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⑴、能够熟练地利用工具书识记本课的字、词。

⑵、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

适于学生利用工具书识记生字、生词。

适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适于学生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中招考点生字、生词的音、形、义;了解简单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利用工具书识记生字生词;初步接触此类科普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了解不多。

教师在授课前要进行简单的梳理及介绍。

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圈注课文中生字生词,利用工具书识记本课字词的音、形、义。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的思路,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好工具书熟练查找生字生词,并进行识记积累。

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说明文的特点及相关文体知识理清课文的思路,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同学们,从这几则谚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云和天气的关系非常密切。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

板书标题及作者2、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3、新课讲解五当堂训练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朦胧圆弧2、解释下列词语:预兆征兆轻盈匀称弥漫崩塌一霎间姿态万千变化无常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推荐学习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要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探讨☆要点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探究活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词语能否删除是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

中考常考查的是:1.表程度(比较,几乎……)2.表估计(大约、可能……)3.表时间(刚刚、迄今……)4.表范围(一切、部分)5.表频率(常常、经常……)等这些限制性的词语。

【讨论明确】答题思路:1.亮明观点,一般为不能删除;2.说明该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本次表示……,是对……的限制,突出说明和表明……3.若删去,句子表意与事实不符;4.本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提升】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12分)植物如何“看见”世界①植物没有智力,至少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智力,谁要是认为植物能够听懂我们的话,甚至看出我们的心思,那是太高估它们的能力了。

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知觉,相反,它们极其敏感,它们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并且能够感觉重力,只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大不相同。

②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

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

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对于窗台上的植物来说就是这样,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③很多种子,比如生菜、烟草或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如果我们给它们盖上了太多的泥土,那么无论我们浇多少水,它们都一动也不动。

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

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

直到接触到光亮,它才不再长长,而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

④除了发芽和变绿,太阳还影响着植物的其他生命过程。

绿色植物能够分辨白天和夜晚,比如有些植物要在日出以后开花并且散发香味,而另一些植物只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才这么做。

但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比如西红柿,能感知邻居的存在。

教育最新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教育最新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选择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震落苍海炫耀花技招展C.烘托轻盈清冽梦寐以求D.沉淀松弛急躁川流不息【答案】B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两人,一个精于数字统计,一个极富创造力,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B.岑参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与李白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清明节,莘莘学子祭拜了永垂不朽的英魂,永远不忘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D. 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了耸人听闻....的里氏8.9级地震,13日将震级修改为9.0级。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这是自然灾害。

不符合题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陆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C.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D.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为语序不当,可改为“指出并纠正”;C项缺宾语的中心语,在“献爱心”后加“的号召”;D项“目前”和“当务”重复了,可删去“目前”一词。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一提到雨,也就想到雪。

“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看云识天气》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学习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摘抄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汇;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体会说明文条理分明说明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三、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通读课文
四、课时教学内容
1.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
2. 学习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摘抄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汇;
五、教学过程。

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2《看云识天气》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2《看云识天气》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看云是天气
课题课时 1


新授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品味课文句子。

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难点
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字词已过关
学法指导品味句子的技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
能出现的问
题)
补救措施修改意见
一、自主学习1、1、本文介
绍了这么多的
云和云的光
彩,但我们读
来条理清晰,
作者是怎样做
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
找出有关语句
吗?
2、本文是一篇
介绍科学知识1、学生速读课文,
先独立思考,准备
小组交流
1、
教师适当
补充
二、合作探究
三、拓展的说明文,但
语言生动,对
云的描摹也细
致形象。

作者
主要采用了哪
些修辞方法?
运用这些方法
有何好处?试
从课文中找出
几例加以体
会。

你能否仿
照课文中的例
子造几个句
子?
[模仿造句]
(课件)远处
的霓红灯亮
了,像
每月光照在地
上,像
课件出示任务
课件介绍说明
文常识和天气
谚语
看课件合作完成
任务
做笔记
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 看云识天气教学内容17 看云识天气教学目的要求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有关知识文本的内容。

教学过程用案人自主创新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导入新课: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2、检查预习生字情况棉絮()预兆()粼波()绫纱()点缀()绸幕()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听读课文,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引导)文本结构:总分总式。

三、研读赏析:1.找出第一段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句子。

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3.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1.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3.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示例:(PPT展示)学生完成表格。

四、欣赏图片,练笔: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Ⅰ、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Ⅱ、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

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五、作业:收集有关云和天气变化的谚语、俗语等。

教学内容17 看云识天气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要求1.品味语言,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Lesson 22 of watching the clouds and recognizing the weather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看云识天气范文(常用版)2、篇章2:看云识天气样本3、篇章3:看云识天气模板(通用版)4、篇章4:看云识天气文档篇章1:看云识天气范文(常用版)一、复习导入二、合作交流,具体研讨第3~6段1、学生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仔细观察云的形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考:(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搜集课外的有关天气的谚语,写下5条。
看云识天气
课题:看云识天气
课型:
编号:
学习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意义。
2、以列表分类的方式感知全文。
3、品味精彩语段,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培养探究、合作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
知识点链接: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 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读:抓事物特征、理顺说明顺序、查找说明方法、体会语言准确。
4、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请你说出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并举例。
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在文中有何作用?
6、本文文字优美,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二、合作互助质疑解惑
1、交流自学检测答案。遇到的问题是:
2、交流探究展示
3、交流学习目标
4、交流遇到的疑难点
三、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探究展示中题目的解题思路是:
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 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准确性是明和生动说明(即: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说明文语言分为:准确严密、生动形象;准确严密、简明平实
自学导读:
先把课本通读一遍,完成自学检测题目,整理“探究展示”题目的类型、解题思路、应注意的问题,记入自学展示精讲点拨环节准备课堂展示。
自学检测: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新版第22课 看云识天气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新版第22课 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4)积累有关谚语。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说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

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变化的知识。

(板书文题)二、检查预习情况解释词语:峰峦:山峰和山峦。

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崩塌:崩裂而倒塌。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万态: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变化无常:没有规律的出现新的状况。

三、初读,整体感知:读课文,整体把握:1、从题设疑: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梳理结构:(1)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提示: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在段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看云识天气教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看云识天气教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

优质课件
答案: 云名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形态 像羽毛,像绫纱 像鳞波 像棉花团 像雪白的羊群 天气情况 它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它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在天空映着灿烂的阳光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优质课件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表(第4、5段) 云名 变化 形态
像白色绸幕蒙
天气征兆
住天空
高层云 高层云更低 更厚 积雨云 高大的云山,乌 云弥漫天空
优质课件
将要下雨或下雪
答案: 云名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变化 卷云聚集向 前推进 卷层云越来 越低越厚 天空 像一层毛玻璃朦 胧不清 形态 像白色绸幕蒙住 天气征兆 晴转阴 将要下雨或下雪 雨雪连绵
高层云更低
更厚 起
暗灰色云块布满
天空 弥漫天空
优质课件
积云迅速凸 高大的云山,乌云 将下暴雨,有时会
2.说明方法 为了将事物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主要运用了分类别和打 比方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 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如本文作者首先把云分为两大类:不 同形态的云和不同光彩的云。继而又把不同形态的云分为晴天
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再把这两种不同天气的云又各分成四类
﹒﹒
什么? 答案:不能删掉。“往往”“常常”是“大多、通常”的意思 , 起限定的作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是,天气的变化 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排除有其他天
气状况。如果去掉,就表明天空的薄云一定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低而厚密的云层一定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和实际情况不符。
优质课件
带来冰雹或龙卷风
云的光彩简表(第6段)
名称 晕 里紫外红 虹 晚霞在东,天气晴朗;朝霞在西,有阴雨 特征 预示天气的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基础版,教师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基础版,教师版

【学习要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分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轻盈.()匀称..()()崩.()塌一霎.()间2、解释下列词语预兆:弥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反馈矫正】1、yíng yún chèn bēng shà2、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弥漫: (烟尘,雾气,水)充满;布满;姿态万千:指姿态多种多样;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课堂探讨☆要点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探究活动】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①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文章往往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使读者从时间变化的脉络中明白事物演变的过程。

②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布局和构造一般采用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可以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逐层深入地安排结构。

【讨论明确】《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课堂提升】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13分)云南松怕冷的秘密罗红里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

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松树怕冷,自是奇闻。

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

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

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

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

可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0℃时就结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科学探索第22课看云识天气(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喧嚣健步朦胧持之以衡B.葱笼轻盈威摄头晕目眩C.暮色溅落骸骨海枯石烂D.篝火宽恕感慨鸦鹊无声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新高潮,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完善和提出了治理太湖的方案。

D.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在上个世纪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

C.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新年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D.《环球时报》“史海回眸”版的63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不少文章堪称“独家”。

4.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女儿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

①是山的女儿就应虚怀若谷②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③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④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A.①③B.①②C.④①D.③④二.阅读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共18分)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抵御其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第1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第1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看云识天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疏通文章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有关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3.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字词,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说明文。

学法指导:自主、朗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
一、检查预习。

解释下列词语
1.轻盈:轻巧优美
2.弥漫:遍布
3.姿态万千:姿态多种多样
4.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_(__透过___)__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_(清晰)5.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

二、问题导学。

课文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各有怎样的特点,预示怎样的天气?
卷云:轻盈,最高,很薄,丝丝缕缕地漂浮,洁白——不会带来雨雪。

卷积云: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不会带来雨雪。

积云:像棉花团朵朵分散,上午出现,傍晚消失 2000米左右——预告天晴。

高积云:成群的扁球状云块、排列匀称——预兆天气晴好。

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薄如绸幕——天气转阴
高层云:卷层云变低变厚,天空像隔了一层毛玻璃——将下雨雪
雨层云:高层云更低更厚,天空布满暗灰色云块——雨雪连绵
积雨云:积云迅速向上凸起,耸入天顶,云底变黑——雷雨冰雹
三当堂达标
找出课文中描写的各种云的类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补充:。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看云识天气》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好!生(齐):老师好!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1794 年深秋,拿破仑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了拿破仑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仑要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说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仑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网来预测天气状况的。

除此以外,大家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生(杂):蚂蚁,蜻蜓,云……师:对,我们还可以通过识别云来预测天气状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

(师板书课题和“科普文”。

)二、预习反馈,巩固文章内容师:昨天我留了预习内容。

下面,请同桌互相检查预习内容的完成情况。

有争议之处可以请教小组其他同学。

(屏显。

)课前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2)完成课后练习一。

(生同桌互读互查字词读音。

)师:谁来给同学们说说易错的字音和字形?生1:“匀称”读“ yún chèn”,容易读成“yún chèng”。

生2:峰峦的“峰”不要误写成金字旁的“锋”。

它是山。

弥漫的“漫”不要写成快慢的“慢”。

它和水汽有关系。

师:大家还有要提醒的吗?(生摇头。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些词语好吗?(生齐读,每个词语读三遍。

)师:昨天我们还有一个学习任务,就是“课后练习一”。

下面,各小组交流“课后练习一”的完成情况,并推荐展示学习成果。

(生 4 人小组顺时针互相换写有练习内容的小卡片,检查练习完成情况,之后组内推选出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展示。

)师:好了。

各小组已经选出要展示学习成果的同学。

下面,请大家利用课堂的投影展示你们的成果。

生1:我展示的是我们组魏同学的练习。

他比较腼腆,我来替他展示。

他巧妙地使用“气泡图”的形式,列出了云及其色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气泡图”清晰美观,我们组认为很好!生2:我们组推荐的是我的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要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分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轻盈.()匀称
..()()崩.()塌一霎.()间
2、解释下列词语
预兆:弥漫:
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反馈矫正】
1、yíng yún chèn bēng shà
2、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弥漫: (烟尘,雾气,水)充满;布满;
姿态万千:指姿态多种多样;
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课堂探讨☆
要点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探究活动】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①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文章往往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使读者从时间变化的脉络中明白事物演变的过程。

②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布局和构造一般采用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可以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逐层深入地安排结构。

【讨论明确】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13分)
云南松怕冷的秘密
罗红里
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

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
松树怕冷,自是奇闻。

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

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

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

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

可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0℃时就结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

水是植物的血液,血液涌动着,不会析出冰晶,生命组织形态正常,松树能怕冷吗?
偏偏冰核细菌这两个恶少,有一手被科学家称作催冻致凝基因的真传:当气温急剧下降,它们会在叶面形成一个特殊的晶核,引起植物体内的超冷水结晶。

科学家叫它们冰晶种子。

植物的血液凝固了,这命还能保吗?许多像松树这样的好汉都被这两个病魔缠倒了。

这植物冻害,也直接打击了人类。

俗话说“助人如助已”。

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

树木生长季节到了,人们把经过改造的细菌喷射到大片树林上,它们以全新的面目取而代之,将那些没经过改造的丑恶的同类排挤掉。

于是,致冻菌不致凝了,气血顺畅,云南松不怕冷了。

这就是遗传工程在防霜冻灾害上的应用。

1.云南松为什么怕冷?(2分)
【答案】(2分)丁香假单胞菌和草生欧文氏菌(或致冰细菌)在气温急剧下降时,会在松叶表面形成特殊的晶核,引起松树体内的超冷水结晶,松树体内的水分不流畅,最终导致松树死亡。

(致冰细菌形成特殊的晶核1分,使超冷水结晶1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简析选文的说明顺序。

(3分)
【答案】选文先说云南松怕冷的情况,接着分析怕冷的原因,最后说明治理办法。

使用的是逻辑顺序。

(简析基本准确2分,说明顺序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的能力。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应当积累相当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
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本篇文章使用的是逻辑顺序,选文先说云南松怕冷的情况,接着分析怕冷的原因,最后说明治理办法。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要点二:分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探究活动】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教师释疑】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讨论明确】
生动形象地说明通过云,可以预测天气;同时说明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课堂提升】
阅读《“微信控”们请抬抬头》一文。

(6分)
“微信控”们请抬抬头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

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 (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

“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

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

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

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1.第①段通过了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引出了“微信控”。

(1分)
【答案】打比方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

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

”请你阅读第②段,分析导致如此现状的心理原因。

(2分)【答案】原因:(1)希望用微信满足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2)找到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字,抓住关键句子“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理解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