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菊语法研究概说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
(4)线条性
亦名线性,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前后相继,体现为一个长度,构成链式排列,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可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三)语言的系统性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系统性。语言就是包含了词汇、语法、语音、语法四个子系统的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
4、 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即语言的生成性。
5、 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语言系统的内部元素相对稳定。言语则不然。
语言和言语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
主要联系在于:
1、 语言来自于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就像没
2、聚合关系
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合成群,构成聚合关系。
第二章 语 音
教学内容:语音的性质、音素、音位及音位的组合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有关语音学的内容,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
重点和难点:1、语音的各种性质
2、音位及其分类
2、异化 指语流中的两个相邻近的原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
3、弱化 指语流中有些音发音时肌肉紧张度减弱而引起的音变现象。
4、脱落 指语流中有些音发音时消失的音变现象
5、增音 为了发音方便,在语流中增加某些音的现象。
第三章 语义学
教学内容:语义学及语义分析方法
授课时数: 6课时
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论讲授、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随着20世纪初白话文在文化教育界的普及而迅速兴起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不仅很快成为通行语文形式,也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继早期最有影响的以文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之后,20年代初以《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为代表的一批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论著相继问世。

80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研究方法也呈多元化的趋向。

汉语语法范畴的研究汉语语法学者从一开始就关注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词类”问题的广泛讨论和不懈探究就是一部汉语基本语法范畴确立的历史。

和其他语言的研究者一样,汉语语法学者首先准确地辨析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但在分析手续上却遇到了许多西方学者所未曾遇到的难题。

因为汉语几乎没有可供辨识的外在词形标记,在确定词类成员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早期的汉语语法学者看到英语这样形态不太发达的语言仍然可以分清词类,由此得出一种“词类是分别观念自身在言语中的品类和性质”的认识(黎锦熙)。

20年代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论著都是完全从意义的角度确定词类的。

但划分词类的目的毕竟是为了说明语法,由于汉语中的许多实词可以在不改变形式和基本语义的情况下充当不同的语法成分,从而造成了词类虽已确立,而不能服务于句子分析的尴尬局面。

20年代的语法学者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留下了“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这样一句引起众多争议的断语。

30年代末期的“中国文法革新讨论”可以说就是出于不满足于根据意义标准区分语法范畴的做法而兴起的。

这次讨论初步得出了区分词类应以句法功能为标准的认识,并触及了词类和句法的关系问题。

40年代中期出版的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和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1944)两部著作,虽然都还基本上是从意义角度说明词类,却明确地坚持了“词有定类”的原则,并引进了“词品说”试图解决词类在句法中的不同功能问题。

现代汉语第五版 第五章_语法_第一节_语法概说(12)

现代汉语第五版     第五章_语法_第一节_语法概说(12)

谓语
定语
状语
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就是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
语素、词、短语、句子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 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
A、He files a plane.(他开飞机。)
B、To fly a plane is easy.(开飞机
容易。)
Flying a plane
容易。)
is easy.(开飞机
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在印欧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对 一的对应关系: 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副词 |
主语/宾语
去了。
3、民族性: 每一种语言的语法都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 点。
动词:最多有五个形式,如:give、gives、
gave、given、giving
be有八个形式:be、am、is、are、was、
were、being、been
名词:最多有四个形式,如:man、man’s 、
men、 men’s
代词:有四个形式,如:I、me、my、mine
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主谓关系)。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2、动语——宾语: 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支配、涉及后面的 宾语。 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 所涉及的对象。
动语和宾语之间是支配或涉及的关系(动 宾关系)。
3、定语——定语中心语: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 语。
定语中心语:定语中心语是定语所修饰的 成分。 定语和定语中心语之间是修饰限制的关系 (即定中关系)。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第一篇:汉语语法经典著作汉语语法经典著作下列10种语法著作,都是解放前出版的1982-1985年间商务印书馆作为“汉语语法丛书”重印①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98~1900年②国文法草创,陈承泽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③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④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著,商务印书馆,1924年⑤高等国文法,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⑥中国方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编,重庆文聿出版社,1943年⑦中国文法论,何容著,商务印书馆,1942年⑧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42年⑨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上册1943下册1944)⑩汉语语法论,高名凯著,开明书店,1948年下列几种语法著作,在20世纪50年代影响较大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1951年6~12月在《人民日报》上连载,1952年北京开明书店初版,197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第2版语法学习,吕叔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汉语语法常识,张志公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著,科学出版社,1955年现代汉语语法探索,胡附、文炼著,东方出版社,1955年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著,商务印书馆,1961年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汉语的词类问题(一),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中华书局,1955年汉语的词类问题(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中华书局,1956年汉语的主宾语问题,吕冀平等著,中华书局,1956年第二篇:汉语语法第一章、法和语法学习前言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节、词类一、实词和虚词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汉语语法研究笔记

汉语语法研究笔记

汉语语法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这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

——邢福义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述一、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汉语语法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

古代学者,为了读懂古书,对书中的虚字和一些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这种研究是文献学的。

把汉语语法当作一个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始于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此后这类著作渐渐多了起来。

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约40年。

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代表人物和著作: 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马建忠(1845-1900)别名干,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务派重要官员、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

父亲马岳熊,在家乡行医经商。

有四兄一姐,二哥马建勋,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

四哥即著名爱国人士,震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

外甥朱志尧是上海求新机器厂创始人。

马建忠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从而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

马建忠还有一位同样精通西方语言、著有《拉丁文通》、并多年从事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哥哥马相伯可与商酌切磋。

所以,经十余年的勤求探讨,马建忠终于完成了三十余万言的《马氏文通》。

如果没有马建忠,中国语法体系的建立,恐怕会更晚一些。

《马氏文通》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该书以西方语文的语法为本,对照从古书中精选的例句,研究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是奠定汉语语法学基础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通》既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也是中西方文化开始结合的产物,因此它首先受到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热情称颂。

日本语构造传达语法简述

日本语构造传达语法简述

B ) 》 J 一书 , 提出了“ 原因态 ” [ . ( s ) a s 一 ] 、 “ 受 影态” [ . ( r ) a r 一 ] 、 “ 许容态” [ 一 e - ( 一 u r 一 ) ] 三个新概念 , 并从 构造的角度对三者进行 了详细的考察和论证 。 日本语 构造 传达语 法 , 于2 0 0 2年被 美 国名人 录
图1 b ( 下 文 以此 图为基准 进行说 明 ) 中, 横线 表 示 构成 事物 或事 件 的 主要 关 系 , 即动 作 、 行为、 状 态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3—0 3
作者简介 : 辛奕赢 ( 1 9 8 2一) , 女, 辽 宁营 口人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认 知语 言学 和对 比语 言学研究 。
第 7期
辛奕赢 : E t 本语 构造传达语法简述
9 1 5


图 1 构 造 模 型
语 语 法研究 虽然 取 得 了许 多可 喜 的成 果 , 但从 说 明 语 法 的角 度来解 释 E l 语语 法 的研究 者却 为数不 多 。 3语语 言学 研究 者今 泉喜 一 , 1 于2 0 0 0年在 其著
依据此设想, 今泉喜一对 日 本语构造传达语 法作 出 如下定 义 :
模式 , 是 形成 表层 语 言的前 阶段模 型 。 这 种模 型是 以什么 形 式存 在 于 大 脑之 中 , 或 者 日本语 构造 传达语 法 又是 如何揭 示在 话语 表现 出来 前 大脑 中所 形成 的这 种逻辑 关 系 的呢?今 泉喜 一对 此提 出 了构 造 模 型 和时 空 模 型 。他 认 为 , 从对 现实 的认识 到具 体语 言 的 转换 , 是通 过 构 造 模 型 和 时空 模 型实现 的 。时空 模 型 是构 造 模 型 的基础 , 构 造模

汉语语法研究流派

汉语语法研究流派

汉语配价语法“价”(valence)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记作NP)之间的依存关系(dependency).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NP 是从属成分。

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valent)],或配项(dependencyconstituents)。

一般地说,能跟一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一价动词(monovalentverb),如:(人)走;能跟两个NP组合的动词叫二价动词(bivalentverb),如:(他)买(菜);能跟三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三价动词(trivalentverb),如:(爸爸)给(我)(一本书)。

因此,"价"是对动词的支配能力的数量表示,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成的一种语法范畴。

法国语言学家泰尼埃尔(LucienTesniere)首创了配价语法,德国语言学家又大大地发展了配价语法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称动词配价所支配的成分叫补充成分(Ergan-zugen),不受动词配价支配的成分为自由说明语(FreieAngaben)。

补充成分又分为(obligatorisch)和可有的(fakultativ)两种。

汉语配价语法主要是从这一系统借鉴和发展而来的。

不过,类似配价的观念在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中也有过。

例如:"一个具体的行为必须系属于事物,或是只系属于一个事物,或是同时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

...动词可分为'双系'与'单系'..."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

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

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Vol.26 No.22009年4月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Apr. 2009[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SXSK07-ND)。

[收稿日期]2009-02-10[作者简介]辛 菊(1958-),女,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汇学;关 磊(1978-),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辛 菊,关 磊(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 要:谚语是汉语语汇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

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

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具有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等修辞特色。

关键词: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色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15-07谚语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

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山西方言谚语更能显示出方言谚语独特的语用价值。

方言谚语数量浩瀚如烟海,几乎达到妇孺皆知、无人不用的程度。

其语用价值得益于它所使用的丰富的修辞格律和修辞格式。

下面主要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色。

一、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必定会经过反复的加工、再加工。

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锤炼后,更显示出其吟诵顺口、描写生动、易于记忆的特点。

(一)讲究声音的和谐,具有韵律美感在声音方面,山西方言谚语多采用押韵、儿化、双声、叠韵、谐音、叠音、平仄等形式。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

又如当“动词语+的”修饰名词作定 语的时候,有的“动词语+的”修饰的中心 语(如“开车的司机”中的“司机”), 在一定上下文里可以省略不说,如“开车 的司机都吃饭去了”也可以说成“开车的 都吃饭去了”;而有的“动词语+的”修饰 的中心语(如“开车的技术”中的“技术 ”)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省略不说。 如“那位司机啊,开车的技术可好了”, 就不能说成“那位司机啊,开车的可好了 ”。这又是为什么?其中有无规律可循?
三、怎样分析、解决“动词语+的”结构所引 起的问题 前边我们对“动词语+的”这种“的”字结构 的结构形式和表义特点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在回 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有必要先对汉语的“的”字结 构,特别是“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作一点 说明。 关于“的”字结构,我们都很熟悉。它是一个 由实词性词语加上结构助词“的”所形成的一种名 词性的结构。“的”字结构从语法性质上说,实际 上就相当于一个名词性成分。而从“的”字结构的 用法看,它又有点儿像代词。譬如说“红的”,它 不是只用来指称某一种特定的事物,而是可以用来 指称任何具有红颜色的事物——或“衣服”,或“ 裙子”,或“圆珠笔”,或“铅笔”,或“帽子” ,或“花儿”,等等。
按照这种看法,汉语中的动词也可以分为不同 的“价”。比如现代汉语里的动词按上述“配价 理论”就可大致分为四类: A类动词: 不强制要求与某种相知的名词性 词语 关联的,这类动词我们就称它为“零价动 词”记为“动0”。“零价动词”大多是反映自然 现象的动词。例如:“地震、刮风、下雨、下雪 ”等。 B类动词: 强制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 语关 联的,我们把这类动词称为“一价动词”, 记为“动1”。例如:“病、醉、休息、咳嗽、游 泳”等,“一价动词”差不多就是一般说的不及 物动词。

汉语语法“本位”观

汉语语法“本位”观

• 此外,句子也不能作为基本单位,因为 • 1)句子不一定就是主谓句; • 2)小句和词组是重合的; • 3)汉语中句子和词组的界限不好划分,句子本 身的界限过于松散,句子没有语法上的形式标 志,确定句子也不容易(陆俭明,1993)。 • 马庆株认为,汉语中最小的单位和最大的单位: 语素和句子都不能作为基本研究单位。因此, 研究只能选择词和词组作为基本单位。
• 从马建忠到朱德熙,都是在用“印欧语的眼光” 来看待汉语,因而其语法体系很难 解决汉语的 问题。“字”,是“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 对应物,是最小的句法单位,具有“结 构简明、 语法功能模糊、表义性突出”等特点。
• “字”通过结合构成字组,或为“固定字组”, 或为读为句。从徐通锵对“临摹性原则”的肯 定和较多引用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原则等来看, “字本位”不但受到中国古代语言研究和赵元 任后期学术观点的影响,而且也从当代的功能 语法那里受到启发。
汉语语法“本位”观
“本位”的意义
• 提出“本位”的学者们的出发点主要是:以语 法中的某一单位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该基础 单位的研究来解释其它各级语法单位。其它各 级语法单位的解释都建立在对基础单位研究的 理论基础上。作为基础研究的单位就取得了研 究“本体”的地位。
• 作为“本体”的研究对象,在理论上要求应该 尽可能地与其他研究对象保持内部结构的一致 性,或者该基础单位的某一属性或功能可以和 其它语法单位保持一致,使得其它语法单位能 够通过对该基础单位的解释而得到本质上的解 释。
• 并且,也不能从这两级单位中任意选取其中的 一个作为本体,应该既讲词,也讲句子。抓住 词,可以向语素推演,抓住词组可以向句子推 演。词法和句法平行。如果我们弄清楚了词构 成词组的规则,弄清楚了词组构成句子的规则, 那么语法的问题大体上也就清楚了。

《菊馨》三个版本比较——基于文体学分析中的词汇层面分析

《菊馨》三个版本比较——基于文体学分析中的词汇层面分析

《菊馨》三个版本比较——基于文体学分析中的词汇层面分析丁群《菊馨》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之一,全文以菊花贯穿始终,通过写菊花的颜色、气味等,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英国矿工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批判和对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下层人民的同情。

本文通过文体学分析方法中词汇层面对三个版本改动较大的部分进行比较。

1 引言D.H.劳伦斯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作为一位自传色彩较浓的情感性作家,他的作品中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影响。

劳伦斯从1907年开始从事短篇小说的创作,一生中共创作了约70篇与长篇小说相应的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题材多样,主要包括矿工生活、两性冲突、战争和回归自然。

《菊馨》是劳伦斯的成名作,也是其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文章分为八个部分:一、开头,二、伊丽莎白的父亲到来,三、伊丽莎白和孩子们一起等待丈夫回家,四、到访Ringley家,五、伊丽莎白婆婆的到来,六、丈夫尸体回来,七、清洗尸体,八、结尾。

菊花的形象贯穿始终,作者通过描写菊花的颜色和香味,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矿工艰难的生活。

Cushman指出,《菊馨》有两个发表的版本与两个未出版的文本。

文本最早问世于1909年,修改后于1910年发表在《英语评论》(English Review)。

1911年,劳伦斯对文本进行了大量改动,这一版本被看作为Hopkin校样本。

同年秋季,Hopkin校样本经修改后,成为发表在《普鲁士军官与其它故事》中的文本。

在小说不断修正过程中,随着作者情感的成熟与发展,文本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也充分体现了劳伦斯作品艺术的核心:不断的修正。

劳伦斯的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艺术成长的行为(Cushman,1978)。

三个版本在词汇层面、语法层面、修辞手法和链接手段方面都有变化,但是最大及最根本的变化是词汇变化,因此本文主要就这一方面讨论。

2 三个版本之间的比较1911年的版本与1910版本的相比,改动很大,开头做了大量删减,结尾则是增加了篇幅。

青年语法学派

青年语法学派

第六章青年语法学派●一、青年语法学派的简介●二、“宣言”的主要论点●三、青年语法学派与早期比较语言学家的分歧●四、青年语法学派理论观念的局限性●五、关于“语音规律”一、青年语法学派的简介(一)名称的由来●原指莱比锡大学里一批跟古尔替乌斯的观点有分歧的学生所用的诨号。

●1878年勃鲁格曼用来称呼由他和其他几位青年学者发动的一场学术运动,从此就正式成了一个学派的名称。

●1885年,意大利语言学家阿斯戈里把它译成Neo-grammatici , 后来,别的语言大多由这一译法转译。

因此,“青年语法学派”又称为“新语法学派”。

●因这一学派是以莱比锡的一批青年学者为中心形成的,因此亦称其为“莱比锡语言学派”。

(二)主要成员●德国学者:雷斯琴(A. Leskien, 1840-1916)、勃鲁格曼( K. Brugmann, 1847-1919)、奥斯脱霍夫( H. Osthoff, 1847-1909 )、保罗( H. paul,1846-1921 )、德尔勃吕克( B.Delbruck, 1842-1922 )等。

●丹麦学者:维尔纳( K. verner, 1846-1896 )等。

●俄国学者:福尔图纳托夫(三)青年语法学派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前,自拉斯克、葆朴开始的比较研究,虽然确定了不少语音对应关系,也发现了某些语音规律,然而直至施莱歇尔,对语言发展过程的性质仍未得出明确的认识。

●1870年前后,开始出现新的转机,一批青年学者在语音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特别重要的有:阿斯戈里对印欧语k问题的新解释,维尔纳定律的确立,以及勃鲁格曼、索绪尔等人对印欧语系语言元音原始系统的阐述。

●*K1,与梵语的K、希腊语的P、拉丁语的qu相对应。

●*K2,与梵语的S`、希腊语的K、拉丁语的C相对应。

●*K3,与梵语的C^、希腊语的t、拉丁语的qu相对应。

(四)突破的意义●突破的意义●这些突破使原来显得混乱的印欧语元辅音逐渐理出了头绪,从而使人们对语言发展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试论谎言符号的语用价值_辛菊

试论谎言符号的语用价值_辛菊

收稿日期:2003 01 25 本文为2002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第三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交流论文。

作者简介:辛菊(1958-),女,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03年7月第30卷第3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 i T eachers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Jul.,2003Vol.30 No.3试论谎言符号的语用价值辛 菊(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 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谎言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真谎言和假谎言,利人谎言和利己谎言,得体谎言和不得体谎言,幽默谎言、机智谎言、欺骗谎言和罪恶谎言等。

所以,对谎言不能一概否定,而要根据会话合作原则与得体原则对谎言进行取舍选择,使语言符号收到最佳表达效果。

关键词:谎言;真谎言;假谎言;得体谎言;会话原则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957(2003)03 126 03语言符号所指语义的真假评价,从说话者(A)和听话者(B)的判定情况来看,可以有四种情况:(1)A B 同认定为真,即真理(定理、公理);(2)A B 同认定为假,即谬误(假话、骗不了人的谎言);(3)A 认定为真,B 认定为假,听话者以真当假,错把真话当作谎言(可视为假谎言);(4)A 认定为假,B 认定为真,听话者以假当真,错把谎言当作真理(可视为真谎言,骗得了人的谎言)。

一、谎言及其类型我们要求人们不说谎言,但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个正常人都曾说过谎言。

因为在有些时候必须说谎言才恰当,才得体,如对坏人、对小偷、对骗子、对病人。

所以谎言不能一概而论。

现代汉语词典 将 谎言 定义为 谎话 ,又将 谎话 解释为 不真实的、骗人的话;假话。

[1](P588)此定义不太科学。

因为 谎言 必为假话,但假话不一定是谎言。

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先昆先生在 谎言 一种典型的符号学现象 一文中指出:谎言是说话者明知为假而 有意 向听话者说的假话。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
辛菊
【期刊名称】《辞书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目前学生成语误用现象非常严重,而现有成语辞典针对学生使用成语现状,把剖析误用和正面引导结合起来的还很少见.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编写纠
错示范型成语辞书;怎样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需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页数】11页(P90-100)
【作者】辛菊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临汾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评辛菊、温端政主编的《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J], 翟维琦
2.成语俗谚类书编写的新开拓——评《成语典故源流故事赏析辞书》 [J], 李林
3.成语理论研究与成语辞书编纂质量的关系 [J], 何华连
4.规范型汉语辞书的异体字处理问题(下)——《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编写札记之一[J], 程荣
5.规范型汉语辞书的异体字处理问题(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编写札记之
一 [J], 程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第十三章 比较句《马氏文通》将古代汉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差比、极比三种。

一、差比句1.1差比句词序的历史变化太田辰夫的观点:古代汉语的差比句用“A —形容词—介词—B ”式,A 、B 代表两个比较项,可用于古代汉语差比句式的介词有“于、过、如、似”。

——《中国语历史文法》“于”最常用,从古代一直用到唐代。

“过”见于唐代。

“如”本来用于平比句,从唐代起转为表示差比。

“似”在唐代产生,用得比“如”多。

现代汉语差比句用“A —介词—B —形容词”式,介词用“比”,由动词发展而来,唐代“比”处于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过程中,有些句子还有“比较、比拟”的意思,如:若比李三犹自胜。

(白居易诗)但有的例子已经可以看作差比句,如:色比琼浆犹嫩。

(郎士元诗)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比句的不同:1、词序不同:古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中间,现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后。

2、古代汉语差比句不能用副词或补语说明差别程度,但是唐代以后情况有所改变。

如:眼见的泪点儿更多如他那秋夜雨。

(潇湘雨,3折)总的来说,古代汉语差比句中一般只用一个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不能说明差别的程度。

现代汉语差比句则以用副词,后助形容词,补语等更细致地表示差比为特征。

如:我这枝笔比刀子还快哩。

(救孝子,2折)——现代汉语差比句贝罗贝的观点:将现代汉语比较句结构概括为:X+比较词(comparative )+Y (+adverb )+比较结果(dimension )”。

X 和Y 是两个比较项。

贝罗贝把比较分为三级:比较级(superiority )、等同平比差比 极比 平比者,凡象静字以比两端无轩轾而适相待者也。

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

极比者,言将所以比之象推至於其极也。

例: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例:季氏富於周公。

(论语•先进) 例:诸子中胜最贤。

(史记•平原君列传)级(equal)、相差级(inferior)。

“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评辛菊、温端政主编的《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

“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评辛菊、温端政主编的《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

辨析之后 ,再举出正确使用例: ( 3 )亲眼看见他成 了这镇上 炙手可 热的红人 ,而且 目
空一 切 。 ( 沙 汀 淘金 记 》一 七 )
( 4 )杨贵妃得 宠后 ,杨 氏兄妹数人 炙手可 热,朝政腐
败到 了极 点
这 样 把 反 面 纠 错 和 正 面 引 导 统 一 起 来 ,会 产 生 更 好 的 效果。。
语 言应 用研 究
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
评辛 菊、温端政主编 的 学生成语辨析 小辞典
口翟维 琦
运 用 成 语 的 能力 和 水平 。这 里 的 关键 在 于 , 作者 从 个 别里 找 成 语 是 汉 语 语汇 宝 库 中璀 璨 的 明珠 。 由于 成 语 有较 强 的 出一 般 , 发现 并 归 纳 出误 用 的规律 , 以便起 到举 一 反三 、触 表 现 力 和 较 好 的语 言 表 达 效果 ,近 年 来 的 高考 语 文 科 ,在 正 类 旁 通 的 作用 。据 此 ,作 者 还 把 学生 运 用 成语 时 比较 常见 的 确使用成语上 占有一定的 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成语复习中也 误用现象 归纳为以下几种类 型,并在 “ 辨析 ”里加 以提示 。 感 到无 所 适 从 。或 死 记 硬 背 ,或 弃 之 不 顾 。在 人 们 的书 面语 l _ 望 文 生 义 , 故意 曲解
柳宗元 《 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 ( 又作 《 陆文通墓表》): ( 二 )指 明表 现 与 探 析 原 因统 一 “ 其为书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汗牛充栋 ”,形 举 出误 用 例 , 只 是 指 明现 象 。 通 过 辨 析 , 分 析 误 用 的 容书籍多。 “ 汗牛 ”,用牛运输 ,牛累得 出汗; “ 充栋”, 原 因 ,让 学 生 知 道 在 运 用 成 语 中错 在 何 处 , 怎样 才 能 更 准 堆 满 了屋 子 。形 容 藏 书 很 多 ,不 用 于 其 他 事 物 。 例 ( 8 )用 确 地运 用 成 语 来 表情 达 意 ,这 是 本 书 的重 点 。 来形容 “ 刻 苦 学 习 的楷 模 ” ,例 ( 9 )用 来 形容 金 玉 之 多 , 如 “ 炙 手 可热 ”条 ,在 “ 辨 析 ” 里 指 出 : 这 两 个 误 例 ( 1 0 )用来 形 容 电脑 学 习 班 多 ,都 弄错 了对 象 。

汉语言文学_语法概说

汉语言文学_语法概说
课文学习
二、语法学及其分类
语法学就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历时语法 王力《汉语史稿》
1.研究目的
比较语法 汉英、汉日
描写语法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课文学习
理论语法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2.研究用途 参考语法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教学语法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3.研究方法
传统语法 结构主义语法
• (2) 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变化,如果缺乏形态变化,就主 要根据该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份或者干脆依赖于意义。
• (3) 注重书面语分析,比较少或者干脆不考虑口语中的变化。 • (4) 总结出来的语法规则被看做一种规范和标准,要求学习
者予以遵守。
课文学习
结构主义语法
它是在对传统语法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理论的创始人 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经典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 了一整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其特点主要是: (1) 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学要研究的是语言,而不研 究言语;区分语言的共时和历时,认为语言学家要关心的是共 时的客观记录和描写,可以不考虑历史的因素。 (2) 语言是一个严密的结构系统,语言学要重点研究语言结 构内部各个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提出“组合关系”和“聚合 关系”这两大结构关系。 (3) 注意语言的特征,强调形式的描写与分析,提出根据 “分布”来划分词类的标准。有意无意地排斥意义的作用。 (4) 强调语言结构内部的层次,提出“直接成份分析法”对 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
主‖ 谓 定 )中
我知道你最喜欢打排球。
主‖

动|

主‖

状]

动| 宾
动| 宾
课文学习
四、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文献2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文献2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文献论文部分一、词类刘丹青《从汉语特有词类问题看语法的宏观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陆俭明《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马庆株《影响词类划分的因素和汉语词类定义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年文炼《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1982年第1期文炼《与分类有关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1993年第3期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考》《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年徐枢《兼类和处理兼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年杨成凯《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年尹斌庸《汉语词类的定量研究》《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张连生《词性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朱林清《论词类的语法功能及词性的确定》《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4期TOP二、名词陈宁萍《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现代汉语动词和名词分界限的考察》《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廖秋忠《空间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邵敬敏《论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测方法》《汉语学习》2001年第6期邢福义等《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袁毓林《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袁毓林《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其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TOP三、动词邓守信《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范晓《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及其再分类》《中国语言学报》(四)商务印书馆1991年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三)商务印书馆1988年马庆株《能愿动词的连用》《语言研究》1988年第1期马希文《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某些句式》《中国语文》1987年第6期马希文《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lou/》《中国语言学报》(一)商务印书馆1983年王希杰华玉明《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性及其语用制约性》《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吴为章《“成为”类复合动词探讨》《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吴为章《动词研究述要》《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尹世超《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方言》1979年第2期朱德熙《包含动词“给”的复杂句式》《中国语文》1982年第5期TOP四、形容词、区别词崔永华《与褒贬义形容词相关的句法和语义问题》《语言学论丛》(九)商务印书馆1982年齐沪扬《区别词的语法性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石毓智《现代汉语的肯定形容词》《中国语文》1991年第3期谭景春《双向和多指形容词及相关的句法关系》《中国语文》1992年第2期张国宪《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吕淑湘、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TOP五、副词白梅丽《现代汉语中“就”和“才”的语义分析》《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聂仁发《否定次“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汉语学习》2001年第1期沈开木《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中国语文》1984年TOP六、数词、量词方梅《宾语和动量词的词序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第1期郭继懋《也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999年第4期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项选择》《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宋玉柱《关于数词“—”和量词相结合的重叠问题》《现代汉语语法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张万起《试论现代汉语复合量词》《中国语文》1991年第4期TOP七、虚词陈刚《试论“着”的用法及其与英语进行式的比较》《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论丛》(六)商务印书馆 1980年黄国营《“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陆俭明《汉语中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马学良史有为《说“哪儿上的”及其“的”》《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倪宝元《也谈“的、地、得”的分合》《汉语学习》1983年第6期沈开木《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石毓智《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张炼强《人称代词的变换》《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周刚《连词的范围和分类之再认识》《中国语学》(246号)日本中国语学会 1999年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回顾》《现代中国语研究论集》日本中国书店 1999年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的“的”字》《语法丛稿》商务印书馆朱德熙《说“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TOP八、词语的重叠卞觉非《AABB重叠式的语义、语法、修辞和语用功能》《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于江《动词重叠研究概述》《汉语学习》2001年第1期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2期TOP九、短语范继淹《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马庆株《词组的研究》《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齐沪扬、王爱红《形容词性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汉语学习》2001年第2期TOP十、句法成分陈平《试沦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配位原则》《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储泽祥《“在”的涵盖义与句首处所前“在”的隐现》《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范继淹《形名组合间“的”字的语法作用》《中国语文》1958年第5期郭熙《“放到桌子上”“放在桌子上”“放桌子上”》《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金立鑫《成分的定位和状语的顺序》《汉语学习》1988年第1期李英哲《汉语语义单位的排列词序》(陆俭明译)《国外语言学》1983年第3期廖秋忠《现代汉语并列名词性成分的顺序》《中国语文》1992年第3期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刘月华《定语的分类和多项定语的顺序》《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陆丙甫《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陆丙甫《汉语定语的分类及其顺序》《华文世界》1989年第4期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马庆株《动词后面时量成分与名词的先后词序》《语言学论丛》(13)商务印书馆1984年马庆株《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中国语言学报》1991年第4期马庆株《多重定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别和词序》《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孟庆海《动词+处所宾语》《中国语文》1986年第4期屈承喜《汉语的词序及其变迁》《语言研究》1984年第1期屈承喜《汉语词序与词序变迁中的问题》《语言学论集:理论、应用及汉语语法》台北艾鹤出版有限公司 1986年邵敬敏《从语序的三个方面看定语的移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史有为《施事的分化与理解》《中国语言学报》(四)商务印书馆1991年王光金《动词直接做定语时的位置》《中国语文》1993年第1期项开喜《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汉语学习》2001年第1期徐枢《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谈“名受十名施+动”句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杨成凯《广义谓词性宾语的类型研究》《中国语文》1992年第1期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中国语文》1999年第1期余志鸿《补语在句中的语义联系》《汉语学习》1991年第6期袁毓林《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中国社会科学》张伯江《关于动趋式带宾语的几种语序》《中国语文》1991年第3期张伯江《动趋式宾语位置的制约因素》《汉语学习》1991年第6期郑怀德《“住了三年”和“住了三年厂”》《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朱德熙《句法结构》《中国语文》1962年8月—9月号朱德熙《“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期TOP十一、句法分析方经民《哈里斯的变换理论》《语言学通讯》1989年第1—2期李临定《试谈汉语语法分析方法——从〈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一文说起》《中国语文》1992年第5期陆俭明《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管见》《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2期陆俭明《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汉语学习》1991年第1期陆俭明《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吕冀平《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学习和探索》1979年第4期马庆株《层次、语法单位和分布特征》《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王维贤《句法分析的三个平面与深层结构》《语文研究》1991年第4期吴为章《运用变换理论的先驱——〈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之二》《汉语学习》1994年第5期徐枢《十多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方法述评》《语法研究与探索》(七)商务印书馆 1995年朱德熙《变换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则》《中国语文》1986年第2期TOP十二、句型陈建民《如何整理与归纳口语句型》《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范芳莲《存在句》《中国语文》1963年第5期范继淹《多项NP句》《中国语文》1984年第1期范继淹《无定NP主语句》《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范晓《动谓句的定型问题》《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范晓《VP主语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范晓《施事宾语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范晓《“兼语”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胡裕树《如何确定句型》《中文自修》1984年第4期李临定《谈谈句型研究》《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吕文华《“被”字句和无标志被动句的变换关系》(《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马庆株《现代汉语的双宾构造》《语言学论从》(十)商务印书馆1983年施关淦《动词谓语句型简论》《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6年宋玉柱《经历体存在句》《汉语学习》1991年第5期宋玉柱《谈谈特殊句式的研究》《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王还《英语和汉语的被字句》《中国语文》1983年第6期王维贤《说“省略”》《中国语文》1985年第6期文炼《句子的理解策略》《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易绵竹《汉语把子句和被字句探析》《求是学刊》1992年第4期殷志平《“被”字句研究综述》《中国语文天地》1990年第1期詹开第《有字句》《中国语文》1981年第1期周小兵《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1990年第4期朱德熙《包含动词“给”的复杂句式》《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邢福义《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TOP十三、句类: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胡炳忠《有关“呢”的两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黄国营《吗字用法研究》《语言研究》1985年第2期黄正德《汉语正反问句的模组语法》《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李宇明《NP呢句式的理解》《汉语学习》1989年第3期李子凡《也谈“反复问句”》《语言学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林裕文《谈疑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刘月华《语调是非问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1984年第5期陆俭明《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吕淑湘《疑问?否定?肯定》《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邵敬敏《关于疑问句的研究》《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邵敬敏《语气词“呢”在疑问举中的作用》《中国语文》1989年第3期沈开木《反问语气怎样起否定作用》《汉语学习》1992年第5期徐杰、张林林《疑问程度与疑问句式》《江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袁毓林《祈使句式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朱德熙《关于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TOP十四、复句:范晓《补重复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龚千炎《现代汉语的假设让步句》《语言文字探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年梅立崇《现代汉语的“即使”假言句》《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1期邢福义《“越X,越Y”句式》《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邢福义《复句的分类》《句型与动词》语文出版社 1987年邢福义《现代汉语的“要么P,要么Q”句式》《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第2期邢福义《反递句式》《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邢福义《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邢福义《现代汉语复句与单句的对立和纠结》《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1期徐杰《“即使A,也B”句的语法逻辑问题》《汉语描写语法十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王维贤《论转折句》《中国语言学报》(4)商务印书馆 1991年周换琴《“不但……而且……”的语用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TOP十五、句群:田小琳《句群的修辞》《修辞学新探》论文集(香港)1995年吴为章《句群研究兴起的原因》《汉语学习》1988年第3期吴为章《解证句群的类型和作用》《学语文》1989年第6期吴为章《汉语句群研究的价值》《中国语言学报》(6)商务印书馆 1996年邢福义《选择问的句群形式》《汉语学习》1993年第6期著作部分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82年曹逢甫《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语文出版社 1995年陈爱文《汉语词类研究和分类试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年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方经民《汉语语法变换研究——理论、原则、方法》(日本)白帝社1998年范晓(主编)《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1998年傅雨贤周小兵《现代汉语介词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傅雨贤《现代汉语语法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高更生王红旗等《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 1996年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商务印书馆 1995年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 1997年郭志良《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6年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综述》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6年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李珊《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年李子云《汉语句法规则》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年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3年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商务印书馆 2000年吕淑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1979年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1984年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年孟琮、郑怀德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1999年缪锦安《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年饶长溶《汉语层次分析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年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年邵敬敏《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邵敬敏《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玉柱《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王国璋吴淑春等《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商务印书馆 1996年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年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语文出版社 1992年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年徐枢《宾语和补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5年杨成凯《汉语语法理论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6年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年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于思《句法的逻辑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989年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 1994年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淑湘译)商务印书馆 1979年郑怀德孟庆海《形容词用法词典》湖南出版社 1991年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年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980年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1985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1982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习方法指导
• 1. 依据大纲,进行学习。认真阅读指定代用教材《现代汉语语 法研究》(纲要)。掌握基本语法理论知识,能具体区分汉语各 级语法单位,懂得词的功能类别,词组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 掌握语法分析的原则、方法和手续,能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正 确的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结构关系分析,并善于进行语义关系的 分析。 • 2.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语法理论,可参考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 义》(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 3.多做练习,加深理解。结合实际语言材料,善于运用纲要提出 的观点、方法去分析语言海洋中的语法事实,举一反三。
(二)稳固性
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 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
(三)民族性
思考问题
1.为什么“锣鼓不敲了”可以说成“不敲锣鼓了” 而 “他们不来了”却不能说成“不来他们了”? 2.为什么“客人不来了”可以说成“不来客人了”而“他 们不来了”却不能说成“不来他们了”? 3.为什么“他们不打了”可以说成“不打他们了”而“他 们不来了”却不能说成“不来他们了”? 4“客人不来了”与“不来客人了”有何区别? 5.“吃他一顿饭”与“唱他一个歌”,其中的“他”的语 法意义一样吗?(他的/非他的) .6.“谁知道呢?”在什么情况下=“我不知道”?在什么情 况下=“有谁知道?”(周遍性任指/实指)
• 参考书目
• 1.《语法讲义》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1998 .北京 • 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1980. 北京 • 3.《现代汉语》 黄伯荣 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6北京 • 4 .《现代汉语》 胡裕树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6上海 • 5.《现代汉语》 林祥楣 语文出版社 1991.8 北京
语法概说
• 一、语文和语言
• 语文的含义:语言文字(小语文)(小学阶段) • 形——文字学 • 文字三要素: 音——音韵学 “小学” • 义——训诂学 •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 语言文学(中学阶段) •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 • 语言文化 (大语文观)(全社会对语文的认定) •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语”即语言,始终没有变。所以,没有语言就没有语文。
• • • • •
4.三个平面 结构:显性结构关系(语形) 语义:隐性结构关系(语义格) 语用:变换关系、句式选择(语境) 把字句 被字句
五、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
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 来的。 2.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 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 言事实。 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
• 课程内容
• • • • • • • • • • 第一章 语法概说 第二章 词的构造 第三章 词类 第四章 体词 第五章 谓词 第六章 代词 第七章 虚词及特殊词 第八章 句法结构 第九章 单句 第十章语法学 二、语法单位 三、语法结构和语法分析
欢迎同学们在这里和我一 起学习和探讨语言学专题
——主讲教师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辛 菊
• 课程性质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为汉语言文学 专业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 继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有关语言系列课程之后设置的一门关于 语言理论方面的提高课。
• 学习要求 • 本课程试图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 现代汉语语法事实做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描写, 揭示汉语语法的规律及其特点,讲授一定的语 法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汉语语法事实和规律有 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语法理论和科学的方 法观察、分析语言实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 研究汉语语法的志趣和能力。
• 1.词法、句法(语法:组词/造句) • 2.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纵类别横搭配关系) • 小王(名:人)看(动)语法(名:物)书。 • 3.核心语法、外围语法(本体/涉及其他学科) • 想起来了(轻声-非轻声 涉及语音)
• • • 趋向动/动补关系 动作动/动宾关系 想起(动补) 长两米 (主谓/动宾涉及词义) 短两米
• 二、语言和语法 • 语言的三要素: • 语音——物质外壳 • 词汇——建筑材料 • 语法——结构规律 • 没有语法,就不成语言。 •
• • • • • •
三、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1.分析型语言 语序和虚词 2.量词是特有的类 3.语气词丰富 4.词的多功能性 5.语言单位内部结构一致
四、语法的外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