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限定应聘者学历属于就业歧视吗

合集下载

招聘学历歧视案例

招聘学历歧视案例

招聘学历歧视案例招聘中的学历歧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某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和职位中。

以下是一个招聘学历歧视的案例:某公司招聘软件开发工程师,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专业为计算机科学或相关领域。

该公司明确表示,他们希望招聘到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以提高整个团队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然而,在招聘过程中,该公司却遇到了一个问题。

尽管他们收到了大量的应聘简历,但是其中很多人都因为学历和专业背景不符合要求而被拒绝。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才被排除在外。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公司有一定的理由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学历,但是过于严格的要求可能会造成学历歧视的问题。

如果公司能够采取更加灵活的招聘方式,比如根据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来评估其是否适合该职位,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加成功地招聘到优秀的人才。

此外,为了减少招聘中的学历歧视问题,公司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 明确招聘要求:公司应该明确招聘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经验,而不是仅仅强调学历和专业背景。

这样可以减少过于严格的要求导致的人才流失。

2. 多元化招聘渠道: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聘,如社交媒体、招聘网站、校园招聘等,以吸引更多不同背景和学历的人才。

3. 灵活评估应聘者:在评估应聘者时,公司可以考虑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而不是仅仅看重学历和专业背景。

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潜力。

4. 避免隐性的学历歧视:公司应该注意避免在面试过程中出现隐性的学历歧视,比如过于关注应聘者的学历和背景,而不是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表现。

总之,为了减少招聘中的学历歧视问题,公司应该采取更加灵活和客观的招聘方式,并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

这样可以提高招聘效率和人才质量,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企业如何避免就业歧视

企业如何避免就业歧视

企业如何避免就业歧视

• 2.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需求。 抵制就业歧视,并不是表明用人单位不能实行任何差 别对待,也不是要用人单位作无条件的牺牲。如果差别对 待是基于工作岗位客观内在需要的,就不属于就业歧视。 比如招个邮递员,需要跑很多路,这时提出不招残疾人, 就不会被认为是歧视。但如果是招一个计算机信息录入员 或者会计,一个腿有残疾的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 为了避免就业歧视引发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在招人时, 一定要合理地设置岗位,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需求。

企业如何避免就业歧视
• • • 为了防范相应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应 当尽量避免非理性的就业歧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招聘广告或招聘简章内容要合法。 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通常会发布招用人员简章 或招聘广告,这时要特别注意简章或广告的内容,要保证 其不含有各种各样的歧视性条款。在实务中,用人单位发 布招聘广告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如网络招聘、大型招聘 会、报纸广告等,应尽量保持不同途径、不同形式所发布 的招聘广告内容一致。
• • 第二十八条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就业歧视法律条款
• • 第二十九条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 件。 •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 绝录用。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 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 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第三十一条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 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

中国就业歧视现象

中国就业歧视现象
履历歧视
身高歧视
健康歧视
相貌歧视
地域歧视
工作经验歧视
其它歧视
当前中国就业歧视现象
户籍歧视
性别歧视
河南人的形 象近年来被 大肆破坏, 学历歧视 许多用人单 位明确规定 不招收河南 身份歧视 人;还有的 用人单位拒 招东北人。 履历歧视
年龄歧视
身高歧视
健康歧视
相貌歧视
地域歧视
工作经验歧视
其它歧视
宪法 相 关 法 律 劳动法
法院判决:比德创展公司确因乙肝歧视而拒绝录用 高先生,依法判决其向高先生书面赔礼道歉,并赔 偿经济损失17572.75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健康歧视
身份歧视
相貌歧视
履历歧视
地域歧视
工作经验歧视
其它歧视
当前中国就业歧视现象
户籍歧视
性别歧视
年龄歧视
①歧视农村户口。农村劳动者在城市中就业广受不平等待 遇。农民往往被冠以“乡巴佬”称谓,被“城市户口”拒之门 身高歧视 ②歧视外来人口。本城市的企业招工往往限定“本市户口优 先”,或者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本地户口。 健康歧视
学历歧视
身份歧视
有的用人单位不 组织考查应聘者 实际水平如何, 而是过分注重求 职者的履历,比 如明确提出有学 生干部经历的优 先录用等。
身高歧视
健康歧视
相貌歧视
履历歧视
地域歧视
工作经验歧视
其它歧视
当前中国就业歧视现象
户籍歧视
性别歧视
年龄歧视
身高歧视
学历歧视
身份歧视
有的用人单 位拒绝招收 应届毕业生, 要求应聘者 必须有工作 经验。
户籍歧视
性别歧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就业歧视是指在招聘、录用、晋升、培训、待遇等方面对特定群体进行不公平的歧视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原则,侵犯了个人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

为了确保公平就业和消除就业歧视,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认定标准。

下面是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参考内容:1.直接歧视的认定:直接歧视是指在招聘、录用、晋升、培训、待遇等方面,对特定群体有明确而直接的不公平对待的行为。

这种歧视行为主要体现在对特定群体的排斥、拒绝或者明确的不利待遇上,例如明确要求某种特定身份或特征作为招聘的前提条件,明确表示拒绝招聘某种特定群体等。

2.间接歧视的认定:间接歧视是指在招聘、录用、晋升、培训、待遇等方面,对特定群体进行看似中立的规定或政策,而实际上对特定群体造成不公平对待的行为。

这种歧视行为可能不是有意为之,但结果上却对特定群体造成了不利待遇。

例如某企业制定了身高要求,虽然看似中立,但实际上对女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因为女性的平均身高较男性更低。

3.合理正当的区别对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特定群体进行合理正当的区别对待是允许的。

例如,要求特定岗位的应聘者具有特定的技能或背景,要求语言能力对外贸岗位的招聘要求等。

这种区别对待必须符合岗位要求的合理性,并且没有歧视的倾向。

4.证据要求:要认定就业歧视存在,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

证据可以是直接的,例如相关录音、视频等;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对比其他人的待遇、晋升等情况。

证据要足够详实、可信、客观,并与歧视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5.受歧视群体:在认定就业歧视时,需要明确受歧视的群体。

这些群体可以是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性取向、残疾状况、民族、宗教、政治观点等。

也可以是特定的职业或群体,例如农民工、退伍军人等。

6.相关法律法规:在认定就业歧视时,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

可以通过对比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存在的歧视行为,来判断是否存在就业歧视。

需要注意的是,就业歧视的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情况、证据以及法律法规等因素,进行准确的判断。

关于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分析

关于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分析

关于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分析就业歧视是指雇主或招聘机构在招聘、录用和提升等人力资源决策过程中,因为某些特定的个人属性而对求职者或员工进行不公平的对待或区别对待的行为。

这些个人属性可能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残疾、婚姻状况、怀孕状况等。

就业歧视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就业歧视现象,各国不同的法律体系都对其进行了法律规范,并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来禁止和打击就业歧视。

在中国,就业歧视现象主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和提升等过程中,不得以性别、种族、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年龄、残疾等为由歧视求职者或员工。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护妇女、劳动者、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免受就业歧视。

对于性别歧视,中国目前形成了一系列保护女性权益的法律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该法明确规定雇主不得因妇女怀孕、妇女生育、妇女乳母、妇女离婚或再婚等原因歧视女性。

对于存在性别歧视行为的雇主,被歧视方可以通过提起诉讼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年龄歧视也是就业歧视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中国,年龄歧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一方面是退休年龄的限制。

《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年龄为由拒绝录用或降低待遇。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则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尊重劳动者的人身权益,不能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年龄歧视情况的处理,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

种族歧视在中国相对较少,但仍然存在一些孤立的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种族歧视法》规定,禁止任何人以种族为基础歧视人,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制定或者实施种族歧视的组织措施。

受到种族歧视的个人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在中国,尽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和政策,但就业歧视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和社会监督。

论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论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论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作者:章道润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05期摘要:社会中的各种针对学历歧视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对就业招聘中学历歧视现象进行法律规制是有重要的意义。

就业招聘中存在缺乏专门的就业公平保障法,举证责任分配机制不合理,缺乏专门的负责监管就业歧视的机构,社会对就业歧视责任的认知不足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就业公平保障法,采用责任转移的举证责任机制,设立专门的就业监督机构,提高社会对就业招聘中学历歧视责任的认识,并对企业就业招聘中的反就业歧视责任进行监督,有助于减弱以至于就业招聘中的学历歧视,促进就业市场更加公平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学历学历歧视,就是指用人单位招聘的过程中,对求职者的学历层次、学习形式与学校层次等方面进行审查,进而区别对待,从而损害应聘者的就业机会机遇。

学历歧视是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一种表现。

当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时,就形成“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较低的投入来换取较高的价值,这种投资收益上的高回收率,引发用人学历歧视。

一、就业招聘中学历歧视的危害(一)学历歧视直接损害就业平等权我们追求的是相对于全体公民的公正和理性,对于劳动者,都应该享有在就业招聘中同等条件下的相对应的平等的权利,理所当然的反对任何的不公平的对待,换句话说反对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在就业上面的歧视。

对于企业的不同的岗位,必然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对于每个个体相对的公平,如果只是因为公民的个体本科是普通大学,那么就没有拥有复试机会,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种招聘条件是不合理的。

学历歧视现象阻碍了教育使社会更加公平的目标的实现。

现在社会中,很多人因为学历的关系,甚至没有面试的机会。

许多普通大学的人才根本没有与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同台竞争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与我们教育追求的消除差异、追求平等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二)学历歧视损害法治社会秩序学历歧视行为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依法治国下的法治社会秩序的建立。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就业歧视是指在招聘、录用、聘用、晋升、培训以及解雇等用人过程中,对特定群体的成员因其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婚姻状况、残疾,或其他与工作能力无关的因素进行歧视性对待或限制其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就业歧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 对待是否不公平:判断是否存在就业歧视首先要看待遇是否不公平。

如果一个人因为其性别、年龄、民族等特定因素而被限制在薪资、福利、晋升等方面的平等权益,那么就可以认定其为就业歧视。

2. 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公正和主观偏见:判断就业歧视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公正和主观偏见。

如果制定用人标准或进行招聘时,存在恶意排斥或歧视特定群体的行为,且没有合理的理由,那么可以认定为就业歧视。

3. 是否存在不当差别对待:判断就业歧视的另一个标准是是否存在不当差别对待。

如果一个人因其性别、种族等因素而被限制某些岗位或者受到不公正待遇,而这些限制或待遇与工作能力无关,那么就可以认定其为就业歧视。

4. 是否存在合理的正当理由:判断就业歧视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合理的正当理由。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或者其他合法的企业需要,可能会对一些特定群体进行限制。

如果限制或偏见是出于正当理由,例如对于某些特定职业的健康要求,那么不能认定为就业歧视。

5. 是否存在充分的证据:判断就业歧视最后需要考虑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受到就业歧视,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例如邮件、录音、文件等。

没有充分的证据时很难认定是否存在就业歧视。

总之,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是通过判断待遇是否不公平、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公正和主观偏见、是否存在不当差别对待、是否存在合理的正当理由以及是否存在充分的证据来评判。

只有在满足这些标准的情况下,才能认定特定行为为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
当下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 歧视现象,不仅加剧了就业困难,而且影响社 会公平,威胁社会和谐,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就业歧视的定义
•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 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 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 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 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 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 行为。
三,对策措施
• 《就业促进法》草案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 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以民族、种 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歧 视劳动者。” 确立劳动者就业平等的原则。 • 规定发生“就业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的法律责 任,如规定处罚的种类、对受歧视者的赔偿标准 等。 • 完善就业歧视的救济程序,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 定机构
(5) 健康歧视 残疾人就业受到各种歧视自 不必说,还有一些病毒携带人群也受到歧 视。如“乙肝歧视”问题,已经引起全国 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强烈反应。其实, 没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可以就业 的。根据《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规 定,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 接入口的食品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历史 最长、最突出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在招 聘广告中都公开注明要求应聘者“须为男 性”,或“男性优先”。在条件相当甚至 更优秀的情况下,女性经常仅仅因为性别 问题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2)年龄歧视 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将35 岁作为一个界限,“35岁以下”屡见不鲜 地出现在大量招聘广告的限制性条件中。 求职者年龄在40岁、50岁上下的更是就业 困难,形成了中国特有的“4050”现象。
(3)学历歧视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 象十分突出,许多用人单位不顾客观需 求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另一个极端的现 象却又是,有些用人单位不招高学历的, 相反倒要求应聘者必须“本科以下”、 “大专以下”等等。

就业歧视问题解析

就业歧视问题解析

就业歧视问题解析近年来,不少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就业歧视的问题,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就业歧视指的是在招聘、录用和职场晋升中,因为个体的某种属性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本文将对就业歧视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就业歧视的种类1.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最为常见的就业歧视现象之一。

在某些行业或职位中,女性面临着晋升机会少、薪资待遇低等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平等就业的原则,也使得女性在职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困难。

2. 年龄歧视年龄歧视是指对年长或年轻人在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对待。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给予首选年轻人的倾向,或者对年长人员进行歧视待遇,限制他们的晋升机会。

这种歧视现象既损害了个体的权益,也浪费了社会的人力资源。

3. 地域歧视地域歧视是指对特定地域的人员给予不公平待遇。

在一些发达地区,对于来自农村或欠发达地区的求职者存在着偏见和歧视。

地域歧视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就业机会,也加剧了城乡差距。

4. 学历歧视学历歧视是指对没有高学历的求职者给予不公平待遇。

一些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而对其他具备技能和经验的人员不给予公平机会。

这种现象阻碍了社会人才的合理流动,也限制了人员的个人发展。

二、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1. 观念落后就业歧视问题的存在与一些观念落后、思想保守有关。

一些用人单位对于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给予歧视的想法仍然存在,这种片面的观念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不公平。

2. 盈利驱动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对个体能力与背景的匹配,但也存在着过分追求利益的倾向。

他们更加注重利润和效益,而忽略了个体的权益和福利。

3. 体制性因素部分就业歧视问题也与体制性因素有关。

一些行业或职位对性别、年龄、学历等有明确规定,并且由体制决定了招聘和录用的方式。

这种体制性的歧视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三、解决就业歧视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出台更加完善的就业歧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个行业和职位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不得以性别、年龄等因素歧视求职者。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一、定义
就业歧视是指雇主因某些与雇佣关系无关的因素,对求职者或雇员的就业行为设置不公平的或不合理的限制,从而使得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二、认定标准
(一)歧视性行为
1、雇主拒绝给予面试、录用、雇佣、升职、薪酬待遇或其他职场权利等;
2、雇主以某种方式对不同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残疾、年龄、身份、民族等不同群体实施不公平的工作安排或政策;
3、雇主以某种方式阻止求职者或雇员发展自身的能力,拒绝提供合理的就业机会;
4、雇主以某种方式排斥求职者或雇员,如贬低他们的职位和职权,拒绝给予公平的薪酬待遇,拒绝提拔或提供晋升机会;
5、雇主对雇员实施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如降低薪酬水平、拒绝晋升、强迫加班、限制进修等。

(二)歧视性语言
1、雇主在面试或其他场合使用某些大众所不接受的语言或表述,如种族歧视性表述;
2、雇主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表述来表达对雇员或求职者的态度,
如性别歧视性表述;
3、雇主在面试或其他场合违反法律规定,要求求职者或雇员提供有关他们国籍、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的信息。

三、总结
就业歧视是指雇主因某些与雇佣关系无关的因素,对求职者或雇员的就业行为设置不公平的或不合理的限制,从而使得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具体地说,就业歧视可以表现为歧视性行为和歧视性语言。

雇主要求求职者提供有关国籍、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的信息,也是一种歧视性行为。

因此,歧视性行为和歧视性语言都是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企业招聘中常见的五大歧视

企业招聘中常见的五大歧视

企业招聘中常见的五大歧视除了一些特殊行业外,如果用人单位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要素作为招聘条件,如企业招聘员工时,把相貌、性别、年龄甚至户口、民族作为必要条件,从而使就业者不能平等就业,就是就业歧视。

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歧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年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把求职者的岁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许多城市大龄下岗职工深受其害。

48岁的张先生是太原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听说南方许多企业缺乏技工。

具有熟练电焊技术的张先生想通过中介公司去南方打工,可是许多企业的招聘条件很明确:只招35岁以下的。

张先生遗撼地说,我一看人家的招聘条件,再一看去应聘登记的都是清一色的年青后生,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了,扭头就走。

现在只好找了一份家政清洁工作。

二、性别歧视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明确声明“不招女生”。

其借口是,女的要生孩子,要耽误工作,生了孩子后就会不专心工作。

还有的用人单位竟然说,女的话多,喜欢说三道四,容易影响工作关系等等。

有的用人单位更干脆:“女的免谈”。

三、学历歧视一些公司招聘员工为了“跟风”,一看别的单位只招收本科生,好,他们招本科,咱们就招研究生,还美曰其名为“追求轰动效应”,根本不考虑“杀鸡是否用得着牛刀”。

四、相貌、身高歧视以貌取人,古已有之。

一些公司招聘员工好似选美,完全不看是否有真才实学。

山西大学文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小李因身高原因应聘屡试不中,小李说,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教给我们“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到了社会上怎么就成了一句空话?五、是户籍歧视这种现象在大城市尤其突出,外地人在用人单位眼中好似“异类”,一纸户口薄好似一道“隔离墙”,不知多少有才能的人因此没能进入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行业。

如今的就业歧视早已不在限于这几种,现在的就业歧视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星座、属相、血型等等。

关于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分析

关于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分析

关于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分析就业歧视是指在用人过程中,用人单位以人种、民族、性别、宗教、年龄、性取向、职业残疾等不合理因素对求职者进行区别对待,从而造成一些人进入其理想职业的机会受到限制的现象。

就业歧视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种侵犯人权的行为。

尽管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歧视求职者,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就业歧视行为。

本文将针对就业歧视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避免和应对就业歧视的问题。

就业歧视的类型就业歧视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就业歧视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对女性的歧视。

就业歧视对女性造成的影响包括拒绝录用、限制职业晋升或给予较低的薪酬等。

年龄歧视年龄歧视是指企业对年龄做出限制,例如要求招聘者年龄在特定范围内,这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财务收入和个人发展等。

实际上,这种歧视实际上是一种歧视有经验、有素质的老员工。

残疾人歧视残疾人歧视主要表现为招聘者要求求职者无残疾才能推荐。

这种情况下,招聘者对残疾人的歧视可能会导致残疾人失去就业机会。

文化程度歧视文化程度歧视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限制求职者的文化程度,例如要求求职者拥有特定的学位或特定的教育背景。

这种歧视实际上是一种对教育资源贫困地区的歧视。

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障职工的就业权益,我国通过立法的方式严格禁止用人单位在职业招聘和录用过程中对求职者进行歧视。

下面的内容是相关的法律条文:宪法•第二条:中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不容的。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三十五条: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机关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判决,不受逮捕。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机关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判决,不受搜查或者其他侵犯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各种就业歧视问题。

就业歧视既可能来自用人单位、也可能来自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的刻板印象,这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大学生就业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就业歧视问题的具体表现1. 学历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学历要求过高,仅看重985高校毕业生,对普通本科生持有偏见。

2. 工作经验歧视: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要求有相应工作经验,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构成了很大的障碍。

3. 年龄歧视:一些单位偏向招聘年龄较低的员工,对年长大学生的录用机会较低。

4. 性别歧视:一些职业岗位对于女性的录用机会较少,男女平等就业仍然面临困难。

5. 地域歧视:一些企业更偏向招聘本地人员,对外地大学生的吸纳比例偏低。

三、就业歧视问题引发的影响1. 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就业困难,必须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

2. 就业机会不公平:大学生由于面临歧视的问题,同等条件下往往很难和其他受到偏爱的应聘者竞争。

3. 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就业歧视会给大学生的自信心带来打击,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

4. 就业资源浪费:因为歧视的存在,有些优秀的大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四、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1. 教育引导:加强对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教育引导,提高就业歧视的认知,改变刻板印象。

2. 完善法律保护: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就业歧视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3. 提升自身素质: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实习,增加自身经验,提高竞争力。

4. 加强校企合作:大学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提前为学生开辟就业渠道。

5. 鼓励创业创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平台,减少对就业市场的依赖。

劳动者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劳动者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学历歧视案例分析
总结词:学历歧视是指企业在招聘、晋升、工资福利等 方面对不同学历求职者或员工进行不公平对待。
1. 招聘过程中的学历歧视: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 学历较低的求职者进行不公平对待,如设置更高的门槛 或更严格的筛选标准。
3. 晋升机会方面的学历歧视:一些企业在晋升时,对学 历较低的员工进行不公平对待,如给予更少的晋升机会 或更低的职位等级。
总结词:残疾歧视是指企业在招 聘、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对残 疾求职者或员工进行不公平对待 。
1. 招聘过程中的残疾歧视:一些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残疾求职 者进行不公平对待,如设置更高 的门槛或更严格的筛选标准。
3. 晋升机会方面的残疾歧视:一 些企业在晋升时,对残疾员工进 行不公平对待,如给予更少的晋 升机会或更低的职位等级。
4. 职业发展方面的性别歧视:某些企业对于某些性别员 工的职业发展进行限制,如限制其从事特定职位或晋升到 特定级别。
年龄歧视案例分析
总结词:年龄歧视是指企业在招聘、晋升、工资福利等 方面对不同年龄求职者或员工进行不公平对待。
1. 招聘过程中的年龄歧视: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 年龄较大的求职者进行不公平对待,如设置更高的门槛 或更严格的筛选标准。
地方相关法规与政策
北京市《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规定》
该规定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保障劳动者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老年人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权益保障,禁止对老年人的就业歧视。
04
就业歧视的案例分析
性别歧视案例分析
总结词:性别歧视是指企业在招聘、晋升、工资福利等方 面对不同性别求职者或员工进行不公平对待。

劳动者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劳动者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劳动者就业歧视违背了平等原则,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损害了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
直接歧视
指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晋升等环节中,直接以种族、 肤色、宗教、性别等因素为标准,排斥或限制某些劳动者 。
间接歧视
指用人单位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对某些劳动者的排斥或限制 ,但其实施的招聘标准、工作安排等行为,实质上剥夺了 某些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机会。

学历歧视的认定标准
• 总结词:学历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晋升、薪酬等方面对不同学历劳动者 采取不公平对待的行为。
• 详细描述:学历歧视通常表现为用人单位对学历较低的劳动 者存在偏见和歧视,例如在招聘过程中限制学历较低的应聘 者,或在薪酬和晋升方面对学历较低的劳动者进行不公平对 待。
• 总结词:学历歧视的认定标准通常基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不 公平对待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原则 。
• 详细描述:在认定性别歧视时,需要考虑用人单位的招聘、 晋升、薪酬等方面的政策和行为是否对不同性别劳动者产生 了不公平的影响,同时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判断是 否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原则。
年龄歧视的认定标准
• 总结词:年龄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晋升、薪酬等方面对不同年龄劳动者采取不公平对待的行为。
学历歧视案例
总结词
学历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晋升等方面对不同学历求职 者或员工采取不公平对待的行为。
详细描述
某公司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而忽略应 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这属于学历歧视。此外,对于 持有非名牌大学学历的应聘者,用人单位往往也会给予较低 的评价和待遇,这也属于学历歧视。
劳动者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8

大学生专业就业中的就业歧视问题探讨

大学生专业就业中的就业歧视问题探讨

大学生专业就业中的就业歧视问题探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但是大学毕业生在专业就业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各种就业歧视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专业就业中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就业歧视的定义及表现形式就业歧视是指针对某个人或群体的就业环节中,基于个人的个别特征而产生的不公平待遇或不平等机会。

大学生专业就业中的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历歧视:一些用人单位过于注重应聘者的毕业学校,而将其学历作为录用的决定性因素。

这种学历歧视忽视了个人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2. 专业歧视:某些专业被认为就业前景较好,而其他专业则被冠以“就业难”标签,导致从事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竞争。

3. 性别歧视:一些行业或岗位对于性别有着明显的偏好,限制了某些性别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机会。

4. 年龄歧视:部分用人单位更偏向招聘年龄较小的毕业生,对于年长的大学生则持怀疑态度。

二、就业歧视问题的影响就业歧视问题给大学生专业就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机会受限:由于就业歧视存在,一些毕业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难以获得适合自己专业的就业机会。

2. 就业质量下降:大学生专业与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与专业相关度低的工作可能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

3. 社会压力增大: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带来的压力增大,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解决大学生专业就业中的就业歧视问题面对大学生专业就业中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以下为几个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就业歧视行为的监管,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2. 加强教育引导:高校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规划等方式,引导学生重视专业选择,增强就业竞争力。

3. 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应通过公开招聘、公平竞争的方式来录用人才,不以学历、专业、性别和年龄等因素为歧视的依据。

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

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

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歧视问题在各个领域中逐渐浮出水面。

而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便是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

招聘是企业或组织引进人才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歧视现象时有发生,给求职者带来不可忽视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歧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在招聘过程中,歧视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性别歧视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情况。

由于一些企业或者单位对特定岗位有性别要求,可能会排斥某些性别的求职者。

其次,年龄歧视也较为常见。

一些企业在招聘中往往倾向于招聘年轻人,对于年长者则持有偏见。

再者,身份歧视也是一大问题。

一些企业可能对来自农村、外地或者少数民族的求职者存在偏见,拒绝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

此外,宗教信仰、性取向、残疾等个人因素都可能成为招聘过程中的歧视对象。

二、歧视问题的影响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对个人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对于个人而言,歧视会给求职者造成巨大困扰,并降低他们的自信心。

如果招聘过程中存在歧视,那么优秀的候选人可能因为个人特征而被忽视,而不被雇佣机会。

这将进一步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流失。

其次,歧视问题的存在也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

如果某一类人群一直被拒之门外,他们将很难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因此,解决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解决招聘歧视问题的对策为了保障招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解决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该制定针对招聘歧视的相关法律,并加大对实施歧视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形成对招聘歧视的高压态势。

此外,企业也应该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招聘准则,并进行内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对求职者的公正评估。

同时,媒体可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通过曝光发现的歧视案例,呼吁社会关注和声讨。

最后,公众也应当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歧视行为,共同维护招聘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就业歧视的判定原则包括什么

就业歧视的判定原则包括什么

就业歧视的判定原则包括什么在很多时候⽤⼈单位招聘是有条件的,⽐如仅限男性或者仅限⼥性,还有的就是年龄多少岁以上等条件,那么怎样是不是歧视呢,就业歧视的判定原则包括,店铺⼩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就业歧视的判定原则包括什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就业歧视的判定原则包括什么从歧视对象上来看,中国劳动者在就业的过程中碰到的主要歧视表现在以下⼏个⽅⾯:1、户籍制度与城乡就业歧视。

2、性别歧视。

在就业男⼥平等、保障妇⼥权益⽅⾯,中国出台了⼀系列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妇⼥权益保障法》、《⼥职⼯劳动保护规定》。

《劳动法》第⼗三条特别强调了妇⼥享有和男⼦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职⼯时,除国家规定不适合妇⼥的⼯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妇⼥或提⾼对妇⼥的录⽤标准。

然⽽在现实中,即使有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就业双⽅的法律关系,但是就业领域内仍存在⽐较严重的性别歧视。

许多⽤⼈单位为了回避劳动法所规定的不得解雇怀孕以及哺乳期妇⼥的规定,不愿意雇佣⼥性,或者在雇佣时对男⼥求职者采取不平等的标准。

在就业市场上,明确限制性别的招聘⼴告⽐⽐皆是。

许多单位虽然表⾯没有对性别作出限制,但是⼀进⼊⾯试程序就“男性优先”。

还有某些私营企业在⼥职⼯孕期采取“变岗变薪”的⽅法来侵害⼥职⼯的合法权益。

当然,从性别歧视问题来看,突出的是⼥性在就业市场上遭遇的性别歧视,也有些⽤⼈单位也根据⾃⼰的意愿只招收⼥性或者⼥性优先,这也构成对男性劳动者的歧视对待。

3、年龄歧视。

在⼀些招聘⼴告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年龄的限制性条件,⽐如招收⽂秘⼈员,⼀般要求⼥性,年龄在22岁~28岁。

同时,由于中国⼈⼝众多,就业结构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有的⽤⼈单位在招聘时规定了⼏近苛刻的年龄界限,将⼀⼤批年龄较⼤的求职者排斥在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时,将⽤⼈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

有的单位采⽤强迫的⽅法使达到⼀定年龄的受雇者⾃动离职或者退休,或者当受雇者达到⼀定年龄,其升迁就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限定应聘者学历属于就业歧视吗
你尝试过就业歧视吗?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和建议书》中给“歧视”下了一个较规范的定义:任何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所作的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从而构成歧视。

下面由为你详细介绍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知识。

单位限定应聘者学历不属于就业歧视【案情】
某公司欲招用一名会计,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李某前往应聘,公司审核后发现,李某虽从事会计工作已有5年,但她是大专学历,遂以此为由拒绝聘用。

李某认为,该公司招用职工限定应聘者的学历,是一种就业歧视行为。

而公司认为,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限定学历是单位自主用人权利的体现,不算就业歧视。

【评析】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民族、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
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其中并未提到学历,因此,用人单位限定应聘者学历的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相关阅读:
就业歧视的类型
一种分类
也有的学者将就业中的歧视仅看作是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且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提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这里所指的非个人经济特征,主要指种族、性别、肤色、年龄、家庭背景、民族传统、宗教、身体素质和原有国籍等。

这种观点可以将就业歧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工资收入歧视。

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

(2)就业歧视。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但是由于这部分劳动力个人的非经济特征而遭到雇主的拒绝,因而承受着不适当的失业比重。

(3)职业歧视。

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某些劳动力即使完全有能力胜任,却因非经济的个人特征而导致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某些职业,或者被排挤到同一职业中的过低层次的位置上。

另一种分类
以上三种歧视也通常被称之为后劳动力市场歧视,或者称当前市
场歧视和直接市场歧视。

因为这几种歧视是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遇到的歧视。

由于歧视具有排斥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也正因为它的广泛性,所以,就一般情况而言,歧视表现出来的排斥性是通过正式制度的方式和非正式制度的方式来广泛实现的。

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就业歧视现象如此泛化的既有市场经济国家共有的问题;;;“市场性歧视”,又存在由于体制转轨、制度不衔接而引起的“制度歧视”。

而在歧视的主体上,既包括市场主体,如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也包括政府部门。

劳动用人单位以及人事用人单位都可能成为歧视的主体。

对形形色色的歧视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区分和归类,这种归类的意义在于可以根据其特点,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反就业歧视策略。

尝试着从引起歧视的原因上将现阶段中国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歧视大体归纳为两种类型,以此作为解决当前中国就业歧视泛化现象的两个不同的努力方向:
(1)市场性歧视。

市场性歧视是指以某种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习惯的方式对某些人群进行排斥和限制,而这些限制和排斥行为为法律法规所禁止的。

因此,这种歧视也称为显性歧视。

如公开歧视妇女、少数民族和持不同宗教信仰的劳动者,做出这些歧视行为的主体存在的违法举动主要是由于市场自我调节失灵造成,受歧视者权益可以通过行政执法和司法途径得到救济,消除这些歧视应当从加强政府管制以及司法力度上入手。

(2)制度性歧视。

制度性歧视主要是由于制度不衔接,体制摩擦而引起的,这种就业歧视现象常常在转轨经济中出现。

它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制度性歧视,意指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层面上以法律、法规、条例、政策的形式将含有歧视性的内容予以制度化,这种歧视性的制度本身带有不合理性或非正当性,但是由于带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形式,歧视性的制度在实践中被赋予强制执行力,故这种由于法律体系不统一造成的歧视类型又称为隐性歧视。

如传统的政策性壁垒以及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下的户籍型歧视、制度制定不科学导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歧视等。

另外一种是消极的制度性歧视,亦即制度对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性做法缺乏可供调整的法律依据,市场经济中规制歧视的法规存在缺位的情况,这是由于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所造成的。

因此,加强立法建设,改善平等就业的法律环境并且在今后的法治进城中逐步建立违宪审查机制是消除此类歧视的途径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