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5)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小蝌蚪的成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蝌蚪的成长》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蝌蚪的成长》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小蝌蚪的成长为主线,贯穿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数学问题,能够尝试自主解决。但部分学生在解决较复杂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掌握一些基本
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
数学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小蝌蚪成长故事卡片、实物操作等,直
观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5.5《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版(2014秋)
二年级《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口算卡、数字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亮点:
在学习了100内加减法和整百数、整百整十数的加减口算方法,本节课进行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通过讨论对列式探索总结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强竖式计算中方法的掌握和应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探索掌握计算方法,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感受、发现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200、300、500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法。
3.提问:笔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1.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
师:同学们,青山村村边有东、西两个池塘,池塘里有好多好多的小蝌蚪,请看(主题图)
(1)你从表格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搜集板书。
(2)师:现在我们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12-89.
师:你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界牌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蝌蚪的成
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算理,并能正确地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把持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多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减法中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三位数减法的退位减法。从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到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方法的一次扩展。无论在算理上,还是在计算方法上,和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都有很大的关联。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经验密不可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已有了很丰盛的退位减法的计算经验,基本上都明确: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当作十再减。在丰盛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都知道: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
由于本节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两次退位一个全新的知识,学生第一次接触,从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到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方法的一次扩展。虽然无论在算理上,还是在计算方法上,和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都有很大的关联,但是学生在学习生活经验中没有接触,加上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
平及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把持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转化过程的操作是学习的难点,当然也是学习的重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小蝌蚪的成长(三位数笔算减法)
学习目标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编写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三位数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需要退位的减法。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需要连续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教科书首先创设了“小蝌蚪变青蛙”这个涉及自然常识且小朋友感兴趣的情境,引出减法问题。
·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学习三位数减两位数需要连续退位的减法计算。连续退位是学生遇到的新问题,也是多位数减法中的难点。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除了竖式,教科书还呈现了结合口算和通过数线、计数器演示,启发学生用多种直观的方法体会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
·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需要连续退位的减法计算。思路与上一个问题相同。
·他们做得对吗?和同伴说一说。
针对退位减法计算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反思,进一步帮助学生关注计算中的关键点,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试一试
·开联欢会买了300个气球,吹好了76个,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
主要探索整百数减几十几的减法。类似的情况在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时出现过,结合前一课时内容,学生此时的学习难度会有所降低。教科书呈现了口算、拨计数器演示和竖式三种方法,其中计数器演示只给出了关键步骤。
·笑笑是这样算的,你能看懂吗?和同伴说一说。
《小蝌蚪的成长》小班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小班教案《小蝌蚪的成长》小班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
2.水粉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1.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小蝌蚪)
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师: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圆圆的脑袋,有个长尾巴)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1)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2)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3)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4)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带领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的视频。
《小蝌蚪的成长》小班教案「篇二」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孩子们眼里,春天还是一个充满好奇和秘密的季节,他们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小动物更是孩子们喜欢的伙伴。在幼儿印象中动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并无较大变化,而青蛙的生长过程比较特殊,它是由小蝌蚪慢慢长出后腿——又长出前腿——尾巴退化成青蛙的。孩子们强烈渴望了解其中的秘密。为此我选择了《小蝌蚪的成长》这一以科学领域为主的教育内容,并运用游戏的形式渗透了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使幼儿对小蝌蚪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从而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周村区一小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加与减第5节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北师大版
第5节小蝌蚪的成长
教材第53~55页的内容。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课件(教材主题图)。
师:同学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但是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你们知道它们会遇到多少危险吗?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可见他们的成长旅程是多么的艰辛啊,因而同学们一定要善待蝌蚪,善待青蛙啊!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青蛙的问题。(板书课题:小蝌蚪的成长)
1.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西池塘原来有蝌蚪514只,变成青蛙的有126只。
生2:东池塘原来有蝌蚪412只,变成青蛙的有89只。
2.师: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生2: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
3.师:问题提出来了,就让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吧!
(课件出示问题: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师:同学们,让你们充满智慧的小脑瓜运转起来,说说谁能列出算式? 生:412-89=
师:你能估计出得数是多少吗?能说说你的估计方法吗? 预设:
生1:把412看成400,89看成100,400-100=300,所以估计有300只。 生2:把412看成410,89看成90,410-90=320,所以估计有320只。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加与减第5节小蝌蚪的成长教案北师大版
第5节小蝌蚪的成长
教材第53~55页的内容。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课件(教材主题图)。
师:同学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但是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你们知道它们会遇到多少危险吗?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可见他们的成长旅程是多么的艰辛啊,因而同学们一定要善待蝌蚪,善待青蛙啊!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青蛙的问题。(板书课题:小蝌蚪的成长)
1.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西池塘原来有蝌蚪514只,变成青蛙的有126只。
生2:东池塘原来有蝌蚪412只,变成青蛙的有89只。
2.师: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生2: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
3.师:问题提出来了,就让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吧!
(课件出示问题: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师:同学们,让你们充满智慧的小脑瓜运转起来,说说谁能列出算式? 生:412-89=
师:你能估计出得数是多少吗?能说说你的估计方法吗? 预设:
生1:把412看成400,89看成100,400-100=300,所以估计有300只。 生2:把412看成410,89看成90,410-90=320,所以估计有320只。 师:同学们很会估算,但是要知道准确结果到底是多少,还得精确计算,请大家试着想办法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科学探索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教案
科学探索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教案
教案标题:科学探索小蝌蚪的成长历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蝌蚪的生命周期和成长过程;
2. 探索小蝌蚪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适应能力;
3. 观察和记录小蝌蚪的变化,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数据分析,加深对科学方法的
理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科学探索能力。
教学资源:
1. 小蝌蚪的图像和视频素材;
2. 蝌蚪观察容器;
3. 放大镜和显微镜;
4. 记录表格和图表;
5. 实验材料:水、蝌蚪食物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蝌蚪的生命周期,引发学生对小蝌蚪成长历程的兴趣。探索小蝌蚪的生命周期:
2. 学生分组观察蝌蚪观察容器中的小蝌蚪,记录观察到的特征和行为。
3. 学生将观察到的特征和行为进行整理,形成小蝌蚪生命周期的图表或时间线。实验探究小蝌蚪的适应能力:
4.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小蝌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例如,改变水温、
光照条件等。
5.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小蝌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和行为变化。
科学探索小结:
6. 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总结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和适应能力,并与之前的观察图表或时间线进行对比。
7. 学生使用图表或图像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小组或全班分享。
拓展活动:
8.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和适应能力,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记录小蝌蚪过程中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对小蝌蚪生命周期和适应能力的理解,可通过口头回答问题或书面测试等形式进行评估;
3. 评估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用竖式计算:587-129= 427+138=
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预习交流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要变成青蛙得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说一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课件出示情景图。
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我们要保护这些保卫庄稼的小卫士。
2. 提问: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3. 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共同的问题。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问题一: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小组内交流算法,派组员汇报。
(1)用数线的方法
(把减数89想成80和9,先用被减数412减去80等于332,再用
332减去9等于323。)
(2)用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先拨412,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十位上借“1”当10,到个位上是12减9等于3,十位上1个也没有了,从百位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4借1还剩3,所以等于32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目标为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通过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了解数学中的“成倍增长”规律;
2.学会使用“翻倍法”解决“若干倍”的问题;
3.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学知识
1.“成倍增长”规律;
2.“翻倍法”的使用方法;
3.“若干倍”的问题解决方法。
2. 教学重点
1.理解“成倍增长”规律;
2.学会使用“翻倍法”解决“若干倍”的问题;
3.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成倍增长”规律解决数学问题;
2.能够理解“若干倍”的概念,并使用“翻倍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运用PPT图片展示,先向学生出示一张小蝌蚪的照片,然后问学生这个小生命从出生到变成青蛙需要多长时间?则引出“成倍增长”规律。
2. 提出问题(5分钟)
老师提问:“如果小蝌蚪需要10天变成青蛙,那么它在第4天的时候身体长
度是20cm,那么在第7天时,它的长度是多少?”
3. 翻倍法(20分钟)
老师上课讲解“翻倍法”的具体用法,并通过教材的例题和实际背景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掌握求“若干倍”的解决方法,例如:在第4天时,小蝌蚪身体长度是20cm,那么在第7天的时候,它的长度就是40cm。
4. 拓展应用(15分钟)
通过设计新的问题,鼓励学生练习应用所学的“翻倍法”解决不同种类的“若干倍”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更贴近生活。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学生反馈汇报:这两题都是连续退位减法,第一题是三位数减两位数,百位上只需去掉退位,不用与减数相减;第二题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百位上去掉退位后,仍然要与减数相减。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算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5.解决“他们做的对吗?”问题。
师:淘气是个小马虎,你们看,下面两题他都做错了。
多媒体出示错题: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他错在哪里?找出来后,先想一想,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汇报交流。小组内选派代表汇报。老师对汇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5.5《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过程》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5.5《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
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面向的是二年级下册学生,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轴上的正数意义,通过学习小蝌蚪生存环境的变化,能够掌握数轴上加法、减法知识与技能,培养学
生的数字意识和思维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数轴上的正数意义;
2.学习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3.能够在数轴上进行加减法运算;
4.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图片,给学生呈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讨论、猜测小蝌蚪经历了哪些变化,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是生活
中常见的变化现象之一。
步骤二:基础概念讲解
教师利用数轴模型,简单地介绍了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让学生能够了解数轴
上的基本概念。
步骤三:实际问题探究
教师以小蝌蚪的成长为例,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分析,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设想小蝌蚪刚孵化时的距离为0,由此引出数轴上加法、减法的概念。教师可以用数轴来让学生模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进而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数
学知识。
步骤四:实际计算
教师出示数轴上的加减法运算公式和相应的计算图,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数轴上模拟加减计算过程,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步骤五: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出题目或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
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采用了互动性、人性化、循序渐进和兴趣导向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数轴上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不仅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了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从个别学生和全体学生的反应来看,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知识,融入互动式教学法使小学数学知识不再枯燥,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与反思
5 小蝌蚪的成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
322-198=614-579=
400-67=300-26=
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与三位数减法(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53页情景图及表格。
问题1: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东池塘原有蝌蚪412只,其中89只变成了青蛙。要求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就是求412比89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12-89。
(2)怎样计算412-89呢?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方法一)算的时候可以用画图法,先用412减去80得332,再减去9,最后
还剩323,即412-89=323。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计算412-89,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12,然后从个位上减去9,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十,这样十位上现在成了0;个位上的数相减得3,还有3个珠子;十位上的0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当十,这样百位上还剩3个珠子;十位上就是10减8得2,所以结果是323。
(方法三)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减。个位上2减9不够减,向十位借1,在本位上加十后再减,2+10=12,12-9=3,在差的个位上写3;十位上退1剩0,0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1,在本位上加10后再减,0+10=10,10-8=2,在差的十位上写2;百位上退1剩3,在差的百位上写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用竖式计算:587-129= 427+138=
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预习交流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要变成青蛙得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说一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课件出示情景图。
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我们要保护这些保卫庄稼的小卫士。
2. 提问: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3. 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共同的问题。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问题一: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小组内交流算法,派组员汇报。
(1)用数线的方法
(把减数89想成80和9,先用被减数412减去80等于332,再用
332减去9等于323。)
(2)用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先拨412,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十位上借“1”当10,到个位上是12减9等于3,十位上1个也没有了,从百位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4借1还剩3,所以等于323。)
(3)用竖式计算
(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12减9等于3,十位上还剩0,从百位上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还剩3,所以等于323。)
3. 提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时,你们是怎样解决的?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
4. 板书:412-89=323(只)
5. 提问:笔算三位数退位减法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当10。
四、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问题二: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学生独立思考。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做。
3.全班集体交流。
板书:514-126=
强调: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4. 出示课件
指名学生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五、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课件出示第54页“试一试”
共同解决“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
学生独自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300-76=224
2.提问:十位是0怎么办?
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六、巩固内化,发展思维
完成课本第54-55页“练一练”第1、7、8题。
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好在哪里?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54 -55页“练一练”第2-5题。板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412-89=323(只) 514-126=388(只)
4 1 2
5 1 4
- 8 9 - 1 2 6
3 2 3 3 8 8 答:东池塘有323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答:西池塘有388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