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XX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_1

合集下载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K12学习】XX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K12学习】XX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成语”复习对策一、考纲要求:能根据语境,正确辨析成语的音义,正确使用成语。

二、高考题示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7年全国高考题)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析]答案为B。

B句?quot;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值得注意的是,"孚"字不同于"负"字,如果换成"不负众望",在原语境中就属于使用不正确了。

A句中"一位"与表示"众多"的"莘莘"前后矛盾;c 句中"趋之若鹜"为贬义词,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不恰当;D项中"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意思,并不像D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与句意不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8年全国试题)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构成3.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4. 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及辨析5. 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

2. 难点: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5.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成语故事:介绍一些成语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反应能力。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七、高考成语真题解析2. 解析高考成语真题中的错误用法,让学生了解高考成语考查的难点。

3. 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真题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八、成语辨析练习1. 设计成语辨析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辨析能力。

2. 分析练习题的答案,讲解成语错误用法的原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对汉语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运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卡片。

2. 成语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成语:选取五个成语进行讲解,包括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3. 案例分析:给出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成语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积累和运用成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成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汉语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章节:六至十内容:六、成语的故事与出处七、成语的分类与特点八、成语的运用与辨析九、成语接龙游戏十、成语复习测试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 通过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4. 通过对成语接龙游戏的参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反应能力。

5. 通过复习测试,检查学生对成语学习的效果,查漏补缺。

七、教学重难点六、成语的故事与出处重点: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难点: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成语的分类与特点重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

难点:掌握各类成语的用法和表达效果。

八、成语的运用与辨析重点: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辨析。

难点:区分近义成语和避免成语误用。

九、成语接龙游戏重点: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

难点:流畅地进行成语接龙,避免卡顿。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辨析练习三、教学过程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成语的概念、来源和构成,分析成语的特点。

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归纳总结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

4. 成语辨析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成语复习策略1. 分类复习:将成语按照词义、用法、出处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归纳总结:对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识别和避免错误的能力。

3.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七、成语辨析技巧1. 词义辨析:掌握成语的准确词义,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 语境分析: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3. 逻辑关系:注意成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K12学习】高二成语复习教案

【K12学习】高二成语复习教案

高二成语复习教案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二成语复习教案,欢迎阅读。

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重点: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③褒贬色彩不同的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D,着重考查运用。

熟语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仅体现在对熟语的辨析使用专项上,而且在语音、字形及语言表达中均有涉及,因此,对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读音、字形、结构、意义到使用。

熟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熟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淀的考查。

高考考查的熟语,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易,一般来说,出现在试卷上的熟语应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

考查形式主要有熟语使用正误判断的单项选择式和选择填空式两种有一位高三毕业生给同学的留言这样写道: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高中三年,弹指之间。

蓦然回首,沧海桑田。

望中犹记,征途漫漫,举步维艰,涸辙之鲋,形影相见。

幸有挚友,雪中送炭。

鼎力相助,孜孜不倦,同甘共苦,共赴难关。

一丘之貉,情真义兼。

来日方长,此情不忘……请同学们看看这段文字写的怎样?可见,正确使用成语是十分重要的。

1、什么是成语?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①古代寓言例1、守株待兔揠苗助长②历史故事例2、破釜沉舟乐不思蜀③诗文语句例3、老骥伏枥万马齐喑④口头俗语例4、一言为定三教九流3、成语的特点:①意义的整体性。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识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是固定结构,具有特定的含义,往往隐含一定的道理。

学生在使用成语时,要确保成语的意义与句子的上下文相符合。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神话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底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2. 教学难点:成语的准确运用,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故事导入法:以成语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运用。

3. 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起源,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要求每个成语都要准确无误,接龙过程不能中断。

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

2. 成语辨析大赛: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教师给出成语,学生要快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成语运用准确性:通过成语接龙和成语辨析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成语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成语的准确运用和作文中的成语使用。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_1.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_1.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中成语的测试和应答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汉语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高考一直将其列为测试的重点。

高考中,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的题型外,语音、字形的考查也常以成语为载体。

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情况分别从三方面谈谈成语的测试和应答。

一、语音1、测试《考试说明》对此项考试内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等级是A。

考题中,语音考查的测试形式比较单一,一般要求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或"读音有错误的一组"。

近几年的语音测试题中都涉及了成语的考查,如1997年全国卷和全国卷考查了用普通话读音正确识读汉字的能力,涉及成语八个;1998年全国卷考查了对多音字的认读,涉及成语八个。

2、应答高考的命题重点,往往是考查那些平时容易读错的字,因此,应答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避免多音误读语言环境决定了多音字的读音。

对于多音字,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从字义、词性或特殊用法(比如语体色彩)等方面确认其正确读音。

如"穷形尽相"(全国卷)中的"相",在该成语中是名词,相貌之意,读作"Xiàng",不能读成副词"Xiāng"音;"闭目塞听"(1998年全国卷)中的"塞",单用或用于口语时"Sāi",是动词,做名词时读"Sài",用于合成词中读"Sè",在该成语中只能读"Sè"。

"度"表估计、推测之意时读"Duó",因此,"审时度势"(1997年全国卷)中的"度"就得读"Duó",不能读"Dù"。

高考语文成语专项复习备课(教案精品)

高考语文成语专项复习备课(教案精品)

高考语文成语专项复习备课(教案精品)高考语文成语专项复习备课(教案精品)《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D,着重考查运用成语,其次是俗语。

成语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仅体现在对成语的辨析使用专项上,而且在语音、字形及语言表达中均有涉及,因此,成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读音、字形、结构、意义到使用。

成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淀的考查。

而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

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考查成语,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易,一般来说,出现在试卷上的成语应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

考查形式主要有成语使用正误判断的单项选择式和选择填空式两种。

复习目标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高考成语题的主要解题方法考点说明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前后重复的成语2.辨析容易混淆、不合语法的成语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情况谈谈成语的测试和应答。

一、题型设误类型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10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3.不合语法,搭配不当4.画蛇添足,前后重复5.不知谦恭,颠倒尊卑6.不合逻辑,自相矛盾7.混淆情感,褒贬不分8.范围不清,轻重失当9.忽视演变,不明来源10.形似混淆,疏忽错解望文生义,曲解词语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

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误用的原因和对策。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四、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1 成语的定义1.2 成语的基本特点(来源、结构、意义等方面)2. 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2.1 成语含义与语境不符2.2 成语用法错误2.3 成语搭配不当2.4 成语色彩误用2.5 成语重复或矛盾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3.1 成语来源分类积累3.2 成语用法分类积累3.3 成语典故和例句记忆3.4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语误用的严重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和积累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与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相同。

2. 教师点评游戏的精彩瞬间,纠正成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活动二:成语辨析竞赛1. 教师给出成语,学生判断其是否使用正确。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3. 教师总结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会识别成语误用的类型,提高辨析能力。

策略二:情境教学法1. 教师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成语。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 成语的分类与辨析4. 成语的应用与实践5. 成语的复习与测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难点:成语的分类、辨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

3. 小组讨论法: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

4. 实践法: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环节: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6. 复习与测试:进行成语复习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心得的准确性等。

3. 成语运用评价:通过学生的成语运用实践,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成语测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成语。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和资料:用于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2. 成语卡片或挂图:用于学生分组分类和辨析成语。

XX届高考语文成语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成语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课件www.5y正确使用成语差不多“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

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成语的一般特点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

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án,而不能读pàng,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yì,而不能读ài,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

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

譬如“文不加点”,形容写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绝不是写不加标点符号;“七步之才”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江郎才尽”,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汗牛充栋”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一般多用于称赞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妆品。

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譬如,“无微不至”是褒义的,“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是贬义的;“东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复燃”是贬义的。

“杀一儆百”是书面语体的,“杀鸡吓猴”是口头语体的。

二、成语的结构如前所说,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

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谓、偏正、连动、兼语等: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增强语言魅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 成语的定义2. 成语的特点3. 成语的来源与构成第二章:成语的分类与记忆1. 成语的分类2. 成语的记忆方法3.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成语的误用与辨析3. 成语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2.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与分析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对策略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与意义2. 成语的恰当运用与搭配3. 成语写作实例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分类、记忆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与误用,提高学生对成语运用能力的认识。

3. 阅读理解法: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练习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练习和作业。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能力:通过成语写作实例,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成语故事书籍或文章。

3. 成语运用实例和误用案例。

4. 成语写作模板和优秀范文。

六、成语的来源与故事1. 成语的来源:古代文学、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

2. 成语故事讲解: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成语,讲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3. 成语故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七、成语的辨析与练习1. 成语的误用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2. 成语辨析方法:根据语境、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中成语的测试和应答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汉语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高考一直将其列为测试的重点。

高考中,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的题型外,语音、字形的考查也常以成语为载体。

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情况分别从三方面谈谈成语的测试和应答。

一、语音1、测试XX年《考试说明》对此项考试内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等级是A。

考题中,语音考查的测试形式比较单一,一般要求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或"读音有错误的一组"。

近几年的语音测试题中都涉及了成语的考查,如1997年全国卷和XX年全国卷考查了用普通话读音正确识读汉字的能力,涉及成语八个;1998年全国卷考查了对多音字的认读,涉及成语八个。

2、应答高考的命题重点,往往是考查那些平时容易读错的字,因此,应答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避免多音误读语言环境决定了多音字的读音。

对于多音字,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从字义、词性或特殊用法(比如语体色彩)等方面确认其正确读音。

如"穷形尽相"(XX 年全国卷)中的"相",在该成语中是名词,相貌之意,读作"Xiàng",不能读成副词"Xiāng"音;"闭目塞听"(1998年全国卷)中的"塞",单用或用于口语时"Sāi",是动词,做名词时读"Sài",用于合成词中读"Sè",在该成语中只能读"Sè"。

"度"表估计、推测之意时读"Duó",因此,"审时度势"(1997年全国卷)中的"度"就得读"Duó",不能读"Dù"。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演变和活用4.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成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特点和用法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成语的不同用法和意义,帮助学生区分和辨析成语3. 实践训练法: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成语有基本的认识3. 分析成语的来源和分类: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等,并介绍成语的分类,如人物成语、动物成语、植物成语等4. 探讨成语的演变和活用: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如古汉语成语到现代汉语成语的演变,以及成语的活用,如成语的颠倒使用、成语的拆分使用等5. 练习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提供一些成语句子,让学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并解释原因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拓展的成语,供学生课后学习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成语意思、用法和辨析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1. 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词典,供学生查阅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案例资料:准备一些成语的案例资料,用于讲解和分析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高考成语教案教师

高考成语教案教师

成语复习教案“成语专题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考试说明》对成语的要求。

2、经过剖析高考试题追求规律,掌握考察的要点。

3、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加强基础训练。

4、①理解简单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简单混杂的成语学习要点1、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加强基础训练。

2、理解简单望文生义的成语、辨析简单混杂的成语学习课时:2课时教课过程一、考纲领求熟语包含成语在高考取属于必考题型.“考试纲领”规定:“词语(包含成语和熟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包含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两个层面。

北京市命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清除法及创建情形是两种基本方法。

考察形式多是在动向的语境中考察词语(包含成语)的使用。

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二、高考语文使用成语的八点注意事项成语是历年高考都要考察的一项,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弄清成语根源,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成语、熟语的意义拥有固定性和整体性,望文生义是理解成语、熟语的第一大禁忌,因此成为命题者首选的“机关”设计方式。

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成心误会词义。

④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提示:“万人空巷”指街上人群集结,绝非静静静;“炙手可热”指势力大,并不是指“畅销”;“江河日下”指状况愈来愈坏,此处误认为是“愈来愈低”;“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利处,此处误认为是进入危险境地。

成语、熟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色,就是意义的整体性。

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可以想自然或一孔之见。

不然,就会误会词义,使用错误。

有些成语、熟语能够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多数成语、熟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假如对成语、熟语意义不加认真斟酌,仅从字面去简单、浅薄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弊端。

例2:辨析下边句子上加点成语的错误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突出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错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暖和,可没实用,仍旧发抖着,默默无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中成语的测试和应答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汉语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高考一直将其列为测试的重点。

高考中,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的题型外,语音、字形的考查也常以成语为载体。

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情况分别从三方面谈谈成语的测试和应答。

一、语音测试XX年《考试说明》对此项考试内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等级是A。

考题中,语音考查的测试形式比较单一,一般要求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或"读音有错误的一组"。

近几年的语音测试题中都涉及了成语的考查,如1997年全国卷和XX年全国卷考查了用普通话读音正确识读汉字的能力,涉及成语八个;1998年全国卷考查了对多音字的认读,涉及成语八个。

应答高考的命题重点,往往是考查那些平时容易读错的字,因此,应答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避免多音误读语言环境决定了多音字的读音。

对于多音字,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从字义、词性或特殊用法等方面确认其正确读音。

如"穷形尽相"中的"相",在该成语中是名词,相貌之意,读作"Xiàng",不能读成副词"Xiāng"音;"闭目塞听"中的"塞",单用或用于口语时"Sāi",是动词,做名词时读"Sài",用于合成词中读"Sè",在该成语中只能读"Sè"。

"度"表估计、推测之意时读"Duó",因此,"审时度势"中的"度"就得读"Duó",不能读"Dù"。

避免声旁误读从汉字的构字法来看,汉字百分之八十是形声字,但由于语言的演变,好多字的古音和今音有了很大的差异。

学生在认读时,如果像古人说的那样,"秀才识字认半边",就会把字音读错。

对于成语中的这类字,可以采用组常用词的方式来辅助判断读音。

如"杞人忧天"中的"杞",可组词"枸杞",由此推断读"Qǐ"而不读"jǐ"。

而一些特殊字只能平时积累,加强记忆。

如"风光旖旎"中的"旖"不读"Qǐ"而读"yǐ"。

汉字中还有一类字与其它字有着相同的偏旁,常有学生犯以字推字的毛病,误读字音。

如"暴殄天物"中的"殄"与"珍、轸、诊、胗"等为同偏旁字,容易误读成"Zh ěn",正确读音却是"Tiǎn"。

"未雨绸缪"中的"缪"与"谬"为同偏旁字,容易误读成"iù",正确读音却是"óu"。

对于这类字,平时就要多加比较,辨明差异,不断强化。

避免形近误读汉字中有些字形状极其相似,只有略微差异,但读音不同,也易造成误读。

对于这类字,就要从字的部首和声旁入手,结合字义,正确认读。

"饮鸩止渴"中的"鸩",与"鸠"为同部首字,前者本是一种毒鸟,羽毛泡酒后能毒死人,引申为毒酒,声旁从"",读作"Zhèn",后者是斑鸠鸟,声旁从"九",读作"jìu"。

纠正俗读误音这类内容在成语的考查中还没有出现过,应引起注意。

平时人们就不清楚这些字的正确读音,读成了错音,考查时必然误读。

如"面目可憎"中的"憎"读作"Zēng","优胜劣汰"中的"劣"读作"Liè","人迹罕至"中的"罕"读作"Hǎn","枕戈待旦"中的"枕"读作"Zhěn"。

二、字形测试XX年《考试说明》对此项测试内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能力等级是A。

汉字测试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不过题干的表达多有变化。

大多数是选出有错别字的项,如1997年全国卷和1999年全国卷是选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1998年全国卷是选有错别字的一组,XX年北京春招卷是选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而XX年全国卷、XX年全国卷和XX年北京春招卷改成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在近些年的字形测试题中,都涉及到了成语的考查,尤其是1997年全国卷全是成语,从1998年到XX年的全国卷和XX年北京春招卷都是考了八个成语,XX年北京春招卷考了五个成语。

应答汉字既是复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应答时要从汉字?quot;三要素"--音形义入手,整体把握。

注意音同形近字辨析这类字就要结合语境,借助成语的构成方式和汉字的构字法等,从意义上正确判断。

成语具有固定性,其构成方式有并列式、动宾式、主谓式等,而尤以并列式为多。

在并列式成语中,又常常是两个结构相似的短语组合在一起,且意义有相关之处。

抓住了这一点,正确辨析成语中的错别字问题就不太大了。

如"蘖根祸种",其中"蘖根"和"祸种"都是相同的偏正结构,"种"和"根"意义相关,"蘖"和"祸"意义也应该相关。

而从构字法来看,"蘖"从"木"部,是萌芽之意,与"根"无关,由此可断定是错别字,应改作表罪恶意义的"孽"。

同类的还有"纷至踏来"中的"踏"应改为"沓","贪脏枉法"中的"脏"应改为"赃","积毁消骨"中的"消"应改为"销","娇生贯养"中的"贯"应改为"惯","嘻笑怒骂"中的"嘻"应改为"嬉"。

对于由其它方式构成的成语,辨析错别字一般是结合构字法,分析汉字的部首或偏旁,理解字义。

如"针贬时弊"中的"贬",从"贝"字部,本指价值降低,与该成语无关,正确的应是?quot;石"部表治病石针之意的"砭"。

同类的还有"脱颍而出"中的"颍"应改为"颖","不径而走"中的"径"应改为"胫","气冲宵汉"中的"宵"应改为"霄","功亏一匮"中的"匮"应改为"篑","惨绝人圜"中的"圜"应改为"寰"。

注意音同形异字平时人们在认读一些字时,形成了思维定势。

如果望文生义,就会出错。

对于这类读音相同形体相异的字,就要结合语境和汉字的构字法加以分析。

如"一愁莫展"常常被理解成发愁没有办法,而实际上?quot;一筹莫展",指一点办法都想不出,"筹"是计策办法之意。

同类的还?quot;人才汇萃"中的"汇"应改为"荟","人情事故"中的"事"应改为"世","不循私情"中的"循"应改为"徇","融汇贯通"中的"汇"应改为"会","决无仅有"中的"决"应改为"绝","大声急呼"中的"急"应改为"疾","无计于事"中的"计"应改为"济"。

注意音异形近字这类字在成语考查中出现较少,近些年只有1999年全国卷考了一个。

?quot;扑溯迷离",其中的"溯"应改为"朔"。

三、句中运用测试XX年《考试说明》对此项测试内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能力等级是D。

测试形式上,一般要求"选出使用恰当的一句",如1999年到XX年的全国卷,XX年的北京春招卷;也有"选出使用不当的一句"的,如XX年北京春招卷。

应答成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通常要注意这些方面:色彩不明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它生物缓缓移动。

后用于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

多含贬义。

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如: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左右逢源"主要指人因为造诣深,积累多,取用材料时思路开阔,取之不尽。

或指做事时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用在孩子身上,又是谈常识性问题,这就失度了。

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