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结构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

合集下载

从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构建(1)

从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构建(1)

从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构建(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中,建立健全调节各种社会利益的制度体系涉及和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主要得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疏通和拓展一般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市场配置结构和分配结构的逐步调整,随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原则以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贯彻实行,使得计划经济条件下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了,社会利益主体发生了较大幅度的重新分化和组合。

由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乃至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非正式组织的人们所构成的不同社会利益主体,虽然仍然有共同的根本利益,但他们各自具体的利益内涵、利益结构、利益诉求已经日趋个性化、多元化,他们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日趋复杂化、显性化,并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不断发展的状态中。

根据权威部门的研究结果,我国社会目前已经形成了10大社会阶层,它们各自的利益内涵、利益结构差异明显,每个阶层内部各群体、各个体实际获得利益的情况又有一定区别。

从它们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强势阶层,即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

他们占有或可支配的社会资源雄厚而多样,利益表达渠道宽广而通畅,利益诉求基本上都能够得到超额实现。

第二类是中势阶层,即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

他们占有的社会资源一般化,利益表达渠道基本通畅,自身利益的相当一些诉求能够得到实现或基本实现。

第三类是弱势阶层,即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他们除作为劳动力的自身资源以外,基本上不占有什么社会资源,利益表达渠道很少、很狭窄,其利益诉求的实现大都需要以强势阶层的明智、省悟和“良心发现”为前提,否则很难有实现之可能。

社会转型期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转型期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 会的关键
(二)协调劳资冲突、贫富分化等矛盾与建立 公平正义社会秩序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劳资两利和劳资共赢的和谐劳动 关系。 工会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建设中应发挥作用,特别 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建立劳资协调机制上发挥作用。 按照社会公正原则,稳妥进行社会整合与利益调整, 真正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秩序。
基本特征 :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 义”、“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人民幸福的社会主 义”。 (二)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实现了从“ 三位一体” 到“四 位一体”的飞跃。 (三) 顺应民心,整合社会, 巩固党执政的执政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上 升为一种公共精神。 对个人而言,和 谐社会的公共精神应包括独立的人格 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 为规范以及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对 政府而言,公共精神主要包括民主精 神、法治精神、敬业精神、公共服务 意识、公务员独立的人格精神、自制 自律的行为规范等。
谢谢大家!
一是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和谐; 二是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 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四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五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这应 该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 是指全体人民各 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会诸因素 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制度变革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

制度变革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

制度变革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既然与经濟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相信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思考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一问题。

1、制度变革过程极易产生不和谐制度变革过程容易产生不和谐,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

一种体制是一种平衡,一种平衡是一种和谐。

由一种体制向另外一种体制过渡,意味着要打破一种平衡,建立一种新的平衡。

然而,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平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不和谐。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当旧的体制约束已被打破,新的体制约束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寻租”机会,由此而生的腐败,构成了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接受的最大的不和谐。

制度变革通常分为正规的制度变革(例如体制、法规等)和非正规制度变革(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

在正规的制度变革走在前面,非正规制度变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诸多对新体制的不适应。

一种体制通常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于是我们看到,在那些计划经济曾经发育最好的地区,一旦离开了传统体制,人们简直无所适从,这是作为个体的人与新体制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不和谐。

2、经济愈是快速发展,就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

据观察,经济愈是快速发展,就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

在国际上,人们普遍认为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最容易产生种种不和谐。

当然,世界上没有没有问题的时候,穷的时候有穷的问题,富的时候有富的问题。

诚如鲁迅先生所讲的,拾煤渣的老太婆有拾煤渣的老太婆的辛酸,煤油大王有煤油大王的辛酸。

相对于穷的问题,我们宁肯有富的问题,因为毕竟这是高层次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为什么经济愈是快速发展,愈是会产生新的问题呢?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调整的过程。

利益调整如果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即由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改善引起的群体利益的改善,而且任何人的利益都没有受损,此时的社会将是平衡和谐的。

转变公共治理主体结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转变公共治理主体结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值理 性 的迷失 , 对公共利益的强制性越来越无法认同。 当 个 人 利 益 与 公共 利益 发 生 冲 突 时 , 当 真正 的公 共 利益需要 公 众无条 件服 从时 ,
关键词 :公共 治理主体 ;和 谐社会 ;多元共治
中图分类号:c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9 公共资源治理的囚徒困境 和社 会资 世 界 经 济 论坛 发布 的 ( 0 5 0 6 争、 ( 0 ~2 0 2
公众很可能对公共 利益产生排斥感 , 无 法实现对公共利益的有效治理。
《 中共 中央 关于 制 定 国 民经 济 和 社
提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 在被调查的 l7 , l个 本的匮乏 ,这三者紧密联 成一体 ,并形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 的建议》 出 其 国家和地 区中 , 中国排名第 4 , 9 较去年 成互 动 关系 。 中一 方 面 的 治理 失 当会 社会和谐要按 照以人为 本的要求 , 从解
下 降 3 位 次 。其 中有 5 重 要 的 指 标 立 即 形成 连 锁 反 应 , 造 成社 会矛 盾 的 决 关 系人 民群 众 切 身 利益 的 现实 问题 人 个 个 并 呈 全 面 下 滑趋 势 , 中就 包 括 公 共 机 构 进 一 步 激 化 。 实 现 对 公 共 治 理客 体危 手 , 重 社 会 公 平 , 全 体 人 民共 享 改 其 要 注 使
解决诸多公共治理 问题 的必然选择。
被 某 些 部 门所 利用 。因此 , 出现 了这 于政 府 是 惟 一 的主 体 , 以有 社 团或 其 就 可 样 一 些 现 象 , 些政 府部 门 以实 现 公 共 他 自治组 织 参 与 。 有 因此 , 通 话语 渠道 , 畅 利益 为借 口, 背法 治 的 基 本 原 则 , 违 对 由对 公 共 利益 的 一 元治 理 转型 为 多方 共 个 人权 益 加 以侵 犯 , 使原 本 属 于 社 会 公 治是 公共 利益治理结构转变的必然 , 这

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三维架构

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三维架构

• 三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并不 能够自动地实现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 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人们不仅亲眼看到了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 而且正在享受着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但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 城乡差眶的持续扩大、劳资力量对比的强弱差异等事实,就表明 了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实现社会和谐,它还需要各种制度的规 范、公共权力的介入以及道德伦理的约束等等。


• •

四、和谐社会耍澄清的几个问题
• • 在讨论和谐社会时,有必要澄清几个问题: 一是和谐社会不等于平均主义,也不等于大锅饭,不等于均贫富,它是 允许差别存在的,但差别或者差距应当通过国家的再分配制度被控制在 社会各阶层能够接受和容许的限度内。
• 二是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但稳定不等于和谐,因为稳 定是社会控制的结果,而和谐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的良性状态。社 会和谐显然处于一个较社会稳定更高的层次上。打个比方,近两年间曾 经发生过因雇主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讨要不着而自杀的现象,这种 自杀行为并未影响到社会稳定,但它无疑表明了劳资关系的不和谐。我 们不能为稳定而稳定的,而是要用社会和谐的观念来解决社会稳定问 题。
•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与矛盾集中到一点就是公正与效益的失衡。
二、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公正与效益的博奕
• 公正与效益是一对矛盾体,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公正与 效益的博奕。 • 公共产品的特征则要求公共权力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是普 适的。这一权力的普适性决定了公共权力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追求 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的公正。最初,亚当· 斯密揭示的社会发展的道 理是——社会分工可以提高效益,可以增加国民的福利总量;自 由竞争基础上的市场交易是促进社会分工的最佳制度安排;国家 权力根本使命在于维护自由市场交换制度。根据亚当· 斯密的理论, 生产力的效率达到了人类社会从未有过的高度,然而贫富二级分 化所导致的社会公正的失衡,也成正比例的增长。马克思揭示了 亚当· 斯密理论的不足,认为他的这种制度安排以效益倾覆了公正。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倡导的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个二元 化的目标:既追求公正(人的解放)亦要倡导效益(物质财富的 极大丰富)。 • 问题是公正与效益是一对二律背反的矛盾体。当它因应社会的要 求而追求公正时,往往牺牲了效益;当它突出了效益指向时,往 往丧失了公正。所以,在实践中,公正与效益是无法兼得的矛盾 着的两极。从实质上认识,社会发展所同时追求的公正与效益只 不过是要求获得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它对公正与效益双方而言都 不是一种最优抉择,而是一种次优选择。且这种“次优选择”总 是通过动态的博奕来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一)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一)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一)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等之间的和谐。

当前,我国在以上几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不和谐的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现阶段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社会,要突出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为此,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和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和体制保证。

关键词:体制转轨;收入差距;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社会财富和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体制基础和物质条件。

同时,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交织在一起,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中新旧矛盾和利益冲突日益突出,显现出异常复杂的状况,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不和谐因素。

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广义的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通常所讲的和谐社会是指后者,它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相处等。

概括地说,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各个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和谐增进,社会财富全民共享,社会安定有序,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是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在平等、公正的制度、政策和规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生存、发展机遇和权利,并且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和人道主义公平。

其基本内容就是制度公平和政策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教育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五个层次。

一个公平的社会也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只有人们普遍认同了社会是公平的、公正的,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和增进,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财富才能不断增加,人们在共同富裕基础上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和谐发展。

调整社会结构 构建和谐社会

调整社会结构 构建和谐社会

调整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有了长足的提高。

然而,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我们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难题。

因此,调整社会结构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一、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框架和体系,包括社会上各个层次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角色和地位等。

在社会结构中,经济和政治力量是最为明显的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福祉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们的社会结构存在的不合理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二、政治权力不得民心。

目前政治机构存在腐败、特权现象,普通民众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不足,民主化不够彻底,导致人民对政治失去信心。

三、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社会结构的必要性社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合理性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不仅是侵蚀着社会公正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调整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调整社会结构会实现分配公平。

当前,贫富分化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必须通过社会结构的调整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分配公平。

其次,调整社会结构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要消除社会上的矛盾,实现和谐社会,需要是一个包容性和公正的社会,调整社会结构有利于解决社会的矛盾和不平等现象,从而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最后,调整社会结构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调整社会结构可以通过改变经济结构、人们生活方式等,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

从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构建

从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构建

从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构建【摘要】引言部分指出了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性,正文部分依次探讨了建立社会公正制度、加强社会法治建设、推进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优化社会制度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法治建设和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篇文章全面探讨了制度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社会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构建、社会公正、法治建设、民主决策、社会服务、社会信用、优化社会制度环境、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制度保障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制度保障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制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更加显得迫在眉睫。

只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制度保障和谐社会不仅是一项重要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建立社会公正制度建立社会公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公正的制度可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平等的保护,避免权力的滥用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在建立社会公正制度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只有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权利,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要加强法律监督和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保障每个人的法律权利。

谈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谈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谈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引言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建设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不断进行,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

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变得迫切而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依靠政府权力来进行社会管理。

然而,这种管理方式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和单向性,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其次,传统管理体制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是片面和局部的,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因此,需要进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现代管理体制注重规范管理和服务导向,强调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合作。

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自治、协商、法治、改革”,即通过加强社会组织、推进协商民主、建立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改革创新等方式,来实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和举措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要从多个维度和角度入手。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路径和举措:1.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应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其在社会调解、服务救助、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2. 推进协商民主,促进社会利益多元化表达协商民主是现代管理体制的核心理念之一,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协商议事,包括政府与市民、企业与员工、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可以提高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表达和合理化解决方案的制定。

应加强协商平台建设,为社会各界提供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法律法规是社会管理的基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制度结构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一)

制度结构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一)

制度结构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一)摘要: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制度结构日益分化与理性化的过程。

并由此引起了各种社会矛盾。

为此。

形成一种多元互补、动态共生的制度结构,是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之一。

关键词:制度结构;理性化;转型;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一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制度结构日益分化和理性化的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化首先表现为商品(市场)经济对传统自然(共同体)经济的取代。

在自然经济中,各个共同体成员之间经济交换行为形成的通常是相对封闭和片断化的关系网络,并受着深层互惠规范的支配,如马林诺夫斯基笔下的特罗布里安岛人,有着理性的经济目标,但其经济交换深藏于长期持续的对称性互惠关系之中。

相反,现代商品市场通常是一种自由交换的开放网络,市场“内在规则”起着支配性作用。

因此,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实际上也是市场内在规则对共同体互惠规范的一种替代。

共同体互惠规范是世代积累形成的社群性规范,而市场内在规则尽管也是演化性的但更具理性特征,因此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不仅是一种制度替代过程,也是一种制度的理性化过程。

后来,随着现代化过程的推进,出现了“等级制”或“科层制”规则对传统共同体互惠规范、市场内在规则的进一步替代。

在相对开放的现代商品经济中,经济行动由于失去了传统共同体网络与规范的支持,机会主义行为增多、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进而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

根据罗纳德·科斯的看法,当某种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组织生产监督成本,人们就会建立起“等级制组织”即企业自己生产这种产品,这就是企业存在的原因。

因此从制度的角度看,现代企业的出现实际上是企业监督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内在规则的替代。

不过,科斯的企业理论缺少历史视角,最初也忽视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规范问题,而马克斯·韦伯早就指出过,现代企业的前身是家庭手工作坊,随着专业管理人员的出现、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以及对裙带关系、非正式群体与规范的排斥等,传统经济组织逐渐向现代企业转变,这是社会现代化或理性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文章标题: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尊重、激发、鼓励和保护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策和体制。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是停滞的社会。

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标,“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社会财富说到底是劳动创造的。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这是马克思肯定的配第的名言。

充满活力的社会,会使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可以干成事。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的障碍。

这些障碍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

比如,社会阶层之间在人才流动和才华认可方面还存在鸿沟。

过去长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式,使得其他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的社会身份和创造性认可度有待提高。

又比如,在一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具活力的创造群体,然而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享受的权益却同他们创造财富的贡献不相称。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建立健全保证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保证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从而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

转型期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

转型期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

转型期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 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 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目标, 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扩展到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中国在这样的转型期如何构建一个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 气氛良好的和谐社会就成为执政党目前执政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未来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目前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人与自然的携手将超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物本主义和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促使人类重新审视自我, 重新评估历史, 重新定义幸福。

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是实现“经济- 资源- 环境- 社会- 人”的共同发展, 即人与社会、自然的相融。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未来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 必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而人与人的和谐又必然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纵观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变革既是人类自我意识和发展意识的日益觉醒, 更是未来社会发展更为理性化的标志。

(一)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物本主义价值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物本主义价值观是指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 进而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社会发展。

它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迅速地加快工业化步伐, 提高工业化程度, 就一定会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

这一片面的发展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而它由此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社会危机、自然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

经济增长不但没有解决失业、分配不公等问题, 反而使政治腐化、道德失范、信仰危机等等社会问题进一步激化。

谈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创新

谈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创新

谈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创新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由于创造了比较完善的民主法制制度,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创新?从文化的发源上讲,中华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都是从远古‘中和’思想开展而来的”。

(3)从中国文化的主流来看,儒、道两家都在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以“和谐”为其共同的精神追求。

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抑制主观意志,以此设想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蓝图(4);认为统治者应当顺从民意,并提出了建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争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和谐关系的途径(5)。

儒家更是追求“和谐”的典范。

不但设计了以“和谐”为理想追求的“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而且提出用以实现上述和谐社会的手段是礼制,就是以形上与形下、天道与人道、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原那么,规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和而不同”的和谐关系形式。

“礼”被认为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礼的文化品格就在于这种整体的、自然的和谐精神”(6)。

可以说,“礼”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最好的最有生命力的标准体系”,它既是先哲们用以实现他们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的途径,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者对人民实行统治并保持社会稳定和所谓和谐的工具,而且“礼”的观念至今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大地,根植于大部分的思想深处。

诚然,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也不乏所谓“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康乾盛世”等等这样一些相对稳定与开展的短暂时期,但总体上说,正如著名学者吴思所言,“在实际生活中,在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的根本关系方面,现实关系总是顽强地偏离儒家的理想和规定,偏离天道和王道,呈现出日渐堕落的总体趋势,并形成人们意料之中又摆脱不掉的王朝循环。

使王朝更替成为帝国专制制度对过度失衡的社会的一种自我校正机制。

”(7)究其原因,由于中国以礼教所支撑的政治形式,因“对德性教化的过分倚重而对以法为形式的社会制度建立顾此失彼的无视,由于这种对法制形式的建立的无视,致使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一方面对君主绝对权利缺乏有力的制衡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人民民主参政又没有坚强的制度保证,而使其所坚持的政治生活的真正的互主体的道德性质最终往往形同虚设和流于空洞。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与创新。

一、推进制度创新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既应着眼社会和谐的需要搞好制度建设,更要紧跟时代发展,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一整套更加科学、民主、公正的社会建设、管理与保障的有效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究其根源,主要是制度上的缺失或不合理、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

要从源头上化解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靠制度,靠制度创新。

二、推进制度创新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能否按中央的战略部署实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固然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诸方面建设直接相关,但问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诸方面的建设成效,始终受制度建设的影响。

因此,大力推进制度的创新和优化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

总结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一切政策设计的核心和根本。

因此,突出强调制度建设和创新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作用,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我们必须牢牢加以把握的重要关节。

三、努力开创以制度创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动局面从当前必须把握且能做得到的角度思考,应首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必须着眼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来进行。

《决定》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思路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我们搞好制度创新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根本遵循。

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寻找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创建新机制,持续加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摘要: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分析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特别是分析我国社会转型面对的复杂时空背景和转型特殊复杂性,便会凸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双重取向:现代取向和社会主义取向。

如何在坚定不移地坚持这双重取向的前提下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调适二者的关系,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智慧的考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性课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现代取向;社会主义取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现象,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着眼点,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而不深入下去,就会使问题简单化,甚至产生诸如把问题账算在改革和发展头上的错误倾向。

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①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通过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特别是社会转型面对的复杂时空背景和转型特殊复杂性的分析,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界划与现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产生1.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界划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和谐是人类的恒久追求。

伴随这一恒久追求,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种种关于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

这些思想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挖掘和借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关于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历史语境是不一样的。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概念,并主张对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行大的界划,即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另一类是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

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就其最主要的方面来说,是指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自然必然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为话语背景的和谐社会思想;所谓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就其最主要的方面来说,是指以商品——市场经济为基础、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经济必然性居于主导地位)为话语背景的和谐社会思想。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追求。

制度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入手,探讨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制度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

和谐社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体系。

因此,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制度设计中,要注重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在各个领域制定有利于人民群众发展的制度,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和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其次,制度建设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公平正义。

要建立健全公平正义的制度,消除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

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要加大投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的社会资源。

第三,制度建设要注重法治建设。

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法治社会。

要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加强对法律的普及、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加强司法体制,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法律权益。

第四,制度建设要注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和谐社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的采集与共享,建立起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促进社会成员遵守法律、遵守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风尚。

第五,制度建设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

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

第六,制度建设要注重民主监督。

和谐社会需要广泛的民主参与和有效的社会监督。

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推进全民参政议政,促进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综上所述,制度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探索制度与社会和谐的机制

探索制度与社会和谐的机制

探索制度与社会和谐的机制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体在其中相互作用。

为了使社会能够稳定运行和发展,制度与社会和谐的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制度与社会和谐的机制,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制度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规范和约束,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但是,制度不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它需要与社会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一个和谐的社会也需要制度的规范和支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制度与社会和谐的机制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制度与社会和谐的基础。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实际情况和利益平衡,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权益的保护。

此外,法律体系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 加强社会组织与参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参与是制度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

社会组织能够代表个体和群体的利益诉求,通过与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的协商和合作,推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同时,个体和群体的参与也能够增强对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3. 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于维护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机构要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的公平公正。

同时,社会上要存在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制度的执行更加透明和公开。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制度的滥用和扭曲,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制度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社会矛盾。

同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能够为个体和群体提供稳定的保障,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三、实施措施为了实现制度与社会和谐的机制,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1.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2. 创建和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渠道和机制,鼓励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与现代化TH 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08-03 Mar,20082008年第2期NO.2,2008一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制度结构日益分化和理性化的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化首先表现为商品(市场)经济对传统自然(共同体)经济的取代。

在自然经济中,各个共同体成员之间经济交换行为形成的通常是相对封闭和片断化的关系网络,并受着深层互惠规范的支配,如马林诺夫斯基笔下的特罗布里安岛人,有着理性的经济目标,但其经济交换深藏于长期持续的对称性互惠关系之中。

相反,现代商品市场通常是一种自由交换的开放网络,市场“内在规则”起着支配性作用。

因此,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实际上也是市场内在规则对共同体互惠规范的一种替代。

共同体互惠规范是世代积累形成的社群性规范,而市场内在规则尽管也是演化性的但更具理性特征,因此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不仅是一种制度替代过程,也是一种制度的理性化过程。

后来,随着现代化过程的推进,出现了“等级制”或“科层制”规则对传统共同体互惠规范、市场内在规则的进一步替代。

在相对开放的现代商品经济中,经济行动由于失去了传统共同体网络与规范的支持,机会主义行为增多、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进而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

根据罗纳德科斯的看法,当某种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组织生产监督成本,人们就会建立起“等级制组织”即企业自己生产这种产品,这就是企业存在的原因。

因此从制度的角度看,现代企业的出现实际上是企业监督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内在规则的替代。

不过,科斯的企业理论缺少历史视角,最初也忽视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规范问题,而马克斯韦伯早就指出过,现代企业的前身是家庭手工作坊,随着专业管理人员的出现、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以及对裙带关系、非正式群体与规范的排斥等,传统经济组织逐渐向现代企业转变,这是社会现代化或理性化的重要内容之一[1]。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企业的出现实际上也是经理层建构的规则对传统共同体规范的替代。

还有,小钱德勒认为,到了20世纪中叶,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管理资本主义”,出现了“经理人革命”,现代企业的规模化和多部门化实际上是市场的进一步内化,由经理人“看得见的手”建构的规则进一步替代了市场内在规则。

由于制度结构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姚伟摘要: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制度结构日益分化与理性化的过程,并由此引起了各种社会矛盾。

为此,形成一种多元互补、动态共生的制度结构,是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之一。

关键词:制度结构;理性化;转型;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8)02-0078-04作者简介姚伟(3),男,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邮编6 :197-:21010企业内部确定性相对较高,经理人可以相对从容地建构相关的制度规则,相对于前两种制度类型而言,经理人建构的规则更具理性特征;但是,经理人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并不能掌控整个市场,不能根本上克服企业个体理性而市场集体非理性问题,组织管理者建构规则是一个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2]。

因此,从总体上看,“管理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制度进一步有限度地理性化的过程。

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二战后到1980年代,与“科学知识”、“专家理性”联姻的现代政府制定的法律规则、计划指令日益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大大加快了现代社会的制度理性化进程[3]。

如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计划经济,美英诸国实施了“新政”,北欧诸国实施了福利国家制度等等。

尽管其间存在意识形态的深层分歧,但共同的特征就是政府理性日益扩张,政府理性地设计的制度前所未有地渗透到市场、企业与社会共同体之中,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之间的边界日益消失,社会制度结构更加单一化和理性化。

现代化过程中制度结构的单一化与理性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但也是各种现代性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

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扩张,经济资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社群共同体规范的资源调节与社会私力救助的作用被消解,加重了社会的经济分化。

而后来政府理性设计的再分配性制度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分化问题,但又使企业定向于和依赖于政府以获取资源而不关心市场的需要,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非生产性扩张,符号性要求与生产性活动的脱节,使民众产生对政府的严重依赖等,并最终导致生产力下降、经济停滞、财政严重赤字等。

制度结构的单一化与理性化还导致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领域之间制度逻辑冲突,以及各种制度性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每种制度类型都对应一个独特的时空场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意识形态、社会秩序、利益安排、身份认同、行为方式等,制度结构的单一化与理性化,导致了所有这些层次的矛盾,并使现代社会进入一种综合性的高风险状态。

二因此,调整这种单一化与理性化的制度结构,使社会走向新型现代化或者后现代的和谐之路,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制度结构主要是指在特定时空场域中存在的各种制度类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状况,因此,我们应首先在理论上明确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哪些制度类型,不同制度类型之间应形成什么样的关系等。

人们通常把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这种两分法显得过于简单,把市场内在规则与共同体规范都归于非正式制度、把合约与国家立法都归于正式制度,而实际上它们之间差别很大。

弗朗西斯福山则认为,存在着从等级制生成到自发性生成、从理性到非理性这样两个制度“连续谱”[4]。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从生成方式看,存在三大不同制度类型。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时间、知识等条件的限制,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客观存在的制度对其行动具有限制或支持作用,更没有想到要确立一种制度来支持或限制自己和他人的行动,其行动所产生的制度是一种“意外后果”。

这是一种制度与个体行动之间无意识的相互建构,是制度的累积性的纯粹“演化性”生成过程,对应着的是演化生存的制度。

第二种情况是,行动者在外部环境相对确定、行动对象较为客观的情况下组织起来,在尊重行动对象的客观性的同时,在讨价还价、重复博弈或成功与挫折的经验学习中,历史地建构出某种制度,以为下次行动的条件。

这是一种制度“建构性”生成过程,对应着的是建构生成的制度。

第三种情况是,某些政府知识与权力精英、立法者和专家等,在完全自觉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行动设计出某种制度。

这是一种制度的“设计性”生成过程,对应着设计生成的制度。

因此,存在演化、建构、设计生成这样三种制度生成方式以及相应的制度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演化生成的制度不是行动的目的而只是行动的副产品或无意识后果,建构生成的制度是实践形态的、有限意识行动的产物,设计生成的制度则是理论形态的行动的产物。

工具理性的经济交换活动演化生成的是市场内在规则,非工具理性的社会交往活动演化生成的是社群互惠规范;而企业管理规则、乡规民约等更有可能是建构地生成的,正式的法律规则、宗教教规等更有可能是设计生成的。

这些制度类型都有其各自的合法性基础特别是功能合法性基础。

人们的需要是多样性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需要,人们可能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来实现,进而生成不同的制度类型。

而对于同一种需要,人们也可能有着不同的实现方式。

如获得一种产品的方式,可以在市场交换、等级制、企业集群之间进行选择,可以在市场交易、网络互惠、中央再分配之间进行选择。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某种行动方式可能都是“合式”的。

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远非是线性的,相反在同一时空场域中,现代的、传统的,理性的、非理性的行动方式会同时存在,具有不同合法性、独特功能领域和功能边界的制度可能同时存在,并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制度生态。

各种制度类型在各自适当范围、层次内运行,并相互支持与有机地结合,就会产生好的效应,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后果。

例如,在当代乡土中国,自然村是熟人社会,而行政村并非熟人社会。

如果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主要以自然村为基础,则会得到熟人社会网络规范的支持,人们会熟悉、了解和信任村领导并可以对之进行有效监督;但现实中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是以行政村为基础的,使得村民自治制度得不到熟人社会规范的支持而效果受到明显的影响。

其实这样的制度分离与冲突情况,在当前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普遍存在。

从历史角度看,在现代化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各种制度类型相互分离而又互不相干的制度结构、排斥与替代以及单一化的制度结构。

特别是在现代化中后期,某一种制度类型在某种原因作用下过度扩张,其他类型的制度与相应行动之间原本存在的相互建构关系被中断,导致其他制度类型再生产中断,行动者行动模式日益单一化,而被扩张的制度的负面功能难以被抑制,其他制度类型的利益分配与行为调节功能都被取代了,由此引发了“现代性困境”。

因此,只有形成有机的制度结构,才能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这种有机的制度结构是指,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存在多元化的而非单一化的制度类型;多元化的制度类型之间不是分离的、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和支持的;还有,制度类型之间的主次地位不是僵化固定的,而是随着时空场域的转换会动态变化。

总之,有机的制度结构应是一种多元互补、动态共生的制度结构。

具体说来,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制度结构,应该是理性的制度与感性的制度相结合,设计性、建构性与演化性制度多元互补,动态共生。

政府设计的法律制度、企业管理者建构的规则、市场的内在规则与社群规范在各自的适当领域内发挥作用,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分配的多元协调,既实现经济的发展,又增进社会的普遍福利,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这样一种有机的制度结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自由主义全球性改革与调整浪潮,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种制度结构调整,其主旨是试图让政府设计的制度从市场、企业、社会中逐渐退出,让市场内在规则、企业等级制规则、社群(第三部门)规范逐渐形成或恢复并发挥各自的作用。

这一制度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存在种种问题,如一些政府退出过度,过度依赖市场内在规则调节,社群共同体规范等没有及时发展起来也难以发挥民众自我救助与发展的作用,反而导致社会分化加剧,大大影响了制度结构调整的效果等。

这说明这种制度结构的调整迄今并没形成一种合理的制度结构。

而似乎更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意大利柔性生产模式、东南亚儒家资本主义、扁平化与网络化的后福特制大企业、以技术人员高度流动而又高度合作的网络规范为基础的硅谷新经济等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成就。

这表明由自由市场内在规则、企业等级制规则、社会网络信任规范等社会资本综合形成的微观制度结构,具有很高的经济绩效与社会收益;来自草根、传统、社会的制度类型并非都是消极的,相反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增进地区普遍福利的重要制度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