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节:群落的结构

合集下载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一、群落及物种组成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越低。

(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2)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 (3)群落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 ) 答案 (1)× (2)√ (3)×二、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1)玉米螟幼虫能进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甜菜夜蛾幼虫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幼虫和甜菜夜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2)四种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3)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仅是争夺食物()答案(1)√(2)√(3)×如图表示三种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和互利共生),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①~④分别表示哪种种间关系?提示①是竞争(竞争力明显悬殊);②是捕食;③是互利共生;④是竞争(竞争力相当)。

(2)从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趋势看,哪种关系中一种生物数量增加(减少),同时另一种生物数量也增加(减少)?它们是否是同步性地增加或减少?提示捕食和互利共生。

捕食关系中的两种生物数量非同步增加或减少,互利共生中的两种生物数量同步增加或减少。

(3)如何判断图②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提示个体数先增加或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如图②中的a;个体数后增加或后减少的是捕食者,如图②中的b。

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问题一、生物的种间关系——捕食关系曲线中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1.根据一般情况下的数量关系看起点。

起点高,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分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同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一般与生物的个体数量呈正相关,所以从曲线上看,如果哪一条曲线所代表的生物个体数量多,那么它就是被捕食者,也就是处于低营养级的生物。

2.根据升降顺序,先升先降者为被捕食者,后升后降者为捕食者。

3.根据峰谷时间,先出现波峰的是捕食者,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

或找两条曲线的最高点来看,当捕食者数量最多时,被捕食者数量降的最快,当被捕食者数量最多时,捕食者数量升的最快。

问题二、生态位〔niche〕是指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与其他相关物种〔如食物和天敌等〕之间的关系。

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如以图表示,常呈正态曲线〔图5-5〕。

这种曲线可以称为资源利用曲线,它表示物种具有的喜好位置〔如喜食昆虫的大小〕及其散布在喜好位置周围的变异度。

例如〔a〕图各物种的生态位狭,相互重叠少,d>w,表示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小,〔b〕图各物种的生态位宽,相互重叠多,d<w,表示种间竞争大。

比较两个或多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就能分析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情形,探讨竞争与进化的关系。

如果两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完全分开,那么就有某些未利用资源。

扩充利用X围的物种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好处;同时,生态位狭的物种,如〔a〕图,其激烈的种内竞争更将促使其扩展资源利用X围。

由于这两个原因,进化将导致两物种的生态位靠近,重叠增加,种间竞争加剧。

另一方面,生态位越接近,重叠越多,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按竞争排斥原理,将导致某一物种灭亡,或者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得以共存。

后一种情形是导致两共存物种的生态位分离。

总之,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又促使两竞争物种生态位分开,这是两个相反的进化方向。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知识点一 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知识梳理1.群落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01生物种群的集合。

(2)举例①一个池塘里全部鲤鱼。

(□02×) ②一个池塘里全部鱼。

(□03×) ③一个池塘里所有生物。

(□04√) (3)与种群的关系同种生物个体――→全部□05种群――→所有种群□06群落2.群落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1)研究的问题(2)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12种群。

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不同群落的□13物种数目有差别,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1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15丰富度,即群落中□16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17越丰富。

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18越低。

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①土壤动物具有□19趋暗、□20趋湿、□21避高温的习性。

②调查方法:常用□22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③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

④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23种类和数量。

⑤丰富度统计方法:一是□24记名计算法,二是□25目测估计法。

(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32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33越多,群落结构也□34越复杂。

(4)用具分析①诱虫器诱虫器中的□35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36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

②吸虫器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37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5)注意事项①取样时应注意□38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②用体积分数为□39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含有湿棉花的试管收集。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四章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四章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 有的生物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来自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各种生物种群
例: 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B.一片森林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 牛等生物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 其它生物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包括什么
3.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 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 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 学上称为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4.大肠杆菌中的某些种类生活在人的大肠内,吸 取养料,同时又可合成一些维生素供人需要。 这些大肠杆菌与人的关系是
A.共生 B.捕食 C.寄生 D.竞争
三、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4、互利共生: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同生共死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个 体 数 捕食 B A 1 时间 个 体 数 共生
A
B
2 竞争 A B 时间
时间
个 体 数
3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 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 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 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2.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 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 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包括什么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间关系
研究池 塘群落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第3节群落的结构群落是由各种物种组成的,它们在空间上相对密集地存在并相互作用。

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对丰富度、分布格局以及物种在群落中的位置和角色。

群落的结构可以分为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等方面来讨论。

首先是物种丰富度。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

物种丰富度越高,说明群落中存在着更多不同的物种。

物种丰富度的高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种的迁移能力等。

物种丰富度的高低对群落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是物种组成。

物种组成指的是群落中各种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物种组成对群落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物种组成会导致不同的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

物种组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对群落的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的数量、群落中物种的分布格局以及物种的功能多样性等。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弹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一个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群落往往具有更高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位是群落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所占据的生态角色和资源利用策略。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相互重叠也可能相互独立,不同生态位的物种之间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

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物种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的重要基础。

在群落的结构中,还涉及到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这是指物种在群落中的空间分布和位置。

在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空间分布和位置会受到环境条件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空间分布和位置也会对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产生影响。

总之,群落的结构是群落中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反映。

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位和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了解群落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群落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解释群落的概念2.识别群落类型,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2.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群落的涵义2.群落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三、学情分析“群落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

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

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进而导入新课;在学生理解群落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通过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图片以及课本上的资料,讲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最后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群落的结构预计用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引导学生讨论: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学生:看图,完成讨论题。

第四章 第3节群落的结构非

第四章 第3节群落的结构非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内聚集在一定区域 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种群? 、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种群? 的集合, 具有一定得结构、 种群的集合 叫做群落.具有一定得结构 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具有一定得结构、
的 概念
种类构成和种间相互关系。 种类构成和种间相互关系。
2、假如池塘中的肉 、 食性鱼大量减少, 食性鱼大量减少,池 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 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思考: 思考: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的鸡、 2.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的鸡、鱼以及 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生物。 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生物 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 3.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
林冠
杜鹃等
中层
啄木鸟等
林下层
画眉等
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 食物、栖息场所等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 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 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 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 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例1、受水制约, 芦苇、泽泻等水生植物 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 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 水源附近;松、杉、柏 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 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 极干旱的沙漠。鸭子、 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 附近活动,而鹰、黄羊、 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 自由活动。
例2、八面山(在湖 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 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 林,800至1300米为针 阔混交林,1300至1600 米为针叶林,1600至 1800米为灌木林,1800 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 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 平结构)。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 说出二者的区别吗?
常绿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 的重要特征。 优势物种:对群落的结构和 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1、从极地到赤道,群落中物种数量变 化的趋势怎样?影响因素是什么?
群),也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 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包括:
捕食
种内互助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三、种间关系
①竞争
竞争的原因: 食物、生存 空间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A
①竞争
生 物 数 量 时间(你死我活)
竞争力差不多 (此起彼伏)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 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1、在阴湿山洼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
上面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 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 ) A.生物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群体 2、下列实例中属于群落的是( C ) A.一片草地里的全部跳蝻和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 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 牛等所有生物 D.海洋中全部的鱼

第四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四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编者:顾鹏审核:陆德平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的集合。

2.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2)的关系;(3)群落的;(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位置;(6)群落的。

3.群落的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群落的物种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物种。

4.种间关系(1):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等。

结果常表现为,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

(3):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来维持生活。

(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

5.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生物群落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2)类型: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3.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树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的菌落4.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5.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上面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A.生物群落 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群体6.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7.生物群落是指(1)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2)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3)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4)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A.(1)(2)B.(3)(4)C.(1)(3)D.(2)(4)8.对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虫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则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9.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A.生存竞争B.占据空间C.资源利用D.生物进化10.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 (1)互利共生 ③ (2)竞争 ② (3)捕食 ① (4)寄生 ④
【一题多变】 (1)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2)若上述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
答案 (1)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 (2)②④
知识点二 群落的空间结构(P74-75) 梳理教材新知
②一定________。
③各种________的集合。
(3)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六个问题: ①群落的________组成,丰富度。 ②________关系。 ③群落的________结构。 ④群落的________。 ⑤各种群占据的位置。
⑥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4)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________。
3.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 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 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 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 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 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②竞争
b.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③寄生
c.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④互利共生 d.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答案】 1.(1)①× ②× (2)①地点 ②区域 ③生物种群 (3)①物种 ②种间 ③空间 ④演替 (4)种群
2.(1)不同群落 (2)丰富度 物种数目 (3)丰富 3.①—c ②—b ③—d ④—a
掌握核心内容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及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1.全面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 (1)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 林等一定范围内。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活动过程 ①土壤中稍大型的小动物用 包着纱布的镊子 取出,微小动 物用细孔尼龙纱布 筛出,装入有固定液的瓶中,贴上标签。 ②将固定后的标本倒入培养皿中。 ③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进行分类,将数量和种类记录在 表中。
(3)分析讨论 ①土样中的动物是否能全部找出来?为什么? ②根据不同地点相同深度土样中小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的 不同,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
17
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 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 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 合理的解释是( D )
提示:①不能;有些更微小的动物会“漏网”。 ②土壤是土壤中小动物居住和觅食的场所。土壤中小动物 的组成及其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 程度,如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温度、湿度、各种有毒化 学物质的含量等都会影响小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
解析: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对象是土壤 样本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小动物,调查的指标是小动物种类(丰富 度)。
2.群落结构的形成及意义 (1)形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 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1)光照不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 的唯一因素,温度、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影响因素。
(2)水域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布的不是温度,虽然随着深度的 增加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但主要因素还是光照,在 200 米以下 水域中几乎是没有光的,所以缺乏绿色植物。

第四章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第四章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平原
< 山地 草地 < 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
< 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 > 非过渡地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 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 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二、种间关系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007年4月11日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全部的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 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都不是
例1、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鸡,鱼, 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 构成一个(D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例2、下列实例中属于群落的是( C ) A.一片草地里的全部跳蝻和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 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牛等 所有生物 D.海洋中全部的鱼
生物B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时间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相互抑制
3、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 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 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 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寄主 寄生者
5.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 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 使它们能( D )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 6.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习题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种群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解析:选C。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这些物种不是随机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种间关系联系起来的。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很多,除丰富度外,还有空间结构等。

2.(2012·吉林一中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解析:选C。

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种群数量、种群密度无关。

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3.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①年龄组成②种间关系③种群密度④垂直结构⑤水平结构⑥物种多样性⑦优势种⑧物种丰富度10出生率和死亡率⑨性别比例○A.①②④⑤⑥⑧ B.②③④⑤⑦⑧C.②④⑤⑥⑦⑧D.④⑤⑥⑦⑧⑨解析:选C。

群落层次上研究的内容有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等。

其中的①③⑨○10是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

4.下图为四种生物种间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解析:选C。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如图③;大小两种草履虫为竞争关系,如图②;狐与兔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如图①;细菌与噬菌体之间属于寄生关系,如图④。

5.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C。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结构特征(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1)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羊吃草,狼吃鹿。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

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3)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

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4)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细菌;绦虫和猪。

(4)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条件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物种分布,不同地段往往分布不同种群,同一地段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但被彻底消灭........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如图乙) 2、群落的种间关系 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垂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3、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

一、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错误!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3.研究群落的基础:研究种群。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错误!1.意义: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三、种间关系[连线]错误!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错误!1.土壤生物的特点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3.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共研探究]1.如图,池塘中的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着多种生物,请分析以下问题:(1)列举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

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的数量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减少。

(3)群落的概念:由(2)可知,生活在该池塘的各个种群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它们构成的这个有机体就是群落,其含义为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4)群落概念的4个关键点①随着时间的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②群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内的各种生物聚集在一起才能发生关系。

③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④不是简单随机聚集,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

2(1)由上表可看出:不同群落的物种种类和数目有差别。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来衡量。

(3)由表中信息可推测: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


优势种、_______关系、群落的 _______、空 物种组成 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位 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
丰富度 物种

3.物种组成:群落的______________是区别
[思考探讨]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海水深 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怎样变化? 2.池塘中的生物群落是由所有的动物、植物 构成的吗?为什么? 提示: 1.物种丰富度都减少。 2.不是,应该是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 微生物等。

[思考探讨] 3.由于过度密植,小麦植株相 互争夺养料和空间等,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 种内斗争。


1.种群与群落的比较
种群 群落
一定自然区域内 各种生物个体 的集合
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 概念 个体的总和
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主要特征:垂直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结构的分层现 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影响 象和水平结构 种群密度,决定种群的 的不同种群的 发展趋势 分布差异
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的空间 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
___________。

2.空间结构类型
栖息空间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面上,大多数群落具
光照强度 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植物分层的主要因
素是光,森林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和食物条件。
镶嵌
[思考探讨] 4.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 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 5.影响高山植物和水生生物空间结构的主要 因素分别是什么? 提示: 4.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 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 为种群而非群落,不是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 象。 5.温度和光照。

高中生物3 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测试(教师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3 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测试(教师版)含答案

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B。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答案】A【解析】丰富度是指该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数,而捕食关系,不能使被捕食者的数量降低为0,因此没有改变落叶松的丰富度,A项错误;据图可知,幼虫密度随时间呈周期性波动,B项正确;由于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的数量先于松针长度变化,表明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D项正确.2.如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C.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答案】B【解析】分析曲线可知,三种食虫蝙蝠都在夜间活动,但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对晚,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互利共生关系,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B错误;蝙蝠夜间觅食,既可以避免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也可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捕食,C、D正确。

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丰富度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答案】D【解析】种群中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错误。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三节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基础生态学-第四章第三节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成层现象,从陆生植物群落来说,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 分,决定地上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和 湿度条件,而决定地下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物理和 化学性质,特别是水分和养分。由此看来,成层现象是植 物群落与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生物 群落所处的环境条件越丰富,生物的种类就越多,群落的 层次也越多,层次结构也越复杂;反之则物种少,层次数少, 层次结构也就简单。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在完全发育了的森林群落中,成层现象十分明显,地 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 被层等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层( layer)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 的生活型,因生活型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 同的深度。 植物群落的地下成层性是由不同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达到 的深度不同而形成的。最大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在表层,土层越深,根量越 少。
2、群落的交错区
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生态过渡带, ecotone):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2、群落的交错区
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分布的林缘草甸, 每平方米的植物种数达30种以上,明显高于其内侧的 森林群落与外侧的草原群落。 美国伊利诺斯州森林内部的鸟登记上仅14种,但在林 缘地带达22种。
1、生态型
(1)气候生态型 长期适应不同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而形成的各种
生态型,如耐热性、抗寒性、抗旱性、长日照、短日照等。 (2)土壤生态型
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温度和肥分等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可以 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如水稻和陆稻,每一作物的耐水肥 和耐瘠薄品种等。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共37张PPT)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共37张PPT)

三、种间关系 -----竞争(你死我活)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 争关系,则可表示为: A C 生 生 B 物 物 生物 B 生物B
数 量
生物A
时间
数 量
生物A
时间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 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
三、种间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三、种间关系 资料1 高斯实验
两种草履虫单 独培养和混合培养 时种群个体数量发 生动态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
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 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 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 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 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 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 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 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 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一)垂直结构 ——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 林的上层活动,吃高 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 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 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 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 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思考讨论
光照强度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苔 原
针叶林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 重要特征。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 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依 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物 数 量 生物B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生物A 时间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 对一方有利,对另 一方不利,甚至灭亡。
寄生
特点: 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 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 死寄主(宿主)。 如果分开,寄生者难以 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 更好。 生 物 数 量
B 寄生虫
三.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互利共生 寄生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雪兔
猞猁
A
B
注意: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 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A
C B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 表示为:
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 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 而使它们能( D )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练习
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 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 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 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 上称( A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 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 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 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 昆虫。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栖息场所等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 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 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⒉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 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 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 密度也有差别。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 光照的明暗、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环境因素影响, 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 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 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 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 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 讨论:
1( 1)单独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 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1(2)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 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 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 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 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互利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和菌瘤根
地衣:藻类和真菌的共生物 切叶蚁与霉菌
A A
BLeabharlann 生 物 数 量生物A 生物B
时间
B
3.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个 体 数
捕食
B A 1 时间 A
个 体 数
竞争 A
2
B 时间
B
个 体 数 3
B
共生 时间
个 体 数 4
寄生 时间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 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 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 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极的 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 A ) A·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B·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C· 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D· 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本节聚焦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的差别 2、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3、群落的空间结构 4、群落丰富度的调查
一、生物群落概念(community)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 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 群(所有生物)的集合 ,叫做群落。
如:在池塘生物群落 中,既有浮萍等水生
植物,也有鱼,虾,
螺等水生动物,还有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等。
A
种间关系总括
关系 名称 数量坐 标图 能量关 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 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 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地衣与苔藓, 数量上同种生物同时增 大豆与根瘤 加,同时减少,呈现出 菌 “同生共死”的同步性 变化 蛔虫与人,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 菟丝子与大 物有利。如果分开,则 豆,噬菌体 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 与被侵染的 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细菌
4.提示:
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 接地发生作用(竞争);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 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
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 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水平结构:
⒈垂直结构
A 宿主(寄主)
A
B
A
体表寄生
时间
B
体内寄生
菟丝子
冬虫夏草
寄生的结果: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 材。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 里长出草来。虫是虫草蝙蝠蛾 的幼虫,草是一种虫草真菌。 夏季,虫子将卵产于草丛的花 叶上,随叶片落到地面。经过 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便 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层里 有一种虫草真菌的子囊孢子, 它只侵袭那些肥壮、发育良好 的幼虫。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 钻向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 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慢慢消 失了,体内变成充满菌丝的一 个躯壳,埋藏在土层里。经过 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 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 地面,长成一根小草,这样, 幼虫的躯壳与小草共同组成了 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1(3)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 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 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 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 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 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 源,这就是竞争。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群落演替 研究 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群落的范 围和边界
种间关系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不同群落区别的主要特征:物种组成
一个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和每个种群的个 体数量,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丰富度: 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福建常绿阔叶林 新彊常绿针叶林
2.提示: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 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 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提示: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 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
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 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 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寄生
关系 名称
数量坐 标图
能量关 系图
特点
举例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 我活”的“同步性变 化” 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 不同,如图a;生存能 力相同,则如图b
牛与羊, 农作物与 杂草,大 草履虫与 小草履虫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 物为食,数量上呈现 羊和草, 出“先增加者先减少, 狼与兔, 后增加者后减少”的 青蛙与昆 不同步性变化 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