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作者:周启明陈倩琪文习之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4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50ml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然后加入抗CD3单抗、IL-2、IFN-γ等细胞因子对其进行12~15d细胞培养,成功诱导扩增CIK细胞后分3次回输患者体内,并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统计学比较,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癌胚抗原得到下降;失眠、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P【关键词】恶性肿瘤;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近年来,生物治疗在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第四大手段。

自体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类增殖能力强、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有很强杀伤活性的肿瘤生物治疗免疫活性细胞,主要表达T细胞标记的CD3细胞和NK细胞标记的CD56细胞。

大量基础研究表明[1-5],连续回输CIK细胞可以在不损伤机体免疫功能的前提下,对肿瘤细胞进行直接杀伤,并且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

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是一种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多种效应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后回输体内,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的生物治疗手段。

我院肿瘤科近年来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自体CIK 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肿瘤科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根据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恶性肿瘤INM分类法》肿瘤分期标准,所有病例均为Ⅲ、Ⅳ期,均有可测量的肿瘤病灶,预计生存期均>3个月,Karnofsky评分≥60分。

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8.3±9.6)岁。

自体免疫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之CIK细胞治疗癌症_陈怡

自体免疫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之CIK细胞治疗癌症_陈怡

329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CIK细胞具有增殖快速、杀癌力强、杀癌谱广、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对耐药肿瘤敏感、可调整人体的免疫状态、刺激骨髓造血等重要作用。

是目前已知活性最高的非特异性杀伤免疫效应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细胞的抗原的递呈细胞。

DC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将CIK细胞和同源DC细胞以及一系列细胞因子如IL-1、IL-2、IFN-y、CD3mAb共同培养,即可获得DC-CIK细胞。

它既可以促进DC细胞的成熟,更能促进CIK细胞的增殖,并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1. CIK 细胞治疗技术流程白细胞采集→淋巴细胞→CIK细胞+DC细胞+细胞因子→共培养、添加IL-2扩增→DC-CIK细胞→质量检测→质量合格→静脉回输入患者体内→疗效评估2. CIK 细胞的抗肿瘤机制CIK细胞是一种异质细胞,是混合的细胞群体。

主要细胞成分为CD3+CD56+细胞,主要的效应细胞是CD3+CD8+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2、IFN-y、CD3mAb等刺激诱导,并通过体外培养两周左右,细胞数量便可扩增上千倍。

其中CD3+CD56+CIK细胞达到70%以上,这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细胞亚群。

并且在回输到患者体内后,经细胞因子IL-2的诱导仍能进行扩增,这种机能保证了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CIK细胞作用于肿瘤细胞主要有5种途径:(1)引发毒性颗粒依赖性溶细胞作用,致使靶细胞死亡。

(2)CIK细胞与T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参与免疫过程。

T细胞合成并释放毒性颗粒,作用于靶细胞,造成靶细胞溶解。

(3)CIK细胞自身可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作用于靶细胞或反作用于效应细胞,提高其活性。

(4)C I K 细胞群中的CD3+CD56+可以合成并释放穿孔蛋白,溶解靶细胞。

(5)CIK细胞能够激活靶细胞的凋亡基因,使凋亡基因转录并表达。

DC-CIK细胞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DC-CIK细胞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由细胞 介导 的过继 免疫 治疗 已成 为肿 瘤 患者手
术、 放 化疗后 辅 助治疗 的重 要手 段之 一 , 对于改 善 患
者 免疫 功能 、 消 除 残 留病 灶 取 得 良好 效果 。 研 究表 明C I K 细胞 是 一种 新型 、 高效 、 具 有 广 谱 杀 瘤 活 性
2 D C—C I K细 胞抗 肿瘤 的机制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J 2 0 1 3年 第 4 5 卷 第 4期
43 5
D C—C I K 细 胞抗 肿 瘤 的研 究进 展
王 凤 , 田复 明 , 窦 长武
0 1 0 0 5 9 ;
( 1 . 内 蒙古医科 大 学 2 0 1 0级研 究生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著增 加 ¨ J , 同 时 还 具 有 更 强 的肿 瘤 杀 伤 活 性 , 杀 瘤
谱广, 对肿 瘤杀 伤能力 具有 特异 性 , 靶 向性 和 杀伤效
力均 明显高 于相 同条件 下 的单 一 C I K细胞, 从 而 弥
补了 C I K细 胞的不 足 。
细胞 。但脐 血 的分离 费用 较贵 。 目前 最常 用的 C I K
细胞 没有 毒性 , 具 有广谱 的肿 瘤杀 伤作 用 , 因不具 有 特异 识别 和 杀伤 肿瘤 细 胞 的 特性 L 3 ] , 其 杀 伤效 应 仍 然 不令 人满 意 。 D C~C I K 细 胞是 DC细 胞 与 C I K
细 胞联 合培 养 获得 的效应 细胞 群 , D C—C I K 细 胞具 有D C细 胞 和 C I K 细胞 两 者 共 同 的抑 瘤 优 点 , 除 了 增殖 速 度 明 显 高于 C I K细 胞 外 , 共 培 养后 C D 3+、 C D8 +和 C D 3+C D 5 6+双 阳 性 效 应 细 胞 的数 量 显

CIK、等(过继性免疫细胞)

CIK、等(过继性免疫细胞)

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过继性淋巴细胞)治疗方案
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过继性淋巴细胞)患者筛选标准
1. 确诊为恶性肿瘤; 2. 生活自理,卡氏体力状况评分标准60
分以上; 3. 预期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 4. 实验室检查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淋巴细胞绝对值>0.8*109/L,PLT > 50*109/L,HGB >70g/L;
肿瘤 的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CIK、DC-CIK、AIL、NK、CTL、TIL等)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研究解析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研究解析 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研究解析 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
1962年肿瘤 与免疫系统相关的临床研究实验


安排手术手Fra bibliotek第1天

使

抽血>60ml


约第14天
开始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约第17天
第20天后
第1次细胞回输 第2次细胞回输
抽血>60ml进行下个疗 程治疗;同时进行第3 次细胞回输

合 采血后化疗


第1天
使


抽血>60ml

第7天
停止化疗,药物约3个 半衰期后安排回输细胞
开始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约第14天
18% 61%
IL-2和IFN-α-2a组 5(7%) 15(20%) 25(34%) 29(39%) 27% (74人)
(国外)前列腺癌 --- 临床案例
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后肿瘤标记指标下降
(国内)转移性肾癌 --- 随机试验

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10 6
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医药杂志2007 年3 月第 2 卷第7 期 China pr M M Zo07 ,I . 2 , 7 c a ed, ar VO No.
甲胎蛋白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可用于对高危人群的筛查。 3. 2 生物特点和疾病阶段的判定。大多数情况下, 肿瘤标 志物浓度与肿瘤的大小和临床分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肿瘤越大, 细胞数越多;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 速度越快, 血液循环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越高。但由于各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 7 年 3 月第 2 卷第 7 期 ) (
China Pr c Med , r 2007 , I . 2 , 7 a Ma VO No.
10 7
增殖能力强, CD3AK, 细胞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 比 LAK 且 对骨髓及造血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 因而成为目前肿瘤过继 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
Ca JP , n g ZM, o Jia Zhang XC, a . The pr li r ion , t e l o f a e t phenotype cha ge a d a ti一 r activit O cy kine induced kil1 cel s. XI Ba n n n tumo y f t o er l o Yu Fen ZI Mian y i Xue Za Zbi , Sep, 2005 21(5) :583石 . Ma enA , t r ZiskeC,Schot erB, a lnter t on. bet een dendr tic k t et l c a i w i cells a d cytokine一 n induced killer cell. lea t 朋 即t va io o bot d o i t n f h Popula ions . J l munot er , t m h 2001, ( 6 ) :502一10. 4 2 Kom配ker M, oldenhauer G, b st M, a . Cyt kine一 M Her et l o induced killer cells agai s aut lo, L : dir ct cyt0t0xic ef cts and inductio nt o 此CL e e f n f o immune aceess 叮 mole ules by int r r ., o c ef o e n mma . Int J Ca cer, n 2( 6 Sep l s , ( 6) :1377一 ) X 119

CIK细胞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报告)

CIK细胞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报告)

胞的数量上能满 足临床 的需 要 , 因而在 临床 具有较 好 的应用
前景 。然而关 于 C K细胞治疗晚期肝 癌的报告 不多。本科近 I 年来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现报告 如下 。 13 疗效 Nhomakorabea 价标准 ,
疗效评 价按 照 R CS E IT实体瘤近期疗效
评价标准进行评定 , 分为完 全缓解 ( R) 部分缓解 ( R 、 C 、 P ) 疾病 稳定( D 和疾病进展 ( D) S) P 。总有效为 C P R+ R+S D。
质较好、 活动功能状况评分 ( P ) 高 , K S较 疼痛相 对较轻者 采用
[ ] 谷铣之.肿瘤放射 治疗学 [ .北京 : 2 M] 北京 医科 大学、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9 : 6 8 7 1 38 — 1. 9 7 [ ] 蒋 国梁. 3 肿瘤伴 发性综 合 征[ . M] 上海 : 上海 医科大学 出版社 ,
有明显心 、 、 肝 。 毒副作用。 肾等
例。A P 40n/ 者 4例。肝 区疼痛 8例。全组 病例 由于 F > 0 gL
不愿意接受 介人治疗 ( A E) T C 。在 取得 患者 或患者 家属 的 同 意并签同意 书后 , CK细胞为主的过继免疫治疗 。 行 I 12 方法 . CK细胞 由本 院中心实验 室规范 制备 : I 取正 常献
1 9 1 7 9 8: 6 .
[ ] 胡逸 民, 4 杨定宇.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 [ .北京 : M] 京医科大学、 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9 :3 3 . 1 93 — 4 9 [ ] 张允清.6例骨转移癌 的放射 治疗止痛效果分析[ ] 中华放射 5 5 J.
肿瘤学杂志 ,0 0 9 4 :3 . 20 ,()24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观察摘要:在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高,晚期患者治疗的疗效差,生存期短,cik细胞治疗为新型的抗肿瘤生物疗法,具有抗瘤谱广、适应症多、有效率高及副作用小等优点,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可以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cik细胞化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31-01消化道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晚期消化道肿瘤,越来越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化疗当前仍为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疗效有限,尤其是二线以后的化疗,有效率进一步降低,且毒副反应大,目前仍为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为代表的过继免疫治疗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技术,其凭借着抗瘤谱广、适应症多、有效率高及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1],已在临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3年2月采用化疗联合cik细胞共治疗了晚期消化道肿瘤23例,与同期仅接受化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24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所有纳入患者均为经病理学确诊,分期为iii-iv期,均有化疗及cik细胞治疗指征,并除外合并有肾、肝、心和造血系统疾病,除外哺乳期、怀孕妇女及实验药物过敏患者和精神病患者。

治疗组为接受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共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为41-84岁,中位年龄为66岁,初治者6例,复治者17例。

食管癌1例,胃癌1例,结直肠癌20例,其他2例。

对照组共2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为26-78例,中位年龄为62岁,初治者6例,复治者18例,食管癌1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16例。

CIK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CIK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CIK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是一种非MHC限制的高效细胞毒性T细胞。

1986年,拉尼尔首次发现了这种细胞(CD3+CD56+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56+细胞的比例为1%~5%。

经过大量扩增,具有肿瘤杀伤活性。

它是最新最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

现将近年来CIK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cik的来源1.1cik亚型早在1986年,Lanier等人就观察到CD3+T细胞同时表达CD56,即CD3+CD56+T细胞群。

根据细胞受体(TCR)+αβT细胞和CD3+CD56+γδT细胞的不同,这些双阳性T细胞进一步分为CD3+CD56两个亚群。

人cik在肝脏中最多[占肝内t细胞的(23.6±4.1%)],其次为外周血(<5%),但在人的骨髓细胞中至今未发现cik存在,说明人体具有天然杀伤细胞表面标志的t细胞在肝脏与骨髓是不同的细胞系。

关于人cik的起源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从一些健康供者的去单核细胞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pbl]中加入il.2与il.12,可诱导出cd4+cd56+αβt细胞,提示cik可以被归入原始t细胞。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简称白细胞介素,是指白细胞或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它与血细胞生长因子属于同一种细胞因子。

它们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白细胞介素传递信息,激活和调节immune细胞介导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炎症反应,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白介素2(il-2)分子量为1.5万的糖蛋白,对t细胞激活及生长有作用。

il-2主要由cd4+和cd8+t细胞产生,il-2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不同种属间,il-2沿种系谱向上有约束性,向下无约束性。

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并参与抗肿瘤效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DC-CIK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

DC-CIK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

[ 5 ] 谢 守 霞, 张万 帆 , 贾 孟 良, 等. 基 因芯片 分析 银 杏 叶提 取 物对 小 鼠
肾缺血再 灌 注损伤 的保 护作 用机制 [ J 】 . 中国 医院药 学杂 志, 2 0 0 6 ,
2 6 ( 1 2 ) : 1 4 5 5 — 1 4 5 9 .
[ 6 ] C i c a l e s e L , Y a c o u b W S u b b o t i n e t a 1 . P y r u v a t e i n h i b i t s t h e c h r o n i c
损伤具有保 护作用 。俞 秀丽等0 ” 发现血必净注 射液 明显 减轻 肾组织 超
[ 8 】 马小 波, 张建福 . 缺血 后 处理对 再 灌注 器官 保护 作 用的研 究进 展 [ J ] . 徐卅【 医学 院学 报 , 2 0 0 9 , 2 9 ( 1 1 ) : 7 7 8 — 7 8 3 .
认为缺血 预处理与后处理 均对大 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保 护作用 ,
其机制 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 关。郭志英等 通过建立 家兔肾脏缺血. 再
p o s t i s c h e mi c a c u t e r e n a l f a i l u r e [ J ] . J A m S o c N e p h r o l , 2 0 0 5 , 1 6 ( 1 1 ) :
2 0 1 3年 1 1月第 1 1卷 第 3 1期
减轻再灌注损 伤 ;减少灌注 液中的c d 、N a 含 量 ,或适 当增加 、M 矿含量 .有利 于减轻再灌注损伤 。缺血 后处理 已成为 国内外抗缺血/ 再 灌注损伤研 究的热点 。近年来采 用多种不 同的方法对缺血 后处理进行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免疫功能变化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免疫功能变化

( 0 0 ) 而 C 8却有所 降低 , P< .5 ; D 治疗前后 比较 , 差异无 统 i 十 学意义 ( 0 0 ) P> .5 。见表 2 。
12 主要 试 剂 及仪 器 小 鼠抗 人 单 克 隆抗 体 C 4 C 8 . D/D/
C 3 C 1 、 D / D 6 D 6及 同型对 照 , D 、D 9 C 3 C 1 C 5 红细胞 裂 解液 均 为广州长瑞生 物有 限公 司。流式 细胞 仪 为美 国 B c ek—ma n
C ut 公 司 产 品 。 o lr e
道如下。
2次。上流式细胞仪 , 每个样 品检测 5 0 00个 以 的细胞 , 用 C l us软件分析计算淋 巴细胞 中各标记细胞的 比例 。 e qet l
14 统 计学 处理 . 所有数据应用 S S 70统 计软件处 理 , P S1. 计量 资料用 均数 ± 标准 差 ( ±S 表示 , ) 采用 t 验。 以 P< 检
13 CK细胞 制备 及 流式 细 胞检 测 参 照有 关 文献 对 . I
CK细胞进行制备及 回输 。静脉 血均于 清晨空腹抽 取 2m , I l ET D A抗凝 。取不同荧光标记 的单 克隆抗体 CM/ D / D I C 8 C 3、
C 3 C 1 C 5 、 D 9各 2 l 人 试 管 中, 别 加 入 D/ D6 D 6 C 1 0 放 分 10t抗 凝外 周血 , 温下 孵育 1 i, 0 l r 室 5r n 加入 红细 胞裂 解液 a 50I , 10 m n的速率 离心 5m n 弃上清液 ,B 0 l以 5 0r i x / i, P S洗 涤

2 0・

8卷 第 3 3期 Me ia n o ain o ia N v mb r2 l , o. o 3 dc l n v t f n . o e e . 0 l V 18 N . 3 I o Ch

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以充填后 仅 有 2例 出现 牙髓症 状 。
【 ] 陆玉, 4 刘天佳 , 李胜富 . 可乐丽 菲露 AP—X复合 树脂对人牙 髓 细胞毒性 的研究[ ]现代 口腔医学 杂志,0 6 2 ( ) 6 J. 2 0 ,0 1 :O一6 . 2 [] 陆玉, 5 刘天佳. 根莉, . 皮 等 可乐 丽菲露 S OND用 于直接 盖 EB
近年来, 细胞 介 导 的过 继 免 疫 治疗 已经 成 为肿
经 1 ~1 养 后 C K细 胞数 增幅 2 ~8 3 5d培 I O 0倍 ( 均 4 平 1倍 ) C K 细 胞 总数 可达 到 ( . ~9 0 × ,I 45 . )
瘤患 者及 手术 、 放疗 、 化疗 后重 要 的治疗 手段 。它是 将体 外激 活 的 自体 或 异 体 免 疫 效 应 细 胞 输 注 给 患
1 1 临床 资料 . 2 8例 病 例均 为住 院的 中晚 期肿 瘤 患 者 , 病 理 经 或 细胞 学 、 T、 C MRI 检测 确诊 ,年 龄 4 ~8 2 1岁 。男
完全 缓解 ( R) 所有 可见 病变 完 全消 失并 至少 维 持 C : 4周 以上 ; 分 缓解 ( R) 肿 瘤最大 横径与 垂直 径乘 部 P : 积减 少 5 %以 上 , 持 续 4周 以 上 ; 转 ( O 并 好 MR) 肿 : 瘤病灶 二径 乘 积 缩 小 2 %以 上 , <5 %, 新 病 5 但 0 无 灶 出现 ; 定 ( D) 肿 瘤 病 灶 二 径 乘 积 缩 小 < 2 % 稳 S : 5
1 2 6 疗效 和生 活质 量评 定 ..
用 C K细 胞进 行 2 I 8例过 继性 免 疫 治疗 的临 床 观察
报 道如 下 。
参照 WHO 实 体 瘤 疗 效 评定 标 准 。 以患 者 治 疗

我国CIK细胞抗肿瘤治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我国CIK细胞抗肿瘤治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摘要 : 随 着 免 疫 细 胞 生 物 学及 免 疫分 子 生物 学 的发 展 , 疾病 治 疗模 式 正在 发 生 日新 月 异 的 变 化 , 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 A CI ) 已经 成 为肿 瘤 常 规 治 疗之 后 的一 种 有 效 的 治 疗 手 段 。为全 面 了解 中 国 CI K研 究 的 学术 状 态 , 以 中 国知 网 医 药科 技 数 据 库 搜 索 公 开发 表 的论 文为 蓝 本 进 行 现 状分析 , 检 索年 限起 止 为 1 9 9 6  ̄ 2 0 0 9年 底 , 共检 出相 关论 文 6 0 4篇 , 分析 我 国 C I K 研 究 应 用 的现 状 , 展望其应用前景、 挖 掘 其 存 在 的 问题 。
段, 引入 1 O年来创新成果很少 , 这 与我 国对细胞治疗立法 和审批 滞 后 以及科研技术水平较低不无关系。 2 . 3国内 C I K临床 应用的特点 C I K引入国内以来 , 临床应用 的疾 病 种类上包括了 胃癌 、 白血病 、 肾癌 、 结直肠癌、 肺癌 、 肝癌等恶性肿瘤。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4月第 2 6 卷第 4期( 上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综述 ・
我国 C I K细胞抗肿瘤治疗 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公 建 压 ( 郑 州 大 学 附属 郑 州市 中心 医院 消化 科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
1 . 3 检索关 键词 英文检索词” C I K ” 、 中文检索词” 细胞因子诱导 的杀 伤细胞” 。
1 . 4检索 文献类型 基础 2 8 5篇 , 临床 1 1 1 篇, 基础加 临床 1 7 5篇 , 护 理5 1 篇, 综述 4 O篇 ( 见表 1图 3 ) ; 硕士论文 5 l 篇, 博士论文 7篇 , 期刊论文 5 2 9篇 , 报纸 4篇 , 科技成果 1 3 篇。 1 . 5检索 文 献 量 6 0 4篇 。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
的临床观察
关红梅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06
【摘要】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分离患者自体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激活,并大量扩增,制备成 CIK 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1例.结果 5例患者完全缓解,14例患者部分缓解,10例好转,7例病情稳定,5例进展,治疗总疾病控制率为87.8%.生命质量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除2例患者出现发热外(体温38.5℃左右),其他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CIK 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能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总页数】1页(P68)
【作者】关红梅
【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 关红梅
2.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 陈复兴;刘军权;张南征;巩新建;张国龙;徐永茂;周忠海;王涛;黄健
3.自体CIK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输注时间 [J], 邓海峰;吴昌平;蒋敬庭;陆明洋;徐斌;郑晓;李敏;刘检;周怡;孙青;石红兵
4.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J], 郭振山;高艳伟;高维实;曹天泽
5.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王芳英;史瑞;张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单体联合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联合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阳 ;T m r io i l ram n et , eT i fl t o i l S zo n e i C agh u,ins 10 3 C i . u o o gc ete t ne t hr A i e H s t uhu U i r t h nzo Jagu2 30 ,hn B l aT C rh df ad pao i f v sy, a
te c mbn t n dv r e l i a t d . h o i ai i es sci c lsu y o n
【 e od】 oo e;h ee e a d g; t i —nue i r esa i ol t K y rsm nm rC i s hr l r se o n i cd l l; t ep s n w n b u yk e d kl c l n n a o e

29 0 8・
储 晶 , 等
中药 单 体 联 合 CK细 胞 治 疗 恶 性 肿 瘤 的研 究 进 展 I
中药单体联合 C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I
储 晶 , 葛信国 , 蒋敬庭。
T epo rsi td b u h rame to l n n u rb n me fC iee h rges e s y a o tte t t n fmai a ttmo y mo o ro hn s v u e g h ra rg o ie t yo ie—id c d kl r el eb l u i l d h l c s e
ptlf ca gh u A l t o i lo aj n e i rdtn lC i s dc , h nzo , ins 10 3, h一 i h nzo ,f i e hs t N n n U w  ̄t o Ta io a hn eMei n C a gh u J gu2 3 0 C i ao i a d pa f i g yf i e i e a

CIK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CIK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I A b s t r a c t l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a n d s e c r u i t y o f C I K c e l l f o r ma l i g n a n t s o l i d t u mo r s . Me t h o d s 4 8 p a t i e n t s w h o s u f e r e d f r o m
ma l i g na nt s o l i d t q l mo r s , we r e d i v i d e i n t o t h e c h e mo t h e r a p y a l o ne g r o u p, CI K c e l l s c o mb i n e d wi h t c h e mo he t r a p y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a nd CI K re t a me t n t g r ou p . Ev a l u a t i o n o f he t q u  ̄i t y o f l i  ̄ a n d p h ys i c a l s re t n g t h t o i mpr o ve he t s i ua t t i o n wi h t k a mo f s k y s c o r e ; t o c o mpa r e o ve r a l l r e s p o n s e r a t e nd a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l r a t e a mo n g t h e t h r e e ro g u p s ;d e a t h f r o m he t s t a r t of t r e a me t n t t o p a t i e n t s o r f o l l o w— u p t i me f o r t h e l a s t/t i me t o o b s e r v e nd a r e c o r d t he p a t i e n t ’ S s u r v i v a l t i me ; s e c u r i t y e va l ua t i o n CI K c e l l he t r a p y . Re s ul t s CI K re t a t me n t ro g u p p a r t i c u l rl a y m pr i o ve d a p pe t i t e a n d s l e e p, i n c r e a s e d b o d y we i g h t a n d p h ys i c a l a s p e c t s . Th i s ma y b e t h e a d v nt a a g e of t he CI K c e l l he t r a p y . Bu t t h e t h r e e g r o u p s o f pa t i e n  ̄i n o v e r a l l r e s p o n s e r a t e a n d d i s e a s e c o n ro t l r a t e , he t c he mo t h e r a p y a l o n e

CH-296和IFN-Y共同培养的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临床观察

CH-296和IFN-Y共同培养的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临床观察
r o l e i n a mp l i l y i n g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D3 CD5 6 e fe c t o r s . CH一 2 9 6 , a r e c o mb i n a n t h u ma n ib f r o n e c t i n , h a s b e e n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 o s t i mu l a t e
中国肿瘤临床 2 0 1 3 年第4 0 卷第3 期 C h i n J C l i nO n c o l 2 0 1 3 , V o 1 . 4 0 , N o . 3 W W W . c j c o . c n

l 6l
临床 应 用 ・
恶 性 C H - 2 9 6 和 I F N -Y共同培养 的 0 I K 细胞 治疗晚期 实体瘤 临床观察
法: C I K 细胞在 C H 一 2 9 6 包被培养板或不 包括的 I F N 一 中培 养 1 4 d 。将 C I K细胞 增殖 、 代谢 、 表型 、 细胞毒性 同传统 的C I K 细胞相 比
较. . 2 0 例( 其中1 8 例 为 Ⅳ期 ) 患 者接 受 了3个 周期 的 R N — C I K s 治 疗. .临床 反 应 通 过 K P S 评 分和 C T 检 查进 行 评 价 结果 : C H 一 2 9 6
T 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i n 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 T CR s t i mu l a t i n g s i g n a l s . T h i s s t u d y a i me d t o d e t e r mi n e wh e t h e r CH一 2 9 6 a n d I F N一 c

CIK免疫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新进展

CIK免疫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新进展

CIK免疫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新进展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传统的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低,且副作用大。

虽然近年来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等新药的应用,以及大剂量化疗联合Allo-HASCT的开展,完全缓解率提高,仍可能复发,尚无法彻底治愈。

目前认为微小残留病灶(MRD)使MM容易复发和转移,并诱发耐药,导致疗效不佳。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ACI)在体外试验及动物模型中均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有可能为MM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文就ACI中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的一些基础研究现状及其在MM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1.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991年,斯坦福大学Schmidt-Wolf等[1,2]首次报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C)在体外通过CD3单克隆抗体与多种细胞因子联合作用而培养出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杀伤细胞,即CIK细胞。

Negrin等[3]证明诱导扩增出来的CD3+CD56+细胞并非来源于CD3-CD56+NK细胞,而是CD3+CD56-T细胞。

CIK 细胞的另外可来源于CD4-CD8+及CD4-CD8-的T 细胞。

根据细胞受体〔TCR)的不同,可分成两种细胞亚群,即CD3+cD56+αβT细胞及CD3+CD56+γδ细胞[4]。

成熟的CIK细胞膜表面主要分子有高度表达的CD3、CD11a、CD54、HLA-DR、CD56和中度表达的CD2、CD28、CD54,几乎不表达CD80和CD86 [5]。

2.不同来源的CIK细胞的作用比较研究目前,自体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在当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中较广泛,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及临床治疗效果[6]。

黄文荣等[7]研究发现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优于骨髓来源的CIK细胞,可能因为外周血和骨髓中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以及分化程度的不同而导致了该差异的发生。

CIK细胞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65例疗效观察

CIK细胞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65例疗效观察

CIK细胞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65例疗效观察李星逾;孙志为;董虹;董坤;王欣;莫一我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09(006)029
【摘要】目的评价CIK细胞联合胸腺肽α-1(日达仙)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消化系肿瘤患者均给予自体CIK细胞及日达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D分子及患者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降低,CD分子升高,除8例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日达仙治疗消化系肿瘤安全有效.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李星逾;孙志为;董虹;董坤;王欣;莫一我
【作者单位】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J], 罗云秀;罗仁峰;何安兵;彭秀兰;王群;刘爱华;李晓光;童文先;田倩
2.DCs-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曹宇华;邱想英;冯国生;林辉;谭祥干
3.自体CIK细胞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消化系统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J], 李星逾;孙
志为;莫一我
4.DC-CIK细胞联合治疗46例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徐燃;王卫星;李燕
5.DC-CIK细胞联合治疗158例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效观察 [J], 赵明明;洪珞珈;孙国勋;赵红丽;张宇晶;平超强;周鑫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垦塞厦匡荭!Q堕生!Q旦筮墨鲞筮垫塑垡毡竖£鲤丛鲤,坐!!Q塑:业!:璺:奠!:丝[27]5iesjoBK,AgardhCD,BengtasonF(1989)Freeradicalsandbraindlmlage.CerebmvascBrainMetabRevl:165-211.[28]Songs,HuaY,KeepRF,H讲.IT,XiG(2007)Anewhippecampalmodelforexaminingintracerebralhemorrhage.relatedneuronaldeath:effectsofdefemxamineonhemoglobin-inducedneuronaldeath.Stroke38:2861-2863.[29]TomitaH,hoU,OlmoK,HirakawaK(1994)Chronologicalchart-gesinbrainedemainducedbyexperimentalintracerebralhemato-maincats.ActaNeurochirSuppl(Wien)60:558-560.[30]WagnerKR,XiG,HaaY,KleinhohM,deCourten-MyersGM,MyersRE。

BrodefiekJP,BrottTG(1996)Lobarintracerebralhers-oHhagemodelinpigs:rapidedemadevelopmentinperihema-temalwhitematter.Stroke27:490-497.[31]WagnerKR,SharpFR,ArdizzoneTD,LuA,ClarkJF(2003)Heineandironmetabolism:Roleincerebralhemenhage.JCerebBloodFlowMetab23:629-652.[32]Wangx,MoriT。

SumiiT,LOEH(2002)Hemoglobin—inducedcyto-toxicityinratcerebralcorticalneurons:caspaseactivationandoxi・&fivestress.Stroke33:1882—1888.[33]WillmoreLI,SypertGW。

MunsonⅣ,HuMRW(1978)Chronic.[fecalepileptiformdischargesinducedbyinjectiondironintoratandcatcortex.Science200:1501-1503.[34]WillmoreU,RubinJJ(1982)Formationofmalonaldehydeandfo-calbrainedemainducedbysubpialinjectionofFeCL2intorati80-cortex.BrainRes246:儿3.119.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杨葳徐铭宝・217・WuJ,HuaY,KeepRF,NakamumT,HofFJ1r,)【iG(2003)Ironandiron.handlingproteinsinthebrainafterintracerebralhemor-rhage.Stroke34:2964-2969.】(iG,KeepRF,H硪JT(1998)Ecthrecytesanddelayedbrain.e-demaformationfollowingintracerebralhemorrhageinrats.JNeuro-surg89:991-996.)(iG。

WagnerKR,KeepRF,HuaY,deCourten-MyersGM,.Bred-erickJP,BrottTG,H硪J,r(1998)11Ieroleofbloodclotformationonearlyedemadevelopmentfollowingexperimentalintmcmrebralhemorrhage.Stroke29:2580-2586.)(iG,HuaY,KeepBF,YoungerJG,H毋JT(2001)Systemiceom-plementdepletiondiminishesperihematomalbrainedemainrats.Stroke32:162-167.)【iG.KeepRF,H讲J1r(2006)Mechanismsofbraininjuryafterintracerebralhaemorrhage.LancetNeurol5:53-63.YangGY,BetzAL,ChenevertTL。

BrunbergJA。

Ho矗JT(1994)Ex-penmentalintracerebralhemorrhage:relationshipbetweenbraine-dema,bloodow,andblood-brainbarrierpermeabilityinrata.JNemurg81:93・102.ZazuliaAR,DiringerMN。

DerdeynCP,PowersWJ(1999)ProssionofITl988effectafterimracerebralhemorrhage.Stroke30:1167・117.ZhangY。

PardridgeWM(2001)Rapidtransferrineffluxfrombraintobloedacl'oggthebloodCbrainbmTier.JNeumchem76:1597.1600.【摘要】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新近发展起来的CIK细胞治疗在近几年的恶性肿瘤治疗领域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CIK细胞是一种免疫效应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具有比LAK细胞更快的增殖速度,同时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这种细胞起,人们对于CIK细胞生物学特征的认识一直在不断的更新,目前以CIK细胞为主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已经在国内临床开展,并有望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CIK;肿瘤;免疫治疗studyonthedevelopmentofUllnortreatmentwimCIKcellsYANG矸瓴.XUMing—bao.FujianHospitalofPAPCo甲s,Fuzhou,350003,Chian【Abstract】1henewly.developedcelltreatmentofcIKinArrhasboenpaidInoreandlllOl_eattentiontoin渺centyearsintumortreatnlentfield.CIKcellisakindofi咖l西Iof5icaleffectorcell,whichisreportedtohavefasterproliferationspeedthanLAKceilaftertransmutedbyvariouskindsofcytokine.CIKceilissaidtohavepowerfultumor—killingactivitylikeT-lymphacyteandisnon-MHCrestricted.nleknowledgeofbiographicfeaturesofCIKcellisbeingrenewedsinceitwasknownin1980’B.NowthetechndogyoftumortreatingfocusingCIKcellshasbeende-velopodinhospitalsbothathomeandabroad.1ikelytobetheorientationofgeneraltumortreatment.【Keywords】CIK;Tumorimmunologicaltherapy近年来,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AIT)已渐渐成为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11L)和CD3Me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之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以其更高的增殖活性和更强的细胞毒活性越来越多得被人们所研究利用。

20多年来,经过反复的体外实验,CIK细胞已经作为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肿瘤治疗手段的重要辅助方法进入了I、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CIK细胞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Schmidt.wolf从外周血单作者单位:350003福州,武警福建总队医院(杨葳);武警总医院(徐铭宝)个核细胞中诱导产生,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故又被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

1生物学特性1.1免疫学表型CIK细胞在形态学上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其形态无法与NK细胞区别。

CIK前体细胞可由多种细胞因子和抗CD3单抗诱导分化成CD3+CD56+T细胞为主的异质细胞群。

CIK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后CD3+CD56+细胞能够大量扩增,而在未培养的外周血当中含量极微,只有1・5%。

在培养1.2个月后,CD3+CD56+细胞增殖到达一个平台期。

大多数CD3+CD56+细胞共表达CD2,TCR一∥B,CD5,CD8,但是不表达CD4和CDl6,所以扩增出来的CD3+1J1J1J1J1J1J1J骆弘"勰的加钉铊rLrLrLrLrLrLrLrL万方数据・218・CD56+细胞来源于T细胞而不是NK细胞。

CD3+CD56+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与NK细胞一样是非MHC限制性的,但由于CD3+CD56+细胞群并不表达CDl6,所以它的杀伤作用是非ADCC依赖型的。

这些细胞不表达CD5而有60-70%的细胞表达CD8,但在这群CD3+CD56+细胞中CD8+和CD8.的细胞在细胞毒活性上并无区别。

在针对CIK细胞前体细胞的研究中,Lu等旧1发现CD3+CD56+T细胞并不是来源于培养前的CD3+CD56+细胞的过度增殖或CD3.CD56+的NK细胞,而是来源于CD3+CD56一T淋巴细胞,CD56分子的表达与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相关。

进一步将其前体细胞按膜表面分子CD4和CD8分类后发现,在这四种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T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1个月后有56%可同时表达CD3和CD56。

另外CD4.CD84-T细胞也可诱导成功,而CD4+CD8-T细胞则不能诱导成CD3+CD56+的CIK主要效应细胞。

故他们认为CD4.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是CD34-CD56+T细胞的重要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