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典型(副族)金属元素之一。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
根据教参安排,“铁及其化合物”需要三个课时。
其中铁的化合物安排两个课时。
教材引导学生在复习、拓展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氧化还原及离子反应的视角,提升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强化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还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运用来自生产或生活的素材创设真实情境,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和典型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钠和氯属于典型的主族元素,学生已经掌握了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思路。
而铁属于副族元素,学生既可以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把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元素观”的发展。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并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
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质,形成证据意识。
2.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 通过学习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 结合应用实例,将铁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评价目标】1.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的信息数据分析,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分析1、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46页—50页)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2、教材内容分析①教材编写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包含以下内容:编者用宏观和微观的章图来展示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引入本章学习;从人类社会发展中,谈金属的重要作用;从青铜器、铁器、铝合金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引入本节学习。
引入并提出问题: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截然不同,从而引入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主要学习金属与非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教材编写时将化学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离子反应理论)融入其中。
②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初中知识——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下一章将要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下册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之一。
从知识的深广度把握上,教师一定要注意与旧教材的区别,正确把握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必修1模块的标准进行教学,不要随意扩展、拔高。
教师一定要放弃过去“跑族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渗透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新教材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述的内容看似零散,但是其中隐含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即以分类方法为线索、以实验、概念、原理为基础,呈现单质化合物应用的编排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验证分类思想。
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从化合价来分析反应实质。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本章所选择的金属元素钠、铝、铁、铜颇具代表性:两种主族,两种副族;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两种比较活泼的金属,一种不活泼金属;除钠外其余三种均为常见金属。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例,已对它们有所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将要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把刚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
从知识编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先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然后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要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需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着手。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学习《化学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深刻体认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1]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路线,即“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路线,它没有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来研究元素化合物,而是强化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这使得新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与原有教材不同的特点。
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的变化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上,金属知识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涉及碱金属(高一)和几种重要的金属(高二)两章,耗时长。
而新课程将原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融为一章,根据物质分类思想进行内容呈现。
新课程标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规定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讲
第三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1.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一种0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02柔软,是03热和04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的05小,比煤油的06大,熔点07低。
2.钠的化学性质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钠具有很强的01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如O2、S、Cl2等)反应O2:024Na+O2===2Na2O(常温)△Na2O2(加热)032Na+O2=====S:042Na+S===Na2S(研磨爆炸)△2NaClCl2:052Na+Cl2=====(2)钠与水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062Na+2H2O===2Na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操作现象原理或解释向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07小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反应08放热,钠的熔点较09低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到处游动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产生的10气体推动小球游动与水反应伴有“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有11碱性物质生成(3)钠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22Na +2H +===2Na ++H 2↑。
(4)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一般考虑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与该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CuSO 4溶液反应:13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与FeCl 3溶液反应:146Na +6H 2O +2FeCl 3===2Fe(OH)3↓+6NaCl +3H 2↑。
(5)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有机物发生置换反应①与乙醇反应:15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与丙酸反应:2CH 3CH 2COOH +2Na ―→2CH 3CH 2COONa +H 2↑。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金属单质(钠、镁、铝、铁)的化学性质。
(2)掌握钠、镁、铝、铁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过程和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活动能力和互相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金属单质(钠、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应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考:(1)通过对金属钠、镁、铝、铁的学习,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推进新课板书: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导电、导热。
但不同金属在密度、硬度、熔、沸点等方面差别较大,这也是金属单质的一大特点。
2.金属的化学通性:还原性,可表示为M-ne-M n+,金属的还原性主要表现在金属能与非金属、水、酸、某些盐发生反应。
金属的还原性有很大差别,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原子的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说来,金属原子的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越少,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思考:初中我们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请说明其含义。
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可以判断金属失电子的难易;可以判断金属离子得到电子的能力……板书:二、知识点归纳1.钠的化合物(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例题剖析](例1)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时,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 A.烧碱 B.硫酸氢钠 C.氢氧化钡 D.过氧化钠 生:烧碱和小苏打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NaOH+NaHCO 3====Na 2CO 3+H 2O,硫酸氢钠电离出的氢离子可以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HSO 4+NaHCO 3====Na 2SO 4+CO 2↑+H 2O ;氢氧化钡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氧化钡电离出的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Ba(OH)2+NaHCO 3====BaCO 3↓+NaOH+H 2O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 2O 2+4NaHCO 3====4Na 2CO 3+2H 2O+O 2↑。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差异,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2、根据钠、铝、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3、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二、学习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三、学习过程:【引入】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
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金属与水的反应【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实验探究并填写下表【思考】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如何验证?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验2】在烧杯中加入约20ml的CuSO4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其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1、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2、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3、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泡沫灭火器呢?【转引】钠是活泼金属,能够和水反应,那么铁能否和水反应呢?平常我们何以用铁锅来煮水,说明铁是不能和冷水和热水反应的。
但是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引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2的内容。
【科学探究】【活动用品】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喷灯等【活动内容】设计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教案1.1铁及其氧化物 ........................................................................................................... - 1 -1.2铁及其化合物 ........................................................................................................... - 3 -2.1合金 ........................................................................................................................... - 5 -2.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 7 -1.1铁及其氧化物【教学目标】1.认识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及铁的冶炼历史。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认识铁与氧化剂反应的产物;认识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难点】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情境]我国的劳动人民在春秋时期就会冶铁,比欧洲早近2000年,并且我国铁矿石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从1996年开始我国年钢产量连续超1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经过技术改革,现代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教师活动]请学生写出上述反应。
2.新课讲授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板书]1.铁及铁的氧化物[复习巩固]请学生阅读教材,掌握铁元素及其存在并填空。
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过氧化钠的用途播放PPT中的图片归纳过氧化钠的
用途
培养学生总结能
力
学以致用—“滴水点灯”小魔术播放学生自已设计的小
魔术,引导学生用今天所
学的知识也来设计一个
“滴水点灯”小魔术。
学生观看视频,动
手设计小魔术
锻炼学生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并灵
活运用新知识的
能力。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
内容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
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
钠的氧化物
一、过氧化钠
1、与H2O反应2Na2O2+2H2O ═ 4NaOH+O2↑
实质:① Na2O2+2H2O=2NaOH+ H2O2(快)② 2H2O2 =2H2O+O2↑(慢)
2、与CO2反应2Na2O2+2CO2═ 2Na2CO3+O2
二、氧化钠
1、与H2O反应Na2O+H2O ═ 2NaOH
2、与CO2反应Na2O+CO2═ Na2CO3
三、用途
【教学反思】
课堂中清晰的教学思路,设计中的有效提问,在教学设计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依据:魔术导入——实验探究——拓展延伸等环节层层深入地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也比较多元化,课堂上充满生机。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处理,如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单质(Na、Mg、Al、Fe)的化学性质2、掌握钠、镁、铝、铁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交活动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单质(Na、Mg、Al、Fe)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难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应用三、教学过程一、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思考:Na2CO3粉末中混有NaHCO3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二、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铝三角”及其应用2.应用(1)制取Al(OH)3①Al3++3NH3·H2O=Al(OH)3↓+3NH②AlO2-+CO2+2H2O=Al(OH)3↓+HCO3-③Al3++3AlO2-+6H2O=4Al(OH)3↓(2)识别图像①在含1 mol Al3+的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②在含1 mol AlO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③在含1 mol OH-的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至过量。
④在含1 mol H+的强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1、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④2、向100mL 2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100mL时产生沉淀为7.8g,则加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1B.1.5mol·L-1 C.3mol·L-1D.7moL·L-1三、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小结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1)Fe2+的检验:a. 加碱溶液:灰白色↓→灰绿色↓→红褐色↓b. 先加KSCN溶液,再通入Cl2:无明显现象→血红色溶液(2)Fe3+的检验:a. 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Fe3++3SCN-===Fe(SCN)3b. 加碱溶液:有红褐色沉淀,铁三角的相互转化1、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A.Fe2+ B.Fe3+和Fe2+C.Cu2+和Fe2+ D.Cu2+2、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 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 B mol H2,且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3、有一包Fe和Zn的混合物10 g,加入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3.36 L,求混合物中各组成的质量。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3.1铁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核心微网络素养新目标1.认识铁元素的性质与存在。
2.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学会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4.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
[ 预习新知 ] 一、铁的单质 1.铁的存在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氧、硅和铝,居第四位,主要以 + 2 价和 + 3 价化合物的形 式存在。
铁单质在自然界中以 陨铁的形态存在。
2.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 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具有 导热性、 导电性、 延展性,能被 磁体吸引。
3.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反应点燃 点燃2Fe + 3Cl 2=====2FeCl 3 3Fe + 2O=====Fe 3O 4 (2) 与水反应高温3Fe + 4H 2O(g)=====Fe 3O 4+ 4H 2 (3) 与酸反应Fe + 2HCl===FeCl 2+H 2↑(4) 与盐溶液反应Fe + CuSO 4===FeSO 4+ Cu结论:铁在化学反应中做为还原剂:- 弱氧化剂 2+ -强氧化剂 3+Fe - 2e ――――→ Fe Fe - 3e ――→ Fe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1) 物理性质氧化物 FeOFe 2O 3Fe 3O 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铁的价态 + 2+ 3+2、+ 3溶解性都不溶于水(2) 化学性质①稳定性:2 33 4较稳定; FeO 不稳定,受热能氧化为3 4Fe O、 Fe OFe O 。
2 3 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分别写出它们与盐②与酸反应: FeO 、 Fe O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 2++ 3+22 322H ===Fe + HO 、 Fe O + 6H ===2Fe + 3HO 。
2.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 ( 用方程式表示 )试管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3+ -Fe +3OH ===Fe(OH)3↓2+ -Fe+ 2OH ===Fe(OH) ↓( 白2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 迅速色 ) 、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4Fe(OH)2+O +22H 2O===4Fe(OH)33. 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都为不溶性碱,它们具有的性质是 Fe(OH)3+ 3H +===Fe 3++ 3H 2O ,(1) 能与酸反应,它们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2 +2H +===Fe 2++ 2HO 。
高中化学版高中必修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钠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Na2O、Na2O2的性质,分析Na2O、Na2O2的性质和转化。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Na2O2的性质,能分析Na2O2的实际应用。
素养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物质组成和化合价的角度认识钠的氧化物的性质与分类。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能通过Na2O、Na2O2与H2O及CO2的反应,推理分析在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及电子转移情况,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Na2O、Na2O2与H2O及CO2反应的实验探究,能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Na2O2与H2O及CO2的反应教学难点:探究过氧化钠的漂白性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也学习了Na与O2的反应,能够利用双线桥分析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
能力基础:学生能够通过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了解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过程总结现象,推测反应产物,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
素养形成: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本质观,具有实验探究的意识。
能够掌握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为Na2O、Na2O2的性质及应用,本节课之前是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节课之后是铝、铁的化合物。
学习本节课内容,既可以复习之前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又可以为后续铝、铁的化合物学习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深化知识—模型构建—回归应用学法:启发引导、问题探究、合作讨论、归纳总结、推理演绎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 制备4Na+O 2=2Na 2O 二、物理性质氧化钠:白色固体粉末,易潮解,具有腐蚀性。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粉末,易潮解,具有腐蚀性。
三、化学性质与H2O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HCl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四、用途:供氧剂、强氧化剂、漂白剂七、作业布置1. 深色物质被Na2O2漂白后,经过一段时间,物质会还原到原来的颜色吗?2. 探究过氧化钠漂白性时选用的溶剂除了无水乙醇还可以用其他物质吗?被漂白物质呢?请自主设计实验证明过氧化钠的漂白性。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
返回
解析: 冒气泡的原因是 Al 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 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 +3H2↑; 使
AlO2 生成沉淀,最好是通入 CO2,加 HNO3 的话,沉 淀容易溶解。
- 答案:2Al+2OH-+2H2O===2AlO2 +3H2↑
-
B
返回
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H+===H2O+CO2↑,则开始产生 CO2 时消耗的 n(HCl) 0.4 1.06 =n(NaOH)+n(Na2CO3)= + =0.02(mol),V(HCl) 40 106 0.02 mol = =0.2 L,产生 CO2 的最大物质的量为 n(CO2) 0.1 mol/L 1.06 =n(Na2CO3)= =0.01(mol),当 NaOH、Na2CO3 完全 106
KI+I2
KI3
返回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
某加碘盐(可能含有 KIO3、KI、Mg2+、Fe3+),用适量
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 3 份, 第一份试液中滴加 KSCN 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 加足量 KI 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 CCl4 萃取,下层溶 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 KIO3固体后,滴加
- 答案:(1)Al(OH)3+OH-===AlO2 +2H2O 或
-
Al(OH)3+OH-===[Al(OH)4]- (2)通入 CO2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 沉淀溶解
返回
4.(2010· 山东高考节选)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 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返回
解析:据框图转化可知,溶液D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要求
通过类比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归纳出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生成碱,从分类角度学习物 质性质并比较氧化钠和过氧 化钠在性质上的异同点。通 过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学 会对实验进行有序观察。
学会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研究 物质性质的方法。了解氧化 铝能够与酸、强碱反应的性 质。 了解铁的氧化物FeO和Fe2O3具 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线索三:运用转化的思想。 本章特别显著的表现有以下方面:一是每种金 属都具有影响其系统性质的“遗传基因”,如“活 泼的钠”、“两性的铝”、“多变的铁”等等。因 此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归纳这种元素性质关 联律,不赞同孤立地、单独地讲解每个元素单质和 化合物性质,而要突出关联性。还有一些重要的转 化关系如:①钠的两种氧化物的形成条件和组成; ②钠的两种碳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③铝及其氧化 物、氢氧化物的两性反应; ④铁的两种价态化合物 或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等,这些物质相互之间 的转化性,也是本章的关键思想方法。 还有本章的“结构决定性质”也是为下一章的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作铺垫,掌握这个规律学生才能 够更好的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的制备,进一步体会复分解 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的条 件),通过氢氧化亚铁和氢 氧化铁的性质学习,体会从 分类的角度学习物质化学性 质的思路和方法。
知识板块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以Na2CO3和NaHCO3为载体,先观察它们 3常见几种 ①知道Na2CO3与 盐的性质。 NaHCO3的物理性质。 的外观,再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衔接
本章的学习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生 活常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分类、各类物 质的通性、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指 导本章的学习。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铁及其化合物”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本章内容从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价态两个重要视角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并且构建学生的“元素观”、“价态观”、“转化观”。
本节课的知识是延续第二章钠元素以及氯元素的主族元素性质探究,展开过渡金属铁元素性质的学习,更是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理论的进-步学习。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知识储备上,经历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具有了部分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在学第三章内容前,已经具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核心知识,在实验探究能力上,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三、学习目标:1.了解铁在自然界的分布、存在形态、物理性质,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古代应用铁的发展史感受中华民族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一步认识铁的化学性质,通过类比单质钠与水的反应预测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可能性及产物,推断掌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现象、原理。
四、教学重点:铁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的探究五、教学方法:实验法、类比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铁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过渡】请大家阅读课本P64第一段环节一:铁元素的存在和冶炼1.铁元素的存在【课件展示】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图片以及地壳中的圆盘表。
【拓展】人类最早发现铁是从陨石开始的,陨石中铁的含量是比较高的,有资料鉴定商代的铁刃铜钺就是由陨铁锻制而成。
陨石的来源及其稀少,满足不了农业的发展,于是铁的冶炼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应的铁制品也陆续出现,如打铁炉和战国时期最大的铁器─长方形铁炉。
同时我国的炼钢技术也逐步发展。
2.铁的冶炼【思考】怎样从铁矿中获得铁单质?环节二:铁单质1.物理性质观看图片阅读课本感受我国铁文化发展史的伟大让学生感受到铁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必修第一册化学人教版 3.1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案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3.1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和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掌握Fe(OH)2氧化成Fe(OH)3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从分类的角度学习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
(3)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体现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
2.教学难点
Fe(OH)2的实验室制取。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
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铁的氧化物Fe O
Fe2O3 (铁红)
Fe3O4 (磁性氧化铁)
铁的氢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2O3+2NaOH=2NaAlO2+H2O
2-
(1)制取 (2)Al(OH)3 的两性 (3)Al(OH)3 不稳定: 一、铝及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 化关系 1、Al 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铝是一种金属元素,但由于氢氧化铝的两性,使铝单质既能和酸反应生成铝盐,又 能和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1) Al 与酸反应:2Al+6H =2Al +3H2↑ (2) Al 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反应过程:2Al+6H2O=2Al(OH)3+3H2↑(用 NaOH 去膜后的 Al 发生此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二式加和得总 反应式。 2、氧化铝的两性: Al2O3+6HCl=2AlCl3+3H2O 3、氢氧化铝 (1)制取 Al2(SO4)3+6 NH3·H2O=2Al(OH)3↓+3(NH4)2SO4 Al +3 NH3·H2O=Al(OH)3↓+3NH 4 (2)Al(OH)3 的两性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3)Al(OH)3 不稳定:2Al(OH)3 因材施教: 教学后记 Al2O3+3H2O
3+
课时 课时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例题] 例 1、将足量的金属钠投入到 100gt°C 的水中,恰好 得到 t°C 时 NaOH 饱和溶液 111g, 则 t°C 时 NaOH 的溶解度为____克。 (20g) 例 2、用 1L1.0mol/LNaOH 溶液吸收 0.8molCO2,所以溶液中的 CO3 ,H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 之比为_____。答案:1:3 例 3、A、B、C 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3:5:7,若以 4:2:1 的原子个数比形成 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 4.64g,溶于足量的盐酸后,放出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3. 136L,若三种金属均为正 2 价,求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A、B、C 三种金属的相对 原子质量分别是:24、40、56。 ) 铝及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1、Al 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铝是一种金属元素,但由于氢氧化铝的两性,使铝单质既能和酸反应生成铝盐,又 能和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1) Al 与酸反应: (2) Al 与碱反应: 反应过程: 2、氧化铝的两性: 3、氢氧化铝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
金属复习
知识与技能:巩固常见金属钠及铝的单质、化合物性质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发现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分析、探究 ,激发学习兴 趣 拟 授课题目 明确目标 重点难点 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第 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 反应 重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难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课型 □讲授 教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学生活动设 计 [导课]请同学们回 顾我们刚学过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 要内容: [投影]第一节:金属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钠、镁、铝) 二、金属与水反应(钠与水、铁与水) 三、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氧化物(MgO、CuO、Fe2O3、Al2O3) 二、氢氧化物(Fe(OH)3、Fe(O H)2、Al(OH)3、 ) 三、盐(NaCO3 与 NaHCO3、Fe 的氧化性) 四、焰色反应 [讲述]我们采用 Na、Al、Fe 为主线纵向对金属性质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