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期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十一页,共34页。
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Q吸=cm(t1 - t0) 物体放热:Q放=cm(t0 - t1)
例题10 0.8kg的冰吸收8.4×103J的热量(rèliàng)后, 温度变为-4℃,求冰的初温。(c冰= 2.1×103 J/(kg.℃) )
解 由Q吸=cm(t1-t0)有 8.4×103J =2.1×103J/(kg.℃)×0.8kg×( -
具有的能 D.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nèi nénɡ)为零
第十五页,共34页。
13.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温度的升高(shēnɡ ɡāo)一定吸收了 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shēnɡ ɡāo)
C.物体内能的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shēnɡ ɡāo),内能一定
(2)比较1、3可得出结论:质量(zhì相lià同ng的) 水和煤油,吸收
(热xīs量hōu)相同的
吸热
水升高的温度低,说明水的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能力强。
比热容的概念:
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wēndù)升高 1℃时所 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常用字母c表示,例如水的比热容可 写为c水。
1、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ì)
(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银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4、打开(dǎ kāi)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
(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
第三页,共34页。
引力与斥力的大小(dàxiǎo)
关系
❖ 当r=r0 引力(yǐnlì) = 斥 力
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Q吸=cm(t1 - t0) 物体放热:Q放=cm(t0 - t1)
例题10 0.8kg的冰吸收8.4×103J的热量(rèliàng)后, 温度变为-4℃,求冰的初温。(c冰= 2.1×103 J/(kg.℃) )
解 由Q吸=cm(t1-t0)有 8.4×103J =2.1×103J/(kg.℃)×0.8kg×( -
具有的能 D.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nèi nénɡ)为零
第十五页,共34页。
13.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温度的升高(shēnɡ ɡāo)一定吸收了 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shēnɡ ɡāo)
C.物体内能的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shēnɡ ɡāo),内能一定
(2)比较1、3可得出结论:质量(zhì相lià同ng的) 水和煤油,吸收
(热xīs量hōu)相同的
吸热
水升高的温度低,说明水的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能力强。
比热容的概念:
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wēndù)升高 1℃时所 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常用字母c表示,例如水的比热容可 写为c水。
1、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ì)
(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银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4、打开(dǎ kāi)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
(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
第三页,共34页。
引力与斥力的大小(dàxiǎo)
关系
❖ 当r=r0 引力(yǐnlì) = 斥 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章末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
4. 转换法的应用: (1)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5. 分析表格、图像数据,总结结论;
6. 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交流与反思】 7. 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的好处: (1)与酒精灯相比,更容易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 (2)内部加热,热量损失少. 8. 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内能大小的判断;
(3)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A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
为了确__保__实__验__过__程__中__用__酒__精__灯__的__外__焰__加__热___. (4)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使__水__和__煤__油__受__热__均__匀___. (5)加热6 min时,煤油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2_6__℃. (6)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秒__表__.
考点 3 比热容
1.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质__量____和 ______________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 位升是高焦的每温千度克摄氏度,符号是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或放J/热(kg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3)理解
例题.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每隔2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 /min
0
2
4
6
8
煤油 20 22 24
28
4. 转换法的应用: (1)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5. 分析表格、图像数据,总结结论;
6. 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交流与反思】 7. 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的好处: (1)与酒精灯相比,更容易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 (2)内部加热,热量损失少. 8. 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内能大小的判断;
(3)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A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
为了确__保__实__验__过__程__中__用__酒__精__灯__的__外__焰__加__热___. (4)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使__水__和__煤__油__受__热__均__匀___. (5)加热6 min时,煤油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2_6__℃. (6)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秒__表__.
考点 3 比热容
1.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质__量____和 ______________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 位升是高焦的每温千度克摄氏度,符号是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或放J/热(kg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3)理解
例题.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每隔2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 /min
0
2
4
6
8
煤油 20 22 24
28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人教版)
目录
CONTENTS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导图
03
专题复习
04
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01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 系;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比热容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2.了解: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3.能:辨认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 比热容;利用比热容的概念进行相关热量的计算; 4.理解:改变物体内能方式; 5.认识: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比热容; 6.会:利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二
2.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 D.扫地时灰尘飞扬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二
【解析】ABC.稻花香、美酒飘香、花香,都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 D.灰尘是宏观物体,扫地时灰尘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三
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满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三
【解析】A.分子的半径约为10-10m左右,用肉眼无法视察,微风拂过,花香袭 人,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暖风阵阵,麦浪翻滚,说明里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狂风乍起,黄沙满天,黄沙用肉眼可以看到,它是由无数个分子构成,所以这 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寒风凛冽,漫天飞雪,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CONTENTS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导图
03
专题复习
04
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01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 系;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比热容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2.了解: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3.能:辨认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 比热容;利用比热容的概念进行相关热量的计算; 4.理解:改变物体内能方式; 5.认识: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比热容; 6.会:利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二
2.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 D.扫地时灰尘飞扬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二
【解析】ABC.稻花香、美酒飘香、花香,都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 D.灰尘是宏观物体,扫地时灰尘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三
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满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01
分子动理论
典例三
【解析】A.分子的半径约为10-10m左右,用肉眼无法视察,微风拂过,花香袭 人,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暖风阵阵,麦浪翻滚,说明里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狂风乍起,黄沙满天,黄沙用肉眼可以看到,它是由无数个分子构成,所以这 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寒风凛冽,漫天飞雪,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课(16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知识对比
概念 描述 说明
举例
温 度
状态量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 加,不一定吸热
钻木取火、
热 量
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 晶体熔化、水
升温
典例1:分子热运动现象
例1 扬州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 停息地运动的是( B )
A.初春的瘦西湖柳絮飞扬 B.盛夏的荷花池荷花飘香 C.深秋的观音山落叶飘零 D.寒冬的高邮湖烟波浩渺
知识扩展
扩散现象既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又说明分 子间有间隙。分子动理论包括:(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2)分子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与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
制_食__用__油__和__水__吸__收__的热量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 食_用__油__和__水__的__质__量___相同。
_加__热__相__同__的__时__间__,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越__多__比__热__容__越__小__,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 _越__少__比__热__容__越__大______。
3.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酒精, 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 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 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减小了,这说明( B )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 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
知识对比
概念 描述 说明
举例
温 度
状态量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 加,不一定吸热
钻木取火、
热 量
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 晶体熔化、水
升温
典例1:分子热运动现象
例1 扬州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 停息地运动的是( B )
A.初春的瘦西湖柳絮飞扬 B.盛夏的荷花池荷花飘香 C.深秋的观音山落叶飘零 D.寒冬的高邮湖烟波浩渺
知识扩展
扩散现象既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又说明分 子间有间隙。分子动理论包括:(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2)分子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与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
制_食__用__油__和__水__吸__收__的热量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 食_用__油__和__水__的__质__量___相同。
_加__热__相__同__的__时__间__,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越__多__比__热__容__越__小__,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 _越__少__比__热__容__越__大______。
3.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酒精, 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 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 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减小了,这说明( B )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 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第十三章《内能》课件
运动
2、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 用力
1、内能定义
扩散现象 分子无规则运动 相互引力 相互斥力 微观解释不同物态
能
二、内能 2、内能相关因素
3、内能的改变
1、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探究
三、比热 容
2、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应用 3、比热容定义 公式 几热量的计算
知识点细化基础训练: 分子热运动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 分子
中考复习 第一轮 复习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
复习目标: 1.理解分子运动论基本观点并会解释相关热 现象; 2.理解内能概念,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有关比热 容现象,会用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放热量
师生互动,建构知识网络框架
考点
知识点
分子概念
1、物质的构成 分子大小
内
一、分之热
3、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 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 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 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4:9 B.3:5 C.2:3 D.1:2
分析:
C Q m ∆t
乙被水放出热量是甲杯水两倍,则 B球吸取的热量多,而上升的温度 却要少,说明B球的比热容大
4、该实验吸取热量多少看不见,怎样比较吸取热量的多 少: 比较吸热时间 5、该实验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两个测量仪器 __天__平___、 ___停__表______。
6、通过该实验获取的结论有两个①
②
7、比热容定义:物体吸取(或放出)热量与物体质 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
8、比热容定义公式:
∆tA =36℃ 设QA吸=Q 则QB吸=2Q ∆tB=32℃ 代入比热容公式计算选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课件
注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不是温度, 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的转化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摩擦、弯折、紧缩等)
机械能 转化
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气体膨胀做功)
内能
转化
机械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内能、热量、温度、做功之间的 关系
更长时间,此时,水吸取的热量 大于 食用油吸取的热量。
4、实验表明,水 的吸热能力更强。
m水=m油=60g 相同加热器、同时加热, 则相同时间内吸取热量相等。
数据记录表:
结论一: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取相同的热量,水比食 用油升温 慢 。(‘快’或“慢”) 结论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比 食用油吸取的热量 多 。(“多”或“少”)
四、热量 的计算
• (1)吸热公式:Q吸=Cm(t-t0) • (2)放热公式: Q放=Cm(t0-t) • 若用变化的温度表示,
•
则: Δt升=t-t0
• 两公式可统一成一个公式:
Δt降=t0-t
•
Q=cmΔt
跟踪训练
1.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 性的是( A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 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本章知识点
分子动理论
比热容
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 的方法
热量的计算
一、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3.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固体扩散(慢)——煤堆放在墙角两三年后石灰墙内都变黑 液体扩散——牛奶在水中变得均匀 气体扩散(快)——喷香水、喷农药、点蚊香 4.扩散的原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课件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2)同一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收(或放出)热量 的多少无关。 (3)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二、(必记概念)热量的计算 1.热量的计算公式:Q=__c_m_Δ_t__,其中:Q表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 多少,单位是 焦__耳__(_J_)_,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__J_/(_k_g_·_℃__)_,m表示 物质的质量,单位是 _k_g__,Δt表示物质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是 _℃__。
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 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乙液体升高的温度多
样题6 (2015·)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10kg的水从 30℃加热到8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2_.1_×__1__0_6_J,如果将水倒去1/4 后,剩余水的比热容为 _4_._2_×__1_0_3_J/(kg·℃)。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t0)即可计算;物体的比热 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所以剩余水的比 热容不变。
样题5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的高低、 温度的变化以及是否吸热或放热等无关。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72021/3/17March 17, 2021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
谢谢观看
3、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
式——做功和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
做功的实质 能的转化
能会增大(压缩物体 摩擦
生热 锻打物体 拧弯物体等)
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内能会减少
热传递的实质 能的转移
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 物体
B. 使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 的物体的一种方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 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2、知道温度、内能、热 量的联系和区别。
温度与热量
•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不论处在那一种 状态,总具有某一个确定的温度,物体在热传递 的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 物体的温度一般会升高;物体向外界放出热,物 体的温度一般会降低。温度表示分子运动的快慢。
(4)注意题目文字叙述中温度升高了或升高到、降低 了或降低到所对应的温度变化。
1.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一块铝和一杯 水,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铝
块投入水中,那么(A)
A.热量由铝块传给水
B.热量由水传给铝块
C.水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第十三章内能章末复习-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
6.若2 kg的水由于蒸发减少了一半,剩下一半的水的比热 容与原来相比_不__变___;若剩下一半的水由于温度降低而凝 固成冰,则在这过程中水这种物质的比热容_变__小___。(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命题点5 热量的计算
7. 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 50 kg 、温度为 20 ℃ 的水, 如果水温上升到 60 ℃ ,需要吸收 _8_._4_×__1_0_6 J 的热量。若 同样多的热量让等质量的沙子吸收,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水 升高的温度大,这是因为水的 _比__热__容__ 比沙子的大。 [ c 水 = 4.2×10 3 J/(kg·℃)]
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直到两 做功,物体内能减小,内
物体(或两部分)温度相等为止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机械能与内能
机械能
内能
什么物质 具有
是宏观物体具有的
是微观分子具有的
是否 看得见
看得见
看不见
能否能 直观感受
是否每时 每刻都有
能直观感受到
物体的机械能不 是每时每刻都有
只能借助它表现出来的 现象感知
3.热量的计算
公式:
Q表示_热__量___,单位是__J_
Q= cm∆t c表示__比__热__容__,单位是__J_/(_k_g_·_℃__)_ m表示__质__量__,单位是__k_g__
∆t表示_温__度__的__变__化__量__,单位是_℃____
注意:c = Q 只能用于计算比热容的大小,但不能认为比热
能不断减少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动能越大
伴随时间变化,晶体不断放出热量
考点3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 与它的_质__量___和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 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__c__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 度,符号是__J_/(_k_g_·_℃__)__。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_质__量__为__1_k_g_的__水__温__度__升__高__(__或__降__低__)__1_℃__时__,__吸__收__(__或__放___ 放__出__)__的__热__量__是___4_.2_×__1_0_3_J_/(_k_g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第13章内能 总复习 (共20张PPT)
第十三章总复习
•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温度计 的表示明数实如 验图 时丙 的所大示气,压则强水的小沸于点(是选填9“8 大℃,这 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 (3)而另一种液体在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
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得多。小组同学进行分
析,不得同到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8:54:27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 其原因是 实验时没有使二者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
第十三章总复习
• (4)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 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 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 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某同学认 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甲 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 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 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配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能
总复习
第十三章总复习
• 1.分子动理论 •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搓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哈气是液化放热。
• 2、夏天“枪手”气雾杀虫剂喷洒了会后, 手会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 3、请你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提出两 种化雪的办法,并说明依据。
做功的方法,热传递的方法。
• 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C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B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 的物体 C 一块冰熔化成的水后,内能增加 D 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1.物体的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 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 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 式的能。 3.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 内能增大。
机械
三、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 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 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 摄氏度,符号是J/(kg ·℃)。
3.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 kg水温度升高或 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4.热量的计算: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 高的温度 Q放= cm(t0-t1) Q吸= cm(t1-t0)
2.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就越大 B.物质的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就越大 C.把一个铁块分开,用其中一块测铁的比 热,因为质量小了,所以测得的比热值就大了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 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就越小
巩固练习:
• 1、关于搓手与哈气取暖背后物理知识有何 不同?
• 5、小明的爸爸在打桩队工作,爸爸告诉他,铁桩 被打入地下时顶端很烫,不能乱碰。 铁桩发热时 增加 做功 内能________ ,这是利用________ 实现的。小 明在一试管里装入质量为了100g的干燥沙子进行 模拟实验,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中间插入温 度计,测得此时沙的温度为20℃,然后用手指捏 住试管上下晃动。过了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 数变为23 ℃ [沙子的比热为0.92×103 J/(㎏· ℃)] 沙子增加了多少内能? 276J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间有相互的引力,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混 合,总体积小球20ml,说明分子间有缝隙。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 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 没有相互作用力。 5.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 运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温度差 • 2、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 ,就会
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_____ 高温处转移到
_____ 低温处,直到温度_____ 相同,高温物体内能______ 减小,
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 增大 .
3、如图装置,酒精灯对试管 热传递 的方式使 加热,通过______ 内能 水的______ 能增加.当水的 沸点时 ,试管中 温度升高到______ 沸腾 产生大量水蒸气, 的水______ 当水蒸气冲开软木塞时,水蒸 木塞 气膨胀,对______ 做功,消 耗了水蒸气的________,温 内能 内能 度降低.___能转化成____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5.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发生热传递时,高温 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6.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本质: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小测验
• 1 、 物 体 内 所 有 分 子 做 无 规 则 运 动 的 _____ 动能 和 ________ 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一个物体 都____ 。 具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 越大
例2:
把质量为2㎏的热铁块,投入质量为5㎏的水中, 使水的温度升高了23℃,那么铁块的温度减低了 多少? 解: 水吸收的热量: Q1=c1m1△t1=4.2×103×5×23=4.83×105 铁块放出的热量: Q2=Q1
铁块降低的温度:
△t2=Q2/(c2m2)=4.83×105/(
1.沙漠地区为什么会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奇特 现象?沿海地区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吗?
一、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 原子构成的。 2.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 量度分子。
3.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 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剧烈。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 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同时 存在。
[ 答 ]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比热小,夜间砂石散热, 温度降低较多,因而出现早晨气温较低。午间在阳 光照射下,砂石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气温迅速上 升,因而出现早、午气温差别较大的奇特现象。沿 海地区多水,水的比热较大,夜间海洋与沙漠地区 同样散热,海洋的温度降低不多,早晨气温就不太 低;同理,白天气温也不会升高得太快,所以沿海 地区不会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的现象。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不对,因为颗粒物是分子团,不是分子状态。 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 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 有 相互作用的力 。
4.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 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较小
有 没有 很小 没有
有 有 没有
二、内能
例1: 1Kg的水和1Kg的砂石,初温相同,各吸收了 4.2×104j热量后, 温度升高了多少? 解:
水升高的温度:
△t1=Q/(cm)=4.2×104/(4.2 × 103 ×1) =10(℃) 砂石升高的温度: △t2=Q/(cm)=4.2×104/(0.92× 103 ×1) =46(℃) 答:
• 2、夏天“枪手”气雾杀虫剂喷洒了会后, 手会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 3、请你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提出两 种化雪的办法,并说明依据。
做功的方法,热传递的方法。
• 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C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B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 的物体 C 一块冰熔化成的水后,内能增加 D 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1.物体的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 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 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 式的能。 3.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 内能增大。
机械
三、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 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 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 摄氏度,符号是J/(kg ·℃)。
3.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 kg水温度升高或 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4.热量的计算: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 高的温度 Q放= cm(t0-t1) Q吸= cm(t1-t0)
2.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就越大 B.物质的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就越大 C.把一个铁块分开,用其中一块测铁的比 热,因为质量小了,所以测得的比热值就大了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 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就越小
巩固练习:
• 1、关于搓手与哈气取暖背后物理知识有何 不同?
• 5、小明的爸爸在打桩队工作,爸爸告诉他,铁桩 被打入地下时顶端很烫,不能乱碰。 铁桩发热时 增加 做功 内能________ ,这是利用________ 实现的。小 明在一试管里装入质量为了100g的干燥沙子进行 模拟实验,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中间插入温 度计,测得此时沙的温度为20℃,然后用手指捏 住试管上下晃动。过了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 数变为23 ℃ [沙子的比热为0.92×103 J/(㎏· ℃)] 沙子增加了多少内能? 276J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间有相互的引力,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混 合,总体积小球20ml,说明分子间有缝隙。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 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 没有相互作用力。 5.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 运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温度差 • 2、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 ,就会
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_____ 高温处转移到
_____ 低温处,直到温度_____ 相同,高温物体内能______ 减小,
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 增大 .
3、如图装置,酒精灯对试管 热传递 的方式使 加热,通过______ 内能 水的______ 能增加.当水的 沸点时 ,试管中 温度升高到______ 沸腾 产生大量水蒸气, 的水______ 当水蒸气冲开软木塞时,水蒸 木塞 气膨胀,对______ 做功,消 耗了水蒸气的________,温 内能 内能 度降低.___能转化成____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5.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发生热传递时,高温 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6.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本质: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小测验
• 1 、 物 体 内 所 有 分 子 做 无 规 则 运 动 的 _____ 动能 和 ________ 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一个物体 都____ 。 具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 越大
例2:
把质量为2㎏的热铁块,投入质量为5㎏的水中, 使水的温度升高了23℃,那么铁块的温度减低了 多少? 解: 水吸收的热量: Q1=c1m1△t1=4.2×103×5×23=4.83×105 铁块放出的热量: Q2=Q1
铁块降低的温度:
△t2=Q2/(c2m2)=4.83×105/(
1.沙漠地区为什么会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奇特 现象?沿海地区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吗?
一、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 原子构成的。 2.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 量度分子。
3.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 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剧烈。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 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同时 存在。
[ 答 ]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比热小,夜间砂石散热, 温度降低较多,因而出现早晨气温较低。午间在阳 光照射下,砂石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气温迅速上 升,因而出现早、午气温差别较大的奇特现象。沿 海地区多水,水的比热较大,夜间海洋与沙漠地区 同样散热,海洋的温度降低不多,早晨气温就不太 低;同理,白天气温也不会升高得太快,所以沿海 地区不会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的现象。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不对,因为颗粒物是分子团,不是分子状态。 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 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 有 相互作用的力 。
4.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 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较小
有 没有 很小 没有
有 有 没有
二、内能
例1: 1Kg的水和1Kg的砂石,初温相同,各吸收了 4.2×104j热量后, 温度升高了多少? 解:
水升高的温度:
△t1=Q/(cm)=4.2×104/(4.2 × 103 ×1) =10(℃) 砂石升高的温度: △t2=Q/(cm)=4.2×104/(0.92× 103 ×1) =46(℃)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