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六上《忆读书》word学案1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
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2.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
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书)2.我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生畅所欲言师: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
冰心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板书:忆读书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忆读书》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
《忆读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冰心及其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印象深刻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朗读、置疑、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平日里同学们都喜欢读什么书?从书中你们得到了什么收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二、新课学习(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有关“书”或“读书”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谈话。
——歌德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马克思作家作品介绍。
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正音释义: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
(二)初读课文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再读课文指名读文,思考冰心奶奶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请默课文,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忆读书》教学教案
《忆读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学会提炼文章要点,提高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感恩和回报。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主题和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要点,进行总结。
(3)联系实际,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背景及其作品风格。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读书?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2)全班交流:各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要点,提炼文章主题。
(2)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读书的认识和体会。
3. 选取一篇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忆读书》是冰心所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不同于其它此类的文章大多是读书说教。
更像是叙事,因而让读者不乏亲切感。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忆读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她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
二、新授(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写了什么)1、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自然段(老师谦言自己抛砖引玉,以有感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的情绪,迅速切入文本),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余下部分。
(散读)要求:划出自己难理解的词语,然后课堂交流。
强调:以下几个词语的读音:(若无ppt,学生读的时候写到黑板上)笸(puo)箩(luo)天罡(gang)地煞(sha)消遣(qian)烦琐(suo)堆砌(qi)注意文中的成语(课本第116页):津津有味一知半解栩栩如生怒发冲冠无病呻吟(无病而呻)(每个齐读两遍)2、紧扣题目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
(标题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忆”字)(二)分析课文,朗读体味。
(怎样写的)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
《忆读书》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忆读书》优质教案(第一课时)1.认识17个生字,其中有2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作者的观点,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5.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内涵。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难点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作者的观点,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3.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内涵。
1.名言警句,引入课题。
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则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两句名言的理解总结出:读书要有方法,要勤奋,要多读书、读好书。
2.勤查细检,积累词语。
让学生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厌烦”“荒唐”“兴亡盛衰”“自作多情”“索然无味”“朦朦胧胧”等词语的意思,运用造句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每个词语,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
(适当运用多媒体)3.整体感悟、分层剖析。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慢慢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了解更多的关于读书、做人的道理。
1.预习提纲(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7个生字,其中有2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六上《忆读书》word教案
冰心: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第2――11段。作者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古今中外俱全)
5)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第12、13段。作者说“会挑选、比较”。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3.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敬业中学语文教案
课题
《忆读书》
教材
七年级下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
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掌握课文中提到的名著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能力
目标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反馈
回答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冰心,()代女作家,()家。原名()。
板书
忆读书(冰心)
一、读书好(从时间上写)
(1)获得美的享受;(2)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忆读书》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忆读书》学案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2.难点: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文章中冰心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2.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整篇文章内容?四、参考资料冰心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邃。
冰心通过自身经历的细腻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世纪来,中国动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在冰心的散文里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压迫蹂躏中国人民的惨景,以及英雄人民、爱国青年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画面。
同时,冰心的散文题材还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国际知识,诸如埃及、印度的古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意大利的今昔;苏格兰的民间艺术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
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
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
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
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
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冰心在散文的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感情的文字表达。
冰心往往将自身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借助自然景物的点染表现出来。
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非常精粹。
冰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
而且兼及内在的节奏和韵律,像《往事(其二)》的第三篇和第十篇,从情绪的高低抑扬,到节奏的快慢,句式的长短,都很讲究。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和她的读书经历。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忆读书》是著名作家冰心所写,回忆了她的读书经历和对读书的认识。
课文主要围绕冰心的读书经历、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重要性展开。
2.2 生字词生字词:忆、读书、兴趣、观点、态度、分享、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审美、情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和她的读书经历。
学生能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学生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学生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和她的读书经历。
教师通过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4.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4.3 实践法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5.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5.3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5.4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忆读书》教案设计
《忆读书》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知《忆读书》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表达对读书的感悟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忆读书》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读书的经历。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忆读书》。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总结与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和展示。
2.2 教学方法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过程。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总结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和总结报告,进行评价和反馈。
3.2 教学反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课文《忆读书》的文本。
学生阅读材料:相关书籍和文章,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
思维导图模板和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4.2 教学材料笔记本和笔:学生用于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展示板和彩笔:学生用于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表5.1 教学计划第一周:引入话题和阅读课文。
第二周:讨论与思考,进行小组合作。
第三周:总结与展示,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
5.2 时间表第一周:2课时第二周:2课时第三周:1课时第六章:扩展活动与实践6.1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邀请他们带来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进行推荐和分享。
《忆读书》教案设计
《忆读书》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她的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她的写作风格。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冰心及其作品《忆读书》。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合作,学会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2)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4. 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者冰心的写作风格。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悟。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读书感悟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4. 情感教育:以课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忆读书》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忆读书》学案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2.难点: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说说对本课作者的了解。
2.喜欢读什么书,读书有什么感觉?四、参考资料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又曾在昆明、重庆等地积极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抗战胜利后,1949年至1951年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并曾在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一些短文。
195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抄家,并进了“牛棚”,烈日下接受批斗。
1970年初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
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
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
作品数量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
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
1994年9月冰心因心功能衰弱入住北京医院;1999年2月13日病情恶化,于同年2月28日晚上九点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在冰心报病危之后,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及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和作家代表曾亲自到医院看望她。
忆读书学案
①青年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描你现在的图画。
②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③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④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⑤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忆读书》学案
课?题
忆读书
班?级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⑽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⑾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⑿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平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的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⑺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⑻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忆读书》教案
《忆读书》教案《忆读书》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学会读书。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学会读书。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所学的《孙权劝学》导入二、介绍作者1、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三、检查预习情况四、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的写作顺序?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五、研读课文1、“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2、读书有哪些好处呢?学生讨论“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11段“从读书中……得不到的”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3、“读好书”在冰心看来又应是如何的?在欣喜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情况后,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
情节要精彩,人物要生动,感情真实质朴。
《忆读书》导学案及教案
《忆念书》导教案及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叙事性记述文,要弄清它们的“六因素”,从而抓住文章内容重点,弄清文章中情意思,品尝文章的思想感情。
2、认识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主要代表作。
3、掌握每篇课文讲解中及课后“字词累积”中词语的音形义。
4、课后“思虑与练习”中的内容,要逐个过关。
学习目标:1.累积词语;认识作者的念书经历,掌握课文记述的主要内容。
2.归纳案例,理清记述的次序。
3.初步认识文中波及的文学著作。
4.感觉作者念书的快乐,深入理解“念书好,多念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质,沟通念书经验与启迪。
【学法点拨】能够完好地阅读课文,同时挑选出重点的句子,努力归纳大意,感觉作者念书的快乐,激发学生念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念书、读好书”的道理。
【自主先学】(借助课本、工具书或其余资料或你掌握的知识达成)1、掌握以下加点字的读音:笸箩()堆砌()模糊()惨惨戚戚()兴亡盛衰(()津津乐道()怒气冲天())天罡地煞2、掌握以下词语的意思无病而呻、如有所失、枯燥无味、风花雪月、津津乐道、栩栩如生、消遣借助课文说明或许工具书学生自主达成字词学习,教师经过第二课时课前听写进行检测,未过关者课后补考过关。
3、冰心,原名,是我国有名的、,代表作4、文中出现的《》《》《》《》一同并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它们的作者分别是、、文学知识累积,讲堂检测。
5、熟读课文,能归纳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课前预习时,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圈点法画出重点句子,,归纳主要内容。
小构成员沟通学习成就,讲堂上教师发问若干学生,师生议论,达成预设目标。
【问题研究】1、本文的主要内容?2、课文牢牢环绕着“念书好,多念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哪些书。
3、作者是按什么次序往返想幼时、少时念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示次序的词语。
前三个小题安排在第一课时。
主假如让学生进一步认真认真地读文本,养成紧扣文本阅读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答案
第一学时
三、字音略
四、(二)1、本文主要内容: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
(标题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忆”字)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好”
2、《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读《聊斋志异》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回忆读《满江红》、《声声慢》酷爱古典诗词的往事;《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3、——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4、第一部分(1段)总说。
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激起了读者往下看的兴趣。
第二部分(2—11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段)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六、小结:
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七、当堂检测:
1-3 略
4.⑴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
⑵尽量多读一些书。
⑶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
第二学时
二、1、读书可以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对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到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是古今中外俱全。
3、挑选,比较。
书上“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
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
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
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
4、略
四、例:“一……就”由这个关联词构成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那么浓厚的举,多么深切的体会。
从“津津有味”“含泪上床”“咬牙”“居然”“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尤其欣赏”“气愤填胸”。
这些词语。
七、当堂检测:
1、略
2、①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②突出表现出《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③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
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④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⑤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遗事》、《红楼梦》。
不喜欢作品: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说岳》。
喜欢的理由: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
不喜欢的理由:没有人物个性。
⑥略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