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土家族

合集下载

土家族的传统信仰

土家族的传统信仰

土家族的传统信仰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湖北和贵州等地。

他们有着独特而深厚的传统信仰体系,这些信仰贯穿着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

一、宗教信仰土家族的传统信仰主要体现在宗教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信仰是土地爷信仰和祖先崇拜。

土地爷信仰是土家族民间信仰的核心,土家族人民相信土地爷是守护神,会保佑土家族的人民平安和丰收。

每年,土家族会举行盛大的土地爷庙会,以表达对土地爷的感激和敬仰。

土家族人还非常重视祖先崇拜,认为祖先是自己的灵魂之源。

他们会定期祭祀祖先,尊敬祖先的智慧和贡献。

同时,土家族人也相信祖先可以保佑他们的后代,赐福他们平安和幸福。

二、自然崇拜土家族的传统信仰中也包含了对自然界的崇拜。

土家族人民生活在山水之间,发展出一种深厚的山水信仰。

他们认为山水是神圣而灵性的存在,能够给予他们力量和保护。

土家族人对水的崇拜尤为显著。

他们相信水是生命之源,是能够涵养万物的母亲。

在土家族传统文化中,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家族的许多节日和仪式都与水有关。

比如,“送水娘娘”是土家族的一项重要节日,人们会舞龙灌水,祈求水的滋润和丰收。

三、巫术信仰除了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土家族还有一种特殊的信仰形式,那就是巫术信仰。

土家族有专门的巫师,也称为“巫医”,他们被认为有超自然的能力和与神灵沟通的能力。

巫医在土家族社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能够为人们祈福和驱邪,还能够预测未来和治疗疾病。

土家族人民相信巫医是可以与神灵交流的桥梁,他们会在重大的节日和仪式上邀请巫医参与,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信仰与土家族文化传承土家族的传统信仰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种信仰体系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使得土家族人民能够保持着对祖先、自然和信仰的敬畏之心。

土家族的传统信仰为他们的社区生活提供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纽带,让土家族人民感到归属和安全。

尽管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土家族传统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土家族人民依然尊重和传承着这一信仰体系。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姓名:江凯学号:2011160138学院:医学院班级:20111601班摘要这是一篇我通过查阅关于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相关书籍还有这三个星期老师的讲解写的关于土家族风俗文化起源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婚俗、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内容。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文章有条理,主次分明。

关键词:土家族、历史、文化正文一、土家族历史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

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称汉族为“客家”。

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

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有一点可以断定。

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

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土家族民间舞蹈作为土家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土家族人民生活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特征。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舞蹈动作优美多变。

土家族人民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多个省份,地处丘陵山地,因此土家族的舞蹈动作多以模仿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观为主题,如山峦起伏、江河蜿蜒、村庄舞动等。

这些舞蹈动作多以轻盈、灵动、柔美为特点,富有变化和富有情感,表现了土家族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舞蹈服饰独具特色。

土家族人民热爱民族文化,他们喜欢在舞蹈表演中穿着传统的土家族服饰,如土家族的绣花裙、花头巾、百褶裙等,这些服饰造型古朴典雅,色彩艳丽,给人一种亲切、柔美的感觉。

而且这些服饰都是由土家族人民手工绣制而成,富有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舞蹈表演中,这些服饰能够为舞蹈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音乐伴奏独具特色。

土家族人民热爱歌唱和舞蹈,他们的舞蹈多伴随着土家族特色的音乐,如土家族的芦笙、唢呐、板胡等,这些乐器造型古朴,音色婉转,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音乐文化特色,代表了土家族的音乐艺术。

在舞蹈表演中,这些音乐能够为舞蹈增添了独特的情感和韵味,使舞蹈更加生动有趣。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演出场景独具特色。

土家族人民崇尚自然,他们喜欢在户外的田野、山林、河畔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舞蹈表演、歌唱比赛、赛龙舟等,这些活动场景多是自然环境,富有原生态的美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的感觉。

而且土家族人民还喜欢在一些传统的节日、婚礼和年例等重大活动中开展舞蹈表演,这些场景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蹈表演的有力背景。

土家族民间舞蹈作为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土家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他们的舞蹈动作优美多变,舞蹈服饰独具特色,音乐伴奏独具特色,演出场景独具特色,展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和魅力,使土家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土家族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的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土家族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生活、文化和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土家族的历史与传统土家族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土家族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善于利用山水资源,发展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技艺。

三、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土家族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

他们居住在山区,依靠农耕为生。

土家族人民勤劳朴实,他们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并饲养家禽家畜。

土家族人民重视家庭和睦,尊重长辈,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此外,土家族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节日和习俗,如“赶山会”、“送亲会”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

四、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土家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

他们以歌舞、乐器演奏和民间艺术为代表的文化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土家族的歌舞表演充满激情和活力,歌曲中融入了对自然、家庭和爱情的赞美。

土家族的乐器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如三弦、芦笙等。

此外,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以“吊脚楼”为代表,其建筑形式既能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又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五、土家族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使土家族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提高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为土家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这为土家族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六、土家族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土家族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传承的土壤,年轻一代对土家族的认同感下降,这给土家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困难。

土家文化

土家文化

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一、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特征1、土家族历史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酉水河畔。

巴人、賨人(板蓝蛮)与土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茅古斯人”。

秦灭巴后,幸存者中的大多数巴人返回武陵山下、酉溪及其他江流两岸。

这以后,巴人没了,是回到了自己的同祖兄弟——“本土人”的群体里。

根据土家王朝悠久的历史推算,再根据土家人分布及居住的状况看看,土家祖先为了生存,沿酉水上下曾有分迁的历史,巴人和賨人该是分迁到上游四川的茅古斯人的后裔。

当巴人回到武陵时期,这里的茅古斯人已经发展成了本土人。

而巴人所有的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当巴人归宗后,自然习惯土家的一切生存习俗和贤德的教养。

战国时期,也有不少的賨人迁回酉水、武陵山一带安居乐业,其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很快与同祖的本土人融为一体。

五代后梁开平年后,江西酋豪彭瑊(jian)归楚为溪州刺史,最先安家于辰州(沅陵)。

不久,彭瑊先后派族人沿酉水而上,相继打入酉水禾撮賨领地,以至夺取了整个永顺及酉岸南渭州以下的土王领地,成了土著王族外来的一个土王家族。

综上所述,土家族是由茅古斯人的后裔本土人与茅古斯人的后裔迁回武陵脚下的巴人、賨人以及江西迁来人融合而成的一个顽强勇敢的民族。

2、土家族民族文化特征人神共存,虚实相衬是土家民族文化主要特征之一。

比如:土家《梯玛神歌》,就是说唱土家始祖神以及借神人的威力驱逐邪恶的精神治疗法,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信仰。

土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具有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

比如,土家《茅古斯舞》、《摆手舞》,就是典型的人类原生态舞蹈;“土家山歌”、“土家建筑”,具兼容性和多元性情形。

其种类繁多,包括民族建筑,民族工艺,民族古迹及特色民俗等,都具有自我的特征。

二、土家文化发展现状、处境及其发展成果1、土家文化发展的现状一是土家摆手舞等六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代表龙山县的文化资源汇聚了商周文化,龙山遗址文化,土家文化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文化历史所形成的结晶。

土家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土家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土家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积极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土家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现代社会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和土家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

一、土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重要一员,其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

土家族的文化传承对于维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土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土家族的传统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及土家族的传统祭祀、节日等活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还能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土家族文化是土家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集体记忆,通过传承土家族文化,人们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民族观念和身份认同,促进少数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因此,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现代社会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土家族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首先,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使得土家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面临困境。

传统的土家族生活方式注重农耕和山地生活,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土家族人民逐渐离开农村,接触到了更多的都市文化和生活方式。

其次,现代科技和娱乐方式的普及也使得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减弱。

人们更倾向于追求新的科技产品和娱乐方式,而忽视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因此,现代社会对土家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消极影响。

三、土家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尽管受到现代社会的冲击,但土家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土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次,土家族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俗特色,在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土家族文化,并将其作为旅游景点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内容。

土家族传统信仰与祭祀习俗

土家族传统信仰与祭祀习俗

土家族传统信仰与祭祀习俗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等地。

土家族有着丰富的传统信仰和祭祀习俗,这些信仰和习俗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土家族人民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家族的传统信仰和祭祀习俗,以及这些习俗在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一、土家族的传统信仰土家族信仰着一种独特的宗教,主要包括土地、山神、祖先崇拜以及自然崇拜等。

土家族人民认为土地和山神是保护他们祖先墓地所在地的神灵,他们视之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并通过祭祀来表达他们对土地和山神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同时,土家族人也相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并通过祭拜祖先来寻求祖先的庇佑和保佑。

二、土家族的祭祀习俗1.土地祭祀:土地祭祀是土家族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每逢重要节日或者重大事件,土家族人民会集体前往祖先墓地或者特定的神山,进行土地祭祀。

祭祀仪式通常包括献祭、祈祷、歌舞等各种形式,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土地神灵的敬意,并祈求土地的丰收和保佑。

2.山神祭祀:土家族人民深信山神的存在和力量,他们将山神视为自然之神,能够保护他们免受灾害和危险的侵袭。

每逢春秋两季,土家族人会组织山神祭祀活动,前往神山上祭拜山神。

祭祀仪式包括舞狮、放烟花、举行盛大的庙会等,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山神的保佑和祝福。

3.祖先祭祀:土家族人民非常尊敬祖先,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并保佑着他们。

每年农历逢年过节、家族聚会或者其他重大事件,土家族人民都会进行祖先祭祀。

祭祀仪式包括献祭、供奉祖先牌位、跳祖先舞等,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并寻求祖先的庇佑和保佑。

三、传统信仰与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土家族传统信仰和祭祀习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一方面,一些年轻人逐渐失去对传统信仰的兴趣,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个人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土家族的传统信仰和祭祀习俗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种文化资源,一些地方政府和社区开始大力发展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旅游。

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族的文化解析一、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的地域环境,一定的人类种群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过程的反映。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边区 ,其土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山地农耕文化,是土家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精神财富 ,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现在国内有关土家文化旅游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 ,主要是集中在湘鄂渝黔地区,也存在着上述民族文化旅游的问题。

民族文化是群体意识 ,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很多约定俗成民族文化形式 , 不论婚俗民俗,还是饮食民俗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传承性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族通过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表现出民族成员所特有的共同心理素质 ,成为与其他民族群体相区分的标志之一。

它是土家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 ,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升华。

它集中表现了土家族在一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并成为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之中的“主心骨” ,而土家族文化则是土家族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基和标志 ,虽然土家文化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思想、言语和气质,也可以说成是人的外化。

民族文化犹如一条历史的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还要流向未来 ,处于不停顿的发展之中。

土家文化的流失纵观历史,在清朝时期是对土家文化流失有很大的影响:清政府对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并不局限在经济领域 ,而且还渗透到文化方面。

他们对土族文化进行改造和变革 ,同时向土家族地区广泛推行汉族文化。

禁止摆手舞,禁止土家族传统信仰崇拜,改变土家族服饰,改变土家族传统交际方式,改变土家族婚姻习俗等,在一定程度上,土家族文化的某些要素受到破坏。

清政府向土家族地区大量输入汉族文化 ,在促进土家族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积极成分受破坏 ,如自由恋爱方式、自由交往方式、民族信仰等受到限制;土家族语言在汉族文化强烈冲击下 ,消失不少。

土家族传统文化

土家族传统文化

土家族传统文化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族人民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几个方面。

一、语言文字土家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土家族人民的母语。

土家文字是土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字形式,使用简洁而且富有特色。

这种文字在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传承。

二、风俗习惯土家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家族人民的婚俗。

土家族的婚礼被认为是人生大事,婚礼程序繁复而隆重。

在婚礼上,新郎会乘着花轿,由举着红伞的花童引领,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

而在新娘家,也会有精心准备的接亲仪式,有舞狮表演和舞龙等活动,喜庆热闹。

三、舞蹈音乐土家族的舞蹈音乐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阳春白雪舞”最为著名。

这种舞蹈源于土家族的劳动生活,舞姿热情奔放,动作敏捷大方。

同时,土家族的音乐也充满了特色,如土家族的竹笛、芦笙和锣鼓等乐器,都是土家族人民在各种仪式和庆典活动中常用的乐器。

四、建筑艺术土家族的建筑艺术以土家楼为代表,土家楼是土家族人民居住的特色建筑。

土家楼外形独特,结构稳固,通常是木结构和花岗岩砌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土家楼的建造需要许多人合作完成,可以反映出土家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精神。

五、节日庆典土家族人民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和庆典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家族的“苗年”和“芦笙节”。

苗年是土家族人民过农历新年,是他们的重要传统节日。

在苗年期间,土家族人民会进行祭祀仪式,表演舞蹈音乐,与亲朋好友一起欢庆。

芦笙节是土家族人民对芦笙这一传统乐器的特殊纪念活动,人们会组织芦笙比赛和演奏表演,以表达对土家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总结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对土家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舞蹈音乐、建筑艺术以及节日庆典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土家族的民间舞蹈作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

本文将从土家族民间舞蹈的起源、表现形式、舞蹈服饰和舞蹈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土家族民间舞蹈起源于土家族古老的生产劳动和宗教仪式。

在土家族的农耕生活中,他们会在播种、收割、祭祀等重大节日或活动中进行舞蹈表演。

这些舞蹈表演既是土家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一种自然反映,同时也是土家族人民对大自然赞美和祈福的一种表达。

土家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生产劳动和宗教仪式的烙印,这也是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之一。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舞蹈民谣、宫廷舞、社火舞、挽歌舞等。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社火舞”了。

社火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它是土家族人民在传统节日或庆典活动中进行的一种集体性的舞蹈。

社火舞一般由四人组成,手持火把或编织的火绳,围绕火堆跳跃舞蹈,身姿优美,舞姿翩翩。

社火舞不仅是土家族劳动人民庆祝丰收和节日的一种表达,同时也是土家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美好愿望的一种祈愿。

社火舞成为土家族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鲜明的一种形式。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服饰也是其文化特征之一。

土家族人在舞蹈表演中穿着色彩鲜艳、绣有寓意的传统服饰,头戴花环,腰系彩巾,身穿白裙。

这些服饰在色彩、图案和款式上都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展现出土家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感。

土家族民间舞蹈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既融入了古老的民族文化元素,又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土家族民间舞蹈服饰也是土家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

土家族民间舞蹈除了在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外,还具有强烈的社交意义。

土家族人在舞蹈表演中往往形成圈舞、对歌、对舞等形式,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友爱、和谐的社会生活。

在土家族社会中,舞蹈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通过跳舞,人们能够增进友情、亲情,加深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土家族传统民俗与习俗研究

土家族传统民俗与习俗研究

土家族传统民俗与习俗研究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民俗与习俗,这些民俗无论是在结婚、葬礼还是在节日庆典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土家族传统民俗和习俗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传统。

一、婚俗婚姻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土家族而言,婚姻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土家族的婚俗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其中包括婚礼仪式、嫁妆习俗等。

1. 婚礼仪式土家族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迎亲、订婚、求婚等环节。

在迎亲的环节中,新娘会穿上传统土家族的婚服,并由新郎一家去接新娘。

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亲友们会一起唱歌跳舞,以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2. 嫁妆习俗土家族的嫁妆习俗也十分独特。

新娘家会准备一些礼金、衣物和家具等送给新郎家。

这些嫁妆物品通常都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新娘家对新娘的爱护和祝福。

二、葬礼习俗土家族的葬礼习俗也有着浓厚的民俗色彩。

在传统土家族中,葬礼并不是一次悲痛的仪式,而是一种表达对逝者尊重和怀念的方式。

土家族的葬礼通常分为几个步骤,包括告别仪式、火化、跳坟舞等。

1. 告别仪式土家族的告别仪式通常会持续几天,亲友们会聚集在一起送别逝者。

在仪式中,亲友们会穿上传统的白色葬礼服,举行祭拜和祈福的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与怀念。

2. 火化火化是土家族葬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火化的时候,亲友们会齐声高歌,并在火化的过程中跳坟舞,以祈福逝者能够安息。

三、节日庆典习俗土家族的节日庆典也是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这些庆典活动丰富多彩,极具观赏性。

1. 清明节清明节是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的日子。

在清明节期间,土家族人会扫墓祭祖,并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祈福活动,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2. 彝族年彝族年是土家族的农历年,也是土家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彝族年期间,土家族人民会进行祭祀、舞蹈和民俗表演等庆祝活动,一起度过欢乐祥和的时光。

总结:通过对土家族传统民俗和习俗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传统。

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土家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并分析其变化和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遗产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土家族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形式,如“花灯舞”、“杂剧”等。

土家族还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这种建筑设计既能满足实际居住需求,又展示了土家族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此外,土家族还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三月三”等,这些节日不仅有观赏性,更是土家族人民纪念祖先和祈求丰收的重要方式。

二、传统文化的变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流行文化的改变,使得许多土家族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兴趣。

同时,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也导致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这进一步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衰退。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管土家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挑战,但许多人依然努力在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遗产。

政府加大了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建立了许多文化遗产保护区和博物馆。

同时,一些文化机构和团体也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推广土家族传统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等,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另外,一些土家族的年轻人也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传承工作。

他们通过组织文化节目、编写相关书籍和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努力传承土家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艺。

这种积极的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传统文化的价值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首先,传统文化传承了土家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社群的重要性,注重传统道德伦理的传承。

土家族历史与发展

土家族历史与发展

土家族历史与发展土家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内容。

一、历史沿革土家族起源于古代巴蜀地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夏、商、周时期。

在西周时期,土家族是巴蜀地区的主要居民之一,他们当时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居住在山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二、文化传统土家族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包括语言、服饰、婚俗等方面。

土家族有独特的土家话,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分支语言。

土家族人民善于歌舞,他们的歌曲多以劳动、爱情和生活为主题,节奏欢快,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土家族的服饰也非常独特,男性多穿短衣马裤,戴斗笠、草帽等;女性则穿着彩色上衣和绣花蓬蓬裙,头戴银饰,非常鲜艳夺目。

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审美观念,更是他们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的表达。

土家族的婚俗也十分独特。

传统的土家族婚礼有祭神、合婚、抬娘等环节,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传统婚姻的尊重和珍视。

三、经济发展土家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由于土家族居住在山区,土地资源较为有限,森林资源丰富,因此木材加工、林业和畜牧业成为了土家族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此外,土家族还以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为主,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农耕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家族人民逐渐涉足其他行业,如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等。

土家族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土家族人民还利用自己的手工艺技巧,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四、现代发展当代土家族人民积极融入社会主流,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政府积极推动农村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土家族地区的交通、能源和通讯条件,改善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土家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培养土家族青年人才,推动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结:土家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土家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土家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土家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的主要民族之一。

土家族以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而闻名,包括独特的音乐、舞蹈、传统服饰和建筑等方面。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土家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危机。

因此,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变得格外重要。

一、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族人民的文化根基,承载着他们的历史和民族意识。

传统音乐与舞蹈代代相传,是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而土家族的传统服饰和建筑则反映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智慧。

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为土家族人民带来了自豪感,也丰富了整个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

二、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为了实现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多种策略。

首先,加强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记录,收集和整理土家族的歌谣、民间故事和传统习俗,以确保这些文化遗产的保存。

其次,将土家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中,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土家族传统文化。

此外,还要加强对土家族传统工艺的保护,如织锦绣、制陶瓷等技艺,以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三、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为了确保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方式。

首先,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在家庭里传承土家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让下一代对这些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可以通过文化节庆等活动,加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此外,还可以成立土家族文化传承机构,组织相关的培训与研究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四、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但也需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可以通过创新和融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科技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此外,还可以将土家族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结语: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土家族文化特色演讲稿范文

土家族文化特色演讲稿范文

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文化——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土家族的起源与分布土家族,古称“巴人”,起源于我国古代巴族。

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巴族就生活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巴族逐渐形成了土家族。

如今,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等地区,其中以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为集中。

二、土家族的语言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

土家语历史悠久,语法独特,词汇丰富。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土家语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使用。

此外,土家族人民还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土家文,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唯一一种自创的文字。

三、土家族的民间艺术1. 民间音乐土家族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包括山歌、劳动歌、情歌、风俗歌等。

其中,山歌最为著名,具有高亢激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特点。

代表作品有《哭嫁歌》、《摆手歌》等。

2. 民间舞蹈土家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其中以摆手舞最为著名。

摆手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粗犷豪放,节奏明快,象征着丰收、幸福和吉祥。

每年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摆手舞表演,以此庆祝新春佳节。

3. 民间绘画土家族民间绘画以壁画、剪纸、刺绣等形式展现,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其中,土家织锦以其独特的图案、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土家织锦图案寓意吉祥,色彩斑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摆手节是土家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举行。

节日期间,土家族人民欢聚一堂,举行摆手舞表演、赛歌会、物资交流会等活动,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幸福安康。

2. 哭嫁节哭嫁节是土家族的传统婚俗,新娘在出嫁前会举行哭嫁仪式。

哭嫁歌表达了对父母、亲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五、土家族的饮食习惯土家族的饮食习惯独具特色,以酸辣为主。

土家族调研发言稿范文

土家族调研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就土家族文化调研发表我的观点。

土家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土家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以下是我对土家族文化调研的几点思考。

一、土家族文化的历史底蕴土家族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巴人文化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人民与汉族、苗族等其他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土家族文化内涵丰富,包括语言、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民俗等各个方面。

二、土家族文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土家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土家族文化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土家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1. 语言传承面临困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土家族语言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年轻人对土家族语言不感兴趣,导致掌握土家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

2. 传统服饰逐渐消失。

在现代社会,传统服饰逐渐被现代服饰所取代。

许多土家族传统服饰因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等原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3. 建筑风格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

这导致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消失。

4. 民俗活动减少。

一些传统的土家族民俗活动,如哭嫁、摔跤、山歌等,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三、土家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建议1. 加强语言传承。

通过开展土家族语言培训、编写教材、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土家族语言的传承力度。

2. 保护和传承传统服饰。

鼓励土家族群众穿着传统服饰,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传统服饰制作的扶持力度。

3. 保护传统建筑。

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族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修复,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土家族建筑的魅力。

4. 举办民俗活动。

通过举办民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土家族文化,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总之,土家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对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土家族饮食文化变化研究

土家族饮食文化变化研究

土家族饮食文化变化研究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

土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饮食文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土家族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将从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变化原因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土家族饮食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土家族饮食文化中,酸辣味道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土家族的饮食以辣味为主,而且善于酿造酸菜,如土家族的腊鱼、辣子鸭等都是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代表。

土家族还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菜肴,如土家酸汤鱼、辣子鸡、腊肉炖酸菜等,这些菜肴口味浓郁,极具土家族风味。

土家族饮食文化中还有许多传统的饮食习俗,如土家族传统婚礼上的“养门酒”、“迎亲餐”等。

这些饮食习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传统,代表了土家族人民的待客之道和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还有许多节日饮食习俗,如过年时吃腊肉炖酸菜,端午节时吃粽子等,这些都是土家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土家族饮食文化变化的原因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化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发展、传统习俗的淡化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消费也在发生变化。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土家族人民的饮食方式和口味也受到了影响,传统的酸辣味道逐渐受到了挑战,一些西式、甜味、清淡口味的食品也逐渐被引入到土家族饮食文化中,如汉堡包、披萨等。

传统习俗的淡化也是土家族饮食文化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饮食习俗逐渐淡化,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地区,土家族人民的饮食习俗和传统饮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一些传统节日饮食习俗逐渐淡化,导致土家族饮食文化传统的减弱。

文化交流也是土家族饮食文化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土家族人民接触外部文化的机会增多,一些外来的饮食文化也开始渗入土家族饮食文化中,从而影响和改变了土家族的饮食口味和饮食习俗。

土家族的概念

土家族的概念

土家族的概念——关于土家族的几个说明黎代华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可见,要了解土家族,我们必须从“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共同”切入。

一、同根共流:土家族是个融合的民族族源是根,它隐藏在历史的符号中。

神话传说、考古遗迹、古文献、民俗是历史符号的载体。

探知土家族源少不了这些历史符号。

1、神话传说,土家族原始居民的原型。

神话传说是文明的起点,是许多重大发现的线索。

在上古有五个神话传说与土家族的历史记忆有关。

它们就是《开天辟地与伏羲姊妹》、《八部大王的传说》、《罗神公公和罗神娘娘》、《廪君传说》、《盘瓠传说》。

《开天辟地与伏羲姊妹》、《罗神公公和罗神娘娘》讲述的是土家族先祖兄妹成亲创造土家族的故事。

《八部大王的传说》是讲土家族的祖先是“龙哺乳凤遮荫”长成的。

《廪君传说》说“廩君”是土家族的始祖,在西汉《世本》、南朝宋《后汉书》、北魏《水经注》、唐《晋书》、《通典》、《蛮书》中有“廩君”传说的记载。

其中记载最为详细、且为当今学者研究和引用最多的当属范晔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盘瓠传说》说盘瓠是苗族的始祖。

故事见载于《后汉书》、《风俗通义》、《搜神记》、《荆楚记》、《溪蛮丛笑》、《辰州府志》等史书和典籍中。

提起这个传说,是因为土家族在确定为单一民族前一直是隐藏于苗族中。

2、透过古文献记载,土家族隐于流中。

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可从古文献中寻到影子。

在古文献中土家族是没有专称的,在当中的称呼是土家族与其它民族的共称。

甲骨文:“贞从王伐荆”;《书》、《诗》、《国语》《左传》称“蛮”“群蛮”“三苗”。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陵;放驩(huan)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ji)鲧(gun)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诗经》:“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优";《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土家族女性地位与角色

土家族女性地位与角色

土家族女性地位与角色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土家族的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在土家族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土家族女性的地位与角色,并展示她们在社会中的贡献。

首先,土家族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土家族传统家庭中,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家庭的决策往往是由夫妻双方共同商议并作出的。

土家族女性不仅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家庭和睦的关键。

她们负责照顾孩子、烹饪饭菜,同时也承担着田园劳作的重担。

在土家族家庭中,女性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她们的劳动和智慧为家庭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土家族女性在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土家族崇尚劳动和勤俭节约的传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土家族女性以其勤劳的劳动和精湛的手艺在社会中崭露头角。

她们擅长纺织和刺绣等技艺,将自己的智慧和灵感融入到传统手工艺品中。

土家族的刺绣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女性的巧手为土家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土家族女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的土家族社会中,女性不仅参与到农田劳作中,还积极参与到家庭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中。

女性经营着小商店、摊贩和农产品销售等行业,为家庭和社区带来了经济收入。

土家族女性的独立经济能力不仅提升了家庭的收入水平,也增强了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此外,土家族女性也在宗教和仪式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丰富宗教信仰的民族,女性承担着一些宗教仪式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她们在庙会和祭祀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能够唱歌、舞蹈以及祈福。

这些传统的宗教和仪式活动不仅增强了土家族女性的自信心,也展示了她们的艺术才华和文化魅力。

总之,土家族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独特的地位。

她们在家庭中以家庭支柱的形象存在,同时也在社会经济活动和宗教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家族女性的勤劳、智慧和才艺为土家族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土家风俗总结报告范文(3篇)

土家风俗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一、引言土家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居在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区,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

土家族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也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本文旨在总结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以期为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二、土家族概况1. 民族起源与分布土家族起源于古代巴人,后逐渐与汉族、苗族等民族融合,形成今天独特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

2. 语言与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目前,只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3. 宗教信仰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他们崇拜自然,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崇拜动植物,如牛、羊、狗等;崇拜图腾,如鹰、白虎等。

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

三、土家族风俗习惯1. 服饰土家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男子通常包头巾,穿对襟短衫收腰裤,白布裹围脚穿草鞋。

女子则盘发,穿短裙绣花鞋。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胸前钩花,袖口和衣襟上饰以小条花边。

已婚妇女袖口较大,便于哺乳。

2. 饮食土家族饮食以酸辣为主,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其他特色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土家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村寨中,房屋多为吊脚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4. 节日与习俗(1)摆手节: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土家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2)赶仗:土家族的一种狩猎活动,通常在集体劳动中举行。

人们围山打猎,收获颇丰。

(3)哭嫁:土家族女子出嫁时,要跳花鼓子哭嫁。

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亲人的依依不舍。

(4)丧葬:土家族丧葬习俗独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土家族“哭嫁歌”形成的历史原因
小组成员:法学(2)班楚欢然20104171052
法学(2)班蒋小攀20104171036
法学(2)班罗明慧20104171076
摘要:哭嫁歌是一部土家风味极浓的优秀抒情长诗,是千百年来土家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
结晶,是极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土家族文学样式。

在整个土家族文学史中,哭嫁歌是价值颇高的辉煌一章。

可以这样评价说,假如不了解哭嫁歌,就不能真正了解土家族文学。

本文主要通过对土家族哭嫁习俗中哭嫁歌的形成原因进行探析,以加深对土家婚嫁习俗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了解土家族文学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歌历史原因
生活在湘鄂渝黔边区有着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的静静的流淌中,他们不仅能征善战,同时,他们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如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的茅古斯,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舍巴日”,他们就是土家族。

但暗暗隐匿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悠久文化传统中还有一个闪烁光芒的点,那是土家族流传千年的传统—哭嫁。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土家族的哭嫁习俗。

被称为“歌舞之乡”的土家族,在未婚女子出嫁时,基于四种感情因素而即兴或传唱留传下来的“哭嫁歌”而表达未婚女子出嫁时复杂心情。

由于以上四种感情因素,故“哭嫁歌”也就有四种基本类型,他们分别为骂媒人;与亲情道别,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难舍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开声哭父母和亲人用哭对新娘表示祝福和劝解四类。

土家族哭嫁歌的腔调大多来源于土家族山歌,其中有又哭又唱、只唱不哭和只哭不唱三类。

哭是低沉的,短促的,呜呜咽咽,气氛悲切、哀怨、忧伤。

声调是舒缓的、昂扬的,接近于朗诵调,一般多用汉语哭唱。

而关于这瑰丽民族文化传统中神奇的一支,它的由来到底怎样呢?
“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没有史料佐证而悬而未决。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清时期,“哭嫁歌”已然在当地相当流行。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的“竹枝”词以及在当地的地方志有关“哭嫁歌”的描述中得出结论。

彭秋潭在“竹枝”词写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这是描绘土家族未婚女子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哭嫁歌原先名称)”的情景。

而在清末民初《永顺县志》里也记载了一些有关“哭嫁歌”的史实。

如:“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

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

”因此,可以说“哭嫁歌”的历史由来已久。

一、原始群婚残余的“初夜权”和掠夺婚姻的现象促使“哭嫁歌”的萌芽
在土家族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原始群婚残余“初夜权”和掠夺婚现象。

土司时期,一些残暴的土司对管辖下的土民新婚行使“初夜权”,即是土司对未婚年轻女性新婚之夜的残暴占有,而且这“初夜权”的行使,已消散了向神赎罪的性质。

关于这一史实,在土家著名的民间长诗《锦鸡》和民间故事都反映了这种现象。

其后随着社会的进步,野蛮的抢亲之俗逐渐消亡,但男性对女性那种霸道的选择夺取之风,仍在土家社会生活中持续了不少时间。

民国《永顺县志》中记载,甘明蜀在《西蜀视察记》中说:“‘婚姻制度在昔纯为男性选择形式,任何人家的女子,男人只须买一个火炮去在女子家门口放了,便算定了亲。

女家任何人不得反对。

有时一个女子被多数男子选定举行放火炮仪式后,弄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要嫁给谁好,男子方面,总是采取有力的手段掠取婚姻,不惜歼灭婚敌,因而波及岳家之安全,亦所在皆有。

’”因此,从这些婚姻制度的一步步过渡中,男性对于女性残暴的占有,必然给了
新娘心理感情上以极大的伤害和摧残,从而酿成女性的悲歌。

每当女性出嫁时想起将要受到的折磨,怎能不伤心落泪?这些成为了土家族“哭嫁歌”出现的萌芽。

二、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盛行是土家族“哭嫁歌”产生的根本原因
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自由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经过土老师作证即可成亲,不索取任何财物。

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完全打破了土家族“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古朴纯真的婚姻习俗、礼仪方式受到冲击和影响,自由婚姻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桎梏,染上“周公六礼”的痕迹,男婚女嫁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

“篾门对篾门,板门对板门”,在官宦、土司、士绅人家便成了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似乎成为毋庸置疑的信条。

可以说,改土归流后,曾经土家族的“以歌为媒”的原始性自主婚姻彻底消亡了,而以“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为准则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盛行,从而把土家族妇女推向了更为悲惨的地步。

在土家地区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的是“以歌为媒”的原始性自主婚姻,社会对于男女自主婚恋气氛宽松,青年男女婚恋较为自由,土家族青年男女的性情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自己的舒展;但在此时封建礼教律条的束缚下,女性一下子由自由高飞的自翔之鸟变成了笼中鸟,毫无婚恋自由可言。

前期的婚恋自由和后期的禁锢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在此突然变更中不能不让土家族女性感到压抑和窒息,所以伤痛更深,控诉更烈。

而“哭嫁歌”恰好为处于痛苦之中的土家族女子提供了一个倾诉自己痛苦的机会,这样客观上也为土家族“哭嫁歌”的兴盛兴起了“东风”。

三、一段时期盛行的“还骨种”和“坐床”的婚姻习俗是“哭嫁歌”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改土归流前的土家族社会,还盛行族外婚等的婚姻习俗,即“在婚姻上实行不同集团之间的婚配”,是古代氏族外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保留下来的一种遗俗。

“姑舅表婚”也称“还骨种”,即姑舅表亲通婚,是原始的血缘婚一种。

它通常是把外甥女当作是当年姑姑出嫁的一种补偿,舅家单方面具有优先权,姑家女被认为生来就是舅家的媳妇,故有“除了青岗无好柴,除了郎舅无好亲”、“凡故氏之子,须舅氏之子”等说法。

在这种习俗下,不管年纪大小是否相配,竟有姑妈之女长十余岁而必须等待舅家之子长成配婚,着还不知酿成了多少婚姻悲剧。

即使舅家无子,外甥女嫁与他人也要征得舅舅同意,且男方要向舅家送一笔“骨种”钱。

史载:“土司旧制,凡姑家之女必嫁舅氏之子,名曰骨种,无论年之大小,竟有姑家之女年长十余岁,必待舅氏之子成立婚配。

”土家历来就有“姑家女,伸手取,舅舅要,隔河叫”之说。

如忠孝土司田氏,共十一代,其中九代与施南土司覃氏通婚,为姑舅表婚的典型。

长阳土家族也把“姑舅表而联姻,是为族德也”。

在土家族的历史中也曾出现过“兄死弟娶寡嫂,弟丧兄纳弟妇”这种收继婚制。

如长阳土家族就有“兄亡而弟就,或姊亡而妹填”之习俗。

而在民国《永顺县志》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媳,谓之‘坐床’或‘填房’。

”对于寡嫂和寡弟媳,只有兄或弟不收她们,她们才可以改嫁他人。

同时,在土家族的历史上“同姓为婚”也曾占有重要的一页。

土司时期的土家族地区,盛行“同姓为婚”的习俗,如忠洞土司田氏与容美土司田氏,在明末清初时,世代通婚,忠洞土司十三世田大丰、十四世田楚祯、十五世田桂方、十六世田雨公、十七世田光祖,他们的妻子均是容美田氏。

容美土司田霈林的妻子又是忠洞土司田氏。

一些史籍和地方志中也有许多关于“同姓为婚”的记载,如永顺土家族“同姓为婚,嫁娶背负”。

保靖土家族也曾“同姓为婚,婚嫁不用轿,背负新人”。

鹤峰“土司娶亲,不论同姓,或不凭婚约”。

以上显然这些封建的婚姻制度都是造成曾经土家族女性婚姻悲剧而“哭嫁”的重要原因,他们都是束缚土家族女性婚恋自由的枷锁。

而这,在社会也就为土家族女性“哭嫁”提供了土壤。

总结:哭嫁歌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

它全面记录了土家族婚俗过程,为我们保存了一部形
象的土家族婚俗史。

直接有助于研究土家族的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妇女心理素质等。

以上就是对土家族“哭嫁歌”形成原因的主要概括,虽然有所不足,但我们会不断探索改正的。

参考文献:《永顺县志》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杨甫旺.论彝族“哭嫁”的文化变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