:
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工作本身 能给人带来满足,工作者也会 承担责任。
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自我实现
• • • • • 马斯洛观察自己的孩子/顿悟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格的力量是每一个人成为工作狂 抹煞人格的内在力量是不明智的 改变环境以适应每一个人的成长与 成就的需要 • 知识劳动本质上是自我引导的
马斯洛认为:
• 我们需要的不是改变人格去适 应统一的人文环境,而是充分 发挥人格的内在力量,使每一 个人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
系施加影响
6、决策的等级体系

湖北省长江航道局综合管理岗位(认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湖北省长江航道局综合管理岗位(认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湖北省长江航道局综合管理岗位(认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推动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发达地区部分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明确了对口合作的重点任务。

《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指出,为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与东部城市间既有协作、合作、交流等情况,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对口合作工作期限为()。

A.2022年至2025年B.2022年至2040年C.2022年至2030年D.2022年至2035年【答案】:C2.2022年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工船()在山东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

A.国信1号B.远洋1号C.海角1号D.海监1号【答案】:A3.2021年11月5日10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又称“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发射升空。

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是()A.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B.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25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C.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5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D.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5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1/17【答案】:A4.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旧唯物主义物质观B.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答案】:D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规律的客观性【答案】:A6.与南昌起义相比较,秋收起义最明显的特征是()。

A.放弃夺取城市改向山区进军B.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C.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答案】:A7.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存在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公理,演绎知识体系 (人的思想、感情、欲望=点、线、面)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S.弗罗伊德(F)的精神分析/J.B.沃森( Watson)的行为主义的缺陷
对人的心理研究,必须考虑人的情感、欲 望与主观诉求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 以及自我实现)
核心观念是自我实现 (Self –actualization) (Self-realization)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工作积极性因素调查
满意类因素/工作上的满足/激励因素 (实现目标) (被承认) (工作内容) (晋升) (个人成长等)
不满类因素/难以满足/保健因素 (企业政策与管理) (监督方式) (人际关系) (工资待遇) (保障) (工作作业条件等)
只有通过工作本身才能调动积极性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3、麦格雷戈的 Y 理论
管理者应象医生一样,按需 要层次理论,去调拨人的行为 不是依靠等级权力,调控人 的行为 根源在于对人的假设发生偏差
(X理论) 改变管理行为的关键是,调整
对人的假设(Y理论) 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工作本身 能给人带来满足,工作者也会承担责任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2020/11/30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主讲人
包政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 博导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
一、巴纳德理论 二、西蒙理论 三、组织行为学(OB) 四、德鲁克理论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一、巴纳德理论
• 巴纳德(Barnard)简介 • 巴纳德协同理论 • 组织的定义 • 组织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 协作的意愿 • 共同的目的 • 信息的交流 • 组织存在的两种充分条件
取决于信息交流的技术与能力,以降 低内部日益复杂化的沟通成本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8、组织存在的两种充分条件
组织的有效性,涉及组织的目的同 外界 环境的关系
组织的能率,涉及组织成员个人之 间的交换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两种充分条件的关系
组织的活力在于成员贡献力量的意愿 这种贡献意愿,要求有共同的信念,确信 共同目的可以实现 这种贡献意愿,要求在共同追求中个人的 动机得到满足 组织的有效性是指目标的实现 组织的有能率是指动机满足(为成员个人 提供满足,以维持协作体系的能力)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6、决策的等级体系
等级体系/过程 (计划层面决策 执行层面决策)
等级体系的构筑 (决策机能的分担)
等级体系的贯通 (决策机能的完善)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7、从巴纳德到西蒙
主线是提供一套分析组织 的概念框架(分析工具) 这种概念框架简明得便于应用,同时又可精确地洞察 错综复杂的组织过程(安德鲁斯语)
• 当个人有能力克服环境的限制时协同不可能发生 当协同可望突破这种限制或可望获得更多剩余,协
同过程发生
这种协同过程的持续,取决于成员贡献过程的持续 ,以及贡献的强度
成员能否持续作贡献,取决于贡献与满足之间的对 等交换过程,即个人与组织的交换过程
这种交换过程就是价值的分配过程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4、阿吉里斯的成熟理论
心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组织行为学博士 (知识结构特别适合研究行为科学)
中兴了行为科学
组织的三项基本任务 (实现目标) (维持内部系统进行)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取决于“组织与人”两者在需求上的相互适 应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个性成熟及内在需求
西蒙沿着协作行为、决策(选择)行为的线路,把组 织研究命题,推进到了管理行为
从而开启了组织行为学(OB)的大门 组织行为学又称行为科学,探索主题是“组织的能率” 代表人物,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伯格、利科特与
阿吉里斯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三、组织行为学(OB)
• 行为科学的产生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麦格雷戈的 Y 理论 • 阿吉里斯的成熟理论 •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利科特的管理类型理论 •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 巴纳德的功绩
个人目的是内在的、个性化的、主观的事物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组织与个人的目的(动机)上的差异
• 个人:生理、心理、社交、金钱与权力 • 组织:永续长存或存在的理由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7、信息的交流
共同目的源于共识并形成信念 (信息的不对称如瞎子摸象)
组织的结构、广度与范围取决于信息 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心灵上的 沟通,以及共同的经历
•可分配的价值
• 机会 • 金钱 • 名誉 • 权力 • 地位 • 信息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对有效性与能率的限制
人们在组织中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协 作是常态 (无所不在、难以避免)
并非有组织的努力都是成功的,这是一 种错觉
成功的协作是无数失败记录中的极个别 的特例
组织的不稳定或短命的本原因来自外界 力量
能率与个人动机的满足有关
能率就是个体的能动性以及实际贡献
能率大小与个人动机的满足以及对协同的 信念有关
物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满足 (不满/物质的) (不足/社会的)
创造用于满足动机的剩余
协同过程/交换过程/分配过程
(动态的调整过程)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 协同、贡献、交换与分配过程统 一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1、行为科学的产生
行为研究纳入科学研究领域
天体物理学的科研历程 (古希腊哲学/托勒密体系/正圆) (第谷。布拉赫/观察/椭圆) (开普勒/公转周期平方与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牛顿/行星运行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立方成反比)
西方的科研精神 (斯宾诺沙《伦理学》,用几何学方法写成,1662~75年) (笛卡尔:人类行为可用科学加以解释)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5、协作的意愿
构成组织的是人的贡献意愿或协作意愿, 而不是人手;
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才能予以协调,合 乎组织的行为;
个人作贡献的意愿强度存在差异,组织中 只有小部分人有着积极的贡献意愿,所谓 社会性惰化;
这与组织的物质与社会性诱因不足有关, 产生普遍的不满与不足;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1)有效性(Effectiveness)
总体目标的实现及其程度 总体目标是非个性化的/非人格的 总体目标的选择基于某种客观真实性 必须被共同认可,产生合力
(具有微分意味) 最低限度的有效性
(否则,协同体系瓦解) 有效性与能率有关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2)能率(Efficiency)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6、共同的目的
必需有一个协作目的,协作意愿才能发展起来 (无法要求个人如何作贡献) (无法预测产生预测成果) (无法告诉个人可望获得何种满足)
共同目的是外在的、非个人的、客观的事物 (尽管个人对它的解释是主观的)
共同的目的对个人来说没有直接的意义,对个 人有意义的是组织与自己的关系,即付出与回 报关系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1、巴纳德简介
1886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1906年考入哈佛, 三年后退学进AT&T 1927年任下属新泽西 子公司总经理 1938年《经营者的作用》(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2、巴纳德协同理论
(在个人目的基础上,按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的决策)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4、管理行为的重要性
决策过程合理性的关键在于管理行为 1.确保决策价值前提合理 2.确保决策等级体系合理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决策的两种前提
价值前提(Value Premise) 价值判断/值或不值 (现实合理性/令人满意)
事实前提(Factual Premise) 事实判断/对或不对 (客观正确性/完全正确)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事实判断(决策)的条件
穷尽各方案 (受情报资料/时间限制)
把握各方案的结果 (受知识限制)
比较各方案优劣 (受现实限制)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5、决策的价值前提
决策等级体系/过程充满矛盾 依靠沟通,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心理环境) 使目标设置在合理限度内 在合理限度内对决策体 系施加影响
个体行为--在责任与能力基础上的自律行为(自由 意志与自我节制)
协同行为--超越个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寻求协作
协同体系--基于个性活动的“非个性行为体系” (社会因素是正式组织克服个性障碍的内在力量)
正式组织的内在矛盾 (权威/自治) (独立/从属) (支配/服从等)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3、组织的定义
人的个性存在着向成熟发展的倾向 (被动 主动) (依赖 独立) (单一能力 多种才干) (兴趣多变 专心致志) (服从 支配等)
人的内在不断发展的需求 (个人增值) (贡献被承认) (参与决策) (有作为) (有成就) (自由创造的机会等)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组织成熟及内在需求
组织结构趋向严密 (等级结构) (有序的工作流程) (程式化的沟通体系) (严格的规章制度等) 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受控程度 (影响个性成熟) 导致不满与个性上的紧张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组织与人”的核心命题
科学管理学派忽视人的行为 只有少数人,机械地对待“行为” 人际关系学派,把行为问题从属 于情感关系
核心命题是 组织中人的行为
组织与人的对立统一(2)
3、决策能力的重要性
条件与贡献均衡 组织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