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生平大事记
曾国藩生平简介与评价
曾国藩生平简介与评价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对于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可能了解的人没多少,毕竟他处于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清王朝的衰落时期,与此同时,在封建王朝的腐败堕落时期当代人民只能记得清王朝的腐朽,没人了解这些官员的功勋业绩。
曾国藩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且是之后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
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
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曾国藩被誉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第一完人,平天下之言,对于晚清而言可能是正确的,毕竟他拯救了晚晴,打败了太平天国。
让苟延残喘的清王朝在此之后又得以统治中原一段时间,保住了大清江山。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字子孝,号忠介,湖南湘潭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一、早年经历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读书人,对于教育有着很高的期望。
曾国藩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和勤奋的品质。
他在家乡读书,后来考入了湖南的府学。
在府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成绩优异,被誉为“府学之冠”。
二、官场生涯曾国藩在官场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他先后担任过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的官职,以及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斗。
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被誉为“曾铁军”。
他的军事战略和组织能力使得太平天国起义军遭受了重大打击,为清朝政府稳定了局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国藩在官场上也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
他坚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受贪污腐败的诱惑。
他注重民生,积极推行改革,为人民谋福利。
他还注重教育,提倡儒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
三、晚年生活曾国藩在晚年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他退休后回到家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他继续读书,写作,思考人生。
他的著作《曾文正公全集》成为了后人学习的经典之作。
他还致力于家族的兴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后代。
曾国藩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他的勤奋和才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他的清廉和正直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道德底线,不能被金钱和权力所腐蚀。
最后,他的奉献和忠诚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公仆,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总之,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让我们向曾国藩学习,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曾国藩年表
1834
24岁
入岳麓书院。秋,参加湖南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冬,入京准备会试。
道光十五年
1835
25岁
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道光十六年
1836
26岁
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
道光十八年
1838
28岁
进京会试,中进士,更名国藩,意为“国之藩篱”。同年,进入翰林院。
道光二十年
1840
同治三年
1864
54岁
太平天国覆灭。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主动向朝廷请旨裁减湘军。赏加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同治四年
1865
55岁
奉命与捻军作战。因攻克天京有功,被授一等侯,并加“毅勇”二字。
同治五年
1866
56岁
因剿捻无功遭弹劾,11月回任两江总督。
同治六年
同治十年
1871
61岁
与李鸿章联名奏请,选派聪颖子弟,前赴西洋各国学习技艺。上准。
同治十一年
1872
62岁
二月初四,在南京病逝,举国皆惊。朝廷辍朝三日,谥号文正。
咸丰十年
1860
50岁
赏加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六月二十四日,实授两江总督,并授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咸丰十一年
1861
51岁
钦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
同治元年
1862
52岁
命以两江总督领协办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
同治二年
1863
53岁
筹建江南制造局,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
纪年
公元
年龄
1860,曾国藩的人生转折点|人物
1860,曾国藩的人生转折点|人物文/丁三白伟志被改革的改革者1870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四,在保定署衙,曾国藩留下了他生平第二份遗嘱。
他说,他行将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
这一年,59岁的曾国藩右眼失明、肝病日重,眩晕病症又进一步地折磨着他。
然而,6月23日,就是他续假一月的奏折刚刚抵达北京时,朝廷以“曾国藩精神如可支持”的婉转口气,让他前赴天津,接手那块烫手山芋。
和朝廷谕旨同日抵达的,还有来自江西,他为自己做棺材订购的建昌花板。
这个巧合让曾国藩心有戚戚,他预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为此,在调阅津案文牍、与幕僚反复商议之余,他开始以平淡、略显悲凉的心境,细细交代着自己的后事。
他说,此行若死,灵柩应归湘安葬,“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他说,他的历年奏折、生平文章,可留给后代子孙观览,但“不可发刻送人”,因为“刻出适以彰其陋耳”。
对于身后诸事,他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然而,与他晚年的大部分文字一样,在这份遗嘱里,后人看不到他对天下大势、对国家前途的任何评价。
恰恰相反,“勤”、“俭”、“孝友”、“祥瑞”、“不忮”、“不求”这些字眼无不让人想起老年的农夫,或者寻常的乡绅形象。
7月8日,农历六月初十,曾国藩抵达天津。
而仅仅十几天以后,7月21日,他的《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不仅在天津激起了口诛笔伐,并且使全国舆论为之哗然。
天津教案在这份奏折的开篇,曾国藩分析了教案的由来。
当年晚春,一则沸沸扬扬的传闻在天津附近不断扩散:天津地方已先后有几百名幼童失踪;这些幼童,大多被法国传教士收买的人贩子诱拐;每诱拐一名儿童,人贩子可得到五两银子,而法国传教士可以幼童的眼睛、心肝为原料,配制西洋药方……对此,曾国藩认为,该传闻“全系谣传”、“毫无实据”。
他说,来到天津后,他细细查问了几百名拦轿递禀者,挖眼剖心有何实据?结果“无一能指实者”。
他也逐一讯问了河楼教堂的150余名中国教民,“均称习教已久,其家送至堂中豢养,并无被拐情节”。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_描写作文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曾国藩生平事迹及评价,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曾国藩的人物生平 1.组建湘军1851年(咸丰元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
5月,曾国藩在刘蓉、罗泽南等人的推动下,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批评咸丰皇帝。
咸丰帝没有读完,就愤怒地将奏折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见了军机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祁寯藻、季芝昌等人苦苦为他求情,他很可能陷于不测之罪。
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
1852年(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1 / 17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2.大战太平军1854年(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 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曾国藩生平事迹及评价,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曾国藩的人物生平1.组建湘军1851年(咸丰元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
5月,曾国藩在刘蓉、罗泽南等人的推动下,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批评咸丰皇帝。
咸丰帝没有读完,就愤怒地将奏折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见了军机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祁寯藻、季芝昌等人苦苦为他求情,他很可能陷于不测之罪。
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
1852年(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2.大战太平军1854年(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 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晚清名臣曾国藩生平简介
晚清名臣曾国藩生平简介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他与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与胡林翼合称曾胡,他是湘军的创立者与统帅。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晚清名臣曾国藩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曾国藩生平简介曾国藩,清朝晚期人,字伯涵,号涤生,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他从一介书生到进京赶考,进了进士之后又一直留在京城,短短十年时间,连续升职七次,年仅37岁就已经官至二品,这在清朝历史上也只是独一份的。
后来恰逢太平天国乱世,当时正是因母丧而在家的曾国藩趁势在家乡创建了湘军,并且作为统帅者,曾国藩带领湘军和其他的义军一起历尽艰苦的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挽大厦于将倾,救清朝于乱世,因为这巨大的功绩,被封为了一等勇毅侯,这是清朝以来第一个以文人封武侯的人。
后来又升职至一品大员。
曾国藩的一生为官平稳,可以说是实现了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国藩一生所处的年代,正是国家由盛转衰,动荡不安的年代,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豪杰”,正是这样的乱世造就了曾国藩的一生。
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一度呈现出同治中兴的盛况,险些就力挽狂澜,将清朝从危机之中救回。
作为同治中兴的时期的主力,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让曾国藩成为了近代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的人物。
如何正确评价曾国藩对于曾国藩,现在很多人都十分的推崇他,甚至已经在很多人心中被神化成了“圣人”,这样过分高估的评价无疑是不理智的,对于曾国藩,我们应该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来分析。
在文化上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曾国藩继承了中国以儒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他的一生是完全按照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来走的,他的一生深受“三纲五常”的影响,对于“君臣、父子”等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纲常部分极为看重。
这一点是深受争议的,不少的人认为“纲常”之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曾国藩这样作为是不可取的。
关于曾国潘的历史小故事有哪些
关于曾国潘的历史小故事有哪些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曾国潘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一、位高轿低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被提拔,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这是难得的恩遇: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俩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
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得不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不仅没有引路官,连扶轿的人也省了去,且轿呢也没有换成绿色,仍乘蓝轿。
不久,曾国藩又升为二品大员,下人就为他荐举了四名轿夫,要把曾国藩的四人大轿换为八抬大轿。
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俗称八抬大轿。
但这并非硬性规定,官员如达到品级而收入不丰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级达不到却乘高品级的轿子就算违制,一旦被人举报,不仅要受处分,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
其实,曾国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晓水满则溢、人满则忌的官场道理,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一律是不摆不坐。
虽然,曾国藩因乘蓝呢轿而被下级官员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员出行,都知道向护轿的官员交代一句:“长点眼睛,内阁学士曾国藩大人坐的可是蓝呢轿呢。
”曾国藩纵横官场几十载,正是凭借了这种低调、内敛的力量。
二、“不要钱,不怕死”明清京官之苦,时人皆知。
作为七品京官的曾国藩年俸仅为45两,外加作为津贴的“恩俸”和“禄米”也不过135两。
而后来的张之洞曾给京官算过账:“计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须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
”弥补这样大的收支赤字只有两法:一是收受外官的馈赠,二是借贷。
曾国藩生平简介演讲稿
曾国藩生平简介演讲稿曾国藩先生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出生于1811年,逝世于1872年,享年62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曾国藩先生的生平。
曾国藩先生出生于湖南省衡州府衡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在他年轻的时候,曾国藩曾经在家族的私塾学习古典文化和书法等各种艺术。
他很早就展示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对学问的热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国藩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得到了朝廷的注意。
曾国藩的政治生涯开始于1850年代,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威胁。
曾国藩被任命为湖南巡抚,负责镇压太平军。
他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和战术,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这不仅加强了朝廷的统治,也平息了内乱,为中国政局的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曾国藩在政治事务上表现出色,他提倡勤政务实,反对贪污腐败。
他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治理能力。
此外,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设立学校培养人才。
曾国藩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用主义和德育教育,他希望通过培养优秀的人才来改变社会的命运。
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曾国藩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以清新的文风和大气的书法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充满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他的书法独特而典雅,成为后来书法界的典范。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政务和教育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曾国藩先生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在政治、军事和教育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
他的一生充满了奉献和拼搏,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精神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曾国藩人生节点的国内外大事
曾国藩人生重要节点及国内外大事(根据资料梳理)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辛未年、羊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曾国藩出生。
——林则徐考中进士。
——3月25日,发现大慧星——7月5日位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宣布独立。
1815年(嘉庆二十年)——曾国藩5岁,在家发蒙读书——12月30日,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姚鼐(1731—1815逝世——2月26,拿破仑·波拿巴逃出流放的地中海小岛厄尔巴岛,回到法国,建立君立宪制,但只是“百日王朝”, 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宣布退位,被英国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曾国藩6岁,入家塾“利见斋”读书。
——清廷责令英使回国嘉庆二十一年(1816)七月初八日,因英使拒绝行三跪九叩礼,嘉庆帝颁布谕旨,责令英使回国。
1826年(道光六年)——曾国藩16岁,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贺长龄、魏源等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内容包括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大类,皆为经世致用文章,为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情况的重要史料。
——世界第一台相机诞生。
——曾国藩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
次年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改号涤生。
——法国七月革命:路易·菲利普被立为法国国王,建立七月王朝。
——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到达广州,是第一个到中国来的美国新教传教士。
1833年(道光十三年)——曾国藩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6月,德籍传教士郭士立(又译郭实腊)在广州创办汉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为中国境内第一家中文杂志。
——林则徐奏请改革币制,清廷部分地接受了林的建议。
1834年(道光十四年)——曾国藩24岁,春入岳麓书院。
秋,参加乡试中第36名举人。
——4月22日,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正式停止。
1835年(道光十五年)——曾国藩25岁,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
曾国藩生平简介与评价
曾国藩生平简介与评价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对于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可能了解的人没多少,毕竟他处于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清王朝的衰落时期,与此同时,在封建王朝的腐败堕落时期当代人民只能记得清王朝的腐朽,没人了解这些官员的功勋业绩。
曾国藩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且是之后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
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
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曾国藩被誉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第一完人,平天下之言,对于晚清而言可能是正确的,毕竟他拯救了晚晴,打败了太平天国。
让苟延残喘的清王朝在此之后又得以统治中原一段时间,保住了大清江山。
曾国藩介绍.ppt
三、轶事点滴
1、毛泽东“独服曾文正”
2、蒋介石推崇曾国藩
3、“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 、《曾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 5、“一生爱钱”之谜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国藩的侯府
思云馆
1853年(咸丰3年)43岁 ,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 1861年(咸丰11年)51岁 。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 12月,在安关创办 内军械所。
1864年(同治3年)54岁。7月11日,湘军攻恰陷天京, 太平军宣告 失败。 7月,曾国藩赏加太子 太保、一等侯爵。 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 8月15日,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1870年(同治9年)60岁 6月,天津教案 发生, 奉命前往处理。 1872年(同治11年)62岁 3月12日,在两江总督府逝世。 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 追赠太傅,谥文正。
二、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1、《治学论道之经》 2、《持家教子之术》 3、《疆场竞斗之计》 4、《处世交友之道》 5、《修身养性之诀》
中 兴 名 臣 曾 国 藩
---
( 1811 ~ 1872 )
一、曾国藩的生平 曾国藩(1811--1872),字伯函,号涤生。 • 出生地点:湖南省双峰县荷叶塘镇 • 1838年(道光18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 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 • 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曾国藩人物生平及警世名言
曾国藩人物生平及警世名言曾国藩人物生平及警世名言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
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
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
曾国藩刚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从文才上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
历史人物曾国藩
名人评价 一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 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 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 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 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 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 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 《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 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 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名人评价 三
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 不日三复也。”梁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 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 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 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 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 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 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 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 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 • • •
生平及成就---文学成就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 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 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 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 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 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 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 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 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 均受他文风影响。所著有《求阙斋文集》、 《诗集》、《读书录》、《日记》、《奏 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 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 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 《为学之道》、《五箴》等。
曾国藩生平
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1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
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曾国藩的一生是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分不开的。
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的革命风暴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反革命武装不堪一击,完全丧失了抗拒革命大军的能力。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1月,清廷命曾国藩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团练。
曾国藩顾不得守制三年的大礼,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了他一生反对太平天国的事业。
他知道,如果按照历来办团练的老办法,是对付不了大规模有坚强组织的农民力量的,因此他建议重新建立一支在绿营以外的正规军-湘军。
湘军的主要特点:一是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团结军队内部的纽带。
湘军的官兵,大抵都是通过同乡、同族、亲友、师生等关系挑选募集。
各营只服从营官一人,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二是湘军的将领,大多选自受过孔孟之道熏陶,在科举道路上失意,一心想借军功猎取功名富贵的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
这些人平日以程朱理学相标榜,把保卫封建统治秩序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目标。
三是湘军以“卫道”为名,实际上却是一伙杀人放火的强盗。
在长沙团练的时候,曾国藩因杀人很多,就已经得到了“曾剃头”的绰号。
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
1854年初,湘军组成陆军十三营,水师十营,共一万七千多人,同年正式出师与太平军作战。
曾国藩以自己的名义,发出了一道檄文,诬称太平天国为“粤匪”,说他出来镇压革命,不仅是为了保卫清王朝,而且是为了保卫整个的旧传统。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梗概一、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寿,河南扶沟人。
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曾国藩以其出色的才能和卓越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维护清朝的统治,同时致力于内政改革和军事现代化,以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二、曾国藩三册概述曾国藩的著作被整理成三册,分别是《曾文正公全集·诗文集》、《曾文正公全集·日记笔记》和《曾文正公全集·家书集》。
这些著作记录了他的思想、经历和文化素养,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学术研究和历史价值。
1. 《曾文正公全集·诗文集》《曾文正公全集·诗文集》主要收录了曾国藩的诗文作品,其中包括山水田园诗以及政治抒怀诗等各类作品。
这些诗文既展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又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他的作品多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及感慨时事和人民疾苦的抒发。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2. 《曾文正公全集·日记笔记》《曾文正公全集·日记笔记》是曾国藩的日记和笔记集,记录了他的个人生活、思想感悟、政务安排以及战略部署等内容。
这些记录是对历史的珍贵见证,使后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曾国藩的一生和他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
此外,曾国藩的日记还展现了他的治国理政思路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是一本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著作。
3.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集》《曾文正公全集·家书集》收录了曾国藩给亲朋好友、学生等的家书,内容涵盖了家庭、教育、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
这些家书不仅展示了曾国藩的为人师表和亲近家人的一面,还透露出他对于道德伦理和家庭教育的关注。
通过阅读这些家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曾国藩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三、曾国藩的思想和影响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生平简介
教育——《曾国藩 家书》
• 曾国藩对于同辈及晚辈的教育主要可以提炼为 以下几点:
• 1.修身进德
• 2.立志 立业 • 3.勤俭持家,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16字:家俭 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对于社会教育: • 1.传承和发展儒家思想 • 2.师夷长技以制夷
• “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 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 一路,日趋日下也。” •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 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 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 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 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 “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 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 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书法造诣
从人物关系看处世之道
• 与左宗棠的爱恨情仇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与李中堂师徒情深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影响一代伟人
•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 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十年七迁
内阁学士 1847
中书科事务 1848
翰林院侍讲
翰林院检讨 翰林院 庶吉士 1838 1840 1843
湘军传奇
• 湘军可谓中国近代最为著名的地方军队,素有 “无湘不成军”的说法。由于太平天国实力愈 发强大,清廷原有的八旗军和绿营兵战斗力低 下 面对太平军节节败退。咸丰帝下旨鼓励地 方组建团练。 • 借此机会,曾国藩带着他的湖湘子弟走上了历 史的舞台。带来了太平天国历史的终结。
千古完人曾国藩的轶事典故
千古完人曾国藩的轶事典故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巨蟒转世曾国藩出生时,祖父曾经梦到有一只巨蟒缠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认为曾国藩是巨蟒转世,曾国藩出生后家中的一棵死梧桐树竟然重新焕发出了生命,让其祖父更加相信巨蟒转世这一梦语。
而凑巧的是曾国藩患有类似“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有一说“火蟒藓”),浑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鳞片一样的癣,所以曾国藩也相信了巨蟒转世这一梦语。
曾国藩还有一个奇怪的爱好——爱吃鸡,却又最怕鸡毛。
当时紧急公文,在信封口处往往要粘上鸡毛,俗称鸡毛信、鸡毛令箭。
每当曾国藩看到这种信,总是毛骨悚然,如见蛇蝎,必须要别人帮他取掉鸡毛,他才敢拆读。
古时候曾有这样的说法:“焚烧鸡毛,毒蛇闻气就死了,龙蛇之类,也畏惧这种气味。
”曾国藩对鸡毛害怕到这种程度,难免也被人理解为蟒蛇转世。
在岳麓书院学习时因为怕别人看到身上的鳞片,所以夏天燥热时还穿戴整齐地读书,让先生大加赞赏。
比贼笨曾国藩小的时候天从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
他就一遍一追地读,一遍一遍地背。
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
这可急坏了一个人。
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
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
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审案局里的“曾剃头”曾国藩,人们都叫他“曾剃头”,但这不是因为他杀太平军而获得的外号,而是因为他在长沙开审案局,杀了太多的所谓湖南“土匪”而得到的外号。
曾国藩生平大事记
曾国藩生平大事记曾国藩生平大事记1811年(嘉庆十六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一日),生于今湖南省娄底市县荷叶乡天坪村,乳名宽一。
1826年(道光六年),16岁的曾国藩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3年(道光十三年),23岁的曾国藩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十四年),24岁的曾国藩入岳麓书院,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1835年(道光十五年)4月,25岁的曾国藩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道光十六年)春,26岁的曾国藩,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的曾国藩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
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年底乞假返家。
1840年(道光二十年)5月,30岁的曾国藩任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4月,33岁的曾国藩升任翰林院侍讲。
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
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
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34岁的曾国藩与江忠源结为师生,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10,Ej,35岁的曾国藩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李鸿章人京会试,投其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1月,36岁的曾国藩充文渊阁直阁事。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7月,37岁的曾国藩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11月,钦派武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
1853年(咸丰三年)1月21日,43岁的曾国藩接帮办湖南团练旨。
1854年(咸丰四年)2月25日,44岁的曾国藩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
1861年(咸丰十一年)8月23日,51岁的曾国藩上《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1862年(同治元年)1月31日,52岁的曾国藩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
1863年(同治二年)1月28日,53岁的曾国藩得悉安庆军械所造出我国第一艘木壳小火轮,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为“黄鹊”号。
曾国藩年谱——精选推荐
生平年谱1811年(嘉庆十六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二十年)5岁在家识字读书。
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六年)16岁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十年)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
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十三年)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十四年)24岁春,入岳麓书院。
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冬,入京准备会试,途径长沙,始与刘蓉交往。
1835年(道光十五年)25岁 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道光十六年)26岁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
至长沙,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
试后改名国藩。
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十九年)29岁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
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永丰。
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
本年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二十年)30岁 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 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
“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
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
是年,喜读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生平大事记1811年(嘉庆十六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二十年)5岁,在家识字读书。
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六年)16岁,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十年)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家塾,师从汪觉庵。
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十三年)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中秀才。
1834年(道光十四年)24岁,春,入岳麓书院。
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冬,入京准备会试,途经长沙,始与刘蓉相交。
1835年(道光十五年)25岁,4月,会试落第,留京城寄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道光十六年)26岁,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都为江南之游。
由清江、扬州、金陵溯江而归。
在金陵借钱当衣购《二十三史》。
至长沙,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进士。
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试后改名国藩。
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十九年)29岁,夏,至衡阳,拜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
抵家商议修族谱,清查源流。
秋,出邵阳,至武岗、新化、安化等处。
12月7日,子纪泽生,当日离家起程赴京。
本年起开始作日记,名曰《过隙影》,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二十年)30岁,5月18日,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1月,父竹亭公、夫人欧阳氏、弟国荃、子纪泽入都。
1841年(道光廿一年)31岁,4月,父还乡,弟国荃留京读书,为授课。
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
11月,任国史馆协修。
遍览前史,辨具得失。
是年,喜读胡林翼所赠《陶文毅公文集》。
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吏治。
1842年(道光廿二年)32岁,致力程朱之学,与倭仁、吴廷栋、陈源兖等以实学相砥砺。
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43年(道光廿三年)33岁,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
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
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
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4年(道光廿四年)34岁,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
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45年(道光廿五年)35岁,6月,升授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弟国潢、国华入都。
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廿六年)36岁,1月,充文渊阁直阁事。
夏秋间,养病城南报国寺,与同寓刘传莹就汉学、宋学深入研讨。
1847年(道光廿七年)37岁,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11月,钦派武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
1848年(道光廿八年)38岁,3月,子纪鸿生。
10月,辑录古今名臣大儒言论,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三十二目辑成《曾氏家训长编》。
1849年(道光廿九年)39岁,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
9月,署兵部右侍郎。
1850年(道光三十年)40岁,4月,上《应诏陈言疏》。
直揭官场“委靡因循”、官吏“畏葸”“柔靡”。
“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耳”。
7月,兼署工部左侍郎。
10月,兼署兵部左侍郎。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
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6月,兼署刑部左侍郎。
1852年(咸丰二年)42岁,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
2月,兼署吏部左侍郎。
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
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
10月初抵家。
1853年(咸丰三年)43岁,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
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
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
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
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
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四年)44岁,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
发布《讨粤匪檄》。
4月28日,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
5月1日,湘潭大捷,军势少振。
8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出师攻陷岳州。
10月14日取武昌。
上谕赏给二品顶戴,署理湖北巡抚,并加恩赏戴花翎。
7天后收回署理湖北巡抚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
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五年)45岁,2月,石达开在湖口几次夜袭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几十艘。
11日夜,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
”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0月,补授兵部右侍郎。
1856年(咸丰六年)46岁,6月,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
7月,坐困南昌。
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
10月,曾国荃在长沙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七年)47岁,2月27日,父丧,偕弟国华回籍奔丧。
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
是年建“思云馆”。
10月25日,湘军水陆齐举,攻克湖口。
1858年(咸丰八年)48岁,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
7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
8月5日,抵武昌。
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饷、运粮之策。
11月15日,三河镇之役败,湘军6000精锐全歼。
曾国华、李续宾阵亡。
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59年(咸丰九年)49岁,1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
2月,作《圣哲画像记》。
5月,曾国潢在家乡办团练。
9月,曾国葆受胡林翼委托,回湘募勇二营赴湖北助剿。
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十年)50岁,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又寄信到家中,名其所居曰“八本堂”。
赏加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6月,太平军攻陷江南大营。
7月,补授两江总督,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10月与胡林翼、李续宜商筹北援之策。
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
12月19日,具折奏陈:“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祁门大营两度被困。
1861年(咸丰十一年)51岁,8月23日,上《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9月5日,克复安庆省城。
12日,移住安庆。
10月,赏加太子少保衔。
11月20日,奉旨统辖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
12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
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
1862年(同治元年)52岁,1月31日,晋协办大学士。
2月19日,新购外洋火轮一号到安庆。
7月18日,为借兵助剿事再疏力陈利害,决不能让洋人以助剿来“蹂躏中国之土地”。
9月27日,定江西厘局章程。
11月5日,作清、慎、勤三字箴十二语。
年底,华蘅芳与徐寿父子试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气机,曾国藩见后,于当天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1863年(同治二年)53岁,1月28日,安庆内军械所造出的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
5月7日,致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反对购买要由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指挥控制的船舰。
6月13日,败石达开于大渡河。
9月,与容闳见面,商筹建立一个可以灾圃旎器的工厂。
12月3日,交容闳68000两银赴美购买机器。
1864年(同治三年)54岁,5月,定刊书章程,即于安庆设书局,刊刻各种经史。
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
7月,赏加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赏戴双眼花翎。
8月5日,设善后局赈济难民。
14日,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10月,行辕移驻金陵。
主持修复江南贡院,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11月,奏准停征厘舍、亩捐。
12月,主持修复江宁府学,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1865年(同治四年)55岁,1月,编《鸣原堂论文》。
2月20日,设粥厂,令湘勇煮粥,以食饥民。
3月,主持修葺钟山、尊经两书院。
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
5月15日,接奉廷寄书,爵加称“毅勇侯”。
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
6月2日,又奉上谕:节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绿营及地方文武官员。
主持整理《王船山遗书》完稿,共322卷,交金陵书局出版。
6月18日,拔队北行,并定北上剿捻之策。
9月,经扬州、清江浦抵徐州。
10月,建成江南制造总局。
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
1866年(同治五年)56岁,3月,由徐州赴济宁,沿途谒孟、孔、曾诸圣墓。
9月、10月,因病连续2次请假,在营调理。
10月,奏陈:剿捻无效,病难速痊,请开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之缺。
12月,回任两江总督。
李鸿章续剿捻事宜。
1867年(同治六年)57岁,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
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家翻译馆——译书馆。
4月10日,到两江总督任,金陵之民,焚香于道以迎之。
5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
6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1868年(同治七年)58岁,1月16日,恩赏云骑尉世职。
5月,奉上谕改授武英殿大学士。
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总局,视察轮船洋炮工程。
8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
9月28日,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试航,取名“恬吉”,取四海波恬、公务安吉之意。
12月7日,由金陵登舟起行赴直隶总督任,金陵士民焚香酌酒以饯送者,填咽街巷。
次年1月25日抵京师,陛见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
1869年(同治八年)59岁,2月12日,始为无慢室日记。
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
言直隶最大之政,在练兵饬吏,次则河工。
3月14日,到直隶总督任。
治理永定河。
并通饬各州县官,限期清结积案,以为课程。
4月16日,刊发直隶清讼事宜十条,核定限期功过章程十四条。
自定每日分时清厘案牒,遇重大之案,亲自讯问。
6月,奏请按湘军制改造直隶练军。
8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
1870年(同治九年)60岁,3月2日,奏直隶清理积狱、旧案陆续完竣,新案办理就绪。
计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
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
5月11日,改定练军马队步队营制。
因患眩晕,奏准病假一月。
6月续假一月。
6月,天津教案发生,奉命前往处理。
7月11日,抵津。
23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为法领事抵命,并以战争相威胁,曾国藩严词拒绝。
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事出有因。
”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断难允求。
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
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
调任两江总督。
11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
11月7日,起程南下。
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12月,充办理通商事务大臣。
1871年(同治十年)61岁,8月18日,同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