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 引领精彩课堂

合集下载

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其中,“对话式”课堂教学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教学方式。

本文将就“对话式”课堂教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对话式课堂教学的概念
“对话式”课堂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与交流,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对话式课堂教学的特点
1、师生平等:在“对话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对话、主动思考的学习者。

2、互动交流:对话式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得启示和知识。

3、开放性思维:对话式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拘泥于标准答案。

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情境化教学:对话式课堂教学往往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施对话式课堂教学的策略
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教师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积极参与对话交流。

设计有意义的对话话题: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对话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多元对话,和乐共进

多元对话,和乐共进

多元对话,和乐共进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目的并不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当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之后,他们可以对文章有更加准确的理解,有利于未来更好地学习。

因而,教师需要更好地开展小学阅读教学活动。

基于此,本文以学习共同体为理念,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角度出发,制定出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标签:学习共同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并未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导致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很高,不仅影响其考试成绩,而且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必须要改善这一情况,而将学习共同体有效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则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一、课堂导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必须要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而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时,很少有教师重视这一方面,直接引入正题,导致学生并未对教学产生较高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参与,进而降低了整体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法。

以《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为例,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向学生提问:“请你讲一讲你家的生活情况。

”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一些自己家庭生活的故事。

数名学生讲述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由学生对整个班级所有同学家庭的生活情况进行总结。

“现在你们知道同学们家庭的生活状况,那么你们知道客家与傣家的生活情况吗?”教师适时点拨,从而引入正式教学活动。

二是音乐法。

以《草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如《这就是草原》《草原神曲》等,让学生讨论:聆听这些歌曲后,你认为草原是什么样的?之后,学生按照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说:“通过这些歌曲我们能对草原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上,草原是这样的吗?在此,老师将带你真正认识一下草原。

课堂,因结缘“对话”而灵动

课堂,因结缘“对话”而灵动

课堂,因结缘“对话”而灵动在国外,对话教学理论的兴起已有三十几年了,发展至今,这一理论已基本趋向成熟。

然而,在我国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人们观念的迟后,对话教学一直受到各方的冷落,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二十世纪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新课标和“二期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性学习评价,强调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参与者,这些要求为“对话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使对话教学能完全融入到当前的教学改革的浪潮中。

民主、平等是“对话”的第一要素,“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可以说积极有效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是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应该是一种理念,通过它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回顾教育的过去,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是存在的。

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成了一种教学的艺术,而未成为教学的精神。

这样看来,我们提出“对话教学”,不仅要提高对话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某一个侧面,可以说是古老的教育艺术的复兴,是对当代社会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

在对话教学这一方面我作了如下的偿试:1挖掘学生自身的问题成为对话探究的资源学生在学习中要解决的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有联系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观念”,常常源于不适当的“一般化”,也就是对先前所学到的知识或方法作了不恰当的推广。

毕竟这种错误观念是他们依据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的产物,因此,在错误中总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有时甚至隐藏着一种超越,一种独特。

对话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策略

对话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策略

对话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策略一、积极营造对话氛围对话教学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老师需要积极营造对话氛围。

老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师在对待学生的观点时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来交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表达自己的看法。

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话,鼓励他们进行彼此间的讨论与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和协作。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对话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或案例,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老师可以借助对话教学的互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他们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探讨与解决。

老师要在对话中善于发现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夸奖和肯定的方式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并且相信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三、教师引导的技巧运用在对话教学中,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善于运用一些教学技巧,来促进对话的进行。

老师要以理解为前提,倾听学生的表达,理解学生的感受,并且给予适当的回应和反馈。

老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思考和交流。

老师要灵活运用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就某一论题进行对话,从而激发学生对相关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老师要在对话中善于总结归纳,梳理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认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四、情境化教学,激活学生参与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化教学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活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更加融入到对话交流中。

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通过亲身经历来深刻理解相关知识。

老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社会工作者来到课堂,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在课堂中需引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语文课堂『散乱的活泼』开处方

在课堂中需引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语文课堂『散乱的活泼』开处方

观点直播自从新课标提出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积极推动多元对话的理念之后,语文课堂便“热闹”起来。

再加上某些名家的推波助澜,-.=ll zt 旨导原则“深入人心”,课堂就只剩下“闹”了。

又何止是闹呢?有时简直是闹得不可开交。

放火的正是我们的教师。

为了体现课改新理念,为了提高课堂的思想浓度,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开发文本中的混沌世界,提出一些可辩性强的问题。

这一下可不得了,战火立即燃烧大地,学生顿时分裂为两派,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火药味儿浓烈。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是相持不下。

放火的人此时却不敢救火。

投鼠忌器,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有可能被扣上“灌输”“钳亩筹箫嚣箸器b制”的帽子。

我们的许多课堂颇有点海德公园的?自由”空气。

但语文课毕竟不是演戏。

我们必须考虑,我们的课堂运行方式状态和语文学习的阶段目标之间是否有所关联。

我们必须追问:这样的闹,究竟是无效的胡闹,还是有效的热闹?其实,答案是明确的。

混乱的吵嚷,浅层的斗嘴,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都是无益的。

新课堂喜欢引爆炸药U桶,争论在所难免。

有些新生代教套师就是要看到唇枪舌剑的辩论效苫果。

如此掀起课堂的高潮,甚为得,心意。

那么,另一个问题随之即来:如何既积极推动课堂的民主对话。

又保证课堂运行的有序、有效与高品质呢?教师如何扮演好民主与权威的协调员角色呢?在这个方面,美国的一套开会议事规则对我们颇有启迪。

美国的开会议事规则,最早源于一本名叫(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书。

罗伯特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年轻的陆军中尉。

有一天他奉命主持一个类似“拥政爱民”的活动,由于与会者对会议议题意见分歧很大,争论得不亦乐乎,却无果而终。

罗伯特发誓要定一个开会的规矩。

他首先着手研究人的智慧和心理,发现人一旦有分歧后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人说服,必须需要一定的交流机制。

于是,罗伯特费了几年努力,写出了一本开会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立足于民主理念的具体实现和操作,内容包罗万象,大多是有关普通与会者的规则。

让“对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迸发精彩

让“对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迸发精彩

让“对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迸发精彩发布时间:2023-02-28T02:07:17.794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0月第19期作者:许义新[导读] 小学的数学课堂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是互动交流的舞台,这样动态的课堂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状态,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生成。

许义新仙桃市三伏潭镇第二小学 433005摘要:小学的数学课堂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是互动交流的舞台,这样动态的课堂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状态,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生成。

这就使得“对话”的概念被提出,这种“对话”是师生间心灵的对话、生本的对话、生生的对话和人机的对话,也就是让学生跟老师、教材、同学和现代设备进行有效对话,为数学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数学知识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传播,点燃学生的热情,使数学课堂焕发精彩,唤醒学生的数学动力,激发数学思维,创设独特的“对话”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策略探究引言:传统数学课堂更多强调知识的传授过程,关注学生的吸收情况,但是却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的数学兴趣逐渐降低,课堂教学的氛围也不容乐观。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的数学课堂应当有更生动的呈现,“对话”应当成为课堂的常态,成为丰富课堂的有效方法。

面对鲜明个性的学生,数学教师要创设好的环境,给学生更多对话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对话”充满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

一、师生对话,在引导中激活思维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对话,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独白,那么课堂的教学过程不是闭环,只有知识的输入,缺乏输出的过程,这样不完整的课堂模式自然无法保证课堂质量。

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年龄本就不大,在课堂中不跟老师进行互动,很容易出现走神或者窃窃私语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的知识获取情况不好,数学的学习效果不佳。

实现多元对话 打造活力课堂

实现多元对话  打造活力课堂

实现多元对话打造活力课堂摘要:对话教学一直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对话教学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实施立体的、多元互动的对话方式成为当今历史与社会课堂研究的亮点。

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身边的故事》课堂教学活动为例,探讨多元对话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形式及其对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对话历史与社会活力课堂课堂“对话”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它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强调课堂“对话”的创新价值,正是改革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学实践告诉我,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 强调学生主体性,由学生、教师、文本和同伴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从中学生得到某种情感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多元对话的机会,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

几年来的课改教学经验告诉我,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多元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养。

课堂“对话”是一门艺术。

教学引导对话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尝到了思考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

巧妙机智的“对话”,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进行师生互动对话、生生互动对话、生本互动对话及自我对话的多元对话, 课堂中的许多精彩生成,许多的独特风景,都会因对话生成,因对话感动,因对话促动生命的成长。

在本文中,笔者试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身边的故事》课堂教学活动为例,谈谈实践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多元对话教学,以切实提高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让语文课堂在多元对话中越发丰厚

让语文课堂在多元对话中越发丰厚
们 的学 生太 漠然 . 不就 是孩 子们 真情 的 自然流 露吗 ? 这 三 、 性 预 设让 课 堂 生 成 更精 彩 弹 学 生 作 为一 个 现 实 的 、 动 的 、 有 创 造 性 的 生 主 具
攻 看 , 对 照插 图 想 像 一 下 : 远 望 去 , 伸 出去 做 再 远 斜

练兵场 。 更是他们不断提高研读素质 的阶梯 。 二 、 文本 语 言 对 话 与 学生在语文课 上能带着个性化 的体验走入课 文 . 用心灵去倾听文字传达 的丰富 内涵 .达到与文本相 通 感 共 鸣 。 么 学生 就 是 真 正 地理 解 了 文本 、 情 那 读透 了文本 , 便是 我们 语文 课所 追求 的美好 的境界 之 一 。 这 在学完描写迎客松 的姿 态的句 子后 。作者 向我 们介绍 了迎客松 的地位 。 原文是这样说 的: 如今这棵 教师节 即将来临之际 ,我想和同学们 一起来 回忆一 下给 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 讲一讲 他的故事 , 以表 示 我 们 心 中 的那 份 感 谢 与 怀 念 之 情 。” 这 样 。 打 就 我 开 了学生的心扉 , 他们 侃侃 而谈. , 没有 虚假 , 有做 没 作 。 到感动之处 , 讲 有的孩子甚至有些哽咽。谁说我
其质 。 对于 迎 客松 不再 停 留在一 般 的认 识 。 是 多 了 而 份敬佩之情 。课堂成 了孩子们表演和情感抒发 的

《 山奇松》 黄 一课 时 , 在整体感 知迎客松 、 客松 、 陪 送 客松三棵松树后 . 以迎客松为突破 口 , 我 引导孩子走 进课文 。 去领略迎客松 的奇特 。我让孩子们说说“ 迎 客松 底是怎样欢迎来 客的”让学生互相伸 出手臂 ,
江话又糠笠套多 对蔼 越 发丰辱
江 苏 省 苏 州工 业 园 区娄 葑 第 二 中 心 小学 汤晓 英

多元互动,高效课堂

多元互动,高效课堂

多元互动,高效课堂多元互动、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标志。

多元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认识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高效课堂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因此,多元互动和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多元互动是指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更愿意学习与自己有关系、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在互动中学习、交流、分享。

因此,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设计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多元互动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文献调查、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内容,自由发挥创造力和探究精神,使他们学会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多元互动还能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与多元互动相结合的高效课堂则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掌握课堂节奏、布置课外作业、及时反馈和评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反馈机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情况。

同时,高效课堂也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入研究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不断积累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项目,创造更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要求。

综上所述,多元互动和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目标和标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设计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入研究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在“对话”中打开教育的世界

在“对话”中打开教育的世界

在“对话”中打开教育的世界作者:许卫兵来源:《江苏教育》2023年第19期【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学习;教学主张;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0-0094-0326年前,王玉东老师作为优秀的大专毕业生,分配到我当时工作的海安市实验小学任教。

2011年,海安城区教师大流动,他调动到海安市明道小学。

此后,我们都有工作单位上的调整,但他一直是我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平时交往联系较多,我是他专业成长的同行者和见证人。

“对话”,是王玉东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种姿态,是他教学主张(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词,也是他打开教育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一、把思想的触角伸进土壤南通的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爱读书、会研究、善思考、能写作,王玉东老师的成长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说:“读书孕育了我的教育思想”“让我可以从更多的维度去观察教育、思考教育,借别人的智慧想自己的事情。

”而实践性的研究则成了他教育思想萌发、破土、生长的土壤。

1997年,王玉东老师进入海安市实验小学工作时,学校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调整活动节奏改善教育交往”刚刚结题,“九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人际交往模式指导研究”开始启动,交往教育的核心要义是以差异为前提、以对话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学习方式、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

这样的理念,对初入教坛且思维活跃的王玉东老师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他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后来,他又作为学校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的核心成员,致力于优化教学行为,调适教育关系,使“对话”“理解”融合到师生的日常生活。

他不断从实践土壤中汲取养分,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比如“教师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拥有童心、快乐和幸福”……这些他当年工作时道出的心声,在日后的成长旅程中不断散发着瓣瓣馨香。

二、将教育的目光投向远方南通名师培养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到达一定高度后,要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

让语文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美丽论文

让语文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美丽论文

让语文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美丽“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重新认识我们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创造,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有以下见解。

(一)弹性预设,放飞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

教师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手段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虽然说课堂教学有许多是无法预料的,但有时还是有章可循的。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种不同,才构成复杂多样的学情。

面对这些,教师能做的也能做到的就是课前的种种努力,精心细致的预设,这样才能在上课时进行随机应变,才能使课上到位,才能应对学生的种种不同,为了生成的精彩瞬间,教师在课前的预设是很重要的。

(二)巧妙把握.促进学生的生成(1)生成于学生的质疑问难。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命题,而学生的学习需求常常以他们的方式——疑问表现出来,可能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是根本不需考虑的,但是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看待课文,而必须让学生从他们的经验世界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如我在《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题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地球爷爷怎么会有手?地球爷爷的手用来干吗?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探寻究竟,学生饶有兴趣的读懂了课文。

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

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成为“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

让科学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让科学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让科学课堂因“对话”而精彩【摘要】对话,是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

“对话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合作上。

教师如何通过启发、交流、评价等多种形式的“对话”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推进学生的思维深入互动。

笔者结合课例从创设情境、巧妙提问、交流互动、自主小结中实施“对话教学”。

【关键词】对话教学;问题情境;平等;交流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即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该是对话性的活动。

“对话教学”是在相互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以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语言形式为中介,通过彼此间的交往互动,达到学习主体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也提出了思维教学三种策略,其中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就是一种平等对话策略。

目前,“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课改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已经引起界内专家的高度关注,笔者也对“对话教学”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实践和思考。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让“对话教学”更主动心理学认为,需要是构成动机的重要因素。

首先,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愉悦的活动,如果学习的任务由别人来派给学生,学生无形中就是被动的。

因此,老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确实有一种学习某些知识的需要,然后使学生萌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如《动能和势能》教学中首先我以6幅图片展示请同学们分析流动的水、风,被举高的石块、重锤,被压弯的竿和弓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们大多都能说出它们都能对外做功,为此顺利引出能量概念,紧接着我再请学生观察如果把它们分类,可以怎样分呢?生:水和风由于流动分为一类;重锤和石块由于被举高分为一类:竿和弓由于被压弯又分为一类。

师:它们都具有能量,请同学们试着自己给这些能量命命名?学生们各抒己见,命名五花八门,最后对照书本了解了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这样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三种能量本质的了解。

有效对话 让课堂生命焕发活力——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教学

有效对话 让课堂生命焕发活力——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教学

综合5小学教学参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把阅读教学看成对话过程,是对传统阅读教学观念的冲击和改造。

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使对话行之有效,让课堂生命焕发活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放下自己的师道威严,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进行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对话。

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自由式发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

教师的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目光对学生来说是一针强心剂,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使课堂生机勃勃。

教师的肯定、鼓励,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课堂因而充满火力。

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对话教学的先决条件。

二、设置有价值的对话话题话题是对话交流的核心,话题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对话能否进行。

有思考价值的话题,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关键的作用。

因此,选择的话题既要有挑战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又要有现实性,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利用获得的资源。

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选择话题:(1)从文章的中心入手。

(2)利用文章的空白处。

(3)联系生活实际。

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教师可这样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顽强与厄运做斗争的感人故事?”这样的话题沟通了课堂内外,引发了学生多元思考。

三、给足与文本的对话时间对话要有效,首先得有时间保证。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下一步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对话。

我认为边读边“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独立感悟的有效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文章的情感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加强给学生的,只有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等 次 - 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等 次 - 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第三实验小学
吴鸿玉
机智理答,“话”出精彩
深沪中心小学
吴达佳
课堂有效对话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东石郭岑小学
黄苹苹
让对话洋溢着生命的色彩
安海成功小学
吴碧珠
与文本真诚对话,让课堂别样精彩
安海桥头小学
吴雅灵
有效对话,生动课堂
青阳晓聪小学
林水英
为阅读教学点一盏心灯
安海中心小学
苏月清
有效的阅读——让学生个性充分展现
龙湖衙口小学
施珊艳
有效对话,构建灵性课堂
关于“晋江市小学通知
等次
单位
姓名
题目



西园仕头小学
洪月红
有效对话智慧引导灵动课堂
第三实验小学
黄带娣
关注预设与生成提高对话的有效度
青阳晓聪小学
曾雅蓉
课堂,生命成长的磁场
晋江实验小学
吴雪明
有效课堂启迪智慧
青阳中和小学
李碧霞
龙湖栖梧小学
许彬榄
谱写一曲精彩的对话乐章
罗山梧垵小学
肖丽飞
在“对话”中追求有效
龙湖阳溪小学
邱丽贞
把握引导时机,优化引导环节
晋江实验小学
张若玲
有效教学,打造清正淳朴的课堂
第二实验小学
黄玲玲
关于“语用”的思考
紫帽中心小学
王雪芳
在对话中建构知识
英林嘉排小学
洪珊珊
有效生本对话,成就精彩课堂
内坑中心小学
陈玉理
杨秀丽
有效把握课堂教学契机
金井岱峰小学
吴美雅
立足生本对话,成就精彩课堂
新塘道南小学

什么是多元课堂以多元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最新)

什么是多元课堂以多元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最新)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近年来先后被评为鄂尔多斯市“文明单位标兵”、“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自治区“红领巾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作文教学示范校”和“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先进学校”,并荣获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德育科研先进学校”、“科研兴教示范单位”和全国“语文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几年,我们明确提出了“以德立校,育人为本”、“既为六年着想,更为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秉承“诚以做人,专以做事”的校训,最终实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进而全面实现学生的“成人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全面实施“成人教育”,就是要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以“诚以做人,专以做事”为切入点,以“乐学善思”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的养成教育、经典诗文诵读、师生写字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家庭教育为补充,开展各项工作,把学校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

一、打造“乐学善思”的课堂要使学生做到“诚以做人,专以做事”,首先从打造“乐学善思”的课堂开始。

(一)紧紧围绕“乐学善思”,修订和改进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具体的教学过程,突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的程度。

2.老师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被充分激发,能充满自信地提问、朗读或回答问题;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讨论问题。

3.课堂或课后的练习、作业,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去独立完成;课前能否自觉主动地预习。

4.在家里,能处理好学习和玩耍、看电视、玩电脑之间的关系。

5.课后,能主动去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积极主动地去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兴趣或特长班活动。

(二)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

2.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始至终都能保持精神愉悦、情绪高昂的状态,从而用自己的正面情绪影响学生。

利用多元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利用多元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利用多元策略,打造高效课堂作者:高玲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3年第11期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并利用多元化的活动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

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流程,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将重心放在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的优化两个方面,营造和谐、自主、合作的班级氛围。

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推进课堂的转型和升级,以此保证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加强课程资源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的历史资源,对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提高课堂参与度。

历史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内容贴合学生实际情况,但是编排的顺序对学生的深入理解存在一定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基本学情做出适当调整,增删课本内容,达到优化教材的目的。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吸收和理解。

以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鸦片仓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幅图片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有什么关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

这也与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有关。

教师可以将两个课时中有关联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介绍。

利用真实的图片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突显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二、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提高課堂教学实效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中激发出浓厚的参与兴趣。

四措并举,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接上童气”

四措并举,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接上童气”

四措并举,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接上童气”作者:张彩霞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年第10期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真正上好这门课,并不容易。

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兼职担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总习惯于传递、灌输知识,让学生识记概念、符号。

但显然,道德品质的形成、法治精神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提炼、感悟、践行。

因此,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就要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中心,让儿童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在生活体验中增加自己的经验,以及他人经验与儿童经验的对流互动。

一、科学把握教材特点,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我们要摒弃传统背景下教材是“知识载体”的这一定位。

道德本身并不是知识,将道德教育变成道德知识的传授与记忆,将符号灌输给儿童的做法,是荒谬的。

根据杜威的观点,经验是“做”和“受”统一的过程。

“经”就是“做”,包括所见、所想、所闻、所行;“验”就是“受”。

一个小小的生活事例,就可能唤醒、激活儿童沉睡的经验。

执教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入题,让孩子感知诚实的可贵。

然后,我以“我认为,诚实就是____”为主题,让学生围绕学习、生活中的经历,谈自己在做作业、考试、参与活动、捡拾到东西时的想法与行为,将“诚实”这一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当孩子们畅谈“实话实说是诚实,知错就改是诚实,拾金不昧是诚实,不贪便宜是诚实……”时,“诚实”的可贵也就显现出来。

作为教师,只有把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才能将儿童经验融入教材,使课堂成为唤醒、滋养、表达和建构儿童经验的重要渠道。

二、合理运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个性体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并不是以抽象的道德观念、理论体系为基本内容,而是着眼于解决儿童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精心挑选他人经验,继而激活使用教材的儿童的自我经验。

我们不能单纯“教教材”,而要积极尝试“用教材教”。

(一)要看见教材留白教师要看见教材中设置的一个个“?”,借由孩子的发问形成留白,启发思考,形成新的对话。

在多边互动中提升语文课堂表演的效果

在多边互动中提升语文课堂表演的效果

在多边互动中提升语文课堂表演的效果作者:潘静燕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50期潘静燕(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江苏苏州215028)摘要:随着语文课堂中表演形式的广泛运用,不少语文课堂由于教师对课堂本质的理解不深和对课堂表演把握不准,导致课堂表演成为闹剧。

论文旨在反思低效的课堂表演,试图探索在多边互动中提升课堂表演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表演;多边互动;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92-02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的观念也跟着不断更新。

表演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受欢迎,也成了大部分公开课上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一名语文教师,我也不免会在自己的课堂上设计这样的表演环节,以求课堂有亮点。

同时,也试图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而,自己上的多了,听的公开课也多了,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大:在这热闹的表演过后,学生究竟能收获多少呢?一、源起:从一节公开课说起真正让我重视起来的是听了一节课后,那是二年级的公开课———《木兰从军》,其中便有这样一个环节,两位学生合作表演接到征兵文书后木兰和父亲之间的对话:父亲:女儿呀,你可不能替我去参军打仗。

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去呢!还是我去吧!(表演的同学试图表现很着急担心的样子,但忍不住笑出声,其他学生因此也笑了。

)木兰:我可以装扮成男的,就让我去吧!(学生调整情绪,继续表演。

)父亲:打仗多危险呀,你一个女孩子,敢和敌人拼杀么?木兰:我不怕,我也跟父亲学过武艺呢!(学生捎带夸张的语气逗笑了不少听课老师。

)这一段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展现在当时紧急情况下,木兰挺身而出替父从军的场景,引导学生体会木兰和父亲之间相互关心的亲情和木兰爱国爱家、英勇孝顺的品质。

这样感人至深的一段场面本身表演难度就很大,再加上学生还没完全进入课文情境中,出现了笑场。

可见,成功的课堂表演不是那么简单的,缺乏智慧,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便很容易是课堂表演成为一场闹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对话引领精彩课堂
蓬莱福山学校林志民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

”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师本对话——为有源头活水来。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体‘对话’,即钻研好教材。

”师本对话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实施对话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要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准训练点,形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为教学取得源头活水。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我先抓住“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总理的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又抓住周总理工作量大,工作态度认真。

然而,通宵工作之后,夜宵量很少,这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预设几个问题: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如何的金碧辉煌?如果让你替总理布置办公室,你会添置些什么?说说你的理由?一尺高的文件有多少页,用课本摆一摆,想一想“一句一句地审阅”,“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又要花多少时间?。

因此,充分的师本对话,使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才会使课堂的精彩成为可能。

二、生本对话——天高任鸟飞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

面对文本中不确定性的“空白”,阅读者必须用体验、用想像去发展、去填充。

因而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他的创造性理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

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

如:我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

我又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

这样,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本段的文眼“五彩缤纷”一词的含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不知不觉就会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继而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体会感悟,走进情境,把文本读出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熟读课文后产生感悟,可以说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过程。

三、师生对话——润物细无声
师生对话的作用不可低估。

教师和学生在阅读了文本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自己的
想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适时地提出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的话题,给学生搭建适当的“对话平台”,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如《掌声》教学时,我主要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走到一位同学边,摸摸她的头):英子,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把自己当作英子,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心理。

我又创设情境:“小朋友,此时,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当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时,老师引导:快把这饱含鼓励的掌声响起来吧!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英子你想说:……。

”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自卑到自信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到大家的爱。

因此,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应该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放飞自己的真情,学生的情感之门就会纷纷向你敞开。

教学中,能舍得“耗费”师生交往的时间,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四、生生对话——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生获得了独特的感悟之后,便产生了交流的欲望,希望能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在生生交流中使信息联系和反馈在多层面、多方面展开,产生互动效应,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价值。

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时,有个学生提出:“秋天的声音是什么?它们为什么是是秋天的声音?”是呀,学生的有这样那样的疑惑,说明他认真思考,如果一味地压制学生,学生心底的疑惑会越来越大,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于是,我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答心中的疑惑。

然后,我让学生说说,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一疑激起千层浪”一个个性化的质疑引发了更多个性观点的表达。

学生纷纷回答……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把更多思考、表达的机会还给学生。

于是,妙语连珠、心灵一动,才有了一片飞翔的天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互相启发,……,尽量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

从而在教学中激活学生个性,关注课堂的人文交流。

通过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生成新的认识,以利于升华文本的人文内涵。

总之,教学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它强调师生、生生动态信息交流,使师生的认知、思想、在互动、交往中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这种对话也是创造的、生成的。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既走进教材,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珍视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以实现教师、文本、学生平等的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