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人教新课标)

13.《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精读法教学过程:一、导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三、题解“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四、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明确: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明确:这里,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

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2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2新人教版

苏州园林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苏州园林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准确性。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3.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1.积累语言,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准确性。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教学设想1.准备一些宫殿式建筑、北京的宫廷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图片、影音资料,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比较鉴赏,感觉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指导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苏州园林文化的资料,体会其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了解作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的大成。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曾举办过世界遗产大会。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他写的《苏州园林》从欣赏者的角度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

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父亲在地主家做账房,家境清苦。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苏州园林》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苏州园林》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州园林》叶圣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词及作者情况。

2、掌握本课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

3、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1、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2、熟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某某园林的特点,领略某某园林的建筑美,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并激发学生热爱灿烂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揣摩语句,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利用已知知识导入课文《某某园林》并板书课题。

二、扫清字词障碍(一)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完成有关语言文字的练习题。

尔后,小组互助学习将语言文字知识点吃透。

(在此过程中表现最好的组可以免做相应作业)(二)教师活动教师X读一部分课文,余下的由学生朗读。

(教师组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将不会的字词进行圈点勾画)朗读结束后学生分小组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完成配练“我的竞技场”中的1、2题。

三、了解并识记文学常识(一)学生活动结合配练“走近作者”先勾画,后识记。

(1——3分钟时间)(二)教师活动教师指定学生进行抽查。

四、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结构(一)学生活动学生默读课文,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的。

(可分组讨论交流)(二)教师活动教师明确文章结构的划分,并用“答疑法”使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方式为:总——分——总。

(教师板书结构划分与结构方式)五、初步探究,解决疑难(一)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读课文:1、这是一篇说明文,被说明事物——某某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某某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3、课文第3、4、5、6、段内容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二)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明确。

六、回顾本课时知识七、作业设计假如你是陈家集中学相关工作人员,请你以“我的学校”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苏州园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下列词语“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2,分析收集的课文信息,掌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3,掌握举例子,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并知道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掌握如何品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四人组成一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知识.2,探讨如何欣赏中国园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园林的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园林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苏州园林主要特征的.2,掌握举例子,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如何品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园林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xuān xiè {轩榭) lín xún ( 嶙峋 )jiàn shǎng ( 鉴赏 ) zhēn zhuó ( 斟酌 )池沼( zhǎo)丘壑(hè)镂空( lòu )阑干(lán )模样( 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四、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2)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2、小组合作,深入探究(1)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3)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4)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2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2新人教版

课题苏州园林目标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解读方法教学方法分组竞赛法、归类分析法、误读比较法学法指导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首先,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科学性。

其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词上:1、数词(包括约数和确数)。

2、表示修饰的或者表示限制的词语。

3、表示肯定、估计、推测等语气的词语。

4、其他表示事物特性的词语。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本文的结构和说明的顺序。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预习交流【例句】“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参考答案】例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比喻成美术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要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的特点,从而也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特点。

【A类】 1、在课文中找出运用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且试着分析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B类】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要故意避免似的。

”【B类】3、在课文中找出运用了“作比较”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提高预习的效果。

有序全员的开展预习交流。

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且试着分析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合作讨论【A类】 1、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归纳总结】请总结出使用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思路。

【A类】举例子:【A类】打比方:【B类】分类别:【B类】作比较:检测反馈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明确: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确:
三、交流展示
四、课堂检测
阅读第5段,回答问题:
(1)本段的说明对象:
(2)本段的说明中心:
(3)本段的结构:
(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A.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 )
导案(学法指导)
一、自学新知:
完成学案P50页基础知识梳理1、2、3、4题。
二、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某某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某某园林就不该错过。
某某园林
学习内容
第 三单元(章)第13课:某某园林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珍视、热爱故宫博物院的感情。
重难点: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时间分配
导课3分、自学15分、交流展示15分、小结2分、巩固5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
1、《某某园林》一文中的“标本”一词形象的表明了某某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巨大,足以作为我国园林艺术的典X!这是一种打比方的说法。
2、不能,原句突出了“某某园林”。
3、不能去掉,“一切”、“绝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某某园林总的特点。
4、“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 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 量复制。这句话强调假山的堆叠,在体现人的技术的同时,更多的是体现人的精神创造和审美情趣。5、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第13课苏州花园教学计划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8-182页。

本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无论哪一幅苏州画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它总是表明爱苏州的人有着相同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的出处。

2.记住并理解“预览提示”和“课后笔记”中的生词。

3.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积累一些园林建筑方面的知识,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过程和方法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方法,并以此为范例体会说明文的结构和写法。

2.学习类比、比较、描述的描述方法,生动、准确地介绍和解释事物。

情绪、态度和价值观本文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

苏州园林的园林设计者和匠师刻意追求自然之趣,文中融入了作者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激情,品味自然,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与突破重点1.苏州园林的画面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难点1.解释事物的方法,一般和局部。

2.准确的语言表达。

教学突破结合课后“探究练习”第一、第二的方式,再从课文中找一些例子,仔细体会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文,并在书店、图书馆(室)或网上查阅和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电子视听资料。

学生准备将收集的相关材料带到教室进行交流和演示。

教学步骤(第1节)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教师指导1.创造情境,介绍新课程。

2.朗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3.疏通文理和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1.交换图片以激发兴趣。

2.通读课文后感悟本文优美的语言。

3.理清文章结构,抓住说明特点。

一、新课导入(约分钟)3.请简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公章。

3.思考和讨论后举手。

大象在学习课文时,按名字回答并留待解决。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案

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准确形象地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课文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主要到次要。

写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写池沼还写了水、桥、石岸、花草、鱼。

处处写“画”。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B.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2.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了一夜。

(2)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3)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滞留管束掌握B.停滞约束支配C.滞留管束支配D.停滞约束支取3.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着眼前的一张张笑脸和一枚枚奖章,她不禁触目伤怀....,喜极而悲。

B.在校庆会议上,老校长神采奕奕,没有一点儿60多岁人的颓唐..之气。

C.实行供给侧改革,必须对赋闲..的人员进行转岗新技能培训。

D.重阳节那天,平时走路蹒跚..的爷爷坚持户外活动1小时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
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
要求。

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
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

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

(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

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

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

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

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

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

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
取的。

”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确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

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

(投影显示)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

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

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配乐朗读课文(边出画面配合),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和美感。

(六)布置作业:
1.笔答课后练习五、六、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