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社会历史主体学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稿新郑一中高二政治组王金五一、高考考点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知识梳理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对人民群众含义的理解。
人民群众是指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算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2)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①人民群众是②人民群众是③人民群众是(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巩固练习】一、选择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坚持正确的社会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据此回答1-3题。
1、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全面阐述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总结了青藏铁路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经验,充分肯定了铁路建设者们的伟大创举和建设奇迹,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的哲学依据是()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D、它反映了我国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在侦破案件中,以身殉职。
她牺牲后不久,郑州市公安局党委迅速作出了向任长霞同志学习的决定。
这说明()A、先进的思想会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的产生是由党决定的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大大加强了。
这主要说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C、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生和变化,要求有新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D、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11.2_社会历史的主体_导学案
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学习目标】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基本内容情感、态度目标: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主学习】(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发展的历史,是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其主体部分是。
3.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是历史的。
4.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创造者,是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群众。
一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探究活动二: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616亿斤,煤炭产量将超过33亿吨,汽车产量达到1300万辆……1、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探究活动三:《红楼梦》《三国演义》作者是谁?他们从事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什么?他们从事创作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从何而来?探究活动四: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材料三: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20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VIP专享】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高二上《生活与哲学》导学案学科:高二政治课时:55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课备课教师:课组长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掌握:人民群众的含义和范围;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理解: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和方法论【知识梳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依据:---------------------------------------------------------;﹙2﹚内容:--------------------------------------------------------.2、人民群众﹙1﹚含义:-----------------------------------------.注:不能把人民群众等同于劳动群众。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主要的、稳定的部分。
(2)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作用:①------------------------------;②-----------------------------③--------------------------------。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地位:------------------------------------。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3、群众路线(1)地位:--------------------------------------。
(2)基本内容:-----------------------------------------------------------------------------。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天历史。
”也有人说“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1)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
(2)材料二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2.材料一: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材料二:XX年奥运会开幕式给全世界人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华丽炫目的灯光效果、源远流长的文化意境以及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让世人惊叹的是整齐划一,美轮美奂、壮观的人阵制造了震撼的视觉效果。
这些都凝聚了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心血。
据统计,参与的演员及工作人员达28583人。
材料三: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
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1)材料—说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2)材料二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3)结合材料三,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3.材料一: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总理在两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习笔记)
学科模
引-学-导-练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王养臣
审核人
钱令才谢娟
【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点)
识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重点)
难点:了解人民群众的内涵和历史地位
【学法指导】
1、课前6分钟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把握教材,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D.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
【学习收获】
3、达标训练题限时5分钟完成。
【教学辅助】导学案、多媒体
【导入明标】
1.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地位。
2.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点)
3.识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重点)
4.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培养尊重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课堂探究】
探究一:
观点一:“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观点二:“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人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请思考:你同意以上的观点吗?为什么?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二:
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请思考: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四:
材料一: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doc
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学习目标:1.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2.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联系历史和现实,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学习重点和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伟业吗?2.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3.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从实践角度)练一练: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这个观点()A.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人和实践主体的地位C.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众,其作用相互抵消,合力为零D.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1.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发展的历史,是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概念: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理解: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第四,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第五,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
探究活动二: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练一练: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探究活动三: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想一想: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知识回归:1.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
高中政治导学案 必修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熟记并能运用两个知识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坚持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3、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一、问题导学1.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这种说法对吗?2.有人认为“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你觉得对吗?3.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说明什么?4.国际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这段歌词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主要启示是什么?二、知识梳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1)人民群众含义:(书本P93专家点评)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书本P93勾画)(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哲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学习目标】1、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学习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导学案】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含义:①人民群众是指的人们,既包括,也包括。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在我国现阶段,、、和,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1.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1)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他们的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2.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
3.人民群众是的决定力量(1)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
(2)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而不断创造和改变,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1、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 .2、党的群众路线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的重要保证。
【课堂检测】1.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生产……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3.人民群众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体,这表明人民群众( )A.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 B.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项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11.2社会史学科作者:孙忠信书评人:孙1,学习考试要求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B)2,中共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B)2,预习-自学-展示(1),人民是人的意义:注:(1)人的主体是英雄也是人民的一员(2)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不同的内涵(3)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2.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社会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史首先是人民创造的历史。
的具体表现(2):①人民是创造者(2)人民是创造者(3)人民是决定性的力量(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2。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3。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3。
合作-探究-展示探究1:历史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组成的人类有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人民以食为天”。
哪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谁是实践中的主体?因此,社会史首先是历史的,是历史的看看这个世界,哪一寸土地不是由人民开垦的,哪一种作物不是由人民种植的,哪一所房子不是由人民建造的,哪一台机器不是由人民制造的,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生产的...从上面的诗中你能尝到什么?人们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影响?调查3:有些学生认为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培育的,《阿q正传》是鲁迅写的许多科技发明和文学作品都是个人成就。
这种现象是否与人民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观点相矛盾?(学习方法指导:实践是社会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查询4: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册,因为29年前,这里的18个农民冒着风险按下“包产到户”的指纹,秘密签订了“生死契约”,率先实施了“包产到户”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后来被政府批准,并扩展到全国。
“一体合同”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
思考:这属于什么样的变化?效果如何?4。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积极预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用红笔划上记号,以备上课探究;2、合作探究布置的内容预习时要认真进行研读、思考,便于课上合作探究;3、经典例题、知识误区、知识拓展供学生自行研读;4、当堂检测在5分钟之内完成。
(注:A类题不必抄写,在课本上标注即可;C类题选作。
)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掌握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群众路线的内容。
(3)理解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把握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比较分析正确认识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⑵通过群众观点及群众路线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用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逐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热爱人民群众,热爱劳动。
二、【重点、难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三、自主学习,筑牢基础(准确记忆基本概念,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1、人民群众的含义、地位?(A类)2、人民群众的作用是什么?(B类)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类)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类)5、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的是什么? (B类)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类)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是什么?(A类)四、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并能结合实际加深理解)8、阅读课本92页探究材料二思考如下问题:⑴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主要依靠的是什么?(B类)⑵梁启超的观点突出强调了谁的作用,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B类)(3) 你是怎样理解杰出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同作用的?(C类)9、阅读课本94页探究材料二思考如下问题:⑴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B类)⑵从中受到什么哲学启示?(C类)五、总结巩固,深化提高1、理解并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高中政治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 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导学】1.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地位分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党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党群众路线的地位及基本内容是什么?5.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达标练习】1. 今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
50年来, 雷锋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各地不断涌现学习雷锋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 推动形成人人向善、人人行善、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材料蕴含了以下哲学道理①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联系③关键部分的自有功能决定整体功能发挥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2. 漫画《原则》启示我们①群众的心声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④群众观点是我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 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假日特别调查, 百姓们多元的回答充分体现出他们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
由此, 我们可以发现A.一定的思想意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B.百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C.人们对幸福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目的计划性的特点D.人们的感受体会归根到底是对其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不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而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于: 第一, 增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利润;第二, 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 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高二政治社会历史主体 导学设计
4.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人民群众的含义和范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学习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教学过程】【自主阅读,知识问题化】1、人民群众(1)含义:(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注:不能把人民群众等同于劳动群众。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主要的、稳定的部分。
(3)地位——社会历史的主体(4)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运用)原理内容:(1)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表现:①②③(2)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表现:①②③(3)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表现:①②③方法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运用: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地位(两个重要保证):2、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5、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4、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特别提醒】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根本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关于领袖人物关于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承认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规律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氓民”、“阿斗”,只能听任“英雄人物的摆布”认为个别“英雄人物”可以“指挥历史前进”,决定人类命运人类社会发展没有规律可循【合作探究,交流中提升】背景材料一:“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每一个英雄都有着他独特的个性以及成为英雄的气质。
他们超越常人的意志,正确地握大局,利用时势登上历史的舞台。
他们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改变了常人改变不了的社会形势,改变了历史。
英雄不甘安于现状,他们有长远的洞察力和理性的大脑,清醒的意识。
学案19: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法指导:(30分钟完成)1.课前,依据学案,通读课本,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
2.课上,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分层达成目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
2、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表现。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1、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表现。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二、研读教材、自主解标(A级)问题一1.人民群众的含义:(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___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其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内涵。
(2)在我国现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具体表现:①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
(A级)问题二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坚持__________为公,__________为民,______为民所用,_____为民所系,_____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__________,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________________,全心全意________________,一切向________________,虚心向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________________,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教材分析第二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材从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变革的力量角度分析论证了该观点。
第二目是在前一目的基础上得出的方法论思想,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了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前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解释人民群众的含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二)能力目标培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培养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精神,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三、教学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四、学情分析本框理论难度不大,学生较易理解和把握,重要是是应用和投身实践。
1.培养情感。
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有了这种情感,就能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投身实践。
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服务群众。
在实践活动中,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3.参观学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学生可以组织参观活动,深入了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1.事例探讨式教学。
2.自学引导、学案导学。
3.合作探究、理论联系实际。
六、课前准备1、相关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必修四(人教版)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导学案
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制作人:张正梅使用班级:高二五班一、学习目标1.描述与分类: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因及表现。
3.预测与选择:把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辨析与评价: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二、素养目标1.尝试用唯物史观分析时政热点,全面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科学精神)2.理解并认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及要求,理解社会生活,增强对国家现行政策的认同。
(政治认同)3.培养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的时代青年,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公共参与)三、关键能力知识点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1)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的人们,主体部分是。
(2)范围: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的范围。
3.表现(1)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的决定力量。
知识点2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全心全意,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群众,一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学法指导】
1、课前,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
2、课堂上,根据导学案,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学习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预习案】
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3、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你能说说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
【探究案】
探究一:
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物质生产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民以食为天”,哪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参与实践的主体是谁?
所以,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的历史。
探究二:
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从上面的诗歌中你能品味出什么?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
有同学提出:杂交水稻是由袁隆平培育的,《阿Q正传》是鲁迅写的。
许多科技发明、文艺作品都是个人的成果。
这一现象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这一观点是否矛盾?
(学法指导:实践具有社会性;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探究四: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只因29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冒险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秘密签下“生死契约”,率先实施了“分田到户”的土地承包制改革,而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
这场改革后来得到政府的认可,推广到全国。
“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
思考:这属于什么方面的变革?有何作用?
【课堂小结】
【检测案】
1.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
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从唯物史观看,看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
2.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3.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
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4.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1月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分别使我国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迈上新台阶。
这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义建设中
A.高度重视人们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C.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D.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5.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选择题答题栏:
1---5 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强居民收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14分)
7、“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
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
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聚焦“民富”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1)结合第一组观点,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探究一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探究二:
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着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探究三:
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探究四: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检测案:1--5.C BADC
6①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亦可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
②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亦可人群众观点角度回答)
④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l)
理论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刊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