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同课异构
《囚绿记》教案设计
《囚绿记》教案设计关于《囚绿记》教案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囚绿记》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囚绿记》教案设计篇1《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 ,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由于它的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很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所以受到不同版本教材编委的青睐。
一、课题《囚绿记》二、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赏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赏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3、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结合作者的身世,以及当时社会状况,感受文本对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三、教学设想(一)重点体会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作品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二)难点赏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赏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具配备多媒体展示ppt与板书相结合(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学生活动: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读准字音。
课时计划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赏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赏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王富婷11月14日下午,我参与了州语文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和市四中的万秋园老师同讲《囚绿记》。
《囚绿记》是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散文。
不同的散文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源于文中不同的形象。
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文章的情感和形象,设计思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处下手。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方法。
另外,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由易到难。
我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是思考“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达到了梳理文章结构的目标。
接着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借这个问题引出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之后的两个探究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称呼的变化说明什么?”以及“怎样理解‘魔念’?”需要学生结合全文,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问题层层推进的同时,学生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然而,正如课后讨论时一位老师说的一样,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反应会很生涩。
整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并不活跃。
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
” 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偏难或偏易。
由于经验的缺乏,我对高中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有的问题设计得过难。
比如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理解‘魔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提问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
如果先让学生说说“魔念”是什么?再来理解“魔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可能效果会更好。
新余一中胡青青录像课《囚绿记》教学案例设计方案)
的脉 络、嫩芽,我以揠 苗助长 请生起来回答圈画的 . . 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 句子 , 并简要说说与 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 绿有关的故事 , 用一 淅沥的声音 ,婆娑的摆舞 。 .. .. 个含“绿”的两字动 宾词组加以概括(像 “囚绿”那样用两个 字概括更好)
4
进 程 四: 以 批 注 悟 情 理
八、帮助和总结
8
教学要努力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形成富有特色的思想、积极主动的参与、新奇大 胆的质疑、别开生面的创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注重开发课程资 源,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潜能,不但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由应试教育向 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途径。 本课亮点与教师个人的教学专长: (一)本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是让每一位学生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提高。 (二)注重课堂生成,注重开发课堂资源的开发、整合,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 验、合作、探究。 (三)所触及到的问题往往可以起到牵引、生发、深入的作用。
评点阅读法
合作讨论探 究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 源准备
2
进 程 一 : 以 绿 色 入 新 课
有人说,绿色是自然颜色 中最具有生命意义的色调,一 提起绿,人们就会联想到生 命、生机和希望。是的,当一 教师使学生 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的时候, 通过有关绿的 我们仿佛看到生命的希望;当 图片,激发学 一株幼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 边听,边看投影的三张 生学习的兴 的时候我们仿佛感受到生命 图片,师生一起感受绿 趣,打破学生 的顽强;当无边的绿意扑面而 的魅力。 与的陌生感, 来的时候,我们仿佛听到生命 从而导入新 的乐章。绿色不仅是芸芸众生 课。 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 之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喜 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写的一 篇抒情散文——《囚绿记》 。
绿教学反思
绿教学反思绿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
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不足之处: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
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
绿教学反思2我准备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耳朵上的绿星星》,这节课给我的印像非常深刻,孩子们能开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而且也是轻松地接受知识。
这节课有两个目标:1、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
2、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以下五个环节: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2、结合图片,幼儿自由创编故事。
3、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
4、看课件,分段欣赏故事,学说故事对话,学习形容词。
5、情感教育,使幼儿懂得做事情要为他人着想。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情节有趣,语言比较幽默,很吸引幼儿,整个环节较容易把握,同时也给了我一些启示:第一,故事开始采用先让幼儿自由创编的方法,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同时也为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做了铺垫。
第二,在第四个环节中让幼儿学说故事对话,这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
采取分段欣赏故事则有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与把握。
囚绿记知识点详解
1.《散文家谈散文》中,晓雪曾说,鲁迅的散文冷峻深厚,冰心的散文婉约清秀。
请你仿用以上的四字词语,对选文的语言特色进行归纳。
热忱真挚2.选文中,作者说“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请问那一刻作者真的“了解自然”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对于“自然”,作者了解一部分:绿是生命和盼望,安慰和欢乐;但他并未做到透彻的“了解”,他没有意识到自然同样须要敬重,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绿须要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因此他才回去囚绿3.结合详细语句分析被囚禁的常春藤表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它照旧伸长,照旧攀缘,照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的三个“照旧”表明常春藤长的旺盛,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绿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向着阳光”等表现出常春藤固执向阳的特性,象征对光明的憧憬, 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4.选文第①段和第⑤段都写到常青藤的长势,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对比写出了常春藤被囚前后由旺盛到衰病的变化,表现出作者的自私给“绿"造成的损害。
5.陆蠡和朱自清都对绿充溢了浓烈的感情,请比较第⑤段划线句子及下面的句子,说说他们对待绿的方式及情感有什么区分。
(4分)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快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犹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今叫你“女儿绿”,好么?——朱白清《绿》陆蠡囚绿是对绿的摧残,是对生命的遏制,“愤怒”, 魔念写出作者对常春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真正的理解。
“囚绿”尽管是自私之举,但他对绿的确是爱得深。
朱自清绿选段中b便显出对绿炙热的爱恋之情6 分析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包含了哪些信息?(交代事务发生的时间;指出内容属回忆;单独成段说明事情让作者难忘。
语文版《囚绿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涂料商业计划书完整版商业计划书:涂料代理销售平台1.简介本商业计划书旨在建立一家涂料代理销售平台,提供高质量的涂料产品和相关服务,并通过建立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和专业的销售团队,将其销售给广大客户。
我们将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2.市场分析涂料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房屋的保护和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涂料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然而,由于市场存在诸多中小型涂料生产厂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以及由于国内市场对于新型环保型涂料需求的日益增加,市场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和机会。
3.产品与服务我们将选择优质的涂料生产厂家合作,提供多种类型的涂料产品,包括水性涂料、油性涂料、溶剂型涂料等,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同时,我们将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帮助客户解决涂料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4.销售与市场推广5.竞争优势我们有以下几个竞争优势:(1)优质产品:与优秀的涂料生产厂家合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
(2)专业的销售团队:建立一支专业的销售团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3)强大的供应链网络: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种类齐全和快速送达。
(4)市场推广策略:通过市场推广活动以及与建筑公司和装饰公司等合作,扩大公司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6.财务计划(1)启动资金:我们计划筹集100万元用于平台搭建、产品采购、团队建设等费用。
(3)成本支出:根据销售额的10%作为成本支出,包括产品采购成本、销售团队人员工资、推广费用等。
7.风险与挑战我们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包括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合作风险、产品质量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将加强市场监测和供应商选择,确保合作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
8.发展计划我们计划在第一年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知名度和份额,并逐步扩大产品种类和服务范围。
在第二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实现持续增长。
《囚绿记》教案_7
《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篇1学习目标:1、读一读2、画一画3、说一说4、赏一赏重点和难点1、掌握象征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行文中所表达的向往光明、顽强斗争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导入:你喜欢绿色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绿色?二、朗读课文,圈点批注1、用“.”圈出文中生字、难字;2、用“O”在段首圈写出段落序号;3、用“——”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常春藤的语句;4、用“【】”批注表现常春藤特点的内容。
三、整体感知:__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四、理清层次在文中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寻绿(1 - 4)赏绿(5 - 7)囚绿(8 -12)放绿( 13)怀绿( 14)五、研读课文:1、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2、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说明了什么?六、探究写法;1、【知识链接】①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
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
②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__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七、拓展延伸:1、__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2、观赏名人事例及视频,激发正能量。
《囚绿记》教案篇2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仅为了表达对绿的喜爱,有没有更深层的涵义?__还有哪部分值得我们品读、挖掘,我们却没注意呢?请找到这些地方,深层挖掘__主旨。
(提示:我们再结合绿的生命特征以及作者创作背景来挖掘__主旨。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最新7篇)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最新7篇)篇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囚绿记》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三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欣赏精美的写景、品味优美的语言,来赏析文章深刻的意蕴。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将自然界的“绿”与作家内心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绿的状态也写出了作者自身的处境,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要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经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与熏陶,可以说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已有所领会。
本文篇幅不长,且文字不深,学生基本能读懂,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认知,还难以理解。
所以,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虽然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
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依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1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指导学生筛选出关键语句,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来把握语句的重要信息,体会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学会圈点批注,理解语句含义,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为认真贯彻“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探索适合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听障语文组从于20xx年10中旬开展了中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的“备课、上课、评课、总结、论坛”一系列“同课异构”活动,五位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了词语教学的重要性,现总结如下:一、共同点:1、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老师们都能注重新课预习习惯的指导,并且在授课伊始就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注重了过好认读关。
每位老师都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并及时进行了纠正。
4、都注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结合课文内容,把文中的常用词语注重指导学生说句子。
二、不足之处: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的重点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很清楚的问题,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视语言的理解,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现象。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努力的关注了这些,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学生出现的错别字还是那样多,常用词语不会写句子,有的写了也是语句不通顺,意思不完整,这充分说明了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通过讨论、反思,大家一致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较欠缺:1、对生字的书写普遍没有重视,有的甚至没有提及。
2、对词语的理解不透彻,没有很好的贯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
好多词语的理解仅限于让学生用手语翻译出来就以为学生理解了,根本不知道词语在文中的真正意思,老师也没有及时跟踪指导,不知道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成了一句空话。
3、常用词语的训练不够扎实。
只注重了生字新词的学习,对一些熟字生词没有进行讲解,对一些常用词语没有练习,有的即使说了,学生也是比葫芦画瓢似的说,根本没有深刻的理解词语的意思,更不会运用。
4、对课堂教学过程普遍预设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每节课的课堂容量较大,学到哪里就到哪里,计划性不强,根本没有检测的时间,更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中语文课时评价3第3课囚绿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囚绿记(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囚绿记》中蕴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之道。
把个人意志强施于别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种痛苦。
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因为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
如果总是让别人来操纵自己,( )。
在养子育子的教育中,很多孩子成为家长操纵的对象。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犹如一群________的骆驼,在漫漫求学的道路上苦苦前行。
由于课业的繁重,学时的紧迫,他们常常是________,没有甄别决定教育种类和教育内容的时间。
家长对各种艺体培训及重点科目的补习往往________,孩子只好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满足家长预设的任务。
久而久之,他们的大脑意识中渐渐忽略了自己的个性爱好,甘愿沦为父母眼中的“乖乖娃”。
更有甚者,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总是想方设法地借助各种培训辅导企图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这种________的行为,其实是真爱中的最大的伤害。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
B.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的理由,是导致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原因。
C.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
D.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是导致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
【解析】选C。
画横线的整个句子句式杂糅,可去掉“导致的”;“理由”和“因为”重复,“的理由”与“因为”可去掉一个;“当事人”和“旁观者”的主次关系不同,句中“我们”应指“当事人”,所以“当事人”在前,“旁观者”在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B.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甚至是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C.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D.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甚至是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解析】选D。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您浏览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正文如下: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本学期,我的收获:本学期教研活动即将接近尾声,但对于教研组活动,作为新人的我感受颇深,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学习中,我们综合组的全体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是上课、听课、评课;另外还开展了座谈会,读书摘记,学生书画、唱歌比赛等;而且我们还建立了博客,在博客上综合组的成员可以发表学科的一些知识内容,为科学、英语、音乐等教学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本学期教研组的教课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相互讨论、相互争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
教研组的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
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
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或因估计不足而产生的问题,记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的老师面前开课,所以特别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结果课上下来还是很不好,尤其是课堂上实验交流时,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在听,自顾自的。
但我并没有因此气馁,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在课堂管理上下功夫。
经过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如何上好一堂课;学会了如何评课;学会了如何将听课中得到的信息及时地记录下来;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相处之道等。
总之,过去的已永远不再回来,且不代表未来,所以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会扬长避短,虚心向全体教师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变换教学思路,在教研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讨实践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下学期,我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新教师,每次上课之前关注自己的教案和课堂时间的分配,所以课堂上我很少注意学生的各种表现;还有由于刚刚接受教学任务,对于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有时忙得一团糟,以致影响我的教学过程。
18汉本2 刘小兰 8250 囚绿记试讲自评报告2
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囚住这绿色
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3)作者面对常春藤的固执生长,作者的情感发生了何种变化?
它的尖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
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他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改 进 2.教学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升华思想。 后的
教 学 三、教学方法
设计 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语: 绿色象征希望,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 咏之色,而当绿色被囚禁,生命之色变得暗淡,枯黄之时。我们又作何 感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品味作者笔下别样的‘绿’ 意。 2.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 《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积极的改正。 4.多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多提升自己的计算机运用技能。
注:主要改动内容标红,用加黑字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 的生命力。 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 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不 屈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囚住这绿色
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囚绿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囚绿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读写赏悟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释题1、“囚”是什么意思?2、“绿”是指什么?明确:绿色的常春藤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明确: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二、选读语段,体悟感情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明确:喜爱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1)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
(2)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后讨论如何朗读更好。
(3)全班同学交流朗读,体会作者对“绿”的感情。
*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读,并对朗读予以指导。
三、圈画语句,品悟文旨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
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终于在一天早晨……。
离开北平一些年了。
……3、哪个同学能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呢?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注。
九年级语文《囚绿记》教案
九年级语文《囚绿记》教案九年级语文《囚绿记》教案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由于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的不同,每一种色彩被人们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喜庆、桔祥、革命、成功。
黄色象征富饶、华美、富贵、尊崇。
紫色象征高贵、典雅、神秘、浪漫。
白色象征纯洁、神圣,也象征恐怖与死亡。
那么绿呢?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它是生命的赞歌。
绿色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和平与希望。
今天学习《囚绿记》,在这篇课文中,“绿”是指什么?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作者与绿是什么关系?他又为什么要“囚绿”?文章为什么以“囚绿记”为题?这些都是我们要讨论的。
先看作者的介绍。
(幻灯片,略)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绿”是全文描写的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囚绿”是其中一个环节,请用“×绿”式动宾结构,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本文的层次结构1.喜绿(1-4)2.赏绿(5-7)3.囚绿(6-12)4.放绿(13)5.怀绿(14)这篇文章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它的每一个层次的展开,都或隐或显地表达了某种感觉、感受和感情,这种抒情的因素是伴随着写景状物并贯穿课文始终的,因此要体会在不同段落里作者情感的不同表现。
下面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在每一个环节,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局部有没有表达作者情感因素的语句?(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所以第一局部怎么概括作者的心情:喜悦。
第二局部有哪些语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念,欢喜,快活,留恋,爱其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多?欢喜其次呢?思念第三局部:这个局部的情感比拟复杂,(学生读,讨论)既有可怜、可惜、爱抚、善意的一面,又有自私、恼怒、魔念的一面。
第四局部:珍重祝福第五局部:思念作者情感的变化都是缘自对绿的喜爱,他对绿的囚系也是因为要亲近绿。
这种对绿的喜爱是文章感情的基调。
那么作者为什么这么喜欢绿?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启发我们思考?第5段:绿色是多么珍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口动、手动、心动、情动=灵动——评三人“同课异构”《囚绿记》的课堂教学
Vi v i d Cl a s s :Ev a l u a t i o n o n Th r e e Te a c h e r s ’ ” Ke e p i n g t h e Gr e e n ” Cl a s s r o o m Te a c h i n g wi t h Di ie f r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s/ /
The U s e of M ou t h. Hand. He a r t an d Em o t i On M ake s a
者南归开释绿枝条时插 入时代背 景 ; 丙老师则是在 “ 品绿之 神” 这一环 节中概要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 突 出了陆蠡被称 为“ 台州市 的硬 气” , 这就把作者 与常春藤 的象征意 义融合
基 础 教 育
口动 、 手动 、 心动 、 情 动= 灵动
评三人“ 同课 异 构 ” 《 囚绿记 》 的课 堂教 学 年 晓 瑜
( 安徽 省 怀远县 双桥 中学
中 图分 类号 : G 4 2 4 . 2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安徽 ・ 蚌埠
2 3 3 4 3 3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0 2 — 0 1 5 0 — 0 1
在一起了。
2教 学方 法不 同
甲老师重在突出“ 以问题 为中心 ” 的课堂教学模式 。他 虽然预设了教案 , 但没有按照教案上课 。而是把学生分成 四 组, 每个小组把本组 发现的问题进 行整合 , 由各组 的小 组长 提 出后 , 老师引领学生逐个加 以解决。这样既调动 了学生的 积极性 ,又使不 同层次 的学生参与到课 堂中。美 中不 足的 是: 课堂仿佛成 了一对多的答题竞赛。若能使问题从学生中 来, 再 由学生解决 , 学 生 解 决 不 了 的老 师 再 出面 , 学 生 探 究 的积极性会更高涨。甲老师 已经到了“ 知天命 ” 的年龄了 , 可 他在我校的课题研究 中 , 总是在前列 , 对学校倡导的教学新 模式又率先垂范 , 这不能不令人钦佩 。 乙 老 师 在对 学 生 提 出 的 问 题 进 行 整 合 后 ,引 领 学 生 理 出文章 的线索 , 指导学生探究生命 的尊严。她用选点解读文 本 的方式教 学 , 选 择小屋 、 凭窗对语 、 异爱 囚绿 、 囚窗识绿 、 南归释绿这样几个“ 点” , 通过对这几个 “ 点” 的解读感 悟 , 让 学生领略到了爱绿和谐 、 伤害凶残 的主 旨。在具体的教学过 程 中, 老师带领学生披文人情 、 缘情人理。或美读品悟 , 或旁 征博引 , 师生徜徉在文质兼美 的意境中。但 由于方方面面都 想兼顾 , 因而在环节 的处理上则显 得较 为仓 促 , 又 因是借班 上课 , 彼此 不 太 熟 悉 , 师 生 互 动 不 是太 理 想 。 丙老师则从散文教学入手 , 突 出了“ 绿” 的象征意义。他 设 计 了“ 听绿 之声—— 囚绿 之 因——赏绿 之美——品绿 之 神” 几个环节 , 让学生在 阅读 中品味文章 的内涵。同时突 出 了陆蠡 的“ 台州市 的硬气 ” , 进而延伸 到 2 0 0 8年 奥运 、 神九 升空等内容。当然 , 课堂教学有它的特性 , 它永远是一条射 线, 而不是线段 。任何课 堂都会有它的映感。丙老师由于看 错 了时间 , 还有十分钟就草率结束 , 给人一种突兀之感。 三位 老师的课结束几天 了 , 却带给我深深 的思考 : 作为 教师 , 如何能 突破 自己的思考 , 如何培 养学生 的能力 , 切实 帮助学生 , 使我们 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 更加灵动?特级教师 程翔告诉我们 , 每节课一定要有一个 主问题 , 要把这个 主问 题 明确地告诉学生 ,课 堂要紧密围绕主 问题展开 。而我们 呢?总是想这也讲 、 那也讲 , 最终 不知道 自己在干什么。 真实 的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资源 , “ 精彩生成是学生全 身心的投 入, 是学 生与教师 、 学生与学 生 、 学生 与文本对话 、 碰撞 、 共 鸣激起 和创造生成 的浪花 ,课堂呈现 的是原 生态 的事 实和 景观。” 我们的课 堂更多 的是预设 , 精彩生成 的是少之又少 。 叶澜教授说 : “ 课 堂应是 向未知方 向挺进 的旅 程 ,随时都有 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 和美 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 循 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 的行程 。” 愿我们 的每一节课 , 都能 像这 三位 老师 “ 同课异 构 ” 的课 堂一 样—— 口动 、 手动 、 心 动、 情动 , 四者的协调定然会产生“ 灵动 ” 。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作者:谢彩虹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近年来出现的“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可以说是教育界深化课程改革的两大品牌,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大到全国,小到穷乡僻壤,很多人包括笔者在内都想洞悉这些先进理念、教学模式的真谛所在,于是就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
何谓“优秀”笔者不想妄加评判,笔者只想谈谈个人的一点感受。
前不久有幸又听了几节公开课,上公开课的老师响应学校要求,积极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于是学生代替教师走上了讲台,鼓掌声、笑声、抢答声,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但是,听完课之后总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华而不实,确切地说更多的是一种表演,若从演员的角度来看,笔者想也不是一个好演员,因为这是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表演。
其表现为:一、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当今社会,形式的东西太多,教育更是如此,课堂教学我们必须遵循统一的教学模式(“六模块”),有的老师在一节课上就能完成这六环节。
形式、模式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形式都是外在的,不是最本质的。
教学追求形式,就如同照猫画虎,少的是精神实质。
为什么我们模仿了别人的东西,结果却是画鹄不成反类鹜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内化不够,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实际,没有个性化的解读,只是借用,甚至是复制了别人的东西,复制着别人的形式、声音。
这种没有自己思想作支撑的教学,有舍本逐末之嫌,注定是低效的。
如有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上讲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整节课由导入、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宋词的简单知识)、解题、文本研读(初读文本,疏通文意,品味语言,理解文意)、布置作业几个环节,就这一节来看有没有多余的形式存在呢?关于苏轼本人及其作品,在小学甚至初中学生都有接触和了解,但在这节课上,老师不但让学生在导学案上搜集了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还在课堂上让三四个学生介绍作者,然后老师还做了大量的补充,一个作者介绍就用了七八分钟,紧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本片词作的写作背景。
囚绿记
囚绿记(教案)一.教材分析这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又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该作品以小见大,富含作者深沉、蕴藉的情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散文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文本圈读批注的方法来研读课本。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技巧,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诵读、文本圈读的方法,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概括绿的象征意义。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理清作者的情感线索,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寄寓的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本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作者“择绿——近绿——囚绿——释绿——怀绿”的情感线索。
(2)教学难点:基于学情分析,如何深刻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囚绿”的深刻含义是此课难点所在。
四.学情分析学生尚未系统学习圈读重点字句的方法,因而在圈读时往往难以抓住关键字句,对文本的象征手法的不能做到深度思考与领会,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同学可能会欠准确完整。
五.教学方法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文本诵读法、文本圈读批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利用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集体和个体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积极的情感体验;老师再用示范引导学生以圈点批注的方式探究文本,然后组织学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老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展示、交流心得。
囚绿记优秀教案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囚绿记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囚绿记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设计】本文教学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
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
高中语文 1.3《囚绿记》巴金与陆蠡的患难与共教学视野拓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1.3《囚绿记》巴金与陆蠡的患难与共教学视野拓展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巴金与陆蠡的患难与共乐齐巴金1940年于上海在巴金的散文中,那些叙写友情、缅念故人的抒情篇章,最为读者喜爱。
1947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思念》〔收《巴金全集》第13卷〕,就是这样的作品。
这是巴金对在抗战中去世的罗淑、鲁彦、缪崇群、陆蠡……等8位文化人的悼念之作。
在该书《前记》中巴金坦言:他是“凭着记忆和感谢抓住他们的一言一行〞,来展现这些年纪不同、职业各异而同为平凡人身上的高贵情操。
正是这些可敬而平凡、物质贫乏而心灵丰富、重“给予〞而不求“取得〞的知识者,在上世纪30-40年代艰难岁月里,他们与巴金一起,相濡以沫,患难与共,默默无闻而又刚韧坚毅地坚守在抗日文化岗位。
8人之中多数病殁于贫病交加,只有一人殒命于日本侵略者的屠刀,这就是遇难时才34岁的陆蠡〔字圣泉,1908-1942〕。
《思念》的末篇《怀陆圣泉》,就是专写这位抗战英烈的。
“在我活着的四十几年中间,我认识了不少的人……。
然而像圣泉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于可以交出自己的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
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
〞在《怀陆圣泉》一文中,巴金以悲哀而崇敬的笔致,这般动情地赞颂自己的亡友,“有了这样的朋友,我的生存才有了光荣,我的心才有了温暖。
我们平日空谈理想,但和崇高的灵魂接触以后,我才看见了理想的光芒。
〞如此推许这位“值得骄傲的朋友〞,即使在亡友罹难以后很久很久,巴金仍然难以释怀,长念不已。
1940年夏,滞留在“孤岛〞上海的巴金,将远赴西南大前方。
临行前,他把文化生活出版社〔简称“文生社〞,巴金称之为“书店〞〕的社务,全部交由陆蠡负责,并委托他照顾数月前刚来上海养病的三哥李尧林。
陆是文生社的中坚,又是最得巴金信任的“难得的好人〞。
7月上旬巴金登上开往越南海防的“怡生〞轮,转道越滇铁路去昆明、重庆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思求解
请大家找出《氓》中的矛盾, 并试着用矛盾分析法理解课文主 旨。
循理求旨
抓住矛盾
探究主旨
示例四 “囚绿”和“释绿”这组矛盾看出: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 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凋零!要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 的美丽与辉煌!
文艺理论大师刘锡庆说散文是:姓“散”,名 “文”,字“自我”。 读散文,要真正读懂,就是要读出“自我”、 读出个性来。
循章求索
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遇绿—爱(恋)绿—囚绿 —释绿—念(思)绿
“我是感情的奴隶,也是理智 的仆役,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 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 压。
循章求索
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遇绿—爱(恋)绿—囚绿 —释绿—念(思)绿
循文求析
品读课文
解析矛盾
1、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爱绿之心。 爱到极致 2、作者为什么囚绿? 原因一:作者喜欢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 原因二:“绿”可以消除作者的孤独与陌生 原因三:出于一种“魔念”(私心) 3、作者为什么“释绿”? 原因一:绿在我的爱中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 原因二: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 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 心灵受到触动。 原因三:“卢沟桥”事件发生,时局动荡被迫南归。
当一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时,
你难道没有感觉到生命的希望吗?
当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时, 你难道没有意识到生命的顽强?
当无边的绿色扑面而来时, 你难道没有听到生命的乐章?
囚 绿 记陆
蠡
矛盾
喜欢绿
囚禁绿
循章求索
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课文哪几自然段是直接写 “囚绿”的? 2、在囚绿之前、囚绿之后还 写了哪些内容?(请你用与“囚 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来概括)
探究主旨
示例一 “囚绿”而后“释绿”这一矛盾体现民族命运。
“囚绿”是民族命运的象征。卢沟桥事变发生 后,使读者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落,体味到被囚 系而枯萎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便是 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 光明前景的信仰。“释绿”暗示了中华民族一定 能冲破被囚禁的樊篱。
循理求旨
文学作品需要矛盾:戏剧在 矛盾中实现了舞台与生活的对 接;小说在矛盾中铺开了内容 和情节;散文在矛盾中升华了 情感和主旨。
项羽欲杀而没有杀的矛盾
性格决定命运
荆轲留待与太子迟之的矛盾
欲速则不达
循理求旨
抓住矛盾
爱到极致
探究主旨
爱绿
囚绿 魔念(私心)
囚不住(向着阳光) 卢沟桥事件
囚绿
释绿
循理求旨
抓住矛盾 “爱绿”而后“囚绿”这一矛盾 体现了爱的误区: 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 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 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 而愚蠢。
循理求旨
抓住矛盾
探究主旨
示例三 “囚绿”而后“释绿”这一矛盾 体现: 爱不是占有,爱是放手。对于 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 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 爱、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