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合集下载

这个春天邂逅苏州的18个历史文化名镇

这个春天邂逅苏州的18个历史文化名镇

这个春天邂逅苏州的18个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有名的江南城市,苏州的古镇一直都是一大特色,既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苏州古镇众多,今天主编@苏小小就跟大家一一介绍一下现存的古镇。

18个梦里水乡,每一个都各有特色。

这个春天,与古镇来场浪漫邂逅吧。

周庄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周庄是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却是在清康熙初年。

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始建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是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位于上海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周庄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同里同里镇,江南六大名镇之一。

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

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

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

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同里原有八景、续八景、后四景等220处自然景点。

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退思园,因亭台楼阁及山石均紧贴水面,如出水上,所以又有贴水园之称,在建筑史上堪称一绝。

崇本堂、嘉荫堂木雕艺术十分精美。

耕乐堂庭院以田园风光见胜。

古街坊、古街道粉墙黛瓦,俄脊高挑,水、声、空气都融有古远的韵味。

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

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内容苏州吴文化是指苏州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深受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建筑、园林、诗词、戏曲、音乐、绘画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苏州吴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吴文化是苏州地区的独特文化传统,对苏州的发展和影响不可忽视。

吴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苏州的建筑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的传统建筑以园林为代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州古典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这些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精美的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古建筑注重空间布局和建筑比例,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同时,苏州的园林还注重水景的运用,通过水的流动和倒影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苏州的诗词文化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用诗词表达了对苏州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苏州的诗词作品以婉约派为主,以细腻、含蓄、清新的风格而闻名。

苏州的诗人多以自然景观、人情风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苏州的戏曲是吴文化的瑰宝之一。

苏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和丰富的戏曲资源。

苏州的戏曲以苏剧为代表,苏剧以其细腻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剧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角色的刻画,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苏州的音乐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音乐以雅乐为代表,雅乐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苏州的雅乐以其细腻的音色、悠扬的旋律和精湛的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音乐注重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协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声音的变化,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苏州的绘画艺术也是吴文化的瑰宝之一。

苏州的绘画以吴门画派为代表,吴门画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吴门画派以山水画为主,追求自然景色的真实和美丽,注重构图和墨色的运用。

吴江盛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

吴江盛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

吴江盛泽丝绸⽂化源远流长说起盛泽,⼈们⾸先想到的必定是丝绸,因为盛泽的丝绸产业可谓源远流长,名闻遐迩。

⾃古以来,盛泽的居民就有栽桑、育蚕、缫丝、织绸的传统,夫织妻络,⽗业⼦承,经过了⽆数代⼈的发扬光⼤,终于铸成了“中国绸都”的⾦字招牌。

那么盛泽的丝绸⽣产究竟始于何时呢?因为缺少确凿的史料,⽬前尚难以考证出具体的时间,但是,在离盛泽咫尺之遥的梅堰龙南⽂化遗址和浙江湖州钱⼭漾⽂化遗址的发掘中,曾经出⼟了多件新⽯器时代的刻有丝绫纹和蚕形图案的⿊陶罐,以及4700年前的丝带、丝线和丝绸残⽚,这已⾜以证明:包括盛泽在内的太湖流域地区是我国丝绸⽣产的起源地之⼀。

太湖流域地区是我国丝绸⽣产的起源地之⼀。

我们可以设想,当1760多年前司马盛斌率领他的⼠兵在青草滩上建围、屯⽥,并且在此繁衍⼦孙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了栽桑、育蚕、缫丝、织绸的⾟勤劳作。

到了唐代,盛泽地区的丝绸⽣产已渐成规模。

明正德《姑苏志》。

绫,诸县皆有之,⽽吴江为盛。

唐时充贡,谓之吴绫。

明代正德年间的《姑苏志》上这样记载:“绫,诸县皆有之,⽽吴江为盛。

唐时充贡,谓之吴绫。

”也就是说,当时吴郡(即苏州)进贡朝廷的“吴绫”,以吴江地区为代表,数量最多。

元代著名的意⼤利旅⾏家马可?波罗曾游历到此。

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谈到,他看到了这⾥⽣产的⽣丝和绸缎,见到了许多商⼈和⼿⼯艺⼯⼈,他称赞这⾥⽣产的绸缎质量最好,并记述了将绸缎运⾄省中出卖的情况。

到了明代,随着东南沿海的开发,盛泽的⼿⼯丝绸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清乾隆《吴江县志》。

成(化)弘(治)(1465—1505年)以后,盛泽黄溪四五⼗⾥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者雇⼈织挽,贫者皆⾃织,⽽令其童稚挽花。

据清代乾隆年间的《吴江县志》记载,成(化)弘(治)(1465—1505年)以后,盛泽、黄溪(今黄家溪村)⼀带的四五⼗⾥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家家缫丝、织绸。

有实⼒的⼈家,雇了⼯⼈来家织绸,贫苦⼈家则⾃织,连孩⼦都能上织机挽花,也就是提花。

太湖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色?

太湖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色?

太湖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色?一、历史悠久的太湖文化积淀太湖地区作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这一地区曾是古代吴越文化中心,吴越文化的独特性在太湖地区得到了鲜明体现。

太湖地区的历史悠久不仅体现在吴越文化的传承,还可从历代遗存中窥探。

例如,太湖地区众多的古建筑和文物,如南宋时期的木构建筑、明清时期的园林,以及宋代的太湖石等,都是太湖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代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风貌和风情。

二、湖光山色与文人墨客的交融太湖的湖光山色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常常成为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源。

自古以来,太湖地区出现了众多文人墨客,他们以山水为背景,表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太湖文人墨客的创作无不融入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与太湖的山水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太湖文化。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太湖地区除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外,还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

例如,太湖周边地区盛行的端午龙舟赛、舞狮表演等,都是源自千百年来的传统。

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在现代社会仍然保持着活力,成为太湖地区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太湖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在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

例如,在太湖地区的城市化建设中,人们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保留了太湖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太湖的饮食文化太湖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太湖的食材资源丰富。

太湖的饮食文化以清淡为主,注重原汁原味和营养健康。

太湖的美食以新鲜的湖鲜为主,如太湖银鱼、鲥鱼等,这些鱼类因为生长在太湖的湖水中,因而更加肥美可口。

此外,太湖地区还以米粉、豆腐脑等地方特色小吃闻名,为太湖地区增添了独特的美食文化。

五、太湖的艺术表达与传统工艺太湖地区还以独特的艺术表达和传统工艺而闻名。

例如,太湖石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其独特的形态和纹理赋予了园林更多的艺术感染力。

太湖地区的竹编工艺也非常有名,其细腻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造型,使得竹编作品成为太湖地区艺术文化的代表。

太湖古镇景点介绍

太湖古镇景点介绍

太湖古镇景点介绍
太湖古镇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湖岸的一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这里拥有众多古代古迹、风景名胜以及传统文化活动,是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1. 金鸡湖:金鸡湖是太湖古镇的一大亮点,是太湖与太湖旅游度假区之间的一片人工湖泊。

湖区风光秀丽,水天一色,有着浓厚的湖光山色和水乡风情,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观赏湖中的湖心岛、湖景别墅等。

2. 梁溪大桥:梁溪大桥是太湖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苏州市少有的古代石拱桥之一。

该桥修建于明代,全长272米,桥面宽8.6米。

桥上有石狮、石马、石狗等精美雕塑,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3. 澄众堂:澄众堂是太湖古镇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这里供奉着众多的道教神祇,庙内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游客可以参观庙宇建筑、品味传统文化。

4. 苏州太湖湖滨度假区:太湖湖滨度假区是太湖古镇的一大旅游景点,这里有着良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旅游设施。

游客可以在度假区内游玩、观赏美景、体验水上项目等,还可以品尝到这里的太湖特色美食。

5. 丁香园:丁香园是太湖古镇的一处优美的花坛,四季各有不同的花卉盛开,尤以丁香花最为出名。

每年三四月,丁香花盛
开时,园内香气四溢,成为了人们休闲观赏的好去处。

总的来说,太湖古镇拥有丰富的景点和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领略到古镇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欣赏湖光山色,还是参观古迹庙宇,都能让游客获得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1. 引言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园林以及独特的吴文化,成为了苏州的标志性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州吴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对苏州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 吴文化的起源吴文化是指江南地区(包括现今的江苏、浙江等地)在古代吴国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

吴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当时都非常繁荣。

2.1 吴国与孙武吴国最早出现在《尚书·虞书》中,传说中它是太康之子伯夷所建立。

但真正使得吴国崛起并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是孙武。

孙武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他撰写了《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的奠基人。

孙武曾在吴国任职,并为吴王夫差提供了许多军事策略,使得吴国在战争中屡获胜利。

2.2 吴文化的特点吴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积淀形成。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

这种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园林艺术以及丝绸、绣花等手工艺品的发展。

3. 吴文化对苏州城市建设的影响苏州作为吴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受到了吴文化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3.1 园林艺术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类。

它们以精巧、灵动、雅致而著称,被誉为“人间天堂”。

这些园林建筑巧妙地利用了水、石、植物等自然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巧源于吴文化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3.2 建筑风格苏州的建筑风格也深受吴文化影响。

传统的苏州建筑充分利用了地形、水系以及当地材料的特点,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采用了独特的屋顶造型、精致的木雕和砖雕等装饰,展现出浓厚的吴文化氛围。

3.3 文化传承吴文化对于苏州人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苏州人民通过节日庆祝、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音乐舞蹈等方式将吴文化代代相传,使得这种独特文化得以保持并发扬光大。

同里古镇的简介

同里古镇的简介

同里古镇的简介同里古镇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也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水乡之一。

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滨,距离苏州市区约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同里古镇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而闻名于世。

整个古镇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部是典型的水乡街巷,外部则是环绕着一片水域的民居和田园风光。

古镇的南北两侧是两条主要的河道,河道上有许多石桥相连,石桥上栏杆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同里古镇的建筑风格典型地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古镇内的房屋多为小桥流水、青砖瓦房的传统建筑,建筑风格独特而优雅。

在古镇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店铺,这些店铺多为木质结构,保存完好,展现了当时的商业繁荣景象。

古镇的街道弯曲而狭窄,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小巷,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同里古镇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

古镇内有许多古老的庙宇、会馆和私家园林等,它们记录着古镇的历史和人文风貌。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同里古镇的“同里三绝”——同里古民居、同里古塔和同里古桥。

同里古民居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是江南古代民居的代表之一。

同里古塔是一座古老的砖塔,保存完好,是古镇的地标之一。

同里古桥则是连接古镇内外的重要通道,也是古镇最美丽的景点之一。

除了历史文化景观外,同里古镇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古镇都会举行传统的“扬武会”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舞狮、舞龙、花车巡游等节目,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同里古镇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他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古镇的风光和历史文化,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江南美食。

古镇内有许多特色小吃和餐馆,如鱼头炉、三鲜豆腐、蟹粉狮子头等,让人垂涎欲滴。

总的来说,同里古镇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地方。

它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食而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吴江人文特色介绍

吴江人文特色介绍

吴江人文特色介绍吴江,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是一片充满人文韵味的地方。

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了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为您介绍吴江的人文特色,带您一起领略这里的独特魅力。

一、吴江的美食文化吴江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它们代表了吴江地区的口味和文化。

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肉夹馍”、“锅盖面”和“狮子头”等。

肉夹馍是一种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的面食,它的特点是酥脆可口;锅盖面是一种以面条为主食的热菜,配料丰富,味道鲜美;狮子头是一道传统的江苏菜肴,造型独特,口感鲜嫩,因此备受游客推崇。

二、吴江的传统手工艺吴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苏锡传统丝织工艺。

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在吴江的丝织工艺品中,您可以看到精致的丝绸织品、漂亮的刺绣和细腻的手工鞋等。

这些手工艺品传承了吴江地区的特色文化,也展现了吴江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吴江的历史遗迹吴江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因此也有许多历史遗迹可供游客参观。

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历史古镇,这里有古老的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了解吴江的传统文化。

此外,逛逛“同里土楼”也是一项不可错过的活动。

这些土楼是吴江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吴江的传统节日吴江的传统节日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验当地风俗和民俗的好机会。

春季的元宵节是吴江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一个庆祝团圆和祈福的节日,人们会点亮灯笼、吃汤圆并观赏元宵灯会。

此外,还有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以及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您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庆祝方式,感受吴江人民的热情和独特的文化习俗。

总结:吴江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人文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东太湖 景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东太湖 景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东太湖景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东太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浙江省苏州市吴中区境内。

它以其宜人的湖光山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遐迩。

东太湖区域包括了太湖的东岸和周边地区,总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

其风景秀丽,山水相映,被誉为江南的一颗明珠。

东太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湖泊如镜,山峦如画。

而且,它的湿地生态系统独特而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的水域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湖中的鱼类资源丰富多样,是渔民们的福地。

此外,东太湖还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田园,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在东太湖周边,还有许多令人神往的景点。

比如,有著名的灵山景区,它以其险峻的山势和雄伟的寺庙而著称;还有美丽的含山景区,以其奇特的石墙和清幽的竹海而吸引了无数游客;此外,还有古朴的周庄水乡和独特的木渎古镇,它们彰显了江南水乡的魅力。

东太湖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可以了解到悠久的历史文化。

无论是追求自然的旅行者,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东太湖都能带给他们丰富而美好的体验。

本文将深入介绍东太湖的各个景点,包括景点的特色和魅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东太湖的魅力,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我们将带您领略东太湖的美丽风景,并一同探寻这个地区的文化遗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撰写的文本内容进行描述。

以下是对文章结构的一个示例描述: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东太湖这一风景名胜区展开,旨在介绍其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特色。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东太湖的背景和概况,简要介绍该地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其作为旅游胜地的重要意义。

然后,给出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若干个章节,每个章节介绍东太湖的一个主要景点。

每个景点的描述中包含该景点的位置、特点、历史背景等详细信息。

环太湖地区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环太湖地区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环太湖地区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环太湖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纳入了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省市。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环太湖地区一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自古以来,各种文化元素交织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环太湖地区的文化发展与变迁。

一、环太湖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环太湖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就在这里做起了陶器。

周朝时期,吴王夫差在越国招亲中选中西施,引起了文化圈的轰动。

这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苏州的拙政园、虎丘山、灵岩寺、天平山、周庄古镇、甪直古镇等,和无锡的灵山大佛、鼋头渚、太湖明珠等。

这些古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环太湖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环太湖地区的文学艺术环太湖地区历史悠久,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十分繁荣。

宋代是中国文学的巅峰时期,苏州、杭州等地成为官员文人聚集的地方。

在这里,文人雅士辈出,如苏轼、文天祥、陆游、杨万里、洪升等诸多文豪。

他们的诗词歌赋和散文随笔,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学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著名的苏派诗歌更是让环太湖地区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章。

三、环太湖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环太湖地区的手工艺也是其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盛产丝绸、剪纸、刺绣、扇子、漆器等传统手工艺品,其中以苏州刺绣、嘉兴桥头堡剪纸、无锡鲢鱼锅、绍兴黄酒、苏州拇指古琴、徐州徐州剪纸等闻名中外。

这些手工艺品凝聚了环太湖地区居民的智慧和心血,不仅为当地经济作出了贡献,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环太湖地区的美食文化环太湖地区是中国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

无锡的阳山酱排骨、盐水鸭和十八湾绣球、苏州的沙茶面、松鼠桂鱼等都是环太湖地区的传统美食。

与此同时,这里还发明了一些特别的食品,如三鲜豆皮、着火冰等,使环太湖地区成为中国美食之乡,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太湖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太湖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太湖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深埋传统文化与璀璨自然美景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交界处,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因其广阔壮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备受关注。

太湖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产物,四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同时这里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将中国的千年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太湖的所有魅力吸引了数百万人前来游玩观赏,也成为了一座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

千年文化的遗风自古以来,太湖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是天下大市之一,是经济文化的重心,也是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交融点。

从商代到汉唐,太湖周边文化不断繁荣,古代人们利用太湖的便利发展了农业、渔业、瓷器制造、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这里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水乡文化,展示着江南的文明瑰宝。

湖边散落着许多历史遗迹,如苏州金鸡湖畔的白蛇传说,南京钟山风景区中的大报恩寺,还有江阴澄湖岛的诸葛亮墓。

在此,你可以寻找到历史与传说的共同点,也可以体会到文化和艺术的风采。

太湖文化的一大特点是生态的和谐和人文的和谐。

太湖周边居民生活依赖于湖泊,太湖与环境的关系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这里孕育出了许多名人,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明代书画家徐渭,清代经学家钱谦益,现代爱国人士洪叶民等。

正是这些名人和故事,让太湖更加具有文化韵味,给湖边的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自然美景的丰富太湖自然美景也是不可错过的景象,它的水域面积约2,400平方千米,各种草木花卉和动植物秀丽繁多。

湖区山峰耸峙,洞栖幽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走在太湖畔,感受到的是自然的力量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就是太湖的独特魅力。

太湖是一个美丽的水乡,四周环绕的水乡小镇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如上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姑苏水乡,以水上交通为主要特色,可以从玹珑苑停车场坐小火车环游全城。

吴中古城则是一个富有历史传统的小镇,有着独特的明清书院和古镇建筑,仍保存着古时的街巷风貌,可以让人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自然的美。

太湖的名胜古迹也是众多,如苏州太湖新民桥,黄山太极峰和南山竹海,无锡灵山大佛和宝华山等。

吴江市旅游胜地探索

吴江市旅游胜地探索

吴江市旅游胜地探索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下辖,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吴江市旅游
资源丰富,是旅游胜地探索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三
个方面介绍吴江市的魅力。

自然风光
吴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水网纵横,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

其中最著名的是太湖,被誉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碧波万顷,景色优美,是游客欣赏湖光山色的
好去处。

此外,吴江的乌镇古镇也是一大自然景观,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水乡风情相融合,令人流连忘返。

人文景观
吴江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著名的文化景点有同里古镇、震泽
古镇等,这些古镇保存完整,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让游客感受到时光的
沉淀和传统的韵味。

此外,吴江市还有许多寺庙、园林等人文景观,展现了古代建筑
艺术和园林美学。

特色美食
吴江市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

著名的美食有吴江酱排骨、
三杯鸡、太湖大闸蟹等,这些美食口味独特,香气扑鼻,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此外,吴江的小吃也别具风味,如桂花糕、艾窝窝等,让人大饱口福。

总的来说,吴江市旅游胜地探索,不仅可以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感受悠久的人
文历史,还能品尝地道的特色美食,为旅行增添更多乐趣。

东太湖故事

东太湖故事

东太湖故事
东太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东太湖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范蠡和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一对恋人。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的战争中失败后,范蠡陪伴越王在吴国做了三年的奴仆。

在吴国,范蠡和西施相识并相爱。

在越王被释放回国后,范蠡和西施也一起回到了越国。

在越国,范蠡和西施帮助越王勾践励精图治,重振越国雄风。

最终,越国在一场战争中大败吴国,实现了复仇。

在战争结束后,范蠡决定带着西施离开政治,隐居到东太湖。

他们在东太湖畔建造了一座小屋,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他们在湖中养鱼、种荷花、放鸭子,享受着田园风光。

如今,在东太湖畔的范蠡墓和西施浣纱处,游客们可以感受到这段古老传说的魅力。

这些景点成为了苏州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东太湖除了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着美丽的风景。

这里有着浩渺的湖水、绵延的堤岸、荷花盛开的水面、绿树成荫的小道等美景。

这些美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总之,东太湖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传说故事。

这里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江苏吴江的历史沿革

江苏吴江的历史沿革

江苏吴江的历史沿⾰吴江就有先⼈在现桃源镇的⼴福村居住⽣活。

据明距今6000多年前,也就是马家浜⽂化晚期,吴江吴江“禹贡属扬州,去中华甚远,三代以前邈为东南荒凉之境,所谓‘青草弘治《吴江吴江志》记载:吴江滩’者是也。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始通中国。

楚威王⼆⼗三年属越国”。

秦始皇⼆⼗五年(前222年),属会稽郡。

西汉汉⾼帝元年(前206年),置松陵镇,属吴县。

东汉顺帝永健四年(129年),属吴郡。

三国吴孙皓宝⿍元年(266年),属吴兴郡。

南北朝也属吴郡。

隋⽂帝开皇⼆年(582年),属苏州。

隋炀帝⼤业六年(610年),属吴州。

唐⾼祖武德四年(621年)属苏州。

唐⽞宗天宝元年(742年)属吴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吴江。

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属钱⽒吴越属苏州。

僖宗光启⼆年(886年),徐约出兵攻占吴江国。

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属吴州。

吴江置县的历史从此吴江县。

吴江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奏割吴县松陵镇,置吴江吴江县属中吴军。

宋太祖开宝⼋年开始,县治设在松陵镇。

后唐庄宗同光⼆年(924年),吴江吴江县属平江府。

吴江县属平江军,县域范围不变。

徽宗政和⼆年(1112年),吴江(975年),吴江吴江县属平江路。

元成宗元贞⼆年(1296年),以户⼝计升为中元世祖⾄元⼗⼋年(1281年),吴江吴吴江,修筑⽅圆五⾥的吴州(正五品)。

元顺帝⾄正⼗六年(1356年),张⼠诚出兵占据吴江吴江县属之。

明太祖洪武元年江城,吴江吴江县属隆平府。

⾄正⼗七年,隆平府⼜改为平江路,吴江吴江改州为县(正七品)。

洪武⼗四年,以⽥粮计,吴吴(1368年),属苏州府。

洪武⼆年,吴江吴江、震泽江为繁县(3万⽯以上),⾪属关系不变。

清雍正四年(1726年),吴江吴江县分析为吴江吴江县,偏西为震泽县,两县同城共治,均属苏州府。

咸丰⼗年(1860年),太两县,偏东为吴江吴江、震泽两县,两县均归属天朝苏福省。

同治⼆年(1863年),清军攻陷平天国起义军攻占吴江吴太平天国苏福省,吴江吴江、震泽两县仍归属苏州府。

苏州河的故事

苏州河的故事

苏州河的故事【原创实用版】目录1.苏州河的概述2.苏州河的历史变迁3.苏州河的文化内涵4.苏州河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正文苏州河,位于我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条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河流。

它源自苏州西部的太湖,穿城而过,最终汇入上海的黄浦江。

苏州河不仅是苏州市的母亲河,还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其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现状发展都备受关注。

苏州河的历史变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 世纪,当时的苏州河被称为“吴江”,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重要水道。

自秦汉时期以来,苏州河一直是苏州地区的交通要道和经济命脉。

沿途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因河而兴,逐渐形成了江南水乡的繁荣景象。

明清时期,苏州河的水上贸易达到了巅峰,成为了联系江南地区与外界的重要通道。

苏州河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不仅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还见证了苏州地区历史、经济、文化的演变。

从古至今,苏州河沿岸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如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等,都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此外,苏州河还孕育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明代画家沈周等,他们都为苏州河的文化内涵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苏州河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苏州河的生态环境,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强河道整治、建立生态保护带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苏州河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水质逐年提升,沿岸风光也变得更加美丽。

展望未来,苏州河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

苏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旨在将苏州河打造成为一条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廊道和文化景观带。

大运河吴江段概述及沿岸古迹拾零

大运河吴江段概述及沿岸古迹拾零

大运河吴江段概述及沿岸古迹拾零大运河吴江段概述及沿岸古迹拾零作者:陈志强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活着的、流动的精神家园。

2014年6月,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的“中国大运河”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1747千米,始凿于春秋末期(前5世纪),后经隋代(7世纪)和元代(13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

京杭大运河一直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沿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27个河段,31个遗产区,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

其中大运河吴江段的运河古纤道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点,三里桥、安民桥、安德桥于2007年5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在《关于印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中明确为“与古运河有关的文物遗存”。

京杭大运河全程分七段,其中镇江到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全长约400千米,是最南的一段。

其中吴江段是江南运河江苏境内最南的一段,北起松陵镇刘河浜口,南至吴江区与浙江省嘉兴市交界的油车墩,全长40.8千米,流经吴淞江分水墩、三里桥、运河古纤道、八坼、胜墩等节点,穿过太浦河,流经平望古镇区,穿过莺脰湖东侧水面,往东南经盛泽黄家溪,至麻溪出口,然后去浙江王江泾、嘉兴,再至杭州,此为正线。

其中北段刘河浜口至吴淞江分水墩长1.1千米,为吴江区和吴中区的界河,南段黎泾港口至麻溪出口9.3千米,为江浙两省的界河,其余均在吴江境内。

上世纪70年代后为避免通过平望古镇区和缩短航线,大运河至太浦河往西约1.5千米再折向南,在平望镇西新开短河(平望人称之为新运河),通至草荡,连接起始点为竺光桥的烂溪(亦名澜溪),流经盛泽、坛丘、南麻、铜罗、桃源等地,然后经浙江省的乌镇、新市、练市、临平等地至杭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陈志强吴江,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北接苏州,南近杭州,东邻上海,西濒碧波万顷的太湖。

自古以来,吴江与太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部重镇震泽的名字就是太湖的古称,现松陵、横扇、七都三镇均濒临太湖,湖岸线共计长达50余公里。

吴江素有“太湖东岸明珠”的美誉,其沿太湖地区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有着许多著名的文化古遗址吴江全市的文化古遗址和文物出土点共达10余处,其中离太湖10公里左右的梅堰龙南村落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太湖流域发现的良渚文化第一座村落遗址,其布局充分体现了以河道为中轴的江南水乡特色。

在该遗址北面两公里尚有一处古遗址,名为袁家埭遗址,1960年,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其中出土了蚕纹壶和纺轮等文物,证明具有“丝绸之府”之称的吴江,养蚕丝织的历史堪为悠久。

与吴越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有着密切关系的震泽蠡泽湖遗址离太湖也不远,1983年,经南京博物院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的陶器、陶片、圣水牛头骨等。

2004年,同里遗址的发掘成果更是引起考古界的关注,共出土了376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有距今五、六千年历史的玉器25件。

二、留有吴越春秋等各个历史时代的遗迹、记载、传说(一)、大禹治水遗迹《越绝书》云:“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禹贡》之震泽。

”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奔走在今太湖流域,现古镇震泽东端尚存有一座纪念大禹治水的古桥——禹迹桥,桥北堍有一座初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的慈云寺塔,构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拱桥塔影”景观。

在震泽镇南有一个湖泊,名为蠡泽湖,原名斩龙潭,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力斩黑龙于此,故名。

(二)、吴越相争遗迹1、吴越古战场遗迹。

《左传》上记载:“(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山而陈。

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

吴师分以御之。

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

”这其中的“笠泽”,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勾吴史集》注释,就是吴江境内的吴淞江入太湖处。

《国语》中云:“……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越王军于江南。

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明日将舟战于江(吴淞江)……”后汉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中则写得更为明白:“……于是吴悉兵屯于江北,越军于江南……明日,将战于江……越王追奔攻吴,兵入江阳松陵……”,这其中的“松陵”即是现吴江市区所在地——松陵镇。

现七都、庙港一带在吴越春秋时,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所处地带为湖滨滩地,为通往太湖洞庭东、西山的必经之地,因此,首当其冲成为吴越争霸的战场。

据有关史志和地方志记载,吴越5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庙港等地有关,至今,七都镇庙港社区尚有一个名为“吴越战”的自然村,一直传说着这里为当年吴越相争的战场,曾出土“战国青铜剑”,现藏吴江博物馆。

另吴江博物馆还收藏有从七都、横扇、松陵等地出土、收集的铜矛、铜戈、铜刀、青铜剑等春秋战国时兵器10余件。

2、韭溪。

平望镇西北、距太湖五、六公里处,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绿如碧玉,贴着民居,驮着小桥,舔着水田,逶迤向前。

这条小溪,本无名,当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人质囚于姑苏,后勾践被骄傲自负的吴王夫差放回会稽,他不忘前耻,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日增。

勾践暗地里作着灭吴的准备,命大夫范蠡遣军潜伏在这条小溪两侧,厉兵秣马,伺机攻吴。

一天,屯驻在小溪边的越国兵士正在吃中饭,午餐是米饭加韭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之际,上面突然传下急令来,说是接到谍报,吴王已将相国伍子胥诛杀,灭吴时机成熟,马上进兵攻吴。

“军令如山倒”,越兵们迅速将饭菜倒入小溪,整装出发。

顿时,小溪上到处飘浮着韭菜叶,溪水显得越发碧绿了。

越兵渡太湖,穿石湖,攻灵岩,一下就杀到了夫差所在的馆娃宫。

越国灭吴后当上了霸主,这条无名小溪也得了韭溪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3、思范桥、范蠡钓台、范蠡祠等。

古镇震泽市河东西两头各有一座高大的古石桥,东边的那一座就是上面已提及的禹迹桥,西边那一座叫“思范桥”。

思范桥桥名中的“范”,指的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传说当年范蠡在越国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同乘一船观赏太湖渺茫空濛的湖光山色后,途经现震泽镇区之南的斩龙潭,见这里水波不兴,澄明如镜,正合其隐居的心境,于是就在潭边筑宅而居。

范蠡还延请工匠在潭前砌造一高台,每逢晴明之日就与西施一起拾级而上,放线垂钓,故这里被称为“范蠡钓台”,为“震泽八景”之一,斩龙潭也被改称为“蠡泽湖”。

后范蠡去齐国经商,他走后,蠡泽湖畔的百姓为纪念他,就在其故宅上建起了“范蠡祠”,在其出蠡泽去五湖泛舟必经之处建造了一座“思范桥”。

思范桥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桥身上有两副对联,颇具诗情画意,东向为“禹迹媲宏模,望里东西双月影;蠡村怀古宅,泛来南北五湖船”,西向是“苕水源来,阅尽兰桡桂楫;荻塘波泛,平分越尾吴头”。

4、吴王离宫。

据清《震泽县志》记载,在原吴江十五都、十六都(今铜罗、青云、桃源一带),建有吴王夫差的三座离宫,分别名为“前宫”、“后宫”和“西宫”,后离宫不存,但当地仍以这些宫名为村名。

5、伍子滩、御儿滉、鬼头潭等。

伍子滩,据《分湖小识》载,在分湖东南石底荡口,相传为当年吴国相国伍子胥渡河之处。

传说吴越两国当年以分湖为界争战,伍子胥在湖中筑点将台,操兵以战,神策虾兵蟹将相助伍子胥,故而该湖中所产的紫须蟹亦名“子胥蟹”。

以前,“分湖八景”中有“胥滩古渡”,《分湖赋》中则曰为“胥塔古渡”。

御儿滉,在黎里古镇西南,当年越国伐吴时,两军相御在此,清《黎里志》上刊录着几首吟咏御儿滉的古诗,其中一首为“青燐没野苕,遗镞出鱼网。

美人胜万骑,临流发慨慷。

千年霸业销,大泽风烟莽。

”鬼头潭,也在黎里古镇西南,吴越交战时,吴俘越兵埋骷髅于此,《黎里志》上也载有吟咏该古迹的古诗。

6、莺脰湖。

莺脰湖位于平望镇区,以其形似莺脰故名,又名樱桃湖、莺斗湖,古籍《吴兴掌故集》中云道:“范蠡乘舟五湖,吴江莺脰湖亦其一。

”清光绪《平望志》曰此湖为“茫然泽国风樯浪楫往来,渔歌农唱之响答,盖一方之佳境也”。

明代时,有“莺湖夜月”、“元真仙迹”、“驿楼揽胜”等莺湖八景,颜真卿、张志和、张先、蔡京、清高宗等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了许多诗词、墨宝和佳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中则细致地描述了夜游莺脰湖的情景。

莺脰湖中有平波台(近年来被填没),台上原有元真子祠(祀张志和)、清代女诗人吴琼仙诗碑等遗迹,并相传当年金孩打擂台时有七十二根梅花桩将该台与湖岸连接起来。

现该湖周围有小九华寺、安德桥等名胜古迹。

(三)、垂虹桥遗迹现吴江市区垂虹路一带,在宋、元、明时是入太湖口处,水面宽阔,素以“江南第一长桥”闻名的垂虹桥便坐落在这里。

该桥初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元泰定二年(1325)易石重建,为62孔,也有史籍载为72孔,比苏州宝带桥还多19孔。

垂虹桥自宋代始建起,即被誉为“三吴绝景”,王安石、苏东坡、苏舜钦、米芾、姜夔、唐寅、沈周、文嘉等历史上数百位名人为之吟诗咏词、泼墨作画。

垂虹桥塌坍于十年动乱中的1967年,所幸的是,现东西两端尚存有约20孔桥洞,桥南边盛家厍较好地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东、西侧也存有孔庙、学宫、钱涤根烈士纪念碑等文物保护单位、古遗迹等。

另据记载,以前垂虹桥周边共有20多处名胜古迹,其中“三高祠”(祀范蠡、张翰、陆龟蒙)、“三忠祠”(祀伍子胥、张巡、岳飞)均与吴越春秋中的一些人物有关。

(四)、元末“湖城”遗迹《太湖备考》载,湖城为元末张士诚所筑,北据太湖,自四都之充浦抵大钱港,为一字城,东西长达百余里,城北鉴堑环之。

明代弘治年间,城废。

在今七都镇蒋家港村,当地人仍呼其地为“城头上”。

(五)、吴昜抗清遗迹吴昜,字日生,吴江柳胥村人,明崇祯九年(1636)进士。

明末清初,他先投奔史可法抗清,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兼监军。

清顺治二年(1645),在太湖东岸树旗起义抗清,曾数度取得大捷,被南明福王封为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晋封忠义伯,鲁王也封其为长兴伯。

清顺治三年(1646)六月,就义于杭州。

吴昜死后,其创建的“白头军”仍活动在太湖流域,先后有朱大定、赤脚张三等率众坚持抗清斗争达18年之久。

至今,仍留有不少遗迹。

如在七都镇庙港社区有一座“张公桥”,桥上的对联:“赤脚张三,威名震湖上;劫富济贫,恩泽布四方”,记录了当年赤脚张三的活动事迹。

又如在吴江沿太湖地区流传着“女儿兵血战清妖”等传说。

三、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为大上海母亲河——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的起始点吴淞江,即苏州河,古称松陵江、松江、吴江,长125公里,为太湖流域通向上海的重要航道,也是上海的母亲河之一,它的起始点在吴江市区北侧的瓜泾口,许多年来,这瓜泾口一直作为测量太湖、吴淞江水位的基准点。

在历史上,吴淞江岸上修有松江亭等名胜古迹,包括白居易、杜牧、陆龟蒙、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米芾、陆游、杨维桢、唐伯虎等历代名人对吴淞江及江边松江亭等名胜古迹吟诗咏词,留下了许多名篇。

太浦河,是连接太湖与黄浦江的一条干流,它的起始点就在七都镇庙港社区,1991年夏天,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曾来到这里进行视察。

四、留有不少洋溢着纯朴民风的古村落以前,吴江沿太湖地区在有着许多古镇的同时,也有着不少古村落,如松陵镇有南厍村、横扇镇有四都村、平望镇有溪港村、七都镇有陆港村、隐读村等等。

(一)、南厍村,仍较好地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2005年6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控制保护古村落。

(二)、四都村,现存有一棵五、六人合抱的千年古银杏树,堪为吴江全市之最,另存有邑宁桥、博士桥、施相公庙等古迹。

(三)、溪港村,现在除具有悠久历史的韭溪仍较好地保持原有风貌外,还保留着东林桥、刘猛将军庙、大庆桥等文保单位和文物控制单位。

2008年1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村。

(四)、陆港村,相传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曾在这里隐居,现存有以陆龟蒙家乡之名命名的“甫里桥”,桥上的对联“万顷具区留禹迹;陆家甫里忆唐贤”仍清晰可辨。

陆港村东的养鹅浜,因相传陆龟蒙当年隐居时在此养鹅而得名。

(五)、隐读村,南宋绍兴初年,在这里创设巡检司,现留有不少古迹,日辉桥东的龙船渚,相传为宋高宗幸驻龙舟之所;天到桥,相传因宋高宗幸吴驸马宅,故名;洪恩桥,为一座建于明代的石拱桥,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留有许多名寺大庙或遗迹吴江沿太湖地区,从北至南有孔庙(松陵,现存)、华严寺(松陵,现恢复华严塔)、太湖庙(松陵,现不存)、圆通寺(松陵,已恢复)、崇吴寺(横扇,现存古银杏树)、东岳庙(七都镇庙港,现不存)、邱老太庙(七都镇庙港,现不存)、吴王庙(七都镇,解放后曾为供销社用房)、浮碧庵(七都镇,现存)、祠山庙(现存古银杏树)等等,其中一些寺庙颇具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