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语文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沪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学目的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

二、如有条件,事先组织学生看有关“三国”的录像或折子戏,既可熟悉课文又可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

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

四、“练习和思考”题五“写500字的故事梗概”,学生做在练习簿上后,教师可挑选两三位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然后集体评议以加深印象。

通过这个练习,可起到听、说、读、写多功能的作用。

教学时数3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引起学生回忆)教师:(再从小问题入手)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讨论,补充,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

所以它有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但又不能忘记,它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孙权、张飞、周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大惊
蔡、张怎会给周瑜写信?莫不是结 连东吴?思之有理,却是受骗。
蒋干
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 他自以为“周郎同窗交契”, 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 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 来江东时“昂然”之态说明 他盲目的自信。在周瑜施计 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 步步走进圈套,还自以为得 计。
总之,蒋干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既无自知之明,也无知 人之明;贪功心切,鬼迷心窍,失去判断真伪的能力。
从小说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周瑜性格特征
情节 (1)毁书斩使 (2)挫败曹军 (3)暗窥曹寨 (4)定反间计 (5)款待蒋干 (6)舞剑作歌 (7)施反间计 (8)细作来报
性格特征 年轻勇猛 精通战术 有胆有识 机敏果断 豪放自信 文雅潇洒 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本文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言
谈举止,音容笑貌的描写,使周瑜、蒋干、 曹操三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2、从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上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思考:⑴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⑵本文在神态描写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一字传神
周瑜之“笑” 蒋干之“愕(惊)” 曹操之“怒”
找神态“笑” 看为何而 “笑” (1)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稳住蒋干,让他上钩。
小说是以 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 完整的故事情节 的叙述 和 环境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本文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言
谈举止,音容笑貌的描写,使周瑜、蒋干、 曹操三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⑴小说有哪些主要情节写周瑜?
⑵这些情节表现了周瑜怎样的性格特点?
周瑜,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设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设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 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介绍;2. 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 学习游戏规则和合作要求。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封面或进行简短的导读,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通过分组让学生合作,分工合作介绍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通过翻阅书籍或网络搜索获取相关信息。

3. 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学生就故事情节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再进行整体讨论。

4. 学习游戏规则和合作要求:- 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和合作要求,如游戏的目标、扮演角色的要求等;- 学生可以进行游戏规则的解读和角色分配。

5. 进行游戏:- 学生按照角色分配进行游戏,根据故事情节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开游戏;- 学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和合作,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梳理思维,总结讨论:- 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讨论游戏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合作感受。

五、课堂延伸:- 学生根据《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情节,编写一个结局或修改一个剧情;-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创作和展示。

六、课堂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以下任务进行:1.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群英会蒋干中计》的看法;2. 设计一个新的游戏规则,以《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为背景;3. 扩展阅读其他与《群英会蒋干中计》相关的文章或故事,做简洁的读后感。

以上是一份《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设计,供参考。

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增强集体荣誉感。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品质。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字数:1010字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3.思考作业:
-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叙事手法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分析《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智谋策略,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解决问题。
4.合作作业:
-小组内分工合作,搜集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成语典故等,进行整理、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编排一场关于《群英会蒋干中计》的短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较浓,但对文言文可能存在恐惧心理,觉得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1.学生背景: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文学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人物了解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课文教学的重点在情节分析、人物分析和语言学习三个方面。

教学安排为3课时。

第一课时,以读为主,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后,由学生通读课文,讲解一些妨碍理解课文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以议为主,用讨论的方式,理解情节安排的周密、巧妙,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1、有关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学习过哪些篇章?诸葛亮《出师表》司马光《赤壁之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罗贯中《杨修之死》2、谁还记得《赤壁之战》讲些什么?讨论中过渡到本文背景:《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讲的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四十五回叙述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

(学生略述《赤壁之战》)二、指导预习课文1、布置思考题: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2、教师朗读全文(读时要学生在书上划分段落层次,并提示学生画出一些词语)。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后,讨论思考题。

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

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

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群英会蒋干中计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升文学修养。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3.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身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利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利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关于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学习过哪些篇章?诸葛亮《出师表》司马光《赤壁之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罗贯中《杨修之死》二.指导预习课文1.布置思考题: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2.教师朗读全文(读时要学生在书上划分段落层次,并提示学生画出一些词语)。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后,讨论思考题。

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

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

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全文共11段,分五部分。

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1—3段开端周瑜决定除蔡、张。

4—6段发展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

7—8段高潮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

9—10段结尾周瑜中计杀蔡、张。

11段尾声周瑜闻讯庆计成。

四.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讨论。

明确:毁书斩使。

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

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身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

(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讨论。

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

曹操因此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

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讨论。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1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1

群英会蒋干中计
【教学目标】
1.初步领略《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人物最突出的性格。

【教学重点】
体会周瑜足智多谋、豪放自信的性格魅力。

.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一、 导入
1、调查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熟悉程度。

2、由前人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引出此课的重点。

二、教学过程
1、由一个启发问:“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个故事中你认为最具才能魅力的
是谁?”导出话题讨论1:“为什么周瑜是最具才能魅力的人?” 目的:解决本故事的基本情节。

引出“反间计”。

2、话题讨论2:周瑜制造了哪些“假象”呢? 明确:
3、分析探究:这些“假象”如何“乱真”以至蒋干无法识破?
明确:
4、在分析到假密信时,启发问:为何周瑜算准了蒋干会去看信呢?
明确:
5、周瑜的“魅力才能”大总结:
明确:他足智多谋
他豪放自信
三、拓展延伸:
谈一谈:
整部《三国演义》中,你最欣赏谁呢?请简单阐述你的看法。

四、作业:
想象一下蒋干盗书时,周瑜或蒋干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
?请用一段
话来描述。

(想象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群英会蒋干中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群英会蒋干中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群英会蒋干中计《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想(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

(二)事先组织学生看“三国”的有关录像,熟悉课文、培养兴趣。

(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

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

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1.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

(可看一下课后“思考与练习三)《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一部史书。

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的内容,吸收民间流传的故事、戏曲评话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

这部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的统治集团间种种复杂的矛盾斗争。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情节;(2)掌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3)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和道德教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故事内容;(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故事情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学会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智谋和勇敢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简介:曹操为庆祝赤壁之战的胜利,举办了一场群英会。

会上,蒋干前往劝降周瑜,却反而被周瑜所利用,中了反间计。

曹操中了周瑜的火攻计,败退而去。

2. 人物形象分析:(1)曹操:英勇善战,机智过人,但过于自信,容易忽视敌人实力;(2)周瑜:智谋双全,善于运用计谋,具有很强的团结力和领导力;(3)蒋干:忠诚勇敢,但缺乏智谋,容易被利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掌握;(2)人物形象的分析;(3)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和道德教育意义。

2. 教学难点:(1)曹操、周瑜、蒋干三人性格特点的深入理解;(2)故事情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3. 情景模拟法: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三国演义》和赤壁之战的背景;2. 讲解故事:详细讲述“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情节,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4.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模拟表演,教师点评;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2. 情景模拟表演: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态度、协作精神等;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悟和启示。

高中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沪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沪教版第一册.

罗贯中
aoernianjizu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杰出的长篇历史 小说,也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 这部小说尊重史实,又带有传奇色彩。以史料 为基本依据,但又不拘泥于史料,而是按照历 史生活的本质,进行精炼的概括和合理的虚构, 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又体现了艺术的真实。 小说善于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总计有四十余 次交战,千变万化,摇曳多姿,注重写出战争 的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这部小说还塑造 了一批栩栩如生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 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则是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
想象一下蒋干盗书时,周瑜或蒋干 的心理活动? (想象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巧施反间计周瑜定计制止说降入帐共寝蒋干中计蒋干来访大会群英蒋干上钩决定除掉蔡张二人起因曹操中计周瑜计成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一13开端周瑜决定除掉蔡瑁张允
群英会蒋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
都古一观白 付今壶看发 笑多浊秋渔 谈少酒月樵 中 事 春 江 喜 明 。,相风渚 逢。上 杨 慎 : ,
几青是浪滚 度山非花滚 夕依成淘长 阳旧败尽江 红在转英东 。,头雄逝 空。水 : ,
周瑜定计 起因
制止说降 入帐共寝
高潮 发展 巧施反间计 蒋干中计 蒋干来访 大会群英 蒋干上钩
结果
决定除掉 蔡张二人 开端
曹操中计 周瑜计成 结局 尾声
文章结构
一(1---3) 开端 周瑜决定除掉蔡瑁、张允。
二(4---8)
发展 高潮 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
三(9---11) 结局 尾声 曹操杀蔡、张二人,周瑜计成 。
周瑜又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 内容深信不疑的?
1.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 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 2.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 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

沪教版高中第一册《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沪教版高中第一册《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沪教版高中第一册《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探讨周瑜如何用计。

2、分析在矛盾冲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探讨周瑜如何用计。

教学难点1、分析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

教学方式讨论、点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理念语文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如何读书。

教师不能就文本讲文本,而应该做思维的导向,让学生去“悟”。

“悟”字由“心”和“吾”组成,也就是说要用“我自己的心来领悟”,这样,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三国演义》的特点,那就是计谋。

比如在前不久学习的《失街亭》一文中,我们就了解了(攻心计、离间计、空城计),今天,再给大家介绍另一个计谋——反间计,《群英会蒋干中计》。

二、解题1、群英会,英雄豪杰们的聚会。

在文中指的是东吴的英雄豪杰。

2、中计,中反间计。

什么叫反间计?它和离间计不同,离间计是指离间敌方的将领,使他们有间隙。

而反间计是指利用对方的间谍,给敌方制造假情报,从而使其上当。

三、利用提示语读文本师:《群英会蒋干中计》是读本上的文章,属于自读课文。

读本和课本不一样,课本一篇文章完了,后面就是练习题。

而读本呢,后面则是一些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小字。

在这个时候,这些提示语的内容就是帮助你读懂文章的老师,小吴这个时候就退居二线了,只能做做引导作用。

所以请同学们先看到读本87页的小字部分。

(师读,生勾画重点语句)四、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探讨周瑜如何用计好了,我们再来看一下下一段。

(师读)这么看来,这一段就是在指导我们如何把握文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师: 全文的主线是什么?明确:定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1、师:同学们按照这条主线,找出定计、用计、中计相对应的段落。

(时间3分钟)明确:1-4 定计 5-7 用计 8-10 中计2、师:首先来看定计,周瑜定计的原因是什么?师:再看下一个,周瑜用计,你们觉得周瑜用计怎么样?好。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6.21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6.21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淄博市2014高考英语阅读类系列系列(12)及答案完形填空(201***·福建卷) Diana Velez does everything with maximum effort—and at maximum speed.That __1__learning a new language,completing two certificates and opening a store.When arriving in Canada in 2008,she had one__2__:to have what she had back home in Colombia.“I didn't want to __3__ what I do,like so many who come to a new country,“she said.“I__4__ to open a store here in Canada but knew I had to __5__myself properly.”Diana quickly realized that making her dream of shop ownership in Canada a __6__ meant going to school to get the__7__education and certification.“My experience of owning a shop and working as a designer in Colombia gave me __8__ in my abilities,but I couldn't speak the language and I had to __9__how to do things in Canada.It was like having to __10__ all over again,”said Diana.__11__ she found just the help she needed for her relaunch (重新开张) __12__ continuing education at George Brown College.She began taking __13__ for both the Essential Skills in Fashion Certificate and the Image Consulting Certificate in May 2009.__14__Diana met with the language barrier,she was always going__15__ while at college.By the end of October 2009,she had completed all certificate requirements. Within two years after her __16__ in Canada,Diana at last achieved her __17__ goal when her new store opened its doors in Toronto's Sheppard Centre.She was on the fast-track to __18__.Looking back,Diana,a fashion (时装) designer,__19__ her achievements to the goal she set,the education she received from the college,and__20__,the efforts she made.Now Diana is very happy doing what she is doing.本文讲述了来自哥伦比亚的Diana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克服语言等困难在加拿大获得成功的故事。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lesson plan of "Qingying Society Jiang Qianzhong Ji"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想(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

(二)事先组织学生看“三国”的有关录像,熟悉课文、培养兴趣。

(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

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

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1.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XX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

(可看一下课后“思考与练习三)《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一部史书。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想(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

(二)事先组织学生看“三国”的有关录像,熟悉课文、培养兴趣。

(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

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

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1.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XX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

(可看一下课后“思考与练习三)《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一部史书。

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的内容,吸收民间流传的故事、戏曲评话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

这部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的统治集团间种种复杂的矛盾斗争。

小说记述的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学目的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

二、如有条件,事先组织学生看有关“三国”的录像或折子戏,既可熟悉课文又可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

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

四、“练习和思考”题五“写500字的故事梗概”,学生做在练习簿上后,教师可挑选两三位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然后集体评议以加深印象。

通过这个练习,可起到听、说、读、写多功能的作用。

教学时数3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引起学生回忆)教师:(再从小问题入手)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讨论,补充,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

所以它有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但又不能忘记,它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孙权、张飞、周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英会蒋干中计
教学目标:
1、运用课前读名著,查资料的方法,掌握小说的故事的情节。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2、学习本文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深入体会做者运用生活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效果。

说明:
小说的学习,虽然离不开对主题、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方面的分析,但这些对高中学生来说已大体能把握。

因此,教学时应避易就难,避轻就重。

抓实一个点或几个点,分层阅读,深入思考,以小见大。

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主动感知中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古典小说非凡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专题研读本文神态描写中的一字传神
说明: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小说教学的关键。

这个重、难点的设置,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思维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中能自然而然地解决对人物形象把握的问题。

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过程:
思想点拔:
本文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小说片断。

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安排教学。

采用游览,精读,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如从题目着手,让学生游览课文,初步了解大意。

然后,精读思考“蒋干是如何中计的“如果时间紧,可在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阅读小说或课文的故事情节。

使学生早早进入课文的情境。

还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让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重点分析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练习举隅:
1、《三国演义》是用浅易的文言写的,人们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中间杂着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课文中一些对话不同于现代汉语。

请同学们认真加以理解:①吾当作何计破之?
②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③公瑾别来无恙?
④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
⑤吾之粮草,颇足备否?
⑥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⑦此深得水军之妙也?
⑧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

⑨子翼干事若何?
⑩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2、曹操本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单凭蒋干的情报就立刻杀了蔡瑁、张允,上了周瑜的当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1)从主观性格特点看,曹操有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弱点。

(2)曹操南征接连胜利,不可一世,傲视一切,从哪些事可以看出?
(3)误杀蔡瑁、张允,除了蒋干提供的假情报外,还有什么因素造成这个悲剧? (4)献头帐下时,曹操马上醒悟说:“吾中计矣!”说明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