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视率测量途径:挨户访问、电话访问、日记调查、仪器测量 (填写收视记录)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 • • •
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电视传播的社会效果:
“议程设置”的功能
第8章
电视传播的受众研究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 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角色:
一、信息的接受者
构成受传关系 主动的、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 现代社会大众使用媒介的目的: 1、解闷消愁 3、确认自我 二、媒介的使用者 2、人际关系 4、监视环境
《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 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 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 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 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 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 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 视野中。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 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 录敦煌地区2100年波澜壮阔的历 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 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 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 果。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1、需要和动机 2、心理效应 3、心理倾向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永恒的需要 创造了职业传播活动
•
受众需要激发了受众对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接触和使用, 受众有怎样的需要,其渴求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的节 目内容及其在传播中的比例。
刘瑶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娱乐功能:陶冶、审美、休闲、移情
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
2009年是快乐大本营12周年
第四节
• • • • • •
Biblioteka Baidu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广播保持其竞争力的对策:
1 坚持新闻传播,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2 重新定位文艺传播模式,把音乐节目作为收复失地的重要对策; 3 广播节目的广告化趋向必须防止; 4 必须进行广播改革,实行专业台战略; 5 实现传播观念的转变,为听众提供“视听”并茂的信息; 6 利用高科技,提高广播节目的传播质量
——传播者的权威性、传播方式的多面性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反馈
反馈:
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传者据此检验传播效果,调 节后继的信息传播,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环流。 反馈的作用: 1、检验电视传播效果 2、提供改进节目依据 3、提供电视报道线索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电视传播中受众反馈的方式: 1、观众来信、来电、来访; 2、在直播现场和现场直播节目中直接反馈; 3、通过专门机构调查,收集受众反馈意见。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收视率调查
收视率:是特定的时间段内、特定电视覆盖区内观众收视具体节目 的数量标志,是描述电视节目拥有观众数量多寡的一种相对的统 计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收视率高低是电视台能否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 因素之一。
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收看节目的户数(人数) 收视率= X100% 同一地区拥有电视机的总户数(人数)
(属于描述性研究的初级阶段)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视听率调查服务公司(rating services): 为广告主和广播、电视公司测定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受众的 公司。他们从市场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发表其调查结果, 企业向这些机构机构调查报告,作为自己策划、购买或销售媒介 广告的基础。 如: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美)www.nielsenmedia.com 央视索福瑞(GSM)
200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 8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 视台联合推出12集大型纪录片 《故宫》。
第三节
电影传奇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该片还使用了情景再现的手 法,与其他记录片再现手法不 同的是,主创人员崔永元每次 都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因此 ,这部记录片既有娱乐性,又 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引起了很 多人的共鸣。
–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污染了社会空气
– 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妨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电视传播与文化
– 电视传播对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 文化对电视传播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电视传播的社会功能
• • • • •
1 传播新闻的功能 2 舆论监督的功能 3 传授知识的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二、定势心理: 指受众个体在观看电视之前已有的由诸多主观因 素构成的心理模式。 求真、求实、求新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三、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是借用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理 论来阐释受众在电视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所谓认 知心理,在此是指受众通过电视传播,根据电视形象 特征,推测、判断、理解其本质或内在属性的心理活 动模式。
四、信息反馈者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特征:
一、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稳定中的流动性 电视传播的覆盖率 电视观众的结构层次 二、收看的随意性、自主性与隐匿性 家庭收视环境的影响
电视节目(频道)的选择范围
电视技术提供的便利(遥控器) 三、理解的差异性
影响观众理解信息的因素:人的个性心理……
4、在历史转折时期或新的方针、政策开始实行之前,由于宣传 不得法,未能很好地改变受众的“定势错觉”;
5、特定的舆论环境干扰,片面强调“舆论一律”;
6、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播音员等或因形象、语调引起反 感,或因工作作风、品德修养失去威信,易引起受众逆反现象。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态度:
“使用与满足” 媒介能对受众做什么
受众能使用媒介做什么
(基于观众使用媒介的心理需求)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三、受传的双重角色
受众的双重角色: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的传播者
(直接或间接参与)
当代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为受众参与传播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现代受众素质的提高和收视心理的变化,也为 新的受传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变化的基础。
文化规范的培养 给人以情绪宣泄的机会 密切社会沟通和文化交流 引导和形成社会流行时尚 为人们提供社交话题 构造“虚拟环境”及麻醉精神
电视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
•
电视传播与地球村:
“地球村”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提出。
当这种需要激起受众受传活动时,便构成受众的动机。
需要 —————— 动机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大众使用媒介的动机:
(1)获取所期望信息的需要 (2)迎合一种已经养成的接触媒介的习惯 (3)为了休息和寻求刺激 (4)逃避烦闷和无聊 (5)获得陪伴、避免寂寞
第一节
• •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四、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与他人相对立的心理倾向。具有逆 反心理的受众,往往采取与传播者相对抗的态度和行 为。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造成观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新闻信息或节目内容不真实;
2、过多地重复人所共知的普遍性结论或陈旧观念; 3、传播的信息内容与观众的立场、观点、所处的实际情况相距 很远,或与受众固有成见相矛盾;
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 – 媒介即讯息
–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 冷媒介与热媒介 – 地球村 “城市不复存在,惟有作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任何公路边的小 饭店加上它的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 的国际性。”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电视的负面影响:“电视统治一切”
– 连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 丰富了知识,降低了智能
电视传播过程中反馈的特点:
1、反馈的被动性 2、反馈的延迟性 3、反馈的差异性 4、反馈的典型性
第一节
观众调查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观众调查是受众调查的一种,也是获取受众反馈信
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它主要是电视传播机构或社会上其它专门机构对观众 进行的社会调查。其内容包括: 电视传播活动中—— 观众收视节目的基本现状、节目覆盖率、观众构成、 观众收视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调查; 观众对节目的反应、要求、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节
3、传授知识
传承文化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动物世界》从1981年12月31日一 开播,就受到了全国电视观众的 关注.
《子午书简》栏目撷取古今中外 经典优秀诗歌、小说、美文 ,取其精美章节,邀请名家 朗读。并介绍与之相关的历 史、文化及人物背景,以言 述其情,以志传其声。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中国观众收看电视的动机:
——了解国内外时事、增长见识、娱乐消遣;
中国观众收听广播的动机: ——获得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方针政策、消遣娱乐、丰
富生活、增长见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一、期待心理:
指受众对电视节目的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预求
状态。 1、信息期待 3、移情期待 2、娱乐期待 4、“纪实”期待
在 2005年初,先后有两名犯罪 嫌疑人因为听了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的《神州夜航》节目而决 定投案自首,结束逃亡生涯。 2007年9月4日13时到22时,这 段时间,对于西安的心理咨询 师刘瑶和杀人疑犯陈育军来说 ,是特殊的数小时。在这数小 时里,刘瑶说服了自称在铜川 杀死女友和其妹妹的陈育军投 案自首,而陈育军也在百般的 心理折磨后,自己走进派出所 得到解脱。
4 提供服务的功能
5 愉悦身心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新闻传播:告知、警策 节后春运迎来首个返程高峰
第三节
汶川地震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2、舆论监督: 舆论引导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指出:“ 舆论引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 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 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 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 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 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增强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 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 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态度:
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有的那种带有一致性和持久性的行为 倾向” 。 态度由三种要素构成: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态度的形成 (传播环境对受众态度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态度的改变:
指受众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
发生了变化。 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是: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档电影回顾 节目。制片人为崔永元,是献给中 国电影100周年的一部记录片。该片 从一部电影开始,讲述这部电影的 创作过程,以及其中的轶闻趣事, 并穿插这部电影的参与人员或他们 的亲朋好友讲述其中的故事。
第三节
提供服务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长安夜话》是陕西人民广 播电台经济频率的一档晚间谈话 类节目,创办于1993年。 据不完全统计,《长安夜话 》开办以来,已与两万多人次的 听众进行了热线交流,收到听众 来信近5万封,接待群众来访不计 其数,引导、教育、感染、挽救 了一批处于困惑、迷茫、彷徨、 躁动境地的人,使他们恢复了自 信和生活的勇气与希望。
第四节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 • •
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与时效观
现代社会的分群化及广播电视“窄播化”趋势 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拓展——服务与娱乐
当广播电视传播者掌握了受众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就能
真正地服务受众、引导受众。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人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严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广播电视受众需要是一种建立在广播电视受众共性基础上, 以其个性为依据的信息需要,这种需要呈现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 性。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 • • •
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电视传播的社会效果:
“议程设置”的功能
第8章
电视传播的受众研究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 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角色:
一、信息的接受者
构成受传关系 主动的、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 现代社会大众使用媒介的目的: 1、解闷消愁 3、确认自我 二、媒介的使用者 2、人际关系 4、监视环境
《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 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 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 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 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 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 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 视野中。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 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 录敦煌地区2100年波澜壮阔的历 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 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 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 果。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1、需要和动机 2、心理效应 3、心理倾向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永恒的需要 创造了职业传播活动
•
受众需要激发了受众对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接触和使用, 受众有怎样的需要,其渴求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的节 目内容及其在传播中的比例。
刘瑶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娱乐功能:陶冶、审美、休闲、移情
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
2009年是快乐大本营12周年
第四节
• • • • • •
Biblioteka Baidu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广播保持其竞争力的对策:
1 坚持新闻传播,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2 重新定位文艺传播模式,把音乐节目作为收复失地的重要对策; 3 广播节目的广告化趋向必须防止; 4 必须进行广播改革,实行专业台战略; 5 实现传播观念的转变,为听众提供“视听”并茂的信息; 6 利用高科技,提高广播节目的传播质量
——传播者的权威性、传播方式的多面性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反馈
反馈:
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传者据此检验传播效果,调 节后继的信息传播,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环流。 反馈的作用: 1、检验电视传播效果 2、提供改进节目依据 3、提供电视报道线索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电视传播中受众反馈的方式: 1、观众来信、来电、来访; 2、在直播现场和现场直播节目中直接反馈; 3、通过专门机构调查,收集受众反馈意见。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收视率调查
收视率:是特定的时间段内、特定电视覆盖区内观众收视具体节目 的数量标志,是描述电视节目拥有观众数量多寡的一种相对的统 计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收视率高低是电视台能否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 因素之一。
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收看节目的户数(人数) 收视率= X100% 同一地区拥有电视机的总户数(人数)
(属于描述性研究的初级阶段)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视听率调查服务公司(rating services): 为广告主和广播、电视公司测定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受众的 公司。他们从市场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发表其调查结果, 企业向这些机构机构调查报告,作为自己策划、购买或销售媒介 广告的基础。 如: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美)www.nielsenmedia.com 央视索福瑞(GSM)
200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 8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 视台联合推出12集大型纪录片 《故宫》。
第三节
电影传奇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该片还使用了情景再现的手 法,与其他记录片再现手法不 同的是,主创人员崔永元每次 都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因此 ,这部记录片既有娱乐性,又 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引起了很 多人的共鸣。
–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污染了社会空气
– 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妨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电视传播与文化
– 电视传播对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 文化对电视传播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电视传播的社会功能
• • • • •
1 传播新闻的功能 2 舆论监督的功能 3 传授知识的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二、定势心理: 指受众个体在观看电视之前已有的由诸多主观因 素构成的心理模式。 求真、求实、求新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三、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是借用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理 论来阐释受众在电视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所谓认 知心理,在此是指受众通过电视传播,根据电视形象 特征,推测、判断、理解其本质或内在属性的心理活 动模式。
四、信息反馈者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特征:
一、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稳定中的流动性 电视传播的覆盖率 电视观众的结构层次 二、收看的随意性、自主性与隐匿性 家庭收视环境的影响
电视节目(频道)的选择范围
电视技术提供的便利(遥控器) 三、理解的差异性
影响观众理解信息的因素:人的个性心理……
4、在历史转折时期或新的方针、政策开始实行之前,由于宣传 不得法,未能很好地改变受众的“定势错觉”;
5、特定的舆论环境干扰,片面强调“舆论一律”;
6、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播音员等或因形象、语调引起反 感,或因工作作风、品德修养失去威信,易引起受众逆反现象。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态度:
“使用与满足” 媒介能对受众做什么
受众能使用媒介做什么
(基于观众使用媒介的心理需求)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三、受传的双重角色
受众的双重角色: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的传播者
(直接或间接参与)
当代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为受众参与传播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现代受众素质的提高和收视心理的变化,也为 新的受传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变化的基础。
文化规范的培养 给人以情绪宣泄的机会 密切社会沟通和文化交流 引导和形成社会流行时尚 为人们提供社交话题 构造“虚拟环境”及麻醉精神
电视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
•
电视传播与地球村:
“地球村”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提出。
当这种需要激起受众受传活动时,便构成受众的动机。
需要 —————— 动机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大众使用媒介的动机:
(1)获取所期望信息的需要 (2)迎合一种已经养成的接触媒介的习惯 (3)为了休息和寻求刺激 (4)逃避烦闷和无聊 (5)获得陪伴、避免寂寞
第一节
• •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四、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与他人相对立的心理倾向。具有逆 反心理的受众,往往采取与传播者相对抗的态度和行 为。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造成观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新闻信息或节目内容不真实;
2、过多地重复人所共知的普遍性结论或陈旧观念; 3、传播的信息内容与观众的立场、观点、所处的实际情况相距 很远,或与受众固有成见相矛盾;
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 – 媒介即讯息
–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 冷媒介与热媒介 – 地球村 “城市不复存在,惟有作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任何公路边的小 饭店加上它的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 的国际性。”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电视的负面影响:“电视统治一切”
– 连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 丰富了知识,降低了智能
电视传播过程中反馈的特点:
1、反馈的被动性 2、反馈的延迟性 3、反馈的差异性 4、反馈的典型性
第一节
观众调查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观众调查是受众调查的一种,也是获取受众反馈信
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它主要是电视传播机构或社会上其它专门机构对观众 进行的社会调查。其内容包括: 电视传播活动中—— 观众收视节目的基本现状、节目覆盖率、观众构成、 观众收视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调查; 观众对节目的反应、要求、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节
3、传授知识
传承文化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动物世界》从1981年12月31日一 开播,就受到了全国电视观众的 关注.
《子午书简》栏目撷取古今中外 经典优秀诗歌、小说、美文 ,取其精美章节,邀请名家 朗读。并介绍与之相关的历 史、文化及人物背景,以言 述其情,以志传其声。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中国观众收看电视的动机:
——了解国内外时事、增长见识、娱乐消遣;
中国观众收听广播的动机: ——获得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方针政策、消遣娱乐、丰
富生活、增长见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一、期待心理:
指受众对电视节目的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预求
状态。 1、信息期待 3、移情期待 2、娱乐期待 4、“纪实”期待
在 2005年初,先后有两名犯罪 嫌疑人因为听了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的《神州夜航》节目而决 定投案自首,结束逃亡生涯。 2007年9月4日13时到22时,这 段时间,对于西安的心理咨询 师刘瑶和杀人疑犯陈育军来说 ,是特殊的数小时。在这数小 时里,刘瑶说服了自称在铜川 杀死女友和其妹妹的陈育军投 案自首,而陈育军也在百般的 心理折磨后,自己走进派出所 得到解脱。
4 提供服务的功能
5 愉悦身心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新闻传播:告知、警策 节后春运迎来首个返程高峰
第三节
汶川地震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2、舆论监督: 舆论引导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指出:“ 舆论引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 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 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 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 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 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增强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 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 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态度:
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有的那种带有一致性和持久性的行为 倾向” 。 态度由三种要素构成: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态度的形成 (传播环境对受众态度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态度的改变:
指受众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
发生了变化。 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是: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档电影回顾 节目。制片人为崔永元,是献给中 国电影100周年的一部记录片。该片 从一部电影开始,讲述这部电影的 创作过程,以及其中的轶闻趣事, 并穿插这部电影的参与人员或他们 的亲朋好友讲述其中的故事。
第三节
提供服务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长安夜话》是陕西人民广 播电台经济频率的一档晚间谈话 类节目,创办于1993年。 据不完全统计,《长安夜话 》开办以来,已与两万多人次的 听众进行了热线交流,收到听众 来信近5万封,接待群众来访不计 其数,引导、教育、感染、挽救 了一批处于困惑、迷茫、彷徨、 躁动境地的人,使他们恢复了自 信和生活的勇气与希望。
第四节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 • •
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与时效观
现代社会的分群化及广播电视“窄播化”趋势 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拓展——服务与娱乐
当广播电视传播者掌握了受众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就能
真正地服务受众、引导受众。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人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严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广播电视受众需要是一种建立在广播电视受众共性基础上, 以其个性为依据的信息需要,这种需要呈现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