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1 产学研协同创新概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和要素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界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协同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后助力其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

2011 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 这是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不矛盾,而是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

通过高校与其他相关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影响力学术组织的交流、结盟或联合,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科技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实现跨一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科研组织之间的壁垒,反映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

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化、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世界上各个科技强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起步并缓慢推进,经历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结合阶段后,发展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之相对应,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要求,鼓励产学研各方特别是高等学校探索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模式。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产学研技术联盟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定义、发展背景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

随后,文章分析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内涵,包括合作创新的动力、模式、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总结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以期为推动产学研技术联盟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合作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创新理论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产学研技术联盟作为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产学研各方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创新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提供了动力源泉和目标导向。

产业组织理论从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产学研技术联盟能够通过合作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提供了组织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分析框架。

合作经济学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的内在机制。

合作经济学认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创新效率和成功率。

合作经济学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提供了合作动力、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的理论依据。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涉及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合作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三、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现状分析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作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SWOT视角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创新联盟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SWOT视角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创新联盟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第 l 卷第 3 3 期
善:高校实施产学研创新联盟战略已经成为一种趋 势;产学研合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很 多 企 业 有 与 地 方 高 校 组 建产 学研 创 新 联 盟 的 强 烈 愿望;产学研创新联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创新联
盟战略 的 S T分析 WO
S T分析 方法 是 战略 管理 中 的常用 工具 ,由 wO
研资金投入不足和科研评价机制落后等影响实施
产学研 创 新联 盟 战略 的深层 次 问题 ;科 研与 市场 脱 节 ,原创 性科研 成 果和 合作 科研项 目较 少 ,成果 转
盟 的重视 程 度不 够 ;普遍 缺 乏市场 经 营和 管理 的能
力和 经验 。
和威胁 ( het。采用“WO T ra) S T分析法” 对地方高校
实 施 产 学研 创 新 联 盟 战 略 的 内部 条 件 和 外 部 环 境
( 地 方 高校 实施产 学研 创 新联盟 战 略的机 遇 三)
产 学 研 创 新 联 盟 战 略 已经 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 层 面 ,政 府非 常重 视和 支持 地方 高校 产学研 创 新联 盟
的组建工作;产学研 创新联盟的环境正在逐步改
收稿 日期 :2 1— 50 0 10 — 5 基金项 目:辽宁省教育厅 2 1 0 0年一般项 目 ( O 0 4 ) w2 10 5 作者简介 :百里清) 17 一,男,辽宁沈阳人,助理研究员 ,硕士 。  ̄(9 8)
要包 括 :
盟 ( 包括政府指令型和政府推动型)与市场配置下 的产 学研 创新 联盟 ;按照 联盟 主体 可 区分 为政府 主
导型 、企 业主 导型 、高校 主 导型 、科研 机构 主 导型

“产―学―研―金―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探索

“产―学―研―金―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探索

“产―学―研―金―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探索马艳摘要:科技创新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基于我国环保科技创新存在的难点问题,总结了我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经验,从构建主体及角色定位、运行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以“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模式构建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创新联盟;生态环保;成果转化我国的环保产业近年来在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创新水平还不高。

据统计,目前我国环保企业中,年产值2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占70%以上,且90%环保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企业研发经费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环境领域技术水平平均比发达国家落后5~10年[1]。

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要求,环保产业亟需提升创新能力。

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多发生于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创新成果多归属于高校院所,但目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偏低。

据统计,我国每年能产出3万项以上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但成果能实现转化的仅有20%左右;同时,我国每年产出7万项以上专利技术,但能实施的仅占10%。

环保产业需要推进产学研结合,打通将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至环保企业和市场的通道。

1.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的现状和经验近年来,科技部大力推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于十二五期间试点建设了9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生态环境部于2014年发布了《水专项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批准了水处理膜材料及装备等8个水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这些联盟在促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生态环境部有机化工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联盟围绕有机化工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产业链,集聚成员单位29家,包括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及江苏淮河化工集团、南京中电环保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覆盖江苏、河南、广东等7个省市。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重要 。

( ) 业运 行 机 制 的 问题 。 先 是 企 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教育质量 , 二 企 首 培养 出高素

我 国产 学 研 合 作 运 行 机 制 现 状
业 追 求 技 术 进 步 的意 识 和 风 险 意 识 不 强 。 质 的人才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科研能力 、

些 企 业 不 愿承 担采 用 新 技 术 、 开发 新 产 生 产 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 索 出 新 的办 学 模 探 教 育 成 功 与 否 的 关键 所 在 。 世界 各 国都 在 品 的风 险 , 乏 依 靠 科 学技 术 和 培 养 人 才 式 , 为产业界 、 缺 并 科技界 的生产发 展与科 努力建立 适合于本 国产学研 合作 发展的 来 扩 大 再 生 产 的积 极 性 。 高 校 的 科研 成 学研究服务提供人才与智 力支持, 对 进而促 良好 机 制 , 国经 过 多 年 的理 论 研 究 与 实 果 只 是 喜 欢 短 、 、 的项 目, 不 愿 意 接 进 高等 学 校 的 发 展 与 提 高 。 因 此 , 了稳 我 平 快 而 为 践 , 步 建 立 了 自 己的 运 行 机 制 。 初 受 技 术 水 平 高 ,转 化 周 期 较 长 的成 果 : 其 定 和 发 展 高 校 的 科 技 开 发 、 成 果 推 广 队
《 经与技 2 年月上 第1 ) 合 济科》0 6号( 4期 作 1 1 总 8

面向市场 。例如, 高校可成立专 门的领 体的最佳结合点 ; 同时, 过对高校三 通 导和工作机构, 定期讨论和协调与合作 项 基 本 职 能 发 挥 作 用 和 产 学研 各 主 体
有关 的 问题 。

般来说, 企业的合作愿望 和要求更强 制 监 督 工作 。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也逐步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

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关的实现路径和可行性。

一、产学研协同的切入点:(1)产学研衔接创新模式该模式针对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将三者衔接起来,通过中介机构或团队将各自资源优势集中起来,并通过研究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结合实现技术创新的目的。

(2)产学研联合研究模式该模式强调产学研之间的联合研究,设立联合研究机构,并由企业与高校研究团队联合开展研究,研究成果最后归企业所有。

(3)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该模式强调产学研之间的深度合作,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发产品或项目。

高校主要职能是提供技术支持,而企业则主要承担产品推广和商业运营等任务。

本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在商业实践中落地,可在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缩短研发周期和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4)产学研知识转移模式该模式强调将高校已有的知识或技术推向市场,加速技术应用和推广。

高校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机制,将自身的技术进行转化,和企业合作,实现技术的量产和应用。

二、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1)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政策的指导、鼓励、支持和激励,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的支持力度。

应该建立相关的资助政策,从资金和机构上支持政策落地。

(2)创新交流机制的落实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交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切实解决协作中的沟通问题,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共性培养,重视经验共享、资源共建。

(3)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政府应该加强对产学研联盟运作的监管和支持,并充分发挥行业性联盟的资源与组织优势,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该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企业和高校可以在该平台上自由切换、互动,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技术产业化。

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

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

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近年来,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是一种新兴的合作模式,通过联合起来进行产学研合作,各方可以共同推进创新和科技进步,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创新,既是产业创新,也是科技创新。

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内发挥作用,例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开发、技术转移和商业化。

它有助于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在于:1. 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可以有效地共享知识和技术,支持创新和技术转移。

2. 人才培养: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未来创新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 创新支持:该合作模式可以促进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并将其转化为商业应用,从而支持科技创新和商业发展。

4. 实现共赢: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各方共同成长,实现共赢。

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优秀的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未来的领导力;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机会和经济支持,同时也可以从研究成果中获益;政府部门可以支持和协调各方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进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例如,某企业与某高校合作研发新型纤维材料,开展了许多实验和测试,最终成功地研发出了一款耐用、耐高温的新型纤维材料,被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例如,某高校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医疗设备,然后将其推向市场,并与多家企业合作,最终实现了知识产权、财富增值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兼顾。

地方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构建“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地方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构建“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作为 牵动 主体 , 过发挥 总体 规划 、 通 宣传 造势 、 策 政 引导 等方 面 的作用 , 推 动产 学 研 合 作 教育 ; 来 为地
17 4
模式 ; 是充分利用高校内外部 的教育资源来培养学
方 经济社 会发 展 培养 高 素 质适 应性 强 的应 用 型人
制上 , 还沿用 传统 的做法 , 重于对 教师 的教学 、 侧 学 术 成果 等方 面 的考核 , 教师 从事 产学研合 作 缺乏 对 必要 的支持 , 使 教 师缺 乏积 极 性 。另一 方 面 , 致 地 方高校 还存 在科 技 成 果 少 、 技 成 果 转 化 难 的 状 科 况, 科研 能力 特别 是应用 科研 能力 不强也影 响了产 学研合 作教 育 的开展 ; 施产 学研合 作教 育需要 投 实 入 , 大多数 地方 高校在 这方 面投入 不够 。 但 五是 业 界对 开 展产 学研 合 作 教育 的认识 有 待 提高 , 业 、 行 企业 的动力 不足 , 积极性 不高 。业 界是
活动 , 主要 目的是为 了成 果转 化 , 品 、 产 技术开 发 与 应用 , 缺乏 人才 培养 的内容 。二者 的根本 区别 就在
于根本 目的不 同 , 是 否把 重 心 放 在 人才 培 养 上 。 即
从 逻辑 关 系上看 , 学研合 作 教育包 含在 产学 研合 产
作 框架 内 , 推进 以人 才培 养 为重 心 的合 作 教 育 , 可
中图 分 类 号 : 6 0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5 0 6 (0 2 0 — 17 0 收 稿 日期 :0 2 0 — 9 G4 A 29 — 0 3 2 1 )5 0 4 — 3 2 1 — 5 0
地 方高 校担 负 着 为 区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培 养 高 素 质应用 型人 才 的重 要功 能 , 施产 学研 合作 教 育 实 是 培养应 用 型人 才 , 高 教 育质 量 的重 要 途 径 _ 。 提 1 J 这 一点 , 已经 在地 方 高 校 中成 为 共识 , 多地 方 高 很 校在 实施 产学 研合 作教 育 方 面 进 行 了积极 探 索 和 有益 的尝 试 , 创造 了一 些 有 效 的合 作 教 育 模 式 , 取 得 了一些 成 绩 , 累 了 一些 经 验 。但 从 总 体 上 看 , 积 目前 产学 研合 作教 育开 展 的水平 不高 , 没有 建立 还 起 适应 地 方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深层 次 、 全方位 的教育 模 式 。这 些 问题 的产生 , 一般 都归 咎 于政府 支 持引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及运行研究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及运行研究

三、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 实践应用
1、实践应用概述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例如,在 医药领域,医药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日益紧密,共同开展新药研发和 技术创新,加速了医药产业的发展。此外,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学研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谢谢观看
一、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 模式
1、模式概述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合作体,通过资源 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其核心在于将学术研究的优势与企 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技术创新的快速突破和推广。
2、模式特点
(1)协同创新:联盟成员间通过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形成协同 创新机制。
2、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是创新团队成功的关键。高校应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分享知识和观点,提高团队协作效 率。

3、学习机制: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环境,高校创新团队应建立学习机制, 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可以采取定期培训、学术交流、参加 国际会议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视野。
2、协调机制
协调机制是联盟运行的重要保障,它通过协调联盟成员间的合作关系,确保各 方利益的均衡和最大化。具体来说,协调机制包括定期会议、信息交流、战略 规划等方面。
3、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激发联盟成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 表彰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励联盟成员为技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激励 机制还包括知识产权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4、资源整合机制:高校创新团队应具备资源整合能力,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类 资源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持。这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等,同时也 需要积极拓展外部合作伙伴网络,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创新活动。

地方理工类高校产学研联盟模式研究

地方理工类高校产学研联盟模式研究
以解决产学研合作中一次性技术交易产生不确 定性给企业带 企业在大学设立 了研发 中心或者赞助相应 的研究 ,并将企业 来 风险的问题 ,而且也使 高校和科研 院所在 承担一定风 险的 同时能够获得应有 的回报。 为此 , 产学研联盟成 为企 业 、 高校 、
科研 院所实现各 自利益 目标的战略选择 。 的工 程技 术人员送 到校 园 , 在 一定 的机构里 , 学 习、 研究 与经
2 0 教 书育 人 ・ 离教 论 坛 2 0 1 4 1 0 3
础。 学校主 动为企业着想 , 主动寻求 企业 参与 , 主动与企业 联
类社团在科技 中介 服务中 的重要作 用 ,引导科技 中介 服务 机 构 向专业化 、 规模化 和规 范化方 向发展 ; 要构建技术交 流与技
合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主动结合企业技术要 求安排 教学 内容、 与 企业保 持共 同的 目标 , 共享 利益 , 就可 以与企 业建立 “ 血 缘
地 方理工 类 高校 产 学研联盟模 式研 究
■ 陶春莉 ( 兰州理工大学高教所 )
教学、科研和为经济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 系 。 基 于特 定项 目的联盟是一种过 渡性 的组 织形式 , 而且是 一 能,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教育、 科技和经济形成“ 黄金三角” , 那 种合作关系 ;联盟成员需要 签订 一定的合约或协议来 规范各
关 系” 。
术交易信 息平 台 , 对国家 大学科 技 园、 科技 企业孵化基 地、 生 产力促进 中心 、技术 转移 中心等科 技中介服务机构 开展的技 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
重大 的现实意义。
1 9 世纪初 , 德 国的威廉 ・ 洪 堡提 出了“ 大学始 终是与 国家
的需 要相连的” 和“ 教学与研究相统 一” 的原则 , 并创办 了柏林

部属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对地方高校的启示

部属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对地方高校的启示

渤海大学学报 行 三年 期,通 I 。 攻 大 难题 和关 键 技术 进I 联合竺 关 过 股权 参
与或 契约 联 结 的方式 而 建立 起 来 的较 为 稳 固 的
长期性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 , 构建产学研战略联 盟 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校 ( 特别是部属高校 ) 发 挥社会服务职能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全面提升
浆/ ( C ) 油节 能技 术产学研 战 略联 盟”“ 油 E, 代 C 、数 产学 研 合 作创 新 链 条 , 分 实 现 了 “+ >2 的 充 11 ”
协 同效 应 。 ” )
字环保包装印刷产学研战略联盟”“ 、下一代通讯
产学研 战略联 盟” “ 动信 息终端技 术产学 研 战 、移 略联 盟 ” 若 干个省 部产 学研 战略联 盟 。[ 等 1 1 2国家 重大 科 技计 划 主 导 下 的产 学研 战 略 .
高校发展战略 的重要 组成部分 , 需要根据 学校特长发挥其 重点学科的优 势 , 需要 立足 己有的产 学研合 作关 系慎重选择合 作伙伴 , 需要建 立与社会 紧密结合 的双向互动创新模 式 , 需要 建立和 完善适应新 形
势的产学研合 作机 制 , 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 , 需要 实现参加联 盟各方的资源有效整合。
与若 干家企业 、 科研院所共 同结成联盟 )按照 ; 结合 的紧密程度可区分为技术转让型 、合作开
发型和共建实体型等 ;按照功能可区分为人才 产业整体 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的全新路 培养型合作模式 、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和生产 径。 部属高校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合作领域 、 技 经营型合作模式等 。 ( ) 属高校 产 学研 战略联 盟 的代表 类型 一 部 术创新 、 技术资产经营 、 技术投融资 、 技术 人力 资源开发等方 面的实践探索都 已经远远地走在 了地方高校的前面。

基于产学研联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机制

基于产学研联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机制

2023-11-06•产学研联盟概述•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机制•产学研联盟的构建与运行目录•产学研联盟的实践案例•产学研联盟的挑战与对策•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01产学研联盟概述产学研联盟是指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通过一定的合作协议,形成的一种联合开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创新组织形式。

产学研联盟定义产学研联盟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更是一种创新机制,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产学研联盟特点产学研联盟的定义与特点03培养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可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产学研联盟的重要性01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

02加速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可以缩短技术研发周期,加速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产学研联盟的历史与发展产学研联盟的起源产学研联盟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机制。

产学研联盟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产学研联盟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内,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产学研联盟的现状目前,产学研联盟已经覆盖了多个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01020302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机制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模式联合研发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共享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技术转移大学和研究机构将技术转移给企业,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

人才培养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流程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技术方案和发展计划。

方案设计试验验证推广应用01020403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现产业化。

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研发方向和目标。

进行试验验证,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将研发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实现产业化生产。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探索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探索

1产 学 研 合 作 机 制 的 内涵 经济大发展 中, 高校 , 别是地 方高校 , 要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 工 特 需 高校不仅是培养高层 次创新人才的摇篮 , 汇聚优秀人才的基地 , 作 , 强对 产 学 研 合 作 人 力 、 力 、 力 的 投 入 。 方高 校 是 我 国 高 等 加 财 物 地 也是 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产学研合作 教育 是高校与社会各部 教 育 体 系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区 域 内 知 识 积 累 、 造 与传 播 的 主 体 , 是 创 门 紧 密合 作 , 过 一 定 的 组 织 形 式 , 理 论 学 习 与 实 践 训 练 相 结合 , 是 原 始 性 创 新 、 术 转 移 和 成 果 转 化 的 重 要 载体 与 平 台 。在 当前 , 通 将 技 我 培 养 学 生 实 践 能 力和 创 新 精 神 ,全 面 提 高 学 生素 质 的一 种 新 型 的教 国地 方 高 校 走 产 学 研 结 合道 路 ,不仅 是 地 方高 校 职 能 转 变 的 必 然 结 育模 式 。 产 学研 合作 是 教 育 、 科技 与经 济 密 切 结 合 的 体 现 形 式 , 促 果 , 是 而且 是 实现 国 家 “ 个根 本性 转 变 ” 需 要 。 两 的 进 高校 科 技 成 果 向 现 实生 产 力 转 化 的有 效 途 径 ,是 带动 高 新 技 术 产 地 方 高 校 是 地 方 创 新 人 才 聚 集 的地 方 ,能 够 促 进 地 方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的 重要 动 力和 辐 射 源 , 促 进 经 济 、 技 、 育 紧 密 结 合 的 重 要 生 、 动 产 业 升 级 换 代 以及 高 科 技 企 业 的诞 生 , 通 过 孵 化 、 育 科 是 科 教 推 并 培 手段 。 学研 合 作 教 育 的 基 本 内 涵 可 以概 括 为 : 以培 养 学 生 的全 面 技 型 小 企 业 成 为 地 方 经 济增 长 的原 动 力和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的 火 车 产 它 素质 、 综合 能 力和 就 业 竞 争 能 力 为 重 点 , 高校 与社 会 各部 门紧 密 合 头。 方高校特殊 的职能背景 , 是 地 向企业 源源 不断地输送高层次工程 技 作, 通过 一定 的组 织 形 式 , 学 习与 工 作 的 结 合贯 穿于 教 学 过 程 之 中 术 人 才 , 更 加 便 捷 地 将 高 新 技 术 转 移 、 射 到 地 方企 业 , 把 能 辐 为地 方技 术 进 步 服 务 。 方高 校 通 过 职 能 的改 变 , 负起 推 动 地 方 产 业 更 新换 地 肩 代 、 升 行 业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的重 任 。 提 21产 学研 合作是国 家对 高校 的明确要求 《 . 国家中长期科学 3 对 地 方 高 校 产 学 研 合 作 模 式 的 建 议 和 技术 发展规 划纲 要(0 6 2 2 2 0 i 0 0年 )发 布 以后 , 》 明确 了要 “ 建立 31 明 确 的 目标 和 ; 的 定 位 教 育 系 统 有 着 不 同 于 经 济 系 统 . 隹确 以 企 业 为 主 体 , 场 为 导 向 、 学 研 相 结 合 的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 将 产 的独特的发展逻辑。 市 产 , 高校 的根基是教学和科研 , 如果动摇 了教学和科 学 研 合 作 和 技 术 创 新 体 系联 系 在 一 起 , 把 产 学研 合 作 作 为 建 立 技 研这一根基 , 社会服务也将成为“ 无源 之水 ”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根 本 。 术创新体 系的重要举措 , 将产学研合作 提到战略 的新高度 。“ 合作 、 目的是提高教学和 科研 水平 。 为此 , 方高校要将 “ 足地 方、 地 立 面向地 协 同、 转型 、 升级 ” 是今 天我 国走 向现代 化 强国 , , 社会 、 经济 、 教育 方 、 务 地 方 ” 为 其 办 学 宗 旨 , 人 才 培 养 、 学 研 究 与 生 产 实践 结 服 作 把 科 各 个 领 域 的 共 同话 题 , 是 今 天 全 球 化 时 代 的 最 强 音 。根 据 十 七 大 合 起 来 , 托 其 学 科 、 才 和 智 力 优 势 、 企 业 在 人 才 培 养 、 术 开 也 依 人 与 技 报 告 新 的 发 展 现 代 化 的 命 题 , 国 家 发 展 战 略 的基 础 在 于 大 众 化 社 发 、 术 服 务 、 术 咨 询 等 方 面 进 行 广 泛 合 作 , 高 自身 的 办 学 质 量 技 技 提 会 稳定 、 持续 的健康 发展 , 在于 来 自产 业 的技术创 新和 竞争 , 来 和科研成 效 , 也 形成 自身的办学特色 , 促进 当地的社会经济 发展 。 同时 , 自国家战略层面 的支撑。 因此 , 抓住 目前我 国经济 社会 、 要 国家人 产学研合作 教育 要定位于 当地 产业 需要地 方高校 要想获得 竞争优 民 的 现 代 化 社 会 的 同 构 体 系 ,使 我 国传 统 的 权 利 同构 体 系 朝 着 科 势 , 必须 结合 自身实际情况 , 充分利用 已有的办学基础和 资源 , 认真 技产业 同构演化。要 实现加快 建立 以企业 为主体 、 场为导 向 , 市 产 分 析 当地 社 会经 济 发展 需要 ,不 要 片 面 求 大 求 全 ,深化 教 育 教 学 改 学 研 相 结 合 的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这一 伟 大 目标 的 关键 路 径 ,就 是 要 依 革 , 品牌 学 科 , 特 色 教育 , 大社 会 影 响 , 而 获 得 自身 的 生存 与 树 创 扩 从 靠 政 府 引 导 ,在 宏 观 调 控 下 紧 密 合 作 。 高 校 必须 密 切 关 注 社 会 经 发 展 空 间 。 济 、 治 、 技 发 展 的 需 要 , 强 自身 办 学 活 力 , 通 过 产 学 研 合 作 政 科 增 而 32 正 确 的导 向和 创 新 的 机 制 地 方 高校 走 产 学研 结 合 的 道 路 , . 教 育 , 等 学 校 能 够 比较 深 入 、 实 地 了解 社 会 的 需 求 , 强 与 之 首 先 必须 从 学校 的政 策 上 加 以导 向 , 高 真 增 营造 氛 围 , 理顺 管理 。完 善 高 校 相 适 应 的 主 动 性 ; 够 改 变 过 去 单 一 的 课 堂 教 学 的培 养 模 式 , 造 科研 资 源布 局 、 内科 技 资助 体 系和 校 内科 学 研 究 与 技 术 服 务 机 制 , 能 创 校 个 比较 好 的 教 育 环 境 , 因此 ,走 产 学 研 结 合 的 道 路 是 必 然 的 选 建 立 完 善 的 产 学 研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 充 分 利 用 学校 的 人 才 资 源优 势 , 地 高校产 学研合作机 制的探 索

安徽省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研究

安徽省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研究

基础上 , 为追 求共 同 的 战略 目标 而 走 在 一起 合 作 创 造更 大价 值 的一 种特 殊关 系 。著 名管 理学 家迈 克 尔 ・波 特 1 8 M. otr 1 8 9 5( P re ) 9 5年 在 其 著 作
《 竞争 优 势 》 中指 出 :联 盟 是指 企业 之 间进行 长期 “
史已经 有 1 0多 年 , 别是 近年 来 更 出现 了较 大 0 特 的发展 。党 的十七 大 报告 提 出 : 高 自主创 新 能 提 力、 建设 创 新型 国家 是 我 国当前 的 一 项 重 大 战 略
普 兰德 ( . pa d 和 管 理 学 家 罗 杰 ・奈 杰 尔 J Ho ln ) ( Nie) 出 , 后战 略联 盟就 在 理论 界和 实业 R. g 1提 此 界 引起 了巨大 的反 响 。 战略联盟 一 直多 用 于企业 管理 , 是企 业 为 了求得 发展 , 在保 持 自身 独立 性 的
产 方 式 转 变 的 本 质 反 映 , 建 高 校 产 学 研 战 略 联 盟 是 高 等 教 育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历 史 必 然 。 近 十 年 来 , 徽 省 高 校 产 学 研 合 构 安
作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果 , 依 然 面 临 着 严 峻 的发 展 形 势 和存 在 着 诸 多 问 题 。 因 此 , 须 转 变 观 念 , 据 安 徽 省 高 校 实 情 和 区 但 必 根 域 经 济 发 展 需 求 , 力 构 建 高 校 产 学 研 战 略 联盟 , 新 联 盟 模 式 。 努 创 关 键 词 :高 校 ;产 学 研 ;战 略联 盟
战 略联 盟概 念 最 早 是 由美 国 DE C前 总 裁 霍
在类 型 上 , 照合 作领 域 划分 , 略联 盟一 般可 以 按 战

产学研合作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产学研合作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产学研合作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作者:高敏杰徐元清来源:《创新科技》 2013年第11期高敏杰1 徐元清1,2(1.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开封475000;2.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 本文讲述了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介绍了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产学研合作运行的情况,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模式;运行机制;发展[中图分类号] F276.42 [文献标识码] A24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新技术出现和更替速度的加快,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动力和源泉。

单纯依靠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找新的创新资源以及加快技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大学、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成为必然的选择,由此产学研合作就应运而生了。

1 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目的是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加快科技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产学研合作起到了推进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腾飞归功于他们的教育模式——大力支持师生创业和建立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最终形成了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创造了经济界的奇迹,使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有劲的动力[1]。

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产学研合作是始于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是技术合作,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以加强技术合作,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2 产学研合作模式由于产学研合作三方的需求、基础条件及优势不同,因此,产学研合作呈现出合作形态多元化、合作方式多样化、政府作用趋强化等特征,相应地在实际中也产生了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联盟工作方案范文

产学研联盟工作方案范文

产学研联盟工作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产学研联盟是指产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方在特定领域或产业中开展合作与交流的组织。

产学研联盟作为一种多方合作的机制,具有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人才等重要作用。

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建立产学研联盟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产学研联盟的目标和意义1. 目标: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产学研三方的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2. 意义:产学研联盟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有效整合产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并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

三、产学研联盟的组织架构产学研联盟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联盟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

联盟理事会是联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单位代表组成,负责制定联盟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

专业委员会由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代表组成,负责联盟各项专业工作的研究、评价和指导。

秘书处是联盟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具体执行理事会的决策和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

四、产学研联盟的主要工作内容1. 联合科研攻关: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共同攻克产业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2. 人才培养与交流:联盟组织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项目,推动高校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人才互动和交流。

3. 技术转化与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产业界提供高水平科技服务和支持。

4. 政策研究与对接:研究行业政策和发展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对接服务。

五、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1. 信息共享:建立联盟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2. 项目评估:建立科研项目评估机制,对联盟开展的科研项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绩效考核:建立产学研联盟的绩效考核机制,对成员单位履行联盟义务情况进行考核,激励积极参与联盟建设和发展的成员单位。

“政产学研用”合作运行模式的创新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与东营市利津县的合作为例

“政产学研用”合作运行模式的创新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与东营市利津县的合作为例
2l 0 2年第 1 5期
Si c … 。
d Te
。 el m n R a c rh
d i1. 9 9ji n 10 79 .0 2 1. 0 o:0 36 /.s . 00— 6 5 2 1. 50 7 s
“ 产 学 研 用 ” 合 作 运 行 模 式 的 创 新研 究 政
— —
启示 2 合 作情 况概述
2 1 合 作 背景 .
《 实施 科教 兴农 战 略 、推 进现 代农业 建设 全 面战 略合 作协 议 书》,约定 围绕利 津县 建设社 会 主义新 农 村 的 总体 目标 ,充 分 发 挥 双 方 优 势 ,以农 业 科 技 创新 为 根本 、农 业科 技 示 范 推 广 为 核 心 、农 业 科技 培训 体 系 为支撑 ,以创建 黄 河 三 角洲 “ 粮 下渔 ” 生 态 高 上 效农 业新 模 式 为 突破 口 ,共 同 构 建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 转 化和 推广 的平 台 ,推进 当地 现 代 农 业 建设 和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建设 。
成大量重要科研成果束 之高 阁,大批包括本 科生 、 研究 生 、专家 、学 者 等 各 种 层 次 在 内 的高 级 人 才 与 生 产实 践联 系不 紧密 ,导 致 成 果 、人 才 、信 息 等 资 源 的 巨大 浪 费 。久 而 久 之 ,高 校 和科 研 机 构 的科 研 立项 与地 方经 济 社会 发展 所 亟 需 解 决 的 突 出 问题 之 间必然不 能有 效对 接 。 另一 方 面 ,尽 管近 年 来 “ 产 学 研 用 ” 结 合 的 政 做 法广泛 开展 ,但 很 多仍 停 留在 高 校 和科 研 机 构 与 地 方政府 、企 业 签 署 合 作 协议 、开 展基 地 共 建 等层 面 ,缺乏 对合 作项 目运行 情况 的监督 考核 机制 ,“ 只 开花不结 果 ” ,最 终 造 成 很 多 合 作 成 为 “ 上 项 纸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应当积极参与和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与企业、政府及其他高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

地方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地方高校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科研资源,而企业则具备市场需求和实践经验,双方的合作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创新的实践应用。

地方高校应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推动地方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地方高校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

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地方高校可以更好地把握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支持,为政府制定合理科技创新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政府还可以提供专项资金和其他资源支持,鼓励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联盟机制。

地方高校在强强联合中可以共享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高校间可以建立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的合作和共享机制,共同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交流,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地方高校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格局,为地方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地方高校应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推动地方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引导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地方高校还可以积极引进人才和科技资源,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通过创新驱动,地方高校可以推动地方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提升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应用型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运作模式探讨——以福建某高校为例

地方应用型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运作模式探讨——以福建某高校为例

地方应用型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运作模式探讨——以福建某高校为例摘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必要性;其次探究了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定位、组织机构设置;最后对其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

关键词: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管理模式Analysis on the Operation Mod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Local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A Case Study of a University in Fujian ProvinceSHI Yu( Technology & Development,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Abstrac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local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ovide a significant pathway for higher institutions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for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nd explores the general ideas,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inally,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ere primarily studied .Key words: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perating mechanism; management mode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科研服务社会能力和促进高校发展等多个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盟 日常 管理 、市场信息研究 、产 品生产 、销售等 事务;联 盟成 员往往都 会建立 规范 的信息披 露制度 和通 畅的沟通 与 协商渠道 ,以提高联盟 的运 行效率 。在利益分配方 面,联盟 成员一般都会采取谈 判和协商形 式, 调和处理利益 分配中 协 出现 的意见分 歧和 利益冲突 , 别确 定固定报酬 ( 括一次 分盟运行机制 简述
产 学研战 略联盟 是在传 统产学 研 合作 的基础 上逐 步发
展形成 的新 型战略合作形式 ,它 不同于单项 的产学研合作 , 而是长期 的、全方位 的、战略性的紧密合作 ;与传 统产学研
合作 的主要 区别就在 于联 盟要求 成员之 间实现 风险共 担和 利益共享 。从总体上说 , 地方 高校在产学研 战略联盟 方面普 遍起步较 晚, 其产学研合作模 式还 主要停 留在 以项 目为导 向 的合作阶 段,与部 属高校相 比差距较大 。一般 认为 ,地方高 校产学研 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如 图 1 所示:
总付和分期 支付等 ) 、按 比例提成 ( 括按销售额提成 、按 包 产 值提成和按利润提 成等 ) 和按股分利 等分配方式 ,以确保 各 方 的 合 理 收益 。
2 .地方高校产学研战 略联 盟运行机制的制约 因素 分析

从实践情况 上看 , 地方 高校产 学研 战略联盟 的发展 并非 帆风顺 , 制约因素有很多 ,归纳起 来主要包括 以下两个 其 21 地方高校 内部制约 因素 . 很 多地方 高校还缺 少对 组建产 学研战 略联盟 的清 晰认
在具 体分工 时,地方 高校 一般侧重 于承担 联盟 中的研 究开 发、试生产 、技术改进 、培养研 发队伍等工作 ,企业 则负责
乏准确性 ,科技评 估、技术产权交 易等业 务服务能力有限 , 也没有形成专业化 分工和 网络化协作 的服 务体系。
3 .推 进地方高校产学研战 略联盟 运行机制创新 的对策 地方高校是 由地方政 府出资 , 为适应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
盟。
地方高校的区域性特点 , 决定其科 技工作的重心是为地 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 。 地方 高校不仅要切实提高对构建产
学研战略联盟重要性 的认识 , 明确把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作 为加快其科技成果转化 、 高服 务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 , 提 把 产学研战略联盟 建设 的重 点放在 与地方中小企业的结合上 , 依托其学科 、人才和智 力优 势,与企业在人才 培养 、技术开 发 、技术服务 、技术咨询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提 高 自身 的
【 基金项 目] 辽宁省教育厅 2 1 0 0年一般项 目 “ 地方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 0 04 )的研究成果之一。 W2 105
l0 1
湖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第 5期
31 要进 一步 明确地方 高校在产 学研 战略联盟 中的 自 .
身 定位
盟( 即地方 政府 为立足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而引导组建 的 区域性产学研 战略联盟 ) ;②政府科 技计划项 目主导下的 产学研 战略联盟 ( 以国家重大项 目或地方重大攻关项 目为纽 带 的合作研 发也往往 促使地方 高校积极 与企业等 组建产 学 研 战略联盟 ) ;③ 以企业为主导 、共建研发创新 实体的产学 研 战略联盟 ( 包含共建重点实验室 、 共建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以及共建技术开发 中心 ) ;④基于人才联合培养 的产 学研 战 略联盟 ;⑤ 地方 高校与其衍 生企业所 组建 的产 学研战 略联
第3 2卷
第 5期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Hu i V i e st o r a Be o T Un v r i y
Vo13 N o. . 2, 5
21 0 2年 5月
Ma 2 1 , 0 ~ 10 0 2 l9 1
地方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的需要为导 向, 重选择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 。 慎 ③特色性原 则。 地方 高校 应充分发挥其所在区域 的地缘和资源优势 , 通 过产学研战 略联 盟进 一步整合科研资源 , 优化学科结构 , 打
造特色 学科 ,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相匹配 的学科群与学科链 。
布会、产 学研互 动交流会 、研 讨会等 ,为广大地方 高校创造
接, 知识产权 保护力度也有待加强 ;促进产学研合作 的金 融
产学研联 盟的运行机制贯穿联 盟发起、运转 、 益分配 利
以及循环合作 的全过程 , 包括合作动 力机制 、 盟友选择机制 、 资源投入机制 、分 工协 调机 制 、信息沟通机制 、资源 共享机 制、利益分配机制 、盟友 退出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 绩效评 价机制等 ,其中最主要 的是合作 动力机制 、 工组织协调机 分 制和利益 分配机 制 。 对地方 高校 来说,其组建产 学研 战略联 盟的动力就在 于加 快其科技成果转化 、 提升学校 的核心竞争 力和社会贡献 率, 其产学研联 盟伙 伴的选择对象包括 各类企
图 1 地 方高 校产 学研 战 略联 盟 运行 机制 图
熟 ,资金支持不 多,一些政 策落实不到位 ;地方高校与企业 之 间的壁垒仍然存在 ; 产学研战 略联盟长 效机制没有建立起 来, 特别 是利 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 亟待完善 : 国缺 少针 我 对 产学 研战 略联盟方 面 的专 门法规 ,现有法 律之 间缺乏衔
办学质量和科研 成效 , 形成 自身 的办学特色 , 在促进 当地社 会经济 发展的同时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
32 要进 一步遵循地 方高校组建 产学研战略联盟 中的 .
基 本 原 则 地方高校是 区域 内原始性创新 、 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
3 . 要进 一步加强地 方高校产学研 战略联盟 的中介服 5 务体系 地方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技 企业 孵化器 、 科技企业创 业 中心 、生产力促进 中心 、金 融服 务中心、风险投资机构 、 技术评估 中心和技术 交易市场 等中介服 务机构 , 引导其向 并 专 业化 、规范化 、规模化和市场化方 向发展 ,尽快建立 较为 完善 的中介服务体系 ; 要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和专业技术 协会在推动地方 高校 产学研 联盟中的积极作用; 要试行科技 中介服 务人 员的资格 准入制度 , 并通过开展 岗位培训造就~ 只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 ; 要加强产 学研联 盟信 息网站等科技信 息资源平台建设 , 积极组织 召开成果发
产 学研战 略联盟 是在传 统产 学研合作 的基 础上逐 步发
展形成 的新 型战略合作形式 , 是指产学研合作各方 为实现战 略性 目标而建 立的一种优势互补 、风 险共 担、利益 共享 、共 同发 展 的长 期性 协 作 关 系 。当前 ,越 来 越 多 的地 方 高 校 逐 渐 认识到 : 学研战略联盟 是其 提高科技创新 能力和 产学研合 产 作效益 , 速科技成果 的转化与 产业化 , 加 推动 区域产 业结构 优化升级 ,提 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 贡献率的有效途径 。
百 里清风
( 渤海 大 学 科 技 处 ,辽 宁 锦 州 1 1 1 ) 2 03
[ 内容提要] 产学研 战略联盟 是地方高校参 与区域 科技创新 的重 要途 径 。本文从地方高校产 学研 战略联盟 的 运行机 制出发 ,分析其制 约因素并提 出推进地方 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 运行机制创新 的相应对 策 。 [ 关键词] 辽宁省 ;地方 高校;产学研联盟 ;创新 [ 中图分类号] G 4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2 50 0 .2 0 87 2 2 1 )0 —1 90
更多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与交易机会 。 3 要进 一步完善地 方高校产学研 战略联盟 的绩效评 . 6
价 指 标 体 系 地方 政府要探 索构建 一套科学 可行 的地 方高校 产学研
④发展 性原则。 地方高校要 以前瞻性 的眼光审视 学校及 所处 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 结合本地 区支柱产业主导行业与广大中
重 点用 于地方高校 的成果转化和技术孵化 。 34 要 进一步探索 多元化 的地 方高校产 学研 战略联盟 .
[ 收稿 日期]0 20 —4 2 1.31
展的需要培养 高层 次专 门人才而设立 的, 与地方经济及地方 产 业界有着天然 的联 系。 方高校应该努力做 到“ 地 立足地 方、
面 向地方 、服 务地方 ” ,充分发挥其作为 知识创新体系核心 主体在产学研战略联 盟中的支撑作用 。因此 ,地方高校产学 研 创新联盟 战略 的实施 ,必须做好 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
识 ,缺乏开拓精神 ,参 与产 学研 战略联盟的积极性 、主动性 较 差 ,其产学研合作模 式创新滞后 ,科技 成果转 化率很低 ;
地方高校与 企业 的实际联系并不紧密 , 也没有形成创新信 息 交流和创新合作 的 良好环境 ,组建产学研 战略联盟的层次 、
规 模、 水平和效益 都不 高;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 系滞后 , 过于强调科技成 果的学术价值 , 对科 研人员 的产学研合 作和 技术服务等绩 效指标 严重缺失 。 22 地方 高校外部制约 因素 . 各级政府对产 学研 战略联盟缺乏有效 的指导和支持 , 推 进产 学研战 略联盟 的统筹协 调机制 和人才激 励机 制还不成
制 度还没有真正 出台,特别是风险投资机制 并不完善 , 强 加 金融 、 信用等 配套体系建设非常迫切 ;组建产学研 战略联盟
主要存在着技术风 险、市场风险 、管理风 险和道 德风险等 : 科 技中介 的作用 尚未 充分发挥 , 提供信 息服务不够及 时或缺
业 、高校 、科 研机构、政府部 门、中介机构和金融组织等 :
重要载体与平 台。因此 ,地方高校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应该 遵循 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①互 惠性 原则。产学研战略联盟是

种优 势互补 、 险共担 、 风 利益共享 、 同发展 的合作 关系, 共 其 目标是为 了实现共 同愿景 、获得最佳效益和综合优势。② 可行性原则 。 地方高校 在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时必须注重其 可行性 , 要紧密跟 踪地 方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地方产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