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课练25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选修120190420368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5细胞工程_基础集训含解析
专题25 细胞工程【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1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考查内容:高频考点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核移植技术的步骤和应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过程、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原理和应用等。
(2)命题规律: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难度中等,对动物细胞工程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动物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上,对胚胎工程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上(如2020山东,14)。
(3)命题趋势:预计2022年高考中试题会聚焦对核心概念和技术原理的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和胚胎移植技术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1)熟记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
总结解题方法,并能归类、活用、延伸。
(2)通过必要的题型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解答本专题试题的方法。
复习时需掌握细胞工程与其他工程技术的联系,通过综合性试题训练提高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2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动物体细胞核移植3 胚胎工程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真题探秘】命题立意①核心考点胚胎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②命题特点以胚胎工程的科技实验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操作知识的掌握,试题设计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③核心素养试题设计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要素的考查。
解题指导易混易错a.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
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受精“能力”,而不是获得能量。
b.同期发情处理用的是孕激素;超数排卵处理用的是促性腺激素。
拓展延伸①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若进行胚胎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含内细胞团少的部分可能会出现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物 含解析)
一、选择题1.利用葡萄汁发酵生产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
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葡萄汁中的营养物质不足C.发酵液中pH逐渐降低影响酶的活性D.氧气过少导致酵母菌无法进行细胞呼吸解析:选D酒精是发酵的产物,但酒精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随着发酵进行,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pH逐渐降低,酵母菌会大量死亡,发酵停止;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氧气过少时可进行无氧呼吸。
2.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解析:选B腐乳的制作是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8 ℃。
3.下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解析:选B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若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果酒制作需要缺氧环境,且温度为18~25 ℃,而果醋制作需要氧气,且温度为30~35 ℃,所以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并提高培养温度;果酒制作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使pH下降,进行果醋发酵后,产生醋酸也使pH下降,所以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②。
4.如图表示利用苹果制备果酒、果醋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接种人工培育的酵母菌可以提高苹果酒的品质B.苹果原醋可以为过程③提供所需菌种C.过程①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过程②D.整个发酵过程都必须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解析:选D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 ℃,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35 ℃;果酒发酵可以利用附着在苹果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发酵过程不需要严格无菌。
2020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24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24讲稳态与体温调节[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体温调节(Ⅱ)。
考点一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及稳态1.内环境(1)内环境的组成(2)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3)内环境的化学成分: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①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②血浆的正常pH为7.35~7。
45,这与它含有HCO错误!和HPO错误!等离子有关。
③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5)内环境的作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特别提醒与内环境有关的3组易混名词(1)血液≠血浆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3)内环境≠体内液体①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②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2。
稳态(1)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①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运行;②有赖于反馈调节,其中以负反馈为主。
(4)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相互关系的判断(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5)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 √)2。
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判断(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2)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3)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错误!/HPO错误!维持( ×)(4)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5)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提示组织液、血浆、淋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第九单元生物技术实践1.[11分]科研人员以猕猴桃为原料,选用优良菌种,制备猕猴桃酒和猕猴桃醋,其简化工艺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榨汁过程中清洗和破碎的顺序是,原因是。
(2)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发酵过程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3)最初的猕猴桃酒中含有少量尿素,脲酶可以分解尿素。
根据电荷性质分离脲酶的方法是,脲酶不宜直接投入酒中,原因是。
2.[15分]尿素作为主要的化肥种类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目前处理含尿素废水的方法有微生物水解法及脲酶水解法等。
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目标菌)。
(1)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元素,过量施用尿素,尿素可随水土流失,易造成水体污染。
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
(2)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关键的实验思路是。
理由是。
(3)为进一步鉴定分离得到的菌种,常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酚红试剂并接种培养,若菌落周围出现,可以初步确定该种细菌为目标菌,其原理是。
(4)运用固定化脲酶技术处理含尿素废水时应采用法对脲酶进行固定化,理由是。
3.[15分]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也是常用的食品色素。
为了降低胡萝卜素的生产成本,某科研人员试图从光合细菌中提取胡萝卜素,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四大营养要素,该实验所用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的营养要素是。
(2)若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过多而连成一片,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请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合理措施:。
(3)若需对光合细菌进行活菌计数,则②过程应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4)从干燥的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常采用萃取法,萃取剂应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5)对萃取液进行浓缩时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浓缩时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是,在浓缩之前,还必须对萃取液进行的操作是。
2025导与练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含答案
2025导与练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第4讲细胞膜和细胞核基础巩固练1.(2023·河北唐山三模)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受损细胞核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C.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核仁大、核孔数量多D.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析:溶酶体中有水解酶,受损细胞核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生的有用物质可被再次利用;衰老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的体积大;细胞核中有染色质,染色质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
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2023·湖南长沙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B.一般来说,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越多C.提取动物细胞中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D.探索膜成分的实验,相比使用植物细胞作实验材料,动物细胞的优势是没有细胞壁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一般来说,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越多;当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分子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其他动物细胞因为有除细胞膜之外的其他膜结构,所以得到的磷脂分子单分子层会比细胞表面积的2倍大;动物细胞不含有细胞壁,细胞破碎较容易,因此其作为实验材料比较有优势。
3.如图是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结构①不能存在于原核细胞中B.结构②表示核膜,它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C.结构④对物质的进出有选择透过性D.④所在的结构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解析:原核细胞不含染色质,即结构①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②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结构④为核孔,对物质进出细胞核有选择透过性;④(核孔)位于核膜上,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维持了细胞核内环境的稳定。
【高考一轮】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 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解析)
2020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1.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B.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以继续使用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3.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激素B 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 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若激素B 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 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C.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D.激素都是依赖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效应4.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机体产热增加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5.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B.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C.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D.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6.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器官甲除分泌激素a 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B.器官乙分泌的激素b 浓度高时,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C.器官丙分泌的激素c 浓度高时,对器官甲有抑制作用D.器官丙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b 的关系为协同作用7.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2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七单元第25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解析
第25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缘由(Ⅱ) 基因突变1.概念:由于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转变。
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直接缘由: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2)根本缘由:把握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转变。
3.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诱发因素[连一连]5.结果⎩⎪⎨⎪⎧①可产生新基因②在配子中,可传递给后代③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6.突变特点(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7.意义(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必修2 P84拓展题T2改编)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由于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特别血红蛋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制力。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
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是有利的B .基因突变是有害的C .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D .不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对疟疾的抵制力更强 答案:C2.(深化追问)(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的哪种类型?该症状能遗传给子代吗? 提示:属于碱基对的替换;不能。
(2)基因突变的内因是什么?提示: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错误,从而造成碱基对排列挨次的转变。
突破1 基因突变的机理、类型及特点突破2 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缺失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大小类型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替换 小 可转变1个氨基酸或不转变,也可使翻译提前终止 增加 大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大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增加或缺小增加或缺失位置增加或缺失一个氨基酸对应的序列失3个碱基突破3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转变的缘由(1)从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分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高考一轮】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5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答案解析)
2020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1.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B.进食后,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C.寒冷刺激下,激素Ⅱ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D.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Ⅲ含量上升2.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
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胰岛B 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3.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C.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较广泛 C.体液调节能影响神经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相同5.下列有关人体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B.下丘脑能通过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下丘脑能通过激素调节人体器官的活动,如合成抗利尿激素D.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支配肾上腺的分泌6.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收缩产热B.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C.炎热环境中汗腺大量分泌汗液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7.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注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的生理盐水和 5%葡萄糖溶液是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B.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增加C.注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D.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吸收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尿量减少8.下列对寒冷环境下机体出现的生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毛细血管收缩以增加产热B.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产生冷觉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稳定9.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2024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计划
2024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计划一、总体目标高考生物考试内容较多,因此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系统地复习所有的基础知识点,并建立扎实的基础,为第二轮复习和高考做好准备。
二、复习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时间为一年,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1月-4月):复习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分子与生物技术等内容。
2. 第二阶段(5月-8月):复习生物的进化与复制、发育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等内容。
3. 第三阶段(9月-12月):复习动物生物学、生态学和人体生物学等内容。
三、复习内容1. 细胞生物学a.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的结构和功能。
b. 细胞的代谢: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作用。
c.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d. 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2. 遗传学a.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的规律等。
b. 物质的遗传改变:突变和易位的类型和效应。
c. 遗传的分析方法:遗传图谱的绘制和遗传连锁的分析方法。
d. 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变异:DNA的复制过程和基因突变的类型。
3. 生物分子与生物技术a.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机制。
b.酶和酶的作用:酶的特性和作用于代谢调节。
c.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克隆的原理和方法。
d.生物技术的应用:基因检测、转基因和基因治疗等的原理和应用。
4. 生物的进化与复制a.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原理。
b.种的形成和人类进化:物种形成的机制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c.群体遗传学和进化: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平衡的规律。
d.人类性别的遗传与人类的疾病:性染色体和性别的遗传、常见疾病的遗传原理。
5. 发育生物学a.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胚胎发育和器官发生的过程和机制。
b.激素调节和发育过程:生长激素、激素突变等的作用和机制。
c.人类的生殖与发育: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生殖和胎儿发育过程。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含解析必修3
第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明细]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人脑的高级功能(Ⅰ)考点反射和反射弧.神经元()神经元结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反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答。
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类型:依据有无和非条件反()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深挖教材()反射弧各结构破坏对功能有何影响?提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破坏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破坏,可有感觉但无效应。
()(必修思考与讨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可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提示不能。
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题组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过程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错误;食物引起味觉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后者属于反射,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使狗建立铃声和分泌唾液的联系,这是通过不断刺激形成的,是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与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有关,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控制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同,因此两种反射是通过不同的反射弧来完成的,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 专题二十五 基因工程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二十五基因工程考点1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与操作程序1.[2020某某八校第一次联考,15分]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可将抗病基因(来自拟南芥)导入玉米细胞而获得抗病植株。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对拟南芥的抗病基因进行大量扩增,应用技术。
(2)获得抗病玉米植株工程中的核心步骤是,其目的是使抗病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能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
(3)农杆菌转化法利用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上的特点,使抗病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4)将含抗病基因的受体细胞培育为抗病植株的原理是。
(5)若要在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玉米是否有抗病特性,需要做实验。
(6)为避免抗病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进入其他植物而导致“基因污染”,应将抗病基因导入(填“细胞核”或“细胞质”)。
2.[2020某某示X高中联考,15分]南极某种鱼含有抗冻基因,如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利用①过程的方法获取目的基因需要用到酶。
②过程中常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
(2)通过①、②过程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除目的基因外,还应该具备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体细胞的方法是利用农杆菌的作用,其原理是。
(4)要确认抗冻基因是否在转基因番茄植株中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可以采用方法,除进行分子检测外,有时还需要进行的鉴定。
考点2 基因工程的应用与蛋白质工程3.[2020某某某某模拟,10分]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pBR322质粒进行重组。
pBR322质粒含有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和五个限制酶切点(如图1)。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据图回答问题。
图 1 图2(1)科学家从人体的(填“下丘脑”“垂体”或“甲状腺”)细胞中获取的mRNA,在酶的作用下可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基因。
(2)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图2),通过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判断,限制酶a的切点有以下几种可能:①受体菌在培养基A和培养基B上都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则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1中的切点2。
2020-2021生物高三一轮复习计划
2020--202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生物组陈新2020年高考战场的硝烟犹在,我们2018级即将进入高三,迎战2021 年的高考。
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的全体老师斗志昂扬、凝心聚力,争取在2021年的山东等级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面我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将来的打算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简要的汇报:一、面临的形势2017版(2020年修订)课程标准对应的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
2018级采用“新课标、新要求、新方案,旧教材”进行教、学、考。
二、总体目标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年学校、年级的领导下,通过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实现“精准备考”。
三、2021年等级考的备考方向与对策(一)研究《2017年版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确定备考方向与目标;要关注并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理念”。
1.核心素养为宗旨。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内容聚焦大概念。
站在新课改、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必须重新审视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生物学科的“大概念”,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3.教学过 程重实践。
本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 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性 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 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4.学业评价促发展。
本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随着2025年高考的日益临近,生物作为理科综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对于考生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以下是一份全面而细致的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旨在帮助考生高效备考,稳步提升生物成绩。
1. 夯实基础知识目标:确保对高中生物所有基础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与深刻理解。
策略:回归教材,细致阅读每一章节,特别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核心部分。
利用图表、概念图等工具整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执行:制定每日或每周的基础知识复习计划,通过笔记、习题等方式巩固记忆,确保基础知识无遗漏。
2. 系统性复习策略目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策略:按照生物学的逻辑顺序,从微观到宏观,从细胞到生态系统,逐一进行系统复习。
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形成网状知识结构。
执行:制定详细的复习时间表,分阶段完成各章节的复习任务,并通过章节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3. 专项突破难点目标:针对生物学科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重点突破。
策略:通过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分析,识别出高频考点和难点,如遗传计算、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
针对这些难点,设计专项训练计划,强化练习。
执行:设置专门的难点攻克时间,通过大量练习和错题整理,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 模拟与实战演练目标:通过模拟考试和实战演练,提升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策略:选择高质量的模拟试题进行定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高考时间要求进行。
注重答题规范和时间管理,模拟真实考场环境。
执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认真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同时,通过参加学校或机构组织的模拟考试,提升实战经验。
5. 实验操作技能目标: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升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
策略:回顾并熟悉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所有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
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素养。
2025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2025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与时间安排本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回顾和巩固生物学科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时间安排上,我们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 基础阶段(约10周):重点复习生物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核心内容。
2. 提高阶段(约6周):深入剖析高频考点和难点,进行专项突破和模拟演练。
3. 冲刺阶段(约4周):全面回顾复习内容,进行真题模拟和考试技巧训练。
二、生物知识点梳理与总结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将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细胞结构与功能(2)遗传与变异(3)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4)植物生理与生态(5)动物生理与行为(6)生物技术及应用三、复习方法及策略1. 系统性复习:从整体到细节,把握学科整体框架,逐步深入理解各知识点。
2. 关联复习: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记忆效率。
3. 错题总结:针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原因,防止重复犯错。
四、重点难点知识的攻克方式针对生物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我们将采取以下攻克方式:1. 专题突破:针对某一难点进行专题复习,深入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 请教老师:及时向老师请教问题,争取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解答。
五、练习题和模拟试卷推荐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我们将推荐以下练习题和模拟试卷:1. 历年高考真题: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了解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
2. 名校模拟试卷:选择名校的模拟试卷进行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3. 专题练习册: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思维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精炼专题25 体液调节(精练)含详解
体液调节1、(2023·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多选题)运动员在完成滑雪比赛这项运动过程中,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体内环境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有关运动员生理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冰雪环境中运动员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B.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调节C.比赛项目结束初期,运动员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这与体液调节的作用特点有关D.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水解以维持血糖平衡2、(2023·山东·统考模拟预测)(多选题)剧烈运动时心跳过快,血压升高,如图为相关动脉压力反射示意图。
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最终对动脉血压进行调节。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剧烈运动时图中的交感神经活动加强,阻止血压一直升高C.剧烈运动时汗液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也会增加D.图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是相同的3、(2023·山东·统考模拟预测)(多选题)棕色脂肪细胞中含脂肪和大量线粒体,主要功能是通过耗能促进产热,如图表示有关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低温是诱导Ucp-1基因表达的直接因素B.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甘油三酯进入线粒体C.增加Ucp-1蛋白的表达量有助于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线粒体D.棕色脂肪细胞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4、(2023·山东烟台·统考模拟预测)(多选题)酶的磷酸化是指将磷酸基团加在酶分子上的过程。
下图表示动物体内有关糖类物质的部分代谢过程,部分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1的磷酸化会受到细胞呼吸强度的影响B.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均有酶1、2、3分布C.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使磷酸化酶激酶的活性增强D.磷酸化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并抑制其活性,不利于细胞代谢5、(2023·山东青岛·统考三模)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鹌鹑的生殖活动。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高考加强课(六) 测定光合速率的常用方法及实验设计 含解析
高考加强课(六)测定光合速率的常用方法及实验设计【考题范例】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
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答提示](1)明确BTB这种酸碱指示剂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2)明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变化对指示剂的影响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表示光照的强弱。
1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NaHCO3可维持CO2浓度的相对稳定;2~7号试管为实验组,2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3~7号试管内的水草在有光的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共同决定的。
综上所述,若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5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25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考点考向1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基因工程在“生物工程技术”模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作用和特点、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以及基因工程在生产和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试题多以最新科技信息材料为情境,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突出对限制酶、PCR技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等内容的考查,且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呈现。
高考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对实验原理、操作方法与目的等方面,且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预计2021年高考中考查的重点还会延续以往考向,特别是对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构成基因表达载体与PCR技术的综合性考查。
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梳理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熟记基因工程基本工具、基本操作程序、鉴定方法、蛋白质工程等基础知识,加强对基因表达载体图形的理解与应用。
并通过必要的题型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触类旁通之效。
本专题中的“蛋白质工程”将结合在基因工程中组题考查,可能是高考的新考向,也应该加以重视。
同时还应注意加强与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横向联系,重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考查2基因工程的应用与发展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DNA粗提取与鉴定【真题探秘】基础篇考点1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基础集训】1.(2019某某某某一模,25)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A.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C.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导致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D.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A和引物B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为15/16答案ABC2.(2019某某华罗庚、江都、仪征三校联考,33)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2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苏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五)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建议用时:40分钟)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A[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
] 2.(2020·山东多地市模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B[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A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错误;甲型流感病毒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正确;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
]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丁表示某类细胞的细胞内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渗透压升高则会导致组织水肿B.甲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C.丁可表示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D.乙、丙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C[据图分析,丁表示细胞内液,则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
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抗体、激素都可以分布于甲(血浆)中,但神经递质分布于突触间隙中,B错误;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血浆和淋巴中,组织液中在炎症反应时也有淋巴细胞,故淋巴细胞的内环境可能是血浆、组织液、淋巴,丁可表示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C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甲、乙,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实践1.[2018·全国卷Ⅰ][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菌选择(2)碳源、无机盐蛋白质、核酸(3)碘液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解析:(1)链霉素是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故在M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作为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真菌。
(2)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
细胞中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等,故所加入的氮源可参与以上物质的合成。
(3)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向加有淀粉的培养基中加入碘液后培养基呈现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的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可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判断产生淀粉酶的多少。
(4)统计菌落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个的平板,甲同学统计的3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在正常范围内且差距不大,比较准确;乙同学统计的3个平板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2.[2019·河北衡水联考]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和发酵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需要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________,过程③发酵所需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酒精可以与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显色反应。
(2)过程④为醋酸发酵,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________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若要对该菌进行初步分离纯化,比较便捷的操作是采用________(填“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把它们接种到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得到肉眼可见的菌落。
(3)在发酵装置示意图中,进行过程④需要将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________。
判断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除了可以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________进一步鉴定。
答案:(1)杂菌的污染酵母菌酸性重铬酸钾(2)醋酸菌平板划线固体(3)打开醋酸发酵前后的pH解析:(1)过程①如果先切块后清洗,则内部组织容易被杂菌污染,所以应先清洗后切块;过程③是苹果汁发酵产生苹果酒的过程,需要酵母菌的参与;酒精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呈现灰绿色。
(2)过程④是醋酸菌发酵,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繁殖形成的;分离纯化醋酸菌,较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特征进而进行分离纯化。
(3)过程④是醋酸菌发酵,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打开;醋酸发酵产生了大量的醋酸,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进一步鉴定。
3.[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某研究小组从泡菜浸泡液中分离出两种不同的乳酸菌(植物乳酸杆菌和布氏乳酸杆菌),并探究接种不同乳酸菌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分离和纯化细菌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3点)特征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
(2)泡菜发酵过程中,分析图中第1~2天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5天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果酒时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制作腐乳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4)泡菜制作和果醋制作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填“单一”或“多种”)组分。
答案:(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态、大小、隆起及颜色(2)细菌大量繁殖,将泡菜中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由于蔬菜表面带有微生物,腌制初期不抗酸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乳酸菌分解亚硝酸盐,乳酸含量增加(pH下降),抑制了不抗酸微生物的繁殖(3)酵母菌蛋白酶和脂肪酶(4)多种解析:(1)分离和纯化细菌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隆起程度及颜色等特征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
(2)泡菜发酵过程中,由于蔬菜表面带有微生物,腌制初期不抗酸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将泡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因此图中第1~2天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乳酸菌分解亚硝酸盐,同时乳酸含量增加(pH下降),抑制了不抗酸微生物的繁殖,因此第2~5天亚硝酸盐含量减少。
(3)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制作腐乳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物质,其中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的肽。
(4)泡菜制作和果醋制作的最终产物都不是单一的成分,而是多种组分。
4.[2019·广东湛江调研测试]苯胺是工业中的重要化工原料,也是环境中难降解的污染物之一。
在处理苯胺的方法中,利用微生物降解由于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1)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苯胺的异养型微生物,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要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CO2不能作为此类微生物的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比液体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还需要添加________;制备培养基时,常用磷酸缓冲液来调节________,用________法进行灭菌。
(3)若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将灭菌过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是否产生________。
(4)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图中的________,统计出来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答案:(1)苯胺异养型微生物不能利用CO2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或异养型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自养型微生物才能利用CO2) (2)琼脂pH(或酸碱度) 高压蒸汽灭菌(3)菌落(4)B 少解析:(1)应配制以苯胺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其他微生物不能分解苯胺,会因缺乏碳源而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只有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才能利用CO2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2)常在培养基中添加琼脂来制备固体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常用磷酸缓冲液来调节pH,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3)为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常把灭过菌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有无菌落长出。
(4)A图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B图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有具体的培养液体积和稀释倍数,利于计算。
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统计出来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少。
5.[2019·贵州贵阳清华中学考试]某研究小组对生活用水中大肠杆菌含量进行检测,并研究在高盐度(NaCl)工业废水中提取可降解有机物的耐盐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的操作和配方图如下:若要将图乙中大肠杆菌检测配方修改后用于培养可降解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耐盐菌,则应去除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高盐度工业废水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含3%NaCl的固体培养基上(如图一)。
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形成的菌落特征;再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制成菌液,取等量菌液,分别加入到不同NaCl浓度的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35小时,定时取样统计活菌数目,测定结果(如图二)。
图一所示操作,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及之后的几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所示活菌数目在进行统计时,直接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将培养液________后取样计数,且每种浓度需设3个重复实验求其平均值。
(3)由图二可知,该耐盐菌最适合处理含________(填浓度)NaCl的工业废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伊红、美蓝、乳糖(高浓度)氯化钠(2)防止杂菌污染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 振荡摇匀(3)3% 据图可知,在3种NaCl浓度下,NaCl浓度为3%时该菌的相对数量最多解析:(1)图乙中伊红、美蓝是用来鉴别大肠杆菌的,因此若用于培养可降解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耐盐菌,需去除其中的伊红、美蓝,此外由于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能够作为碳源,还应去除乳糖这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同时需加入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2)第一次接种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接种后接种环上有残留的菌种,因此第二次及之后的几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