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赏析
《诗经》语文精选两首赏析
赋: 即陈述铺叙.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诗经》多用赋比兴的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 多用重章叠唱的手法《诗。经》语文精选两首赏析
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 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 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 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 义俱佳。
娶她来钟鼓喧喧。
《诗经》语文精选两首赏析
(余冠英译)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爱慕、思念和追求。 2、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
《诗经》语文精选两首赏析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写小伙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 和她结成配偶)
《诗经》语文 精选两首赏析
关雎 蒹葭
《诗经》语文精选两首赏析
一、了解《诗经》,助读全诗
补充注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 纪)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 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中 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 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大序》中 称“诗六义”)
《诗经》语文精选两首赏析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结合注释)
补充:好hǎo 辗zhǎn 淑女:温和美好的女子
2、自读,注意节奏、韵律。 4、全班齐读
《诗经》语文精选两首赏析
追求她成了空想,
关 关 水雎荇在 好 哥 采 好 追鸟菜雎河姑儿荇姑求关长心娘想菜娘她关短小苗和左苗直和不小 苗 她 右 苗 到唱齐洲 条 成 东 条 梦, ,上 条 双 西 条 里。 , 。 。 ,长 水和 荇睁 夜 尽 采 好 弹 采 好短 菜眼 长 翻 荇 姑 琴 荇 姑水 长想长身人娘瑟人娘边长闭相直左苗迎左苗荇短眼思到采苗她拣苗菜短也不天右条过右条,,想断光采条来拣条。,。。,。。,
《-诗经-两首》课文解读
《两首》课文解读导读:《两首》课文解读氓氓①之蚩蚩②,抱布③贸④丝。
(那青年男子老实巴结,拿着布匹来换丝。
①氓:méng,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②蚩蚩:ch īchī,忠厚的样子。
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③布:一说是货币。
④贸:交换,买。
)匪①来贸丝,来即②我谋③。
(并不是真的来换丝,悄悄儿借口向我求婚事。
①匪:通“非”,不是。
②即:就,靠近。
③谋:商量。
)送子①涉②淇③,至于顿丘④。
(那一天我送你趟过淇水,一程又一程直到顿丘。
①子:你。
②涉:渡诃。
③淇:qí,淇水,在现在河南境内。
④顿丘:地名,在今河南省浚县。
)匪我愆①期,子无良媒②。
(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只怨你不曾请媒人。
①愆:qiān,拖延。
②良媒:好的媒人。
)将①子无怒,秋以为期。
(我求你别再老生气,秋天还有好日期。
将:qīanɡ,愿,请。
) 《氓》这首诗是女主人公在一个秋天被弃归返娘家,途中重涉淇水,面对江水枯桑的具体环境所引发的感慨。
第一章是女主人公对当初相识相恋过程的美好回忆。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一边送行,一边宽慰,最后倾心相许,私订终身。
赏析这一章要注意两点:一是从“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看出,当时男女之间是自由恋爱,并不是后来的男女双方互不了解,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
二是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看出,当时也并不是完全的自由,最后还得经由父母和媒人。
《礼记·内则》“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这正反映了周代社会礼教规范的逐渐形成,既允许相对的自由恋爱,又有一定的礼制束缚。
女主人公虽然对男子一见钟情,倾心相许,甜甜蜜蜜,亲亲热热,送了一程又一程,但是也不能当即允诺,所以只好对男子婉言相劝,请他聘请媒人上门说亲。
清人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说:“氓伯以婚,抱布自媒,弃礼急情……”王先谦看到了“自媒”,这是对的,但批评其“弃礼”,却是有违诗的本意。
《诗经》两首文章分析
《诗经》两首文章分析《诗经》两首文章分析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关雎《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
“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
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2.蒹葭《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
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
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
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二、问题研究《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诗经两首》课文解释分析
《诗经两首》课文解释分析诗经两首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305篇民间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这其中,有两首诗被广泛传诵,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关雎》和《桃夭》。
《关雎》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风格独特、脍炙人口的诗歌。
它以精炼的语言和华丽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爱情和渴望的故事。
诗的开头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关关雎鸠”形象描绘了雌雄鸟相互呼唤的动人景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则表达了男女之间相互追求的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环境、景物的描写,又增添了一层浪漫和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以叙事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了古人追求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桃夭》是《诗经·国风》中的一篇雅颂之作,以简洁高雅的词句,描绘了桃树盛开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命的赞美。
诗中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描述了桃树盛开的美丽景象,“宜其室家”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以对天地、自然的赞美为线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了古代人民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深远的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还展示了古代诗人的才华和智慧。
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珍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总结起来,《关雎》和《桃夭》都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
它们通过鲜明的形象描写和精巧的文字游走,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无论是对爱情的渴望,还是对春天的喜悦,这些诗歌都承载着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情感表达。
正是这些诗经中的智慧和情感,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
《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áo )好逑(hǎo )(qiú )寤寐(wù )(mèi )溯洄(sù )(huí )坻(Chí )荇菜(xìng )2.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 _篇,包括风、雅、颂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C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赏析和默写
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赏析和默写《诗经》二首一、关雎诗句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比兴】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统领全篇,奠定了全篇的基调。
【第一章内容】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隐喻】男子触景生情,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描写】通过对男子“求之不得”的情态的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了他对心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
“悠哉悠哉”一词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他的情意绵绵,思念不绝;“辗转反侧”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思念之深。
【第二章内容】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想象】“琴瑟友之”表现恋爱生活的和谐美满;“钟鼓乐之”描绘婚礼的盛况,进一步表现了男子对姑娘的深切思慕。
【第三章内容】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主旨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心上人思念与追求的过程,写了其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
诗句默写⒈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⑵__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⒉统领全诗,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诗句是:⑵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__⒊①用来表达主人公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②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⑷__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__习题精练⒈选出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第一组( A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起兴,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诗经两首》古诗名句欣赏
《诗经》古诗名句欣赏
《诗经两首》古诗名句欣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双双对对和鸣的雎鸠,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美丽的姑娘该是自己的佳偶。
这种感情可谓热烈,这种追求可谓大胆。
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对淑女的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
同时,雎鸠雌雄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
这四句诗可算是“兴”和“比”兼用的`范例。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四句诗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意中人那坚定的信念。
在那萧疏冷清的早晨,芦苇成片,丛生水滨,芦花茫茫,芦叶瑟瑟。
露珠晶莹,凝结成霜。
我日夜思念的人儿啊,她(他)就在河水那一方。
诗人怀着诚挚专一的情意去寻找他(她)的意中人。
虽然意中人可望不可即,但是他(她)仍饱含无限深情。
刻骨铭心的思念使他(她)坚信“伊人”就“在水一方”。
前两句是诗的起兴,既交代了时令、环境,又为全诗的感情抒发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
现在往往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抒发对意中人的怀恋深情。
《诗经》二首
《诗经》二首《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收录了许多千古流传的经典诗歌。
其中的《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是最早的篇章之一。
本文将以《诗经》中的两首诗歌为主题,探讨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分析中,将从文化、历史和个人角度出发,对这些诗歌进行解读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国风·周南·桃夭》这首诗。
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作者通过桃花与女子的比喻,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独宿”、“不得志”等词语,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同时,诗中展现了中国古代爱情观念的特点,即男女之间的羁绊和相互依存。
这种依存和思念的情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主题,也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感表达。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国风·周南·关睢》这首诗。
这是一首描写友情的诗歌,作者通过表现周南与关睢之间的情谊,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作者展示了友情的真挚和深厚,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注重亲情和友情的价值观。
这两首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情感丰富和内敛的特点。
与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情感不同,中国古代文化中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和间接。
这种表达方式,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
在这种文化中,情感表达常常是通过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进行,这也为后来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这两首诗歌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风俗习惯。
在《桃夭》中,作者通过描绘爱人在异乡的情景,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男子远行经商的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使得许多妇女在家中独守空房,感受到了别离带来的孤独和无助。
而《关睢》中则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在面临别离时依然保持深情厚谊。
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_近义词辨析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_近义词辨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_近义词辨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氓》【原文释义】氓之蚩蚩(氓,(mé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
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
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
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
匪我愆期(推延日期。
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
将(音(qiāng),请,希望)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
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
一说返回关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泪流貌)。
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
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
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不好的话。
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
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
于嗟(相当于“吁嗟”,叹词)鸠(斑鸠。
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
自我徂尔(到你家,嫁与你),三岁食贫(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
三岁:指多年)。
淇水汤汤(水盛流貌),渐(沾湿)车帷裳(女子车上的布幔)。
女也(语气词,表示停顿,下面同此)不爽(差错),士贰(差错)其行(德行)。
士也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
靡:无,不;室劳:指家务活);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夙:早),靡有朝矣(不止一日)。
诗经二首赏析
诗经二首赏析《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305首诗歌,所以也称《诗三百》。
传说是由孔子编写的。
后来被奉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
诗经中的诗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三类,“风”、“雅”、“颂”。
“风”又称为“十五国风”,指的是15个国家的民歌;“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是贵族们在宴会上作的诗;“颂”是周王朝祭祀宗庙时用的诗,也是贵族们创作的。
国风的数量最大,共160篇,“雅”总共是105篇,“颂”最少,40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陈其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就是比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兴这种表现手法,一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周南?关睢》。
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
三是起协调音律的作用,如《秦风?黄鸟》。
《诗经》中常常是比兴结合运用的,因此,比兴连称。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关雎内容介绍: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一个女子时的心情,反映出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
内容: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
诗歌层次:第一层(1小节)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二层(2—3小节)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三层(4—5小节)琴瑟钟鼓,欢庆娱乐三、深入理解课文1、诗歌开头用雎鸠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他的爱情纯洁而又真诚,也暗示了淑女具有贞洁的品德。
诗经两首赏析
采薇【赏析一】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
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
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
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
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
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
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
“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
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
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
”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
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
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诗经二首》赏析(深层探究理解)
《诗经二首》赏析蒹葭(赏析)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
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
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
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
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
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
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
《国风•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
”(《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
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
《诗经》两首赏析(关雎、蒹葭)解析共44页文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
《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
《诗经》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áo )好逑(hǎo )(qiú )寤寐(wù )(mèi )溯洄(sù )(huí )坻(Chí )荇菜(xìng )2.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 _篇,包括风、雅、颂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C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古诗《诗经两首》的结构分析
古诗《诗经》的结构分析
古诗《诗经两首》的结构分析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氓》
第一部分(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一章写女子的定情。
第二章写女子对男子思念之切,情深一片。
第二部分(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过分迷恋男子。
“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
写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以告诫后人。
第四章,以兴起,正面描写男子变心。
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三岁食贫”,写出女子婚后悲惨生活。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并点明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章写女子婚后的辛劳和所受的'虐待。
先写女子的辛苦,再写男子无情、女子不幸,后写“兄弟不知”,更加痛苦。
她只能顾影自怜,伤心不已。
第三部分(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
《采薇》
第一层: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二层: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争。
第三层: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诗经两首加赏析
诗经两首加赏析诗经两首加赏析全诗按月序和季节的推移,分类叙述一年到头的农事辛苦和生活,毫不修饰渲染,但一件件、一桩桩,却真实如见。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诗经两首加赏析,欢迎参考!诗经加赏析一《诗经·豳风·七月》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注释]1.觱:(bì)2.耜:(sì)3.馌:(yè)4.畯:(jùn)5.萑:(huán)6.斨:(qiāng)7.猗:(yī)8.鵙:(jú)9.葽:(yāo)10.萚:(tuò)11.萚:(zuǎn)12.豵:(zòng)13.螽:(zhōng)14.墐:(jìn)15.薁:(yù)16.苴:(jū)17.樗:(chū)18.穋:(lù)19.蚤:(zǎo)20.飨:(xiǎng)21.兕:(sì)《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这首诗是产生于西周时代的豳风。
《〈诗经〉两首》鉴赏
《〈诗经〉两首》鉴赏点示。
1、透过事件发展鉴赏《氓》的思想感情的深刻性。
《氓》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
诗的一开头从两人定情写起,“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口气活泼俏皮,见出女主人公率真直爽的个性。
“送子涉淇……秋以为期”,写她虽然责怪“氓”没有请媒人来正式提亲,没有立即答应“氓”的求婚,可是面对生气恼火的“氓”,她情意绵绵地一路相送,并温柔地劝慰他,最终答应秋天办婚事。
这几句表现了她是一个温柔而有主见的女子。
两人关系明确后,女子开始享受甜蜜的恋爱生活。
“不见复关……载笑载言”写出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挚依恋。
“尔卜尔筮……以我贿迁”,两人很顺利地结婚了。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透过桑叶衰败的景像让人预感到不如意的事情终究发生了。
第四、五两章总括婚后生活状况,并表明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氓”。
雪上加霜的是,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她,反而笑话她,她只能自己伤心!回忆至此,女主人公的心情低落到极点。
最后一章表明女子决绝的态度。
回想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复杂情绪一时都涌上心头,但她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只有干脆明了地说算了吧!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女子的清醒与坚强。
2、注意学习鉴赏富有暗示性的词语:诗歌中往往有些意象是富有暗示性的,《氓》中的“淇水”即是。
这首诗中有三处提到淇水,首章的“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四章的“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第六章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三写淇水正为我们提示了女主人公思绪的轨迹。
作为弃妇,她的心情悲痛而又惘然,人处于这种心情之下,所产生的忆念,往往是由近边的景物唤起的,这在心理学上称作“暗示”。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是弃妇归途中的实境,当年初议婚约时,她曾“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正是渡过了淇水他们才订下了“秋以为期”的誓约,也才有了以后的一切。
淇水,是她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
因此女主人公很自然地从涉淇订约为中心的初恋的回顾,开始了她的歌唱。
《诗经二首》简答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简答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译文】
蒲草苍苍,白露凝成霜。
所谓的那个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顺着水流向上游,道路阻碍且漫长。
逆着水流游走,她宛若在水中央。
【主题思想】
描写了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表现了爱情的纯美和坚定。
简答题:
1、《蒹葭》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请简述。
答:《蒹葭》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表现了爱情的纯美和坚定。
2、诗中的“蒹葭”和“水”有何象征意义?
答:蒹葭象征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坚定,水象征两人之间的距离和难以逾越的阻碍。
3、诗中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前者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执着追求,即使道路阻碍且漫长也要不断前行;后者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渴望,即使逆水而上也要与她相遇。
4、诗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宛在水中央”为何用“所谓”和“宛”?
答:用“所谓”和“宛”是为了表达男子对女子的神秘感和美好的想象,暗示两人尚未相遇,只存在于男子的心中。
5、诗中的“白露为霜”和“宛在水中央”有何意象?
答:前者表现了时节的变换和寒冷的气息,暗示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已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者表现了男子对女子的渴望和追求,暗示两人之间的距离遥远但男子仍然坚定地追求。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的“伊人”,就在水的岸边。
我沿着水流向上游,道路崎岖难行。
我沿着水面游动,伊人就像在水中的小岛上一样。
蒹葭采采,白露未停。
所谓的“伊人”,就在水的涯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305首诗歌,所以也称《诗三百》。
传说是由孔子编写的。
后来被奉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
诗经中的诗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三类,“风”、“雅”、“颂”。
“风”又称为“十五国风”,指的是15个国家的民歌;“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是贵族们在宴会上作的诗;“颂”是周王朝祭祀宗庙时用的诗,也是贵族们创作的。
国风的数量最大,共160篇,“雅”总共是105篇,“颂”最少,40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陈其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就是比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兴这种表现手法,一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周南•关睢》。
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
三是起协调音律的作用,如《秦风•黄鸟》。
《诗经》中常常是比兴结合运用的,因此,比兴连称。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关雎》内容介绍: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一个女子时的心情,反映出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
中心思想:诗歌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写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翻译: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
诗歌层次:第一层(1小节)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二层(2—3小节)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三层(4—5小节)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深入理解课文
1、诗歌开头用雎鸠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他的爱情纯洁而又真诚,也暗示了淑女具有贞洁的品德。
2、用“窈窕”“淑”来形容这个女子,直接赞扬了女子的文静美丽和善良,这交代了男子追求她的根本原因。
3、“君子好逑”显示了这个男子的坦率自然,毫无顾忌,也显示了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
4、“差荇菜,左右流之。
”既进一步刻画了姑娘窈窕之色,又突出赞美了她的勤劳。
“流”字用得极妙,使满篇生辉,极写少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使全篇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5、第三小节:写思念情人的心理活动,极其生动、逼真、形象。
“悠哉”叠用,深刻地表达了这个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
连用两个“悠”字,把他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一直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的淋漓尽致,把这种炽热的渴望之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来。
6、四、五小节写求之既得的喜悦。
(这并非事实,而是男子由“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而生出的幻想)。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既写出了君子和淑女结为伉俪之好时那种载歌载舞、尽兴狂欢的场面、又把青年人愿望实现后相处和谐、相亲相爱的欢乐感情深刻的表现出来。
这一结婚热闹场面的描写,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7、A:诗的表现手法:兴(使全诗产生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B:采用的结构形式:一咏三叹、重章叠句(使内容递进,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加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C:流传不衰、优秀民歌的原因:真切地表达了率真、淳朴、健康的情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蒹葭》内容介绍:这首爱情诗,叙写了一位热恋着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发了欲见不能惆怅之心情。
诗意:本文着力写主人公的远望。
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
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
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中意的女子可望而不可即,他内心充满了怅惘。
理解课文: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1、每章开头两句写景,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
不但是起兴,以引起正文,而且是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
景物描写,不仅点明了季节,又烘托了环境气氛,还流露了主人公凄婉的感情。
2、诗的三、四句指出心上人在水的一方,离自己很远,可望而不可即,其惆怅之情可知,并引出了所思念者和所在地。
这两句不仅与开头两句融合无间,而且又为后四句抒发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的艰难之情作铺垫。
从诗的艺术结构上来看,这两句是联上贯下的关键句(承上启下)。
3、每章的后四句在叙写道路的险阻中抒情。
“溯洄”两句: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道路的迂曲回盘、坎坷难行。
同时表现主人公的热烈追求与失望惆怅相交织的心情。
“溯游”两句: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从另一侧面写出了意中人所在的水一方,夜更深刻表现了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上人倾诉衷情的怅惘情怀。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4、文中“伊人”的特点:若隐若现、影影绰绰、可望而不可即。
5、诗歌渲染的境界气氛是渺远迷茫的,感情基调是执著缠绵而又略带伤感。
《蒹葭》的重章叠句
所谓的重章,就是之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而各章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重章叠句的使用可以使主题突出,情感的表达层层递进,给人留下深刻鲜明
的印象,并使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还显示主人公情感的逐步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