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残忍中的温情——浅析民间力量对余华小说叙事的影响研究
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
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中所蕴含的悲悯的力量,以及这些作品所揭示的精神走向。
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精准描绘而广受赞誉。
这三部小说更是余华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它们不仅展示了余华独特的文学风格,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通过对这三部作品的细致分析,我们将看到余华如何通过悲悯的视角,描绘了普通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命运沉浮,以及他们在面对苦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力量。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余华在作品中如何呈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他对人性中善恶、美丑、生死等主题的深刻反思。
本文还将关注余华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精神走向。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余华如何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关注,表达了他对人性、道德和伦理的坚守与追求?他又是如何通过文学的力量,传递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悲悯?这些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最终,本文希望通过对余华三部长篇小说的深入解读,能够揭示出悲悯的力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它如何影响和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余华长篇小说概述余华,这位当代中国文坛的杰出作家,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敬。
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更是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活着》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福贵一生的苦难历程。
福贵经历了家破人亡、战争磨难、社会变革等多重打击,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
这部小说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深刻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许三观卖血记》则是一部关于生存与尊严的深刻寓言。
许三观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通过卖血来维持生计,同时也在卖血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日期:2010-08-02] 来源:天府新论2003年第3期(总111期) 作者:黄妍[字体:大中小][摘要]余华是一个笔耕不辍,风格多变的当代小说家。
综观90年代以来对余华小说的研究,无论是创作思想、主题内涵、叙事风格还是小说其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0年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关键词]余华;先锋;承继与转变;比较研究余华是我国8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
余华的小说创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7年~1990年,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第二阶段: 1991年~1999年,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
近年来余华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西、荷、日、韩八种外文传播海外,代表作《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格外强烈的自我挑战和超越意识。
无论是在个人的创作思想上还是在作品主题内涵或文体结构上,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使得他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也使其研究呈现出评论者态度褒贬不一,研究视角多元化以及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早在1991年,莫言发表了有关余华的评论文章《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
站在同时代作家的立场上,莫言以深入浅出的笔法谈了他对余华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代表的小说的理解,肯定了余华用哲学上的突破来设计自己的创作方向的做法。
这篇作家笔下的作家评论还是切中肯綮的。
〔1〕但是真正学术性评论文章是在1996年之后才大量出现的。
余华在第一阶段创作的小说,评论者都将其纳入先锋小说的范畴。
对这一阶段小说的评价,评论者多从余华小说的内容题材、主题内涵、叙事模式、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了余华小说的先锋特点。
评论者都认为暴力是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题材。
分析暴力之所以会成为余华先锋小说反复涉及的一个主题,多数评论者都从余华的童年的记忆中寻找答案。
一次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浅议余华创作之路的变迁
其创 作 之 路 的 变 迁进 行 评 析 关键 词 : 余华
前 后 期 转 型
的名 姓 . 以其 善 良 、 忠 厚 嘲 笑 了一 回看 似 聪 明实 则 丑 恶、 残忍 的“ 文 化人 ” 聪 明 的强 者 对 愚 昧 的 弱 者 欺 凌 和愚 弄 的 可 悲不 仅 仅 在 于 被 欺 凌 者 的孤 独 和 屈 辱 . 更 在 于 那 些 自诩 为 聪 明 的强 者 庸 碌 无 知 和 自身 的悲 哀 . 他 们 在 愚 弄 别人 的 同 时也 以 自己 的愚 昧 惩 罚 了 自 己
获得 了 巨大 的 成 功
梦幻 般 的 世 界 : 余 华 笔 下 的 世界 是 一 个 劫 数 难 逃 的 世
界. 生命 在 不 可捉 摸 的 周 而 复始 的死 亡 循 环 中 失 望 地 进入 9 0年 代 , 经过 “ 先 锋实 验 ” 文本 与现 实 、 读 者
他从 1 9 8 3年 开 始 发 表作 品 .深 刻 地 反 映 了社 会 延 续 着
安 徽文 学
AN HUI WENXU E 文
艺
一
- 欠温暖和百感交集 的旅程
浅议 余 华 创 作 之 路 的变迁
从暴力快感到苦难救赎——论余华小说的主题演变
2021年第1期(总第184期)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No.1,2021General.No.184-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从暴力快感到苦难救赎一一论余华小说的主题演变纪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28)摘要:余华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0世纪8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以暴力、血腥和死亡为主题,通过对人性恶与荒诞世界的描绘来展示和诉说痛苦。
而到了90年代以后,他的小说创作则更多地展现了人性悲剧的元素,强调必须直面生存困境,讴歌了在苦难与生存困境中产生的悲悯力量。
从对苦难的颠覆到对苦难的救赎,余华创作前后期的小说主题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探索和苦难的展示却一直是他的小说创作中不变的主线。
关键词:余华小说;主题演变;暴力快感;苦难救赎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21)01-0098-06回首余华的小说作品,基本上能看出前期以呈现暴力为核心、后期将烘托苦难当作核心的主题演变趋势。
20世纪80年代,余华在先锋精神的引领下,用“零度叙事”的写作方法,写出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继而又写出《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一九八六年》等多篇作品。
余华在其早期的作品中通过对罪恶、暴力等代表性内容的表述,充分地展现了人性的罪恶、展现了人类生活中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创作从先锋角度开始过渡到民间角度,进入了后期创作时期。
后期作品中令人不寒而栗、无处不在的暴力慢慢地消失,出现的则是数不尽的痛苦与折磨:通过对人生中各种问题和磨难的表述,叙说着活着的艰难。
后期的典型作品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其前、后期的作品虽然在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却有一个主题贯穿始终,那就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体验、对现实生活中苦难的展示。
一、先锋时期的暴力主题余华前期小说中的“苦难”场景基本上都属作者简介:纪丽,1987年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活着》的文献综述
《活着》的研究综述文学院杨海燕67摘要:《活着》主人公福贵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
在他的讲述中,我们沉浸在人间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的美好情感当中,同时,又被其中不可捉摸的人物命运深深牵引,“一朝一夕,福祸难料”。
本文将透过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民族性和现实性等五个视角,归纳各位学者对《活着》一书的探索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活着”这个沉甸甸的词语。
引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关键词:活着现实艺术苦难生命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有学者认为余华先生的《活着》是一部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作品,具有无穷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要求来阐述《活着》的社会性”【1】以现实主义理论中典型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解读《活着》的人物描写,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要求来探看《活着》的情节发展,以现实主义理论中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统一的原理来展示《活着》的思想价值;对《活着》作了更深刻的挖掘和解剖,从更广阔的角度说明了该作品的魅力与价值。
余华的《活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和其生活风貌,文中的故事情节在那些特殊的历史年代里(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不乏有着现实性的意味;《活着》这部作品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真实面貌叙述故事的手法,达到了文艺创作“真实性”的标准,同时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自然而然的、隐蔽的流露出了自己的“倾向性”———对人的终极关怀。
作者的“倾向性”在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合情合理的表达出来,做到了文学创作客观倾向和作家主观思想倾向的融合统一,是创作真实性与倾向性辩证统一的优秀作品。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性的作品,是一部将人物描写典型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作品,是一部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完美结合的作品,还是一部于真实中自然而然流露人文主义关怀的巨作。
论余华作品中的苦难-毕业论文
论余华作品中的苦难现象摘要余华的作品里面充满苦难现象,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本文通过分析余华在不同阶段创作的几部小说,体会余华笔下苦难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小说人物在应对苦难时采取的不同方式。
以80年代的《现实一种》和90年代的《活着》以及《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
可以发现,余华80年代的作品里面,苦难常常以暴力、血腥等形式出现。
到了90年代,苦难叙述呈现出温情的色彩。
通过分析三部作品,探索余华不断书写苦难的原因和苦难意识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苦难主题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苦难现象Suffering in Yu Hua's NovelsAbstractYu Hua's novels are full of misery. The author deeply understands the hardships of our life.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Yu Hua's novels, we can understand different forms of suffering and different ways to deal with misery in Yu Hua’s novels.I will take a novel <A kind of reality> as an example in 80s, <Alive> and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as examples in 90s. The works of the 80s are often violent and bloody. In 90s, the narrative of suffering presents warmth. From these works, we can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of Yu Hua's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the author's deep thoughts on suffering.Key Words: <A kind of reality> <Alive>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Suffering目录摘要----------------------------------------------------------------------------------------------I Abstract----------------------------------------------------------------------------------------Ⅱ目录---------------------------------------------------------------------------------------------Ⅲ一、《现实一种》-----------------------------------------------------------------------------1 (二)苦难的表现---------------------------------------------------------------------------1 (三)苦难暴力化的原因------------------------------------------------------------------2 (四)《现实一种》的意义-----------------------------------------------------------------3 二、《活着》-----------------------------------------------------------------------------------4 (一)苦难的表现----------------------------------------------------------------------------4 (二)苦难温情性的原因-------------------------------------------------------------------6 (三)《活着》的意义------------------------------------------------------------------------6 三、《许三观卖血记》---------------------------------------------- 7 (一)苦难的表现----------------------------------------------------------------------------7 (二)苦难悲悯性的原因-------------------------------------------------------------------8 (三)《许三观卖血记》的意义------------------------------------------------------------9 参考文献----------------------------------------------------------------------------------------11关于苦难现象的叙述一直存在余华的作品当中。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余华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深受读者和学者的赞誉。
余华的小说作品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创作特点:1.真实而残酷的题材:余华小说中的题材往往是与人性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黑暗面紧密相关的。
他写作的对象往往是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失业者、曾经的文革受害者等。
小说中揭示出的社会现实以及深刻的人性是余华小说的一大特点。
2.铁面无私的讽刺和批评态度:余华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冷静而严厉的讽刺,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揭示,余华试图通过讽刺的手法对社会进行批判。
这种犀利的批评态度,悲惨的人物遭遇和节奏明快的叙事风格,使读者不能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作出反思。
3.简洁而犀利的语言风格:余华小说的语言风格始终以简洁、直接的表达为主,他常常运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富有感染力的短句,使作品犀利而有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同时,他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真实感和共鸣。
4.独特的叙事结构:余华小说常常涉及回忆、梦幻和幻觉等元素,他不拘一格的叙事方式使读者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冲击和反思。
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多次经历内心和现实的冲突,通过对内心的深度叙述和变化展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并将人性的多面性与社会现实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和结合。
5.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余华小说中强调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揭示。
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性,强调细节的真实性和逼真感。
这种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社会与人性,使小说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结起来,余华的小说作品具有真实而残酷的题材,铁面无私的讽刺和批评态度,简洁而犀利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叙事结构以及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对社会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揭示。
冷峻深情系乡民静穆诗意萦乡梦——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题材谱写的一 曲曲人性美的颂歌 , 展示 出与都市社会迥异 的 人生图景 , 肯定文化传统 中的美好 。于是 乡村世界呈现 出两
方面的意义 : 一是它 的愚 昧、 麻木 、 自欺欺人 , 二是它的纯朴 、 恬静 、 自然 的状态。 也正 因为如此 , 鲁迅 的乡土小说总是饱含
着理 I 生的 批 判 , 沈 从 文 的 乡土 小 说 则 被 看 成 一 首 诗 意 盎 然 的 田园 牧 歌 。 鲁 迅 再 现 现 实 的 黑 暗惨 烈 、 人性 的泯 灭 , 以 引起 疗
鲁迅 曾经说过 , 乡土小说 是一些 “ 侨寓在 外而写 自己的
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大地 。 鲁迅 的小说 , 是“ 五 四” 以来 中华 民族伟 大觉醒 的呐喊 , 它真正深刻地感受着时代 的脉搏 , 尤其是乡土小说 。因为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 , 鲁迅 是最早站在农 民立场上 , 把他们放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重庆 永川 4 0 2 1 6 0 )
摘
要: 鲁迅和沈从文同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的乡土小说 大家, 在 乡土小说创作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迅开
中国乡土小说之先 河, 沈从 文则开拓 了现代 乡土小说创作的新领域 。从“ 未庄 ” 千疮 百孔的丑陋 , 到“ 湘西” 人性化的美 好, 无论是文化批判与启蒙主题 , 还是人性 关照与诗意审美, 鲁迅 与沈从文都形成 了完全不 同的精神脉络。 从 鲁迅与沈 从文的 乡土小说 的文学理想、 审美 意蕴 、 艺术表 达、 语 言风格四个方面的比较 中窥见鲁迅 主“ 理” , 沈从 文主“ 情” ; 鲁迅 重写 实, 沈从文重写意 ; 鲁迅立足于现 实主 义, 沈从 文立足于浪漫主义的迥异创作 风格 , 并从 中比较 出在对中国问题的 体验 认识上, 鲁迅与沈从 文以属 于 自己的独特视 角透视 乡土 中国, 解读 乡土文化。他们 走的路 虽然不 同, 但 爱 国之心 、 忧 国之情 同出一脉 , “ 改造 国民性” 与“ 重塑民族品格” 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 词 : 乡土小说; 文 学理想 ; 审美意蕴 ; 艺术表达; 语言风格 中图分类号: I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1 2 — 0 2 6 4 — 0 5
中国人的苦难叙事与身体激情——以余华小说为例
中国人的苦难叙事与身体激情——以余华小说为例闫咚婉山西大学文学院摘要:苦难的身体叙事是沉浸在中国人骨血中的身体传统,在身体自由与思想自由二者的嫁接过程中,蕴化在生活中的苦难逐渐实现了身体的激情展演。
使得苦难的身体意识逐渐成为一种鲜活的生命认知,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一种以身体激情为载体的阅读体验。
余华的作品中充斥着“苦难”与“身体”两种叙事维度,将中国人群体式的苦难叙事与身体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群体式;苦难叙事;身体激情苦难的身体叙事是中国人在特定年代、特定地域中的群体式生存体验。
回溯中国悠长的历史岁月,无论是三座大山给予人民沉重的社会集体苦难,还是家庭重压、生活重担给予个体的私语苦难,亦或是思想沉闷、精神禁锢带来的个人心灵苦难……这些都成为中国人苦难的身体记忆。
而这些记忆依靠身体叙事呈现在文学文本中,成为了一种记录时代、记录生活相的文化符号,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公众性认知。
正如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等作品中,对“一个人的一生”的描写,在利用苦难叙事展演身体激情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笔下人物那种挣扎的生存绝望与希望。
那些在压迫与冲突、灭亡与希望中来回扭曲的可怜的人们却从不妥协,余华用缓缓的人物悲剧式的语调展现出中国人逐渐走向光明的黑暗前夜的希望。
苦难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生存本质,是始于人类身体而归于人类身体的原质性话语。
承受苦难是身体的必然选择,在与苦难的抗争中去完成人类的伟大使命——生存。
余华的作品中,身体与生存始终是其关注的重要话题。
基于中国社会的真实镜像,余华并没有以思想的困顿作为其作品的切入点,但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人的思想。
余华只是将思想的载体——身体,作为其关注的重心,集中全力去关注人的身体的困顿,身体的饥饿、生存的延续是余华关注人类苦难最渺小却也是最宏大的视角。
他以冷峻的目光,炽热的笔调描摹尽了世间百态。
一、“暖而不幸”的小人物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有温度的血液作为身体的代名词被贱卖,象征着生命的鄙陋和生存的无情,却也温情脉脉地用血液传达出一个小人物对家庭的责任和爱。
余华作品叙事艺术研究
余华作品叙事艺术研究摘要:《十八岁出门远行》使余华在先锋文学初露锋芒,再到《现实一种》、《活着》等作品代表着余华的创作风格几经变化。
本文通过对余华作品的叙事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进而探究余华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零度情感;民间化叙事;生命意识与希望卡夫卡对余华的创作影响之深。
从此,余华便开始了先锋创作,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河边的错误》到《现实一种》等作品诞生,都体现了余华作品风格的完成与成熟,对于先锋文学来说,中国先锋文学也是随着余华的作品在成长。
一、余华作品转型前叙事态度的探讨在余华的作品中,血腥和暴力一直存在在他的作品当中,在他转型前的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由于余华做医生的经历,所以他对死亡并不恐惧。
他喜欢去描述死亡的过程。
他在面对死亡过程及结果的描写时十分冷静的,而这种冷静也恰恰体现出他对生命变化的无奈。
(一)零度情感观照世界在余华转型前的作品中,余华从未在作品中展现过他对作品是什么样的态度,不论是对人物的描写、事件的感触又或是其他带有感情的表达都不曾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我看来,余华似乎站在作品很远的地方,在观察着事件发生。
但是仔细读他的作品后发现正是他这种零度情感的叙事态度使大家可以以一种更冷静的情感去感受作品。
他用一种“无我的叙述方式”去揭示人世间的丑陋与荒诞。
《十八岁出门远行》一发表,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也许对阅读先锋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的第一感觉就是荒诞。
在作者无情感的叙事中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更大的恐惧。
正是这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的描述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使这种恐惧更加扩大化。
像无底洞一样,不知道这种无着落的恐惧可以延展到何处。
(二)柔化温和的亲情视角余华曾说道:“叙述者不是‘人’,而是‘物’好比一块铁”。
他一直被称为“冷漠的余华”,甚至有人说他的身体里奔流的不是血液而是冰碴。
在他的前期作品中能看到,他只专注描写血腥暴力的细节,而在后期,他的叙事态度慢慢转变,开始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
论余华长篇小说《活着》中的悲悯情怀
论余华长篇小说《活着》中的悲悯情怀[摘要]《活着》是余华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余华早期的作品充满着血腥、冷酷和暴力,而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叙述之中对人生苦难的关注与悲悯,本文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叙事技能三方面分析小说中悲悯情怀的确立和深入,从而理解余华作为创作主体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融入。
小说主题中体现了余华对人类生存苦难的深切关怀,带着自身的体恤之情,以独具匠心的方式,塑造了充满温情的人物,叙事中运用多种方法,用温情而悲悯的语调,通过描写苦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方式,体现出了人在抗争苦难时的顽强与坚韧,传达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关键词]余华;《活着》;悲悯情怀悲悯的意思是哀伤而同情。
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哀伤之情;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并不是可怜之意,而是关注那些处于苦难中的人,思索其生存困境,体现出一种博大的情怀。
《活着》中体现出的情怀,正可以用“悲悯”一词来形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余华淡化了写作的先锋姿态,他的创作呈现出回归中国传统写实文学的趋势,真正完成这种创作转型的标志性作品是《活着》。
①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余华对文学传统有了特殊的认识,他认为文学传统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正因为这样,文学才在不断发展。
而且文学的传统,总能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吐故纳新,余华将这种现象比喻成不断成长的生命,就像生命一样不停地蜕变着。
传统是不会衰老的,它永远处于未完成的阶段。
当它需要更新时,它就会出现“阵痛”,②这便意味着现代正在来临。
余华对文学传统的这一认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诸多温暖的情感,关注人的生命的真谛,本着真诚、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写作,同时在写作中饱含通情达理和同情怜悯之心。
在《活着》中,这种悲悯情怀得到了强化,作者描写苦难意识,将其作为主题意蕴,对人的生存苦难特别关注,尤其是关注普天之下小人物的命运,描写了生命在抗争苦难时的顽强与坚韧,体现出对生命中善与真的敬畏。
余华艺术创作中的人性拷问与社会反思
余华艺术创作中的人性拷问与社会反思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性拷问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广受赞誉。
在他的小说中,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经常成为主题,引发读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余华的作品中常常探讨人性的黑暗面。
他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痛苦和挣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他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和悲剧,他的家庭被摧毁,亲人相继离世。
这个故事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福贵在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后,最终选择了活下去。
这个故事让人们思考,在生活中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寻找希望。
除了对人性的拷问,余华的作品还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通过描写社会中的不公正和残酷,让人们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通过许三观的血汗努力和艰难生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无奈。
这个故事让人们思考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引发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思考。
余华的作品中还经常出现对历史的反思。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人物命运的描写,让人们对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兄弟》中,作者通过描写文革时期的故事,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和变异。
这个故事让人们思考历史对人性的影响,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可塑性。
余华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拷问和反思,他的写作风格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情节紧凑而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常常让人一读难忘,引发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他的作品也常常被改编成电影,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总之,余华的艺术创作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拷问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他的作品引发了读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的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人性的探索。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进而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问题。
受虐倾向与权力欲望.kdh
缕的联系。对这个人而言“, 迫害”只是一个迟早的事情, 无法脱离这样的悖逆。
“如何迫害”和“什么时候迫害”才是一个带着悬念的等待。
但是在少年心中,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此的狰狞,
面对即将到来的“迫害”, 他内心的反应也是在一步一 还有一个人能让他走出这样的困境, 这就是白雪。在白
步升级, 从一开始幻想追问文具柜台姑娘, 到后来假设在 雪的家中, 他在想着要不要采取进一步暴力行动— ——用
弃 的“ 想 象 ”中 寻 找 回 对 自 我 控 制 的 权 力 。
到来。所以当山峰拿着菜刀对山岗说“现在轮到我们了”
小说的最后 , 一个 疯 子 死 了 , 但 是 又 出 现 了 另 一 个 时, 山岗却将双手插入裤袋说“: 我不需要”。表面上似乎
疯子, 不同的疯子却有同样的结局 , 当 他 们 还 活 在 对 过 山岗放弃了“报仇”, 但事实上他却争取到了让“报仇”以
进来的红卫兵从家里带走, 他从此销声匿迹。就在大家真 观者面前的是他那张狂的笑。他内心的痛苦纠结因鲜血
的要忘记这个人的时候, 他却作为“疯子”回到了小镇, 所 有的人都还认识他, 但是与他最近的人— ——他曾经的妻
的喷涌和肉体的痛楚得到缓解与释放。因为他在这些“实 验”中 , 终于在众人的“承认”下获 得 了 对 自 身 处 置 的 权
剧。而是那个时代中, 群体作为权力欲望的代表压制着个 体的悲剧, 在这压制的背后, 将受虐倾向深深地烙在经历 过那个时代的人的身上。在余华笔下, 历史老师— ——疯
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而这种“掌控”就是他希望获得的 “力量”, 也就是所谓的权力。
最后, 当他被捆绑的时候, 因为终于被人在意, 他突
子, 不过是每一个个体受虐倾向的放大镜。 当他还是历史老师的时候, 他已经预见到了自己日
文献综述整理教学文案
许三观卖血记小说背景50-70年代余弦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1996叙事重复主题重复本文为主题重复许三观的一生卖了九次血首尾两次不太明确目的的卖血行为使许三观的一生呈封闭式结构其余的卖血行为均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这首位两次的卖血也稍微淡化了其生命的悲剧性除了主题卖血的重复小说中还存在次主题的重复一乐名字卖血前喝水以及卖血后喝黄酒吃猪肝这种带有戏谑性的情节淡化了小说中的悲剧性使小说带有了一些喜剧性色彩经过作者的设计小说以团圆欢乐结尾使得卖血的苦难被控制在能被接受的范围成为了高尚的作品论者在欣赏余华的叙事技巧的同时又意识到作者采用的主题重复技巧与作品的高尚似乎不协调,提出了余华小说存在故事情节模式化的缺点,甚至认为许三观是活着的重复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2000年主题转型——“人”的复活和民间的发现1、人与生活的复活塑造了许三观这一典型形象,并通过卖血的情节不断深化人物形象淡化时代氛围和生活语境但又在故事的讲述中渗透着时代大氛围,对“历史场景”的悬置能够深入的思考人的生存本质。
对时代荒唐事并不采取批判的态度,而是报以宽容理解的态度,体现出生活的感性力量,消解了意识形态叙事。
2、民间的发现与重塑故事发生在一个民间的村庄,先锋作家余华此时抛弃了作家主体化叙事,采用民间叙事手法,作者充当一位聆听者艺术转型返朴归真简朴素雅的艺术追求暴露叙事——隐藏叙事群口话语方式,营造众声喧哗的艺术效果,推动情节发展语言的多重功能重复叙事对余华的意义体现先锋作家在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转型,对简单朴素的回归,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明。
是余华自觉的选择,写出了高尚的作品李林荣生命抵押幸福的寓言故事2001通过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分析,认为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悲喜交加的民间寓言故事,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着许三观卖血度过人生的每一道难关,许三观的12次是小说的主主体,而大的时代背景被淡化和搁置,处于次要位置,小说通过卖血的故事揭示许三观的生存哲理以及人生观,他以自己身体健壮能够卖血使全家度过难关而感到自豪,同时又相信因果报应,多行善事,愿意让一乐为何小勇喊魂。
温情人伦与道德重建的人文限度——《文城》及1990 年以后的余华
温情人伦与道德重建的人文限度——《文城》及1990年以后的余华马新亚内容提要:《文城》延续了余华作品一贯的“苦难”与“温情”两大主题。
余华用温婉的笔法写了乱世的温情,但主人公过于完美的形象预设以及内在冲突的缺失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情感力度。
1990年以后,余华用乡土文化资源缓解了他与现实的对抗关系,转以一种悲悯情怀来弥合美与丑、爱与憎、生与死之间的界限,这体现了他用审美意识统摄文化观念的尝试以及他对国民道德重建的思考,但由于乡土文化资源内在的驳杂性的制约,他的作品在人性深度上并未比以前有很大超越。
关键词:余华 《文城》 温情人伦 道德重建“苦难”与“温情”是解析余华的作品主题的两大关键词,根据这两者的占比轻重,可以将余华的创作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从《十八岁出门远行》a 开始到《在细雨中呼喊》),书写暴力、死亡、鲜血、隔膜等由人性之恶和世道艰难所构成的人性深渊,并在黑暗中用喑哑的声音呼唤家庭温情、人生指引与沟通慰藉;第二个时期是以20世纪90年代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b为标志,从书写“苦难中的温情”转向书写“温情地受难”c,由福贵、三观等小人物在纵向历史进程中的苦难历程,透视眼泪中的宽广和受难中的崇高,为20世纪中国人的生命样态和生存智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底本。
从第一个时期到第二个时期的主题转型,体现了余华从青涩、尖锐到成熟、持重的人生态度、价值立场的变化,也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民间性”“多元文化”在替代80年代的“文化热”的过程中对“先锋文学”向现实主义转型的先在规定性。
当然,这还仅仅属于人的心理发展以及时代对文学的塑形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并未真正触及到作家、时代、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作家怎样在这个互动中调整心态、提升眼界、建构自我的过程,换言之,要判断余华创作的两个阶段在内在结构上是平移、断裂或螺旋式发展,关键要看他是否能够从叙事的迷宫和写作的程式中解脱出来,以新的眼光打量时代景观和本土资源,用个体化的历史想象力创造性地将个体、时代、历史三个空间同时打通,为“人”的存在提供一份精神证词。
冷峻而不冷漠--余华小说叙事风格阐释
斧冷峻而不冷漠玲——余华小说叙事风格阐释76余华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叙述者不是‘人’,而是‘物’,好比一块铁”,只有“完全是在用一种非常冷的叙述语调进行写作了,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叙述语调,非常冷酷。
”①当余华将上述主张付诸创作实践,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展示他用“内心”体验到的“真实世界”,即哪个充满暴力与苦难的世界时,其小说就自然呈示出冷峻的基调。
于是,余华一再被称为“冷漠的余华”,甚至有人断言“他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一定是冰渣子。
”②f旦是,如果人们将目光集中到文本内部,深入探究其中所隐匿的深层意义时就会发现,余华并不冷漠,因为在表层的冷峻之下,隐藏着作家特有的情感世界。
如果要而言之,余华文本的冷峻基调主要缘自作品的话语主题和叙述方式。
余华自步入文坛的那天起,便怀着对生活常理和社会规范的怀疑与颠覆态度,以极端冷静克制的叙述,呈现了一个个散发着浓郁血腥气息,笼罩着无边苦难阴霾的残酷化世界,其鲜血淋淋的图景给人以阴森恐怖与寒彻肌骨之感。
纵观余华的小说创作,大体可见出前期以展现暴力为主,后期以渲染苦难为重的主题演化趋向。
就前期创作而言,余华又洪耀辉是通过对欺骗、暴力、杀戮等典型内容的极端化叙述,淋漓尽致地呈现人性之恶,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
当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小试牛刀般地让世间的狰狞露出冰山一角后,暴力与血腥就如波涛般地从字里行间汹涌而出。
《现实一种》作为余华前期的代表作品,可谓将暴力演绎到了极致:哥哥山岗四岁的儿子皮皮无意间摔死了弟弟山峰的幼子,山峰在仇恨与愤怒中一脚踢死皮皮。
于是,兄弟两家步入了循环复仇之路,哥哥山岗采用残忍的手法杀死弟弟山峰,山峰的妻子又借助公安机关杀死山岗,并将山峰的尸体“贡献”给医院,以期他死无完尸。
作品的最后,一群医生在谈笑风生间将山峰的尸体各取所需地零割碎剐。
皮肤科女大夫剥落整张人皮后,“将皮肤刮净了,像衣服一样折叠起来,也离开了。
”《一九八六年》中的暴力同样是恣意地喷涌勃发。
《活着》的文献综述教案资料
《活着》的文献综述《活着》的研究综述文学院杨海燕 1041410167摘要:《活着》主人公福贵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
在他的讲述中,我们沉浸在人间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的美好情感当中,同时,又被其中不可捉摸的人物命运深深牵引,“一朝一夕,福祸难料”。
本文将透过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民族性和现实性等五个视角,归纳各位学者对《活着》一书的探索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活着”这个沉甸甸的词语。
引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关键词:活着现实艺术苦难生命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有学者认为余华先生的《活着》是一部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作品,具有无穷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要求来阐述《活着》的社会性”【1】以现实主义理论中典型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解读《活着》的人物描写,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要求来探看《活着》的情节发展,以现实主义理论中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统一的原理来展示《活着》的思想价值;对《活着》作了更深刻的挖掘和解剖,从更广阔的角度说明了该作品的魅力与价值。
余华的《活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和其生活风貌,文中的故事情节在那些特殊的历史年代里(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不乏有着现实性的意味;《活着》这部作品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真实面貌叙述故事的手法,达到了文艺创作“真实性”的标准,同时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自然而然的、隐蔽的流露出了自己的“倾向性”———对人的终极关怀。
作者的“倾向性”在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合情合理的表达出来,做到了文学创作客观倾向和作家主观思想倾向的融合统一,是创作真实性与倾向性辩证统一的优秀作品。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性的作品,是一部将人物描写典型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作品,是一部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完美结合的作品,还是一部于真实中自然而然流露人文主义关怀的巨作。
生命崇拜和欲求——余华小说中的民间原型探析
余华 小说 中的 民间原型பைடு நூலகம்析
李艳爽
余 华的小说 《 活着 》和 《 许三观卖 血记 》是2 世纪9 年 O O 代不容 忽视的作 品。余华 冷静 的笔触 ,不仅 在 中国当代文 学 史上留下了耐人回味 的印记,而且在世界文坛也画出了一抹重 彩。韩国 《 东亚 日 报》称赞 《 活着》 “ 是非常生动的人生记录, 不仅仅是 中国人民的经验,也是我们活下去的自画像” I 比利 l l 时 《 南方挑 战》杂志认为 《 许三观卖血记 》 “ 是一个 寓言, 是 以地 区性 个 人经 验反 映 人类 普遍 生 存 意义 的 寓言 ”口。 】 对余 华 来说 ,这 两部 作 品标 志着他 个人 艺术 道路 上 的 “ 转 型 ”,是对 自己 “ 先锋时期 ”极端性写作 的全面 “ 吹”。 告 余华先锋 小说的创作着意于 一种情绪 、一种 行为或是一种状 态, 以对叙述 和形式 的热情 ,对 抗和消解着文 学的意识 。而 《 活着 》和 《 许三观卖血记 》开始 了小 说与现实关系 的全 面 修复 , “ 一切事物理解之后 的超 然 ,对善 与恶一视 同仁 , 对 用 同情 的眼光看待 世界 成 了他新的写作 理想 ,正是这种 对世界 的理解 和同情 ,使得余 华站在 民间立场 ,对生存苦难 和人类生命 的普遍意义采取更 具传 统的关怀 。在 此 ,余华 复 归民间 、发现 民间、表现 民间的小说创作如 同内容淳朴 、曲 调舒 缓的民歌 ,蕴涵着悠远丰 富的 “ 民间原型 ”。 所 谓 “民间原 型 ”,是 从西 方神 话 原型 批评 理论 体系 中推衍 出的一 个概念 。神话原 型批 评 旨在探 索文 学与原始初 民的原始经验 、原始意象及其传承 的历史性联 系。 由此特别 注重上古神话 、宗教仪式及其置 换变形 ,认 为后 世文学是初 民神话 的移位 ,或文学世界 中的深 潜层面总是涵 容着神话原 型,从而 体现着种族 的集体 无意识或 原始意象 。【 于 “ 4 鉴 原 型”源于初 民并主要续存于 民间的发生发展规律 ,采用 “ 民 间原 型 ”的概 念应 该较 “ 话 原型 ”更 顺达 。从 历 时时态 神 看,原型在柏 拉图和荣格那里 的含 义就有所不 同,神话原型 也并 非是 原型 的全 部 ,并且 原 型一直 处 于嬗变 和建 构 过程 中,其能指和 所指之 间有很大 的距 离和张力 。因此 ,将原 型 简单归结为原 始神话而无视此 后民间萌生 的新 原型,是 比较 狭 隘的 。从原 型发生发展 的规律来 看, “ 神话原 型大多 由人 与 自然的关 系生发出来 ,尤其 是从人对身心 内外 未知的大 自 然的神秘 体验 中生发 出来 ”【;而 民间原 型则既传承 、增容 5 】 着此前 的神话 原型,又拓展到人 与社会 的广泛联 系, 由此生 发出更具人类社会 意味的原型 ,如 家国原型 、传 说原型、信 仰原型 、节庆 原型、 民俗原型 等,大多是人类 走出原始时代 后的产物 。可 见,民间原型增 大了神话原型 的包 容性 ,拓展 了原 型批评 的领域 。 民间原型与人类最本能 的生命 体验和生命欲 求具有相通 性。余华 的 《 活着》和 《 许三观卖 血记 》两 部小说,让我们 体 悟到 民间憧憬 、崇拜的最初始 、最根本 的事物 不是别 的, 正是 “ 生命 ”本 身,是对人 的生命 的无限热 爱和 执著追求 。 正如余华所说 : “ 《 活着 》讲述 了绝望 的不存在 ;讲述 了人 是 为活着本身而 活着 ,而不是为 了活着之外 的任 何事物而活 着 ” 。【活着正是 “ 6 生命 ”本身 的要求 ,活 着本身洋 溢着对 生命的感恩 ,包含 了宽广无边 的生存意味 ,也许 期间会伴 随 许多苦难 、困惑甚至荒诞 ,但 最终难 以遮掩 生命 自身 的力量 以及 生命 崇拜和生命欲求 的神圣和坚毅 。 这种 “ 贵生 、重 生 ”的 生命 意识 , 几千 年来深 深地 植 入 了 民间大地 悠悠生命 的意念 里,福贵和许 三观们虽然 只是 这 片土地上奋 力挣 扎的小人物 ,然 而他们生存 的韧性 和对生 命 的珍重和崇拜 足以延续 中华 民族 身上流淌 的生 生不息的血 脉。 《 许三观卖血 记》中 ,没有尖 锐的矛盾冲突和跌 宕起伏 的故事 情节 ,而 是 “以民 间的 日常生 活 画面作 为小 说 的主 体 , 民间 的混沌 、民间的朴实 、民间的粗糙甚至 民间的狡猾 都 呈现 出了它的原始 的生机与 魅力 ”【。许三观 顽强 乐观地 面对 不幸 ,以 “ 血”完成 了对生命 的拯救和尊重 ,完成 了 卖 对 自我生命价值和 意义的确认 。许 三观十一次卖血就 是一首 生命 之歌 。自然灾 害那年为 了让孩 子们 吃上一顿面 ,许三观 去卖 血;一乐生病 ,为了救活一乐 ,他 竟然隔三五天 就去卖 血 ,这 正是坚如磐石 的生命意志和生命欲 求的驱使 。一次次 的卖 血使得许三观 的血越来越淡 ,但他 的生命力却越 来越 强 盛 。他 的血是为家庭 、为子女 、为妻子 而卖的 ,他 的生命 自 然在他们 身上得到 了延 续。与此 同时 ,在 一乐为何小 勇喊魂 的场 景里 ,我们也 同样 看到 民间那份 不泯 的生命憧憬 。 《 活 着 》以一个农 民身份 的福贵的话语 回忆 他的一生境遇 以及 他 家人 的生活 ,并通过 他平静 、达观 的语言 ,展示 了中国社 会三十 多年的历程 、底 层民间的生存状况和 思想意识 。福 贵 历经 身边 亲人一个 一个 永远离去 ,但他 却在接二连三 的摧 折 中完成 了生命 的涅椠 ,即使现实生活惨 不忍睹 ,也要坚持 到 生命 的最 后一刻 。余华在 一次访谈 中说过 ,福贵是 “ 我见 到 的这个世 界上对生命 最尊重的一个人 ,他拥 有了 比别人 多很 多死 去的理 由,可是他 活着 ”。福贵在命运 的静态承受 中向 我们传达 着生命的信念 、对 生命的执着 ,展 示着人 的原始 的 生命强 力,就像一棵老树 ,伤痕累 累却巍然 矗立在大地上 , 守候着每 一个 日升 日落 。小说 中,活着 并不是福贵一个人 的 坚持 ,还 有家珍 ,她用 自己全部 的生命和情 感与福贵相濡 以 沫 ;有庆 用 自己的弱小 生命 应对命运 的无情 ,为 了减少家 里 的开支 ,他把鞋脱 下来 拎在手里 ,光着通 红的脚 丫在 雪地 里 跑着上 学;年幼 的苦根 五岁时就和外公 一起 进城卖菜 ,为 了 减轻外 公的负担 ,从 箩筐里拿 出两颗菜抱在 胸前走 。这些顽 强 的生命 形象传达 出强 烈的信息:命运 虽然 不幸 ,但是 只要 生命 自身没有绝望 ,就 会进发 出无穷 的能量。在福贵 女儿 死 去 ,福贵 和女婿看到苦 根的可爱相时 ,也禁 不住有 了一丝 的 微笑 ,更 体现 出民间最 真切 的代代相续 、生 生不息的生命 企 盼和 “ 重生 、贵生 ”的生命情怀 。 民间的憧憬与生命 相倚相随 ,也正 因为对生命 的珍视 , 民间所蕴 涵的 “ 、义 ”原型在余华 的笔下不经意 中显 出朴 善 实 和真 挚 。 《 着 》中 的每一 个 亲人 ,从父 亲 、母亲 、家 活 珍 、有庆 甚至到幼 小的苦根,都特别善解 人意 ,懂得亲情 的 温暖 ,他 们每一个人都 支撑着福贵捱过 苦难 、坚持活着 的信 念 。家珍 不计较福贵 的浪荡不羁 ,不离不 弃地等待丈夫痛 改 前非 ;二喜替 已经怀 孕的风霞喂饱蚊子 ,他憨憨 的行为饱 含 着对凤 霞 以及未 出世 的孩子的爱和珍惜 ;即便是县长春生 出 现 ,福贵 一家人也是 以普通人的身份加 以宽慰,家珍在春 生 危 难时还 想 用 “ 你还 欠我 们一 条 命 ,你就拿 自己的命 来 换 吧”挽 留春生 的生命 。这里 ,在普遍人 性的基础上体现 了人 性 的善 ,人性越在苦难 中越 发显示 出可 贵的善 良,显示 出对 生命 的珍 惜和生命 的尊 重。 《 许三观卖血记 》中 ,许三观 因 为一 乐,本打算与何家 不相往来 ,但在 何小勇 出事后 ,许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残忍中的温情——浅析民间力量对余华小说叙事的影响研
究
随着当代文学的绵延发展,人们的研究经验日益丰富。
学术界对于余华小说叙事的研究也日益广泛。
余华先生作为当代文坛的一面旗帜,早期以冷漠与残忍与死亡主题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先锋作家的代表之一,那种近乎残忍的叙述历来备受争议。
研究者对于其叙事的先锋性兴趣颇为浓厚。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学者们又把目光投向了余华小说叙事中的民间立场。
现将有关文献整理如下:
一、对余华早期叙事的先锋性的研究
1、对先锋性做整体研究的:陈晓明的《序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极其评估》,吴澄的《挑战与突围:近期中国先锋小说流变论》、张学军的《形式的消解和意义的重建—论先锋派小说的历史转型》、张晓峰的《走出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极其意义》、曹元勇的《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的基本特征》。
再有,王岳川的《90年代中国先锋艺术的拓展与困境》、王达敏的《被误读的先锋》、王民安的《文学先锋派的当下境况扫描》、王金霞的《坚守与背离》、赵卫东的《先锋小说价值取向的判断》等篇。
2、对余华做个案研究的:海燕的《余华论》、张清华的《文学的减法一一论余华》、贾艳艳的《内心的真实》等篇,主要着眼与余华创作风格的整体特征演进进行研究;郑国庆的《主题的泯灭与重生一一余华论》、陈琳的《反叛与回归》、王征的《日常经验的再现一一论余华近年来创作走向》、陈灵强的《直面与拯救一一试论余华近作中的创作转向》等篇中,皆注意到了余华小说叙事模式、叙事风格的形成和递变以及作为作家一一余华的精神探求与价值取向,也确有精彩论述和真知灼见。
只因研究角度的不同或受叙事理论视野的限制,对其小说叙事方式偏于宏观上的观照,而对其叙事技巧在前后期创作中的具体分析论述稍显笼统、欠全面:再就是针对余华小说叙事的某个方面特征进行具体论述的,有张学听的《对苦难的平静叙述》、李自强的《苦难的循环与重复一一余华小说结构初探》、陈艳阳的《试论余华小说的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贾忠良的《偶然:余华小说叙事的神话》、陈基文的《预述,余华小说叙事的一种策略》等,分别从不同研究方向和角度对余华小说叙事的某一层面进行论述,却疏于对其前后叙事流变的梳理与把握。
整体而言,余华小说十几年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均注意到了余华小说注重叙事的支持
与显示这一突出特征,并从各个方向和层面做了颇具学术说服力和可信度的论述。
但就叙事理论体系中叙事诸要素在余华小说前后期叙事中具体体现的深度分析以及这种叙事生成与演变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的宏观把握缺乏系统的综合研究
二、对余华小说叙事的民间立场的研究
“民间”一词的发掘,一直是陈思和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陈思和先生在《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中为民间文化形态的定义是: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的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
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
它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行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
余华后期小说中几乎都蕴含了这样一种民间情节,研究者的也把目光头像这样一个角度。
如汪红旗在2006年第2期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发表《谈余华“活着”中的民间话语》就从余华作品照片那个的人物形象、政治背景淡化、人物对苦难的忍受能力三个方面来阐释余华《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江西师范大学的陈琳在2004年第6期的《江西教育学院学报》中发表的《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中则把视角转向了福贵、许三观的凡俗卑微的生存方式,从而展示出民间自在的历史发展方式,表达一种朴素的民间理想,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情怀。
又诚如张志国在2005年第3期《高等函授学报》中的《余华的民间化艺术世界》轶闻说的那样,两部书中所描述的其实是一个温和的写实世界,一个几近纯粹的民间艺术化世界,宣告同先锋派精英立场的告别,也标志着他从对现代主义幻境的迷恋,到现实主义的实景的还乡。
贾小瑞在2010年第2期的《鲁东大学学报》中的《余华小说的民族性分析》一文从小说的构思与内蕴的角度论述《活着》所包藏的传统的对立统一与发展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分析了作品所体现的民间的生存智慧与道德诉求。
他是从这个国度的民族性格中探寻余华小说叙事中的民间立场与民间的生活观。
苏柏亚撰文《从冷漠到温情——作家余华邂逅音乐的往事》则从音乐方面探讨了余华叙事的成因。
更有2010年第8期《黑河学刊》上的一篇《冰冷的叙述笔调深切的人文关怀》,其作者董雪莲则通过余华小说《活着》叙述风格和笔调的分析,从其冰冷的叙述笔调后面挖掘出潜藏悲悯情怀和对人世与命运的悲切关怀。
应该说笔调直指民间最为温情的力量,这种力量像一道光照亮了大地最为黑暗的角落,照进苦难人们的内心,根深蒂固,熠熠生辉。
总而言之,近年来对余华小说的叙事研究的热潮从不曾停歇,无论是前期的先锋叙事,还是后期从其作品中对于民间立场的发掘,都
无不渗透着人文情怀。
这种情怀源于知识分子身份余华的性格,更是整个儿民族特别性格的存在!
关于余华叙事研究的文献肯定会越来越丰富,这是学术的发展,更是民族文化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