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农村环境检测方案

农村环境检测方案

农村环境检测方案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农村环境质量,保护农村环境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化肥农药的使用等都会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

为了评估农村环境质量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需要建立科学的农村环境检测方案。

第一步:确定检测内容和指标为了全面评估农村环境质量,需要确定不同的检测内容和指标。

根据现有的研究和实践,农村环境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农产品等方面,具体指标如下:1. 水质检测水质检测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以及饮用水等方面。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悬浮物、氨氮、硝化物、硫化物、氟离子等。

2. 土壤检测土壤检测主要包括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团粒结构、持水性能、肥力、重金属等指标。

3. 空气检测空气检测主要关注空气质量,包括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病原微生物等。

4. 农产品检测农产品检测主要关注农产品中的农药、重金属、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第二步:确定采样和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是农村环境检测的关键。

一般来说,采样分为场内采样和场外采样两种方式。

1. 场内采样场内采样是指在采样地点进行采样,例如通过取土样进行分析。

场内采样时需要注意采样深度、采样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等问题。

2. 场外采样场外采样是指在采样地点周围进行采样,例如采用气象站进行大气污染物采样。

场外采样一般需要采样时段、采样频率、分析方法、质量控制等问题。

第三步:建立检测数据库与标准建立检测数据库与标准,是为了方便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

检测数据库主要包括不同采样地点、不同时间下的检测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群众提供依据。

要建立合理的检测标准,对不同指标进行限制或公布预警值。

第四步: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般来说,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主要是采用绿色技术、生态治理、土壤修复等手段解决问题;管理措施则是通过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进行保护。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决定开展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

这次试点监测,既是对农村环境状况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为未来农村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目标1.全面了解农村环境质量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探索农村环境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

3.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三、工作内容1.监测范围:全国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作为试点。

2.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噪声、固废等方面。

3.监测方法:空气质量:采用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对试点地区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水质:采集试点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样品,送检机构进行水质分析。

土壤质量:采集试点地区土壤样品,送检机构进行土壤质量分析。

噪声:使用噪声监测仪器,对试点地区噪声水平进行监测。

固废:调查试点地区固废处理情况,评估固废处理能力。

4.数据收集与处理:将监测数据整理、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四、工作步骤1.成立试点监测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开展前期调查,了解试点地区基本情况,确定监测项目。

3.采购监测设备,培训监测人员,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4.开展监测工作,按照监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5.形成监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五、工作保障1.政策支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确保试点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经费保障:合理测算试点监测经费,确保监测设备的采购、维护及人员培训等费用。

3.技术保障:邀请环境监测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宣传发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试点监测工作,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六、预期成果1.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水平,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

3附件1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环境保护部2014年8月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工作原则51. ........................................................................................ 近期工作与远期目标相结合52. ........................................................................................ 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相结合53. ........................................................................................ 例行监测与专项调查相结合6(三)工作目标61.总体目标62.具体目标7二、监测工作方案8(一)监测范围和对象8(二)监测技术路线8三、职责分工与实施10(一)职责分工10(二)实施进度11四、保障措施14(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基本能力14(二)重视监测科研,夯实技术基础1445(三)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水平14(四)鼓励公众参与,推动信息公开15为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说清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和主要问题,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统领,适应国家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新要求,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导向,以科学监测农村环境质量为主题,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遵循农村生产生活规律,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地理等区域差异,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基本说清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

(二)工作原则1.近期工作与远期目标相结合2020年以前,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定位在试点监测范畴,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为基本目标。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监测目的:评估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状况, 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意义:促进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保 障农民健康,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监测范围:全国农村地区 监测对象:水、土壤、空气等环境要素 监测频次:每年至少一次 监测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可行性:监测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实施监测的可行性,包括交通、供电、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长期性:监测点的设置应考虑长期监测的需要,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采样频率:根据 不同环境要素和 监测需求,确定 合适的采样频率, 如每日、每周、 每月等。
采样时间:根据 环境要素的变化 规律和监测需求, 选择合适的采样 时间,如白天、 夜晚、季节等。
监测结果的应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 效果评估: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改进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和效果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反馈机制:建立监测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
汇报人:
监测范围:城市区域、乡村区域、 交通干线等
监测方法:声级计法、频谱分析法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Hale Waihona Puke 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昼夜 等效声级等
监测周期:每年至少一次
Part Three
代表性:监测点应能代表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能反映该区域内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和 分布情况。
科学性:监测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原则,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农委环卫监测方案(2篇)

农委环卫监测方案(2篇)

农委环卫监测方案一、背景农村环境卫生是农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农村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对于农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农委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监测方案。

二、目的和意义农村环境卫生监测方案的目的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农委做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的安全。

三、监测内容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监测:监测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情况,确保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情况监测:监测农村垃圾分类的推行情况,以及垃圾处理的方式和效果,加强农村垃圾的分类和无害化处理。

3.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情况监测:监测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情况,包括农村公厕、垃圾桶等设施的数量和使用情况,确保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完善和有效使用。

4.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情况监测:监测农村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情况,包括宣传形式和受众效果等,加强对农民的环境卫生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5.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效果评估监测:监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效果,定期评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成效,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

四、监测方法与指标1.监测方法(1)定期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改善情况。

(2)现场核查: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检查,对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和污染源进行全面了解和检测。

(3)数据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农村环境卫生的监测结果。

2.监测指标(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按照农户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统计污水处理率,保证污水的有效处理。

(2)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统计农户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计算垃圾分类覆盖率,推行垃圾分类。

2024年农委环卫监测方案(2篇)

2024年农委环卫监测方案(2篇)

2024年农委环卫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的质量,保障农民的权益,农委拟定了2024年农委环卫监测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二、监测目标1. 综合环境指数:通过测算综合环境指数,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确定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

2. 水质监测:对农村水源地、河流、湖泊等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到相关标准,保证农民饮水安全。

3. 大气环境监测:对农村大气环境进行监测,检测农村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控制空气污染。

4. 农田土壤监测: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情况,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垃圾处理监测:对农村垃圾处理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顺利进行。

三、监测方法和手段1. 建立监测站点:在农村各地设置环境监测站,针对不同的监测目标设置相应的监测设备和仪器。

2. 定期监测:每季度对农村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3. 抽样调查:依据农村环境监测工作计划,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监测,以获得农村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制作监测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5. 联合执法:农委将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形成合力,解决环境问题。

四、监测结果的应用1. 政策制定依据:通过农村环境监测结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

2. 环境治理跟踪:及时了解农村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为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3. 群众参与推动:将监测结果公开,鼓励农民和村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 督促整改: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农委将加大监督力度,促使责任单位和个人及时整改。

五、经费保障为了保证2024年农委环卫监测方案的顺利实施,农委将拟定专项预算,确保监测设备和仪器的购置、维护和更新,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

全国农村的环境高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全国农村的环境高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附件2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部2014年8月目录一、目的 (17)二、范围和对象 (17)(一)村庄监测 (17)(二)县域监测 (19)三、村庄监测内容 (19)(一)环境空气质量 (19)(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三)土壤环境质量 (22)(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23)四、县域监测内容 (23)(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3)(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5)五、质量控制 (26)(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26)(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26)(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7)(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27)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27)(一)数据报送 (27)(二)报告提纲 (27)一、目的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范围和对象监测范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

监测对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

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一)村庄监测1.村庄类型划分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

(1)生态型村庄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

(2)种植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的村庄。

农村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监测实施方案农村环境监测实施方案为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和监测技术体系,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按照环保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环保新的方法统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规范监测、注重实效。

遵循农村生产生活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围绕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监测方案,及时反映农村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开拓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局面。

二、工作目标20XX年,组织本县四个乡镇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试点。

基本建立本县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环境质量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

"十二五"期间,开展统筹城乡环境监测工作试点,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初步建立本县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体系、络体系和预警体系,逐步摸清本县农村污染源、环境质量状况,掌握潜在的环境风险,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状况报告,初步形成本县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三、计划安排按照上级环保部门要求,今年我县选择不少于30%的乡镇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其中实施"以奖促治"项目的村庄为首要监测试点。

结合我县实际,计划分别在白箬铺镇、靖港镇、铜官镇、丁字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镇进行监测试点,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农村地表水水质监测、农村地下水水质监测、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农村噪声环境监测和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十二五"期间,我县将紧紧围绕农村生态环保工作大局,坚持以民为本,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积极推进环境监测工作从重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监测,向城市与农村环境、工业与农业污染监测并重的方向转变。

四、工作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厂、建有工业园区的城镇)的城镇作为监测试点。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

附件1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环境保护部2014年8月—3—目录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工作原则 (5)1.近期工作与远期目标相结合 (5)2.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相结合 (5)3.例行监测与专项调查相结合 (6)(三)工作目标 (6)1.总体目标 (6)2.具体目标 (7)二、监测工作方案 (8)(一)监测范围和对象 (8)(二)监测技术路线 (8)三、职责分工与实施 (10)(一)职责分工 (10)(二)实施进度 (11)四、保障措施 (14)(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基本能力 (14)(二)重视监测科研,夯实技术基础 (14)(三)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水平 (14)(四)鼓励公众参与,推动信息公开 (15)—4—为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说清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和主要问题,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统领,适应国家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新要求,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导向,以科学监测农村环境质量为主题,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遵循农村生产生活规律,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地理等区域差异,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基本说清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

(二)工作原则1.近期工作与远期目标相结合2020年以前,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定位在试点监测范畴,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为基本目标。

2020年以后,以基本摸清底数、掌握变化、找准原因和把握趋势为主要目的,开展农村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环境专项调查工作。

2.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相结合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东中西部和南北方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环境状况和工作基础各不相同,各地区出现的农村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

开展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需要—5—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自身优势、主动性和积极性,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坚持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农委环卫监测方案

农委环卫监测方案

农委环卫监测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委决定制定环卫监测方案,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监测与评估。

本方案的目的是明确环卫监测的内容、方法与流程,为农委开展环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二、监测内容与指标1. 农村环境卫生监测范围包括农村村庄、农民住宅与农田等。

2. 农村环境卫生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污水处理与排放情况;-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情况;- 农村环境噪声与空气质量;- 农村农田土壤质量;-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管理情况;- 农村水源保护与水质情况。

3. 对于每个指标,可以设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如污水处理率、垃圾分类处理率、环境噪声达标率等。

三、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1. 农村污水处理与排放情况的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步骤。

采样可以选择典型村庄进行,包括入户调查和采集农村污水样品。

实验室分析可以使用常规的水质检测方法。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情况的监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调查内容包括垃圾分类方式、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等。

3. 农村环境噪声与空气质量的监测可以使用现场监测仪器进行。

常见的仪器包括噪声计、颗粒物监测仪等。

4. 农村农田土壤质量的监测方法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常规的土壤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估土壤质量。

5.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管理情况可以通过实地查看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主要调查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合法性和运行情况。

6. 农村水源保护与水质的监测可以采用水样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常规的水质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水源水质。

四、监测流程与频率1. 环卫监测的流程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评价三个步骤。

2. 数据收集阶段,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样品采集。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修改稿)-20140213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修改稿)-20140213
四、任务分工与实施.................................................................................................. 12 4.1 任务分工...........................................................................................................12 4.2 实施进度...........................................................................................................13 4.3 经费测算...........................................................................................................15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实施方案
(修改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14 年 2 月
目录
一、形势与需求............................................................................................................ 1 1.1 农村环境形势.....................................................................................................1 1.1.1 农村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1 1.1.2 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滞后 ............................................................................2 1.1.3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2 1.2 农村环境监测.....................................................................................................2 1.2.1 工作进展 ...................................................................................................2 1.2.2 存在问题 ...................................................................................................5 1.3 国家有关需求.....................................................................................................7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1.监测范围按照《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和〈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的通知》(环发〔2014〕125号)的要求,开展417个必测村庄和其他选测村庄的监测。

必测村庄名单详见《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必测村庄名单的通知》(环办〔2015〕69号),选测村庄确定原则见表13,各地须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选测村庄监测范围的覆盖。

表13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进度安排(1)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

各地可根据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特征污染物。

(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河流总氮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共28项。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表1中39项常规指标。

各地可根据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特征污染物。

(3)土壤环境质量必测项目:pH、阳离子交换量;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等元素的全量。

选测项目:基本农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监测特征有机污染物。

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

(4)地表水水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基本项目(共24项)。

按照采测分离方式开展监测的监测断面可不报送粪大肠菌群。

(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自行监测年出栏生猪50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猪的养殖规模)及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开展自行监测。

自行监测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畜禽养殖业排污许可证》中的具体要求开展。

其他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详见《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发〔2014〕125号)。

3.监测频次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水质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土壤环境质量每5年的第1年监测1次。

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监测方案

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监测方案

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特制定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监测方案,以达到以下目标:1. 明确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的任务和责任;2. 确定监测指标和方法,评估农村环境风险;3. 加强工作推进和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4. 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环保意识;5.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健康权益。

二、任务和责任1. 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2. 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农村环保集中整顿工作的执行情况,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

3. 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保集中整顿工作,做好家庭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农药的正确使用,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4.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村环保集中整顿工作,开展环保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三、监测指标和方法1. 大气环境:监测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

采取常规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如气象气象监测站和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等。

2. 水环境:监测水体的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采取定点监测和取水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土壤环境:监测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农药残留量等。

采取定点取样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噪音和振动环境:监测农村环境中的噪音和振动水平,采取常规的噪声测量仪和振动测量仪等进行监测。

四、工作推进和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 地方政府应成立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的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各级监察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环保集中整顿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农村环保集中整顿的督导和评估工作,总结经验和不足,改进工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部—15—2014年8月—16—目录一、目的 (18)二、范围和对象 (18)(一)村庄监测 (18)(二)县域监测 (20)三、村庄监测内容 (20)(一)环境空气质量 (20)(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1)(三)土壤环境质量 (23)(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24)四、县域监测内容 (25)(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5)(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6)五、质量控制 (28)(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28)(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28)(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8)(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8)(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8)(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29)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29)(一)数据报送 (29)(二)报告提纲 (29)—17—一、目的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范围和对象监测范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

监测对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

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一)村庄监测1.村庄类型划分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

(1)生态型村庄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

—18—(2)种植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的村庄。

(3)养殖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此的村庄。

(4)牧业型村庄指在典型草原区域,生产生活方式以放牧养殖畜禽等为主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等。

(5)工业型村庄指以工矿企业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受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较大的村庄。

(6)旅游型村庄以旅游业或者商品交换、流通等经济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商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

(7)其他型村庄不属于以上六种类型或者以上多个类型并存且持平的村庄,以及处于城乡结合部位、城镇化的村庄等。

2.村庄选取原则(1)村庄数量:选取的监测村庄分为必测村庄和选测村庄两大类。

必测村庄即每年都开展监测的定点村庄,用于村庄环境—19—质量年际间比较。

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必测村庄,每种村庄类型选取1~2个,必测村庄清单由环境保护部最终确定;选测村庄即地方根据监测工作方案和实际需要每年新增的监测村庄,由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每个县域选择的必测和选测村庄数量总计为3~5个。

(2)村庄类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选取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分布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庄,尽量涵盖本方案中所列7种村庄类型。

(3)空间分布:县域选取的监测村庄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县域范围,各省份选取的必测村庄尽量均匀分布在省域范围内。

(二)县域监测县域监测以县域整体作为监测区域,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地表水水质以县域为单元布点开展监测。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主要通过遥感手段开展监测。

三、村庄监测内容(一)环境空气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居民区布设1个监测点位。

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选测项目: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20—等。

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

单位:微克/立方米(μg/m3)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

4.监测方法采用手工采样监测和自动采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推荐使用自动监测,优先使用环境质量流动监测车进行监测。

每次监测连续5天,每天进行监测,取各监测项目的日均值。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和规范等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方案,下同)。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每个村庄至少布设1个监测断面/点位。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分为地表水源地、地下水源地和其他水源地等类型。

地表水源地主要包括河流、湖库、山溪、坑塘、水窖等;地下水源地主要包括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山涧泉水等。

若村庄所在乡镇已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可以此数据作为该村庄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报送。

2.监测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表1中24项基本项目和表2中5项补充项目(共29项),见表1。

—21—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中23项,见表2。

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

表1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单位:mg/L表2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单位:mg/L—22—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

4.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

(三)土壤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

在基本农田、园地(果园、茶园、菜园等)、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3个点位;可根据村庄环境状况,在重点区域土壤中选测两类,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

重点区域土壤包括:工矿企业周边土壤;畜、禽、水产养殖场周边土壤;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大量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场地周围的土壤;长期受工业废气和粉尘影响的土壤;居民区周边土壤;其他疑似有污染的土壤。

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镉、汞、砷、铅、铬等元素的全量。

—23—选测项目:基本农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监测特征有机污染物。

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

单位:毫克/千克(mg/kg)3.监测频次每五年的第一年监测1次。

采样时间为1~8月,避免在施用农药、化肥后立即采样。

4.监测方法执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要求,开展监测。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针对开展“以奖促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的出水水质进行监测。

1.点位布设选取1个生活污水处理规模最大的处理厂(站)或者人工湿地,在其出水口处取样。

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化学需氧量(COD cr)和氨氮。

选测项目:pH(无量纲)、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总磷、粪大肠菌群(个/L)。

单位:毫克/升(mg/L)3.监测频次每半年监测1次,全年2次。

—24—4.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

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四、县域监测内容(一)地表水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县域为点位布设单元。

在县域最大河流(水系)的出、入境位置各布设1个监测断面。

如有湖库,增加布设1个监测点位,有2个以上湖库的县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对重要的1个开展监测。

县域范围内无地表水体的不监测,北方地区冰封期不具备监测条件时可不进行监测。

若县域范围内(城区除外)已有地表水国控、省控或市控水质监测断面/点位,则可将其作为农村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

2.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表1中基本项目(共24项),见表3。

表3 地表水水质监测项目单位:毫克/升—25—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

4.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监测区域以县域全境作为监测区域,开展县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同时调查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状况影响因素。

2.监测指标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区域特点,确定县域农村生态质量状况调查监测指标,共分为三级。

三级指标18个,见表4。

遥感监测指标为土地利用/覆盖指标,其他指标为降水量、水资源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

表4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指标—26—3.监测频次每年监测1次。

4.监测方法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获取前一年县域土地利用/覆—27—盖解译数据。

以资料调查和地面核查为辅助技术手段,获取县域社会经济、降水量、土壤侵蚀等指标数据。

五、质量控制(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有关要求进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规定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按照《200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实施方案》(总站生字〔2008〕56号)有关要求进行自然生态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8—(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一)数据报送报送内容:所有必测村庄和20%选测村庄的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以及所有监测县域的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数据。

按照规定时间,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报送。

村庄层次数据包括村庄基本信息、空气质量、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监测数据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数据(附表1、附表3~7)。

县域层次数据包括地表水(河流和湖库)水质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数据等(附表2、附表8和附表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