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宿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象山县沙地村的实践与思考_王德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关键词]蓬勃发展的民宿经济已成为我国不少地区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发展民宿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在象山县沙地村的实践为例,通过对其背景、成效、热点问题及启示进行分析思考,阐述发展民宿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发展过程中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民宿经济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王德平,中共宁波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处。(浙江宁波315066)
王德平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各地都有自己的“看家宝”。象山县沙地村立足乡村实际,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民宿经济发展深化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推动民宿经济发展”的发展之路,村庄呈现“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其探索对各地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唤醒村庄“青山绿水、田园野趣”,努力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强村富民,这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沙地村发展民宿经济的初衷和目的。
1、村庄发展有需求。沙地村位于象山县定塘镇东
首,是一个小山村,全村耕地面积592亩,山林面积3093亩,人口825人,232户。村里地少山多,耕种模式传统,土地效益不高,缺乏自主产业,2011年以前,村民大多以外出务工为生,村庄呈现“青年打工、壮年经商、老年看家”的“新农村生活”,三四层的农居,往往只住着老人和孩子,甚至闲置,“老年村”、“空心村”的现象逐渐显现,村庄急待破解发展之困局。
2、旅游市场有趋向。“十一五”以来,随着象山桥海兴县战略的扎实推进,滨海旅游快速兴起,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象山经济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旅游旺季景区人员“井喷”,游客大量涌入和接待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急需“泄洪口”来缓解压力,象山旅游“成长的烦恼”让处于景区边的沙地村看到了发展民宿经济的机遇。
3、资源丰富有卖点。坐落于大明山脚的沙地村,众
一、沙地村发展民宿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发展民宿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象山县沙地村的实践与思考
山环绕,天蓝水绿,绿树成荫,景色怡人,四季水果甜美,农家菜肴纯真。走进水果园,可看水果,摘水果,尝水果,买水果;踏上水上竹廊,可休闲迈步,悠然垂钓;爬上新安寺,登上天明塔,可领略千年古刹风情,眺望象山港全景;入坐生态农庄,可品味乡土菜肴,体验农耕文化;住宿农家客栈,可采摘山野菜蔬,乐享农家生活;出村,周边有近10个景点景区。
4、开发建设有条件。近年来,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的开通,宁波市域内1小时交通圈,市域外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2小时交通圈已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公路硬化、垃圾处理、供水、供电、通信等与城市联网,村庄环境得到美化。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特色精品农业加快发展。这些都为长三角地区市民参与宁波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沙地村民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客源市场。
5、政策扶持有导向。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2007年,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2011年,象山县下发《关于发展“农家客栈”的实施意见》,明确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扶持农家客栈(民宿)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给沙地村送来了缕缕发展春风,提振了沙地村发展民宿经济的信心。
2014年沙地村民宿经济收入达1900万元。蓬勃发展的民宿经济促进了村庄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和美丽乡村建设。
1、产业融合发展。沙地村现已形成以民宿经济为中心,把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事体验、餐饮住宿和旅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建成水果观光采摘基地1180亩、鲜切花种植基地100亩、生态农庄5000余平方米,开发两家经济型宾馆,开办65家农家客栈,床位近1600张。磨豆腐、做年糕、捣麻糍、酿米酒等传统产业重新兴起,蔬菜、水果、禽蛋、肉类等农副产品实现了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2、农民收入增长。目前,沙地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开起了农家客栈,成为旅游从业者,一批农民老板、农民总经理应运而生,直接增加了村民收入。有三分之一的村民以帮“农家乐”打工或摆小摊、开餐饮等方式增收,有的通过参与民宿项目入股分红增收。村民候阿团原来一直在外做水电工,月收入近万元,2011年回到村里开店卖农特产品,现收入比外出做工还好。有位60多岁的大妈,在村口卖盐烤土豆,每天净赚一百多元。一些闲在家里的老人到山上地头采蕨菜、挖野菜、摘蕃薯梗,到“农家乐”做钟点工,每天收入四五十元。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25800元,高出该县农民人均收入16.5个百分点,其中农家客栈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为65%。
3、村风文明提升。2014年,沙地村游客接待量突破25万人次,游客进村,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村里,促进了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村民在生产中开始注重科学技术、科技信息的运用,在生活、交际中开始学习城里人的方式,使学文化、学技术、讲科学、懂时尚成为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花木、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讲文明成为村民们的良好风气。许多村民还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学会利用互联网、微信对自家的客栈、农特产品进行“吆喝”。
4、村容村貌改观。沙地村通过对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发展民宿经济,村民的环保意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力不断增强。走遍沙地村,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进入每个民宿,房间全是宾馆标准配置;河流溪水清澈见底,游步道环绕;山林葱茏碧绿,景区果树成行。村庄道路硬化率、自来水接入率、垃圾处理率、村道两旁绿化率均达100%;拆除破旧房2400平方米,立面改造3000平方米,修建公厕3座、公园1000平方米、停车场3000平方米,民宿标示标牌、导览图统一规范设置,落实日常卫生保洁全村主要公共场所责任包干、农户“门前三包”制度,村落实现“美化、绿化、净化、亮化”。
5、村庄管理民主。民宿经济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
二、沙地村发展民宿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