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模板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输血前的评估、输血申请、交叉配血、输血操作、输血后观察及不良反应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医院输血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监督输血工作的实施,并对输血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部门,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制品的储存、配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三、输血评估与申请第七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根据患者病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第八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申请输血时,应当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附上患者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提交给输血科。
第九条输血科应当对临床医师提交的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交叉配血。
四、交叉配血与输血第十条交叉配血是指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以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第十一条输血科应当根据交叉配血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
在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第十二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五、输血后观察与不良反应处理第十三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输血作为现代医疗救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本制度规定了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二、输血流程1. 输血申请(1)患者或家属向经治医生提出输血申请,经治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认为有必要进行输血治疗时,填写《输血申请单》。
(2)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2. 采集血标本(1)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要求,采集患者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患者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
3. 核对配血(1)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2)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符合要求后,将配血报告单送至病房。
4. 输血(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5. 输血后观察(1)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2)输血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直至输血反应消除。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遵循输血原则,合理选择血液制品。
2. 建立健全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液质量。
3. 加强输血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4. 严格执行交叉配血实验,确保配血安全。
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输血感染。
6.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制度,确保输血信息准确、完整。
7. 定期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8. 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一、制度介绍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完善医院的输血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使医院输血工作得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降低输血风险,确保患者用血
的安全,保证医院正常的储备和使用安全有效的血液及血制品,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
命安全。
二、操作程序
1. 科室医生诊断并判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2. 护士或医生在安静独立的输血室内为患者配置血液或血制品;
3. 护士或医生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病历号、年龄等基本信息,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确定输血的血型、RH血型、临床诊断、 transfusion reaction tests .etc;
4. 系统进行血液或血制品信息记录;
5. 对血液或血制品进行核对,核对人员需与开包封闭的备血单上的信息一致;
6. 开包人员将袋装血液或血制品送至输液护士,并在备血单上加盖鲜红色“验收合格”的章;
7. 输液前核对各项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液,并进行输液观察和记录。
三、处理流程
1. 输血反应发生时,立即停止输液,上述记录名字、输血日期、时间和输液量,根据其症状及时处理及严密观察,随时给医生汇报病人的情况。
2. 输血后24小时内,患者出现任何异常症状,病人家属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对其症状进行详细的记录。
3. 输血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凝血等指标,根据血液学指标及实际情况停止或续输,制定科学的输血计划。
四、总结
输血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档默认货源充裕的情况下,将专业人员通过各种操作程序和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并最终实现保障患者用血的安全。
病人输血工作制度
病人输血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病人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效果,规范输血操作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开展输血治疗的临床科室及相关职能部门。
三、输血管理组织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2.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处、护理部、输血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3. 输血管理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输血管理工作。
四、输血准备工作1. 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病情申请输血,填写《输血申请单》。
2. 输血前,医生应向病人或家属说明输血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3. 输血科根据《输血申请单》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检查,确保血型符合。
4. 输血科负责血液制品的储存、运输和发放,确保血液制品质量。
五、输血操作流程1. 医生向护士领取输血器材,护士进行输血前核对,包括病人身份、血袋标签、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
2. 护士按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输血,确保输血速度适宜,观察病人输血反应。
3. 输血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4. 输血结束后,护士填写《输血记录单》,医生进行输血后评估。
六、输血后管理1. 输血后,医生负责跟踪观察病人病情,评估输血效果。
2. 护士负责输血器材的回收、消毒和处理,确保医疗安全。
3. 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登记、报告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七、输血安全管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输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输血操作技能。
3. 医疗机构应加强输血科建设,提高输血服务质量。
4. 医疗机构应开展输血相关科学研究,推广输血新技术。
八、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由输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输血过程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PPT
对严重冠心病和肺疾患患者,如出现供氧 不 足 的 情 况 Hct 可 突 破 30%. 外 科 血 红 蛋 白 <70g/L,应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l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 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临床科室输血评价指标(即输血指征管理)
(二)、血小板
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的患者.
注意事项:
本品无菌、无热源、仅供一次性使用,用后销 毁。灭菌之日起,灭菌有效期3年,务必在有 效期内使用。贮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无腐 蚀气体、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清洁的环境 内。包装破损,保护套脱落,禁止使用。
运输制度 处理制度 操作流程 规范制度 输血适应
PART 04
输血反应及处理制度
3、常规首次备(用)血, 必须先查病人血型,再开输 血申请单,输血科按规定拒 收未填写血型结果的常规输 血申请,特别提醒护理站, 首次输血前血型检测标本不 能与交叉配血标本同时采集。
临床科室输血评价指标(即输血指征管理)
(一)、红细胞悬液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 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 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内科血红 蛋 白 <60g /L 或 血 细 胞 比 容 <0.2 时 可 考 虑 输 注 ,ICU 病 人 血 红 蛋 白 <90-100g/L, 红 细 胞 压 积<27%~30%可输注.
四 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五 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有 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5篇)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3、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4、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5、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6、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6.1、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6.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6.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配血报告单上和血液入、出库流程记录上签字。
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7.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7.2、血袋有破损,漏血;7.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7.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7.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7.8、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8、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配血报告单上签名,不允许代签。
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9、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临床输血活动。
三、职责1. 医疗机构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本制度,并监督实施。
2. 临床医师负责输血申请、患者评估、输血治疗及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
3.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采集、检验、制备、储存、分发及输血治疗。
4. 护理人员负责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5. 医疗机构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四、制度及流程1. 输血申请(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风险和必要性。
(2)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临床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 输血科(血库)核对(1)输血科(血库)接到《输血申请单》后,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血型、交叉配血等检验。
3. 输血前准备(1)输血科(血库)将检验合格的血液,按照输血品种、血型、输血量等要求,准备输血。
(2)护理人员核对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将血液贴上标签,送至患者床旁。
4. 输血中护理(1)护理人员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严格按照输血技术规范进行输血操作,观察患者输血反应。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师。
5. 输血后观察(1)输血结束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输血反应,记录相关情况。
(2)输血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6. 输血后随访(1)输血后3天、1周、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如有输血相关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上级医师。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三篇)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步骤如下:1. 采集血液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输血指征- 确认输血血型和Rh血型- 完成输血同意书签字- 进行合适血铁、肝肾功能检验等- 落实采血的操作规范2. 采集血液的过程:- 采用无菌技术- 采血者和供血者进行正确的身份核对- 确保采集的血液与供血者的血液配型一致- 采用合适的采血器具和采血袋- 采血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3. 血液运输和储存:- 运输血液时,采血者应正确填写相关信息,确保血液标签与病患信息一致- 运输时注意防止震荡、挤压等损伤血袋- 将采集的血液及时送至血库储存4. 验收和核对:- 血库接收血液后,进行验收和核对- 核对供血者和采血者的身份信息- 核对采集和标签信息是否一致- 核对血型和Rh血型5.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医患身份的核对- 预留T型管进行交叉验证- 提前准备好输血装置- 检查输血设备是否完好无损6. 输血过程:- 两名医务人员进行双人核对,确保患者和血袋的身份以及血型配型- 核对患者血型与输血血型的一致性-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快速输血引发过敏反应等问题- 定期观察输血患者的生命体征7. 输血后的处理:- 输血完成后,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留置时间等- 观察输血后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如出现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以上是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基本步骤。
不同医疗机构和国家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流程,确保血液安全。
2. 检测捐献者:对捐献者进行详细的健康问卷调查和体检,排除有血液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人员。
3. 血液采集:由专业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血液采集,包括采血、标本标识等。
4. 血型鉴定: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和Rh因子鉴定,确保血液类型匹配。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安全,保障受血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输血过程中的所有血液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血液采集、血型鉴定、标本送检、血液配型、血液储存、血液输送和输血操作等全部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范本为标准化的行业规范,包含了血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修改。
第四条血液安全管理应坚持科学、合理、安全、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操作,确保血液输注的安全有效。
第五条血液安全管理应注重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项血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血液采集和血液标本的安全管理第六条血液采集应严格遵守血液采集操作规范,采集器械应质量合格,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血液采集前,应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和身份证号,并与患者本人进行确认,确保患者的身份正确。
第八条血液采集时应注意采集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器械,并规避针头穿刺位置附近的血管和神经。
第九条血液采集完毕后,应即时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封存,并在标本上标注患者的姓名、病历号、采血时间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血液标本送检时应注意标本的保存和运输条件,避免标本污染或溢漏。
第三章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操作环境应达到无菌条件,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二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和身份证号,并与患者本人进行确认,确保患者的身份正确。
第十三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结果应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上,并进行复核确认,避免操作错误和失误。
第十四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结果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患者的血型结果进行血液配型。
第四章血液储存和输送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条血液储存和输送应符合血液储存和输送的标准规范,确保血液的质量安全。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患者血液输注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血液输注的各个环节,包括献血者资格筛查、血液采集、检测与处理、血型配对、血液储存与运输、输血前的溶血反应试验与配血、输血前沟通告知等。
三、相关责任1. 医院负责人对输血管理工作负 overall 的责任,确保输血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输血工作,包括人员的培训、血液品种的使用、血液安全等。
3. 输血科主任负责输血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管理、培训等。
四、血液供者的资格筛查1. 血液供者资格的确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 血液供者必须接受详细的咨询,如有相关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需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说明。
3. 血液供者的血液样本必须进行完善的检测,包括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等。
五、血液采集1. 血液采集必须符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性和血液的质量。
2. 采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3. 采集设备和器材必须经过专业检测和维护,保证器械的使用安全和血液的质量。
六、血液检测与处理1. 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必须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确保血型和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2. 对检测结果异常或疑似感染的血液样本必须进行处理,确保不被用于输血。
3. 对血液样本的存储和保管,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质量。
七、血型配对1. 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确保患者和供者之间的血型配对正确,防止输血不相容的情况发生。
2. 血型配对应由两名以上具有相应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3. 血型配对结果必须进行记录和上报,防止出现配对错误或信息丢失的情况。
八、血液储存与运输1. 血液储存必须符合相关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临床输血工作。
三、职责分工1. 医疗机构应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2.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申请、观察输血反应和处理输血并发症。
3.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和输血技术指导。
4.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相关感染的控制和监测。
四、输血管理制度1. 输血前评估(1)医师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输血史,评估输血指征。
(2)告知患者或家属输血的风险、并发症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3)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 输血申请(1)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填写《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审核签字。
(2)输血科(血库)收到《输血申请单》后,进行核对、登记。
3. 血液采集与制备(1)输血科(血库)按照国家标准采集血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血液制备过程中,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血液储存与发放(1)血液储存于专用冰箱,保持2-6℃温度,定期检查温度。
(2)血液发放时,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血液成分、有效期等。
5. 输血过程(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2)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3)输血结束后,记录输血时间、输血量、患者反应等。
6. 输血并发症的处理(1)出现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2)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观察和随访。
五、输血流程1. 医师评估输血指征,填写《输血申请单》。
2. 输血科(血库)核对《输血申请单》,采集血液。
3. 医师填写交叉配血单,进行交叉配血。
4. 输血科(血库)制备血液,发放血液。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用血者身体健康,科学、规范、台理用血,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患者输血前必须作如下检验:AB0和RH (D)血型、HGB,HCT, PLT、ALT、HbsAg. Anti-HCV, Anti-HIV1/2、梅毒。
再次入院输血必须重新做上述检查。
检验结果必须填入《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
二、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1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及血型等各项内容,尤其要写清申请用血的理由、申请用血品种、血量及输血史、妊娠史等内容,由主治以上职称医师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三、决定输血治疗前,临床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输血方式的选择,征得患者或的同意,并在《输1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科负责人或主管副院长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并记人病历。
四、积极开展自体输血技术、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等输1技术,提高合理用血水平。
医务人员掌握血液保护相关技术并能积极开展工作,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五、积极开展亲友互助献血,临床医师动员、指导患者家属,在输血科填,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六、输血科对临床医师提交的输血申请表进行审核,确认申请的血液成份是否适合病情需要,血液剂量是否得当,并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如符台要求或不恰“,输血科应向临床医师提出修也,并f记备案。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模版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模版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模板一、目的本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模板旨在确保输血全过程中的血液安全,保护受血者和供血者的利益,预防和控制输血相关的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输血的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在输血全过程中必须遵循本制度的要求和流程。
三、血液安全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血液安全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血液管理活动都要以安全为首要原则。
2. 责任制:所有参与输血活动的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严格按照流程和规定履行职责。
3.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于可能存在的输血风险和意外事件,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以减少风险。
4. 操作规范:所有的血液管理活动都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5. 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和追踪血液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以便事后回溯和分析。
四、血液安全管理流程模板1. 输血需求确认(1)医生确认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明确输血类型和用途。
(2)检查患者的血液相关指标,如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确保患者适合输血。
(3)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填写输血申请单,并进行必要的医疗记录。
2. 血液供应管理(1)医疗机构与合法的血液供应单位签订供血合同,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建立血液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
(3)定期进行血液库存的检查和整理,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血液。
3. 受血者安全核查(1)核查患者的身份、年龄、血型等基本信息,确保输血的正确性。
(2)对于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等相关情况,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
4. 输血操作流程(1)排除输血禁忌症,对于高风险的患者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筛选。
(2)准备输血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并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准备工作。
(3)抽取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调配合适的输血血液产品,并按照规定的温度和保护条件进行存储和运输。
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概述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医疗技术,为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将详细介绍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二、输血流程1. 输血申请(1)经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填写《输血申请单》,明确输血目的、血型、血液成分、血量等信息。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两人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确认无误后将病人信息粘贴于配血管上。
2. 采集血标本(1)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
(2)采血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3. 血液检测(1)将血标本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2)输血科进行血型、交叉配血、抗体筛查等检测。
4. 输血准备(1)输血科根据检测结果,准备相应血型、血液成分、血量的血液。
(2)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等信息。
(3)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
(4)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5. 输血执行(1)护士根据医嘱,将血液输注给患者。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6. 输血记录(1)输血结束后,护士将输血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2)将《输血治疗同意书》存档。
三、安全管理制度1. 输血前评估(1)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2)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3)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办理平安制度、操纵及处理流程之五兆芳芳创作(一)输血平安制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收集血样.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查对.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查对查对制度》中发血环节.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穿插配血陈述单、血袋配合查对:①血型查验陈述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穿插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查对无误后,由两人在穿插配血陈述单上签全名.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配合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查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含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查对无误后,开始输注.用合适尺度的输血器进行输血.7.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参加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收回后原则上不克不及退回,如因故未能实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出30分钟,由迹象标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合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持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改换一次.9. 输血进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按照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不雅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响,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实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查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穿插配血实验记实;(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4)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响陈述单,并返还输血科保管.10. 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产生细菌繁衍或丧失功效的危险.(1)全血或红细胞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太高要适当缩短时间).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则应放弃.(2)浓缩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11.有多种成分血液成分需要输入时,应优先输血小板. 12.输血进程中监测(1)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进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患者进行监测(重点放在输血开始后的最初15分钟).(2)监测指标为患者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3)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实,填写《输血记实单》将穿插配血陈述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至少保管一天.13..血液加温问题(1)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时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需要加温的情况为:大量快速输血,成人大于50ml/(kg.h);婴儿换血;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2)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不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温.14.加压输血问题:放慢输血办法是加压输血,加压输血应在采取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若没有加压输血设备可选择下列办法之一种:(1)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气胀起来,便可起到加压的作用.(2)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是一种较为简洁的加压办法,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15.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穿插配血陈述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次日由任务人员送回血输血科至少保管一天.16. 严禁一位护士同时予两个患者查对血穿插、采血、两名医务人员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查对血穿插、采血、输血.同时输注不合的供血者和、不合成分的血制品,一定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17.输血前必须确认患者已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二)输血反响处理制度1.输血反响产生原因是一般由于:①血型不合;②血液污染;③热源性物质;④大量输血;⑤同种异体蛋白等引起.输血存在一定风险,临床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查对制度. 2.产生输血反响,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3..立即通知医生及输血科,并陈述护士长,遵医嘱实时查抄、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实.4.产生输血反响,保存原始剩余标本实时送输血科保管备查. 5.产生输血反响,科室应实时将信息反响到输血科、医务科、护理部.6.产生输血反响后,应对患者及家眷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任务,削减不需要的输血纠纷.输血操纵流程示意图↓↓↓↓↓↓输血反响处理流程示意图↓↓↓↓↓↓。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核对核查制度》中发血环节。
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
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引言输血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但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反应等。
为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风险,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制度内容1. 输血申请(1)经治医生在决定输血治疗前,需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2)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 输血申请单核对(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2)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
3. 采集血液标本(1)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2)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4. 输血科核对(1)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2)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
5. 输血前核对(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2)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6. 输血过程中(1)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引言输血是现代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血液传播疾病、输血反应等。
为确保输血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 输血前评估(1)经治医生在决定输血治疗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将同意书存入病历。
(2)对无自主意识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输血时,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 输血申请与采血(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2)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3)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3. 输血科与血库核对(1)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2)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
4. 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2)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5. 输血过程管理(1)输血前应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含钙药品、酸性及碱性药品等),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市中医院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操作及处理流程
(一)输血安全制度
1.接到输血医嘱后, 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
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 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
项核对。
3.接到血库通知能够取血后, 先测量患者体温, 体温正常者通知血
库送血; 高热者通知医生。
4.运送中心送血到病房后, 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
共同核对: 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 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 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 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 封口是否严密, 有无破损; 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 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输血时, 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
进行核对, 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 包括Rh因子) ,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 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
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 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 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 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
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 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 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并严
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
10.输血的时间限制: 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 1) 全血或红细胞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 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 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 。
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则应废弃。
( 2) 浓缩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 要求以患者能够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 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
( 3) 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 要求以患者能够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 对成年患者来说, 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 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
11.有多种成分血液成分需要输入时, 应优先输血小板。
12.输血过程中监测
( 1) 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应在输血开始前, 输血开始时, 输血开始后15分钟, 输血过程中每小时, 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患者进行监测( 重点放在输血开始后的最初15分钟) 。
( 2) 监测指标为患者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
( 3) 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至少保存一天。
13..血液加温问题
( 1) 一般输血不需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时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
需要加温的情况为: 大量快速输血, 成人大于50ml/( kg.h) ; 婴儿换血; 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
( 2) 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 不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温。
14.加压输血问题: 加快输血方法是加压输血, 加压输血应在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
若没有加压输血设备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种:
( 1) 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 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气胀起来, 便可起
到加压的作用。
( 2) 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加压方法, 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
15.输血完毕, 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 并返还血库保存。
16..输血完毕后, 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次日由工作人员送回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17.严禁一位护士同时予两个患者核对血交叉、采血、两名医务人员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核对血交叉、采血、输血。
同时输注不同的供血者和、不同成分的血制品, 一定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18.输血前必须确认患者已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 二) 输血反应处理制度
1.输血反应发生原因是一般由于: ①血型不合; ②血液污染; ③热源性物质; ④大量输血; ⑤同种异体蛋白等引起。
输血存在一定风险, 临床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严格查对制度。
2.发生输血反应, 减慢或停止输血,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3..立即通知医生及输血科, 并报告护士长, 遵医嘱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 做好记录。
4.发生输血反应, 保留原始剩余标本及时送血库保存备查。
5.发生输血反应, 科室应及时将信息反馈到输血科、医务科、护理部。
6.发生输血反应后, 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纠纷。
输血操作流程: 注: 如果班内未接到血源, 书面、口头交班给下一班。
通知医生, 询问血库固定电话及患者家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