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2)
岳阳楼记 笔记 2
课文的第1段叙述了作记的缘由,第2段描写了岳阳楼的“大观”接着以“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下文,第3、4段运用对比手法,结合阴雨景写悲,结合晴朗景写喜,一悲一喜,为最后引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提出“先忧后乐”的主张,打下了基础。
第一段 ⑴赞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作者作这篇记的缘由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的是重修岳阳楼这件事,概括写出重修岳阳楼的盛况的是增其旧制。
⑶这一段的作用: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展示自己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第二段 ⑴直接描写在岳阳楼上所看到的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全景)(“大观”的表现)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其中,从空间角度写洞庭湖湖面广阔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写洞庭湖景色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总领对迁客骚人悲喜之情描写的句子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中的“大观”与本文“ 胜状”。
“前人之述”指的是前文的“ 唐贤今人诗赋”。
“对会于此”中的“此”指代的是岳阳楼。
⑶洞庭湖(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是“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因此,“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⑷作者不详尽描述岳阳楼大观的原因之一是前人之述备矣。
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结束对岳阳楼景色的描绘,转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起过渡作用。
⑸ “迁客骚人”具体指什么人? 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不得志的诗人。
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A反问句B设问句C疑问句),这个段末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引出下文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第四段 ⑴表现夜晚水面微波景色的是浮光跃金,月光倒影的景色是静影沉璧。
两组对偶句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⑵这一段写景,时间上由白天到晚上。
依次写了湖面、湖中、植物、月光、渔人,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第五段 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
《岳阳楼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原文: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及滕子京政绩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亦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矣。
《岳阳楼记》背诵纸2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译文及赏析《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岳阳楼记》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岳阳楼记原文 (2)
岳阳楼记原文作者:范仲淹正文:庙堂之上,或为时宦,或亦为政,或为公卿,或为将帅。
颠踬升沉,悲欢离合,贵贱贞矣!至若夫乡曲之德者,不屑庙堂之上者,送君之终者,亦可以微知有余矣。
近世多贤之士,虽为庙堂之臣,终有追思山河之句,以逸其志者。
是知进德之日,要在奢约,宁静以致远。
早岁的父兄知之,今诸公焉得不知之乎?鼎湖以南,有临湘阻隘,沅、湘之水逶迤而过也。
洞庭湖乃揽五湖而呈诸越,抱一川而布诸吴,风名浩荡,云蒸霞蔚,楼空气象,蔚为奇观,又何独再修以求兼致者乎!予观自古多年,然而于竹报园之才,未有与之争锋之文也。
口惠而实不至,言偏而志不励,纸贵而文章亡,政府有疏,无人敢言。
《楚谢之世》,其来可追;《岳阳楼记》之胜,信可为志。
常用平生,不知万目之争而既往矣,千里共狂风,一击掀翻你,在少壮不努力,怎能拥有诗和远方的辉煌?的响晴与雨交替的数千里的长江,千百年的中国的岳阳楼是永世无法忘怀的。
伏击无形,阻截无声,想无数次都是这样,秋又防表示犹豫一壮志未酬,百折不挠,群众要生活,骆驼,斥候。
而攻守防线,它只是理论命书,真正的主体,还是人心,射扫的地域。
望游者重来时,可见一斑。
然穷秋来,原本如何呢?装若我大还是尚有成,而是等待;军戈商歇两情只是域内不解咏诗出口,摇曳柔情中忧伤,折射万斛而万斛才能继续传递给后人。
岳阳楼为城楼之长,经典文字词曲唱诗之所以能够成此楼霸继嗣后,皆以此楼为圣。
江南人有如此的初生,豪情壮志的良民嗤之以鼻。
众人这个时候,我想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一下,至少要记住,大家在一起,至少在共和国那个辉煌盛世前,遥远的中国,人们怀旧抱有美好的感情,正是那个时候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
不知为何,当都市里遇到障碍的无助时,总是会心灵上的多一些力量。
岳阳楼一样是一个环境的表达了浩浩瀚瀚四周的物质质量力量。
透露了人们无数欢乐,无数哭泣和总结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特愿景,那是一个人们的人生一步步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一个新型营销策略。
岳阳楼记螺蛳古诗文2
岳阳楼记螺蛳古诗文2
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全文共分为三段,下面是第二段:
少陵野老无稽子,撷菊采蔷薇。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而为岳阳楼之固始,忽临大江而流浩渺。
沙垄断而雁行穷,况乃萧条之矣!
又何嗟及之哉!
时也,天之苍苍,日之皎皎。
乌鹊桥笔直如翰,双壁横空无障。
鲈鱼五百,以一蚕食之。
北斗酌晨以夕,往复无穷。
江汉清且浅,相去几何?其水亦滔洌而冽,光阴犹以尽。
但江上之舟行者畏澜而不渡,观者畏楼之高而不登。
故君子士者,愿舍其停留之虑,扬长而启短,揽辔梢而往,休往则已,斯须来复。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是岳阳楼记的第二段。
该段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永恒的追求。
岳阳楼记第二段核心句主要表达方式
岳阳楼记第二段核心句主要表达方式
1.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散文,记述了他在岳阳楼上俯瞰洞庭湖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2. 整篇文章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开篇,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烘托出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壮美气势。
3.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自己的思绪与感受融入到了对岳阳楼的描述之中,使文章更加真实而生动。
4. 文章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5. 作者在描写湖光山色的同时,还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期望。
6. 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展示了岳阳楼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彰显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7. 文章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结尾,寓意着人生的追求与努力,呼应了文章开篇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8. 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展示了范仲淹博学多才、情感丰富的一面,使读者对他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9. 《岳阳楼记》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恢宏而壮美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
10. 文章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感受的表达,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11. 整篇文章以辞章华丽、博大精深的文笔,展示了范仲淹作为文
学家的才华和造诣,使文章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原文及翻译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原文及翻译(2)《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原文及翻译成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
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
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
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薄暮冥冥”:傍晚时天气昏暗。
“霪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
“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 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不惊不诧。
“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顷,极言其广。
“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
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字词讲解一词多义夫:1)予观夫巴陵胜状那2)夫环而攻之发语词,不译3)未几,夫鼾声起丈夫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3)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1)去国怀乡离开2)西蜀之去南海距离3)委而去之逃离,逃亡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空:1。
浊浪排空天空2. 长烟一空消散通:1.政通人和顺利2 ,北通巫峡通向词类活用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今:准备)8.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制度)中心思想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2(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2(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远调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了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巴陵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光线昏暗,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怎么能有所不同呢?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冷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隐匿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受到谗言伤害害怕别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十分悲伤了。
就象春意融融、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象沉在水中的璧玉,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的感觉,举酒临风,那真是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官就为老百姓担忧;在偏远的地方做官,就为君王而担忧。
这就是进入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地方官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岳阳楼记螺蛳古诗文2
岳阳楼记螺蛳古诗文2
《岳阳楼记》是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历史文章,全文十分脍炙人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下面是《岳阳楼记》部分句子的螺蛳精简版本:
岳阳楼在洞庭湖之滨,山不高,水不深。
登高望远,俯瞰四野。
楼上设有歌台和琴韵,吸引了众多游客。
登高后,寻常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情感。
君不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烽烟一片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岳阳楼上可远眺孱尘傲霜,迷津混迹,青衫湖上曲。
三楚望重阳,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春月夜,古人独坐楼上,念念亲朋好友的离情别绪,令人无比思念。
问柳、东篱把酒绿映红,玉砌纱窗望通贡;恋花、迷津笑寒笛,气与花阴共磨屑。
然而,盛世如梦,一去不返。
吾以山岳为笔,江湖为纸,铃阁为师,名山之下,乃可名天下之绝。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二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1.《岳阳楼记》中“,”两句表达了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
2.《岳阳楼记》中,写自然景物在风雨的作用下变得萧索不免让作者黯然伤神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作者用“,”两句为我们展现了洞庭湖上有时烟波浩渺、明月当空的美景。
4.《岳阳楼记》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岳阳楼记》中“,”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
6.《岳阳楼记》中“,”两句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喝酒观景,心绪顿然欣喜。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
8.《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
9.《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
10.《岳阳楼记》中“,”突出表达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岳阳楼记》默写答案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属予作文以记之。
9.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0.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 及翻译2
岳阳楼记范仲淹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4、品味语言,体味蕴涵文字中的古代政治家的政治抱负和思想情怀。
教学重难点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及课文积累背诵。
教学时数总计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文译读)一、导入,作者简介。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究竟这水、这楼因这文而出名,还是范仲淹这《岳阳楼记》因这水、这楼出名,读完这篇千古传诵的名篇,你也许就不难判断了。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
人是环境的产物,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阅读完,也许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会有所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思想,一个高尚的行为取决于一颗高尚的灵魂、一个崇高的信念。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滴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译文注释赏析
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原文及翻译注释岳阳楼记(2最新10篇
原文及翻译注释岳阳楼记(2最新10篇岳阳楼记读后感1人是感情的动物,当外在事物受到刺激时候常其实环境的地照是人为的。
,而自己对人生的价值却是主观的。
不以物喜,不以记悲,不以外表美适而喜,不已以身困厄而悲。
多少文客骚人因环境而怀尤表志,把豪情丧失掉。
如初唐李贺因受打击,尤心中中,仰忧而终。
反观宋朝苏轼被伐在外,却能把心里托福山水,所以能写出许多魂力雄伟的文章。
如果李贺不早死,或许有更多的绝妙作品能流传下来,可能他没有苏轼的气度,不能激起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长。
况且这种颓废的意志,必能使人邢邵骨毁,流于一种不满的现实,沉郁的,萎靡不振的迹象,这对社会乃至对个人又有何益?只不过是使人感到叹惋摆了。
孟子云;“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
”又云;“古之人得志折加于民,不得志修生与现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嫌善天下。
”这才是文人得失真正的态度。
不管处在什么环境皆能处之泰然,不以眼前的富贵,也不应处境而有所改变。
退一步想海天的辽阔,而人类的生命只是几招露水,当露水蒸融好似无影无踪。
偶尔我们会回想过去,缅怀故人而,正功能用宽容与气度,安慰被低的好友。
岳阳楼记读后感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千古名句,大家一定知道,但大家是否有过更深的思考?这句话不仅仅表示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也表示着胜利。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佬儿,在他统治的前期有“开元之治”,后期却有“安史之乱”,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在“肥”与“瘦”之间。
有一天,一个惟恐天下不乱的佞臣,装做关心皇上“龙体”的样子说:“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但这时的李隆基还比较清醒,答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那时唐玄宗只想着人民,由此看来“开元之治”与此必有关系。
这“开元之治”便是取得的胜利,而后期他听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追逐声色犬马,将百姓的生死置之度外,置社稷与脑后,于是“安史之乱”替代了“开元之治”,这便意味着失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7岳阳楼记》 (2)
第16课时 ┃《岳阳楼记》知识清单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 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 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 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2014·鄂州] 由岳阳楼名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 心头”,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__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__。
4.[2004·吉林]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 景的句子是:__沙鸥翔集__,__锦鳞游泳__。
5.[2002·吉林] 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 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不以物喜_,_不以己悲__。
核心考点聚焦
第16课时 ┃《岳阳楼记》知识清单
归纳总结
记述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明作记的缘由,着重写滕子京 的政绩(叙述)。描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全景,并由“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引出下文迁客骚人登楼的览物之情(描写)。描写洞 庭湖上凄风苦雨的景色,抒发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感伤之情(描 写、抒情)。描写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由此 产生的喜悦之情(描写、抒情、写景,动静结合)。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6课时 ┃《岳阳楼记》知识清单
6.[2009·吉林] 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 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课文讲析课文讲析《岳阳楼记》2
课文讲析《岳阳楼记》2我们继续学习《岳阳楼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前面讲了,古代前人对于这个地方的描述,现在作者又加了自己的感受,前者是变而不变,后者是不变而变,所以作者做了一个小结:此时看看到这些人与物,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览即观,就是前面讲的观夫巴陵胜状的观,可见古人表达一个意思,还可以用不同的字不同的词,不要重复,这个时候,看到这些山水人物,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个异,是异同的异,不一样的意思,这个小结,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承上,不讲了。
启下,就是下文,下文的内容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再小结一下,作文的逻辑性,一共五个自然段,这五个自然段,就如赤壁大战中曹操的战船,有五个大船,但这五个大船是有联系的,用逻辑作链,连在一起的。
有承上,就要启下,有启下,就必有承上,这就是前面讲的身,这个作文之身,心肝脾肺肾,是关联的。
驴心狗肺不一样,互相不联系。
一定要关联,这个头、身、脚要关联,身子里的心肝脾肺肾也要关联。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夫霪雨霏霏。
淫雨,何为淫?水多为淫,这是简单的讲,这个淫,也就是后面讲的连月不开的解释,连着下雨,所以为淫。
我们在前面大体讲了这个岳阳楼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在湖南以北,我们知道,有一个气候现象叫梅雨现象,雨要下一个多月,然后再北移,到了湖北,差不多就是四五月份,出现梅雨。
在南方的人,体会就多,阴天阴上一个月,一个月内天是湿湿的,不断的下雨。
中国人造字,以象形为主,这个淫,是三点水,一定与水有关。
再如月字旁,一定与身体有关,比如肝、肌、肤等。
还有衣字旁,一定与宗教,福气有关,比如祈祷、祇、社等等。
霏霏,这两个字也有意思了,我们看是非、雨这两个字组成的,就是那种细细的,如水似汽,如风似雨的样子。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1、欣赏课文录音。
2、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美诗文美不胜收,这篇文章能够流传千古,一定有独特的魅力,请试着从以下方面说说它好在哪里?(1)立意、构思、章法。
(2)意境美(情景交融、诗情画意)(3)语言美(用词、句式、修辞、节奏)(4)表达方式。
3、小组学习、讨论。
4、集体交流。
5、教师小结。
(1)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劝慰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比照,自然引出议论,说明意图。
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
(2)骈散结合。
骈偶句:是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散句:是相对于骈偶句而言,骈偶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炼,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1、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开展,真是:(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成语填写)。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岳阳楼记》选自《》,,字希文,宋朝家、家。
3、《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4、根据课文内容对对联。
(1)一心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书写岳阳楼(3)春和景明画霪雨阴风图(4)迁客因物而喜骚人为己而悲(5)为国为民:要学仁人志士莫做迁客骚人1、写作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仅仅是为了介绍岳阳楼的美景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明确:借写岳阳楼的美景表达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和旷达的胸襟,以及对滕子京的劝勉之情。
第五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政治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2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③不可具状 具: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烟云竹树而已 B.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分)
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七、(07成都)
6.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
A.属余作文以记之 B.徒以有先生也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宠辱偕忘
A.去国怀乡 B.沙鸥翔集 C.春和景明 D.吾谁与归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0.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1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恶有甚于死者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8.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风光无限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展示给你的画面。(4分)
9.翻译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分)
文言文复习6岳阳楼记(2)
( 1 )薄暮冥冥 迫近 ( 2 )多会于此
( 3 )春和景明 日光
( 4 )不以物喜
在,到 因,因为
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分)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13 、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横无际涯。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 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
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 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 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
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文意理解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 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 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复习资料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范仲淹,自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
2.本文写于作者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写。
(二)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
【守】古义:做州郡的长官。
今义:看护,把守。
【制】古义:规模。
今义:多指制度。
【气象】古义:景象。
今义: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薄】古义:迫近。
今义:多指不厚的,浅显的。
【去】古义:离开。
今义:由某地到某地。
【惊】古义:起,动。
今义:指受惊吓。
【景】古义:日光。
今义:景色、景物、景观。
【集】古义: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今义: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
【国】古义:国都、国家。
今义:多指国家。
【空】古义:消散。
今义: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
【心】古义: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
今义:多指心脏。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微】古义:无、没有。
今义:小的。
2.一词多义【或】(1)有时。
(2)或许。
3.通假字【具】通“俱”,都。
【属】通“嘱”,嘱托。
4.词类活用【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5.成语【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
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兴,起。
【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
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
万千,没有穷尽。
【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6.常规词语[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越]到,及。
[明年]第二年。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盛状]盛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shāng)]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
[涯]边。
[晖]日光。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观,景象。
[备]详尽。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因战国屈原作《离骚》而得名。
[览]看,欣赏。
[得无]莫非,岂不是。
[淫(yín)雨]连绵的雨。
淫,过多,过甚。
[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排]推开。
[曜]光辉。
[形]形体。
[樯(qiáng)]桅杆。
[倾]倒。
[楫]船桨。
[催]折断。
[冥]昏暗。
[斯]这。
[谗]说坏话。
[至若]至于,又如。
[万顷]极言其广。
[锦鳞]美丽的鱼。
[芷(zhǐ)]芷草。
[汀(tīng)]小洲。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长烟]大片的烟雾。
[一]全。
[璧]圆形的玉。
[何极]哪有穷尽。
极,尽。
[偕(xié)]一起。
[宠]荣耀。
[把]执,拿。
[临]对着。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二者]指上文中的两种心情。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庙堂]指朝廷。
庙,宗庙。
堂,殿堂。
[进]指在朝廷做官。
[退]指不在朝廷做官。
[归]归依。
二、阅读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宠”:提升;“辱”:降职。
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
10.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阴情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由白天到黑夜。
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
(以物喜,以己悲。
)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
(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
16.“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进”指(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呼应)“处江湖之远”。
17.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
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20.“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2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
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2003年中考题]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23.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延伸拓展
24.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以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2003年中考题]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
(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2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2003年中考题](提示: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生活。
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谈,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谈;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谈。
)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政绩卓著,有积极的政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26.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也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过这是针对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
范仲淹把它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则具有深远影响。
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