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该如何检查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方法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方法听觉诱发电位测试(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AEP)是一种用于评估听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
它通过记录大脑对声音刺激产生的电生理反应,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听觉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与听觉相关的问题。
AEP测试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电极贴附在头皮上记录脑电图(EEG)的方式。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佩戴耳机,然后听到各种声音刺激,例如点击声、脉冲声或纯音。
这些声音刺激会引起大脑特定区域的电活动,同时被电极记录下来。
AEP测试通常包括多个不同的测试项目,如以下几种常见的听觉诱发电位测试:1. 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简称ABR):ABR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听觉神经通路的功能,可以检测到从内耳到听觉脑干途径的电活动。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在静音环境下佩戴耳机,并听到重复的点击声或纯音。
通过记录下来的电活动,医生可以评估听觉神经在不同阶段的功能是否正常。
2. 诱发电位反应(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CAEP):CAEP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大脑皮层对声音刺激的处理能力。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在静音环境下佩戴耳机,并听到不同频率或强度的声音刺激。
通过记录下来的电活动,医生可以评估大脑在接收和处理声音信息时的反应情况。
3. 声音诱发电位(Speech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SAEP):SAEP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大脑对语音刺激的处理能力。
测试时,被检测者通常需要在静音环境下佩戴耳机,并听到不同语音刺激,如单词、句子或语音片段。
通过记录下来的电活动,医生可以评估大脑对语音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AEP测试可以提供有关听觉功能的重要信息,对于诊断听觉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常有帮助。
例如,ABR测试可以用于检测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诊断耳聋的原因,以及评估婴儿的听觉发育情况。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诱发电位(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用电磁刺激相应脑区,记录电极放置于拇短展肌、 胫前肌等肌肉表面,记录运动诱发电反应。一般在 肌肉放松状态下记录。某些患者松弛状态下引不出 电位,可采用随意收缩激发出电位来检查。对癫痫 及脑出血病人应慎用磁刺激。
常做的检查内容
一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二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三 视觉诱发电位
四 运动诱发电位
第五节 诱发电位OBJECTIVE学源自掌握:诱发电位常做的检查内容
习
目
熟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标
了解:诱发电位检查技术的基本要求、方法
及注意事项
概念
1.概念:诱发电位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内在或外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 物电活动。 2.常用的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运 动诱发电位。
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 VEP最有价值之处是发现视神经的潜在病灶,视神 经病变常见于视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PRVEP异 常率可达89%;VEP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也很有意 义。
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 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协助诊断 多发性硬化及运动神经元病;可客观评价脊髓型颈 椎病的运动功能和锥体束损害程度。
壹、概述
一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也称为体感诱发电位, 临床上最常用的时短潜伏时体感诱发电 位,简称SLSEP。贴电视波形稳定,无 适应性和不受睡眠和麻醉药的影响。刺 激阈值一般用感觉阈以上,运动阈以下。
• 主要反映躯体神经通路的功能状态。
壹、概述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利用短声刺 激双耳,在头颅表面记录到听神 经至脑干的电活动。
贰、常用的检查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作者:李江雁陈红云杨玲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整理我院2003-2009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病例资料,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听神经及脑干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17-02BAEP是应用计算机叠加技术检查听神经功能状态的重要检测手段。
可准确记录声刺激后听觉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电反应,通过该检查可显示脑听神经的功能状态,使脑部原有的潜在电活动暴露出来或已有的电活动得到增强。
BAEP通常有6~7个波组成。
Ⅰ和Ⅱ波为周围性听路反应波,其后各波代表听路中枢段反应电位,Ⅵ和Ⅶ波则进入听觉皮质中枢。
周围性听路损害时表现为Ⅰ波缺失或潜伏期延长,听中枢通路脑干下段损伤表现为Ⅲ波缺失或潜伏期延长,Ⅰ-Ⅲ波间期延长,而脑干上段听路损伤Ⅴ波消失或潜伏期延长,Ⅲ-Ⅴ波间期延长,由此可以判断听通路损害部位[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组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弥漫性受损,病变可涉及大脑、脑干、脑膜、小脑等,导致部分患儿听觉功能的损害。
对于脑干损害,单纯的脑电图检测不能准确地反映脑干功能,即使颅脑磁共振成像可对脑干损伤的形态改变进行评估和临床诊断。
但对脑干的功能评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是首选、客观的电生理检测方法,可尽早发现听觉系统功能损伤。
本文对39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了BAEP的检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脑电图检测和颅脑磁共振成像等证实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9例,男24例,女15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朱荣志(一)刺激技术和参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的刺激形式,临床常用为短声(click)刺激(click咔嗒声的实际频率取决于耳机、扬声器与患者外耳、中耳情况,常用耳机频率在2KHz或4-7KHz;人耳低强度短声兴奋区在2-4KHz,高强度者在2-8KHz)。
短声的极性分为疏波短声和密波短声,临床常用疏波短声,因其I波较高,易于辨认。
刺激强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为听力级(HL),是就一组听力正常青年受试者,对刺激声的主观反应阈的平均强度;二为感觉级(SL),是受试者单耳刺激的主观阈值强度。
对于听力正常的人,同一声强的SL和HL所检侧的BAEP,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听力不正常的人,则必须用SL校正。
临床常用声强为60~80dB (Sl或HL)。
刺激速率的范围应包括0.5~100次/s,常用11~31次/s。
刺激顺序一般采用单耳分侧刺激。
另外,临床上要用低于刺激声30~40hB声强的白噪声掩蔽对侧耳。
(二)记录技术和参数:经频谱分析,BAEP的优势高频在1000Hz左右,因而滤波带通高频止点至少为2000Hz,最好为3000Hz;低频截止点用100或150Hz,以滤去背景慢波,分析时间10~20ms,平均叠加1000次,如在病理情况下波幅降低,则可增加到2000次或更多高。
在电极安放上,记录电极一般采用表面电极,置于头顶(Cz)或前额(FPz)均可。
以刺激的同侧耳垂(Ai)或乳突(Mi)为参考,导联组合法通常用两导:C z-Ai(Mi)和Cz-Ac(Mc),增加对侧耳部为参考的目的是,该导联可记录到II-V波,且波IV、V波分化比较清楚,有助于分辨Cz-Ai导联的V波,也可间接提示产Cz-Ai导联I 波可能位置。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发生源(附图-ABR各波来源示意图)波I产生于与耳蜗紧密相连的一段听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或为与毛细胞相连接的听神经树突的突触后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中的应用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中的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指给耳高频短声刺激后在大脑皮层记录到的电位,临床广泛用于颅脑肿瘤的手术监测中,术中通过对潜伏期和波幅的监测,对帮助术者保护神经功能及判断预后脑干功能有重要价值。
术中神经功能监测是指在手术中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对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其中监测是指在手术全过程进行1次、2次或更多次的不连续的测试,以达到鉴别神经功能障碍的目的。
术中电生理监测可对大脑皮质功能和(或)多种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进行连续实时检测及评估,可及时发现缺血性并发症所致脑功能损害,了解神经传递过程中电生理信号的变化,了解脑组织代谢功能的改变,以及脑部血液灌流情况,从而有效地协助手术医生,全面了解麻醉下患者神经功能的完整性[1]。
术中监测一般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自由肌电图的监测,其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常用的手术监测手段,特别是在脑干、皮层占位、听神经瘤及面神经手术中。
临床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种客观的、方便的检查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外科、脊柱外科、骨科、妇科和耳鼻喉科等的手术术中监测。
近几十年以来,由于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术中监测应用,已逐渐成为现代临床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欧美等国家已经立法,成为神经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开展稍晚一些,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神经电生理检测能客观、有效地判断处于术中危险状态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减少神经副损伤,提高手术治疗质量,故得到更多临床医生的关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起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由Jewett[2]在1970-1971年首次报道,是从颅外记录到的潜伏期在10 ms以内的电位波形。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反映听神经至脑干段的电位,由于各个波的来源都比较确切,因而成为评价脑干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
测量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测量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大脑皮质诱发电位(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s,CEP)是一种记录和分析大脑皮质反应的电生理技术。
它通过刺激外部或内部刺激源,如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等刺激,记录大脑对刺激产生的电位变化。
该技术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用于疾病诊断、手术监测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等领域。
测量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等。
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首先是视觉诱发电位(VEP)。
VEP是记录和分析大脑对视觉刺激产生的电位变化。
通过让受测者观看特定图像或接受光刺激,测量和分析大脑对刺激的反应。
VEP广泛应用于癫痫、视觉障碍、脑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其次是听觉诱发电位(AEP)。
AEP用于记录和分析大脑对听觉刺激的电位变化。
通过让受测者接受声音刺激,并记录和分析大脑对刺激的反应。
AEP被广泛应用于听觉系统疾病的早期检测、听力损失的评估以及中枢性耳聋的诊断。
第三是体感诱发电位(SEP)。
SEP用于记录和分析大脑对触觉和体感刺激的电位变化。
通过对受测者进行触摸、电刺激或热刺激,记录和分析大脑对刺激的反应。
SEP在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和感觉异常等领域的诊断和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最后是运动诱发电位(MEP)。
MEP用于记录和分析大脑对动作刺激的电位变化。
通过对受测者进行运动刺激或经颅磁刺激,记录和分析大脑对刺激的反应。
MEP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脑卒中和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康复评估。
测量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的方法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如EEG设备(Electroencephalography)和其他刺激装置。
baep判断标准

baep判断标准
"BAEP" 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评估听觉神经传导功能的检测方法。
BAEP检测可以分析听觉神经在听觉刺激下产生的神经电位,用于诊断听觉神经及相关疾病的功能性状态。
在BAEP检测中,通常会观察和分析不同的波形特征,以判断听觉神经的传导是否正常。
一般来说,BAEP检测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波形识别:观察和识别出各个特定的波形,如I、II、III、IV、V波,以确定是否存在正常的波形。
2. 潜伏期:测量不同波形的潜伏期(即波谷到刺激起点的时间),判断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3. 波幅:观察波形的振幅,评估是否存在异常。
4. 对称性:比较两侧听觉神经传导的情况,判断是否对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BAEP检测判断标准,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实验室和设备有所不同。
脑干诱发电位

主要共识是来自下丘脑附近。 ■ VI,VII波:提出起源于丘脑
ABR测试临床意义
■ 婴幼儿听力筛查 ■ 蜗后病理鉴定(听神经瘤、前庭神经瘤) ■ 术中和麻醉中监测(防止神经功能障碍和预防术后听力损失)
互动时间
■ 大家看报告看什么的? ■ 耳蜗毛细胞病变,ABR能测出吗? ■ ABR能预估神经通路哪个环节的问题吗?
临床分析指标
■ I,III,V波的峰潜伏期及振幅(75dB下I波潜伏期1.3~1.8ms, III波潜伏期 3.6~3.9ms ,V波潜伏期5.4~5.8ms )
■ I~III(《2.5ms),III~V (《2.2ms),I~V (《4.5ms),波的峰间期 ■ 两耳V波峰潜伏期的I~V波峰间期差((《0.4ms),) ■ 各波的重复性
■ 听性脑干反应不受受试者不同意识状态(清醒、睡眠、昏迷、镇 静剂或麻醉等) 的影响。检查过程对受试者无损伤,不使其产生痛苦,所以不需要对受者使用镇 静剂或麻醉,可让其牌较舒适的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可 以入睡。
■ 能引起ABR(V波)反应的最小刺激声强度称为ABR的阈值,临床常用听性脑干反应 阈值反应映2K-4KHz频率的听力情况。
听性脑干反应波形的来源
■ I波:是由第八对颅神经远端部分的复合听神经动作电位产生的,这种反应被认为 来自第八对颅神经(第一级神经元)的传入神经在离开耳蜗进入内听道 的活动。
■ II波:由近端第八对颅神经进入脑干部分的活动所产生的电位记录 ■ III波:起源于在耳蜗核神经元或者附近的第二级神经元活动。 ■ IV波:常与V波一起组成波峰,被认为是来自脑桥第三级神经元活动,其大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该如何检查
导语:很多的脑部的疾病的检查都是需要进行相应的电位的检查的方法来检查的,因此很多的患者出现了脑干听觉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注意患者应该及时的
很多的脑部的疾病的检查都是需要进行相应的电位的检查的方法来检查的,因此很多的患者出现了脑干听觉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注意患者应该及时的治疗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安全的问题,避免因为脑干的疾病从而影响到患者的身体的健康和安全,那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该如何检查?
要确定一下,是否有遗传因素,孩子出生时是否缺氧,是否早产,母亲怀孕期间是否用药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听力受损,不知你孩子是否有其中一个因素。
不能单一的靠听力筛查来断定听力是否正常,但是你也做过脑干基本上的听力应该是有点问题。
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都是治疗不了的,可以在生活中多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比如愣神,扭头,眨眼等都是听到的表现,看孩子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孩子还在发育的阶段,你可以等孩子3个月大时再检查一次脑干和40HZ中潜伏期,就可以确定孩子听力是否正常了。
但是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等3个月大时听力还是不好的话尽早佩戴助听器来补偿她的听力损失,抓紧时间教孩子认识声音,学说话等一系列事情。
孩子5个月大时就可以佩戴助听器了,越早越好。
正常情况下,波Ⅱ与波Ⅰ,或波Ⅵ与波Ⅶ常融合形成复合波形。
判断标准:正常标准:双耳均有典型的图像曲线,波形完整,分化清楚,重复性好,且Ⅰ、Ⅲ、Ⅴ主波出波率100%、PL及IPL在本实验室同龄正常范围。
因此检查结果不仅仅看Ⅴ波反应阈值,还必须参考Ⅰ、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