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杨柳青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B。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
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D【解析】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官员是神权的代言者.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故选D项。
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和分封的内容;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2.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体现的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并未体现.故应选D。
考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word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战国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郡县制的实行D.井田制的瓦解2.周代,天子死称为“驾崩”,诸侯死称为“薨”,卿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平民、奴隶死称为“去世”。
周代采用上述不同说法的目的是()A.维护官僚特权 B.规范等级秩序 C.体现终极关怀 D.突出皇权至上3.史学家钱穆指出,在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作副官称相,照历史传统讲,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了秦、汉统一,宰相不但要管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
据此可知()A.封建社会贵族特别重视祭祀活动 B.秦汉沿袭“国”“家”同治传统C.宗法制度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D.汉代宰相位高权重引起皇家关注4.《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
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的“革命”是指()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B.儒学学说成为正统思想C.行省的设置 D.理藩院的设立5.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使王国领地缩小,中央集权加强B.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C.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扩大王国的辖区,皇权得以巩固6.张金鉴先生在《中国文官制度史》中曾这样论及:“(明给事中)无面折廷诤之威风,由言谏之官所安为纠察之官,所谓封驳、注销、奏闻、弹劾者均不过代天子以察百事,乃其耳目手足耳,决不是以言谏天子、纠朝廷也”。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一中、益中学校2018—2019 学年度高三年级一月考历史学科试卷2018 年 10 月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30 题共 45 分。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 13 人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3、以下为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②③①④B. ②①③④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4A.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5、《马可·波罗行纪》中曾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
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6、“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据此可知,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主要原因是A. 重农抑商政策B. 闭关锁国政策C. 朝贡贸易体制 D. 封建专制制度7、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8、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巡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没有仇隙,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向”;明英宗时“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
天津市统编历史教材2019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天津市统编历史教材2019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8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写在第五页的答案处。
1.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山洞里,即“穴居”,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居民却能过着定居的生活。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学会制造房屋B.能够掘井引水C.原始农耕经济得到发展D.自然环境的变化2.商朝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
商王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这反映的政治特征是()A.商王就是神仙下凡B.皇权实现高度集中C.神权和王权相结合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3.据载,周文王在周地举行过祈请商远祖先王成汤、太甲等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武王灭商后,继续保留这项礼仪。
周王的这一做法()A.意在强调周政权的正统性B.使商朝文化得到了传承光大C.使中国古代政权一脉相承D.表明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
不能在此一一论列,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
”其意在说明()A.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B.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C.分封利于华夏民族形成D.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5.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6.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D.华夏族已经形成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1.据载,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乡官);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常员、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A. 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 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C. 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 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2.隋文帝在统一后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重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
这主要是为了()A. 打击势家大族B.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C. 削除地方割据D. 确保中央政令的推行3.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商税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C.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D. 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4.明清时期,开始使用生铁淋口技术制作农具,但只应用于制作少量锄、锹等小农具;《农政全书》中的农具图抄自王祯的《农书》,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在生产中比较罕见。
这反映出当时()A. 农业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B. 高产农作物引进影响了农具革新C.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变化D. 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降低5.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清室之亡,固由种种失政,而其灭亡之速,则其末年外强中干之政策,实亦有以促成之。
”由此可见,他认为清政府速亡的原因在于()A. 民主与共和潮流的推动B. 列强对华政策的调整C. 清政府自身的倒行逆施D. 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6.如图为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反映了毛泽东思考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场景。
他当时思索的是()A. 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 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C. 如何把苏联的革命指导落到实处D. 如何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7.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社会中,修辞术作为一种技艺,地位十分重要,甚至出现了专门教授修辞术的智者。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想通过掌握这门技艺来()A. 取得更多的公民权B. 参与法庭的陪审C. 充分发扬人文精神D. 获得政治影响力8.18世纪中叶,法国政府曾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罪名是“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历史(word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
”它表现在婚丧、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上,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
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B.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C.团结和凝聚家族亲情D.稳定和巩固统治秩序2.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
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
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稳定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3.清代某机构,其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行政运行的中心。
此机构的设置()A.取代前朝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B.出现于康熙年间,以票拟形式参与机务C.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成三足鼎立4.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写下法律,同为高贵者与低微者,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在《致城邦》体现了“分配性正义”,指责城邦公民“他们毫不尊重圣洁的或者公共的财产”。
据此可知,梭伦()A.批判专制制度 B.维护公共利益 C.抨击社会不公 D.主张权利平等5.为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故意不到法庭或暗中逃避,《十二铜表法》第四条规定:若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相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第九条规定: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庭。
这种规定()A.保护了平民权利 B.限制贵族逃避司法C.体现了程序公正 D.保证审判顺利进行6.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在位时,千方百计地让议会先后三次剥夺了多次批评他的约翰•威尔克斯下院议员身份,所造成的威尔克斯事件在英国社会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教师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B.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 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D【解析】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官员是神权的代言者。
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故选D项。
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和分封的内容;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
2.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体现的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并未体现。
故应选D。
考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高考模拟】2019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版有答案)
2019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30 题共 45 分。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我们的中国》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作为大一统的主要因素,C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郡”的信息,排除A,在四国旧地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的领地变小了,封皇子为诸侯王,皇帝与诸侯王的亲缘更近,故B正确,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取代异姓诸侯王”,排除C。
3.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②③①④B. ②①③④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代的三公九卿,②是秦朝的三公九卿,③是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④是元朝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②①④③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判定最早和最晚的项目,然后排除即可。
4.下表为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9届高三历史3月一模试卷带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3月一模试卷带答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世界各地的垂直农业各具特色。
新加坡的“天空绿蔬”工厂(图1),占地较小,各种蔬菜垂直排设在A字型框架上“轮转生长”,让人们实现城市菜园的梦想。
英国北约克郡的垂直农场(图2),采用水耕栽培和LED照明系统,可全年为本地市场提供新鲜蔬菜。
据此完成1~3题。
24.《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
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25.表2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
这表明当时A.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B.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D.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26.《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卷历史(word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唐太宗在册封西北少数民族将领为王时,计划让前去封授的大臣顺路从甘肃天水为自己买回一匹宝马,此计划遭到谏臣魏征的强烈反对,其理由是如果把买马和封授两件事放在一起,则有可能影响民族团结。
最终,唐太宗放弃了顺路买马的计划。
由此事可推测出()A.唐太宗惧怕谏臣魏征B.唐代民族关系紧张C.魏征任职于门下省D.三省长官可驳正诏令3.明朝初年,太祖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对此,清朝继承并有所发展。
明清时期实行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权力C.防止吏治腐败D.加强君主专制4.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设立十将军委员会5.“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
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
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材料说明罗马法()A.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利于维系社会稳定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6.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一书指出,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几乎指的已不是古代的“直接民主”,而是西方近代的“间接民主”。
促成民主概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反教会反王权斗争的需要B.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C.主张精英政治的美国革命取得胜利D.民主政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7.秋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倜来(外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
2019届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所以答案选A;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所以排除B、C;“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所以D说法有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易错警示】“封建”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封建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
分封制因此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2.《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 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A【解析】材料提及“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意指其对后世影响深远,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A项符合题意,正确。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青铜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工具。
最能支撑这一论断的史料是A.周礼规定礼器的数量B.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C.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具D.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2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
其“优秀”主要是指A.提高最高统治者素质B.促进国家的统一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3 .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
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4 . “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法制,无论在实体或者程序方面都未超过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
”这说明罗马法A.涵盖了现代法制的基本内容B.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C.设定了所有权的全部可能性D.适用范围限于私有制高度发达的社会5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实现三权分立C.保证司法的独立性D.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6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A.甲对,乙不对B.乙对,甲不对C.甲和乙都不对D.甲乙说的都对7 . 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谈到“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那些惯用的‘身陷绝境’、‘弹尽粮绝’、‘敌强我弱’、‘被迫撤离’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
天津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天津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端午B.清明C.七夕D.元宵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A.同姓亲族B.异姓功臣C.殷商降族D.先代贵族3.“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根据所学知识,这套“制度”不包括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分封制度4.以下关于嬴政规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有利于秦朝的强大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B.有利于国家统一C.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D.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6.汉武帝为解决地方封国问题,实行的措施是A.削夺王国的封地B.颁行“推恩令”C.平定七国之乱D.实行郡县制7.“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最应该是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8.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
”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西藏行省C.宣慰司D.宣政院9.下列历代政治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宋太祖派文官到各地任长官④明太祖废丞相权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杨柳青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 神权与王权结合
【答案】D
【解析】
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官员是神权的代言者。
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故选D项。
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和分封的内容;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
2.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体现的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并未体现。
故应选D。
考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 政府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B. 长安的商品经济繁荣
C. 政府制订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D. 政府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说明有专门机构管理市,且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
故此题应选D项。
A不加限制错误;B不是材料主旨;C中抑制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经济管理
4.“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