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合一——李长之审美教育理念论略

合集下载

李长之的文学理论与康德美学

李长之的文学理论与康德美学

李长之的文学理论与康德美学罗伟文摘要:李长之的文学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是以康德美学作为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

具体表现在:以非功利性界定文学的本质,阐明文学的审美自律性;以“无用之用”思考文学的价值,强调文学的美、善统 一;以天才论张扬创作主体的主体意识,确立带有西方文化内核的主体性观念;以先验图型说为根据建构批评 范畴,探求文学创作的普适性规律;以理解力、有机统一说为理据建立批评原则,力图使批评成为一门专门之 学。

认真梳理和阐发李长之的理论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理论的独特内涵和历史贡献。

关键词:李长之;文学理论;康德美学作者简介:罗伟文,文学博士,集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1〇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1569 (2019 >03 -0163 -08李长之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声名显赫的学者,然而其研究成果长期受到冷遇。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李长之引起了学界关注,一些有影响的现代文学研究者曾撰文介绍和评述李长 之的文学理论。

然而,学界对李长之的研究尚未走向深入,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对李长之理论的 现象归纳和描述上。

笔者认为,要解读和阐释这样一位富有魅力和价值的批评家,就必须认真 挖掘他从事学术建构的思想资源。

从李长之的学术著述中可以发现,康德是其思想建构的重 要学术资源。

李长之对康德推崇备至,他在自述中曾表示“热烈的爱康德”,并乐意追随他的 道路,认为康德哲学是西洋哲学史的“预备与发挥”,肯定其三大巨著“是德国古典精神的一个 基石”。

在理解和阐释文学的本质、文学的价值、文学创作主体、文学范畴和文学批评时,李长 之都自觉地利用康德美学资源进行文学理论的学理建构。

细致梳理和阐发李长之的理论思想 资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理论的独特内涵和历史贡献。

一、以非功利性界定文学的本质审美自律是构成文学观念现代转型的核心命题,李长之对此进行了自觉的学理探讨。

他将 审美视为把握文学自身性质的基本范畴,认为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具有非功利的特征。

李长之的美学思想

李长之的美学思想

作者: 邓牛顿
出版物刊名: 齐鲁学刊
页码: 105-107页
主题词: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文艺美学;李长之;中国画论;文字;文艺批评;文艺作品;批评家;思想遗产;现代文学史
摘要: <正> 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批评家李长之先生逝世已经六年多了。

对他韵思想遗产的研究,到现在为止似乎仍然相当寂寥。

这里我愿意作一点初步的工作,以清浅的文字的花环来纪念这位学者。

李长之先生(1910—1978),山东利津人氏。

一九二九年入北京大学预科。

一九三一年秋进清华,起先学生物,后转入哲学系。

学生时代,得杨丙辰、杨振声、闻一多诸先生的教益。

热烈地爱康德,读过克罗齐的著作,又颇喜欢德国的玛尔霍兹。

但他说他受影响顶大。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李长之与中国文艺美学的现代建构下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李长之与中国文艺美学的现代建构下

2013年1月第32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an.2013Vol.32No.1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3.01.043收稿日期:2012-10-15作者简介:刘洁(1971-),女,河北吴桥人,讲师,文学博士,河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从事中国文论与美学研究。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李长之与中国文艺美学的现代建构(下)刘洁(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李长之主张以“艺术论的文学原理”代替传统的文学概论,并积极提倡重新发掘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时代元素,以文艺美学的思想引领中国的文艺批评和文艺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

基于此,试从上述两个方面论述李长之对于中国文艺美学学科建构史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艺美学;艺术论的文学原理;文艺复兴;壮美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3)01-0116-02一、引言李长之所要建构的文艺美学与后来80年代试图建构的当代文艺美学相比,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以强调文艺的审美属性为理论出发点的[1]。

在李长之的理论中,文艺美学的主体就是文学的美学,即艺术论的文学原理。

不止于此,李长之还将这种文艺美学与文艺批评和文艺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建设都建立起了紧密联系。

因此,从学科建构史上看,李长之与那些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建设的现代美学家(如朱光潜)相比,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二、从艺术论的文学原理到文艺美学《艺术论的文学原理》是李长之发表于1948年的一篇重要论文。

这篇论文可以说是他关于文艺美学核心思想的一个缩写或总结。

所谓“艺术论的文学原理”是相对于以心理学来研究文学的方法或学科而言的,他认为真正的文艺理论不可以建基在心理学之上,而只能建基在美学即以艺术品为研究核心的文艺美学之上。

儒家美善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美善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美善合一的艺术观念在儒家哲学中,美善合一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美与善的统一。

儒家认为,美是一种高度的道德境界,它不仅包含了形式上的美,也包括了道德上的美。

同时,善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包括了良知、仁爱、智慧等方面的品质。

在儒家的艺术观念中,美善合一是不可分割的。

艺术作品应该以善为本,体现了美和美好的价值观。

艺术作品中的美应该是一种能够启迪人们,推动人们向善的美。

儒家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形式,能够让人们领悟到人类最为宝贵的品质,包括纯真、篮球、善良、勇气、智慧等等。

儒家的艺术观念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音乐、绘画、文字等。

在音乐方面,儒家认为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调节情绪,更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

音乐应该是一种能够唤起人们的感性,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间的事物,同时也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素养,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

在绘画方面,儒家认为绘画应该是一种能够启迪人们灵魂的艺术形式。

绘画应该以善为本,表现出美好的价值观。

同时,儒家认为绘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艺术品质,更在于它所表达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在文字方面,儒家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应该是一种能够传递美好的价值观和文化信息的工具。

文字应该是一种能够启迪人们智慧,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工具。

总的来说,儒家的艺术观念强调美善合一的理念,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能够启迪人们灵魂,提高人们道德境界和文化素养的工具。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儒家艺术观念中所蕴含的价值,让艺术成为一种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

美善合一的理解

美善合一的理解

美善合一的理解
《美善合一的理解》
“美善合一”是一种经典的理论,它提出了一种美和善的统一,即美和善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相辅相成。

它提倡以美德为核心,以善行为基础,追求完美与善良的统一。

美善合一的理论指出,人们应当把美德和善行结合起来,以达到完美。

美德是指人们的道德品质,善行是指人们的行为表现。

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美。

美善合一的理论还指出,人们应当把美德和善行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完美。

美德是指人们的道德品质,善行是指人们的行为表现,只有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完美。

美善合一的理论提出,人们应当把美德和善行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完美。

美德是指人们的道德品质,善行是指人们的行为表现,只有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完美。

美善合一的理论提出了一种美和善的统一,即美和善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相辅相成,以达到完美。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道德观念,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完善、更加和谐的生活方式。

试析李长之“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

试析李长之“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

试析李长之“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摘要:李长之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卓有成就的美学家、批评家,一生著述颇丰,其文艺批评理论与的美学建构,是以“感情的型”为核心理念的。

这一旨在建立转型时期的现代美学批评范式,为现代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话语和阐释空间。

“感情的型”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理念,受到当代学人的关注,在今天也仍具有丰厚的诗学内涵和充分言说的必要,值得继续挖掘与探讨。

关键词:感情的型;批评范式;价值启示李长之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才思卓越而且风格独特的批评家,在学术多元化和深入的当代,当他走出历史的尘封,重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他的研究的实绩:在《从(批判)到文学史家的》中,罗宗义先生肯定了李长之在研究史上的独特的贡献;温儒敏先生在《李长之的(批判)及其传记批评》中,将其定位为“传记批评家",首次明确了李长之的现代文学批评家地位;郜元宝先生在《追忆李长之》中,进一步将他定位为“学者批评家”;张蕴艳在《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中,则颇有建树的为这位“传记批评家"做了传记批评,并对其批评理念做了详尽的论述;许道明先生在《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中,则把李长之同朱光潜、沈从文、吾、梁宗岱等列为“京派”批评家,指出在推崇批评主体介入和情力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李长之是最突出的代表.本文试图在以上阐释的基础上,着重从本体论、方、价值论三个层面上探讨李长之“感情的型"的批评理念的学理内涵和价值旨归,探寻其批评理念在新时期的启示意义。

20世纪30年代初的文坛,正是左翼作家地位占据着主流的时代,但到了后期却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公式化与宗派主义倾向。

与此同时,深厚的文学批评传统作为一份厚重的积淀,也成为当时批评者难以逾越的一个围城。

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面临着新的挑战。

既有沉淀的模式,又有横亘的权威,然而李长之却勇敢地突破理论樊篱,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学理上的突围,他独有建树的提出了“感情的型”的批评理论,在文学理论界激起一股振聋发聩的回响,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生机.一是它有别于当时左翼批评理论呈现的明显工具化倾向,二是有别于古老的印象式、感悟式、即兴式批评。

从《中国美学史》看真、善、美的关系

从《中国美学史》看真、善、美的关系
相干 的” 一论 断又难免武断。 这
李泽厚的《 中国美学史》 绍 了在 艺术创作过程 中真 、 美 介 善、
的哲 学含 义。此前人们大 多以为真即真实 , 即善 良, 善 美指 外表
和 心灵 的美丽。 而李泽厚认为 , 是 自然 , 一种 朴实 的状 态 , 真 是

种 原始 的创造动机 ; 善是人 的本性 , 是人 区别于动物 的一种特
本质 , 过宜人的物质形 式显现 出来 , 通 才是美 。这就是说 , 、 真 善
是美的条件 , 美蕴含着真与善。
“ 指客观规律 。艺术作 品要反 映现 实, 真” 这就 要求 我们 在
创 作过程 中忠实地 反映事 实的本来 面 目和客观 规律 , 关注现 实
好地 认识 中国美学 的发展历 程 , 区分 中国美 学和 西方美 学 的 来
体对客观事物和现 实生活的价值取 向和审美选择。 创作 从来就是 创作者 的主观 活动 , 它必然表 现创作 者的认
编辑 王 旭
识和 情思 , 也会 反映 出作 者的创作 动机。如果 一位创作 者选择
2 4
譬触锹 1斯 充 i
盖£ j 从《 中国美学史》 看真 美 的关 系
l= I = = =
口潘 文文

要: 李泽厚的《 中国美学史》 绍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真 、 美的哲 介 善、
能解释 生活 、 体现 积极 向上精 神 的“ 目的性” 合 的题材 来反 映客
学含义 , 对丰富我们 的审美认知、 提高我们的审美能 力具有积极的引导作
区别所在 : 中国美学重情感 , 而西方美学重宗法。 总而言之 , 、 、 的正确关 系是 : 真 善 美 真不包 含善 , 不包含 善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特色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特色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特色
李长之(1907-1996),原籍江苏镇江,曾任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他是新中国创立之初文学界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文学批评家、汉学家及学术思想家。

他凭借在文艺理论及文学研究上的惊人成就,终身博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荣誉。

在文学批评发展史上,他的研究成果被称为“李长之学派”。

李长之文学批评重视古今之间的联系,将审美观念引入到文学批评中,集历史探究、深刻理论论述和实践性突破于一身,逐步形成了一套自身完整的理论观点。

此外,其建构出来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以及对“以质朴见深”文艺理念的殷切追求,为李长之文学批评有一定特色。

首先,李长之文学批评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准则,强调符合现实的文本与自然的文本独立存在,符合现实的文本可能缺乏感情表达,自然的文本可以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此外,李长之还强调文本中诗歌以外的种种表达方式,并以此评判文本的文学性。

其次,李长之也强调文学批评中的作为主体性,提出文学批评者不仅要站在文本的观点,而要用自身的经验去体会、解析文本的内容。

李长之认为,文学作为一种习得性活动,应当改变、传播文艺评论家的主观性精神境界。

最后,李长之强调了文学的多元性,认为不同的文本,除了可以通过作品本身的内涵、表现手法鉴赏外,更应该通过文化历史脉络来发掘文本价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
内涵,旨在借助历史视角来深化和拓展文学解读,提炼出可以交流、沟通的文本。

美善相谐:美育的自觉追求

美善相谐:美育的自觉追求

美善相谐:美育的自觉追求作者:冯婉桢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1年第10期美善相谐应成为我国幼儿园和学校美育工作的自觉追求。

首先,美育在目标上应坚持以美育人,发挥美育育德功能。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第一句话就强调“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

个体的审美活动会自然地作用于个体的精神世界与道德品质,在个体内心激发起对精神或道德之美的追求,这使得美育育德功能可以实现。

为了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美育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影响的同时,要全面关照学生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美育在内容上应立根于善,用善来滋养和弘扬美。

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人的审美感受有不同的层次,有的美悅耳悦目,有的美悦心悦意,有的美悦神悦志。

个体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地追求感官体验背后的精神或道德之美,这是人的向善本能所驱。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超越感官体验,在精神层面上打动人心的美给人带来的美感体验最为持久浓烈。

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群体层面来看,在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与表达中体味或追求精神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与一贯坚持的审美取向。

例如,在我国,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代表着高洁、贤达、淡泊与飘逸的人生态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被人们反复描绘。

艺术是一种文化的创造与传播,必然以社会精神为其内容来源。

缺失了善的内核,美就很容易失去生命力,难以获得人们的长期关注与反复品味;有了善的内核,美才能打动更多的人,给人更加深刻浓烈的审美体验。

从增强个体审美体验和传承社会审美文化两方面来看,美育都应深入挖掘艺术活动与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核,在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寻找与德育和其他学科课程的结合点,并实现美与善相谐相济,将善作为美育内容中的重要元素。

论李长之的艺术标准:感情的型

论李长之的艺术标准:感情的型

论李长之的艺术标准:感情的型作者:朴晓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0期[摘要] “感情的型”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它不仅是作品情感的核心,也是其外在形式的直接内因,有其独特的含义。

李长之从技巧和内容两方面来深化“感情的型”,以技巧的精湛来谋求内容,达到感情的深入。

[关键词] 李长之;艺术标准;“感情的型”批评家用来衡量、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尺度就是文学批评的标准。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内在的体验”进行检验,坚持“感情的批评主义”,“感情的型”就是其批评标准。

一、作为艺术造型的“感情的型”的含义王安忆的《恋人絮语》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是…絮语‟,指的也是形状,它是一种絮状物,而文字光华干爽,拾起来一粒,落下去是一片,它至少筛过两遍,第一遍筛去的是所有思想,第二遍筛去表情表意”[1]这段文字与李长之所表述“感情的型”的第一个内涵——艺术形式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絮语”与其周围所附加的思想、表情表意共同筑成了一种艺术形式美,而絮语其中最核心的,也就是剥离了现实与物质及环境的帷幔,还给人以灵动透彻之感,这个时候的“絮语”是可感的,但却不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它总是给人留有余香的感觉,这就是感情,也就是李长之所说的“感情的型”,即他所认为的“思想与情绪”[2]就是文本的内容。

确切而言则是指把作品的外衣层层剥下,最后独留作者的人格思想,属于审美领域范畴。

李长之在他的批评作品中所提到的“在我们看一个作品时,假设一分析它的成分,按受物质限制的大小排列起来,而受限制最小的一层,就是文艺作品之感情的型。

”[3]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感情的型”在整体艺术中之所以会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主导了这个艺术品的发展,即一个艺术造型得以确立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相对独立而不受影响和控制的客观属性。

所以李长之才会称“技巧的制高点是表现…感情的型‟”。

[4]二、“感情的型”在文学中的地位及深化途径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待“感情的型”,它无疑是一种最佳的艺术形式美。

试论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

试论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

试论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前言李长之是中国当代知名文学评论家,以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洞察力闻名于文坛。

他的批评作品屡获殊荣,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本文将深入分析李长之的文学批评风格,探讨他在文学批评方面的独特之处。

一、语言简练、力度犀利李长之在文学批评中的语言风格以简练、犀利著称。

他在文学批评中不但不赘言,反而善于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非常深刻的见解。

比如他在《怒放中的花朵》一文中写道:“这些年来,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少的‘花朵’,但没有一朵能在我的心灵深处怒放。

”这句话言简意赅,表达了他对当代文学缺少震撼力的观点。

同时,他在文学批评中也善于突出关键词汇,强调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比如在《为什么我骂《霸王别姬》》一文中,他用“污物”这个词语来形容电影《霸王别姬》,一下子就点出了他强烈的不满和反感。

李长之的语言力度也是其独特之处。

他的批评扣人心弦、深入人心,常常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在他的文学批评中,常常用到口号式的措辞和强烈的评价,给予读者深刻的印象。

比如他在《旧时代的终结》中写道:“今日终结了一个艰苦的旧时代,但是新时代有没有到来?献身于新时代的诗歌人士有没有到来?……文学下车了吗?”这段话既是对旧社会的痛斥,也是对新时代的呼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形式多元、批评角度独特李长之的文章不拘一格,形式多元,既有闪亮的“批评之箭”,也有齐心协力的“集体大讨论”。

他不仅运用评论、杂文、诗歌等多种文体,还结合文学理论和文化史,全面地展开批评。

这篇文学批评手法的多元化不仅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彩,更能让读者深入了解作者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背景。

李长之的批评角度也具有独特性。

他的批评不仅限于文本层面,而是从时代背景、文化思潮等更宏观的角度关注文学,关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他在批评中不仅会解读文本,还会探讨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文化价值等方面。

比如他在《母亲改变了中国的文学》一文中,探讨了母亲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学中的源流和演化,并从中反思出中国文化中女性困境的根源,这种从文学中看时代、从文本中看社会的视角给人以极强的启迪和思考。

形式美感与李长之“感情的型”的理论主张

形式美感与李长之“感情的型”的理论主张
形 式美感与李长 之“ 感情 的型” 的理论主张
王 姣
( 沈 阳城 市 学院 文 法 学院 中文 系 , 辽宁 沈阳 l l 0 1 l 2 )
【 摘

要】 李长之是 中国新文 学批评 界一位 “ 隐藏 的大师” , 是 一位越深入研 究 , 就 越会喜欢的 文学批评 家。对 于
命感悟样式 。一如他所言 , 在感 情的型里是可以“ 抽 去了对 象 , 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作 家内在情 感体验的转化过程 , 这种源 自生
又可 以填 人任何对 象。它可 以不受时代 的限制 的 , 文学达到这 命 的情 感体验 , 使得鲁 迅笔下 的人物也是 在“ 奚 落与 嘲讽 下受
种境界 时 , 便有 了永久性 ” 。0 李 长之将人类永恒 的生命力剥离 到 了伤 害的人 物的创 痛 ; 悲哀 和愤 恨 , 寂 寞痛倔 强 , 冷观 和热 出, 寻找到 了与人类 文化 的相契合 的精 神 因子 , 突破 了形式 的 情 ” 0 在《 道教徒 的诗人与李 白》 中, 李 长之分析 了李 白的“ 仙风 局限, 赋予 了形式 以形式美感 , 在这个过程 中也实 现了对情感 道骨 ” , 也看见 了李 白的心理状态是热情 的, 从而陷入了诗人与 的升华与超越 。所 以李 长之将情感 与体验作 为文学作 品所要 官宦 的矛盾之 中。所 以他说 道 : “ 李 白的热情使他不甘 于寂 寞 ,
感 性的型 ” 的本 身也是对 内 更迭, 作 品呈 现的世界 将会过 时 , 而“ 有意 味的形式 ” 却 是永恒 的哀 喊让我们 为之颤 动。所 以说 “
的。李长 之 的“ 感性 的型 ” 就是这 样一种 “ 有 意味 的形式 ” 。李 容 与形式关 系的探讨 , 表 现情感 的艺 术形式 , 已然 不是单 纯的

李叔同文艺审美教育观发微

李叔同文艺审美教育观发微

李叔同文艺审美教育观发微作者:罗明文章来源: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网点击数:998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0日20世纪初,衰颓的华夏大地上,风云际会,社会变革激荡。

于社会政治变革风起云涌的舞台之外,也有一批「独善其身」的艺术家、教育家和宗教家在这些领域开拓、耕耘。

他们是这个古老国度迈向现代文明之初,建构新的民族精神文化的开拓者。

李叔同,正是这批为数不多的出类拔萃的俊才之一。

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李叔同在早期的留学生中最先把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带回中国,第一个把广告图案设计、现代木刻和西洋美术史介绍到中国,他最早采用人体写生教学法,首倡改良中国画……总之,是一位在艺术教育上有多方面贡献的先驱者,给后人留下了多方面的文化精神财富,他的文艺审美教育观,特别值得我们在今天认真承纳汲取。

李叔同于1912年秋起,在杭州省立一师任音乐、美术教员,历时6年。

该校非常注重美术、音乐教育:「一师校长经亨颐办学,要求德、智、体、美、社交五育并臻,致力培养健全人格,同时注意个性发展,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1教学中,李叔同改变一味临摹的传统教学法,设立画室,画石膏像和模特儿,在我国首创用人体模特上写生课;他还率学生走出课堂,到美好的大自然中去进行野外写生,也为全国之首创;教学之余,李叔同在校内开展了各种艺术活动,通过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教育。

如,领导学生成立了业余「乐石社」,学习金石、木刻等;他与夏丏尊担任指导,出版《白阳》艺术杂志,进行艺术启蒙教育,它成了我国近代最早的教育校刊。

他是开我国审美教育风气之先的前驱。

民国初年间,蔡元培对审美教育有如此阐释:「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为中心是也。

」2明确了审美教育,是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以「德」为中心,关涉人生意志、行为的教育。

作为艺术教育家,李叔同的懿行高节、艺术教育实践,体现了「言教之余盖以身教」的卓越精神风范,贯穿了独到的审美教育思想。

李长之的“美育救国”思想

李长之的“美育救国”思想

个 裹 在 艺术 花 盆 里 的孤 芳 自赏 者 ,就 理解 错 了 。因 为他 在 强
正是 受 此 观 点 的影 响 ,李 长 之 发现 ,文 艺批 评 家 无 不热 调 审美 独 立性 的 同时 , 也提 出 了 “ 术 不 为用 ,并 不碍 于其 艺 心于 文 艺 教育 ,如宏 保 耳 特 、玛 尔 霍 兹 、克 罗 以及 阿 诺 德 等 有 大用”0 的观 点。这可以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两方面来理 人 。他 也 因此 喊 出 了 “ 评之 建 设 性 的任 务 就 是 教育 ”的 口 批 号 。他认 为 ,在 一般 人 看 来 ,文 艺 批评 似 乎 就 是挑 剔 找 刺 , 育。文 艺批 评 与 教育 发 生 联系 ,主 要 的一 个 原 因在 于 文 艺批 解 。主 观上 ,李 长 之认 为 ,文 艺不 以功利 为 目的 ,但 在 客观 效 果 上 ,艺 术 功 效 却 已经 具 备 了某 种 功利 性 质 : 艺术 的功效 的过 程 不必 有 关 。 事实 告 诉 我们 ,创 作 时有 意 识 地顾 及 许 多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李 长 之 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美 育 救 国 ‘ 。刘坛 茹 包天 花

, ,
思 想
要 :李长之是 2 世纪三四十年代 的一位 美学家和文艺批评 家,他把 文艺批评 与文艺教 育 ( 0 即美育 )联 系起来,
倡导 “ 美育救 国” 。同时为 了弥补 “ 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的 “ 生命力”匮乏的裂痕 ,极力主张从古代的审美资源
“ 艺术 不 为 用 ,并 不 碍 于 其有 大 用 ”

是无所 为的,所谓无所为就是只 以创作本身为 目的而没有其
李 长 之 翻 译 过 德 国 哲 学 家 、 文 艺 理 论 家 玛 尔 霍 兹 它 目的 ,如 果 有其 它 目的 ,这 种 作 品 就没 有 价值 。因 此 ,在

论李长之的文化认同

论李长之的文化认同

下了温文尔雅的豪言壮语与和谐健康 的审美追求 : “ 我们要考 壤之 中,那么他 的传记批评 已经部分地溢 出了文学批评 的范
来认识我们的大作家 , 在我们文 学史 上几个煊 赫的人物 , 像孔 子孟轲荀况庄周韩非屈原司马迁董仲舒阮籍 陶潜李 白杜甫韩 愈李商隐李煜朱熹苏轼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王 阳明曹 雪芹吴敬梓金圣叹鲁迅等 ,是必须抉发他们 的真面 目和真价
批 评 这 些 古 典 人 物 的个 性 精 神 的 。他 虽 然 特 别 注重 择取 那些
李 长之非常赞赏冯友 兰在《 新理学 》 中的两 句名言 : 一是
在 宋 明 理学 的基 础 上 “ 接着 说 ” 而非 “ 照着说” , 二是 “ 怀 昔 贤 之
高风 , 对 当世之巨变” 。他希冀在传统 的中国本土文化 中汲取 营养 , 寓 民族文化的 自然发展中提升民族 文化 的 自觉 自信 ; 同 时借助 民族先贤 的精神资源应对 当时历史境遇 中出现 的诸多
作 。他在《 司马迁 的人格 与风格》 中就从 “ 伟大 的时代 ” 、 “ 楚文
化 的胜利 ” 、 “ 齐学” 、 “ 异 国情调 和经济 势力 的膨 胀” “ 这个时代
的象 征 人 物 — — 汉 武 帝 ”等 方 面来 烛 照 时 代 精 神 影 响 下 的司
个时代 的符应契合之处在 于“ 都是企求完人 , 都提 高了人 的地
位, 同时那些思想家本人都是一些有生气的活人。” 这是针对 世界范围来说 的。 然而就中国本土而言 , 中国文化的时代精 神 可以秦汉为界一分 为二 : “ 大抵 是秦汉以前是 一元 的 ,是和大
马迁 的真精神真价值 。 他 的这种批评理路 恰恰印证 其在《 论研 究 中国文学者之路》 中曾直言不讳地指 出文学 与文化 的关 系 : “ 文学内容不是独 立的 , 而是有着文化价值 的整个性 的。专就

以美养善,美善合一的审美准则

以美养善,美善合一的审美准则

以美养善,美善合一的审美准则
美养善美善合一的审美准则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审美观。

美养善,是人们追求审美之路上不能缺少的一种准则。

善是一种美德,它与准则有着深刻的关系,从历史可以明显看出,追求美养善有着深远的意义。

因此,美养善也就是美的文化和美的道德的和谐统一,秉承对善的追求,推动着美的优化,是很多艺术家实践的审美准则,也是文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而美善合一,则是以善作为准则,而使美德与美貌结合,实现共同完美的审美准则,也是实践者期望得到的和谐状态。

从古至今,很多领袖和思想家都是以善为准则,追求着美养善,让美和善更加紧密贴近,像苏格拉底所说,善良像光明照耀着伟大的宇宙,我们也得以优雅的面对和感受到美的艺术,日日欣赏美的传承。

最后,美养善,美善合一的审美准则,是一种优雅,优秀,健康,积极的文化传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追求美,也鼓舞着每个人不断努力,珍惜美的存在,当然也要奉行善良本身的准则。

让美和善完美结合,也让整个社会的生活的精彩也能更加的绽放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更多的灵感,努力向前,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审美”教育模式初探①

“审美”教育模式初探①

黄长德老师推荐语:本文探讨和建立了“艺术美三原理”和“科学美三原理”,提出了五种“审美”教育模式,并论述了“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

这些论述尽管还显得有些粗糙,甚至是极不恰当的,但有些观点还是深刻的,它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学科美育的原则、策略、方法、程序等毕竟是有启示作用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广义地确定“审美视点”。

合规律性的“真点”,合目的性的“善点”,合创新性的“美点”——都可以选择为广义的“审美视点”。

“立真”、“立善”、“立美”的过程都是“创新”的过程。

“审美—立美”包括了“审真—立真”(认识真之所在,创建真之实践)、“审善—立善”(认识善之所在,创建善之实践)。

“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例①(节选)查有梁艺术美的三原理从音乐、美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实践中,可以尝试性归纳出艺术美的规律。

作者在王夫之的“情景说”、立普斯的“移情说”等的基础上,提出艺术美的第一原理:情感转移原理;在老子美学“辨证法”、克罗齐的“直觉说”的基础上,提出艺术美的第二原理:和谐奇异原理;在王国维的“意境说”、西方美学的“整体观”基础上,提出艺术美的第三原理:多样统一原理。

作者将艺术美三原理表述如下:[vii]情感转移原理(艺术美原理一):美在于能够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发生情感转移,产生同情与共鸣。

和谐奇异原理(艺术美原理二):美在于通过模仿和创造,既和谐又奇异,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给人以新的信息。

多样统一原理(艺术美原理三):美在于给人以整体形象、典型形象,有变异又有结构,既多样且统一,能形成意境。

科学美的三原则现代公理化方法有三原则:相容性、独立性、完备性。

由此,希尔伯特建构了他的科学美。

但是,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提出了公理化方法中的“相容性”(即无矛盾性)与“完备性”(全同构性)两者不可兼得。

因此,公理化方法中的“完备性”就必须修改。

作者建议用“结构性”代替“完备性”。

爱因斯坦与希尔伯特类似,提出了理论物理创立的三原则:一致性、简单性、统一性。

最新-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综述 精品

最新-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综述 精品

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综述论文摘要本文试图探讨今天几被遗忘的现代批评家李长之的批评风格,并简析其成因。

文章主要从感情的批评主义,浪漫的批评风格,精细广博体系及调合中国传统批评与西方现代批评等几个方面,分析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从而肯定其做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非主流批评的特殊贡献。

论文关键词李长之;感情的批评主义;传统文化;西方古典哲学李长之这个名字现在已不为许多人所知,即使文学圈内人,不知的恐怕也不在少数。

然三、四十年代,他却是声名显赫的学者。

司马长风把李列为30年代五大批评家之一,他说"30年代的中国,有五大文艺批评家,他们是周作人、朱光潜、朱自清、李长之和刘西渭。

由于种种原因,沉寂多年的李长之已从历史的尘封中向我们走了过来擦去他表层的灰尘,我们会发现这个名字是如此的鲜亮,甚至有些耀眼。

30年代初,李长之在清华园求学时就同季羡林、林庚、吴组湘以文章才气被称为清华四剑客。

25岁时,写出了《鲁迅批判》,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学者批评家的位置。

当时著名的日本学者竹内好对该评论推崇备至,许多观点被介绍到日本。

此后,李长之有近百万字的论文以及近乎年出一书的速度发表评论,涉及文史哲各个领域,显示了独特的批评风格。

著名的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苦雾集》、《梦雨集》、《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国文学史略稿》1-3卷等。

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批评流派,批评方法纷繁众多。

单30年代中国文坛就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社会一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等显示李长之自甘独步的是他标举的感情的批评主义。

文学批评是对文本的解读。

艾布拉姆斯称文学批评是有关解释、分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一种研讨。

这种解读、分析首先应是客观公正的。

对于一名批评家而言,批评的公正性、客观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正如鲁迅所言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李长之认为要做到客观公正,面对作品除了得一个‘是什么’的答案以外,还要追求‘那为什么’的来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善合一——李长之审美教育理念论略作者:张迪平朱正西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第04期摘要:美善合一是李长之的审美教育理念,德国古典关学、儒家古典审美教育思想和中华玉文化是李长之审美教育理念的思想渊源。

文章从这三个视角出发去解读批评家的审美教育思想,探究介于批评家理性和感性之间的那块心灵圣地,揭示批评家批评思想的哲学底蕴和情感内涵。

关键词:美善合一审美教育玉文化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4)04-78-82李长之(1910——1978),山东利津人,1931年入清华大学,与同期就读的季羡林、林庚、吴组缃被称为清华大学“四剑客”。

1935年发表《鲁迅批判》,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鲁迅的专著。

李长之是当代最勤奋、最多产的学者和批评家之一。

1956年他才四十六岁,就已经先后出版了《夜宴》、《鲁迅批判》、《波兰兴亡鉴》、《道教徒的李白及其痛苦》、《星的颂歌》、《苦雾集》、《西洋哲学史》、《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批评精神》、《德国的古典精神》、《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北欧文学》、《韩愈》、《我教你读书》、《梦雨集》、《文史通义删存》、《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大理石的小菩萨》、《龙伯国》、《李白》、《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一、二、三卷、《诗经试译》、《孔子的故事》、《司马迁》、《歌德童话》、《威廉·退尔》、《强盗》、《判断力批判》等近三十种著作和译著。

然而遗憾的是,正当他年富力强、学业精进的时候,1957年的一场急风暴雨把他抛出文坛,文化大革命中他的遭遇更无庸讳言。

1978年12月13日李长之带着疾病和精神的双重创伤故去。

奈何赋命不辰,天不假年,绝大的愿力,罕见的才华,都终归虚化。

李长之生逢乱世,经历了二十世纪最动荡的年代,始终不改文人、学者之道,孜孜不倦追求美善合一的审美教育理念,带有独特的个人印记。

李长之致力于文艺审美教育,同他深受德国古典文艺美学影响密不可分。

他认为文学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文学的美学,决定文学创作上的一切原理原则,二是文学美学的应用,便是文学批评,三是文学批评的应用,乃是文学教育”。

这就是说文学批评是整个文学研究即文学科学的一部分,是文学美学的应用,而文学批评的应用,则是美育的一个方面——文学教育。

美学或美育,则是他宏大的文化愿望的寄托:“中国在近代是太走人于急功近利之一途了,一般人只知道纵耳目口腹之欲,学术界也只知道坚甲利兵,或者作饾订的考据,为什么不看远一些呢?”因为“美学上的原理,大而关系整个民族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小而关系各个国民的起居饮食。

”殷切的告诫和激情的倡导弥漫着审美教育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实践诉求,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事民瘼的士大夫情怀毕露无遗。

在《释美育并论及中国美育之今昔及其未来》中,李长之指出中国古代的审美教育很完善,因为那时有极健康、极正确、极博大的美底概念,而且教育的建设又那么美备。

诸如: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充实之为美”,荀子“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孔子谈文论乐以美善相融相合为理想境界,如《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又如《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李长之承续儒家经典审美理念,企梦以美育承担国民精神与情感的重建,通过塑造高尚与完整的理想人格,以达到改造社会、振兴民族的目的。

他认为美学既是高深的学问,有伟大的系统,又与一般的人生日用有关。

对儿童爬地板事例的论述折射出他的这种“美育救世”理念:“我记得在前几年的一期《大西洋月刊》上,有人写过一篇文章,他说人类第一次的教育是得自地板,因为小孩在没会走以前,总是在地板上爬。

地板的颜色美恶,足以影响这个小孩子终生。

因此他劝贤明的父母务必注意这儿童第一次教育所自的地板设计才好。

我当时读了,就有一个深深的感触,中国的小孩那里有地板可爬?爬的都是污秽的土地,无怪乎长大了个个都十分贪污而且卑鄙了!美在人生中的地位是这样重大,美学之关系与人类之切,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种感性的抒情论述自然难耐仔细的潜心琢磨,然而我们应当领悟他的这段论述所蕴涵的救世热忱。

李长之先生极端强调美学教育对改造国民性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美育可以引领人格走向完善,人性趋向完美。

他说:“在美学里,让你知道内容与形式之一致,抽象与具体之相符,肉体与灵魂之不可分,有限与无限之综合为一;在美学里,让你知道理智与情感之如何调和,神性与兽性之如何各得其所,社会与个人的冲突之如何得到公平的解决;在美学里,让你知道应如何赋予生命力以优美之形式,人在生活中当如何人乎其中而又出乎其外,当如何积极而不执著,失败而不颓丧,并如何无时无地而不游刃有余;在美学里,更让你知道如何就人类的伟大成就——艺术——中而得到互相认识,互相信赖,由心灵深处的互相交流而人类之真正福利与真正和平乃自天国而降在地上。

”这一段气势如虹的诗化哲语,是长之先生的美育理想,展示了李长之审美理想的全部风采,有如一股强烈的气流,冲决一切;也是他激情澎湃的充溢的生命力的强烈外射,涵盖了完美人生的全部旨趣。

李长之认为,审美教育可以以全代偏,以深代浅,以内代外,可以铸造新个人,可以铸造新人类。

他无时无刻都在用他那充溢的情感书写着美育与人生水乳交融般的亲密关系,强调着美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在论及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时,他说“艺术的原理也就是人生的原理”。

在这点上,他的好友宗白华作了一段和他灵犀相通的妙论:“…美的教育‟就是教人将生活变为艺术。

生活须表现…窈窕的姿态‟(席勒有文论庄严与窈窕),在道德方面即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行动与义理之自然合一,不假丝毫的勉强。

在事功方面,即…无为而无不为‟,以整个的自由的人格心灵,应付一切个别琐碎的事件,对于每一件事给与适当的地位与意义。

不为物役,不为心役,心物和谐底成于…美‟,而…善‟在其中了。

”他一直在找寻美学的精髓,追问美育的真正内容。

他说:“美的极致也就是善的极致,现在理论的极峰也就是将来人类在建造新社会时实践的极峰”。

审美教育能够利用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说:“美育可以充当感性与理性的桥梁,使人成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和谐发展的完全的人”。

他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强迫,实际上只是被动的“感性的人”,只有通过美育,才能同时取得理性和意志的自由,使人的精神获得解放,实现人性的完善。

李长之的倡导美育所受席勒启迪颇深。

席勒在美育书简第六封信中说:希腊人的本性把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严结合在一起,不象我们的本性成了文化的牺牲品。

希腊人不仅以我们时代所没有的那种单纯质朴使我们感到羞愧,而且在由此可以使我们对习俗的违反自然(本性)而感到慰藉的那些优点方面也是我们的对手和楷模。

他们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

席勒把近代人拿来和古代希腊人作了一个比较。

他认为,古代希腊人的人性是完整的。

形式与内容、感官与心灵、哲学与艺术、想象的青年气概与理性的成熟状况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而近代文明却使人性走向了分裂。

李长之认为古代有健全的美底概念,古人有一种深厚雄健的形上学。

他在古代人美底概念与其形上学一节中说:美学关系于形上学。

古人对于美底概念之能有如此健全的认识者,正由于古人另有一种深厚雄健的形上学为之基础故,现代人的精神已浅薄脆弱到了极点,生活不过耳目声色之欲,所看宇宙自是干燥而枯窘的空气而已,石头而已,灰尘而已。

古人不然,他觉得宇宙是一个伦理的间架,所有仁义礼智,都秩然地安排在那里。

他俯仰呼吸之间便有一个大我在与他息息相通着。

李长之把现代人拿来和古代人作了一个比较,现代人的精神浅薄脆弱,古代人的精神深厚雄健。

意欲用古代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来矫治现代人精神的干燥枯窘。

古希腊的和谐心灵,周秦的健朗精神,德意志的古典时代,都是李长之所向往的。

审美而浪漫的心灵对功利主义是深恶痛绝的,他说过美学的真精神就在反功利,在忘却自己,在理想之追求。

“吾国自与西洋文明相接触,其最占势力者,厥惟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之判断美恶以适于实用为标准,故国人于一切有形无形之物,亦以实用与否为标准。

……”引用钱智修的话驳斥功利主义思想也折射出他美育救世的理想。

在谈论文化问题、人生问题时,他认为审美的态度是最重要的,他说“中国过去的文化特长是在人生方面,其精神是审美的。

……我们的趣味是在人而不在物,多末显然!在重…人‟之中,我们又采取一种审美的看法。

审美是意志与理智中间的一种状态,重在感情与感觉。

……中国简直是一个诗国,试问这种对于人性的探求与重视。

这种审美态度的发挥,是不是可以作为…体‟呢?我觉得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既生而为活人,人生问题就应该高于一切。

而在人生问题之中,意志的偏重则多争,理智的偏重则枯燥,只有审美的态度是最佳的解决。

所以,以中学为本者,就是以人生问题为第一,以美育为首要态度。

”审美使人生和谐,让文化生辉。

李长之站在审美的高度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命题、人生问题发表了自己极具个性的慎思和见解,用审美的自觉为人性、文化梳理脉络。

审美人生必然是超越功利的。

李长之认为在反功利的程度上孟子较孔子更为澈底,孔子只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却言“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

李长之赞赏孟子将伦理与美感打成一片;孟子曰:“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耳亦然。

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惟目亦然一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也,无目者也。

故日: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将义理悦心和刍豢悦口视作一体姻缘,感性与理性在孟子这儿不期遇合。

李长之深深服膺德国古典哲学及文艺理论科学,特别是康德美学,用五体投地来描绘当时他的崇拜之情并不过分。

康德用审美作桥梁沟通了感性与理性的裂隙,让感性与理性在审美中融合无垠,悦口之刍豢与悦心之义理在李长之的审美情感中也是融合无垠的。

李长之认为美学原理在艺术和人生中的运用,可以和谐材料与命意的斗争,可以化合人欲与天理的对立,使命意与材料混融一体,使天理与人欲契合无间。

在这种美学原理的运用上,他称道孟子是卓绝千古的,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对孟子审美选择思想和审美平等思想的提炼与体认映照了他审美眼力的深邃敏锐与缜密细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