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地理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地理课堂充满活力
地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由于七八年级学生缺乏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学习地理较困难,如果课堂平淡无趣,就更让人心生厌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初中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时,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到八年级,认为地理不是主科,地理学科就更不受学生重视,厌学情绪更加严重。
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把握新课改的契机,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素质教育为准绳,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适当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到好处地
展现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让地理课堂充满活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情境创设”
地理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地理新教材的编写目的是按照人才综合素质特征的要求,力求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在灵活多样的教材展现中确立合理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的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注重“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切入,注重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努力建立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又便于动手能力训练,重视发展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交流、
合作的能力;教材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启发性、探究性、可参与性很强,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和问题意识。
三分钟预备铃声敲响,教师就要面带微笑,激情洋溢的步入教室,结合教材,根据需要创设情景。
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歌曲引入式、启迪启发式、复习导入式、地理谜语式、激发兴趣式、地里趣闻式、巧设悬念式、传说故事式、地理诗歌式、时事导入式等等。
如:用“长江之歌”导入“长江”的学习;一首“青藏高原”导入青藏地区的学习;用“赤壁之战”的故事,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来引入“天气与气候的学习”等等来激发情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展示评价
初中地理是文字学科,基础部分学生基本上能自学,重点和难点有待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第一步:教师提出本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找出答案。
第二步: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通过活动,集小组的智慧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巡视引导,看看存在哪些问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评价,展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正确答案进行肯定,对错误答案予以否定,还要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情绪进行逐一评价。
根据展示情况评选出两至四个优秀小组,给予积分奖励,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激励性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小小的进步和成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
只要学生积极地
参与了探究和尝试,就应该得到表扬和肯定,评价方式还可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
通过展示评价,起到反馈、激励、调控和向导的作用。
让学生留下深刻记忆,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
第四步:教师对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以纠正并精讲点拨,注意从知识、思路、规范、规律、方法等方面总结规纳,拓展延伸,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趣味无穷,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三、加强“情感”教育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这门学科呢?怎么能学好地理呢?因此,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怡愈的课堂氛围,用自身的亲和力,语言的幽默感让课堂教学充满欢声笑语,充分挖掘教材,把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结合地理教育的特点,我们教师要把生活、地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
初中生已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激发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习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与社会、服务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
课后应让学生开展广泛的学习讨论、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活动等,让他们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自行解决一些问题。
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与地理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体验才能让地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重视地图化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教学也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地理知识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
在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都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做到图文结合,加强地理知识的直观性,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努力,去发现、探索、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
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书本上所学到的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用我所学,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如在讲到《生物资源》内容时。
可向学生宣读一材料:一条勘测设计已完成的高速公路线上发现一千年古樟,如绕道则多花2000多万元,于是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砍树,不改修路计划,因
为为一棵树多花2000多万元,太不划算:二是保树,公路绕道而行,因为钱可挣到。
而古樟砍掉就没有了,丧失了文化价值。
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讨论时应指导学生放开思路,可以不受学科间的约束和限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理服人。
教师的活动一方面是对讨论、辩论的规则进行指导,对学生大胆发言给予鼓励和肯定;另一方面可以参加讨论、辩论,不做定论性发言,也不寻求统一的结论。
否则就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达不到让学生真正“或”起来、“动”起来的效果。
总之,我们应把新课改实施于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