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古罗马的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
古罗马不只是古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教育的创造者。
古罗马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共和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1世纪)、帝国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一)王政时期的罗马教育(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1.特点①教育场所:以家庭教育为主;②教育目的:培养军人和农民;③以农业经济为主。
(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1.共和国早期的教育(1)特点:兼有农民和军人双重特点的教育;(2)过程:①七岁前,家庭教育为主,由母亲抚养;②七到十六岁,女童由母亲抚养,男童是父子+师徒道德式的教育以及公民教育、各种实践活动。
③十六岁以后服军(兵)役。
2.共和国后期的教育(1)特点: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两种教育系统共存。
(2)学制①初等教育(卢达斯):读、写、算和《十二铜表法》以及道德格言;私立学校为主;教师地位比较低。
②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希腊文和拉丁文以及地理、历史、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讲解、听写、背诵为教学方法;教师地位高。
③高等教育:雄辩术学校或修辞学校,科目内容丰富。
(三)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①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教育制度。
严格监督和控制初等教育,改部分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国立,但绝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初等学校)仍是私立学校。
②改变了教育目的,把教育目的定位培养效忠帝国的顺民和官吏;③提高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由国家委派;④中等教育:拉丁文法与罗马文学压倒了希腊文法和文学;⑤罗马帝国出现了法律私立学校、医护学校等;⑥形式主义的分析教学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方法)盛行。
外国教育史教程客观题
第一章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填空题1.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3.古代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希伯来。
4.外国早期原始人的化石发现于东非的坦桑尼亚。
5.中外学术界关于教育起源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需要起源说。
6.母系氏族时期出现的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称为青年之家。
二、选择题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 A 的宫廷学校。
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 D 。
A.文雅教育B.职官教育C.书吏教育D.科学教育3.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D 。
A.生动活泼B.直观有趣C.严肃认真D.简单粗暴4.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 A 等。
A.寺庙学校B.教区学校C.文法学校D.修辞学校5.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B .(2009)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一、填空题1.“三艺”是辩证法、文法、修辞学。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摔跤)。
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_要求身心和谐发展_。
4.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仆人。
6.“三艺”为“智者派”所创。
7.在荷马时代,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8.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9.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柏拉图提出的。
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学》。
11.苏格拉底以其“知识助产术”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
12._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
13.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三个里程碑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考试形式:闭卷,时间:80分钟70分的卷面成绩+20分的平时作业+10分的考勤。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为主的题型。
第一章古希腊教育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古希腊文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掌握古希腊教育发展四个阶段的特征。
(三)掌握雅典与斯巴达教育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思考题:(一)试比较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二)试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
(三)试分析雅典教育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一)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二)试评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第三章古罗马教育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掌握古罗马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及与古希腊教育的联系。
(三)掌握古罗马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一)简述古罗马各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试述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三)试评西塞罗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四)试评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一、目的要求:(一)了解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二)了解阿拉伯教育的产生和成就及拜占廷帝国教育特征。
(三)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变化规律及深层原因。
二、思考题:(一)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二)试述阿拉伯教育迅速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贡献。
(三)简述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四)试述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一、目的要求:(一)了解人文主义、新教教育及唯实论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教育的巨变及巨大历史意义。
(三)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巴比伦的教育(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一)巴比伦学校1、泥板书舍、泥板书、楔形文字2、寺庙学校:初级教育、高级教育(二)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和书法2、教学方法:师徒传授、常用体罚二、古代埃及的教育(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古代埃及的学校的类型1、宫廷学校2、僧侣学校3、职官学校4、文士学校(二)古代埃及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1、宫廷学校—无法考证2、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教育3、职官学校—4、文士学校—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三、古代硬度的教育(一)波罗门教育1、古代印度等级制2、婆罗门的学校(古儒学校)家庭教育3、教学内容:《吠陀》经4、教学方法:背诵、体罚、导生制(二)佛教教育1、寺庙学校2、教学内容:佛经3、教学方法: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三)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同: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
缺乏积极的因素。
异:婆罗门教育史一种私立教育,而佛教教育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一)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二)教育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及等级性(三)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四)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五)教育方法简单,盛行体罚,实行个别施教(六)知识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七)文化教育甚为古老,源远而流不长第二章古希腊教育一、古风时代的教育(一)巴斯达教育1、教育为国家所控制2、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3、教育过程:0- 7岁—母亲抚育7-18岁—军营教育18-30岁—军事训练4、教育内容:五项训练、军事训练5、教育特点:重视女子教育(二)雅典教育1、教育由国家和私人共同管理2、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3、教育过程:0-7岁—家庭教育7-13岁—进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13-15、16岁—进体操学校学习15、16岁接授职业教育18—20岁—接受军事教育4、教育内容:文法、音乐、体操、军事5、不重视女子教育二、时代的教育(前5世纪—前3世纪)(一)“智者派”的教育实践1、智者的含义:专指收费收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3、共同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二)“智者派”的教育贡献1、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文化的传播2、确立了西方的教学科目(“三艺”—文法、修辞法和辩证法)3、智者把道德和政治问题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4、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5、智者的教育思想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与方向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一)希腊学校教育的变化1、初等学校发生了蜕变2、中等教育面临衰微3、高等教育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二)东西文化教育的融合1、雅典文化教育对广大地区的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文化和教育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1、教育目的论:教育培养治国人才(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备各种实际知识)2、德育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是要教人学会做人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四种美德(正义、勇敢、节制、智慧)道德教育的途径:知识教育3、智育论: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二)“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的方法又叫“问答法”,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
第三章 古罗马的教育
2.关于“人道”的教育思想
所谓人道,是指为人之道。 他认为要尽为人之道,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1)必须充分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 (2)以同情、仁爱、礼让等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3)只有具备文化修养的人才能称作人,因为只 有他们才能尽为人之道。因此,教育必须高度重视 道德品质的培养。
由于战争的原因,《雄辩术原理》一度失传,直到 1416年被意大利学者重新发现,才又流行于世。文 艺复兴时期及后来的学者和教育家大都从该书中吸 取了许多营养,并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说:“我爱昆体良更甚 于几乎所有其他教育权威,因为他既是教师,也是 模范的雄辩家,即是说,他是以理论和实践的最灵 巧的结合进行教育的。”
资料3:古罗马教育概况
图1:古代罗马学校的教学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P.Graves,1919)
二、堂区学校
一般由教士或其它教会人员负责,招收 7-20 岁的 男青年入学(少数学校也招女生),学校的课程以 灌输宗教知识为主,同时也进行读、写、算及简单 的世俗知识的教学。
希腊文法、拉丁文法 背诵 希腊文法学家、 拉丁文法学家
文法 能力
3-5 年
演说 5年 修辞学、辩证法、法律、模仿、 希腊文或拉丁 家 以上 数学、天文、几何、伦 练习 文修辞学家 理、音乐以及风土人情
2.帝国时期的教育
首先,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并把 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
其次,把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 和顺民; 再次,提高教师待遇并享有一些特权,教师由 政府任命。
资料5:学校教育的优越性
1.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赞扬—鞭策,批评—警戒;
03古罗马的教育
昆体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昆体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 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 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学的效果。 学的效果。
(三)关于教师的论述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 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言行一致的人。 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言行一致的人。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第三,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第三,教师应当 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昆体良( 昆体良(Quintinlianus,35-100或40- , 或 - 114),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 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 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它是一部雄辩 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以后,公元 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以后,公元395年罗 年罗 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 帝国的基督教特别热衷用基督教精神改变教育的 性质。与此同时,教会便开始自办学校, 性质。与此同时,教会便开始自办学校,在西罗 马境内,世俗学校逐渐衰亡,教会学校取而代之。 马境内,世俗学校逐渐衰亡,教会学校取而代之。
第四,教师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 第四,教师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 可能有效地教学。第五, 可能有效地教学。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 的心里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 的心里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的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 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 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他 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 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 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
古希腊的历史结束后,古罗马崛起。古罗马是继古希腊 后西方又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希腊人喜欢沉思,注重理论,因此哲学家辈出,生活在 理想主义时代;而罗马人擅长实际,法政人才甚多,而道 路建筑、桥梁搭盖与罗马式宫殿等,都是罗马民族留下来 的文化遗产。 罗马在共和时期就挑选了希腊辩士所看重的雄辩学说, 一来比较实用,二来适合于共和政体之下人民的口味。因 此,雄辩家、演说家便成了罗马人梦寐以求的教育理想人 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百家讲坛风采
三、评价
1.贡献 昆体良集古希腊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在着重阐 述演说家培养问题时,对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 有价值的简介,为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教学理论 奠定了基础。 2.局限 昆体良作为罗马帝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 教育思想中有不少消极错误的东西,应加以历史 的分析和判断。
思考
古罗马培养雄辩家(演说家)的教育, 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何启示?
第一节 古罗马教育概况
一、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1.共和早期 奴隶制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落后 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 尚未出现学校,家庭教育为主 教育内容: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 记诵《十二铜表法》
2.共和后期 1)通过侵略扩张,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2)主要特点是培养优秀公民和杰出的演说家为目的 3)仿照希腊教育形式建立学校 初等教育:罗马小学 读、写、算 中等教育:文法学校 希腊文、拉丁文 高等教育:修辞学校 修辞学、哲学、法律、数 学、天文、音乐等,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5.论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昆体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差异调适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成功的重要方法 2)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 班组教学的优势? 班级授课制的源头
第三章古代罗马的教育
教学要昆求体良的教育思想
• 二、教育主要观点
5、关于教师的论述。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培养完美的雄辩家,教师是至 关重要的,如此,教师应当有全面的素质。他认为教师 要有德;有广博的知识,应当是公认有学识的人;要热 爱学生;要能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入了解学 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组织 教学;反对体罚。
教学要昆求体良的教育思想
• 三、教育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从1-4、5世纪,为罗马学校和 教师所采用和效法,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昆体 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 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教学罗要马求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 罗马在其教育实践中,建立了比较完 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设置了更为广泛 的学科,特别注重教学原则、方法的 研究,这些对后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教马学的要文求化与教育情况
罗马人不象希腊人丰富的想像力和完美的 理想,但讲究实际效果及其实用价值,因 此,自然科学在整体水平上远不如希腊发 达,但在农业、地理、医学、工程等实用 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古罗教马学的要文求化与教育情况
文化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善于借鉴的民族:学习希腊人优秀的东西:读写
古教希学腊要三求杰对教育思想的贡献
• 1、希腊教育思想的产生,标志着西方教育思想发展进 程的开端。古希腊三杰的教育思想是对古希腊教育思想 的总结又是以后2000多年教育思想发展的直接源头。
• 2、作为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它有一系列的见解和主 张和理论对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用 :如自由教育、统治者培养、教育作用、教育内容的设 想、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多样化的 教育制度,是他们对教育的伟大贡献。
西方史学史第三章 古罗马史学
• 《喀提林阴谋》一书篇幅不大,基本限于公元前 66-前63年这一短暂时段,是记述罗马贵族喀提林 (约公元前 108—62 年)利用当时社会上的不满 掀起叛乱、英勇战死的经过。 • 以咯提林的政治图谋与行动为主线,再现了共和 末期罗马政坛腐败和政客间错综复杂的争斗,其 社会意义在于暴露出罗马贵族从生气勃勃向暮气 沉沉、清正廉洁向奢侈腐败的转化。
Polybius (约前204 – 前122)
波里比乌斯生平
• 约公元前200年出生于南希腊麦加洛波利斯 (Megalopolis)(或麦加罗城)的显贵家 庭 • 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聪颖好学,博学多 闻,打下日后治史的才学基础 • 最初从军从政 • 参与对罗马的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并担任希 腊联军的骑兵指挥官
• 老加图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国务活动家、演说家,前195年的执政官。 老加图在拉丁文学的发展方面有重大影响, 他是第一个使用拉丁语撰写历史著作的罗 马人,也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拉丁语散文 作者。 • 出生于拉丁城市图斯库 《起源》( Origines,也译作《起源论》、《创 世纪》、《罗马历史源流》),共7卷,现仅存残 篇,追溯前辈创业的艰辛,说明罗马优良传统以 及罗马国家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过程。 • 为第一部拉丁史作,开启了拉丁史学写作的进程。 • 总体上是部平平庸之作,中心内容是宣传爱国思 想,显示出拉丁史学早期的不成熟。 • 《论农业》(《农业志》)、《论军人》。
第三章
古罗马史学
第一节 古希腊史学的模仿者— —早期罗马史学(公元前3世纪 末—2世纪上半叶)
一、罗马人史学观念的演化
• 1、早期的年代记及原始自发的历史记忆向自觉的 史学记忆的过渡 •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初,拉丁文形成之 后 • 由罗马的民选大祭司编制 • 按照每年的执政官和其他高级官员如大法官等的 名字纪年, • 对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诸如火灾、水灾、饥荒、 战争、法律的颁行、条约的签订等涉及集体生活 的事件,进行记录
第三章 古罗马的教育
第三章古代罗马的教育教学目标:古代罗马的教育是古代希腊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并深刻影响到后世欧美国家的教育。
学习本章应在了解古代罗马历史线索和罗马教育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共和早期、共和晚期、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着重了解昆体良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关于幼儿教育和教师的论。
教学时数:3学时考研大纲: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阅读材料——古罗马城的传说据《荷马史诗》记载:公元前1184年,阿伽门农率领的希腊联军运用“木马计”,攻下了小亚细亚的特洛伊。
按当时惯例,胜利者把这座曾经繁荣似锦的城市夷为了平地。
“罗马”人的历史就从这里展开了。
特洛伊英雄(赫克托尔)之子伊阿尼斯在这次劫难中逃了出来,带领族人浪迹于地中海上,漂泊了7年,终于在意大利半岛的拉丁姆地区登陆。
伊阿尼斯就和族人们定居了下来。
后来,伊阿尼斯的儿子在台伯河出海口附近建立了阿尔巴〃龙加城。
伊阿尼斯的后代在阿尔巴〃龙加城统治了300多年,到第15代国王努米托尔在位时,变故发生了,其兄弟阿穆留斯篡夺了王位。
努米托尔的女儿西尔维娅公主被她的叔父任命为侍奉灶神的圣女,但是她却和战神玛斯生下了一对孪生子,哥哥叫罗慕路斯,弟弟叫勒莫斯。
公主因为不再是处女被处以活埋之刑。
这对婴儿被抛弃在帕拉丁山丘的一棵千年无花果树下,后被母狼叼走喂养长大。
罗慕路斯两兄弟长大后同心协力,集合流亡奴隶起义,最终杀死了阿穆留斯,将政权夺回,交给他们的外公努米托尔。
罗慕路斯两兄弟带领自己的人马建立一座新的城市。
而新城市的地点就是他们出生时被抛弃的地方——帕拉丁山丘。
新城建城之后,罗慕路斯顺理成章地用自己的名字为它命名为“罗马”。
早期的罗马还算不上是严格意义的国家,而是正处于从部落民主制向国家过渡的阶段,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
这时所谓的“王”实际上是罗马人的军事首领、最高祭司和某些案件的审判长,并无行政权力。
第三章_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一)初期的罗马教育
教育内容: A 由父母给予生产和生活知识的教育。男孩随 父亲学习制作,女孩随母亲学习家务。 B 注重道德教育,敬神、服从双亲和族中长者, 勇敢、谦虚和爱国居于首位。 C 为了预防敌人进攻,还学习用各种武器,骑 马、游泳、角力。 D 家庭中有时还学习读书、写字和计算等。
概说
纵观罗马教育,我们可以看到:
教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 教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是罗马由罗 马化向希腊化转变时期最杰出的演说家、罗 马文学的天才作家。在他年轻时,曾在希腊 文的声誉中抵制过罗马的拉丁文教育,可后 来却变成拉丁文教师。他一生的最大贡献就 是解决了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矛盾,提出 “保持罗马道德,学习希腊文化”的主张。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为了培养真正的演说家,提出设立修辞学校
应开设广泛的文化学科,如文法、作文、论文写作、 音乐、几何、天文、数学等。他排斥哲学,独尊辩 论。随着形势的发展,他的观点带上了形式主义的 色彩。 注重道德教育,在辩论中应实事求是。
(2)关于幼儿教育和普通教育
肯定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提倡早期教育。
(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
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罗马此期出现了三种学校 初等学校:(7—12岁)
它是私立的、收费的,国家不加管理。 学校的开办者教师是一些有文化的奴隶,可见其地位很低。 学校教学条件艰苦,学校随便设在简陋的房舍或神庙中。 学习内容是读书、写字、计算、十二铜表法。
(前450年,古罗马制定的成文法典,可在十二个铜表上。) 学校教学方法简单,仅有简单机械的背诵,体罚很平常。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为主。
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A.“外学” B.“内学” C.俗人D.留学生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A.基督教教义B.哲学C.骑士“七艺” D.七艺......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 C. 昆它布D.主教学校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
外国教育史03《古罗马的教育》PPT课件
3、教育阶段
–家庭教育阶段:
母亲保育 父亲教育
–社会教育阶段
同伴社会教育 军事教育
0——7岁 7——16岁 16——17岁 18——19岁
5
4、教育内容
– (1)读写算 – (2)宗教教育 – (3)法律教育
十二铜表法为每个公民必读的“教科书”
– (4)道德教育
勇敢、果断、孝道、谨慎、节俭等
– (5)体育 – (6)农业教育
教育作用:巨大但不绝对,以天性为基础 教育任务:培养良好道德 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
20
1、教育目的:雄辩家的培养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 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达到的基本目的。他 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 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 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 教育要培养的是善良且精于雄辩术的人,其中善 良是第一位的
– 雄辩家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 趋善避恶
23
4、论学前教育
重视早期教育
– 幼儿能说话前后便应对其进行教育 – 一次所教不宜过多
幼儿应当学习字母、书写和阅读 第一次提出双语教学问题 重视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 教育方法应当注意不要让儿童还不能热爱学习的 时候就厌恶
仁爱、礼让、谦和等品质,还要有文化修养,
18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基本情况 – 古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
修辞学家和教育家,西 方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 库支付薪金的雄辩术教 师。 代表著作 – 《雄辩术原理》 (《 论演说家的培养》),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 门研究教学理论的著作
19
(一)教育观
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古罗马教育
注重实效;善长理国 结 果:
两种学校教育体系 希腊式学校;拉丁式学校
1.初等教育
• 初等学校-小学(Ludus)
• 性 质:私立、收费
• 招收学生:7-12岁平民子女
• 教学内容:读、写、算
•
(含道德格言和十二铜表法)
• 教学方法:讲述、背诵;体罚
第三节 古罗马教育
• 古罗马教育是古希腊教育的继续和发展
•
古罗马在吸收和消化希腊文化教育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
古希腊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罗马人的改装传
播到后世欧洲的;
•
古罗马在帝国范围内推行了希腊文化教育,
扩大了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罗马简史
•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8世纪初至公元5世
• 早 期: • 基督教-禁欲主义 • 排斥体育;美育和艺术是罪恶的根源 • 后 期: • 音乐教育-为教会服务 • 智育-删除与教义抵触的内容
• 学校状况:设备简陋、无固定场所 • 教师地位:收入菲薄、地位低下
共和后期罗马初等学校体罚 图
贵族子弟的教育方式-聘请家庭教师
家庭教师指导贵族子弟学习(古罗马墓穴雕刻)
2.中等教育
• 中等学校-文法学校
•
希腊文法学校;拉丁文法学校
•
性 质:私立、收费
•
对 象:12-16岁贵族或富家子第
•
教学内容:文法(文法和语言)和其他
(二)共和后期的教育(学校教育)
对外征服:
公元前3世纪-意大利希腊城市 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
罗马对希腊文化的接受: 1 希腊罗马均属奴隶制共和国,希腊文化 适应 罗马政治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古罗马的教育
(3)高等教育。16岁后准备担当公职 的贵族子弟入修辞学校(或称雄辩术 学校),目的是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 有希腊修辞学校和拉丁修辞学校。高等 教育中除重视学习文学和修辞学外, 还设有辩证法、历史、法律、数学、 天文学、几何、伦理学和音乐等科目。
罗马教育效法希腊教育和重视希腊文 的原因: 罗马与希腊的雅典一样,在政体上是 奴隶主民主共和制,希腊文化作为上 层建筑,也与罗马的政治和经济相适 应; 希腊语是当时大半个“文明世界”的 通用语言,在与东方各国的争斗和交 往中,罗马统治阶级需要有掌握希腊 语和希腊文化的官员; 在当时,希腊文化的水平大大高于罗 马,使罗马人不得不向希腊文化学习。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杰出的散文家、 政治家,雄辩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雄辩家》 一书是古代有关雄辩教育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出身富裕的骑士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 后接受过修辞学、法学及哲学方面的培养,之后 先从事律师工作,不久进入政坛,公元前64年任 执政官,在政治斗争中,他逆历史潮流而动,死 守共和制不放,当罗马共和制走到了历史尽头之 时,西塞罗本人也就成了殉葬品。罗马后三头专 政,清洗元老院时,他逃走未遂而被杀。
教师: 要德才兼备,要有德性,应该是“公认的 有学问的人”; 教师应懂教学艺术,教学应当简明扼要, 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教师要如父母一般地爱护学生,宽严相济;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要多勉励, 少斥责;奖惩得体,既不能“吝啬表扬”, 也不能“滥用惩罚”; 教师要因材施教。
(2)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不会在品德的形成上劣于家庭教 育。不能把家庭理想化。 学校教育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学校能给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 儿童在学校可以获得同学的友谊,这是一 种“神圣的联系”,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学校生活可以养成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 的习惯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古罗马的幼儿教育
古罗马的幼儿教育古罗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教育体系深受当时社会重视。
而在古罗马的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被认为是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古罗马的幼儿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对后世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幼儿教育的内容与目标1. 教育内容古罗马的幼儿教育主要围绕着道德、语言和体能等方面展开。
首先,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德行和品德,强调忠诚、公正、勇敢等素质的培养。
其次,语言教育主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使用古罗马的官方语言拉丁语。
最后,体能教育则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体魄,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2. 教育目标古罗马的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诚、勤奋、正直、守纪律等品质,以培养优秀的公民。
古罗马人认为,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建立起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培养公民精神和文明礼仪,以及尊重权威和遵守法律的观念。
二、幼儿教育的方法与实践1. 家庭教育在古罗马,家庭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单位。
父母承担着培养孩子的责任,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和早起晚归的方式进行教育。
古罗马的父母注重教育孩子们实践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道德教育。
2. 私人导师对于一些阶级较高的家庭来说,他们会雇佣私人导师给孩子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
这些导师是经过严格选拔并具备专业知识的教育者,他们会教授孩子们拉丁语、希腊语、文学、科学和哲学等知识。
3. 公共学校除了家庭教育和私人导师,古罗马也建立了公共学校系统,提供对所有层次的公民的教育服务。
这些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符合古罗马社会要求的公民,并通过教授诗歌、音乐、舞蹈、体育和计算等科目来辅助孩子们的综合发展。
三、古罗马幼儿教育的影响古罗马的幼儿教育对后世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罗马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精神,这倡导了后来欧洲国家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其次,古罗马对语言教育的注重,推动了拉丁语成为后来欧洲学术界的主要语言,并对法律、医学、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
教育
古罗马教育主要分为共和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1世纪)的教育和 帝国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园5世纪)的教育,这里介绍共和时期 的罗马教育。在共和早期,罗马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与邻邦的战 争频繁,因此这个时期的罗马教育以农民——军人教育为主要特征,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共和后期,罗马的工商业获得某种 程度的发展,在对希腊文化和教育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中,又进行了 改造,促进了罗马学校教育的发展。当时,罗马存在两种学校系统, 即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希腊语学校分中等学校性质的希腊文 法学校和高等教育性质的希腊修辞学校两种。同时,拉丁语学校也 有中等教育性质的拉丁文法学校,以及高等教育性质的拉丁修辞学 校的区别。其中拉丁修辞学校招收16~18岁文法学校的毕业生,主 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古代作家的作品和修辞学, 以及辩证法、历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学和音乐等 科目。希腊的文化和教育经过罗马的改造而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影 响。
第三章 外国教育史
初等教育 小学仍以平民子女为主要对象,统治阶级不关心小学, 这时期的小学与共和后期的小学各方面的状况差不多,变化 不大,教育内容还是读,写,算和道德教育。教材是文学作 品,以诗歌为主,教学重点已经由文学的学习转移到文法分 析上,教师要求学生把文法的定义和规则抄录下来,并加以 记诵。书写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抄写一些古今的道德格言。 算术的教学是以手指,石子或算盘为教具进行的。
父母对子女施行教育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行动和观察的方 法。
家庭虽有读、写、算之类的教学活动,占据中心地位的是道 德教育。
这时期唯一的教材就是十二铜表法。也重视体育。
男孩16岁结束家庭教育,成为一位公民。
第二节
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从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世纪后期,罗马经过一百多 年的向外扩张,成为地中海的主人。罗马统治着西从大西洋沿 岸东到小亚细亚、包括欧亚非广大的地区。
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后,罗马教 会一分为二:西方教会称为罗马教会,东方教会称为希腊正教。
初级教义问答学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招收的对象多为年龄较轻的儿童,其中也包括犹太人改信 基督教者以及居民中的某些热心于基督教的成年人。学校教授 的内容是有关教义方面的知识。道德训练和监督在这里占有重 要地位。此外,音乐在这里也较为重视,但多是宗教音乐,如 赞美诗、圣歌等。教学场所一般设在教堂柱廊下或教堂其他较 合适的地方。
第五节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关于雄辩家的定义 三、雄辩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生平
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年),政治活动家,雄辩教育的 积极倡导者,《雄辩家》(De Oratore)。 出生骑士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曾先后在著名的修 辞学家、法学家以及斯多葛派哲学家所办的学校受教育。后受 军事训练,服兵役,到雅典的哲学学校游学两年。 受完教育后,从事律师工作,不久便步入政坛,步步高升。 前64年,在竞选活动中,当选为执政官,登上了国家的领导岗 位。 在政治斗争中,他逆历史潮流而动,死手共和制不放,当 共和制走到了尽头之时,西塞罗本人也就成了他的殉葬品。罗 马后三头专政,清洗元老院是,西塞罗逃走未遂而被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有一种宗教仪式,在孩子不久,把他放在父亲的脚下。 如果孩子被父亲抱起,就意味着他被这个家庭接受了,相反, 如果由于畸形、贫困或其他原因,孩子可能被遗弃在十字街头 凳子或被送去当奴隶。对罗马人来说这是通过消灭无用国民保 证国家稳定的办法。同样父亲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服役、 参加国民议会的选举等等。罗马人教育理想的特点是虔诚和敬 畏、勇敢、坚毅、服从。所以,在罗马教育思想中,更多的体 现了这些方面。
罗马共和时代有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保 民官等等,想让自己的政见得到执行,需要哪些能力?
广博的知识、 修辞、 举止风度
重点:西塞罗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 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因此,教育的直接 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他指出,一个雄辩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一 个真正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任何需要用 语言艺术回答的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
雄辩家的培养方法 两个方法: 一强调练习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练习是培养雄辩家必不可少 的环节,它能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的效果。经 常进行模拟演说。 二同时要勤于写作,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
西塞罗轶事 西塞罗本人就是一位非常厉害的雄辩家,马克安东尼是 屋大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凯撒军队最重要的指挥官,在 凯撒遇刺后,要求杀死行刺者为凯撒报仇,遭到西塞罗反 对。他曾经表达过,说西塞罗德高望重,仅凭借辩论就可 以阻挡一切,所以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将他治罪,只能通 过暗杀的形式。
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
姚雯雯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一、古罗马历史概况 二、古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教育家和教育思想
埃涅阿斯的传说,亚尔 巴龙伽王国建立。阿穆 留斯夺取哥哥依米多尔 的王位,杀死侄儿,强 迫侄女做女祭司。
法国奥朗日古罗马剧院
罗慕路斯和雷慕斯 的传说
一、古罗马概况
——西塞罗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 年。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 学家。出身于奴隶主骑士家庭,以善于雄辩而 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公元前63年当 选为执政官,就西塞罗本人来说,还是支持共 和政体的。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 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 等著作中。
昆体良教育思想包括(重点内容) A、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B、论学校教育的优势
C、论学前教育
D、昆体良的教学理论
A、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昆体良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一个真正的雄辩家既是明智的,又是精于演说的。强调德行是 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具有崇高的德行比具有最出色的雄辩才能 更重要。因此它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善良和精于雄辩术的人。 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天赋及其特点,其次必须遵循儿童 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适应个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使每个学 生都发挥出特长。这种关注人的天性、适应自然思想符合教育 规律,对后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马皇帝。
图中橘黄色区域是公元前44年恺撒去世时的版图。 绿色区域是公元14年奥古斯都屋大维去世时增加的版图。 红色区域是公元180年马克奥里略皇帝去世时达到的版图。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经过近四百年的战 争,到了公元1世纪左右,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希腊半 岛、北非、西班牙、西亚,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 国,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湖。到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而东罗马帝国 (即拜占廷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二、古罗马教育
(一)罗马教育基本特征——孟禄《教育史》 罗马精神在许多方面与希腊精神相反,而在一些方面,它又 是对后者的补充。尽管罗马有着与希腊相同的社会制度,建立了 与希腊相似的城邦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他们自己的文化, 但是他们却走了一条与希腊根本不同的发展道路。罗马人不是那 种为陶醉于主观感受状态中的人,他不安于过一种静思默想、鉴 赏美的事物、智力充分活动的生活。他的精神更多具有一种特征, 即为一些外在目标而奋斗,为实现他自身思想生活之外的种种具 体的目的而努力,同样,他们也为实现一些对其同胞们有价值的 具体成就,甚至是直接的物质目的而尽力。
(二)各时期教育
1、共和时期 • (1)时间 • 前期(509B.C.——300B.C.) • 后期(300B.C.——30B.C.) • (2)社会性质 • 共和政体的建立 • 帝国的逐步转换 • (3)社会特性 • 传统罗马社会 • 希腊文化影响
1、共和时期教育 共和时期分为前期和后期。 A前期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育形式上看,这时的罗马教 育主要是一种家庭教育。 从总的方面看,共和前期的罗马教育是一种培养农民、军人为 宗旨的教育。古罗马以其“家长制”闻名,罗马的家庭教育以道 德公民教育为核心,进行道德、政治、军事、农业和法律教育。 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 元1世纪左右,罗马都在不停的对外征战,所以培养军人是其主 要目的。
从罗马教育发展历史看,共和时期起着承上启下 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个时期,罗马教育逐步从原 有的、相对落后的状况中摆脱出来,开始建立正规 的学校教育制度,从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帝国时期的教育
公元前30年,屋大维取得了国家最 高权力,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 “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 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为了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国家加 强了对教育的控制,进行了一些教 育变革。
3、帝国后期基督教教育兴起
罗马人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笃信宗教; 泛神论,多神教信 每个家庭都有专门祭神的地方,都有自己的保护神。每项 政治或军事活动,都需要事先通过占卜了解神意。 罗马宗教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形式主义,只要求严格按固定 程式行事,遵守各项禁忌,而不管真正的信仰如何。 帝国晚期基督教的兴起 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皈依了基督教,后来将基 督教树立为国教。
罗马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种完全务实的精神。罗马人评 判事物的标准是是否有用、有效位判断标准,带有明显的功利 色彩。罗马人把希腊人看做好幻想、行为上冲动、追求享乐的 民族,而希腊人则把罗马人当成野蛮的,不开化的民族。孟禄 认为“希腊人永远脱不去他们的稚气,而罗马人却总是成人。” 罗马的教育观反映在权利与义务观当中。罗马的公民享有五种 权利,法律对这些权利有着明确的规定。这五种权利是:父亲 对子女的权利、丈夫对妻子的权利、主人对奴隶的权利、自由 民与他人订立的契约、对私有财产的权利。以父权为例,父权 势罗马最强大也是最重要的权利。
雄辩家的教育内容:雄辩家教育的三个内容 一、有广博的知识,所谓各种重要的知识包括政治、各国的政治 制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全部自由艺术是指文法、修辞,以及 柏拉图所主张学习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 二、要在修辞学方面有特殊的修养。西塞罗认为决定演讲水平高 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个演说词的问题结构,因此在言语 修养方面要达到三个标准:表达准确、通俗易懂、优美生动,与主 题相称。 三、要有幽默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西塞罗还特别强调雄辩家个 人的修养,要求举止个风度的适宜。
古罗马共和前期的教育
• 教育内容 (1)读写算(2)宗教教育 (3)法律教育 (4)道德教育
勇敢、果断、庄严、谨慎、节俭等
十二铜表法为每个公民必读的“教科书”
(5)体育 (6)农业教育
B共和后期教育对于社会的两个部分,即贵族和公民教育 诉求的兼顾。 罗马共和后期,存在两种并行的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 腊语、希腊文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 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高等教育(修辞学校):读完文法学 校后,准备担任公职的贵族子弟进入修 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雄辩术学校的目 标是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 作为高等教育的雄辩术学校,除重视 学些文学和修辞学,还设有辩证法、历 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 学和音乐等科目。
古
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3、修辞学校(雄辩术学校) • (1)学校性质 • 罗马教育中的高等教育机构 • (2)出现时间 • 希腊文修辞学校——公元前2世纪 • 拉丁文修辞学校——约在公元前94年 • (3)教育目的 • 培养雄辩家、律师、政治家等 • (4)教育对象 • 贵族和富豪子弟 • (5)教育内容 • 雄辩术(修辞学)、辨证法、法律、天文学 • 数学、几何学、伦理学、音乐以及风俗人情
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 (6)教学程序 • 1)选题,摘出作家的格言 • 2)释义,概括格言的基本思想 • 3)主题,说明格言所含思想的具体针对的问题 • 4)动机,分析作家提出思想的原因 • 5)反证,寻找与格言持相反的观点,进行比较 • 6)论据,从作品中寻找根据,以支持观点 • 7)结论 • (7)教学方法 模仿、练习 (8)教师情况 修辞学家 • (9)教学条件 所有学校中最好
重点(二)昆体良(2010年简答题)
昆体良(约35—约95年)古罗马帝国时期的 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 教授 ,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昆体良在拉丁语修辞学校工作了二十年左右。 退休后,专门从事著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写成了《雄辩术原理》。这部著作既是他自己 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 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昆体良的教育 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
1、改变教育目的。 2、国家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 3、承袭了希腊化时期在雅典、君士 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罗德等地的 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培养了一 些人才。
帝国时期的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 1、改变教育目的。把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 官吏。主要有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还出现拉丁文法学校。 2、国家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对(私立)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 督。教师由国家委派,把教师变为国家官吏。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 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便国家对教育的严格控制。由于专政整体 的建立,通过演说而获得权力、地位、荣誉的社会基础完全丧失了。 3、承袭了希腊化时期在雅典、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罗 德等地的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培养了一些人才。专业和职业 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的大学除了继承希腊化时期设置的课程 之外,还增加了具有罗马特点的学科,如法律、建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