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各种刺激→组织细胞→应答反应↓适应生理病理刺激→组织细胞损伤→修复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适应: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加以调整的答应反应过程,称为适应。
※在形态上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萎缩体积增大——肥大数目增多——增生形态改变——化生一、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一)、原因与分类生理性:胸腺、女性生殖器官萎缩。
病理性: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二)、病变肉眼:器官体积小、重量轻、颜色深、褐色萎缩。
镜下:细胞体积小、数量少、脂褐素颗粒。
二、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1、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左心肥大。
2、内分泌性肥大:如妊娠时子宫肥大。
三、增生组织、器官内实质细胞的增多称为增生。
生理性增生:代偿性:如红细胞增多。
激素性:如哺乳期乳腺。
病理性增生:代偿性:如损伤修复增生。
激素性:如乳腺增生症等。
四、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
柱状上皮——鳞状上皮化生上皮组织胃粘膜上皮——肠上皮化生间叶组织:又称间充组织,动物胚胎时期的结缔组织。
由许多星状多突的细胞彼此连接成网。
注意:属适应性反应——上皮组织的可逆;间叶不可逆。
失去原有形态及功能。
只能在同源组织中进行。
化生的组织可能癌变。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概念:当机体内外环境变化超过了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可引起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一、损伤的原因原因损伤部位备注缺氧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最重要的因素生物因素①取决于病原的类型、毒力、数量、机体免疫力。
②最常见的因素。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膜的通透性、酶的结构和功能取决于毒物的浓度、作用持续的时间和作用部位。
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引起细胞结构、功能、代谢等异常。
其他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变性:可逆性损伤玻璃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组织细胞的损伤病理性钙化细胞坏死细胞死亡:不可逆细胞凋亡(一)变性因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的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含量异常增多的现象。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04
细胞和组织损伤、适应与修 复的关系
损伤、适应与修复的相互影响
01
损伤是适应与修复的前提
组织或细胞受到损伤后,会引发一系列的适应性和修复反应,以恢复其
正常功能。
02
适应是修复的重要基础
在长期或反复的损伤刺激下,细胞和组织会逐渐适应并产生相应的代偿
机制,以减轻或消除损伤的影响。
03
修复是损伤和适应的最终目标
损伤的原因
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高温、低温、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
如毒素、药物、重金属等。
生物因素
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生理因素
如细胞老化、细胞凋亡等。
损伤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1 2
结构改变
细胞或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形态和功能异常。
功能失调
细胞或组织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
3
代谢紊乱
细胞或组织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导致物质代谢 和能量代谢异常。
通过有效的修复过程,细胞和组织能够恢复到损伤前的状态,或至少达
到一种能够维持其基本功能的稳定状态。
损伤、适应与修复在疾病中的作用
损伤与疾病的发生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有关 ,如创伤、感染、化学物质或放射线暴露等 。
适应与疾病的进展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细胞和组织会通过适应来应 对损伤,但有时这种适应会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发展 。
02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的定义与类型
适应的定义
细胞和组织对环境变化或损伤所做出 的反应性改变,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的稳定。
适应的类型
分为可逆性适应和不可逆性适应两种 类型。可逆性适应是指细胞或组织在 受到刺激时发生的暂时性反应,而不 可逆性适应则涉及结构和功能的永久 性改变。
病理学基础讲解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教学内容和要求
• 掌握: 坏死的病理变化及类型 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 熟悉: 萎缩的概念 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 变性的概念 变性的常见类型及病变特点 坏死的概念 坏死的结局 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肉芽组织的概念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 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一般表现为萎缩、 肥大、增生、化生。 • 一、萎缩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 1、萎缩特点: • 萎缩是指实质细胞,而不是间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伴 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萎缩时间质细胞可能增生。 • 一定是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因此 组织器官发育不良或未曾发育不属于萎缩。 • 萎缩的器官不一定均有体积缩小。如输尿管梗阻性肾萎 缩 • 萎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大多下降。
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骨细胞或软 骨细胞(简称骨化)
萎 缩 的 子 宫 体 积 缩 小 , 重 量 减 轻
正常脑
脑萎缩
肾盂积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 缩变薄
肌纤维体积缩小,数量减小
正常组织
数量性萎缩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遭到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后,细 胞及其间质发生异常变化。 可分为可逆性损伤(如变性)和不可逆性损伤(如坏死)
2、原因及类型 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萎缩。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
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青春期后的胸腺萎缩。 病理性萎缩按原因又可分为: (1)营养不良性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 (2)压迫性萎缩:尿路梗阻 (3)失用性萎缩(4)去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单选题]1.肉眼观察不能确定的坏死是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纤维素样坏死D.脂肪坏死E.干酪(江南博哥)样坏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纤维素性样坏死(fibrinoidnecrosis):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
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和急进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
镜下,坏死组织成细丝、颗粒状的红染的纤维素(纤维蛋白)样,聚集成片块。
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可能是肿胀、崩解的胶原纤维(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引发),或是沉积于结缔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也可能是由血液中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的纤维素。
掌握“不可逆性损伤”知识点。
[单选题]3.下列器官坏死,哪一种属于液化性坏死A.心脏B.肺脏C.肝脏D.脾脏E.脑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变性、凝固,变为灰白色比较干燥坚实的凝固体,但组织的结构轮廓仍可保留一段时间。
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分解,液化而呈液体状,有时形成含有液体的腔。
如:脑软化,化脓菌感染,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肝脓肿”。
掌握“不可逆性损伤”知识点。
[单选题]4.关于细胞凋亡,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凋亡见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B.发生单个细胞死亡或小灶状细胞死亡C.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D.可见凋亡小体形成E.凋亡是由酶解作用所致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E.凋亡是由酶解作用所致(此说法不正确,是能量依赖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细胞凋亡是能量依赖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的细胞自杀,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PCD最初是1956年发育生物学中提出的概念,是个功能性概念,强调的是其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功能,一般指生理性细胞死亡。
病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温度、机械、电流、电离辐射
4. 生物学因素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 原虫等
56
5. 免疫反应
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6. 遗传性缺陷
染色体畸变或突变
7. 营养失衡 8. 其它
内分泌因素, 医源性、衰老、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57
二、细胞损伤的机制
上述各种损伤因素可通过五个方面引 起细胞和组织损伤:
肉眼:
器官肿胀、体积变大、重量增加、 边缘变钝、切缘外翻、颜色苍白 无光泽、状如水煮 常见于心、肝、肾等器官实质细胞
64
肝水样变性
65
光镜下: 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透亮,胞浆内 许多粗颗粒。严重时胞体肿大似气球,称 气球样变性 电镜下: 胞核正常,胞浆基质疏松,电子密 度降低,线粒体肿胀呈囊泡状,内质网扩 张,核糖体脱失,呈空泡状
60
4. 膜完整性破坏
• • • • • •
6种可能机制: 补体活化时其所介导的细胞溶解 病毒感染时穿孔素(perforin)介导的细胞溶解 离子通道的特异性阻滞 膜离子泵衰竭 膜脂质改变 膜蛋白质交联
61
5.不可逆的线粒体损坏
各种损伤因子都可以损坏线粒体
损伤的早期线粒体内膜形成高电导通道,使 线粒体的通透性发生转换。如果损伤因素持续存 在,就会严重影响线粒体维持质子运动的功能和 氧化磷酸化,使细胞色素C漏入细胞质内,线粒 体发生不可复性损伤,导致细胞死亡
• 柱状上皮——鳞状:慢性支气管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 • 移行上皮——鳞状:肾盂上皮的化生、膀胱上皮的化生 • 胃上皮—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
– 间叶组织:间叶——间叶(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淋巴 组织、造血组织)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是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和损伤的生理反应过程。
下面是对这些概念的一般解释:
1. 细胞的适应
细胞适应是指细胞对环境条件的调整和变化,以维持正常功能并适应环境压力。
适应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取决于环境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常见的细胞适应形式包括增生(细胞数量增加)、肥大(细胞体积增大)、萎缩(细胞体积减小)等。
2. 组织的适应
组织适应是指组织对环境刺激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
组织适应可以包括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类型改变、基质合成增加等。
例如,肌肉组织在力量训练后适应增生,骨骼组织在负重运动中适应增加骨密度。
3. 细胞的损伤
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损害或破坏,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细胞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物理创伤、化学物质暴露、感染、缺氧、炎症等。
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从可逆性到不可逆性变化。
4. 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组织损伤是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或死亡,导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丧失。
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凝血、炎症、增生和重塑。
在修复过程中,损伤组织会通过再生(细胞增生)或瘢痕形成(纤维组织替代)来填补损伤区域。
修复过程旨在尽量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总之,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是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和损伤的复杂生理反应过程。
这些过程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病理学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1)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最强,如全身的上皮细胞、 淋巴造血细胞等。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等。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概念: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分类
1.生理性: 如:成年人的胸腺萎缩,老年性萎缩,更年期后的性腺萎
缩等。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分类 2.病理性: ①营养不良性萎缩:如脑动脉硬化→脑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 肾实质萎缩; ③失用性萎缩:如肢体骨折→肌肉萎缩; ④去神经性萎缩:如脊髓灰质炎→肌肉萎缩; ⑤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缺血坏死→甲状腺萎缩。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掌握 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及作用。
➢熟悉 再生、纤维性修复、瘢痕组织的概念,创 伤愈合的类型,骨折愈合的过程,影响创 伤愈合的因素。
第二章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修复:指机体对损伤造成的缺损进行修补 恢复的过程。
再生 由周围同种细胞增生修复 形式
纤维性修 由肉芽组织填补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病理变化
大体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硬度增加,颜色变深。
组织学观察: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伴有数量 减少。某些实质细胞内可见脂褐素颗粒。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影响和结局 萎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代谢降低,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肝脂肪变性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肝脂肪变性苏丹Ⅲ染色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心肌脂肪变性(锇酸染色)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3.影响和结局 病因去除后,可逐渐恢复正常。严
《病理学》第一章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2、适应的主要表现:①萎缩②肥大③增生④化生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组织或器官的萎缩还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注意与发育不良、未发育的区别)1、分类:①生理性萎缩:多与年龄有关。
如青春期胸腺萎缩②病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的常见类型和举例:3.病理变化:o肉眼观: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褐色,质地变韧。
o镜下观: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数目减少,间质增生,细胞浆内出现脂褐素。
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的细胞内细胞器增多,功能增强。
分类①生理性肥大:妊娠期雌、孕激素刺激子宫平滑肌蛋白合成增加,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②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病时的左心室心肌肥大、一侧肾脏摘除,对侧肾脏肥大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如肢端肥大症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
分类生理性:①女性青春期乳腺②病理性:激素或生长因子过多,如乳腺增生病注:肥大与增生往往并存。
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的共同结果;但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低的组织,其组织器官的肥大仅因细胞肥大所致。
化生: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替代的过程称为化生化生的形成是由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
通常只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
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
临床助理医师-综合笔试-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临床助理医师-综合笔试-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单选题]1.吸烟男性,近一年来右下肢行走后疼痛,休息后好转,出现间歇性跛行,近一月来,右脚趾指变黑、皱缩,失去(江南博哥)知觉,该病变属于A.湿性坏疽B.固缩坏死C.干性坏疽D.液化性坏死E.干酪样坏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①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的四肢末端。
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②湿性坏疽:坏死区水分多,腐败菌易于繁殖,肿胀呈蓝绿色,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掌握“不可逆性损伤”知识点。
[单选题]3.良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不愈后,该病人全身血管出现的主要病变是A.大动脉硬化B.中等动脉硬化C.小动脉粘液样变D.细动脉玻璃样变E.细动脉脂质沉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良性高血压主要病理特征是细动脉硬化,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最易累及肾入球小动脉和视网膜动脉.根据此点,结合本题,则选D动脉粥样硬化大都发生在较大的动脉和中等动脉,主要是血管内有脂质沉积。
弥漫性小动脉硬化则多见于细小动脉。
掌握“可逆性损伤”知识点。
[单选题]5.女,18岁,食欲不好,厌油腻,肝大,肝区疼痛,临床诊断急性普通性肝炎,此时患者肝出现病变为A.肝细胞气球样变B.肝细胞脂肪性变C.肝细胞透明变D.肝细胞碎屑坏死E.肝细胞片状坏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急性普通型肝炎最常见,临床上又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病变:广泛的肝细胞变性,以细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最为普遍.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有散在的点状坏死。
掌握“可逆性损伤”知识点。
[单选题]6.有一学生,咽痛,高热数天。
尿蛋白(+),此时患者的肾脏会出现什么样病变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B.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C.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素样变性D.肾小球入球动脉玻璃样变E.肾小管上皮坏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病变的早期,组织损伤多表现为肿胀、水肿、混浊,随病情发展可表现为变性和坏死脱落。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窦受压变窄
肝脂肪变
心肌脂肪浸润和心肌脂肪变
3 . 临床意义:
肾盂积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 缩变薄
肌纤维体积缩小,数量减小
3 . 病变: 大体观:器官均匀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 镜下: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
4 . 结局: (1)轻度萎缩 → 原因去掉 → 恢复正常 (2)持续性萎缩 → 细胞死亡
肥 大(hypertrophy)
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1.类型 (1)代偿性肥大:高血压病 → 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是指细胞和组织在多种轻度有害因素作用下,通 过调整自身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以适应内环境变化 的过程。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等。
萎缩
萎缩(atrphy):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 和实质细胞体积的缩小。
1. 特点: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细胞数 量的减少。
2. 类型:
(1) 生理性萎缩:老年子宫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
常见变性类型 细胞水肿 脂肪变性 玻璃样变性
可逆性损伤的常见类型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
可 或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 逆 脂肪变性(fatty change或steatosis) 性 玻璃样变性(或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损 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 伤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
1. 原因:感染、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等。
2、发生机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例
①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 才可运出肝外,组成载脂蛋白的原料(磷脂、胆碱) 缺乏或感染、中毒造成粗面内质网破坏,均可造成脂 蛋白合成障碍,影响脂肪转运出肝细胞 。
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名解0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得以存活并避免细胞和组织损伤,表现形式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02.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
03.肥大:指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组织和器官的肥大常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也可伴有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
04.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器官或组织的体积增大。
05.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替代的过程。
06.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越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形态学变化。
07.变性: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和(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度积聚的现象。
08.细胞水肿:是指细胞质内水分增多而致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形态学改变,也是较轻的一种变性,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
09.混浊肿胀:细胞水肿肉眼观,受累脏器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变淡并失去光泽,切面隆起,边缘外翻,称混浊肿胀。
10.气球样变:重度细胞水肿时,因胞质中过多的液体充斥而致细胞极度肿胀,称为气球样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
11.水变性/空泡变性:细胞水肿光镜下,损伤细胞体积变大,胞质疏松可见细小空泡,又称水变性或空泡变性。
12.脂肪变:是指实质细胞内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酯)的异常蓄积,多发生于肝,也可见于心肌、骨骼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13.虎斑心:心肌细胞发生脂肪变,受累心肌呈现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性的暗红色正常心肌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条纹,称为”虎斑心”。
14.玻璃样变:又称透明样变,是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蛋白质的积聚,HE染色中玻璃样变的物质出现呈均质红染、半透明的小滴、颗粒或条索状变化,分为细胞内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修复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修复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修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细胞的有序结合体。
细胞和组织在面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遭受损伤以及进行修复时,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生命力和自我保护机制。
细胞的适应能力是指细胞对环境改变产生的不适应反应进行修正和改善的能力。
当细胞面临不良刺激时,会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尝试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当细胞暴露于高温环境中时,细胞核能够合成更多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从而增加细胞的耐受力;当细胞缺氧时,细胞能够通过增加基因表达来增加氧摄取能力;当细胞面临氧化应激时,细胞会增加抗氧化酶的合成,以抵抗氧化损伤。
这些是细胞在适应环境改变时的常见策略。
然而,当细胞遭受到过度或持续的不良刺激时,细胞的适应能力会逐渐耗尽,导致细胞发生损伤。
细胞损伤可以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损伤。
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在一段时间内暂时性的受到损害,但细胞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刺激消除后恢复正常。
例如,细胞暴露在低温环境下会降低细胞内的代谢活性,但当回到适宜温度后,细胞能够逐渐恢复正常。
不可逆性损伤即细胞遭受持续、严重的损害,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可逆转地发生改变,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例如,长时间、高强度的热或化学损伤都可能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变性、细胞膜的破坏甚至细胞溶解。
细胞受损后,为了保护和修复受损细胞,机体会启动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细胞修复的过程可以分为再生性修复和瘢痕性修复两种方式。
再生性修复是指受损组织通过细胞增殖和再生来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修复方式通常发生在具有较好再生能力的组织,如表皮和肝脏。
当细胞损伤发生时,干细胞或成熟细胞会进行有序的增殖和分化,最终恢复受损组织的完整。
瘢痕性修复是指当受损组织无法通过细胞增殖和再生来修复时,机体会形成瘢痕组织填充受损区域,以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这种修复方式通常发生在神经组织和心脏等不能再生的组织。
细胞修复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如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纤维化等。
2 适应、损伤与修复
化生
一、变 性(degeneration)
1. 概念: 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 增多。
2. 类型: (1)细胞水肿 (2)脂肪变性 (3)玻璃样变
(一)细胞水肿
1. 概念: 细胞内水和钠离子过多积聚,又叫水变性,常发生于心、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三、组织损伤的修复
适应与损伤的关系
体内外环境 刺激因子
非损伤性应答、 适应性改变
细胞、组织
重度损伤、 死亡改变
轻度损伤、 变性改变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adaptation)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对于内、 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刺激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 应,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 缩(atrophy)
(2)病理性萎缩: 病理状态下出现的萎缩,原因多样,可表现为全身
性或局部性萎缩。按病因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一、萎 缩(atrophy)
1)营养不良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长期营养不良、消化道梗阻、
鳞状上皮化生
正常纤毛柱状上皮
四、化 生(metaplasia)
杯状 细胞
潘氏 细胞
肠上皮化生
四、化 生(metaplasia)
3. 意义: 化生是一种适应性表现,通常为可逆性的,对机体的影
响有利有弊。若引起化生的原因持续存在,化生可能是恶 性肿瘤发生的基础。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细胞和组织受到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后,引 起细胞及其间质的异常代谢、功能和形态变化。 可逆性损伤:轻度损伤,原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褐素
黑色素
含铁血黄素
病理性钙化 (pathologic calcification)
定义 :骨、牙之外的组织中有固态 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类型
营养不良性钙化 钙磷代谢正常
转移性钙化 全身钙磷代谢失调
血吸虫性肝硬化
图示死亡钙化的虫卵
细胞死亡
多种刺激因子造成组织、细胞严重损伤,导致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表现为:坏死、凋亡。 坏死(neerosis)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 .特征:代谢停止、功能丧失,不可逆。
肝淀粉样变
病理性色素沉着
定义:有色物质(色素)在细胞内外的 异常蓄积称为病理性色素沉着 (pathologic pigmentation)。 含铁血黄素 类型 脂褐素
黑色素
病理性色素沉着常见类型
含铁血 黄素
巨噬细胞吞噬、降解红细胞血红蛋白后产生 金黄色或褐色折光颗粒(铁蛋白微粒聚集体) 出血的部位、吞噬细胞浆内或浆外 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碎片残体 黄褐色微细颗粒(脂质和蛋白质的混合体)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心肌细胞、肝细胞 黑色素细胞 胞浆中的酪氨酸氧化聚合产生 黑褐色细颗粒 肾上腺皮质功能↓,ACTH↑;黑痣、黑色素瘤
第十五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 复
萎缩 肥大
致损伤因素轻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增生
化生致损伤因素较强来自细胞和组织可逆性损伤(变性)
致损伤因素强
细胞和组织不可逆性损伤(细胞的死亡)
外界持续性刺激 (病因)
正常细胞
↓ 可逆性损伤 (变性)
适应
不可逆性损伤 (细胞的死亡)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adaptation):
是指细胞和组织在多种轻度有害因素作用下,通 过调整自身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以适应内环境变化 的过程。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等。
萎
缩
萎缩(atrphy):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 实质细胞体积的缩小。
1. 特点: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细胞数 量的减少。 2. 类型:
(1) 生理性萎缩:老年子宫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rosis)
镜下观: 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内 坏死组织 呈细丝、颗粒状或块状无结构的物质, 呈强嗜酸性,状如纤维素。 部位: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 式。 见于:急进性高血压及某些变态反应性疾 病,如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 体性肾小球肾炎等
坏 疽(gangrene)
萎 缩 的 子 宫 体 积 缩 小 , 重 量 减 轻
(2)
病理性萎缩:
①营养不良性萎缩-----脑缺血 → 脑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 → 肾萎缩
③废用性萎缩-----------长期卧床 → 肌肉萎缩
④内分泌性萎缩--------脑垂体肿瘤 → 肾上腺萎缩
⑤神经性萎缩-----------脊髓灰质炎 → 肌肉麻痹
脾贫血性梗死标本,坏 死区呈灰白色、干燥的 凝固体,分界清楚
肾凝固性梗死(大体)
图示肾皮质苍白色的楔形坏死灶
肾凝固性梗死(镜下)
干 酪样坏死 (caseous necrosis)
定义:结核病时,因坏死灶内含脂质多 而呈黄色,质细腻,似干酪,故 称干酪样坏死。 镜下:组织细胞坏死更彻底,呈红染、 细颗粒状、无结构。
质气球样变。
肾近端小管内部上皮细胞肿胀,胞质内布 满红染的颗料状物质,管腔变狭窄
肝细胞高度水肿,胞质疏松透明, 呈气球样改变
细胞水肿的发展过程: 正常细胞 颗粒变性
水样变性
气球样变性
4 .影响和结局:
轻度细胞水肿时,原因消除,可恢复正常; 重度细胞水肿时,病变细胞功能下降,可引起脂肪变 性或细胞坏死。
增
生
增生(hyperplasia):是指实质细胞数目的增多,可 引起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1. 类型: (1)生理性增生:如青春期乳腺。 (2)病理性增生 1) 代偿性增生 2) 内分泌性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甲状腺 滤泡上皮增生 3) 再生性增生:肝细胞破坏后肝细胞增生 2 . 作用: 增强细胞的功能,有代偿意义。 过度增生可逐渐发展为肿瘤。
脂肪变性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是 指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出现脂肪滴又称脂 肪沉积。
好发部位:肝、心、肾
1. 原因:感染、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等。
2、发生机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例
①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 才可运出肝外,组成载脂蛋白的原料(磷脂、胆碱) 缺乏或感染、中毒造成粗面内质网破坏,均可造成脂 蛋白合成障碍,影响脂肪转运出肝细胞 。 ②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如高脂饮食、长期饥饿或糖尿 病患者对糖利用↓→储存脂肪分解↑→大部分以脂肪 酸的形式入肝→超过肝细胞的氧化利用和合成脂蛋白 的能力。 ③脂肪酸氧化障碍:缺氧、感染、中毒→肝细胞受损→ 影响脂肪酸氧化及脂蛋白的合成→脂肪在肝细胞内蓄 积。
肾盂积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 缩变薄
肌纤维体积缩小,数量减小
3 . 病变: 大体观:器官均匀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 镜下: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
4 . 结局: (1)轻度萎缩 → 原因去掉 → 恢复正常 (2)持续性萎缩 → 细胞死亡
肥
大(hypertrophy)
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2 . 病理变化: 大体观:无光泽、无弹性、无血液供应、无感觉。
(一)坏死的基本病变
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 ☆核固缩(pyknosis) 核染色变深,体积缩小 ☆核碎裂(karyo-rrhexis)核膜溶解,染色质碎
片散在胞浆中
☆核溶解(karyolysis)DNA降解,核淡染、消失
细胞核的变化
肝脂肪变
心肌脂肪浸润和心肌脂肪变
3 . 临床意义: (1) 轻度脂变时:原因消除,病变细胞可恢复 正常; (2) 重度脂变时:器官功能降低,如: 肝细胞脂肪变性 → 黄疸、肝功能障碍 → 肝硬化; 心肌细胞脂肪变性 → 心肌收缩力下降 → 心 力衰竭。
玻璃样变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是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为均质 嗜伊红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集称为玻璃 样变,或称透明变。
玻璃样变性(或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
病理性色素沉着(pathologic pigmentation)
细胞水肿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即细胞内水分增多。
1.原因:感染、中毒、缺氧、高热等;
2.发病机制:
(1)细胞膜受损 → 通透性增高。 (2)线粒体受损 → ATP生成减少 → 膜Na+_ K+ 泵功能障碍 →细胞内钠水增多。
3.病理变化:
大体观:组织器官体积增大,色泽混浊,似开水烫过; 切面隆起,边缘呈外翻。
色肾 泽体 混积 浊增 大 , 切 面 膨 出 , 边 缘 外 翻 ,
镜下观: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淡染,胞浆透明,或胞
多见于间叶性肿瘤、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 机能低下等。表现为间质疏松,充以淡兰色的胶状液体。
淀粉样变
定义: 细胞间质,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出现 淀粉样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蓄积,称为 淀粉样变( amyloidosis)。
镜下:淡红色均质状物(HE染色) 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 刚果红染色为橘红色 遇碘为棕色,再加稀硫酸呈蓝色
1.类型 (1)代偿性肥大:高血压病 → 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明心 显脏 增体 厚积 增 大 , 重 量 增 加 , 心 室 壁
心脏向心性肥大
心肌肥大
(2)内分泌性肥大:妊娠 → 子宫肥大
2 . 作用
使肥大的组织、器官、功能增强,具有 代偿意义 过度肥大:呈失代偿状态。 如心肌过度肥大 → 心力衰竭
坏疽类型的比较
干性坏疽 好发部位 四肢 湿性坏疽 与外界相通的 内脏及四肢 气性坏疽 深达肌肉的创口
原因
动脉阻塞 静脉回流通畅
局部干燥、皱黑 与正常组织界清 中毒症状轻 凝固性
化
生 (metaplasia):
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 成熟的组织因适应环境变 化而转化成另一种相似性 质的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1. 类型:根据化生好发 的组织可分为:
(1) 鳞状上皮化生:
支气管粘膜假复层纤毛 柱状上皮化生为复层鳞 状上皮
胃粘膜上皮化生为肠型粘膜上皮
(2)肠上皮化生 (3)结缔组织化生: 结缔组织化生为骨、 软骨、脂肪。 2.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方面:增强局 部的抵抗能力。 有害方面:可发展为 恶性肿瘤。
细胞浆:红染、结构崩解呈颗粒状
间质: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液化 基质解聚
(二)坏死的类型
凝固性坏死 干酪样坏死 液化性坏死 脂肪坏死 溶解性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坏疽 气性坏疽
凝固性坏死(coagcllation necrosis)
(1)特点:坏死细胞的蛋白质凝固。 (2)大体观:灰白、灰黄色,干燥,与周围健康组织分 界明显。 部位:好发于心、肝、脾、肾等器官。
3 . 细胞内玻璃样变性:各种原因引起细 胞内异常蛋白质蓄积,形成均质、红染 的圆形物质。如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内 出现圆形、红染的玻璃样物质(嗜酸性 小体)。肾病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质内出 现玻璃样小体。
肝细胞内玻璃样变 (Mallory小体)
粘液样变性
粘液样变性(mucoid 内出现类粘液的积聚。 degeneration):是指组织间质
类型
细胞内玻璃样变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细动脉持续痉挛→内膜通透性增高 →血浆蛋白渗出、凝固+基底膜样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