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音乐教育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发展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发展作者:陈浩轩王宇诗王涛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07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专业的大量音乐学院出现,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且师资力量逐渐强大,新中国音乐教育无论从规模或规范来看都逐渐越发壮大。
关键词: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发展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1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演进中国音乐历史的进程,实际上是以古代的炎黄部落所组成的“华夏集团”为中心,与其四周部落或民族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古早有“四夷之乐”。
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黄翔鹏先生就早已提出一个著名论断:“我认为,历史上经历过以钟磐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世俗乐阶段……”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三种不同音乐形态,而对于音乐教育方面,早在西周时期,儒家代表孔子对于音乐的发展以及教育就有了深刻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所推行的礼乐制度,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使得音乐成为一种教化作用。
其一将音乐的使用分为等级,在规模和排列上都有着严格的划分。
体现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得随意僭越。
其二在音乐场所也规范了使用,在什么典礼演唱、演奏什么乐曲,甚至每一部分的调性都有着规范性。
此时西周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巩固王室的阶级统治,防止奴隶反抗。
“德音”与“和”是当时雅乐审美标准的重要准则。
西周当时出现大司乐是我国古代史上最早记录具有较为完备的音乐教育机构,其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以教授“雅乐”为主要内容,是为了贯彻“礼乐治国”的思想而设立的音乐教育机构。
而后孔子兴办“私学”,以“六艺”作为传授的主要课程,这是古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制度与模式的变革。
并且“有教无类”将范围扩大至平民。
从“学在官府”到孔子兴办“私学”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形态转变中音乐教育领域发生的时代面貌变化。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丰都县平都中学校蔡剑锋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在什么事业上我都将一事无成。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从古至今乃至全人类都离不开音乐。
人类的文明,人类的进步更离不开音乐教育。
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普及的一种音乐教育途径。
所以,音乐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音乐是可学可不学的一门课程,而语文、地理、历史、英语等课程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是必修课。
在科技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育理念面临挑战,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成了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1、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①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音乐文化可考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
根据最新资料,1986—1987年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计18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七音孔骨笛用简单指法即可以吹奏出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
根据10个墓葬的发现,均有骨笛作为培葬物,说明音乐活动已有一定普遍性。
②商代音乐文化已发展到较高水平,音乐被统治阶级用作享乐及祭祀的工具,音阶的观念已经成熟,于是有编馨、编钟的出现,能以较大声响演奏出简单的曲调。
③西周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的专业音乐文化,有许多受到严格训练的专业乐师,进行传授、表演等音乐活动,歌唱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器乐在这时期获得较大发展。
④短暂的秦王朝揭开了封建大一统的序幕。
它虽然在音乐文化的发展方面并未留下很多业绩,却给音乐思想以及音乐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印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体现了民族音乐大融合的特点。
浅谈音乐教育哲学观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体现
浅谈音乐教育哲学观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体现教育哲学是近代哲学进一步分化的产物,也是教育学科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教育哲学在与传统音乐学科的进一步交融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衍变,从而形成当今音乐教育研究方向崭新的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哲学。
本文将通过音乐教育哲学视角来阐述音乐教育哲学观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体现。
标签:音乐教育哲学观;声乐教学;体现一、三种音乐教育哲学观著名的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Bennett Reimer)在曾提出:音乐教育哲学是关于一个领域的本质和价值的一整套根本信仰。
一个专业领域需要一种哲学观念的支持与指导,在音乐教育的实践当中同样也需要正确的哲学观念的支持和指导。
在不同的音乐哲学观基础上有不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下面将介绍与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1.审美论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空间竞赛,美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在这种形势下,雷默、阿兰·布里顿等音乐教育理论家先后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审美范式,并要求扩大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审美教育从70年代开始在美国成为扩大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效益的主导思想。
雷默等人所倡导的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是审美论哲学观的主要内涵。
雷默将“感觉”与“思维”放在同一个高度来谈论,他认为“人类所有体验都充满了主管感应。
从生到死,人的每个行动,每个思想,都充满了感觉。
感觉对于人生,犹如空气对于人体:没有感觉的人生就想没有空气一样难以想象。
从根本上讲,“审美哲学”是“形式—自律论”的一种延伸。
它注重对音乐作品内在的、“艺术性”的审美体验,认为审美体验并不提供功利目标,体验仅仅源于它自身。
2.功能论随着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问题、新经济形势等问题的出现,音乐的社会功能价值开始被重视关注。
“走向功能音乐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又开始成为一种呼声。
保罗·哈克是现代西方功能论哲学观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必须深思审美教育中许多尚未认识到的潜在期因素。
浅谈传统音乐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传统音乐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学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的最重要基地, 适时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 启发他们理解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关键词传统音乐素质教育作用一、对传统音乐的认识二、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现状在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音乐欣赏课,是近几年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美育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需要。
在现代教育家的眼里,音乐是完善人类道德最佳的教科书,没有音乐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实践证明: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全面开发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在新的历史时期,音乐更被赋予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重任,因此,在普通高校为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讲好音乐欣赏课就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然而,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传统音乐的教育, 不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都不容乐观, 许多高校都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忽视了传统音乐等艺术素质的培养, 音乐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活动, 更多的高校音乐欣赏课成为流行音乐欣赏课,完全忽视了高校音乐欣赏课的真正意义, 音乐教育也因此而流于形式, 目前全国高校的音乐欣赏课还没有统一的教材,这也更加阻挡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
三、音乐欣赏课的作用大学生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不能只是接受重要的知识教育从而忽视了素质教育。
而音乐鉴赏课也是我们培养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些优秀的音乐拥有者美好的、向上的情感、品质、精神。
特别是在课堂中所选出来的音乐能在我们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例如,古典音乐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我们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许多。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理念张馨月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理念张馨月发布时间:2023-04-21T02:48:14.737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4期作者:张馨月[导读] 音乐教学是美育教育贯彻和渗透的一种主要方式,音乐教育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论和技巧有更扎实和全面的掌握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理念张馨月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 524000摘要:音乐教学是美育教育贯彻和渗透的一种主要方式,音乐教育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论和技巧有更扎实和全面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深度分析和欣赏,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情感美和风格美,从而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整体素质。
所以,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美学能力和个性素质的提高上,用一种以音乐实践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创新,从而达到将音乐教学与美育的深层次融合的目的,让学生的感性表达、理性认知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了这门学科所具有的美育和道德教育的价值。
关键字:中小学音乐;美育;实践对策因为中小学音乐课包含了很多音乐门类,在音乐的练习过程中,让孩子得到很好的美育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孩子的美育思考能力,提高孩子的美育鉴赏能力,引导孩子去感受美,去评价美,去创造美,从而达到音乐教学与美育完美结合的目的。
与此同时,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中,教师要将以前那种指导学生模仿唱歌和反复唱歌的传统教育方式进行转变,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良好品格以及激发创造美的思维方式上,从而实现以美育德为作用,造就一个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学生,从而更好地展现出音乐课程的美育及育人作用。
一、对中小学音乐课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是美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小学的校园活动中,音乐美育更是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日常音乐课上,老师通过美育的方式,巧妙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师个人丰富的感情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音乐学习,使得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
99教育学苑浅谈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摘 要】【中国的古代音乐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而音乐教育自古以来更是备受重视。
本文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粗略的介绍,举出其在社会中应用的例子并进行明确的释义,由此引出笔者对此的一些看法,最后阐述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对古代以及当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关 键 词】【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 影响 启示 应用 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自古以来它就为广大的统治者和文人贤士所重视。
统治者不但重视音乐教育思想,而且还使之与治国相结合,在管理国家和人民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人学者则从未停止过对音乐教育的发现、探索与总结。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思想、体制与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与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息息相关。
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历史经验、思想体系,也同样散发着璀璨的文明之光,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人文价值”。
在多元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它将更加发挥着它应有的价值,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古代音乐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的音乐教育起源于音乐在人类中产生之时。
“乐”在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而音乐教育活动也随着音乐活动的进行而产生。
从《吕氏春秋·古乐篇》关于“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历史传说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昔日葛天氏之民手操牛尾,踏着脚步,合着节拍,载歌载舞的情景。
此时,大人和儿童耳濡目染,自然接受了音乐教育。
这说明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已有专事音乐教育的现象。
狭义的音乐教育指的是在学校里进行授课的音乐教育。
学校形成于氏族公社末期,“成均”则是较早产生影响的学校之一。
汉代学者郑玄指出,“成均”一词出现于五帝之时,为当时学习的名称,其对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众所周知,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和谐、文化高度繁荣发展的现象,学术空气非常活跃,特别是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儒家的音乐教育,包括孔子、荀子、孟子等人都提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
浅谈我国古代音乐教育
浅谈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作者:李瑞娟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9年第03期摘要: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其历史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论是菁华,还是糟粕,作为一面历史的镜子,能成为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古代音乐教育中图分类号:J609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103-001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不仅属于人类文明史上发达最早的民族文化教育,而且还具有世界文化史上最悠久的教育传统。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4000年,称得上是悠悠文明古国,那么,对于有大约8000年可证的音乐历史而言,其音乐教育的历史传统,相对于文字的教育,则更为久远。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名而著称于世。
所谓“礼乐之邦”,就是重视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并以此为安邦立国必要举措的文明之邦。
其音乐教育传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笔值得在批判继承中给予总结、并发扬其优良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历史之所以能经常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就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各种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乃至教训。
在文化教育的历史研究中,追溯往古的目的,是为了事今、图今。
自本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文化在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发生了新的文化转型,尤其是与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形成了新型的音乐教育体制。
在这种转变中,音乐教育领域产生的利弊得失已引起那些关心中国音乐教育,探索、选择新的发展方向,确立自身文化价值的音乐教育界志士的高度重视。
应当承认,近代以来,在与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中,已形成了新型的音乐教育体制,但对传统音乐的重视是不够的。
而且在接受西方音乐教育体制的同时,对其中含有的弊端也缺乏必要的认识。
因此,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传统呼声日高,它的确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根据现存的有限文物材料,我们已经能够判断,新石器时期早期就可能产生有最初的音乐教育行为。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1. 引言1.1 介绍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古代中国人注重音乐教育,将音乐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方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音乐教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儒家礼仪、宗教仪式、战争和娱乐等各个方面。
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开始有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如宫廷音乐学院和音乐家协会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音乐教育逐渐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
在古代中国,音乐教育被视为品德修养和教化人心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音乐,人们可以培养情感、陶冶性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音乐教育也被看作是一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音乐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提升社会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1.2 分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培养人的艺术修养、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美、情感、内心世界的表达,培养自己对美的追求和感知能力。
古代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综合能力,如耳聪目明、心灵澄明、意志坚定等,从而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古代音乐教育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繁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学习古代音乐,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音乐教育还对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使人们更加懂得欣赏和珍视美的存在,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水平。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人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传承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2. 正文2.1 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以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特点。
在传承方面,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注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浅谈中国声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2019年文档
浅谈中国声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一九四九年,建立了我国高等声乐艺术教育体系,将以往声乐、戏剧教育中的大学专科,提高到了大学本科层次。
当时,列为中专的声乐、戏曲专业教育,也于八十年代前后逐一升格为大专或本科,并自七十年代末期,在高等艺术院校中陆续开始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迄今为止,我国已形成了以大学本科为基础,前伸附中或中专,后延至研究生学历的完整的声乐艺术教育体系,目前为止,我国拥有三十多所高等艺术院校,一百二十多所中等艺术学校的可观办学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们的艺术团体和个人,以我们民族精彩的声乐艺术,昂首挺胸的跨入国际最高级别的艺术中心或剧场: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独唱音乐会、吴碧霞亚洲巡回独唱音乐会、潭晶维也纳金色大厅“和谐之声”独唱音乐会等等,走向了各国。
展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化大众化的精品栏目“同一首歌”、“中华情”、“梨园春”等,纷纷走出国门;在各类国际声乐比赛上,也经常能看到我国青年声乐才俊摘金夺银的消息,还有一些歌唱家成为外国专业艺术团体的主要演员和职业演员。
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声乐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我们不能因此乐观,审视我们的声乐教育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为我们现代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不足百年,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问题所在,才能促进我国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需确立科学的声乐艺术教育体系二十年代我国创立了现代专业声乐艺术教育体系。
历经几代声乐艺术教育家们,孜孜以求的奋斗及辛勤探索,有了极为丰厚的积累,已基本形成体系。
但是我国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人才的培养的标准发展的很不均衡,许多院校的声乐教师还不明确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声乐人才,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如专业音乐院校研究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师生,以能否在国际上获奖为第一目标,以唱外国作品而自傲,而对唱好中国声乐作品研究较少;学习民族声乐的师生,民族自信心不足,常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试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美育教学
在 中 国的高等 音乐 教育 的理 论与 实践 中, 音乐 文 化 的“ 欧洲 中心” 地 位 已属至 高无 上 。 重 复这些 话语 的教 授们, 以及 与他 们理 念 相 同而 又握 有公 权力 的官 员们 , 无 法摆 脱 他们 对 全球 多元 音 乐文 化知 识 的缺 陷 与 旧的
蕾 舞剧 ’ 统称为 现代音乐 文化 , 而2 0世纪 的 中国京剧 则被 称为 ‘ 传统音 乐文 化 ’ , 每年 的 国际音乐节 一般 指西方 交 响乐 的演 出, 而传 统则被称 为 ‘ 民间音乐 ’ 。” 话语 的混乱 , 反 映出文化认 同的矛盾与 困惑 。 再次 , 重工 艺学 习而 轻人 文精 神 培育 。我 国高 等音 乐教 育素 来偏 重 于“ 音 乐工 艺 ” 的学 习, 即 以西方 的音
艺 术方 面 的综 合素 质 , 强调 美 育 。在教 育 中运 用美 学 的知识 理 论 , 利用 美 的事 物去 影 响学 生 的情感 , 培养 人
对 自然 美 、 社会 美 、 艺 术美 的感 受 、 理解 和 鉴赏 能力 , 使 学生 们 在美 的感 染 下愉 悦 的增 长知 识才 干 , 养成 健 康 的审美 趣 味 和道德 情操 。审美 形 态教育 又 以音 乐 教育 作 为音 乐形 态 , 其教 学 目的是在 教学 过 程 中使学 生具 备“ 音乐 的耳朵 ” , 掌握 音乐 中音 高 、 音色 、 节奏 等相 关知 识 。力 求在 培养 提高 受教 育者 的音乐 素 质 的过程 中 , 进 对现 实世 界 的审美 能力 , 陶冶情操 。 主动排 斥那 些庸 俗 的 、 格 调低下 的人或 事物 。 从 而获 得美 感 , 并 得 到一
面对 高等音 乐 教育 价值 取 向 中存 在 的矛盾 和 困或 , 就必 须采 取正 确 的策 略 , 即正 确 的竞争 策 略 。中华音 乐 文化 , 虽然 随着我 国的 和平 崛起 其声 势亦 在 提 升, 但 它在 当 今世 界 音乐 文 化 的地 位来 说 , 无疑 还 处 于弱 势 。 在 发达 国家 的心 目中, 中华 音乐 文化 的地 位甚 至还 不及 印度 、 日本及 南美 、 非 洲 的一 些 国家 。如音 乐 史教 授 、 乐 评人 王 东路先 生所 说 : “ 在世界 音 乐会舞 台上, 由现 代管 弦乐 演奏 的中 国民族音 乐 的声音 还 暗淡得 很 。我们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融合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融合【摘要】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提升音乐素养。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和现代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探讨了融合方式以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播和融合方式的调研,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未来,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中学音乐教育、传播、融合、传统、现代、效果评估、困难与挑战、提升、未来发展、结合实际情况、音乐素养。
1. 引言1.1 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艺术歌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学习和演唱中国传统艺术歌曲,学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中国艺术歌曲作为音乐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特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通过演唱和欣赏中国艺术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表演技巧。
中国艺术歌曲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促进全面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该重视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与传播,让学生能够从中受益,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文化之魅力。
2. 正文2.1 中国传统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中国传统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传统艺术歌曲包括古诗词、民歌、戏曲音乐等,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传统艺术歌曲,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古代音乐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对人的心性修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历史渊源、教育思想内涵和现实启示三个方面,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一、历史渊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就已有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
《尚书》中记载:“夏盖雷鼓,商则舞《武》。
歌《诗》以教。
周冬聿怀乐,以义受成。
”可见古代音乐教育就已经融入了礼乐之中。
周朝设有太常、太宰等官员负责礼乐事务,在官学中也设置了专门的音乐教育部门,这为古代音乐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音乐教育在汉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汉代,设立了太乐署,专门负责宫廷音乐的选曲、谱写和演奏,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
唐代更是出现了音乐家,如萧悦、周文矩等,他们不仅在音乐创作上有很高成就,也在音乐教育上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宋代则进一步完善了乐府制度,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国子监等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并不断得到完善发展。
二、教育思想内涵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道德情操古代音乐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诗经》、《乐府诗集》等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音乐的赞美和教化之词,说明古人认为音乐可以感染人的情感,引导人们向善。
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修养,使他们在音乐艺术的同时也得以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2. 培养审美情趣古代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古代音乐理论中,有“音律调和”、“音节清白”、“音德非凡”等观念,指导学生运用音乐来对美好事物产生赏识和欣赏,提升审美水平。
古代音乐教育也注重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的培养,使学生在音乐中寻找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学习——以民歌教学为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学习——以民歌教学为例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目前的音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民族音乐则代表了国家的民族精神。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有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构成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音乐体系。
中国民族音乐也随之成为了被世界高度认可的艺术形式。
因此,传承和学习民族音乐是非常关键的。
而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阶段,学习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十分重要。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民族音乐相关知识,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本文将分析中国民族音乐现状,并以小学的民歌教学为例,来谈一谈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学习。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小学教育;民歌教学1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上下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而民族音乐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汇集了我国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智慧,风格迥异,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其他国家加强了交流,经过长时间的交融,流行音乐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受到了喜爱,如今青少年儿童也开始被外来音乐所吸引,对其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民族音乐。
长此以往,他们的民族意识将会淡化,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
自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开设了音乐教学课程,而小学教育处于基础地位,不容忽视,小学生作为未来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必须要在这一阶段重视民族音乐相关知识的传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建立我国完备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包含了民歌、器乐、舞蹈、戏曲等多种类别,每一种都是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所创造出的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
其中,中国民歌是中国民族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部分,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载体。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史的发展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浅谈中国音乐教育史的发展纲要: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长,从整体看,它和中国历史的发展密不行分。
音乐教育史介于音乐史和教育史之间的一门边线性历史学科。
它既附属于音乐史,又可视为教育史中的分科史。
研究音乐史和音乐教育史中某些共有历史事件时,不难发现音乐史与音乐教育史之间的关系是不行切割的。
重点词:中国音乐教育音乐史音乐教育史视唱练耳中国是一个拥有悠长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孔子的“儒家说道”到今日所倡议的“科教兴国” 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教育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从中国古代发展到现在它经历了一个漫长波折的道路,这说明时代的进步相同也推进着必定文化形态的相应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发展,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期间(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两个历史阶段。
其发展的主要趋向,是近代财产阶级教育渐渐取代封建教育,近代新式学校渐渐取代传统的封建学堂。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始创、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从教会学堂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启发教育、初高级师范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等一步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最后形成了我国独有的专业音乐教育。
在中国 20 世纪上半叶,音乐教育就好似一个重生儿,她需要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方能健壮成长。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翻开了中国的大门,来华的外籍商人、传教士、政客等西洋人纷至沓来,由于他们的到来,中国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场面,他们所带来的全部文化、物件、民俗习惯正不自觉的浸透到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悄悄声气的改变着他们的观点意识形态,并且也就在这个期间,西方带来了影响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基督教育。
基督教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一种,它在中国的流传的确给初期的音乐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正如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他的《基督教会与教育的关系》一文中所记录的“教育在培育把西方文明的科学、艺术引进中国的人材方面十分重要,中国与世隔断的日子已寥寥可数,不论她愿意与否,西方文明与进步的潮流正朝她涌来,这种不行抗拒的潮流,势必遍布全中国” 当时就有很多传教士在中国开办蒙养院、教育学堂、书院、女塾等教育机构,这些教育机构从不一样程度上都开设了音乐课,如:“崇信义塾”“上海清心书院”“圣芳济书院”“中西女塾”等,依据有关记录,法国天主教会在上海所创立的“圣芳济书院”刚开始只招收西方的少儿,但自1880 年开始,该院对中西学生都有招收,此中就开设了音乐一课,并且在后期的发展中中国学生日新月异。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对后世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其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浅谈。
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在古代中国,音乐被看作是一种能够陶冶人的心性、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
《诗经》中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说,说明古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认识,是希望通过音乐来感染人的情感,陶冶人的道德情操。
而《乐记》中提出了“乐,和正也,不和正,不足以乐也;乐,和谐也,不和谐,不足以乐也”的观点,强调了音乐的和谐之美对人的影响。
这些都体现了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所强调的音乐对于道德修养和情感陶冶的作用。
古代音乐在古代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代中国的教育注重文化的传承与继承,音乐教育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的教育中,音乐被认为是一种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它通过音律的规范和乐律的训练,来培养人的情感和修养。
《礼记》中有“乐者,情之所通也”,说明古代人们认为音乐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古代的乐舞教育是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乐曲和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气质,教育实践中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中国的宫廷教育中,音乐更是被很好地运用,通过音乐的教育,皇帝和贵族们能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气质高雅的人才。
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对于现代音乐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
古代音乐教育注重音乐与情感、道德之间的联系,这一思想对于现代音乐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情趣,不仅仅是技术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古代音乐教育也注重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现代音乐教育所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塑造。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在古代中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现代音乐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浅谈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市场化发展之路
萌丽
文场化 发展 之路
任 超
( 黑龙 江 艺术 职 业 学院 , 龙 江 哈 尔滨 10 8 ) 黑 5 0 0
摘 要: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 快速变化仍然是主要的特征 。哪怕是传 统艺术 , 如果不与 市场相结合 , 也难免遇到发展 困境。音乐及音 乐教育亦是如此 , 必须随时应对 变化 , 才不至于被 变化所抛弃 因此 , 为音 f教育 、 t 文化 , 作 t . 音f . 不仅要 立足音 乐本身 , 更要 紧随 大众和商业流行趋 势, 让音乐最终走进大众, 向市场。 走 要解决这一问题 , 就需要A 事音乐的人士 , k , 积极从音 乐发展的大局入手 , 别是音 乐教 育工作, 特 应积极改革办学 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音 乐教育结构 , 调整音 乐教育培养 目标 , 改革音 乐教 育内容和方法, 立起 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培养音乐人 才的观念 。 树 按 照市场的需求培养合格 的音 乐人才。 关 键 词 : 乐教 育 ; 音 市场 化 ; 市场 机 制 业、 大众 、 流行 、 时尚环境 与生 活的多方 面横 向联 系, 以及他们之 间的相 互作用 和影响。 让音乐回归生活 、 回归 自然 。 让音乐人根据 自己的生活经 验, 创编歌词, 拓展思维 , 以达到优化音乐生产过程的 目的。市场为音乐 创造新的空间 , 让艺术家亲身体验 、 主动参与 , 取得 良好的商业效果。 目 前, 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 , 为彻底摈弃音乐 的纯学科观点 , 构建多元 文化音乐新观念创造 了绝佳的发展环境 。增加传统音乐教育 的比重 , 重 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 。简化现有专业性强 、 难度大的基 础知识 , 多选择贴近大众现实生活的内容 , 以流行音乐审美能力 、 审美素 质的发展为本 , 培养大众和市场对 音乐的兴趣爱好 , 使鉴赏音乐 、 体验音 乐 越来 越 普 遍 。 3 要建 立 音 乐 市场 化 发 展 机 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音乐发展适应 商品经济 、 市场经济发 展 的必然选择 。 而音乐产品要最终走向大众, 走上商业发展模式, 就必须 把音乐与产业联 系起来 , 拓展流行艺术的大众视野 。当艺术与产业活动 结合在一起时 , 它会同时刺激人的参与 、 消费 , 同时 , 流行拓展 了大众的 市场 主体 的感 官愉悦 , 与到艺术活动 中来 , 相影响 , 参 互 发挥着培 养流 行、 时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的思维力 、 创造力的作用。同时, 一个经典的 创造性音乐与产业的完美结合 , 又能催生新的流行 , 同时把大众审美引 导到这一新的流行中来 ,这样 相关 艺术间的横向联系和相关学科 的整 合 , 了市场的思维 , 拓展 拓展了市场对不同艺术 的综合感受 , 使商业的理 念得以体 现, 产业过 程的结构更加 合理 , 不但 提高了大众 的审美情趣和 是教育 自身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音乐, 需要音乐教育 , 感 官享受 , 同时也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音乐与产业结合的模式很多 , 社会 的变化, 也要求音乐教育要与之相适应 , 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需要多方共同开发 。 比方说 , 组织大 中型广场艺术 , 参与各种音乐企业文 的新 内容和新方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教育的必然抉择。 化演 出, 举办各类文 艺比 , 赛 群众征集活动等 , 这些都为市场提供和创造 当前 ,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 育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 对人 的身心健 展示音乐获得时 尚空间。比如 , 近年来 的原生态音乐 , 通过旅游业推出 , 康成长和个性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已获得 了社会的普遍认 同, 让大众在 民俗音乐表演 中充分领悟到音乐的审美特征, 发挥他们的想象 音乐的价值也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所 以, 我国的现代音乐教育必须积极 力和创造力 , 这样 , 大众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 转变发展思路 , 转变音乐教育理念 , 重视“ 多元化” 的音乐教育, 使音乐和 时 , 这些市场活动也锻炼 了企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 使他们通过排练、 演 其他人文艺术以及人文艺术以外 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全 面推进 , 加快音 出 、 比赛 , 克服 不健康的心理倾 向, 调动起乐观 、 向上 、 勇于挑战的进取 乐教育的“ 多元化 ” 进程 , 使音乐走进大众 , 走进生活 , 从而培养 出具有全 心 , 为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 更好的投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并且把 面素质和能力 的音乐人才。 娱乐身心 、 陶冶其性情 、 潜移其品性 、 培养其情操 塑造其灵魂 的文化氛 2 要创造音乐市场化发展环境 围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总之 ,新的市场环境面l 文化的多元化和科技发展的巨大冲击 , l 缶 音 音乐源于大众 , 最终必然还有 回到大众 , 并接受大众的检验。 而这个 “ 大众”其 实就是市场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 一个完善的音乐市场 化运 乐工作者应具有 中国多元 文化音乐教 育观念 , , 并坚持“ 以人为本”在 产 , 作机制 , 使好的音乐人才 和音乐作 品能顺利走进市场 , 使大众也能享受 业实践中不断探索音乐 文化的新 途径 、 方法 , 新 相信音乐教育只要根 据 到更多的高质量音乐作品。 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 主动适应 市场经 济, 更新 教育观念 , 改革教育体制 , 第 一, 专业教育要从音乐艺术向音乐产业经营转化。我们音乐专业 调整教育结构 , 转换教育经营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 , 以市场 建设, 要在精品课程开发上, 体现大众艺术特性。同时, 在扩大音乐效益 发展 为专业设置的依据 , 积极引进人才 , 发现人才 , 重用人才 , 国的音 我 的前提下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 从而达到专业文化引 乐 发展和音乐教育之路 ,一定会在市场经济发展 的大潮 中发挥 自身优 导演出实体经营方向 , 开发适销对路的精品课程 , 提高学校参与市场竞 势 , 得 长 足 发展 。 取 争的能力。 第二 , 要从硬件 、 人才等方面引进市场化发展模式。 要把现代科学技 上接 8 1页 ) 乐情绪与意境的表达 , 作者及时代背景( 中高 阶段还要结 术成果 引入演出市场, 引人 艺术生产 、 营 、 经 管理 与服务的各个环节 , 这 ( 就需要一批具有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的专业人才 , 改进先进技 合音乐结构与和声对位分析 ) 等非技能性的综合训练。 鼓励学生的参与精 术装备 , 回应现代大众传播媒体 和新兴文化形态的竞争 。目前 , 我们在商 神 , 培养他们的主动思考与感受能力。不管是什么专业 , 音乐本 身就是一 业模式上将互联 网与音乐 , 现代化大众传播与音乐 , 影视拍摄与音乐等 种创造性的活动。 各种练习内容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力。 如让学 业务有效结合 , 建立 自己的音乐专业体 系。 鼓励多种产业与音乐对接 , 多 生在教师规定 的范围与要求下进行节奏 的编写,简单 的风格模仿并让他 种经营。 提倡各种形式的联姻 , 固和发展其与企业 、 巩 社会各种形式的广 们 自行 实践 演 示 等都 可 以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 泛合作, 最终实现多赢局面。 总之 ,视唱练耳学科既是音乐基础学科 又是和其它专业学科紧密相 第三 , 把音乐与市场有效沟通, 拓展音乐发展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 连、 相互渗透的。这也是要求我们不断地审视 、 提高我们的教学以适应不 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 中根据教学需要 , 实现市场 、 企 断发 展 的现 代专 业 音乐 教 育 的要求 。 音乐, 作为艺术门类 中的重要一支 , 往往被人简单冠 以艺术之名 。 而 既然是艺术 。 则一般人必然是敬而远之。 由此以来 , 音乐长时间被人看做 阳春白雪 , 高高在上, 看似令人艳羡 , 实则 “ 有价无市 ” 然而 , 。 一切艺术创 作的源泉必然是来源于大众 , 来源于生活 , 一旦脱离群众 , 脱离基层 , 则 所谓的艺术必然失去根基 , 只会落得表 面风光 , 实质苍白。因此 , 要想让 音乐能随时走下神坛 , 雅俗共 赏 , 需要音乐人 、 音乐教 育工作者共 同努 力。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 快速变化仍然是主要的特征。 哪怕是 传统艺术 , 如果不注意商业模式 , 也难免遇到发展的困境。 音乐及音乐教 育亦是如此 , 必须随时应对变化 , 才不至于被变化所抛弃。因此 , 作为音 乐教 育 、 音乐文化 , 不仅要立足音 乐本 身 , 更要 紧随大众 和商业 流行趋 势 , 音 乐最 终 走 进大 众 , 向市 场 。 要解 决 这 一 问 题 , 需要 从 事 音 乐 让 走 就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是指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目标形成的一套观念和做法。
古代中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将其视为培养人格、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来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
古人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作用,可以教人们向善、修身养性。
古代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艺术才能,以塑造完善的人格。
这一教育思想体现在《礼记·乐记》中,“乐者,和也。
夫和者,天地之道,变化之理也。
故和者,具天下之物,而能叙万物也。
”在音乐教育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和谐之美,体悟天地之道,领悟世间万物的变化之理,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注重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
古代人认为,音乐可以表达人的情感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美的享受。
古代音乐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古代音乐教育中很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奏中体验到音乐的情感魅力。
教育家吕思勉曾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有任意活动之权,不谓不快乐也。
男女年齿虽不详,均之于活动也,人之心胸亦常为活动,似迨此不可便絶之也。
”在古代音乐教育中,音乐被看作是激发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
古代音乐教育强调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
古代音乐领域有许多技能要求,比如演唱、演奏、指挥等,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和表现能力。
这一教育思想体现在《礼记·乐记》中,“凡音乐者,贵用才,而后可传也。
”古代音乐教育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乐器演奏技巧,掌握歌曲演唱的技法,以实现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音乐教育的理念和做法。
古代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情感和审美能力、音乐技能,这一教育思想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了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魅力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儒道合一、儒释道合一、儒释道释合一等不同思想体系,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强调德育。
在古代中国,音乐被视为一种修养和修身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为了表演和欣赏,更是用来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性。
儒家的教育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音乐教育被视为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的《乐经》中有“乐者,治民之情也”“治民者,乐之大经也”等论述,反映了古代音乐教育与人的道德修养的紧密联系。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注重智育。
在古代中国,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在古代音乐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演奏乐器、唱歌、跳舞,还要认识音乐的理论和原理,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智力和头脑能力。
古代的音乐教育理念倡导“琴棋书画诗词酒花”的全面教育,音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情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认为艺术教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
在古代的音乐教育中,艺术教育不是与智育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古代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品德。
在古代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自己的智慧和情操,使自己成为具备高尚品质和文化素养的人才。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等不同思想体系,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全面教育,强调音乐教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身心完善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古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对于提升现代音乐教育的品质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为我们构建健康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教育经验。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教育思想也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音乐的教育目的、音乐的教育内容、音乐的教育方法以及音乐教育的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一、音乐的教育目的古代中国对音乐的教育目的非常重视,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
“德”是指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智”是指培养学生的智力,使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学问;“体”是指培养学生的身体,使其健康强壮;“美”是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具备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古人认为音乐是有益身心的,能够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将音乐纳入教育的范畴,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古代音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音乐的理论知识和音乐的演奏技能。
音乐的理论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律、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音乐的演奏技能包括声乐、器乐等方面的技能,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些技能。
古代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音乐的教育内容中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际演奏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古代音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师传、家传和学宫传。
师传是指由师傅传授给学生,师傅传授的内容包括音乐的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
师传是古代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需要通过跟随师傅学习,逐步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能。
家传是指家庭中的长辈传授给晚辈,通过家庭传承的方式来传播音乐知识和技能。
学宫传是指由学宫中的老师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宫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通过集体学习和表演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古代音乐的教育方法主要以师传为主,注重师傅的示范和指导,通过师傅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古人对音乐的重视和对教育的关注,古代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其教育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
富的人文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一、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
中国古代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在古代社会中,音乐具有很强的社会作用,它可以调动人们的情感、疏导心理、表达情感、维持社会
和睦,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工具。
因此,古代教育家们十分重视音乐教育,视之为培
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
二、重视音乐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收了中外文化的
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因此,在古代音乐的教育中,教育家们注重弘扬音
乐的历史渊源,让学生深刻领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音乐文化。
三、注重音乐的思想内涵
古代教育家们十分注重音乐的思想内涵,认为音乐是一种思想艺术,有助于激发人们
的思考和灵感。
因此,在古代音乐的教育中,教育家们会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音乐、体悟音乐、领悟音乐的思想内涵,从而更好地感悟和理解音乐的艺术魅力。
四、注重音乐的创新发展
古代教育家们也注重音乐的创新发展,认为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因此,在古代音乐的教育中,教育家们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掘音乐潜力,尝试创新,使音乐得以
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产,重视音乐的
社会作用、历史渊源、思想内涵和创新发展。
这些思想不仅仅在古代音乐教育中有重要意义,在当代音乐教育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情况
我想我很幸运选到冯老师所教的音乐欣赏课,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每一节课我都在认真地听,可以说这是我15年读书生涯里让我觉得很享受的课。
课堂上,老师不仅教给我们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还道出他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担忧,同时还呼吁我们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点事情。
我想说他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然而像他这样的老师不多,所以我们身上的担子还很重,我们应该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后代做一些事情。
有鉴于此,我从网上以及一些报刊杂志上搜集了一些资料,来谈谈我对中国音乐教育的一点粗浅认识。
首先要谈到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
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历程,但城乡发展却极为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其状况让人十分担忧。
那么让我们看看农村的音乐教育情况吧。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
小学六年没上过一次音乐课,唯一见过的的音乐器材还是摆在杂物室里的一台破烂不堪的风琴,初中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老师却是隔壁班上的语文老师,上课就是让文艺委员叫教大家唱流行歌曲,高中依然如此。
有人曾对一个县的音乐教育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串统计数据:全县中小学共247所,在校学生56524人,大专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0人,半路出家的音乐教师120人。
而且在这120个准音乐教师中,能用简谱教唱新歌的只有14人,能用五线谱教唱新歌的0人,其他的则只能先唱熟歌词然后套唱简谱。
共有教学设施:钢琴一台(县一中),风琴45台,二胡320把,打击乐器(主要为锣钹)15套,录音机110部。
统计中,笔者还发现部分中小学已取消了音乐课,还有些虽订了音乐课本、列出了音乐课表,但没有人认真严肃地上过几堂音乐课。
笔者还访问了几位学校负责人,问及音乐教师情况,答曰:一无教师,二无设施,三无支持。
该县的农村中小学音乐美育教育情况是如此,全国的情况又如何?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中学93000所,而音乐教师仅有28000人,按每校1名计,尚缺65000人;现有小学822309所,学生亿人,教师才万名,其比例为1940:1。
若每所中小学配备一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音乐学院、高师、综合大学科系、艺术学院的师资培养能力,尚需进行70年的努力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多么让人寒心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这种现象?原因很多。
一师资紧缺。
上面的数据已经说明一切。
二老师素质低。
为解决音乐师资紧缺问题,很多音乐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有的甚至是只是从别的学科老师暂时抽调过来的,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设备简陋,政府的漠视,经费投入极少。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教学设备奇缺,离中小学教育的标准相差甚远。
显然学校没有投入相当的经费,但我认为更多的责任在于国家在于政府。
这里有一项调查:
当前财政收入的支出结构主要是三项:一是经济建设支出,一是社会文教支出,一是政府的行政经费支出。
从1993年的数字看,经济建设的支出占30%多。
尽管这些年来数字逐年在降,但是经济建设占财政支出如此大的比例,恐怕只能说明我们现在经济进程中,政府主导的色彩还非常浓。
而社会文教支出从1995年到2003年八年间,上升不到一个百分点。
增长最快的是什么?人人都想得到,那就是行政经费,增长了21.4%,这八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
管近年教育经费有不小幅度的增长,但是主要增长在高等院校,而非基础教育,“我们的基
础教育变成了叫花子教育”。
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央财政拿的占2%,地方省市拿的占11%,其他全部是县乡两级支出,而县乡两级的财政百分之六七十的地方是赤字,所以义务教育实际上还是由老百姓自己承担,政府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也就是说,这些个当官的把我们的教育经费吃了,然而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政府只会想到他们的自己的吃喝却不管老百姓的教育。
对比于农村,城市的条件就好多了。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学校不仅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比较齐全的教材设备,还有专业的音乐教室,有条件的还有自己的合唱团。
这些学校还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比赛。
看过徐本禹故事的人都会知道,对于连教室都没有的狗吊岩小学来说,城市简直比天堂还好。
说到城市中的音乐教育就会涉及到家庭音乐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各种艺术,很多孩子选择学弹钢琴、拉小提琴等等音乐方面的艺术。
我们不否认这些教育能提高孩子的素养,但有些孩子确实是被强迫学这些东西,结果是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深深的厌恶,这可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进步快。
但对于不懂音乐的家长来说,他们如何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呢?在很大程度上,不懂音乐的家长是通过看孩子会弹几首乐曲,参加音乐考级考过了几级来判断和评价的。
孩子会弹的乐曲多,考级的级别高,则表示孩子学得好,进步快,老师教得好;反之,则表示孩子学得不好,老师教得也不行。
对孩子的真实水平家长其实并不清楚。
而有的音乐教师,正是抓住了大多数家长不懂音乐和音乐考级规定了曲目这两种实际情况,便拔高学生程度,让学生死练某一级别的几首考试乐曲,然后去参加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考级。
这样,学生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考过很高的级,获得高级别的考级证书,懵过了学生家长。
而学生实际水平则没有提高,即便有所提高,也提高得很有限。
这样就改变了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也改变了中国音乐家协会设置音乐考级的初衷,使音乐教育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
一谈到中国音乐教育,我们都无法避免想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那么现在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情况怎样呢?实际形势却不容乐观。
这里有一些数据:北京中学生抽样调查数据统计, 98%的中学生喜爱音乐,但明确提出喜爱民族音乐的只占总人数的2%;另据一则对北京7所大学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的大学生喜欢西方交响乐或声乐作品,而喜欢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者仅占%,再一则对全国66所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抽样调查,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们希望能“在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
这些统计数据虽然还仅仅是局部的,但所显现的学生民族音乐观念淡漠,不喜欢自己传统音乐的总体现象却是一致。
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然而我们却在慢慢的远离她。
有句话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上的。
我们不要等到要向外国人学我们的民族音乐时才去后悔去反省自己的错误。
最后当然要说到如何改变的问题。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然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却仍然让人担忧。
面对国际化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该何去何从呢。
我提出以下几点个人之见。
一国家政府要重视起音乐教育,这是根本之举。
当年就是李岚清的主张,才使得今天的高校有了艺术教育中心。
没有的政府的重视,一切都是空谈。
没有
的国家的经费投入,就没有良好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条件;没有国家的相关文件,学校就不会拿音乐教育当回事。
归根结底,教育要依靠政府(至少在当前政府几乎主导一切的情况下),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
二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重视起音乐教育。
我想每个有识之士都有责任将这种观念传播给其他人。
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孩子。
当然老师的责任更大,因为他们能影响更多人。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放松。
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
四不能让音乐教育变成了竞技性训练。
这当然就涉及到当前的音乐考级制度以及老师的师德问题。
在前文也提到不能将音乐教育带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更不能纵容某些无德老师误导我们的孩子。
五要开创自己的音乐的教育体系。
当前几乎所有学校都是采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当然我们不是贬斥这种体系,是好的我们就采用。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这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及早建立起自己的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结语。
在第一节课上,冯老师说过苏联为什么会在二战后为什么能成为能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原因就是苏联的艺术教育搞得好。
那一刻,我就在想是不是中国的艺术教育搞好了,中国就会超过美国,是有可能的。
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音乐不仅能开发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任何忽视音乐的人都是愚蠢的。
之所以要写一篇音乐教育的文章,我想音乐教育真的很重要,虽然文中的话都是别人说的,但我会尽所能为音乐教育做一点事情。
就像我们学院的一个老师说的我有责任为你们争取到选举权,套用他的话,我想说我有责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