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
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出路一、地方院校转型背景分析(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乃国之大事。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许多地方院校的发展陷入了瓶颈状态,难以取得实际的突破,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绝非幸事。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院校重获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
(二)地方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许多地方院校朝着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这显然不符合现实情况:第一,地方院校的底子薄、基础差,很难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综合型高等院校;第二,我国已經有一批完善的“211”和“985”高校,现在并不缺高水准的综合型院校。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要,也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正确逻辑,地方院校应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近年来,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探索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时期,国家为此出台了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的一系列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的重要文件,在此背景下,地方院校可以说是大有所为。
虽然与重点综合型大学相比,地方院校在学术成果和科技创新方面并不占优势,但相较于高职院校来说,地方院校在专业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
因此,如果地方院校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投入更多的软硬件资源,并且引导教师在制造业领域进行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那么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二、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一)转型发展的总体规划尚需完善1.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缺位。
在地方院校转型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积极引导和推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往往只是一味地鼓励甚至强迫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甚至还为转型院校制定了一个严格的转型时间表。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摘要】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目前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本文从现状分析、问题意识和研究目的出发,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在详细阐述了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相关成功案例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有望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要性、路径、措施、关键因素、成功案例、挑战、应对策略、重要性、未来展望、建议、总结。
1. 引言1.1 现状分析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竞争的加剧,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科研水平等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存在明显差距,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特别是在科研领域,地方本科院校缺乏足够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导致科研能力不足,难以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上仍存在许多传统观念和制约因素,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教育改革的要求。
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导致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不高,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来自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激烈竞争,缺乏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导致学校在学生招生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受限制,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着结构老化、资源短缺、管理滞后等问题,亟需转型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1.2 问题意识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发挥着培养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核心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核心前言如今,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摇篮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随着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地方本科院校也在不断进行转型发展。
本文将会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转型发展的概念、转型发展的核心几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院校,它的前身是专科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和工科类人才。
与国家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门类、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有一定差距。
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地域特色、人文教育、应用型专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转型发展的概念转型发展是指由一个运作模式或经济结构逐渐向新的运作模式或经济结构转化的过程。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它的转型发展意味着从单一的培养技术和工科类人才的教育模式向更加综合、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转变。
转型发展不仅仅是理念和模式的变革,更是一个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
转型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是其转型发展的核心。
学科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科研机构建设等方面,它不仅需要注重本专业教育,还需要关注跨学科交叉,更客观地满足社会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加强学科建设的专业性,同时注重综合性的学科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要建立起一支有着良好教育思想和扎实学术基础的教师团队。
该团队要有着学术创新意识和实际经验,准确把握教育方向,强化教育的实际效果,提高教育特色,建立有特色的本科教育体系。
学生培养模式学生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培养模式即学校的教育模式,它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特色和发展需求密不可分。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实际技能,构建养成教育的有效机制,加强本科生实践教育,充分发掘学生杰出人才,发挥其实际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的思考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的思考【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急需制定有效策略推动发展。
本文从转型的重要性和背景入手,探讨了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问题以及转型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提升被认为是关键举措。
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整体实力提升等结论,指导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加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科研能力,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整体实力提升。
1. 引言1.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在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
地方本科高校是培养地方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是对过去学科设置、教学模式、科研能力等传统领域的重塑和提升,更是对高等教育体系整体水平的重要提升。
只有地方本科高校做好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1.2 转型发展的背景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随着时代变迁和教育需求的变化,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和压力。
而转型发展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地方本科高校也需要顺应改革潮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及路径
地 方本 科 院校 向应 用型 高校转 型发展 的意 义及 路 径
4 .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客观要求
认识误区。其次, 要认识到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当前, 我国的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 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各级各层的职业人 实践决定认识,
3 . 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 等四项职能, 这四项职能可以通用任何类型 、 层次的高校, 但
是不同类型、 层次 的高校对于这 四项的侧重点是各不相 同
毫不相关的, 教 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 是社会用人单位找不到 的。而高校的这四项职能也不是泾渭分明、 服务 、 传承创新的因素, 同样其他职能中也体现 合适的工作人员。正是这种供需错位结构性失业导致大学 学中有科研、 生就业难与社会用工难 , 解决之道就是将社会单位用人需求 其余的因素。但是这四项职能中只能由培养的学生来衡量, 与高校人才培养 目 标紧密联系起来, 高校按照社会用人单位 也就是说学生是衡量高校唯一可靠 的尺度。这里的学生是 他们对社会的服务贡献大小 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 ,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 走上社会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 , 结构性失业问题。当前 , 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为地方经济社会 是衡量高校职能的唯一标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 由高等
一
由于相关机构的护理人员专业程度不够, 而且中医药高校培 养的中医护理方向的人才方面也比较匮乏 , 高校也很少进行 专业的中医护理培训和实践 , 因此该方向毕业的学生工作时 大多选择了西医, 这使得中医临床上的专业护理人员供不应 求” 。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E h 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
到7 6 5万人, 比2 0 1 5 年增加 1 6 万人 , 创历史新高 , 大学生就 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意味着传统的打破。
从心理学角度看,打破一种习惯不仅困难,还会带来不适应,由不适应而导致痛苦,这是转型恐惧的原因之一。
何况转型发展更可能造成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部分高校和部分个人由此失去原有的地位或权力。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地位不高、社会认知度低下,就读高职高专的学生往往是那些高考分数低的孩子,不得已才上高职高专。
从这一意义上看,现有社会认知条件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或职业型,难免会造成无形资产流失,降低其地位和影响。
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基本上都是按照老本科学术型、学科型和研究型模式配置教育资源和开展相应活动的,其转型必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和阻力。
不过,也大可不必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视作洪水猛兽,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并不可怕,远非人们想像得那么复杂。
首先,历史地看,高等教育思想、目标、职能、结构以及培养模式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和一成不变的,其本身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越是到现代,这种变化发展的速度越快、形态越显著。
当代世界各国,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学术型大学几乎很少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应用科技型或者技术职业型。
正如美国教育学家P·阿特巴赫所言:“即便如威斯康星大学这样有名的研究型高校,其内部也开设了诸如会计、市场营销、酒店服务等与业界紧密相关的应用类课程领域”,高校切不可死抱传统学术精英教育理念不放。
其次,要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观念。
国家需要科学家、政治家和各行各业领军人才,需要培养这类人才的研究型大学,但社会更多需要的则是那些务实高效,掌握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本领的实用型人才,需要大批培养这类人才的应用类高等学校。
只要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学有所教和学有所用,高校就能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也就因此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无视社会和市场要求,闭门办学,唯学术和学科教育是从,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受限于地域和资源条件,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还存在一定差距。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进行转型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和转型路径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意蕴。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学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就业率和生源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生源质量。
3. 发挥地方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主要包括提升办学层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挥地方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这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包括提升办学层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挥地方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其转型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转型发展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准转型发展的路径,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外部环境,全面推进转型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的背景地方本科院校是指位于各地方的省级本科院校,是地方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大,地方本科院校在近几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与此地方本科院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难和挑战。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能力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校在学科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招生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地方本科院校亟需转型发展,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学校整体实力较弱。
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方面还停留在传统阶段,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学校在招生和就业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着整体实力不足、教学管理滞后、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为了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学校实力和竞争力。
学校需要加大对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的投入,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学校学科竞争力和师资力量。
学校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学校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提升学校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社会支持
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增 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鼓励行业协会参与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为院校提供行业动 态、职业标准等方面的支持。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认识和支 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
01
设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专项资金,确保转型发展过程中
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
多渠道筹措资金
02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地方本科
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加强经费管理
03
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提
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源保障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 统学科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 需求,地方本科院校需要适应市 场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建设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
转型发展的探索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开始了 转型发展的探索,开设了一些 新兴专业,加强了实践教学,
开展了校企合作等。
师资队伍的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引进了不少高 层次人才,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培养 和管理。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2023-11-10
目录
• 引言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 量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核心
地方本科 院校转型发展 的内涵与核心
一 余 锡祥 ( 江西师范大学 )
术
地方本科 院校是指隶属 于各省 、 自治区 、 直辖 市 , 以地方
是: 学校办学 与地方经 济发展对接 ; 专业设 置与地方主导产业
财政供养为主 , 承担着为地方 ( 行业 ) 培养人才 、 提供服务 的普 对接 ; 人才培养 目标与行业需求 对接 ; 人才 培养 规格与工作 岗
( 二) 转 型 的 内容
转型具有两层含义 ,即教育类 型转 型和教育机构类型转
高职本科 、 技术本科 、 应用技 术大学 等。 这些疑 问反映 了当前
地 方本科院校对转型 内涵没有深刻领 会 ,而政府对转 型发展
型。 高等教育类型的核 心是教学计划 , 正如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的) 的表述 , 其中 5 A又可 细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 。 教育类型是 指将教学计划落实为具体 的课 程体系。教育机构是实施不同 教学计划 的办学机构 。任何一个 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只要实 施 了职业性教学计划 就是在进行 本科职业教育 。地方高等院 校转型发展 的本 质是 高等教 育类 型的转型发展而非形式 的教
业教育决定此类高校应转 型为 5 B , 也 就是教学计划课程体系 教育的, 人 才培养 目 标主要为技术技能型 人 才。
用技术大学不是一个大学名称, 是新型大学类型, 其主要特征 主要是竞
・ 基金项 目: 江西省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 批准号 : 化办学机制。
转型 的 内涵
( 一) 转 型 的 目标 “ 转型” 指社 会经济 结构 、 文化形 态 、 价 值 观念 等发 生转 变。 是从一种范式或逻辑 向另外一种 范式 或逻辑 的转变 ; 也是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将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 提升,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将更加紧密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结合,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
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 进措施。
0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案例 分析
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案例
01
案例概述
某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等方式,实现了从传
统教学型向应用技术型的转变。
案例概述
某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开设了 一批新兴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具体措施
该院校通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开设了与地方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如电子商务、物联网工 程、智能制造等。同时,该院校还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 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地方经济发 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前景 展望
转型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地方产业结构
升级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将更加注 重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地方 产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力,推 动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 值转变。
创新成果
该院校的专业设置创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 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关注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探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指在满足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特色优势和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向应用型、产学研融合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和发展。
1. 推进高质量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应着力提升教育质量,重视专业特色建设,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
2. 推进深度产学研合作,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
依托本地区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3. 促进国际化发展,增强办学国际竞争力。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吸引国外优秀学生和教师,增强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办学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合理定位,找准办学特色和方向,注重本地区服务和创新需求,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
4. 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学校综合管理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管理创新和管理人才培养,强化学校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学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国际化合作、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突破,找准办学特色和方向,为实现高质量教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摘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体现了学校内涵建设和生存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型”,即办学定位“转”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人才培养类型定位“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目标“转”为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为主,培养方式“转”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主,以此找到走出转型中的困境和缓解矛盾的应然举措,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转型发展应用型技术本科是我国当前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建设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值“十三五”发展规划谋篇布局的重要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亟需解决的困境与矛盾,所以明确“转型”的内涵,是促进学校早日实现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办学定位“转”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办学定位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
办学定位的制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认清的位置困惑是关键,既不可能像传统本科高校那样突出高、精、尖,抢占学科发展前沿,又不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停滞不前,所以会出现简单模仿和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要化解该矛盾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走新路。
首先,要遵循本科规律和与时俱进的关系,明确指出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背景下,本科教育不是在专科教育基础上简单增加一年学习,增加一些课程的教育,应是以“学术”为纽带,围绕着学生上大学后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开展的教育。
这样,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都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元素。
其次,要清楚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是我们在定位和路径选择之前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在创新和发展中立足。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坚定服务地方的理念。
紧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扎根临沧、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周边,以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学校。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 涵意蕴及转型路径①
曹 睿
摘 要:本文基于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背景,对转型发展的错误认识进行梳理解析,进 一 步 明 确 转 型 发 展 的 内 涵 意 蕴,并 从 政 府 、学校、企业行业三个层面提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路径。
关 键 词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应 用 型 ;转 型 发 展
(二)误读二:转 为 应 用 型 大 学 就 是 贴 上 职 业 院 校 的 标 签 ,是 “降 格 ”的 体 现
解 析 :转 型 并 非 “贴 标 签 ”,而 是 实 现 错 位 发 展 之 需 普 通 教 育 与 职 业 教 育 本 应 是 平 行 发 展,相 互 补 充,逐 渐 融合的两轨。由于我国普通教育与职 业 教 育 发 展 不 均 衡,国 民普遍用有色眼镜对待这两个类别的教 育,认 为 普 通 教 育 优 于职业教 育。 加 之 许 多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源 于 升 格、合 并 或 转 制,本身办学基础较弱、获取资源的能 力 有 限,一 旦 被 贴 上 职 业院校的标签,更会 在 生 源 与 办 学 中 陷 入 困 境,令 自 身 发 展 雪上加霜。
(一 )政 府 层 面 地方政府应立足区位优势,着眼于区 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转型,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纳入五位一 体 全 面 发 展 的 布 局 中,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与区域产业调 整 升 级 协 同 推 进。 地 方 政府应牵头推动地 方 本 科 院 校、龙 头 企 业 开 展 合 作,围 绕 区 域产业布局、人力资源结构及经济结构调 整 动 向 等 议 题 展 开 深入研 究,将 区 域 政 治、经 济、文 化、社 会、科 技、高 等 教 育 发 展综合考虑,既充分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发 展 对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转型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也要充分发 掘 地 方 高 等 教 育 与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在区域五 位 一 体 的 发 展 格 局 中审视与定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及战略。
探索高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转变和实现路径
探索高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转变和实现路径推动高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这是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变革转型的必然选擇,对于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高校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道路。
一、高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转变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打破惯性思维,以实施特色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引领,育人为本、提升内涵、协同创新、彰显特色,激发办学活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1.高校治理结构由党委领导向教授治学转变高校要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在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内部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确立专家教授在治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保障教授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的体制机制,发挥专家教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以及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专家教授在民主办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高校办学目标由规模扩张逐步向质量提升转变高校要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校的生命线,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首要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力、能力、素质与技能作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指标,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信息技术等最新媒介推动教学改革成果,真正由规模扩张逐步向质量提升转变。
3.高校办学定位由趋于同一向特色发展转变高校要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内涵建设作为高校竞争的主线,把转型发展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把促进跨越发展作为高校取胜的筹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定位和特色。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及内涵建设思路分析
而下文将从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探讨高校转 型发展之 实践路 径。
1 . 加 强校 企 合作 ,科 学 推 行 双 赢 机 制
于 地 方 高 校 而 言 ,建 设 实 践 教 学 基 地 是 高 校 转 型 发 展 的 关键 所 在 ,
用型办学 能力和经验 不足 、应用 型办 学认识模 式较模糊 、应用型办学 经 是 实 现 发 展 持 续 性 的 重 要 路 径 。
结 合 大 量 文 献 与 资 料 ,所 谓 地 方 高 校 转 型 发 展 在 某 种 层 面 上 看 ,其
首 先 应 明 白 的 是 地 方 高 校 转 型发 展 的 必 要 性 及 其 在 转 型 发 展 过 程 中
所面 临的问题 , 归纳起 来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 即服 务能力不强 、 题看 待其发展的基 本情况 ,更全面 、更系统。 1 .明确 转 型 发展 目标 自2 0 1 3年地方 高校转型发展工作 正式提 上议 程后 ,地方高校转 型发
实施 转型发 展战略 。从实 际调查 中了解 到的情况看 ,大部分地 方高校转 型发 展 目标 已明确 ,已深 知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时 经济进入 “ 新 常态”后
的必然趋势 ,即目标 是为了培养 更多素质较高 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 , 在转型发展 中还不断对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 , 间 同质化发展 的情况 出现 ,有力减 少了高校学生毕业后 的就业压力 。
在 这 一 认 识 基 础 上 ,就 容 易 理 解 高 校 转 型 发 展 内 涵 了 。 地 方 高 段 中 可 看 出 ,要 想 解 决 以上 问 题 ,地 方 高 校 便 需 要 根 本 在 于 遵 循 社 会 发 展 轨 迹 ,不 断 超 越 与 突 破 自身 发 展 危 及 ,最 终 目的
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
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
地方高校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给国家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可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素材,而地方高校发展可以为这些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支持机会。
通过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可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以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为本地贡献力量
地方高校发展可以为本地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当高校建设完成后,就可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为本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提高教育质量
地方高校发展可以更好地提高当地教育质量,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不受地域限制,从而改善当地教育质量,进而提高国家未来发展的水平。
二、结论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本地社会贡献力量,提高国家未来发展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
当前,经济新常态趋势和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推动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从传统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
“如何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关注微观层面转型的具体措施,亦需要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文本,只有明确其政策背后蕴含的关注点及关注度,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才能在政策指导下,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所以本文从颁布的政策文本入手,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发展进程及对政策文本中的高频共性词和特色词,旨在从教育政策文本视角,明晰“转型”涵义,提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发展进程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经历了由问题关注到出台国家层面的专门政策,再到地方响应国家政策,配合出台相关地方实施意见的发展历程。
(一)国家:从问题关注到出台专门政策
“地方高校转型”最早出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的政策文本中,《纲要》指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此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
2021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1年)》从对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方面,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同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并对其转型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做出了明确要求。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
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
可以看出近几年“地方高校转型”问题得到了关注,但相关政策只散见于一些国家层面政策文件中,并没有形成专门的政策文件。
2021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发布,标志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了专门的政策依据,该《意见》明确指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推进机制等内容。
总体而言,国家层面关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要求的政策文本如表1所示。
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第一,从202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最早提出“地方院校转型”后,其问题一直在其他政策中被附带性地关注和强调,直到2021年10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地方高校转型”由问题关注上升为出台专门政策。
第二,相关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在转型要求方面,旨在完善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在转型对象方面,主要涉及普通地方本科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在路径方面,主要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方式。
(二)地方:响应国家政策,配合出台地方实施意见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一些地方也积极落实,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建设。
截止到2021年3月16日,共有10个省颁分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上了行动日程,推进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见表2)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中高频共性词及特色词
为深入挖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文本内含的关注点和关注度,了解该政策文本中言说事物的频率次数如何,言说事物的内容如何,运用ROST Word Parser词频分析软件对11份专门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从高频共性词和特色词两方面着手来分析各
个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
(一)高频共性词
通过选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件中出现频率最高并能体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特点的10个实意词,对每份文件的10个高频词进行排列,找出11份政策文本中的高频共性词,其统计结果如下(见表3)。
1.“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工作重中之重。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专业”以超高顺位以及出现频率,充分突显了地方院校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专业”,主要涉及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两方面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强调应用性本科专业的增设,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结构发展趋势,能够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在专业建设方面,突显地方(行业、产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专业集群的建设问题。
地方高校“专业”必须与地方“产业”对接,所以“产业”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现9次,充分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其的高度关注。
2.“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建设的关注点。
“人才培养”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现9次,充分体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关注点在于“人才培养”,反映了当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问题,所以为解决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从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四方面着手,在人才培养标准方面,强调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在培养方案方面,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意在培养人才的整个过程渗透贯彻“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思想;在培养内容方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出面向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所以“技术”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现6次,这也侧面回答了地方本科院校为什么需要面临转型改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原有的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技术,没有成为应用型人才,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应用型人才,所以出现了人才市场
的供给矛盾,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需要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培养出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在培养途径方面,强调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在合作方式、教学、课程、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协同育人。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涉及的多方主体。
“企业”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现7次,“行业”出现了5次,“学校”出现了6次,反映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工作涉及多方主体,其转型工作的推进已经不是高校个体的事务,而是在充分发挥高校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需要外部行业部门、企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合作,离开了“企业”和“行业”,地方高校转型工作是无法顺利推行的。
其政策高度关注的背后反映了当下地方本科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业、企业之间缺乏长效合作和联系。
即在地方高校与外部关系上,需要关注高校加强与产业、行业的关系,所以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现有存在的高校、企业和行业之间的问题,加强高校、行业和企业的关系。
一方面,高校在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能够帮助高校了解地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培养出满足行业或企业需求的人才,实现互利共赢。
只有这样,地方本科高校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破茧成蝶。
4.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要“教师”。
“教师”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现7次,反映了在地方院校转型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对“教师”群体的关注,主要内容包括了教师结构、教师聘任、教师培训三方面的内容,在教师结构方面,调整原有单一的教师地位,注重“双师双能型”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教师聘任方面,改革教师聘任聘用制度,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教师培训方面,意在通过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群体的素养。
简而言之,即强调教师群体的“引进来”“走出去”,即一方面需要地方高校教师应该“走出
去”,参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参与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课题的研究和技术研发,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引进来”,聘请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术及管理人员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为教师群体注入新鲜血液。
5.地方院校转型需要“机制”。
“机制”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现6次,反映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机制”的支撑,在学校之外的环境中,需要考虑市场机制,需要推进“产学研”落实,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万众创业的一体化发展机制。
在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之间,需要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和治理机制。
在学校与学校之间,需要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打破现有“天花板”局面,搭建人才培养机构的“立交桥”;在专业建设方面,需要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产业)指导,依法设置应用性专业的机制;在学校经费方面,需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办学,多渠道拓宽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