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表格教案第7课时2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教案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7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题名称】第7课时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6页。
【教学目标】1.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动会上,学校啦啦队正在给队员们加油助威。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会上的问题。
(板书课题: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题情境图。
教师:运动会上,啦啦队的同学们正在表演呢!请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找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1:男生有5人,女生有10人。
预设2: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信息。
教师:大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信息用小棒摆出来,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学生可能按左右两部分摆,左边表示男生人数,右边表示女生人数;也可能按前后两部分摆,前面表示前排人数,后面表示后排人数。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问题。
2.分析和解答。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1:5+10=15(人)或10+5=15(人)。
预设2:7+8=15(人)或8+7=15(人)。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
教师: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先来看第一种方法,为什么用加法?这里的5、10各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学生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两数相差几)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解答两个数比较多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画图或摆一摆的方式理解并分析数量关系。
3、沟通与原来所认识的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分析解答两个数比较多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画图或摆一摆的方式理解并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沟通与原来所认识的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相差关系”1、描述两种颜色糖果的多少关系。
①②怎样摆更容易看出这两种糖果的多少关系?引导学生说出“一一对应”,同时课件呈现摆的过程:2、描述两种图形的多少关系。
你是怎样知道它们同样多的?二:解决“相差关系”问题。
(一)多几:(出示其他版本主题图)1、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呢?2、你能从桌面上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3、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请用学具摆一摆或在作业本上画一画。
4、展示并解读摆法:①你能看出多出几个吗?②问:多出的5个是什么颜色的花片?(红花片)是全部的红花片吗?(不是,红花片里的一部分)师:这样摆,一眼就看出多5个,这一部分红花片可以怎样描述呢?把它叫着“比蓝花片多的部分”。
③红花片里的另一部分在哪里?(在虚线的左边)④如果老师把这一步花片遮住,你知道它有几个吗?你是怎样知道的?⑤生会回答8个。
老师看见有小朋友去数蓝花片的个数,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部分好花片与蓝花片一一对应,所以它和蓝花片同样多,蓝花片有8个,这部分红花片页有8个。
师:正因为这一部分红花片和蓝花片同样多,所以可以这样来描述这一部分红花片呢:和蓝花片同样多的部分⑥看图说一说:两种花片比多少,把谁分成了两部分,怎样描述这两部分?5、列式解决问题并弄清算式的含义。
①怎样用算式计算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预设:学生会写算式 13-8=5(个)②问:图中有两个“8”,一个8表示8个红花片,它和蓝花片的个数同样多,一个8就表示8个蓝花片,减去的究竟是什么花片呢?③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减去的是8个红花片,只是它和蓝花片同样多。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七课时,这是一节练习课。
我们将通过复习和练习,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加减法。
在这一课时,我们将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学生们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加减法顺序混淆,计算结果错误等。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们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练习,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题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们用所学知识回答。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详细讲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23 + 5,我会先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得到3 + 5 = 8,然后再计算十位数,得到2 + 0 = 2,所以23 + 5 = 28。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计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32 18,45 + 9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在加减法计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计算顺序混淆,计算结果错误等。
在下一节课,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多进行相关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例题的讲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详细的步骤和解释,我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我会特别注意解释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比如从个位数开始相加,以及如何处理进位等。
另外,随堂练习的设计也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五单元第7课时两位数减加一位数(退位)(教案)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精品】第五单元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冀教版(2014秋)-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的情境,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探索不同的算法,掌握用竖式笔算。
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再减”的算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一填。
2.算一算。
十位个位十位个位5 8 4 6- 4 - 5()()师:笔算减法需要注意什么?学生:笔算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3.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师: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抹绿,绿色代表着环保、生命、希望,地球上正是有了绿色,才有了生命。
为了给我们美丽的家园增添一份绿,我们国家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你看,一(2)班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植树了。
二、探究新知1.获取信息课件出示:师:读读获取的信息。
学生自由读读。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我想知道还要植多少棵树?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需要植的减去已植的等于还要植的。
师:说的非常好!那么你能列出算式了吗?学生列出算式:34-8。
2.探究计算方法师:怎样计算34-8呢?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独自摆一摆小棒,然后同桌交流算法。
师:找到方法了吗?谁来说说?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自由说说:(1)先摆出34根小棒,然后打开一捆和4根合在一起是14根,从14根里拿走8根还剩6根。
师:那也就是从34里面拿出多少?学生:从34里面拿出14,14减8得6,20加6得26。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吗?课件出示:学生尝试写一写,然后展示:师:真不错!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学生:从3捆里拆开一捆,先从拆开的10根里拿走8根。
人教版(2024)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8和9的加、减法》PPT模板
6+2=8 8-6=2 2+6=8 8-2=6
如何计算关于8和 9的加减法呢?
5+4=9 9-5=4 4+5=9 9-4=5
6+3=9 9-6=3 3+6=9 9-3=6
知识讲解
8 53
8 62
5+3=8 3+5=8 8-5=3 8-3=5 6+2=8 2+6=8 8-6=2 8-2=6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8和9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 第7课时
汇报人:XXX 时间:2024.XX
《目录》
1 新课导入 2 新知讲解
3 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
《01》
新课导入
引入新课
填一填。
8 35
9 27
9 72
8 44
9 54
9 45
8 71
9 81
《02》
新知探究
知识讲解
4
你能看图列 算式吗?
练习巩固 2.
每次盖住卡片的一部分,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8-1=7 8-2=6 8-3=5 8-5=3 8-6=2 8-7=1
8-4=4
可以每次盖住1个、 2个……
练习巩固 2.
再用这张卡片,照样子做一做,说一说。
9-1=8 9-2=7 9-3=6 9-5=4 9-6=3 9-7=2
9-4=5 9-8=1
2+6
知识讲解
左边有6个白色小方块,右边有3个蓝色小 6+3 方块,求一共有几个小方块,用加法计算。 一共有9个小方块,左边有6个白色小方块, 9-6 求右边有几个小方块,用减法计算。 一共有9个小方块,右边有3个蓝色小方块, 9-3 求左边有几个小方块,用减法计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7课时跳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7课时跳绳|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7课时跳绳|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第7课时,主要涉及跳绳活动的相关数学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加法: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理解两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总数量的过程。
2. 学习减法: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理解从一个总数量中减去一部分数量的过程。
3.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小明有3个跳绳,小华给了小明2个跳绳,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跳绳?”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跳绳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每人一本教材,一份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跳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看到了几条跳绳?小明有几条跳绳?小华有几条跳绳?”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小明有3个跳绳,小华给了小明2个跳绳,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跳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小红有5个跳绳,小蓝给了小红3个跳绳,请问小红现在有几个跳绳?”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3(小明原有的跳绳数量)+ 2(小华给的跳绳数量)= 5(小明现在的跳绳数量)减法:5(小红原有的跳绳数量) 3(小蓝给的跳绳数量)= 2(小红现在的跳绳数量)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8个跳绳,小华给了小明3个跳绳,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跳绳?答案:小明现在有11个跳绳。
2022秋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生活中的数第7课时 动物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第7课时 动物乐园教材第16、17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学习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在动物乐园有一些小动物在快乐的生活,他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小猴子在玩秋千,小兔子在拔胡萝卜,小鸟在天上飞。
二、探究新知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这些小动物使用的用具够吗?谁多谁少呢?你能想办法比出来吗? 请小朋友们自己用学具中的图片比一比,说一说。
2.动手操作。
(1)学生自己用学具摆一摆(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摆好后说给同桌同学听,同学注意倾听,并进行判断。
(3)集体交流。
指名学生运用学具到黑板上摆一摆,边摆边说,如:我用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比一比,一只小兔对着一个篮子,发现小兔和篮子同样多。
其他同学判断和补充。
(4)那么,同学们比较出来的结果能不能用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呢? 指名学生试着说一说,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符号。
3.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比)师:咱们先看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在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小兔有4只,篮子也有4个,兔子和篮子个数一样多,我们就说:它们同样多(“同样多”“一样多”……),用一个符号“=”来表示。
②认识“=”,生跟老师一起书空书写“=”。
怎样用符号表示小兔子只数和篮子的个数同样多呢?小兔子有4只用4表示,篮子也有4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我们就用等号把4和4连起来。
板书:4=4 读作:4等于4。
③指名学生说一说4=4表示什么。
(3)认识“>”“<”。
①表示兔子只数和胡萝卜的个数的比较结果。
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7课时有几颗树(二)教案北师大版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
第七课时有几颗树(二)
【教学内容】
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
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课外研究
7+() 6+()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三、巩固练习
课本82页第3、4、5题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
8+5=13 6+8=14 8+8=16。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五单元第7课时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五单元第7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学目标本节课重点学习“数量比较”的概念,了解大小关系的表示方式,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大小关系。
2.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比较”的概念。
•掌握大小关系的表示方式。
•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大小关系。
3. 教学难点学生在处理数字时可能会出现模糊、混淆的情况,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和巩固。
4.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数量比较的概念2.大小关系的表示方式3.比较大小的方法4.用数字表示大小关系5.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课件、卡片等。
1. 情境呈现老师介绍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两个人物,其中一个人物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另一个人物手里拿着两个苹果,老师问:“你们看,这两个人手里拿的苹果数量多吗?哪个人手里的苹果更多呢?”引导学生一起思考。
2. 教学引入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手中物品的数量大小,来比较大小关系。
3. 学习活动步骤一:认识数量比较的概念老师介绍比较两个事物大小的能力称为“数量比较”,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概念。
步骤二:认识大小关系的表示方式老师将卡片上画有不同数量的圆点、小球等图案,通过比较大小关系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大小关系的表示方式。
步骤三: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老师给出二个数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确定大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课件等工具,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步骤四:用数字表示大小关系老师可以通过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字表示大小关系。
4. 学习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关键知识点,加强学生的印象。
5. 课后作业老师布置简单的课后作业,例如让学生进一步练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或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使用数量比较的场景。
1. 测验老师可以布置简单的练习题,例如比较数字大小、用数字表示大小关系等。
2. 小结老师在课后小结时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时 解决问题(2)【教案】
第7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P21例6,完成P21“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2.借助画图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熟悉的活动情境中,建立解决“比多少”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1.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在桌面上先摆出6个圆片。
在圆片的下面摆一行三角形,要和圆片同样多。
(1)学生先摆,然后说说摆了多少个三角形,怎么摆的。
(2)学生交流后,课件呈现摆的过程和比较后的结果。
2.画一画。
师:用摆一摆的方法可以比较多少,用画一画也可以比较吗?请在作业纸上画圆形,在第一行画8个,再在它的下面画一行正方形,要比圆形少3个。
(1)学生活动。
(指定1至2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2)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比多少”的问题,摆和画都不会有困难。
摆和画的时候要注意一一对应。
师: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就是原来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借助动手操作和画图活动,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唤醒学生对于比较两个数多少的记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情境呈现,解决问题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6。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此处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感知比多少。
(1)了解信息,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从图中会发现如下信息和问题: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 6、5、4、3、2加几-优质教案.doc
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7课时6、5、4、3、2加几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课前准备:6、5、4、3、2加几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卡片出示前面学习的加法题,学生口答得数并选几题说说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和小兔一起学习6、5、4、3、2加几的加法。
(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
讲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蘑菇?)(2)提问:你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3)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计算6+5的思考过程。
(4)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板书各种不同算法。
(5)谈话: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教学“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
这些题目就是我们书上第94页的“试一试”。
6+6= 4+9= 5+8=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计算,完成后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是怎么来做的。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
(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7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 红点1和绿点1.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与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竖式计算中理解“借一顶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计数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捉过小虾、摆过贝壳、参观过水族馆的鱼。
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参观标本室,想知道是什么标本吗?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情景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口答,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师板书:鱼类标本42种,虾类标本26种,贝类标本80种,星类标本17种。
师追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预设学生提出问题:(1)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2)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多少种?(3)鱼类标本比星类标本多多少种?(4)贝类标本比鱼类标本多多少种?……2、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样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提炼板书:(1)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2)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多少种?[设计意图:利用教材中信息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探究学习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 明确用减法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一读,“鱼类标本42种,虾类标本26种,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1)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五单元的解决问题进行练习,主要包括教材P67~69页的内容,通过复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小猫钓鱼”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猫钓鱼问题板书内容:1. 小猫钓鱼,一共钓了3条鱼,又钓了2条鱼,一共钓了几条鱼?2. 小猫钓鱼,一共钓了5条鱼,又放生了2条鱼,还剩下几条鱼?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猫钓鱼问题(1)小猫钓鱼,一共钓了8条鱼,又钓了3条鱼,一共钓了几条鱼?(2)小猫钓鱼,一共钓了7条鱼,又放生了4条鱼,还剩下几条鱼?2. 答案:(1)8 + 3 = 11(2)7 4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思路不清晰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我选择了“小猫钓鱼”的故事作为情景引入,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有几只小鸟-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有几只小鸟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有几只小鸟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7课《有几只小鸟》。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观察小鸟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鸟图片、卡片、黑板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然后问学生:“如果再有5个同学加入我们,教室里会有多少个同学?”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引入新课(10分钟)我会展示一张小鸟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然后我会再展示几张不同数量小鸟的图片,让学生继续回答。
3. 讲解与示范(10分钟)4. 小组活动(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张小鸟的图片和一些卡片。
我会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小鸟数量,然后用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加减运算,把结果告诉全班。
5.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学生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观察图片并进行加减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给予学生指导和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鸟图片数字卡片加减法运算结果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并进行加减运算,把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题目:家里有3个苹果,妈妈又买了2个苹果,现在家里有多少个苹果?答案:5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是,有些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加与减(一)第7课时跳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加与减(一)第7课时跳绳∣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掌握两个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进行简单的跳绳游戏,锻炼身体机能。
4.能够将数学知识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和体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两个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跳绳。
2.班级黑板。
3.课本和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今天我们要通过跳绳来学习数学知识,大家都喜欢跳绳吗?跳绳是一项有趣的运动,它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健康、灵活,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和数学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自己的体验,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2. 学习加法和减法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是指两个数相加的运算,如1+2=3。
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如 2-1=1。
请大家注意,加法和减法都需要“+”和“-”这两个符号来连接两个数字。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1)2+3=(板书)2)4-2=(板书)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两道题的答案是多少呢?(等待同学回答)非常好,答案分别是5和2。
我们再来做一些类似的小练习。
(老师板书一些加减法式子,让学生上台进行计算)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3. 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跳绳游戏现在,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跳绳游戏。
请同学们排成一排,每个人手里拿着绳子,同时跳动,老师喊出两个数字,比如“2+3”,同学们就要跳5下;如果老师喊出“5-2”,同学们就要跳3下。
请同学们注意,跳绳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跳起来、落下去都要脚尖着地,练习起来才会更加纯熟。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平衡与节奏,切勿使身体失衡或出现跳错的情况。
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数学知识。
请同学们一起来尝试一下。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7课时顺序
第二单元认识10之内的数第7课时次序教课内容:教材 20~21 页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会用10 之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次序。
过程与方法:经过察看和着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在详细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
培育学生参加操作活动的兴趣和踊跃性,体验与同学沟通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
教课准备:课件或教课挂图教课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沟通空间情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学生经过看图让学生经过观师在黑板上贴了些小数数发现数学察、数数认识景动物的图片,它们在干信息。
(有 5 只数学信息,激创什么?你们还发现了小动物进行比发学生的学习设什么?赛)兴趣。
教师指引请把你们自学生沟通并汇经过数小动物己看到的说给同学们报(小马跑第初步感知 5个听一听好吗?你是怎一,乌龟跑第和第 5 个的不么知道的?还可以够知五,兔子跑第同。
让学生知探道什么?三)道 5 不单能够究表示 5 个还可与体验:第一组前 2 个同学生沟通报告以表示第 5 个。
体学站起来,而后,第 2(前一个 2 是两培育学生胜不验个同学坐下。
(这两个 2个人,后一个 2骄败不馁的良同样吗?)是一个人)学生好质量。
沟通报告(有出示情境图二。
同学们学生沟通汇报经过学生着手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从左数黄色操作摆花片的取出 1 个黄色花片和 7花片摆第 5活动,加深学个红色花片随意摆成从右数黄色花生对序数意义一排,把你摆的结果说片摆第 3)的理解,鼓舞给大家听。
学生把自己的不一样摆法与他游戏:人沟通。
1、放〈我的朋友在哪学生边听边唱游戏中,学生里〉这首歌。
(一、二、三、既稳固了知识2、歌声停止,老师叫四、五、六、七,又使数学学习几个或第几个站起。
我的朋友在哪变得轻松愉(对了给个小小的奖里)快。
励)1. 出示萝卜情境图。
5 个萝卜,4 个红的,一个青的,从左数青萝卜排第 4,第 5是红萝卜)经过练习,培实2. 达成练一练第 2 题看学生沟通报告养学生独立完践图图色。
一年级数学第7课时 8和9的认识优秀教案
8和9〔1〕【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拟它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和9的组成和写法。
2.引导学生有序地推导出8和9的组成。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情景导入】1.(课件出示0~7这八个数字)师:这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吗?叫叫它们的名字。
指一指:左数第四个是几?右边5个都是谁?2.师:淘气的数字宝宝把队伍排得乱七八糟,你能帮它们把队伍排整齐吗?(生排序)有不同想法吗?3.师:7后面是几?(出示8、9卡片)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
(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进行新课】1.数数,认识8和9。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在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注意要按一定顺序数(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师:你从这幅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集体交流,归纳。
园两旁有8棵树。
花坛里有8朵花。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
看来8和9就在我们身边,比方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说说你们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
(3)摆学具。
这么多地方可以用到8到9,说明它们很有用,想不想做摆图形的游戏?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
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0~9),倒读(9~0)。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学生间互问互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时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时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时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的第7课时,主要内容是减法。
我们将通过教材的第35页到第37页来学习这个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学会进行减法运算,并能够将减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减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减法,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包括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还有一些水果和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引出减法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我会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例题,让孩子们跟着我一起解答,加深他们对减法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解答,巩固他们学到的知识。
5. 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设计一些简洁的板书,帮助孩子们记忆和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2. 小明有3个玩具,他给了小红1个,还剩下几个玩具?答案:1. 5 2 = 3,还剩下3个苹果。
2. 3 1 = 2,还剩下2个玩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运用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展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图片和实物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这是因为孩子们对于图片和实物有更直观的感受,能够更好地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2.2 用加法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2.2 用加法解决问题【课题名称】第7课时用加法解决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1.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和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兔爸爸和兔妈妈带领小兔子们采蘑菇。
它们采了好多蘑菇。
看!它们多开心。
课件出示教材45页情境图: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有兔爸爸、兔妈妈,还有4只兔宝宝。
预设2:学生能回答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1:一共有几只兔子?预设2:一共有6只兔子,左边有4只,右边有几只兔子?预设3:一共有6只兔子,右边有2只,左边有几只兔子?教师:兔妈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帮兔妈妈解决问题吧!【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在情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大括号。
教师:(手指着情境图中的大括号)你们认识它吗?(学生回答:大括号)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见过它了,那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板书:合起来)教师示范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带领学生一起做。
教师:在这里,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预设:学生会说是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教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5以内的减法》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7 5以内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及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口算被减数在5以内的减法。
2.通过说明列减法算式理由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发展观察、判断、推理等初步的能力。
3.体会现实情境里有数学内容,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认真书写、细致思考等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会读、写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掌握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看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观察主题图,说说还剩几人。
(1)原来有5人,走了2人,还剩3人。
(2)5人去掉1人是4人,再去掉1人是3人。
2.你能用图表示出题意吗?试着圈一圈。
3.用1表示1人摆一摆。
虚线框表示去掉的意思,也就是走了2人。
像这样,几个去掉几,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表示。
4.小结 5人去掉2人是3人,可以用减法表示。
列式为:5 – 2 = 3
你知道上面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一起读一读吧!
这个算式读作:5减2等于3。
5.怎样计算 5 – 2 呢?
一个数减几,就从这个数接着()数几个数,最后数到几,结果就是()。
想加算减
6.你能再讲一个3 + 2 = 5的故事吗?
7.想一想,怎样计算 2 – 0 呢?
想一想,这样的算式你还能说出哪些?
知识小结:任何数减0,还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列式解答。
4.如果要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应怎么办?
5.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
1.完成教材第21页上面“做一做”。
2.冬冬和军军一起到沙滩上拾贝壳,冬冬拾到了13个贝壳,军军拾到了8个贝壳。
1.说说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1.仔细看图,完成填空。明确哪个量比哪个量多(或少),多(或少)几个。
2.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3.准备学习新课。
1.观察情境图,明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有: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7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用圆片代替套中个数,摆一摆。
民族小学教案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2)
教者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体会一一对应和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例6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12-7=5(个)
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12-7=5(个)
答: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计算
批阅时间
批阅时间
批阅人
3.列出算式:12-7=5(个)。
4.小组讨论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纳总结本节课解决了什么问题,用到了什么方法。
1.独立思考,理解题意,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
2.解答第一个问题之后,根据题目中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解答。
1.在教师的引导下谈收获。
2.完成作业。
(6分钟)
(2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用具
时控
一、复习导入。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1.课件出示复习题。
◇◇◇◇
◆◆◆◆◆◆
()比()多2个。
☆☆☆☆☆☆☆☆☆
★★★★
★比☆()5个。
2.每一组图形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是怎样排列的,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6中的情境图。组织学生交流题目中出现的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