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唐的盛衰

合集下载

4.2.2 唐的盛衰(在用)

4.2.2 唐的盛衰(在用)
(1)镜唐子太,宗可以的知这道番自话己表的达得的失。是我什常么常意通思过?这
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误。魏征死了,
唐我也太失宗去把了魏一征面比镜作子。镜子,通过魏征来 了解自己的得失。
(2)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 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4)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 集权
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五、唐玄宗的统治
前期 ———— 开元盛世 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唐朝全盛
后期 ————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
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
六、唐朝灭亡:907年
(907 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都开封。 唐王朝 618 年建 国到 907 年灭亡,历时 289 年,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一、唐朝的建立——太原起兵
617年, 李渊在太原起兵, 攻下长安。 618年,唐朝建立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 原因
•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 君民关系。
• 2、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 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 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 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朝陶瓷业达
到很高的水平,邢 窑的白瓷像银像雪
,越窑的青瓷像玉 像冰。闻名于世的 唐三彩融合绚丽, 斑驳淋漓。
邢窑白瓷 白瓷盘
唐 三 彩 骆 驼 彩 陶 佣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 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
繁华的长安西市
古代洛阳城

唐的盛衰优选PPT课件

唐的盛衰优选PPT课件
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的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人是完整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的抵御了这种冲击。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捉弄你的错误的陷阱。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2、你怎样看待武则天的统治? 3、如何评价唐玄宗的统治?
我想,我们努力的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什么?你说什么?你是开玩笑吧”她的声音开始颤抖。 我无力的摇了摇头,而后又点了点,“我希望你明白,我不能全心爱你,我很累,你知道吗” “为~为什么?刚才还好好的……”我已清楚的看见了她的眼泪
唐的盛衰
一、唐朝的建立——太原起兵
618年 李渊(唐高祖) 定都长安
唐太宗:
唐太宗像
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重生产; 善于用人敢纳谏,沿用三省六部制; 重视文教兴学校,专业分工使于此; 发展科举增科目,进士科目最重要;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世人 称道,“贞观之治”美名扬,美名扬。
二、贞观之治(627—629 ) —唐太宗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给我个理由好吗?”她猛的抬起头,含泪的双眸压迫着我,使我不敢注视她 “恩这个..我觉得我不想再骗你了,我觉得我不爱你,我怕越到后来,我就越难受,我也不希望你受到伤害,我不能这么对你……”我显然也很激动。 “那你就能这样对我?你这样就不伤害我?你难受?难受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我?” “这个……….”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真的,我也不想说,真的不想说,无论我说什么,只能是对她更大的伤害,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她走了,就这样流着泪走了,走时只留下一句:不管以后我遇到什么样的男朋友,我都不会象这次一样付出我的全部,你们都是一样的,……我恨你! 10月1日,又是一个应该让我永远都记得的日子,我一个人站在20路终点站,看着手挽手走在一起的情侣,心里有种感觉。“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接二连三的伤害她们……” 2年前,我20岁,在一所名声还不错的职校读书,显然已经消除了没有考进高中的阴影的我过的还不错,身为班干部,整天忙于班级的工作,很少去想什么感情的事情,可是,却又偏偏让我陷入其中。 那是我们班的班花(至少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是这么想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竟然和我同桌,要知道,当时是很少有男女生同桌的,面对男同学门羡慕的眼光,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为什么老师要让她和我坐”我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她真的很漂亮,上课时,我的思想总是会被她给带过去,我不想看,但又偏偏控制不住,那时我才突然领悟到异性相吸的强大能量。“这毕竟是科学真理,我也没法改变”我常想。她好象也被我吸引,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接受我(我长的也不帅,身材也算不上标准),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或许就是日久生情。 往后的日子,我们很快乐,我的状态也特别的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在校艺术节上获得歌唱一等奖。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被爱给催化的,我也欣然接受。我真的很怀念那些日子,说实在的,我觉得爱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种催化剂,能让人焕发斗志,正如有些人为了爱而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往往不会都那么如意,就象港台片里拍的一样,总有些事情会发生…… 随着她在学校的崭露头脚,她的追求者也就越来越多,有长的很帅的,有才华横溢的,有很有钱的,还有在外面混的.这无形中给了这些每样都差一点的我很大的压力,虽然我知道,她最爱的还是我,可是,我仍然难以解开心中的结,太完美的女孩总是难以让人接近,更谈不上相处了,相比较自己,就显得非常平庸,或许我真的和她不配…….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都要毕业了。一天,她对我说:“你说我们要不要去一个地方工作?”“不要吧,在一起上班不太好”我考虑后说,突然,我愣住了,我感到我这一年来有多么的痛苦,在学校我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都这样,要是到了社会上而且还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那样的话………..我都不敢保证今后会发生什么,毕竟我还是太小,我不能接受以后的更大的痛苦,亦没有对我们将来的信心。“我该怎么办?”我几乎要崩溃了,我突 然好想马上离开这些她,一个人有多么自由,不需要为这些事而犯愁,可是我偏偏不能忘记她的笑,她挽着我的胳膊听我说笑话的情景。这一晚,我睡不着,直到凌晨3点,我终于在下了决定后昏昏睡去…… 这是我第一次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比中考还大),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就这样,我们分手了,我的理由是我太小。虽然我知道这是个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可我还是用了,她哭了。 那年的情人节,也是我又开始独身的第一个情人节,我收到了她给我的贺卡,她说她很怀念那些日子,希望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在矛盾和痛苦中给她回了信,告诉她,不要再给我写信…… 又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我长大了,也成熟了,我也曾多次尝试接受别的女孩,试图去忘记她,可是每一次都伤害了她们。因为在潜意识中我常常拿她们和她做比较,而她们只是她的影子,我无法再去接受别的女孩子,因为我的确太爱她了。 三年后的我,很后悔,不,应该是非常的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会放弃?因为自己怕伤害?可是结果呢,正是自己去不断的伤害了别的女孩子的感情,或许也包括了当初的她,为什么我就不能勇敢的接受呢,因为我真正爱的就是她呀。 爱她,就应该真心的爱她,不该让她受伤害,更不要害怕被伤害,因为一旦你怕被伤害,而她却真正的在被你伤害。爱她就不该放弃。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4-2-2唐的盛衰

4-2-2唐的盛衰
措施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 覆舟” 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继续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
影响
保证决策正确 保证政治清明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 选拔治国人才 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 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
政治
经济( 农业) 民族 关系
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注释:齐纨鲁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班班:众多的样子。 失:耽误。
诗中体现了唐朝开元年间哪些方面 的盛世景象?
经济空前繁荣具体表现
方 业 商业 城市 社会 生活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 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 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四、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统治
前期 ———— 开元盛世 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后期 ———— 天宝危机
B) C)
A 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人们肯定武则天的统治,最主要的原因是(
A、替高宗处理政事
B、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C、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相比,主要不 同点是( D ) A 经济繁荣 C 国力强盛 B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D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5、“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A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 B 内地兵力空虚
C节度使权利太大

浙江省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2.2-唐的盛衰

浙江省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2.2-唐的盛衰
2. 唐朝的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货币制度的变化。农业方面,唐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方面,唐朝的丝织品、瓷器等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商业和贸易方面,唐朝的都城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货币制度方面,唐朝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大量的铜钱。
5. 学生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制作学习计划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进步情况,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激励能力。
6. 家长反馈评价: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可能没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显得不够积极。其次,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可能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导致一些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错误。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可能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得他们对唐朝盛衰的理解停留在一味地记忆和背诵上。
介绍与唐朝盛衰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唐朝盛衰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唐朝盛衰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唐朝盛衰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4. 唐朝的衰落原因包括安史之乱、宦官专权、土地兼并、边疆问题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导致了唐朝的政治动荡和国力衰退。宦官专权是指唐朝后期,宦官掌握了朝政大权,导致政治腐败和国力衰弱。土地兼并是指唐朝的土地制度逐渐崩溃,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社会矛盾加剧。边疆问题是指唐朝的边疆地区出现了许多民族矛盾和战争,导致边疆不稳定。

4-2-2 唐的盛衰

4-2-2 唐的盛衰

唐朝全盛
唐朝由盛转衰
907 年,节度使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定都开封。 (唐王朝 618 年建国到 907 年灭亡,历时289 年, 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衰落
藩镇割据
瓦解
农民起义 宦官专权
天宝危机 安史之乱 755年
范阳
灭亡
安禄山
史思明
763年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
5、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灭亡之后,中 国重新陷入了分裂 割据的状态。北方: 相继由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 五个朝代统治,称 为五代。南方:各 地和北方的山西还 有十个国家,称为 十国。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 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 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社会生产继 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
3、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①励精图治,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贤 唐玄宗的措施:
人做宰相;②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各州刺史的名字 写在屏风上,随时关注,还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③他 仿照唐太宗,虚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 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 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 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唐玄宗
原因:他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
大,吸取隋灭亡的教训。
源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唐太宗明白‚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之道。得人者,得 臣心,得民心。他正确处理了君民关系、君臣关系。
◆唐太宗巩固统治的措施 ☆经济上: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 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 时,其可得乎?

唐的盛衰(新教材)

唐的盛衰(新教材)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写了当 时唐朝怎样的社会现象?
原因
安史之乱 盛世转衰
(755—763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 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唐由盛转衰
梦唐思今
唐朝全盛
开元盛世
鼎盛
恢复并走向强盛
安史之乱 渐趋衰落
衰弱
武则天统治
继续发展
藩镇割据
贞观之治 发展
•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 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 亡一镜矣。”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正确处理君民关系。
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 民的赋税劳役;
有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
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 人,虚心纳谏,勇于改 过的治国风范。 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保证政治比较清明
司马光对唐太宗的评价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
之盛未之有也。
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 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 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 之风更为后世称道。
如何评价唐玄宗?
忆昔
唐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https:///x/page/t0391q62jsc.html?
初梦唐朝
贞观遗风 李渊建立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灭亡
细梦唐初 (一)关于“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第二单元第二课《唐的盛衰》

第二单元第二课《唐的盛衰》

板书小结:
唐的建立(唐高祖)
(1)原因、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表现(政治、 经济、民族关系)

(3)意义

唐高宗与武则天

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
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
唐的盛衰
制作人:福臻中学 钱秀英、潘建馨

朱小英、顾玉法
一、以图导入:观察隋唐疆域图,你认为 唐朝疆域的扩大主要归功于哪几位开明的 皇帝?唐朝是何时何人建立及其都城在哪 里。唐太宗是何许人也?
资料:李世民早年随父征 战天下,后来发动“玄武 门之变”,是唐朝第二位 君主。(丰富李世民这个 历史人物,吸引学生听课 的兴趣。)
学生阅教材P90-91内容,书面完成作业本P43-44第 9题材料题,(第一问增加一问:开元盛世出现原因, 因为这也是一个难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1、这首诗描述的是那一个时期的景象?
2、诗中体现了唐朝哪些方面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出现 原因有哪些?
化的自豪感)穿丝来自绸衣服



仕 女
青瓷
唐三彩

丝织和制瓷技术都是我国劳 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你能说
瓷 说唐代丝织业、陶瓷业技术 的高超表现在哪里吗?(为
以后的教学作一定的铺垫)
五、古为今用获启迪
小组合作探究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对我们今天 有何借鉴?试举例说明我国是如 何落实该治国措施的?
1.唐太宗时期,曾经进谏200多次的名臣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2.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民族尊为“天可汗”的
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3.我国封建社会中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开始于

4.2.2唐的盛衰(用)PPT课件

4.2.2唐的盛衰(用)PPT课件

贞观初期,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你从以上资料又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认为唐太宗有可能会实施哪些措施,来 改变这种局面?
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1.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政治上:
2.完善三省六部制
文化上: 完善科举制,重视人才 的培养与选拔
经济上: 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 税劳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城市: 长安、扬州、洛阳、成都
商品: 丝绸 瓷器(青瓷、白瓷、唐三彩)
开123)元农手商盛业工世生业繁表产生荣现产 1、总体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 唐进入全盛时期。
2、具体表现:
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
丝织业、制瓷业发达
大都市:长安、洛阳、 扬州、成都
民族上: 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 数民族一视同仁 (天可汗)
贞观时期“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 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三十九 人。东至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以上史料说明了什么?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 史称“贞观之治”。
巩固
755年
发展
鼎盛
907年 衰弱
灭亡
618年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907年
你知道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有什么相 同之处吗?你能否说出为什么?
提示:这几个时期都是在其朝代的初期;都有 着相似的盛世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 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社会生产,经济繁荣。

4.2.2唐的盛衰

4.2.2唐的盛衰

开元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

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富有改革精神
的贤人做宰相。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
亲自考核县吏的政绩。他仿照唐太宗,
虚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这些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杜甫的《忆昔》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谁在位时出现 的?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朝建立:618年 唐朝 盛衰 贞观之治:627—629年 武则天的统治:农业、用人、科举 开元盛世:唐朝全盛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发展社会生产,经济繁荣。
均是统治者在建立王朝后吸取前个朝代灭亡的教训,
调整了统治政策的结果。
武则天与“贞观遗风”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 原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高宗去世后,她自 己做了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 大族,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
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姚崇
(650~721)
认识到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 老百姓能生存下去。 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载舟”:隋文帝、唐太宗; “覆舟”:秦二世、隋炀帝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zhè n)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 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21世纪教育网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A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 B 内地兵力空虚 C节度使权利太大 D 杨贵妃导致朝政混乱
)
21世纪教育网
人们肯定武则天的统治,最主要的原因是( C
A替高宗处理政事

4.2.2 唐的盛衰 教案

4.2.2 唐的盛衰 教案

唐的盛衰授课时间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内容,知道其发展演变过程。

2、例举史实,分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感受盛世气象。

3、辩证评价唐太宗和唐玄宗,讨论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出示资料(1)资料1: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2)资料2: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三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至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2、问:唐太宗是怎样开创盛世局面的?二、新课1、唐朝的建立——太原起兵2、贞观之治要求学生看课文然后师生一起完成下表:关于“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项目措施影响政治虚心纳柬保证决策正确善于用人保证政治清明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

科举制选拔治国人才经济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关系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得了各少数民族的爱戴,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教学随笔3、三省六部制将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与唐的三省六部制结构图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异同点,从中建构中央集权的概念及唐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创新之举。

4、科举制(1)出示资料资料1:科技考试后,唐太宗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资料2:当时有一位宰相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以称职。

(2)、让学生结合资料,回答下面问题:A、你认为唐太宗与这位宰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B、在读书人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C、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5、武则天武则天临死时给自己立了一座无字的墓碑,是非功过让后人去评说。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客观评价武则天,恰当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6、开元盛世出示杜甫《忆昔》中的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盛唐气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同时,结合课文内容。

4.2.2唐的盛衰

4.2.2唐的盛衰

——伏尔泰
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怎么办?
1.适时进行制度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 2.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生产力; 3.加强廉政建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4.发展教育事业,重用人才。
五代十国
• 五代是指 907-959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 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 周五个朝代。
• 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称 为十国。 • 这一历史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约持续了50 多年。
1.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的确形象地再现了唐朝开元年间人口众 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 会繁荣景象。 2.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系密切? 1)唐玄宗的统治 (国家政策) 2)唐朝农民辛勤劳动,大批荒地开垦 3)先进的劳动工具和耕作技术。
公稻小忆 私米邑昔 仓流犹开 廪脂藏元 俱粟万全 丰米家盛 杜 实白室日 甫 。,。,
吏 户 部 部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完善制度——科举制
1.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 别以什么标准选拔官吏的?
隋唐以前: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 2.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施展自己 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今日放牛娃,明朝状元郎”
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 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是我国历史上继汉武帝之后出现的第二个鼎盛局面。)
五、唐的衰亡
城池残破 田地荒芜
战乱不息 社会混乱
•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写了当时唐朝怎样 的社会景象? • 你知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吗? 安史之乱
贞观一朝,人才济济。 A.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 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等,B.名将有李靖、 李勣等。C.著名的谏臣有魏征(原太子李建成部下,曾劝其除掉 李世民。唐太宗登基后,官至宰相)等。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zhè n) 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 )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2.2唐的盛衰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2.2唐的盛衰教案
首先,通过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学生能够运用historical thinking素养,从multiple perspectives去理解历史事件,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其次,在了解唐朝的盛衰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过程中,学生能够develop cultural awareness,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可以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探究课题,如:"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的影响"、"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及其影响"、"唐朝的盛衰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等。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访问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研究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唐的盛衰”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唐朝的盛衰过程,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唐朝的基本知识,如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然而,对于唐朝的衰落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补充和拓展新的知识点。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层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生需要具备阅读理解、分析思考、归纳总结等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层次。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唐的盛衰》教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唐的盛衰》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2)掌握唐朝的衰落过程,包括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

(3)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和文化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唐朝的盛衰原因。

(2)运用史料对比法,解读唐朝的历史资料,培养史证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素养。

(2)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2. 唐朝的衰落过程,包括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

3. 唐朝的对外关系和文化成就。

三、教学难点:1. 唐朝衰落的原因分析。

2. 唐朝历史资料的解读和史证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2. 相关历史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1. 导入新课:播放唐朝相关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贞观之治。

引导学生关注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3. 合作探讨:4. 史料对比:展示唐朝盛衰时期的史料,让学生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唐朝衰落的原因。

5. 课堂小结:6.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结合唐朝的盛衰,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唐朝时期的日常生活,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3. 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唐朝的课外书籍,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历史知识测试:定期进行历史知识测试,评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直观感受唐朝的历史风貌。

第二课2 唐的盛衰

第二课2 唐的盛衰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发展的影响:
• ①破坏了北方经济,削弱了中央集权,导 致边防空虚,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 ②由于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家破人亡, 人口大量南迁,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 起了一定的作用。
重视治国人才的培养和选 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经济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 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农民的赋税劳役 民族关 对各少数民族一视 促使民族关系融洽和民族大 同仁,改变贵中华、 团结 系 贱夷狄的观念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她从参政 到去世,实际当政50年, 做皇帝15年。执政期间,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任用贤才,朝政基本清明。 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基本 安定,经济生产得到持续 发展,国力有所增长。她 继承了唐太宗贞观时期的 大治局面,并为唐玄宗时 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所以被誉为“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 唐的盛: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 唐的衰: 安史之乱
形成的原因(措施、影响) 对武则天的看法
表现、形成的原因
对唐朝社会发展的影响
• 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即唐太宗巩固政 权的措施): 项目 政治 措施 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完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度 影响 保证政治的清明 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 中央集权
特点
筒车 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
表面的色釉丰富多彩, 造型美妙高超,是闻名 于世的艺术珍品。
繁荣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的原因:
①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为开 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②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 做宰相,重视地方吏治,他仿照唐太宗,虚 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使得当 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③当时的农耕技术以及农耕工具等都较前代有 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唐的盛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唐朝大致大发展历程;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武则天与“贞观遗风”;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过程与方法:锻炼和提高利用图表的能力,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和分析分析信息;通过对人物大致的了解,学会一分为二地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训练学生制作图表,提高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体会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武则天与“贞观遗风”;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唐朝的繁荣昌盛曾经令当时的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唐朝的繁荣与当时的几个封建君主的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你知道哪些唐朝有作为的皇帝?【生】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师】他们在位期间,都开创了自己的盛世,那么他们分别开创了怎样的治世呢,下面就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唐的盛衰》。

讲述新课:一、唐朝建立【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唐朝的建立。

【师】隋朝灭亡之后是哪一个王朝取而代之?【生】唐朝【师】617年,隋朝贵族李渊在太原起兵,攻下长安,唐朝建立。

【师】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分别是什么?李渊的庙号是什么?【生】618年李渊长安唐高宗(庙号,意思就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二、唐朝巩固——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师】唐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帝是谁?【生】李世民【师】李世民的庙号【师】李世民,他经过“玄武门之变”,获得了皇位,成为唐朝的第二位君主,在他的有效统治下,唐朝进入了一个治世,大家知道这个治世的名称吗?【生】“贞观之治”。

(贞观唐太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

)【师】“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的英明神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会播放一段唐太宗执政期间的视频,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唐太宗为“贞观之治”的出现采取了哪些措施?并且把这些新政绘制在唐太宗大事记表上。

【视频】A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减少农民负担。

【师】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吸取隋亡的教训。

他在君民关系问题上,唐太宗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师】唐太宗把“水”和“舟”分别比喻谁?【生】人民、君主【师】说说这句话的大致意思?【生】君主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也能使舟沉没。

【师】用史实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隋朝属于“水”“载舟”还是“覆舟”?)【生】汉朝的兴起、秦朝的灭亡。

(水覆舟)【师】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事实中总结了什么教训?【生】处理好君民的关系,得民心者的天下。

【师】贞观初期,当时的社会状况是: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师】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及其隋亡的教训,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新的措施来改善君民关系?【生】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师】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作用?【生】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政治1、虚心纳谏,善于用人。

【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想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一道理,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听好话的,唐太宗是一国之君,当然有听到很多阿谀奉承的话,但是,在贞观时期,有一个人总会针对唐太宗的缺点提出很多的意见,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生】魏征【师】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臣子总是指出自己的不足,一个之君唐太宗应该很看不惯魏征,但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有却有感而发他心痛的说: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

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

”【师】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生】唐太宗说:“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我常常通过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

魏征死了,我也失去了一面镜子。

”可见,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

【师】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生】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师】正是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所以唐太宗拥有许多的得力助手,你知道“房谋杜断”指的是哪两位大臣吗?【生】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

【师】他们被唐太宗任命为宰相。

【师】这种善于用人,虚心纳谏的新的君臣关系可以起到什么作用?【生】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政治比较清明。

2、完善三省六部制【师】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统治者开创的吗?【生】不是【师】那么是哪朝的统治者开创的?【生】隋朝【师】三省六部制是由隋朝开创的,唐太宗李世民沿袭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那么什么是三省六部制?我们通过一示意图来说明。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得知什么是三省?【生】中央政府设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办事机构,协调皇帝处理日常事务。

【师】这三个办事机构各有分工。

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生】其中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负责政令的执行。

【师】什么是六部?六部归哪个机构管辖?六部的分工各是什么?【生】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机构。

尚书省吏部主要负责对全国各级官员进行考察、升迁和任免,户部负责管理全国的民政事务等,礼部负责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等,兵部负责管理全国的国防事务等,刑部负责管理全国的司法事务等,工部负责管理全国的重要工程建设等。

【师】如果此时前方快报,说黄河一带出现泛滥现象,皇上接到这个消息,拨给了三省六部,结合课本,你觉得应该怎样进行?【生】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呈报皇帝,皇帝批准后,再由尚书省负责政令的执行,即由尚书省下设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照各自的分工,分头实施。

【师】我们发现三省六部制的分工非常的详细。

这张图是隋唐以前的政治制度示意图,在隋唐以前,大家都知道皇帝之下即宰相,宰相集大权于一身,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有时缺乏监督,就会个人膨胀,如曹操,司马昭等等,下面请同学们比较三省六部制与隋唐以前的制度,说一说三省六部制的进步表现在哪里?【生】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

他们之间各有分工,即相互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3、完善科举制【过渡】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对中国的政治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两套制度,其中之一就是刚才所讲的三省六部制,而另一套就是影响深远的政治体制——科举制。

【师】科举制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创立的?又是什么时候得到进一步完善的?【生】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师】那么隋唐以前选拔人才的方法有哪些?【生】隋唐以前依赖推举或凭家庭出身。

【师】这样的选拔制度有什么弊端?【生】权贵子弟无论子弟优劣,都可以做大官。

这使的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师】科举制是通过什么形式来选拔人才的?【生】国家考试【师】科举制把什么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生】才能。

【师】至此,个人的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选拔官吏必须经过国家考试的办法被固定下来了。

【师】唐太宗发布了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的诏令后,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材料】【观点一】科举考试后,唐太宗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中了。

”【观点二】一位宰相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

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以称职。

【师】你认为唐太宗与这位宰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以什么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目的是什么?)【生】唐太宗以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

唐太宗认为科举考试能网罗人才,一方面是为了便好地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

宰相以家庭出生作为官吏选拔的标准,宰相只是为了维护大官僚的利益。

【师】1、如果你是公卿子弟,你喜欢哪一种选才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生】原来的世袭制。

【师】2、如果你出身贫寒却满腹经纶,你喜欢哪一种选才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生】科举制。

科举考试为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施展自已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已的社会地位。

【师】3、如果你是皇帝,你更喜欢哪一种选才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生】科举制。

网罗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可以广纳贤才能人,他们能帮助我更好地治理国家,我大唐就能繁荣富强,从而巩固自身的统治。

)【师】我相信唐太宗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唐太宗采取科举制来选拔人才。

同时通过一些史料我们也可以看到唐朝的科举制给当时的统治阶级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大唐不断强盛的原因之一。

【师】唐代科举制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许多国外的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材料】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有对科举制的记载:“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就是定期举行的考试。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科举制到底有什么作用?【生】选拔治国人才,巩固自身统治。

C总结【师】经过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朝变成了怎样的景象呢?在《贞观政要》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贞观之治的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材料】商人旅客停留,很少出现盗贼,牢狱经常空闲,牛马遍布原野,住宅大门不闭。

连年丰收,米斗三四钱,从长安至五岭以南地区,从太行山以东到沧海,过客不携带粮食,在路上进行补给。

进入太行东以东的村落,行客经过,沿途百姓都厚加供待,甚至赠送食粮,这在唐朝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贞观政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书本上的一句话概括“贞观之治”的景象。

【生】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三、唐朝发展——武则天与贞观遗风【师】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后来经过武则天的发展,国力进一步增强。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武则天。

【材料】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原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高宗去世后,她自己做了皇帝。

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师】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出现了一个治世,我们把它称作?【生】贞观遗风。

四、唐朝繁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师】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至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下来。

我们先通过一段材料来了解一下唐玄宗。

【材料】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做宰相。

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各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随时关注,还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他仿照唐太宗,虚心纳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这些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师】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一个治世,我们把它叫做?【生】“开元盛世”【师】那么盛唐到底展现了怎样的气象呢?下面我们就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一起来看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