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周长的概念;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周长的概念;
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内容
周长的概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实际应用: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
计算器或纸笔。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出周长的概念;
新课讲解:讲解周长的定义,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其周长;
巩固练习: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归纳小结: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强调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反馈策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单元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合集五篇]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备课设计(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分析: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7课时二、课时教案设计5-1-1课题信息窗一:爱护花草备课教师课时1备课时间教学实践活动内容周长的意义教学三维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教学步骤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预设使用修订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008年的奥运会,将扬帆青岛,老师为青岛设计了花坛广场(出示花坛)看到这些花坛,你想说些什么?怎样保护这些花坛呢?今天我们开展一个保护花坛行动(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你见过花坛护栏是怎样围的吗?提出周长(板书)这个新名词2.什么是周长?(1)在教师提供的花坛平面图上任选一个花坛,用彩笔围一围(2)展示汇报,怎样围的?(沿着边围一周)(3)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是怎样围的?(4)小结:围的形状不一样但方法都是一样的,是什么?(都是沿着边围一周)3.课件出示:(1)围一个花坛护栏,围得不到一周,还少一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围绕“倍”的认识,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倍”的含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倍”的概念,能够将“倍”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倍”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倍”的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倍”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倍的认识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倍”的概念、计算方法、实例分析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巩固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倍”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具演示,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倍”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时、分、秒》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时、分、秒》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2、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3、通过对秒的体验、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同学们,在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一天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把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我们一起跟着倒计时。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有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同学们才这么激动和兴奋。
同学们,我们刚才倒数的5、4、3、2、1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需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
板书:秒的认识。
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二、学习新知: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秒,咱们看看钟面上哪根针是表示秒的?请看大屏幕,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秒针是怎么走的?(一小格一小格的走的)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多说几遍。
板书。
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来表示1秒这个时间呢、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2、一秒的价值。
一秒很短一下就过去了,其实1秒钟能干好多事情呢。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一看。
想不到吧,短短的一秒钟那么有价值,不仅如此有时候一秒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倍的认识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倍的认识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倍”的概念。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倍”的概念的理解。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本、教案、PPT。
2. 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提问:桌子是椅子的几倍?激发学生对“倍”的概念的兴趣。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看另一个数有几个这样的部分。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倍”的概念: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那么这个数可以分成2个相同的部分,另一个数有1个这样的部分。
2. 讲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用除法计算。
例如,求6是2的几倍,就是6÷2=3,所以6是2的3倍。
3. 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倍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倍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三、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倍的初步认识。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小物品,如铅笔、橡皮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数量,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一些图片或实物,如2个苹果、4个橙子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数量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2)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出2个三角形,然后摆出4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4个三角形是2个三角形的2倍。
(3)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2个3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得出答案6。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1)找出下列物品之间的倍数关系:① 3个苹果,6个橙子;② 4个铅笔,8个橡皮。
(2)计算下列乘法:① 3×4=;② 5×6=。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倍的概念,以及如何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计算一个数的倍数:用乘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含教学反思,共3篇)
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认识(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
教师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
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
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的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
(2根)那带叶子的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2.巩固“倍”的概念。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大家看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吗?3.体验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能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对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理解。
2、理解并会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绿彩带、红彩带)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2、揭示课题:师:用比可以描述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两种数量之间还可以用倍来描述。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倍。
(出示:倍)3、师:你听说过倍吗?在哪里听说的?你认为倍是什么意思?想了解倍的哪些知识?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哪个是需要第一个了解?为什么?二、教授新课(一)认识倍(课件出示)1、师:把绿彩带看作一份,那么红彩带就有这样的几份?(点击课件)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5倍”,谁能重复?(找两个学生说,同桌相互说,全班齐说)如果红带子有6份呢,可以怎么说?7份呢?几份呢?2、现在能说说什么是倍吗?小结:把较小的数看作一份,较大的数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过渡:生活中很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倍来描述。
2、学习例1(课件出示)(1)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2)师:把蓝花看作一份,怎样表示这1份?(师相机圈蓝花)黄花有这样的几份?谁能来分一分?(学生上台圈一圈)把2朵蓝花看作1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指名多人说)黄花有这样的3份,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指名说,同桌互说)追问:为什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吗?(指名说,同桌互说)(3)师:如果蓝花是3朵,把蓝花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学生上台圈一圈)可以怎样说?(指名说,同桌互说)为什么?(4)为什么同样是6朵黄花,刚才是3倍,现在是2倍?你发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圈一圈)3、下面咱们来做一个摆小棒游戏吧!(1)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6根小棒。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主备人:王纪平、苗灵敏、王会平、马会美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倍的认识;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不仅使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理解倍的含义,掌握应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通过数学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融于生活。
2、重视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50页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历倍经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根据图形会求解倍数。
教法与学法:教师:讲解法。
学生: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求倍数的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求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师:讲解法。
学生:练习巩固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1和2的读法及大小关系。
2. 掌握1和2的数学写法及大小关系。
3. 能够用1和2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计数法的认识和应用。
2. 1和2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数字卡片、小红花奖励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用图片展示一幅白色的大蛋糕和一幅黑色的小蛋糕,引出“1和2”的概念。
并提问学生:这两个数怎么读?哪个数更大?为什么?2. 认识1和2(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2,要求学生大声读出。
然后教师用小黑板写出数字1和数字2,并带领学生一起读出。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比较1和2的大小关系。
3. 数字1和数字2的加法(1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相同的蓝色小球,然后让学生用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表示并数。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1+2=3的算式,并解释加法的意义,让学生熟练掌握1和2的加法运算。
4. 数字1和数字2的减法(1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相同的红色小球,然后让学生先表示出2个小球,并减去一个小球,用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表示并数。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2-1=1的算式,并解释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熟练掌握1和2的减法运算。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用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进行加减运算,并写出算式和结果。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展示正确的解答。
6. 拓展与应用(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进行加减运算,并写出算式和结果。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展示正确的解答。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并奖励小红花。
五、板书设计:1+2=32-1=1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成功掌握了数字1和数字2的读法及大小关系,并能够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媒体等因素,那么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这些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课题: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练习中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数学活动,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金色的秋天即将过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忙碌,它要干什么呢?原来它是受了智慧老人的差遣,要去给百变小樱送一封信。
小樱会不会让我们看信的内容呢?噢,是智慧老人邀请她到数学城堡去呀!二、讨论合作,探究搭配方法1、尝试猜想。
小樱带了2件上衣,3件下装,如果她每天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复地穿几天?2、思考讨论。
(1)引导思考: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可以想一想、画一画、甚至算一算,用最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
(2)独立思考,尝试表示。
(3)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3、展示汇报:现在哪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请不同表示方法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说明,其他学生评价。
预设学生的方法可能有:(1)数字表示;(2)文字表示;(3)符号或图形表示:(4)计算。
4、观察比较(1)刚才我们展示了这么多表示办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小结: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装,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装,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定下装,再配衣服,第一条下装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条下装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样地第三条下装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种搭配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周长》整合课教案
阶段
1.给出例题,计算周长
2.全班交流讨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共学
阶段
师生共同总结和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练习
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
作业
设计
完成练周长
2.长方形计算
正方形计算
教学
后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周长》整合课 教案
课型
整合课
课题
周长
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
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测量、计算等活动中,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1.展示生活图片和实物,通过描边线的方式回顾周长
2.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周长的定义。
互学
阶段
1.回顾长方形正方形,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小组内交流讨总结正方形,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组合作总结长方形的特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的方法。
5小组展示
最新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12倍的认识3教材分析:45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6“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7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8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9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境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1011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1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13教学目标:14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15的含义。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1617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18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1920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21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的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22231、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24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5第一课时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第二课时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第三课时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师: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在小组里举例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对吗?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理解倍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根据图形会求解倍数。
课型:新授方法:讲授与质疑引导相结合手段: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
第一排有几个女生?第二排有几个3?我们就说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二、授新1.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那带叶子小胡萝卜有多少根?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几个2根?我们就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2)白萝卜一共有几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几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2.巩固“倍”的概念。
教材P50-“做一做”第2题。
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计论交流。
(3)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4)班内汇报并谈谈是怎样计算的。
三、练习。
1.教材P50-“做一做”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P53-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倍的认识胡萝卜:2根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3个2根白萝卜:10根5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作业:1.课后练习题2.练习册反思:第二课时倍的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倍的认识”,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之后出现的。
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通过不同的情境和方式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培养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在本单元中,学生通过圈图等方式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中,教师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和操作活动等方式引入课题,示范给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内容。
总之,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老师问:“○的个数是☆的几倍?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答。
解法一是画示意图,将星星表示为XXX☆,将圈圈表示为○○○○○○○○○,得出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3倍。
解法二是用除法计算9÷3=3,因此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3倍。
回顾与检验后,得出解答正确。
为了巩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思路,老师出示教材第51页例2的主题图,问:“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并归纳出两种解法。
解法一是用图示法,将擦桌椅的人数表示为○○○○○○○○○○○○,将扫地的人数表示为XXXXXX○,得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解法二是用除法计算12÷4=3,因此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检验过程,得出解答正确。
在小结中,老师总结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第一步是阅读与理解,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或直接用除法计算;第三步是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倍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教学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倍的概念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理解倍的概念。
通过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倍的概念。
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几倍?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学生通过实例,总结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除法计算。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并能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倍的概念的探究与理解对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倍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倍的概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和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求倍数的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求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已知两项求解倍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课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
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例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同学们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目,看看大家是否掌握了倍的含义(1)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的3倍,△摆()个2个,一共是()个。
(2)第一行:○○第二行:○○ ○○ ○○ ○○4个2就是2的()倍,也就是()个。
学生讨论、操作并填空,老师巡视。
指名交流。
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二、情境导入出示例2主题图,理解题意。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例2。
老师:如何解答呢?⑴让学生先思考再分小组讨论。
⑵小组选出代表全班汇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想的。
指名介绍。
方法一:在图上圈一圈,扫地的有4人,就4个4个地圈一圈,能看出擦桌子的有3个4人,所以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主备人:王纪平、苗灵敏、王会平、马会美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倍的认识;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不仅使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理解倍的含义,掌握应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通过数学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融于生活。
2、重视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50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历倍经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根据图形会求解倍数。
教法与学法:
教师:讲解法。
学生: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求倍数的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求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师:讲解法。
第三课时
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体验如何求解另一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过程,学会求解。
难点:建立“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发
学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数一数第一行有几根小棒。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多少根?
真棒,看来大家掌握的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解决有关倍数的问题-----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与理解
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求象棋的价钱?请同学们自己思考,说说想法。
生1: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生2:还知道了两种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与解答
军棋:
8元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是军棋的4倍
象棋:
是多少元?
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个()是多少。
8×4=32(元)
(三)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解答得对吗?32元是8元的4倍吗?
32÷8=4,解答正确。
答:象棋的价钱是32元。
三、知识应用
(一)画一画
第一行:○○
第二行画的○是第一行的5倍。
第二行有多少个○?
师:5个2,解答正确。
我是这样画的第二行:○○○○○○○○○○
(二)看图列算式
7
: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是怎么想的?
要求:七星瓢虫有多少只,就是求
()个()是多少。
三、看图填空。
(1)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
蜻蜓()只。
(2)巧克力的价格是饼干的3倍,
巧克力()元。
(3)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5倍,
小鸡()只
(4)一只小熊收7个玉米,
6只小熊收()个玉米。
四、解决问题
1.王平只踢了3个,李芳踢了18个,
李芳踢的是王平的几倍?
生板演。
刘梅踢的是王平的2倍,刘梅踢了几个?
生板演。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一,第11题。
六、板书设计
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个()是多少。
8×4=32(元)
七、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倍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55页练习一第7-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解决有关倍数的计算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全面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与“倍”有关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倍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法,讲解结合法。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