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坝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和验收实施办法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突专项设计和验收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下简称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编制、审查与验收工作,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编制、审查和验收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防突设计的编制、审查第三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应与新水平、新采区设计一并编制,可以融入到新水平、新采区设计章节,并在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编制完成。
第四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必须按照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满足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的要求。
第五条区域防突措施应当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
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采用顶底板穿层钻孔等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
第六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必须包括下列内容:一、地质报告和煤层突出危险性基础资料;二、区域预测结果;三、煤层开采顺序;四、开拓方式和采区巷道布置;五、防突有关的主要系统;六、采掘作业方法;七、区域与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内容和方法;八、防突工程计划、设备、器材及明细。
第七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必须委托具有乙级及以上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八条突出矿井防突专项设计由当地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审批,并按监管权限报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备案。
第九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防突专项设计组织施工,因地质条件变化等因素确需改变施工设计的,必须修改防突专项设计并经原审批单位审批后,方可施工。
第三章防突专项验收第十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首采工作面投产前,必须按监管权限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提出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验收申请。
验收程序如下:一、在首采工作面回采前,矿井先自行组织验收;二、属国有煤矿的突出矿井,必须经煤矿企业组织验收;三、煤矿企业按监管权限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提出投产验收申请;四、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五、组织现场验收;六、书面进行批复。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随着国家煤炭工业安全和健康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矿的安全防范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更好地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非常必要。
一、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背景介绍我国煤矿瓦斯与煤突事故一直是煤炭工业安全的巨大隐患。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的特殊性,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程度非常高。
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瓦斯含量不得高于10%。
而且煤炭安全标准要求煤矿深部的瓦斯浓度应该低于1.5%。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煤矿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就可以为煤矿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的目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资源持续利用。
具体包括:1.建立完善的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体系,确保安全生产2.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节约3.提高煤矿安全防范能力,降低不安全因素4.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的内容首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应该制定合理的煤矿生产计划。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煤炭资源开采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
其次,煤矿需要加强巷道处理和排风系统设计,使煤炭资源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采矿,采取合适的排放方式和瓦斯抽采措施,同时加强巷道通风系统的设计。
在采矿过程中,任何可能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动作都必须避免。
此外,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还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煤矿工人应该深入了解煤炭安全法规和标准,不断学习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特别要重视对特殊环境下的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最后,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预警措施。
通过现代化的监测手段,煤矿可以实时监测煤与瓦斯的浓度,及时控制瓦斯的排放和煤与瓦斯的突出。
此外,煤矿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对于任何可能发生的隐患逐一进行预警,并设立紧急救援措施。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说明书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说明书㈠编制设计依据㈡设计指导思想1、遵循《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严格执行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2、根据“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设安全、高效、环保的矿井。
3、重视区域防突工作,应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4、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方便实用。
㈢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1、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条件具备时,应委托资质单位进行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的补充测定及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2、设计首采4煤层,由于4号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采掘作业前应采取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在确保抽采达标的情况下,做好首采煤层的回采工作。
3、根据地勘报告,矿井各煤层瓦斯含量高,矿井在编制采掘计划时应考虑足够充分的预抽消突时间,提高瓦斯预抽率,确保区域消突达标,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4、根据矿井初步设计,煤巷布置综掘工作面,采用底板瓦斯抽采巷穿层钻孔预抽顺槽条带区域煤层瓦斯的区域消突方法,在保证充分预抽消突的前提下还需做好区域消突效果检验,经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时,方可在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综掘作业。
5、矿井配备了专门的防突机构和专职的防突人员,应加强防突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
6、矿井在今后的防突工作中,应不断摸索和研究突出指标在该矿的敏感性情况和临界值,进一步搞好矿井的防突工作。
一、矿井基本概况㈠井田概况1、交通位置某某井田位于某某城北东部,属某某乡管辖。
井田东西长约8km,南北宽约4.6km,面积35.92km²。
其中,一期矿区围:西、东分别以1、J4勘探线为界,北至探矿权边界,南到F5断层和拐点、拐点与拐点的连线为界,东西长约3.5km,南北宽2.0~4.7km,面积11.38km²。
区没有铁路及水路,交通以公路为主。
滥坝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_图文.
一、矿井基本概况1、煤矿位置、范围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整合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由原滥坝煤矿和原湘黔织安煤矿二家整合而成,隶属织金县城关镇所辖。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105°40′ 26″~105°41′ 18″,北纬26°37′ 15″~26°38′ 04″。
详见交通位置图2、地形地貌矿区地势为中山地貌,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海拔标高 +1520~+1871.5m,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北部边界高山顶,海拔标高1871.5m ,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东角 1号拐点附近,海拔标高 1520m , 相对高差351.5m ,矿区内含煤地层一般标高 1550~1650m ,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500m 。
3、煤系地层区域范围内除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属火山喷发岩外, 其余均为沉积岩。
织金矿区晚震旦纪至第四纪沉积序列中,除缺失中、晚奥陶系、志留系、早、中泥盆系、晚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晚第三系的沉积外,其余地层均有分布,以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地层分布最广,发育最好,晚二叠系为区内主要成煤时期,晚二叠系早期有玄武岩流喷发。
煤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
地层走向总体为南西~北东向, 倾向北西, 倾角 6~28°, 一般 10~16°左右,由浅到深地层倾角逐渐变小。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一茅口组(P 2m主要分布在煤矿区外东南面,岩性以灰岩为主,分上下两段。
上段:底部为薄~中层状燧石灰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层, 为上下段的分段标志; 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 相变明显; 上部为浅灰微带肉红色厚~块状生物灰岩,隐晶质,本段总厚约 127~144m 。
下段:以灰~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为主,多含白云质斑块及少许燧石结核,下部夹白云岩。
本段总厚约 227~244m 。
(二峨嵋山玄武岩组(P 3β为晚二叠系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物,仅出露于阿弓向斜北西翼 12勘探线以西,厚约 0~320m 。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织金县滥坝煤矿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3年度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滥坝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为保证矿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防止生产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及突出事故发生后灾害的进一步扩大,特制定以下处理预案。
一、领导机构及主要职责1、领导小组为了加强防突应急能力,按照“积极稳妥、科学高效、快速有效、救人第一”的原则,做到发生突出事故的统一指挥、分级分责、快速响应,特成立防突领导小组。
组长:谌继余副组长:申洪波成员:孟凡武、韩凤善、陈占国、王振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矿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负责制定、完善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监督、检查、指导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统一协调指导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调动各方面力量快速有效处理事故,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导,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3)及时协调解决抢险救灾所需物资和救援队伍;(4)对事故抢险救灾所需的物资储备、应急经费、信息传递、事故善后处理、伤员医疗救护、矿区秩序维护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5)组织、指导干部、职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及教育,不断提高应急能力;(6)督促、检查、指导各单位提高事故的防范能力,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演练。
3、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1)负责事故方面的通信联络工作,根据领导小组决定传达抢险救灾命令,并负责监督落实;(2)及时调度事故现场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并向集团公司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报告;(3)根据抢险救灾工作需要,及时组成抢险救灾专家组,指导现场抢险救灾,提高应急救援效率;(4)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灾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4、领导小组下设专业机构及主要职责领导小组下设专业机构:技术组、抢险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协调善后处理组。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一、编制设计的依据1、《中华人民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二十八次常委会通过,2002年11月1日施行;2、《纳雍县勺窝乡小龙井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3、《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5、《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1997年);6、《煤矿瓦斯抽放技术规》MT/T 692—1997;7、《纳雍县勺窝乡小龙井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安全专篇》;8、煤矿实际资料:采掘工程平面图、可采煤层煤质化验报告、矿界围、水、电资料等;二、设计指导思想1、以《煤矿安全规程》(2010)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中的规定为方案设计原则。
2、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矿界围,结合该矿实测资料,考虑实用、易实施。
三、设计概况纳雍县勺窝乡小龙井煤矿属变更煤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
省国土资源厅已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79421,企业性质属私营合伙企业。
黔美基础工程公司于2010年3月对该矿区进行储量/核实工作,并提交《省纳雍县勺窝乡小龙井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详查地质报告》,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389号)关于《省纳雍县勺窝乡小龙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011年1月由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并提交了《纳雍县勺窝乡小龙井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并由省能源局文件(黔黔能源煤炭[2011]94号)《关于对纳雍县小龙井煤矿(变更)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2011年5月由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并提交了《纳雍县勺窝乡小龙井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安全专篇》,并经管理部门备案。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1、区采煤历史悠久,矿区煤层露头线上小煤窑分布较多,大多为当地村民季节性开采,现区所有小煤窑均已关闭、封停,因此,在采掘过程中,要加强对周边小窑的调查工作及探放水工作,要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防止误透小窑,同时必须加强对小窑积水进行疏放,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xx矿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总体方案
xx矿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总体方案Xx矿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总体方案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突出发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
突出是危害矿井生产、安全、效益、发展、稳定和矿工生命安全的严重自然灾害。
防治突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依法制突的原则,形成开采关系合理、系统环节可靠、装备安全可靠、防治措施有效,实现人、机、环境互动的安全生产大环境,从根本上消除突出危险,才能防止突出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本质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矿井综合防突首先应对现有开拓系统、开采顺序、保护层选择、通风系统等的合理性进行论证,不满足矿井防突要求的系统应进行优化调整;防突工作要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建立健全“四位一体”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矿井未作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2021年10月17日下的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21]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矿区位于纳雍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故该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
突出矿井应按图1的防突流程图进行操作和管理。
xx煤矿应当首先对首采M3煤层(因M3煤层未作突出危险性鉴定,因此视为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区域预测)。
首采煤层区域预测的范围由煤矿企业根据突出矿井的开拓方式、巷道布置等情况划定。
区域预测分为: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前区域预测)和新采区开拓完成后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后区域预测)。
一、开拓前区域预测开拓前区域预测: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当预测区域的煤层缺少或者没有井下实测瓦斯参数时,可以主要依据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邻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开拓前区域预测。
开拓前区域预测结果仅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工程的揭煤作业。
防治突出设计
金沙县禹谟镇偏坡寨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与措施编制单位:金沙县禹谟镇偏坡寨煤矿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九日目录目录 (2)一、矿井概况 (3)二、地质构造 (4)三、管理制度 (4)四、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 (7)㈠工作面预测预报方法 (8)㈡临界值的确定 (8)㈢煤巷(半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 (8)㈣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 (9)㈤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9)五、区域性防突措施 (10)㈠保护层的选择 (10)㈡预抽煤层瓦斯 (10)六、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11)㈠采掘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 (11)㈡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 (12)七、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测 (14)㈠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14)㈡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14)㈢石门揭煤或断层带附近30米范围内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14)八、安全防护措施 (14)㈠震动爆破 (14)㈡远距离爆破 (15)㈢防突反向风门 (15)㈣压风自救装置 (15)㈤避难硐室 (15)㈥独立通风及监测监控系统 (16)㈦个体防护及其它 (16)附一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措施孔布置示意图 (17)附二掘进工作面排放孔及效果检验钻孔布置示意图 (18)附三预测孔布置示意图 (19)附四掘进工作面迎头抽放孔施工图 (20)附五掘进巷道巷帮超前预抽钻场及钻孔布置示意图 (21)平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会审单 (23)平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与措施编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05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1995年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 1026—2006一、矿井概况1、贵州省金沙县禹谟镇偏坡寨煤矿,行政区划属金沙县太平乡管辖。
矿区位于金沙县北西西方向,直距约44 km;太平乡北西方向,直距0.8km处。
矿区近似一长方形展布,EW 长约2000m,SN宽约1120m。
矿井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3′57″—105°55′26″,北纬27°35′25″—27°36′32″,矿区面积为2.727km2。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
通过实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专项设计方案,煤矿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工艺
和流程,提高生产安全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和周边社区
的安全。
06
方案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方案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 技术风险 管理风险 环境风险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严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安全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预测 预报、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等,技术要求较高。
03
通过对煤矿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 分析,确定了该煤矿存在煤与瓦 斯突出的危险区域和关键环节。
04
针对该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 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建议
加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 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处理。
建立健全的煤与瓦斯突出防 治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加 强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人员伤亡
煤与瓦斯突出会突然释放大量能量,造成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煤与瓦斯突出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和设 备损坏。
影响生产
煤与瓦斯突出会中断采煤工作,影响生产 进度。
安全威胁
煤与瓦斯突出会释放大量瓦斯,对其他作 业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03
方案编制依据和技术路线
方案编制依据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03 严格管理规范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煤与瓦斯突 出防治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0 优化设计方案 4根据矿井实际情况,优化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的设计方案,提 高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07
结论和建议
结论
0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 的严重灾害,给安全生产带来巨 大威胁。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原则 (1)
孔与巷道中轴线夹角,
Xy—顶排右侧相邻钻孔间 夹角,y’—右侧设计钻孔 列数。
钻孔设计原则
八)其它孔方位确定 底排钻孔方位确定方法 由图可知,底排最左侧钻
孔与巷道中轴线的夹角则 为Za+Za1,相邻钻夹角应 为Xzd=(Za+Za1)/ y;;底 排最右侧钻孔与巷道中轴 线的夹角则为ya+ya1,相 邻钻孔夹角应为Xyd= (Ya+ya1)/y’。 注:Za1—顶排最左侧钻 孔与底排最左侧钻孔夹角; Ya1—顶排最右侧钻孔与 底排最右侧钻孔夹角。
用同样的方法,可推算出 右侧各钻孔方位公式。也可 利用上述方法,采用逐行图 解法计算法。
钻孔设计原则
(三)钻孔仰角、俯角的确定
钻孔间距,是指钻孔在煤层中两孔的最 大轴线距离,绝不是孔底间距。
根据地质探查结果,分别绘制巷道中轴线方向、巷道两侧的
剖面图,先确定中轴线剖面方向钻孔数、各孔的角度;再利用三
角几何分别计算两侧顶排最左、最右孔,底排最左、最右孔角度,
再按照插入法,计算各孔的仰角、俯角。
也可以采用图解法分别确定各孔角度
钻孔设计原则
(四)孔口断面图绘制要求
孔口按照行列布置,命名也要按照行列命名。孔口间距应 保持相等,横成行,竖成列。间距不得小于0-4m,抽放孔间 距,要尽可能增大。为增大孔口间距和多台钻机平行作业 提供条件,巷道两侧应增加抽放或排放钻场。
钻孔设计原则
从左向右第二列各孔方位确定 (1,2)方位=Za-Za/y; (2,2)方位=(Za +Za1/y)-
(Za +Za1/y)/y; (3,2)方位=(Za +2×Za1/y)
-(Za +2×Za1/y)/y; (4,2)方位= (Za +3×Za1/y) -(Za
毕业设计-煤矿“四位一体”煤与瓦斯综合防突措施
云南省镇雄县东煌集团“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目录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第二章矿井概况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四章局部防突措施第五章瓦斯事故的汇报程序及避灾路线第六章培训和教育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为加强东煌集团各煤矿的瓦斯管理和有效防止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并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平安矿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其它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结合本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各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第二章矿井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2、地形、地貌3、气象矿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5—9月为雨季,常有季节性雨天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据镇雄县气象资料,最高气温360C,最低气温-70C年平均气温150C,年平均降雨量为14384mm。
4、河流大营煤矿井口范围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
二、地质特征:1、地层:2、地质构造三、煤层:四、矿井瓦斯等级、无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冲击地压及地温情况:1、瓦斯等级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0年12月19日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知,煤尘无爆炸性。
3、煤层自燃性、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采面和正常掘进从未有过煤与瓦斯突出,但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有煤与瓦斯突出的迹象,因而瓦斯抽放工作和局部防突工作在“一通三防”的工作中非常重要,整个矿井生产过程中,“一通三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5、冲击地压,从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地压正常。
6、地温情况煤矿在几年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型矿井。
五、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非常简单,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h,最大涌水量91 m3/h,地表水体对于煤层的开采影响级小。
煤矿防突专项设计(样本)
分类号:密级:UDC: 编号:××煤矿防突专项设计二○一二年三月目录1矿井概况 (3)1.1井田概况 (3)1.1.1 位置与交通 (3)1.1.2 地形地貌 (4)1.1.3 气象及地震 (4)1.2地层及地质构造情况 (5)1.2.1 地层 (5)1.2.2 地质构造 (9)1.3煤层赋存情况 (12)1.4矿井开拓与开采 (13)1.4.1 开拓方式 (13)1.4.2 井田开拓、开采顺序 (14)1.5矿井通风情况 (16)1.5.1 通风方式 (16)1.5.2 矿井供风量 (16)1.6矿井瓦斯情况 (17)1.7周边矿井情况 (17)2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初步评价 (18)2.1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 (18)2.2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 (20)3矿井防突基本要求 (20)4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22)4.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2)4.1.1 井筒(石门)揭煤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4)4.1.2 掘进工作面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5)4.1.3 回采工作面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6)4.2区域防突措施 (27)4.2.1 区域防突措施方法选择 (27)4.2.2 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要求 (28)4.2.3 地面井大面积预抽3号煤层瓦斯措施 (29)4.2.4 井筒(石门)揭煤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29)4.2.5 大巷及首采工作面掘进巷道区域防突措施 (30)4.2.6 回采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33)4.3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 - 36 -4.3.1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要求............................................................. - 36 -4.3.2 井筒(石门)揭煤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37 -4.3.3 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38 -4.3.4 回采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39 -4.4区域验证 ........................................................................................... - 42 -4.4.1 井筒(石门)揭煤工作面区域验证......................................... - 43 -4.4.2 掘进工作面区域验证................................................................. - 44 -4.4.3 回采工作面区域验证................................................................. - 45 - 5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 - 46 -5.1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 ........................................................... - 46 -5.2首采煤层局部突出危险性预测 ....................................................... - 47 -5.2.1 井筒(石门)揭煤工作面局部突出危险性预测..................... - 47 -5.2.2 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 48 -5.2.3 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 50 -5.3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 - 50 -5.3.1 井筒(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 - 50 -5.3.2 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 (53)5.3.3 回采工作面防突措施 (53)5.4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54)5.4.1 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54)5.4.2 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55)5.5安全防护措施 (58)5.5.1 采区避难所 (58)5.5.2 反向风门 (58)5.5.3 远距离爆破 (59)5.5.4 工作面避难所 (59)5.5.5 压风自救 (60)5.5.6 隔离式自救器 (60)6防突机构的建立及培训 (61)6.1成立矿级防突工作领导组 (61)6.2成立区(科)级防突管理机构 (61)6.3防突管理机构职责 (61)6.4矿井人员培训 (61)6.5防突组织管理 (62)6.5.1 防突规划、计划的编制 (62)6.5.2 防突措施制定与实施 (62)6.5.3 防突工作面安全报告与审批制度 (63)6.5.4 防突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填报突出卡片制度 (63)6.5.5 矿井突出工作面的挂牌管理制度 (63)6.5.6 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63)7劳动定员与防突设备 (64)7.1劳动定员 (64)7.2防突仪器、装备 (64)附录A: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基本情况调查表 (65)附录B:煤与瓦斯突出记录卡片 (66)附录C: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汇总表 (67)附录D: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岗位责任制 (68)参考文献 (73)前言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正文如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百七于120mm的钻孔、水力冲刷或水力冲孔等措施在煤体中形成的孔洞,在爆破前应严密封闭孔口,孔内注满水、砂或填土。
第一百八于50m或下保护层与突出煤层间距大于80m时,必须对保护层的保护效果进行检验。
矿井首次开采保护层时,必须进行保护效果及保护范围的实际考察,并不断积累、补充和完善资料,以便得出保护效果及保护范围的参数。
第一百九于30%。
采用煤层瓦斯预抽率作为有效性指标的突出煤层,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对预抽效果进行经常复验。
第一百九法线距离。
第二百零一条石门揭穿(开)突出煤层前,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可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开)煤层;若检验措施无效,应采取补充防治突出措施直至有效。
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直接采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开)煤层。
厚度小于0.3m的突出煤层,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或远距离爆破揭穿。
第二百零二条防治石门突出措施可选用抽放瓦斯、水力冲孔、排放钻孔、水力冲刷或金属骨架等措施。
第二百零三条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或突出矿井开拓的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揭穿(开)各煤层时,必须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其他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参数。
第二百零四条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局部防治突出措施参数,应根据矿井实际测定的结果或参照有关资料确定。
第二百零五条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根据煤层实际情况选用防治突出措施,并遵守下列规定:(一)掘进上山时不应采取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疏松等措施。
(二)在急倾斜煤层中掘进上山时,应采用双上山、伪倾斜上山或直径在300mm以上的钻孔等掘进方式,并加强支护。
最新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
第一节编制设计的依据和矿井基本概况一、编制设计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二十八次常委会通过,2002年11月1日施行;2、《煤矿开采方案设计》;3、《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10年);5、《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1997年);6、《煤矿瓦斯抽放技术规范》MT/T692—1997 ;7、煤矿实际资料:采掘工程平面图、可采煤层煤质化验报告、矿界范围、水、电资料等;二、设计指导思想1、以《煤矿安全规程》(2010)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10)中的规定为方案设计原则。
2、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矿界范围,结合该矿实测资料,考虑实用、易实施、有效。
三、矿井概况1.交通位置情况2.井田开发情况3.水源及电源4.保护层的选择5.井田开拓方式6.煤层开采顺序7.采煤方法8.支护形式9.矿区地层10.构造及断层11.可采煤层与煤质12.瓦斯涌出量13.煤尘爆炸性14.煤层自燃倾向性15.煤与瓦斯突出情况16.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反风设施《规程》第176条规定:在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的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不仅能指导防突措施的科学运用,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且由于对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不间断地检查,还能保证突出煤层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突出预测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分类和突出危险性划分(一)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分类我国突出预测分为两类:1、区域性预测。
区域性预测是指确定井田、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险性。
区域性预测的依据是查明突出区域性特征,即各区域的突出主要因素与突出危险性之间的联系。
2、工作面预测。
工作面预测也称日常预测,其任务是确定工作面附近煤体的突出危险性。
即该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时,有无突出危险。
工作面预测是依据突出的三个主要因素在工作面前方的分布状态及其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
基于防突的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基于防突的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方案设计发表时间:2017-12-05T16:48:23.5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作者:刘海军苏庆礼陈童[导读] 煤矿瓦斯治理及预防突出事故是一项复杂、重要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在于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应用先进技术措施。
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绿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毕节 551604 摘要:现如今,国家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开采量也在扩大,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而在开采过程中频频出现瓦斯爆炸事故,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极易给矿井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文章对煤矿瓦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了对煤矿瓦斯事件的治理和防突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防突;煤矿瓦斯;措施煤矿采掘作业中充满着瓦斯,直接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瓦斯防治不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也是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各煤矿企业不断投入各式重型设备,加大煤矿开采力度,做好煤矿瓦斯治理防治出现煤矿瓦斯突出事故已成为现阶段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只有弄清楚瓦斯形成原因,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采取治理措施。
防止发生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都提高了矿井的瓦斯管理等级,力求进一步做好煤矿开采全过程的瓦斯管理工作,消除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避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已成为煤矿企业健康发展标志和追求。
1 煤矿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煤矿瓦斯事故中的问题主要有二方面:一方面煤矿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落实小够,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另一方面瓦斯治理技术仍然相对落后。
煤矿的瓦斯治理工作是一场战役,需要我们认清瓦斯治理和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针对薄弱的环节和一些突出的问题,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抓好瓦斯的治理工作。
2 我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频发的原因我国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频发,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原因是:一受各矿区开采煤层结构特征的影响,某些矿区的煤层透气性系数低,瓦斯压力过大,含量等指标都远超过规定指标;二是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和压力较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三是收到地质构造的影响,某些矿区煤层深,成煤复杂,构造覆盖广,构造区发生突出占90%以上;四是矿井开采方式、开采顺序、矿山压力等其他导致突出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矿井基本概况1、煤矿位置、范围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整合)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由原滥坝煤矿和原湘黔织安煤矿二家整合而成,隶属织金县城关镇所辖。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105°40′26″~105°41′18″,北纬26°37′15″~26°38′04″。
详见交通位置图2、地形地貌矿区地势为中山地貌,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海拔标高+1520~+1871.5m,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北部边界高山顶,海拔标高1871.5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东角1号拐点附近,海拔标高1520m,相对高差351.5m,矿区内含煤地层一般标高1550~1650m,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500m。
3、煤系地层区域范围内除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属火山喷发岩外,其余均为沉积岩。
织金矿区晚震旦纪至第四纪沉积序列中,除缺失中、晚奥陶系、志留系、早、中泥盆系、晚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晚第三系的沉积外,其余地层均有分布,以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地层分布最广,发育最好,晚二叠系为区内主要成煤时期,晚二叠系早期有玄武岩流喷发。
煤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
地层走向总体为南西~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6~28°,一般10~16°左右,由浅到深地层倾角逐渐变小。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一)茅口组(P2m)主要分布在煤矿区外东南面,岩性以灰岩为主,分上下两段。
上段:底部为薄~中层状燧石灰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层,为上下段的分段标志;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相变明显;上部为浅灰微带肉红色厚~块状生物灰岩,隐晶质,本段总厚约127~144m。
下段:以灰~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为主,多含白云质斑块及少许燧石结核,下部夹白云岩。
本段总厚约227~244m。
(二)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为晚二叠系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物,仅出露于阿弓向斜北西翼12勘探线以西,厚约0~320m。
为灰绿色玄武岩,块状,致密坚硬。
具气孔、杏仁构造。
其上一般有2~20m紫色、灰绿色凝灰岩与玄武岩过渡。
(三)龙潭组(P3l)本煤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以碎屑岩为主夹较多的泥岩、石灰岩、硅质岩、含菱铁质粉砂岩的含煤沉积。
厚度247.74~351.30m,一般厚度285m左右。
含煤层24~44层,一般30~33层。
煤矿区范围内含主要可采煤层5层,为6、7、16、23、27号煤,其余均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
分布于煤矿区东南部,与下伏玄武岩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龙潭组是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都十分丰富。
常见腕足类、瓣鳃类、海百合、螺等动物化石,代表浅海或滨海沉积;常见大羽羊齿、栉羊齿等植物化石,代表一种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
(四)长兴组(P3c)以浅海相燧石灰岩为,夹钙质粉砂岩及泥岩,上部含一薄煤层(1号煤层)。
本组厚度22.67~36.86m,一般厚度29m。
(五)大隆组(P3d)由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数层高岭石泥岩组成,硅质岩单层厚度0.15~0.25m,坚硬性脆,菱面体节理发育。
高岭石泥岩颜色鲜艳,为鸭蛋绿或黄绿色,呈鳞片状,单层厚度0.05~0.10m,底部为一层泥灰岩。
产丰富的腕足、瓣鳃类等动物化石。
本组厚度3.20~8.31m,一般厚5.5m。
(六)飞仙关组(T1f)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
以岩石颜色、夹灰岩或泥灰岩的层数、灰岩发育程度等将飞仙关组分为六段,其中第一、三、五段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第二、四、六段以灰岩为主。
其中,一段厚度115m,二段厚度142m,三段厚度50m,四段厚度100m,五段厚度80m,五段厚度103m。
(七)第四系(Q)主要为坡积、崩积、残积亚粘土、粘土、冲积砂、砾石等松散沉积物。
4、地质构造(一)区域构造织金矿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Ⅰ级)、上扬子台褶带(Ⅱ级)、黔中早古拱断褶束(Ⅲ级)、纳雍织金凹褶断束(Ⅳ级)。
矿区位于凹褶断束的东翼,作用于本区的主应力为北西、南东向,因而形成一系列轴向大致平行的,向北东45°左右方向展布的背、向斜。
这些褶曲是织金矿区的主要骨干构造,控制了矿区规模,并具有下列特征:⑪它们大多表现为背斜紧凑,向斜开阔;⑫在靠近背斜轴的一侧发育与轴向平行的逆冲断层,这些逆冲断层发育较广阔,规模也较大,往往破坏背斜轴部或一侧;⑬在矿区东部,北东向平推的斜向断层较发育,一般规模也较大,它们斜切向斜或背斜,使其分为几段,这组断裂往往成为划分井田的边界构造。
阿弓向斜轴向北东40°,全长50余公里,为一北西翼陡、南东翼缓的不对称向斜,向斜被北东东向的斜向断层AF1、AF4、SF4、F21切成三个块段,从北到南分别为文家坝井田,大冲头井田和碾子边井田。
大冲头井田内的阿弓向斜轴向长8.5km2,轴向北东40°左右,向斜轴微起波状起伏,核部最新地层为T1f4。
南东翼宽缓,飞仙关地层倾角5~13度,煤系地层10~13°;北西翼较陡°,飞仙关地层倾角20~30°,煤系地层25~35°;向斜轴部宽缓,地层倾角多在5°以内。
(二)矿区构造滥坝煤矿范围位于阿弓向斜南东翼中段大冲头井田11~15勘查线之间。
本核实报告的煤号及断层号均采用大冲头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编号。
滥坝煤矿区内浅部发育有F19、SF4-2(F20)、F69、F74共4条正断层,无大褶皱发育,井下见个别小褶皱及小断层。
F19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浅部中段含煤地层内,切割了16号煤~标五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21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73°,断距约8m。
断层南端交于F20正断层。
SF4-2(F20)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西南角,切割了标五~27号煤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51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2~62°,断距约5~13m。
F69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西南角,切割了14号煤~标五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3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65~71°,断距约2~6m。
F74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浅部东北段含煤地层内,切割了标五~14号煤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7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0°,断距约2~3m。
总的说来,本矿井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应属中等。
5、煤层及煤质情况煤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6、7、16、23、27号煤层,由上到下分述如下:(一)6号煤层位于上煤组下标三石灰岩与标四石灰岩之间,为煤矿区最上一层可采煤层,大部分为粉煤,强度低,全层厚度0~3.13m,平均1.87m,煤矿区东北部(226号孔)不可采,含夹矸0~4层,一般0~1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二)7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中下部,其上为标四灰岩,煤层厚度0~2.08m,平均厚度1.68m,含夹矸0~3层,一般0~1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三)1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煤层厚度0.88~2.32m,平均厚度1.60m,全区可采。
含夹矸0~2层,一般0~1层,结构简单,较稳定,属全区可采煤层。
(四)2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上部,全层厚度0~1.87m,平均1.30m左右,煤矿区东北部(225及226号孔)不可采,含夹矸0~4层,一般0~1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五)27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上部,煤层厚度0.71~2.04m,平均厚度1.22m,含夹矸1~4层,一般1~3层,结构较复杂,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综上所述,煤矿区6、7、16、23、27号煤煤层结构总体上较简单,煤层稳定类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平均厚度(m)容重(t/m3)与下层层间距(m)煤层夹矸数稳定性煤层倾角(°)煤种顶板岩性底板岩性6号 0~3.13 1.87 1.46 8.4 0~1 基本稳定大部可采6~28 无烟煤砂质泥岩或泥岩泥岩、粉砂质泥岩7号 0~2.08 1.68 1.52 99.5 0~1 基本稳定大部可采6~28 无烟煤泥岩深灰色泥岩16号0.88~2.321.60 1.50 45.5 0~1稳定全区可采6~28 无烟煤含线理状及透镜煤砂质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23号0~1.87 1.30 1.48 21.8 0~1基本稳定大部可采6~28 无烟煤下标七石灰岩根土岩27号0.71~2.041.22 1.50 0~3稳定全区可采6~28 无烟煤黑灰色泥岩深灰色泥岩6、开拓、开采情况根据矿井现状、地形地貌及煤层的赋存情况,本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案。
根据该矿地形地貌及煤层的赋存情况,并经设计人员在织金县滥坝煤矿(整合)矿区范围内的现场调查,不能利用原滥坝煤矿和原湘黔织安煤矿的工业场地,主要是因为受矿区东面、西面、北面悬崖的影响(部分悬崖已经出现崩塌)。
故井口位置及工业广场选在矿区东南面的田坝头附近。
该工业场地靠近小溪,地势较平缓,投资新建双回路供电线路,利用通往该区的乡村公路,土地还未经征用。
采用平硐开拓,在矿区东南面的田坝头附近+1525m标高处开掘主平硐(X=2946450,Y=35568112,Z=+1525m,α=134°,β=3‰),主平硐掘至16号煤层,在16号煤层中沿16号煤层的倾向布置二采区运输下山,在运输下山与各区段运输巷标高处布置顶板绕道,沿16号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
仍在矿区东南面的田坝头附近+1525m 标高距主平硐30m处开掘副平硐(X=2946428,Y=35568085,Z=+1525m,α=134°,β=3‰),副平硐掘至16号煤层,在16号煤层中沿16号煤层的倾向布置二采区材料下山,材料下山与各区段顶板绕道相连。
仍在矿区东南面的田坝头附近+1525m标高距副平硐30m处开掘回风平硐(X=2946434,Y=35568033,Z=+1525m,α=134°,β=3‰),回风平硐掘至16号煤层,在16号煤层中沿16号煤层的倾向布置二采区回风下山,在回风下山与各区段回风巷标高处布置顶板绕道,沿16号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回风巷。
用切眼贯穿形成系统,7、矿井通风、瓦斯情况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2007)54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原织金县滥坝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9.76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58.55 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04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24 m3/t。
8、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情况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2月提供的《织金县滥坝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该矿16号煤层+1460m以浅范围无突出危险性,但6、7、23和27号煤层未作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根据《关于严格审查瓦斯灾害严重的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06]54号),该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但16号煤层+1460m以浅范围无突出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